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023-03-08

第一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论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发展,市场竞争不仅仅是物质,经济因素的竞争,还有企业文化因素的较量。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了大家的公认。没有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就不能持久。那么,如何才能系统地认清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更好地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带动企业整体发展呢?成功的关键就在“文化力量”逐一转变为“生产力量”的这个转变过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结合好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实践那些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证地继承成熟的经验,但又要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发掘适合自己特点的方式方法。那么,又如何把握现有的和谐的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协调发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员工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的概念有人这样概括: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可以说企业文化所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对企业文化这一内涵

有人又通俗地总结了七方面:一是风俗、习惯、舆论,二是思维方式,三是行为准则,四是价值观念,五是精神境界,六是作风,七是待人艺术。

二、实施“情感化”管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来讲,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情感管理最能体现文化管理的亲和力,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绪,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情感化”管理应该细化到“走动管理”和“倾听管理”及“沟通管理”。

“走动管理”:意为让管理人员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与员工的更多接触中,言行一定要发端于心,加强感情沟通,培养一种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敬业和谐的合作氛围。企业管理人员善于进行充满人情味的情感管理,就是为企业注入减少内耗、理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倾听管理”:管理者要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创造机会让员工们充分发表意见。企业生产经营的形势是与每个职工休戚相关的,公司的每一步发展都要让每个职工理解,员工只有知情明理,才能立足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沟通管理”: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亲密感只能建立在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有设身处地接纳对方的思维,才能理解对方的行为,沟通才

可以有效,“管理透明化”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三、培养团队精神,实现个人才智与集体合作和谐统一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必须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而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只能通过相应文化氛围的培养和相应价值观念的陶冶才能形成,团队精神的形成则是培养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的基础。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配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缺乏团队精神的支持,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成功,个人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没有个人的首创精神,团队精神也会失去其发展动力,这一点我们通过组织拓展培训等形式已得到很好的验证,也得到了员工认可。

四、要重视企业文化载体的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载体在生产经营中表现出来。雄厚的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塑造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企业物质文化,搞好生产经营活动,以优质的产品、优良的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出能够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良好生产环境,使广大员工真正感受到工作的愉快,并以员工形象为载体,展示企业特有的优秀文化氛围,加大企业文化设施的物质投入,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塑造出鲜明的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和认同感,从而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倡导“学中干、干中学”,促进“会干事、干成事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理念。企业理念由几条简练的语句变为员工的内心共鸣和自觉行为,需要经过较长的消化过程:第一,感性认识。通过召集员工大会,宣讲企业文化,传播企业文化,让员工有感性认识。第二,理解领悟。各单位、部门、先进模范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企业理念,引导员工领悟企业文化。第三,员工实践。员工自觉地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自己的大脑思维中,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乐于为企业做奉献。第四,开展规范企业岗位工作活动。明确岗位应知应会、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目标责任,制定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岗位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评选岗位技术标兵,树立比学赶超的标杆,掀起岗位学习、岗位练兵、岗位成才高潮使员工树立爱岗敬业精神,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

通过上述这些总结,我们不难看出:的的确确是企业中存在文化,文化中产生力量,企业文化有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强大作用,和谐的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第二篇:项目建设对经济跨越发展的推动作用

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投资的载体,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云南省腾冲县近年来的发展轨迹表明,只有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节点,才能抓住发展的牛鼻子,才能找到工作落实的突破口,才能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面前,更要抓好项目建设,以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项目建设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项目建设是推动发展,促进增长最有力的支撑。长期以来,腾冲县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县级财力有限,基础设施投入乏力,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十五”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中共腾冲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快速扩张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腾冲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6亿元,是2002年的10倍,拉动GDP增长11.6个百分点。2006年至2009年,腾冲经济总量均保持在13%以上的增幅,其中,2009年生产总值达到56.7亿元,是2002年的2.8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5.4:19.5:45.1,调整优化为2009年的27.5:29.1:43.4。投入各项支农资金近10亿元,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开发、农村能源及烟水配套、高产茶园改造工程等项目;扶持了一大批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2009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1.2亿元,是2002年的5.2倍。“工业强县”战略初见成效。矿业、电力、建材、木制品加工、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齐头并进,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1.2亿元,是2002年的5.5倍。旅游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拥有了“中国翡翠第一城——腾冲”、“中国第一

-1-

魅力名镇——和顺”等品牌,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名县”、“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等多项殊荣。正在实施的世纪金源体育休闲运动中心、北海温泉开发、西山坝休闲度假村、腾越翡翠城等一批旅游大项目,为腾冲县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项目建设是夯实基础、提升形象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腾冲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制约腾冲发展的因素后,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集中力量建成和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在城市建设上,围绕打造“世界腾冲,天下和顺”、建设国际性休闲园林城市和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三大目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县城面积由2002年的不足10平方公里发展到近20平方公里,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通建设上,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省道县道为骨架,干支相连,城乡相通,辐射全县,连接邻县邻国的交通网络。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极大地提高了腾冲县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夯实了跨越发展基础。

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十一五”以来,腾冲县累计实施132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3亿元,壮大了骨干产业群体,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强化发展意识,加快项目推进是抓好项目建设的前提。在项目建设工作中,腾冲县建立了重点项目“三人议事工作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实行投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坚持一个项目有一个班子抓落实、一笔经费作保障、一个责任状进行考核,确保了重点项目高效率运作、高质量建设;实行重点项目巡视督察制度,成立重点项目巡视督导组,按片区划分六个小组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项目工作的督促指

-2-

导,对督查中发现的项目最新情况给予及时通报;抓好协调联动,各部门、各乡镇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责,整合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挂钩、部门全程服务、乡镇协调支持的项目协同推进机制,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

强化机遇意识,抓实项目引进是推动项目建设的保障。牢固树立“支持外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我们自己”的观念,倾心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全方位、多领域招大商、招儒商。

强化管理意识,改进项目服务是推进项目建设的基础。大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改革项目审批制度,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规范对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制度,在腾冲县上下形成“盯住干、马上办、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重点问题由县级领导直接督办,积极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和零障碍推进。

科学谋划重大建设项目

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抓实农业农村项目。抓特色项目。依托腾冲突出的森林资源优势,抓好核桃、油茶、银杏“三棵树”,努力将腾冲县建设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木本油料基地。按照建设全国优质特色烟叶基地的要求,抓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工作,确保完成烤烟生产任务。加大力度建设高优茶园,继续在适宜地区集中发展乌龙茶。抓龙头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的系列开发,切实加大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项目建设力度,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发展精加工、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加强农村基

-3-

础设施建设,完成乡镇建设规划,实施好甘露寺水库扩建、腾北中型灌区、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等工程。

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化体系,重点抓好能源转化利用和资源加工型项目。做强矿电。利用腾冲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走矿电结合、精深加工路子,加快策划一批矿产品深加工项目,做好煤炭勘探和煤化工项目前期工作。做优建材。石材加工方面,拓宽火山石材的运用领域,做好规划,引进龙头,建好基地,加快中和、荷花、固东、马站石材加工片区建设。支持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强宣传营销,打造品牌,拓宽市场。木材加工方面,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推进资源整合,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实现可持续发展。主攻生物资源开发。依托农业、林业提供的优质可再生原料,紧扣旅游发展和市场需求,发展生物制药、高档保健品及优质植物油、特色乳制品、茶叶等绿色食品产业。

围绕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抓好现代物流和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突出“做活口岸、做足文化、做大旅游”思路,以现代流通业为突破口,强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筑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际大通道为轴线、以猴桥口岸和中心集镇为节点的区域性现代物流网络,加快腾冲仓储物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建成具有较强集聚力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充分利用缅甸甘拜地口岸的通关优势,深入推进对缅经贸合作;加快猴桥口岸联检楼及查验货场建设步伐,发挥好中电投对缅水电合作项目实施的带动作用,使通路、通商、通电、通关工作取得更大突破。深入实施文化旅游联姻工程,全力打造健康旅游品牌,高质量开发建设一批温泉产品和运动休闲项目。

围绕桥头堡建设,加快搭建发展平台。以国家级猴桥口岸为依托,以缅印国际大通道为纽带,以转口加工基地为支撑,以旅游、商贸为先导,以面向西南区域合作为基础,把腾冲县打造为面向西南开放的窗口、经贸合作的品牌、招商引资的平台。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按照“适度提高容积率、坚决降低建筑密度、留住田园风光、做足生态空间”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坚持外援拓展与内质提升并重的原则,实行跳

-4-

跃式布局、组团式发展,加快腾冲西山坝和东山片区新城区开发,形成县城“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加快打造一批旅游小镇,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型、口岸型小镇,提高城镇化水平,分解县城压力。实施好城市入口环境整治、水面水景打造、鲜花点缀、房屋穿衣戴帽、雕塑小品、灯光亮化等城市风貌“六项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功能。着力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保腾高速公路、腾泸路建设,确保2012年建成通车。加快建设腾陇、腾龙二级油路,确保2011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开工建设飞虎公园至热海景区公路改造。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继续推进中缅印大通道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缅甸密支那-缅印173号界桩的二级油路。抓好腾冲机场扩建和口岸机场申报,争取2013年前开放为口岸机场。整合提升经济开发区建设水平。加快启动经济开发区二期开发,进一步加强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入驻。探索引进一批面向西南市场的轻纺、机械组装项目,并做好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准备,达到与猴桥下街片区互为依托、相互呼应的格局,最终把腾冲工业园区建成距边境线最近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园区。同时,加快中和乡大型物流园区和以滇滩重工业、猴桥外向型加工、芒棒煤化工为核心的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腾冲县委副书记

原载2010年第10期《社会主义论坛》“工作研究”专栏

-5-

第三篇:食品企业管理对食品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现代食品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食品企业管理对食品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级: 2010级1班

姓名:

学号:

xxxxx大学食品学院

2013年11月

摘要 食品企业管理,是对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食品企业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可以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可以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可以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本文将就食品企业管理内容,作用,以及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描述。

关键词:食品企业管理 食品工业 发展趋势

一、前言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身为企业灵魂人物的企业主、CEO及高管团队具备相当水平的组织领导与管理能力,CEO必读12篇聚焦企业管理八大领域,快速提升CEO自身领导力及管理能力籍此达到推动企业成长的目的。麦肯锡对国内外众多业绩优秀企业的调研分析认为,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内部组织设置和管理杠杆运用方面都具有卓越的特色,他们的执行力对竞争对手更快、更好。 提升企业的组织运营能力,正是华天动力协同软件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现代科技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公方式,通过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了工具化,以事务和项目为中心,帮助组织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体系,有效的协作执行体系,精准的决策支撑体系,来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和办公能力,建立协调统

一、反应敏捷的高水平执行团队。 [2][1]

二、食品企业管理

1、管理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说明了管理采用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这五项基本活动。这五项活动又被称之为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

管理定义中的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目的,即利用上述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所谓协调是指同步化与和谐化。一个组织要有成效,必须使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直到各个人的活动同步与和谐;组织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也同样要同步、和谐。

管理定义中的第三层含义又是第二层含义的目的。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 [4][3]

2、食品企业管理的分类 按照职能或者业务功能划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管理等;按照层次上下划分为:经营层面、业务层面、决策层面、执行层面、职工层面等;按照资源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源、物料资源、技术资源、资金、市场与客户、政策与政府资源等。 [5]

3、食品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生成原理分析

一般性系统可以表达为由内部结构,输入环境和输出环境组成的三元组。它的行为特征可描述为在一定的输入环境

的作用下,经过内部结构的有效转换后向其输出环境产生输出集合。企业系统的存在方式与行为完全满足一般性系统的上述特征。由于企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人造系统,为了具有在时间上主动地去调节系统的结构及行为的功能,必须形成企业的管理组织功能结构,以使系统与其环境连续地处于相互适应状态,并因此获得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调节过程里,系统环境具有超级系统的性质,也就是说企业一般很难对输入与输出环境实施完全的控制与调节以使它们完全地适应结构的要求,更多地只能是直接对其内部结构实施调节及控制以主动适应其环境的变化。显然,一个有效的企业内部结构至少应满足两点要求:它应建立在与各种环境因素直接发生联系的基础之上;结构本身必须功能有序。

显然,企业系统可以被分解为管理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企业的生产组织结构是一个企业的基本物流子系统,具有完全的实物特征,是形成企业整体基本功能、行为的结构基础。一般可分解为生产人员、工作场地和机器设施等元素,其元素关系体现为一定的操作规程、物流的流动路线、工艺技术要求等内容。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有效地对系统建设与运行实施有目标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结构性群体。其基本元素是企业中各种具有管理功能的机构,是一种派生的以信息流为主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的功能就是在时间上主动地去调节系统的结构与行为,使得企业与其环境连续地处于相互适应状态,由此获得系统的生存与发展。

作为企业系统的管理组织结构,不仅可以改变和支配生产组织结构发展演化的外部环境条件,而且对内部生产组织结构的协调与发展,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制约生产组织结构的发展和转化,对于企业生产良性循环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企业系统的形成是管理者在成本效率原则的驱使下,以生产组织结构为基础来构建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的。这既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9][8][7][6]

4、管理结构的基本结构模式

根据系统学观点,系统结构是由各个元素及元素间的关系组成。认识一个系统的结构,就必须了解它的组成元素和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组建的关键,一个在于元素的划分;另一个在于元素之间关系的构建。但在这里,还没有、也不可能对系统结构中的元素及其关系的具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及经济等性质进行具体的说明,这些都只能在具体的系统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实现。

由于管理组织结构是一种派生的、以信息流为主的结构,因此,其基本元素企业中各种具有管理功能的机构的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权力的大小及之间的关系。对于权力的划分有纵向和横向两种情况,这两种划分并不矛盾,而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纵向分散程度导致纵向自主权,横向分散程度可看作是各部门联系强弱的标准。 [11][10]

5、管理结构的影响因素

(1)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一个组织的管理层次的多少,表明组织结构的纵向复杂程度。例如,大型企业,从总经理到一般职工,中间可能有五六个或更多的层次;而小型企业可能仅有两三个管理层次。管理幅度说明一名上级直接领导的下级人数。 [12]

(2)专业化程度

管理组织结构的专业化程度,就是组织中各职能部门工作分工的精细程度。具体表现为部门和职务数量的多少。同样规模的企业,如果科室机构多,说明分工较细,专业化程度较高,反之亦然。

(3)地区分布

组织的地区分布表明管理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复杂程度。如企业的全部组织机构集中在某一个地区,企业的地区组织结构则比较简单;如果企业在某几个地区设有分公司、分工厂或派出管理和办事机构,则组织的结构就较为复杂。 [13]

(4)分工形式

管理组织的分工一般是多种多样的。

(5)关键职能

这是指在管理组织结构中出于中心地位、具有较大职责和权限的职能部门。关键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和战略起着关键的作用。 [14]

(6)集权程度

当管理组织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权限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时,即表明这种组织结构的集权程度是高的;反之,如把其中相当大的经营管理权放给较低的管理层次,则其集权程度是低的。

(7)标准化

这是指按一定标准以同样的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不仅生产作业可以标准化,而且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一般都具有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只要按具有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去做,那就可以实现标准化。 [15]

三、食品企业管理对食品工业的推动作用

1、食品企业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要在某种特定的组织中工作和生活。工厂、医院、学校、部队都是组织的例子,食品企业也不例外。管理组织即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的共同目的,经由分工和合作以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促成企业全体职工通力协作的一种责、权、利互动的结构形式,有如下特征: [16]

(1)管理组织具有突出的目的性

管理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因为任何组织都是为目标而存在的,管理组织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能动性,以获得合理的利润和效率。 [17]

(2)管理组织具有严格的协同性

管理组织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和协作,而分工和协作关系是有组织目标所决定的。食品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要划分生产、销售、采购、财务的人事等许多部门,这就形成了分工。

(3)管理组织具有明确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管理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来规范。组织分工后,就赋予每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相应的权力和责任,以便于完成组织的目标。

2、对食品工业的推动作用

食品企业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 [18]

四、我国食品工业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作为新兴产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随着食品加工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它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的独立食品工业体系,其产值居工业总产值的第一位,我国食品工业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综合目前我国食品的现实情况,在未来10-15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如下:以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加速产、加、销一体化进程。建立[19]

农产品产、加、销的产业链,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功能保健、营养卫生、质量安全和方便快捷将成为食品加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将是21世纪食品工业发展趋势。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将成为农副产品增值高效的新增长点,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提高食品加工业的水品,加快步伐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我国现在还存在将食品卫生管理代替食品质量管理的趋势,食品质量管理工作至今没有得到重视。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加快食品立法和制度建设工作,完善管理机构设置,是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尽快组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认证机构,积极开展“安全食品”、“绿色批发市场”、“绿色零售市场”和“绿色生产线”的认证工作。在食品安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使食品安全工作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21,22][20]。第二,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认证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食品供求、交易、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制度和监测抽检预警网络系统,搞好食品供求、卫生质量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第四,加强食品安全设施体系建设。第五,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让全社会、企业、公民都认识到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共同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23]

五、结语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故而食品企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不够。我国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目前,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是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构成的最明显威助。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惟利是图,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不按标准生产,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滥用添加剂,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致使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人们对食品谈之色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构成了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因此,做好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推动食品行业向前发展,保障民众使用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24]

【参考文献】

[1]陈宗道.食品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5-6

[2]李平兰,王成涛.发酵食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

[3]史红主编..生产管理一点通[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0.6

[4]罗纳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调研报告.2006

[5]江汉湖主编.食品安全性与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6]陈永红,食品安全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年1月(11).

[7]裴山.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指南[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7).

[8]白丽,基于食品安全的行业管制与企业行动研究,博士论文,2005.

[9]王绪君.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10]刁恩杰主编,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

[11]邵一明,蔡启明,刘松先.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12]克洛彭博格,佩特里克.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3]房庆,刘文,王菁.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展望.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年12月.

[14]刘兴国. 知识经济与企业组织结构[J]. 经济师, 2002,(5).

[15]郑必清,徐江华.浅谈现代企业柔性化管理[J].现代商业,2007,(14) .

[16]冯明,尹明鑫,廖冰.企业管理元胜任力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 .

[17]韦尔奇.韦尔奇经理法则全书[M].九州出版社,2002.

[18]Rolph·R·Berg.企业管理系统思想与方法.武汉钢铁学院管理工程系,1987(12)

[19]鲁涛,彭启山.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演进与系统形态演化分析[J].系统辩证学报,2003(4)

[20]《工商企业经营手册》编写组编. 工商企业经营手册.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7.

[21]任淑美主编.弱势企业管理:战略管理. 第一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45-148.

[22]京力.金帝巧克力市场先行者. 中国食品与市场. 2006,(1).

[23]陶益清,安玉发编著. 市场营销.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12.

[24]胡继灵,王家琪主编. 管理经济学.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251.

第四篇:村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如何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村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我乡多年实践以及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现以白崖子村为例加以论述。

只有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使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村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发展思路。首先要明确发展思路,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优势,选准脱贫致富的路子。近年来,强湾乡白崖子村立足全村主体是村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本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支部+协会”的新思路、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突出特色,提高科技含量,培育特色产业,如烟叶、蔬菜、林果、花卉、桑蚕种植业、家畜家禽养殖业、观光农业、劳务输出业以及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等,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扶助,把“输血”与增强“造血”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着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党建。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和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要采取“两推一选”等办法,配齐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村干部,采取到党校在岗自学、大学生村官“一帮一”等形式,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发展上、体现在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上,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具有活力和生命力。近年来,白崖子村强调党建工作必须贴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来展开,并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使农村党建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比如,村党支部定期举行“三会一课”,定期召开党小组会议,定期对党员进行远程教育,让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大会,每月举行两次党课教育,每半年举行一次民主生活会,通过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党员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并进行观后感言演讲活动,使党员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白崖子村又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引领协会发展的新路子,创建了运输协会,让群众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这一举措的不断

实践和深入,使白崖子村党支部对促进和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围绕服务广大农民群众抓党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切入点,从根本上为农民群众解决困难,农村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农村党建工作要取得实效,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按照这一思路,白崖子村党支部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心系村民所想,满足村民最迫切的要求,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从而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比如,白崖子村党支部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广大农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积极筹措资金、经多方努力建成农民文化健身广场,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娱生活。实践证明,将农村党建工作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也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

村级党组织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开展学科技致富竞赛活动、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实施“科技示范工程”、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利用远程教育站点进行科技培训等多种方式,认真组织好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引导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腐朽思想和其他落后观念的影响;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更科学的技术指导。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乡风民俗。继续建设和完善农村活动场所,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抓好文明生态新农村建设,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强化社会矛盾调处力度,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党群关系,并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增强农民群众的

法律意识、诚信意识,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白崖子村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注重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同时,坚持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经济发展中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巩固并提升本村现有经济成果为工作重点,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拓展经济发展方向,推动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村级经济持续健康运行。

总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

带,担负着上传下达、组织实施、树立形象、凝聚人心的神圣使命,特别是在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化解矛盾、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基层党组织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服务;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和方式,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建立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二要创新党员队伍的发展、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大党员培训力度;三要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通过紧紧围绕发展稳定大局,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党的

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党员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增强,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五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学习体会感悟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政绩考核关系到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评价,关系到干部选拔的价值导向。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政绩考核高质量发展,要内外结合,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何为“内”?就是要优化考核内容指标,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高质量的政绩考核可以督促推动工作,弘扬社会正能量。不合理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同样会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污染政治空气。为有效推进政绩考核高质量发展,要优化考核内容指标,政绩考核指挥棒朝哪儿指,干部工作的方向就朝哪前进。

同时还要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政绩考核上唯GDP论,把考实干部政绩与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推进落实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更好结合起来,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以奖惩分明、奖优罚劣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发展。

何为“外”?就是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注重民生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既有利于引导领导干部践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

又增强政绩考核的群众参与度,在政绩考核中能够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防止考察失真、用人失误,促进担当作为,严厉治庸治懒,让政绩考核更“接地气”。让“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为一句空话、一句套话,而是一句对群众的庄严承诺!

上一篇:谈谈你的人生发展规划下一篇:特色镇发展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