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内部报刊建设和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2-09-11

高校内部报刊反映校园生活, 贴近师生实际, 在为师生员工服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高校师生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交换信息、传播思想、宣扬文化的大众化媒介, 是高校进行思想文化建设的阵地和载体之一。

近年来, 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壮大, 高校内部报刊的数量也急剧膨胀, 出现了内部报刊质量和水平良莠不齐、编辑队伍专业性不强、办报办刊不够规范等问题, 有些报刊甚至还出现了思想内容不够健康、信息资源重复雷同、出版出刊杂乱浪费的现象, 与办报办刊的宗旨相违背, 限制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在新形势下, 高校要加强内部报刊的建设和管理, 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建设平台, 推进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切实提高高校内部报刊建设和管理水平。

1 坚持并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内部报刊的指导地位

高校内部报刊要贯彻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方针、政策和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牢固确立为师生员工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为高校各单位的改革发展服务的办报办刊宗旨。围绕各院系、部门工作的实际, 坚持学校党委、行政工作大局, 弘扬主旋律, 坚持“三贴近”, 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提高质量和水平, 不断为学校各单位的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学习热情和投身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2 研究并把握高校内部报刊信息传播的特点, 打造优秀品牌, 提升质量和水平

高校内部报刊具有鲜明校园特色, 各类报刊又各自具有文学性、哲理性、实践性、艺术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等不同特点, 特别是学生报刊, 种类和数量繁多, 体现着大学生的成长, 既是他们学习实践的舞台, 也是展示丰富校园生活的窗口。要把高校内部报刊的共性建设和各类报刊的个性建设结合起来, 提倡多样化, 鼓励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师生员工、贴近高校实际, 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并着重扶植和建设一批优秀内部刊物, 发挥其在师生员工中的影响力, 打造优秀品牌。鼓励校内各种报刊的团结合作, 支持内部报刊间的交流, 推进高校内部优秀报刊在校园内部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建设一个校园内部报刊专题网站, 形成全校内部报刊信息网络体系, 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实现校内报刊信息的资源共享, 更好地发挥高校内部报刊的积极作用。

3 健全高校内部报刊的领导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

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应当充分认识校内报刊管理的重要性, 切实加强内部报刊的管理工作。要坚持党管宣传和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 加强高校内部报刊的管理, 建立高校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的领导机制。党委宣传部为主管部门, 负责宏观指导的整体管理, 确定内部刊物的合适数量, 建立科学、规范的审批和评估体系, 并开展督察评估筛选工作;各分党委 (党总支) 为具体监管单位, 要切实负责起对所属报刊进行具体审查、指导、管理工作。同时, 按照自办报刊的性质和内容及其主办单位, 建立有关的院系、部处、馆室、中心的报刊管理或业务指导体系, 如:团委、学工部要建立对共青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系统内部报刊的管理和指导体系, 教务处、科研处要加强对教学科研类内部报刊的管理和指导, 招生与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对招生就业信息类内部报刊的管理和指导等。对于学生自办的报刊, 要聘请专业老师为指导, 负责对办刊的理念方针、技术业务进行指导。通过建立条块结合的领导管理和指导体系、以及运行机制, 使高校内部报刊的管理全万位覆盖, 形成齐抓共管、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

4 加强高校内部报刊的工作制度建设

通过制度建设, 使高校内部报刊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实现可靠的制度保障。要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颁布的《内部报刊管理原则》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5年颁布的《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 (试行) 》, 结合高校实际, 制定高校内部报刊各项制度, 详细规范创办校内刊物所应具备的条件、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务职责、创办内部报刊的审批手续、停止办报刊的注销手续、经审批的内部报刊须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的相应处罚措施、对校内报刊评估的内容办法和奖惩等。高校内部报刊的主办单位都应建立规范、科学的报刊工作制度, 要明确工作人员职务职责、编辑出版发行规定、自我监督管理和奖惩制度等, 使高校内部报刊向规范化建设发展迈进。

5 加强高校内部报刊队伍建设和管理

高校内部报刊办得如何, 关键在于报刊采编工作和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高校内部报刊建设应根据各高校的实际, 一是要在选聘上看准人, 二是要在使用上用好人, 三是要在培训上提高人, 四是在工作中锻炼人, 五是在奖励举措上激励人, 建设一支高效、有力、规范的专业化工作队伍。特别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组织业务知识学习, 开展经验交流, 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其次要针对高校内部报刊学生记者占多数的特点, 要采取灵活用人的机制, 在壮大队伍的同时, 对优秀工作人员给予学分、奖学金、评优的优惠措施, 对特别优秀者可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先进工作者的表彰对象之一, 激励多出好的作品, 培养一批优秀的记者编辑队伍。对于一些创办了几十年的优秀内部报刊, 要培育和发挥其办报刊的传统优势, 利用其丰厚的思想文化积淀来培育和熏陶一批批继任编辑记者, 使得优秀办报理念和方式方法代代传承, 并能推陈出新。

高校内部报刊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系统工作, 工作繁琐却任重道远, 不仅影响着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形成, 而且关乎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我们要规范其工作、丰富其内涵、发挥其作用、引导其发展, 提倡百家争鸣、百花争放, 占领这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阵地, 并发挥其积极作用。

摘要:高校是思想文化的聚集地, 多彩的校园生活和丰厚的思想文化积淀催生了高校内部各式各样的众多报纸、刊物。而高校对内部报刊的建设关注不够, 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 限制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内部报刊建设,管理

上一篇: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下一篇: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