实用民风民俗介绍

2022-07-16

第一篇:实用民风民俗介绍

实用民俗礼仪

1、文明礼貌修养的养成途径是什么? 修养是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文明礼貌修养,则是专指一个人在待人处事方面,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磨练,自身的礼貌素质和能力所达到的较高水平。良好的礼貌修养,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学习、实践、积累而逐步形成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善于学习,是礼貌修养的前提

企业人员懂得礼貌知识越广博、越深入,他在工作中就越能应付自如。作为“礼仪之邦”的我国,在各种书文典籍中,有丰富的礼貌知识。因此,加强对国内外礼貌知识的学习,日积月累,对自己的礼貌修养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社会的人必须懂得更多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接触更多一些情趣高雅的艺术作品,这是自身修养和人际交往的需要。一般来说,有修养的人都是科学文化艺术知识丰富的人。这种人思考问题周密,分析问题透彻,处理问题得当,欣赏力强,能注重自己的仪表仪容,在人际交往时,能展现出诱人的魅力。一个人有了思想道德素养,就会能动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自觉地实施礼貌行为。一个完全出自内心深处尊重别人,热情诚恳、道德高尚的企业人员,那么,他的工作态度也一定会真诚和蔼、表里如一,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

(2) 勇于实践,是礼貌修养的根本

在礼貌修养过程中,善于学习只是强化了礼貌修养的意识及其基础,但关键在于实践,见诸于行动。离开实践,礼貌修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式的礼貌修养是无法成功的。提高礼貌修养,就是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要在学校、家庭、社交等场合中,时时处处自觉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我做起,以礼貌的准则来规范自己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

(3) 贵在自觉,严字当头,重在领悟地磨练、陶冶和养成 在礼貌修养过程中,要自觉地以现代的社会道德和文明礼貌为标准,荡涤自己不文明礼貌的不良习气,净化思想,陶冶情操,不断完善。只要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总之,礼貌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养成、自我提高的长期渐进过程,它必然要涉及人们的思想和道德、认识与情感、意志与行为等方面。为了促进这个过程,就必须十分自觉地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并持之以恒。

2、日常交往礼仪有哪些?请说明。

1、遵守时间,不得失约

参加各种活动,应按约定的时间到达。因故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实在不能应邀赴约,要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合方式表示歉意。

2、尊重老人和儿童

上下楼梯、车辆,进出电梯,应让老人儿童先行、先坐,帮助同行的老人儿童提拿较重物品,进出大门主动帮助老人儿童开门、关门,同桌用餐,照顾老人儿童,帮助他们入离座位。

3、穿着适当整洁

任何服装都要注意清洁、整齐。参加比较严肃的公众集会活动,不要袒胸露臂,卷起长裤。参加婚礼、到朋友家做客,参加联欢会等,应穿得美观大方一些,适当装饰打扮。郊游、远足,可穿便装。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应着深色服装、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不用花手帕,不抹口红,不戴装饰品。

4、举止文明大方

举止要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蔼然可亲。坐时,腿不乱摇,脚不高跷。在交通要道上,多人行走不要有意排成横队形,与不够熟悉的人谈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不要大笑或高声喊人。在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等公共场所,举行仪式、听演讲、看演出等隆重的场合,要保持肃静。

5、结识讲方式

在交际场合结识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相识。为他人介绍,要事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无论自我介绍或为他人介绍,做法都要自然。介绍时表示尊敬时,递交名片,以示今后来往,如果无意结识,则只言片语,点头示意即可。

介绍也有先后之别,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介绍时,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

6、握手有讲究

在交际场合,握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遇见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暄致意。关系亲密的则边握手边问候。在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的对身份高的则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士与女士握手时,只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次序,应由主要、年长者、身份高者、女士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时握手注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再伸手。

7、致意有分寸

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一般是举右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遇见身份高的人,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不要主动上前握手问候,只是在他主动伸手时,才向前握手问候。对自己尊长中的熟人,要主动致意,不要佯装未见。但对方如果很忙时,则以不打扰为宜。

8、交谈讲礼仪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使用礼貌语言。

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或太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唾沫四溅。

应掌握谈话的时间,如属初次见面,谈话时间不宜太长;对方工作忙,把需谈的问题谈完即行告辞。晚上拜访别人,一般不要至于夜深。

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比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讲话时,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

谈话的内容可不受拘束,但不要谈荒诞离奇、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女士的年龄、婚否。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不讥笑讽刺别人。

9、赴宴莫失礼

接到别人邀请,能否出席要尽早答复对方,以便主人安排。接受邀请后,不要随意改动。

出席宴请活动,迟到早退、逗留时间过短被视为失礼或有意冷落。一般应略早到达,主宾退席后即陆续告辞。

应邀出席宴请,要听从主人的安排,不要随意乱坐。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开始进餐。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碗中食物吃完后,如不够,可以再取。如遇本人不能吃或不愿吃的菜肴,上菜或主人夹菜时,不要拒绝,对不合口味的菜,不要显露出难堪的表情。

吃东西要文雅。闭嘴咀嚼,喝汤不要辍响,吃东西不要发出“喳喳”之声,碰杯时,要目视对方示意。

宴席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跃气氛,但切忌喝酒过量。

宴会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要镇定。例如餐具掉落可换一副,酒茶溅到别人身上,应表示歉意,协助擦干。

饭后喝茶、吃水果,座次可随便选择。散席之后告辞要表示感谢。

10、谒见要恭谦

晚辈拜谒师长,应先递名片或征得师长的同意。告辞时也应向师长鞠躬或道“再见”,师长送出,应请师长“留步”。

尊长见幼辈,幼辈应到门口迎接,请尊长先行。尊长辞退,幼辈之主人应送到门口。

11、赠花果有象征

赠送花木水果要视对象而定。如青年男女,赠一枝红蔷薇表示初恋之意。要是对方不同意,回赠香石竹表示拒绝。求婚时送一束玫瑰,回赠玉兰表示赞同。合欢花,表示夫妻和乐合好。

祝寿时送以鲜桃,取自王母蟠桃会之;分娩前送以枣子,祝其生了顺利;小孩做生日时送以桂子,喻其必为贵子等等。参加他国庆祝活动,也可按当地习惯以及两者关系,赠送花束或花篮。

12、手机礼仪不可忽略

在会议或参加宴会,或者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最好是把手机关掉,起码也要调到震动状态。在看电影或在剧院看戏时打手机是极其不合适的,如果非得回话,应采用静音的方式发送手机短信。

3、请说明成年礼仪的规范与特征是什么?

(1)行成年礼的年龄规定

对男子的年龄规定并不十分严格,对女子的年龄规定要相对严格一些。汉族男子是在20岁行加冠礼 女子15岁行加笄礼。

(2)成年礼仪的性别区分

分性别举行成年礼与在成年礼中进行性别教育有着极大关系,人的性别和年龄一样,都是人主观无法改变的生理属性,但又是与生俱来的社会角色与位置,因此,成年礼仪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是使青春期的孩子接受对性别社会价值规范的认识。

(3)成熟标志

如改变发式和服装、佩戴特殊装饰品、文身和凿齿。

4、请你说明着装的原则有哪些?

TOP是三个英语单词的缩写,它们分别代表时间(Time)、场合(Occasion)和地点(Place),即着装应该与当时的时间、所处的场合和地点相协调。

时间原则

不同时段的着装规则对女士尤其重要。男士有一套质地上乘的深色西装或中山装足以包打天下,而女士的着装则要随时间而变换。白天工作时,女士应穿着正式套装,以体现专业性;晚上出席鸡尾酒会就须多加一些修饰,如换一双高跟鞋,戴上有光泽的佩饰,围一条漂亮的丝巾;服装的选择还要适合季节气候特点,保持与潮流大势同步。

场合原则

衣着要与场合协调。与顾客会谈、参加正式会议等,衣着应庄重考究;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则应按惯例着正装;出席正式宴会时,则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长裙晚礼服;而在朋友聚会、郊游等场合,着装应轻便舒适。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穿便装,你却穿礼服就有欠轻松;同样的,如果以便装出席正式宴会,不但是对宴会主人的不尊重,也会令自己颇觉尴尬。

地点原则

在自己家里接待客人,可以穿着舒适但整洁的休闲服;如果是去公司或单位拜访,穿职业套装会显得专业;外出时要顾及当地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如去教堂或寺庙等场所,不能穿过露或过短的服装。

5、民俗礼仪如何提升个人素质?

“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礼仪必须通过学习、培养和训练,才能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学习礼仪、传承礼仪,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民族和团体的一员。个人文明礼仪一旦养成,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礼仪是个人美好形象的标志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礼仪是个人心理安宁、心灵净化、身心愉悦、个人增强修养的保障。礼仪的核心是倡导人们要修睦向善。当每个人都抱着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事,以文明市民的准则约束自己时,那么,所有的人都会体验到心底坦荡、身心愉悦的心情。

2.礼仪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礼仪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

3.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

社会是不同群体的集合,群体是由众多个体汇合而成的,而个体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例如:性别、年龄、贫富、尊卑等。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会使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4.礼仪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上谋生、立足的一种手段。讲究礼仪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互助、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可以增强人们的交往和竞争实力,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5.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

要继承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第二篇:【实用】民俗作文400字锦集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俗作文400字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民俗作文400字 篇1

跟其他地方比,安阳的民俗基本与内地一样。

春节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服,走亲访友;端午节基本只有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走亲访友。义乌物产丰饶,红糖、火腿、南枣被称为义乌“三大宝”饮誉海内外;豆腐皮、腐竹、白字酒、山花梨等名土特产,历史久、产量大、质量上乘。而安阳的送羊却很独特:女儿结婚生子后,每年农历五月,备上烧饼、油条等四样礼品,携子回娘家看望双亲,称“瞧羊“。民间流传有“割罢麦子打完场,谁家闺女不瞧娘,瞧娘不是瞧娘,是让娘家去送羊“之说。

六月由娘家用白面蒸成羊形面食24个(大、中、小羊各8个),兼有麻糖、水果、西瓜等夏季食品送到女儿家,谓之“送羊“。此举取“羊羔跪乳“之意,教育外孙长大成人要孝敬双亲。如外祖父母已故,由舅父、妗子送羊,民间有“妗不倒,羊不了“之说。送羊时间一般是在农历六月二十日之前,二十日之后送的羊称为瘸羊。有的只送3年,有的送到外甥结婚后,有的只要外甥在一直送。安阳城乡颇为重视此俗。

豫北好几个地方都有这个风俗,倒也不是只有安阳这样。民俗作文400字 篇2

今天,常州开放大学副教授,董农美老师给我们讲:常州历史文化揽胜。

大家知道常州最开始时叫什么名字吗?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就OUT了。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叫延陵,为什么叫延陵?因为公元前547年,到现在也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吴王祭册封季礼,并命名为:延陵,这是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也就是常州建邑之年。

后来又有毗陵,晋陵,兰陵,常州,龙城,这些名字。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常州了。“常州”隋文帝时,常州府管辖晋陵,无锡,义兴(宜兴),江阴四县,“常州”之名由此开始了。到现在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

上文中也提到了“季礼”,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季礼吧!季礼是常州人文祖先,他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最有个人魅力的政治家,他曾经三次让国,聘鲁观乐,冢树挂剑。

讲完了常州文化,让我们来了解常州民风淳朴,物色物资,民间工艺吧!常州最有名的三种食物是:1萝卜干:香、甜、脆、嫩,最的品牌是铁骆牌。2大麻糕: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甜、鲜,皮薄酥重,层次分明。3芝麻糖:糖层起孔不僵硬,味香糖酥不粘齿,色泽白量很均匀,粗细刚好,一圈甘枝。

原来,龙城的文化这么多!民俗作文400字 篇3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他们的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

蒙古人的传统服装是阔衫长袍,高领长袖,腰系皮带,脚蹬皮靴。蒙古人的穿着不同季节也是不同的,夏穿单夹袍,色彩鲜艳,冬季则穿羊皮袍,舒适暖和。

蒙古族是个放牧的民族,这一区域的草被牛羊吃光了,便要搬到一片有水有草的地方去。为了搬家方便,蒙古人居住的是蒙古包,到时候折起来用车拉走,找到合适的地方再把蒙古包撑起来。蒙古人就是这样,过着“逐水草而迁徒”的游牧生活。

说起饮食,蒙古人喜欢吃羊肉,大块大块的羊肉放在篝火上烤着吃,怎么也吃不厌,有时也吃点奶酪。他们还喜欢喝牛奶、羊奶和蒙古酒。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一个盛大的节日,十分隆重。“那达慕”大会上可以进行摔跤。各位摔跤手身穿皮革制成的坎肩,下着三色短裙、绣花马裤和长靴。摔跤的时候,膝盖以上部位碰着地就算失败,各位摔跤手谁也不肯让谁,用自己惊人的力量和绝妙的技巧来赢得对手。他们每赢一次,就在胸前挂上一条彩布条,观众也随之欢呼起来。

骑马也是大会上惊险动人的比赛,能在这个大会上比赛的,个个骑术精良,马匹也娇捷如飞,枪一响,各位骑马手便疾风般地冲向终点,一转眼的功夫,冠军便产生了,大家都用欢呼声表示祝贺。

蒙古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风格与众不同的民族。民俗作文400字 篇4

农历正月十六早上九点半,爸爸、妈妈和我来到青屏大街。历年都会在这里举行一些民俗活动。我们在青屏大街的图书馆看见了许多灯谜,爸爸妈妈猜出一个,题目是“三毛来到村边(打一字)”他们猜的是“杉”我们找到工作人员,哈哈,猜对了,但别人比我们更快一步,为了不影响观看其他民俗活动,我们就走了。

到了市政府门口,看到有舞龙的,爸爸给我想了一个办法,让我爬到栏杆上,因为站得高,所以看得一清二楚,“龙”还会转圈,其实是舞龙的人从头开始,依次将杆子转个圈,就会产生那样的效果,我们继续往前走,又看见扭秧歌的,只见有一二十个大妈大婶身穿彩衣,一手拿扇子,一手拿手绢,伴着音乐的节拍跳着十字步。爸爸突然把我抱起来,我看见了秧歌的两边有人抬着花轿,还有人将假马套在自己的身上。接着我们继续往前走,有唱戏的,可我们没有听,正走着,忽听“咚呛咚呛”的锣鼓声,舞狮子的开始了。因为人太多挤不过去,爸爸让我站在路边的卡车上看得一清二楚。有的“狮子”躺在地上打滚儿,另一头从他身上飞过;有的坐在架子上表演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只见他一会儿蹬腿,一会跳跃,甚至还在最高的地方站立,真是精彩极了。

正月十六真热闹让我开心不已。民俗作文400字 篇5

过年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并且都各具特色。今年我有幸回趟老家重庆过年,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春节民俗吧。

除夕的中午,我见奶奶煮了好多饭,就好奇的上前去询问:为什么要煮这么多饭,我们一顿也吃不了呀?奶奶回答道:“今天要多煮一些,大年初一可不能再煮新鲜饭。因为土家族人很少吃鱼,所以就要多煮饭,这也叫‘年年有余’吧。”

除夕的下午,爷爷与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也过去凑热闹。东看看,西瞧瞧。这时爸爸问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贴对联吗?”我回答:“知道一点点,喜庆呗。”“也对吧,对联是为了表达人们祈求新年福运的美好心愿。现在我们贴好了对联,就不能往外扔东西了,连垃圾也不能扔,一直要到大年初二才可以扔东西。这样就表示把财圈在家里了。”爸爸接着说。

除夕的傍晚,由家里的最长者带领全家去“拜山祭祖”。在先辈的坟前点上红烛与香,摆上祭品,以表对先辈的怀念。这也是对他们的尊敬。

这些就是我了解的土家人的春节民俗,你觉得有趣吧。民俗作文400字 篇6

上周六,零距离小记者组织活动,带我们参观了江宁区湖熟镇杨柳村民居群。

杨柳村被称为南京的小九十九间半,始建于明代万历七年,建成于清代乾嘉年间,是南京至今为止保留的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虽称九十九间半,但总有137间屋,从东到西的三路分别是承恩堂、礼和堂、树德堂。

杨柳村距东山镇大约30分钟车程,背依马场山,南临杨柳湖,全村住户以朱、刘、时、赵四大家族为主,这片古宅便是人数最多的朱氏历代子孙所建,占地1.1万平方米,从前门到后门有几十米到上百米深,各宅院间隔有防火墙,路面均铺有青石板,门楼上嵌有缓步凝思等治家修身格言,门边有双凤朝阳、喜鹊登枝等精美石雕。

杨柳村民居群现在被改造成江宁民俗博物馆和江宁区非遗展示馆。杨柳村民居群东路思承堂内开设了非遗综合馆、湖熟板鸭、周岗红木、金箔技艺四个专题馆,杨柳村古民居群还被打造成首个江宁非遗展示平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江宁民俗用品用具展、知青藏品专题展、六合农民画邀请展。

经过半天的参观,我大开了眼界,还增长了许多江宁区的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看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民俗作文400字 篇7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炎黄子孙历来都重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大家便开始紧落密鼓的筹划准备。

在着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玩,却也其乐无穷。

作为小孩子,当然最爱玩了,平日忙于学习,过年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放送了。你们不妨与我分享我得大年吧!

除夕晚上刚吃完水饺,全家人便迫不及待的等待晚会的开始,尽管每年都有晚会,但每次晚会同样能够被小品、相声逗得捧腹大笑,时而陶醉于美妙的歌声中,时而惊叹于神气的魔术……

放鞭炮。今年过年,我买了许多鞭炮,除夕夜十二点整时,我点燃了一大串鞭炮,新年的钟声与鞭炮声同时响起,场面十分壮观。闲来无事,还可以与弟弟放些小擦炮。在大人眼中虽无意思,但这些鞭炮声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年时,把长辈给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感觉真不错!今年,我还学会了一项新本事―――包汤圆。吃着自己包的汤圆,真甜!

过年是热闹的,但姐姐告诉我:“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的责任,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一年。

我想:这就是过年的意义吧!民俗作文400字 篇8

喜欢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没一个不热闹的,大人们在家里忙着包饺子,小孩们在门外乐得放鞭炮。

我这个小皮猴最喜欢过年,就是因为一到过年我可以尽情地放烟花爆竹!

记得有一年过年时还下了一场雪,那雪地放鞭炮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一大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就把我吵醒了。不久我去外婆家拜年,还见到了哥哥。于是我们哥俩就商量着买了一大包鞭炮去外面玩了。

来到雪地上,我和哥哥把小烟花放在地上点着,这种烟花点着就会转圈,发出“噼哩啪啦”的响声,发出绚丽的光芒,把雪地映得格外耀眼。我们玩得兴起,在雪地上排起一排的烟花,一块点燃了,拿仿佛金黄、橙红的菊花,粉红的杜鹃,紫色的蝴蝶兰,红色的绢花似的烟花使白茫茫的雪地成了一个五彩的世界。吸引了正在这儿走亲访友的大小孩子,人人惊呼着,脸上乐开了花。

我们又抓了一团雪,把鞭炮放进雪团中,鞭炮爆了,雪团也炸开了,点点雪花飞溅开来,好似空中又下起小雪花了。我和哥哥大叫着,欢呼着,开心极了。来到小河边,河面有点薄冰,我们就把点燃的鞭炮扔在冰上,把小河的笑容炸了出来……

这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千门万户曈曈日”啊!我喜欢过年,我喜欢过年时的声声爆竹响!

第三篇:介绍家乡的民俗

人教版小学语文学科六年级下册二单元

《介绍家乡的民风民俗》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阿坝州茂县凤仪小学 刘德芝

(注:根据课题组《羌民族小学生习作生活化的策略研究》编写的) 教师简介:

刘德芝,女,羌族,现年41岁,大专文化,小学高级教师。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自己家乡的民风民。

2.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地处边远山区的羌族学生,大部分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差,我便结合我们课题组《羌民族小学生习作生活化的策略研究》研究课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这篇教案。主要考虑到这是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课型:口语交际 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说说自己家乡的民俗。 教学难点: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民俗。 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图片和实物并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能力。

2.通过搜集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出示幻灯1)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时刻感染着我们,熏陶着我们,本册教材第二单元就给我们选编了四篇有关民风民俗的文章,这四篇文章将极其平常的民俗民风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但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你们还了祖国各地,不同民族,哪些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呢?

同学们了解得真多,你们是怎么了解到的呢?同学真能干!能用不同的途径去查找资料来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展我们的视野。老师也给大家搜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俗,同学们请看。(出示幻灯2-5)

同学们,我们祖国各地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我们羌族是56个民族之一,他是云朵上的一朵奇葩,开放在祖国的西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羌族,去了解羌族的民风民俗,展示我们羌族的风采。出示课题——介绍家乡的民俗。(出示幻灯6)

二、教学过程

(一)分组交流

同学们,你们了解到了家乡的哪些民俗?

(同学们了解到我们羌族这么多的民风民俗,现在请同学们选一个最有特色的,你最想介绍的,我们现小组内交流。你们选好了吗?好,我们先把这些民俗民风分一下类。)

1.(出示幻灯7)出示交流主题:羌族传统节日及活动、羌族服饰、特色饮食、羌族独特民居、手工艺品,羌族乐器和舞蹈。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这四类你都没介绍,你介绍的是其他的,有没有?好了,现在就请同学们找好自己的组,不要着急,请看交流提示。请学生齐读。要求我们在介绍时一定要抓住特点。) 2.交流提示如下:(出示幻灯8)

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3.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注意抓住特点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讲的时候从整体描述再讲具体情况。

(二)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②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③表达是否流畅;

④语言是否简洁。

(同学们,刚才我们介绍并展示了羌族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让我们耳目一新,但说得好不如写得好。现在我们再来回味一羌族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边回味边想想先写什么?怎样介绍清楚他的特点。) (出示幻灯9-11)

三、 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让我们感受到了羌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写的时候要从整体到局部,先总写后分写详略要得当。

四、作业

完成习作《介绍家乡的民风民俗》。 板书:

介绍家乡的民俗民风

抓住特点

整体到局部

详略得当

第四篇:小雪节气传统民俗介绍最新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小雪节气的民俗活动有哪些?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小雪节气传统民俗介绍最新大全,欢迎阅读!

小雪民俗

1、做腌菜

南京有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以备过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会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

2、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小雪时节吃糍粑的习俗。有俗语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过瘾,才能体味到农家乐趣。

3、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4、刨汤肉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许多地方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无论哪家宰畜,邻居、亲朋都要过来帮忙。杀了猪,东家要做一锅猪烩菜,再配上米饭、小菜,略备薄酒,邀请四邻聚餐,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天气渐渐的变的寒冷,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到零摄氏度,只不过这个时候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落在地上也不会堆积。“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小雪的物候特征

“初候虹藏不见”,彩虹是雨后空气中含有无数水滴,折射太阳光形成的,这时雨季过去,飘下的已是雪花,彩虹自然就不会出现了。

“二候天气上升”,这时的大田里已经没有庄稼了,空气中缺乏水分,天空中也没有了云彩,显得一片空旷。

“三候闭塞成冬”,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河流开始结冰,家家关门闭户防止冷空气进入室内—冬天来到了。

小雪节气养生小常识

1、多吃叶酸食物防抑郁

小雪节气是冬季开始的标志,同时也进入抑郁多发的季节。要常食菠菜、猕猴桃、牡蛎、橘子、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抵抗抑郁。

全麦面包、粗面粉制品、谷物、酵母、动物肝脏及水果等富含有B族维生素的食物,对改善不良情绪及抑郁症也大有裨益。吃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苏打饼干改善心情,虽然效果慢一点,但更合乎健康原则,还有助于御寒;香蕉中含有能够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的物质,这种物质类似化学“信使”,能将信号传送到大脑的神经末梢,促使人的心情变得安宁、快乐。

2、防寒保暖要做好

从这个节气开始,东北风刮得多了,由于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围巾,这样往往容易遭遇受风寒,因此,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

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只是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冷为准。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因此应多备几件冬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在干燥季节,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必要时可用加湿器,对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织或丝织内衣、内裤,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3、多喝水防内热产生

多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此外清晨饮水还能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小雪节气多喝水也可防内热产生,缓解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燥等不适。蜂蜜水可润燥解毒,白萝卜水能清热利尿,梨水可以润肺止咳。

第五篇:中国民俗-元宵节英文介绍

段落翻译

B-中国民俗-元宵节-综述-4

中文:

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农历正月的第十五天,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满月,象征着和睦团圆。元宵节是家庭团聚的传统佳节,最隆重的活动就是展挂各种各样的灯笼。元宵节晚上,大街小巷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人们走上街头,观看舞狮表演、猜灯谜(guessing lantern riddles)、放烟花,老少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标志着春节的结束,元宵之后,人们的生活回归到日常状态。

语言要点:

symbolize, harmony, family reunion, streets and lanes, mark, daily routine 译文:

The Lantern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This is the first full moon of the New Year, symbolizing harmony and reunion. It is traditionally a time for family reunion. The most prominent activity of the festival is the display of all types of beautiful lanterns. On that night, streets and lanes are decorated with a variety of lanterns. People gather in the streets, watching dragon dance, guessing lantern riddles, and lighting fireworks. It’s really a lot of fun for the old and the young. The Lantern Festival marks the end of the New Year season and afterwards life returns to daily routine.

上一篇:商业活动调查报告下一篇:事业单位面试技巧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