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诗词楹联游记

2022-07-09

第一篇:旅游诗词楹联游记

全国导基 第十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 练习题 及答案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 练习题

一、判断题(对的请标注“A”,错的请标注B”)

1.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

)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

) 3.甲骨文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用来记事(

) 4.甲骨文全部是象形字(

)

5.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

6.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符号化,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 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300首诗歌,分为(

) 8.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唐代,所以唐人称为今体。( ) 9.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

) 10.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 11.对联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句子。(

) 1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

) 14.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中,“浪淘沙”是词题,“北戴河”是词牌。(

) 1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

)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白居易《春题湖上》中的诗句。(

) 17.《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盛赞苏州的一首词。(

)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

) 19.“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是王十朋给温州江心屿江心( ) 20.“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是描写嘉峪关的对联。(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1.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

)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A.文字

B.思想

c.工具

D.行为

2.汉字是记录(

)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语言

B.汉语

C.思想

D.感情

3.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

)中分离出来,于是原始的文字就出现了。

A.结绳

B.刻痕

C.图画

D.筑器

4.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

A.金文

B.小篆

C.大篆

D.甲骨文

5.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

) 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后世称为宋体,即现在我们的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A.汉

B.魏晋

C.唐

D.宋

6.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

)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

A.语言

B.汉字

c.雕刻D.书法

7.唐以前的诗以及后人模仿古诗而不按近体诗的格律所写的诗统称为(

)。

A.今体诗

B.近体诗

C.古体诗

D.歌行体诗

8.五言诗成于(

)代,东汉班固的《咏史》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A.秦

B.汉

C.魏晋

D.唐

9.汉赋的主要特点是(

)。

A.铺陈

B.排比

C.比喻

D.骈偶化

10.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

所以又叫(

)。

A.韵尾

B.韵头

C.韵脚

D.韵腹

11.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

)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

文学样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A.诗经

B.乐府诗

C.汉赋

D.律诗

12.对联的横批是对联(

)的高度概括。

A.主题思想

B.表现手法

C.意境

D.艺术特色

13.《登万里长城·汉时关塞重卢龙》一诗的作者是(

)。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康广仁

14.康有为的《登万里长城·汉时关塞重卢龙》一诗中“立马长蛙第一峰”,“第一峰”指的是(

)。

A.嘉峪关

B.居庸关

C.八达岭

D.山海关

15.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魏武挥鞭”,“魏武”指的是(

)。

A.曹冲

B.曹植

C.曹丕

D.曹操

16.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东临碣石有遗篇”,“遗篇”指的是曹操的( )

A.《观沧海》

B.《短歌行》

C.《蒿里行》 D.《陌上桑》

17.《台山杂咏》的作者是(

)。

A.文天祥

B.元好问

C.李冶

D.张可久

18.元好问《台山杂咏》中首句“西北天低五顶高”,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五台山的高峻。

A.比喻

B.拟人

C.衬托

D.夸张

19.《长白山》一诗的作者吴兆骞,字汉槎,苏州松陵人,是(

)代诗人。

A.宋

B.元

C.明

D.清

20.《登金陵凤凰台》一诗的作者是唐代(

)。

A.诗仙李白

B.诗圣杜甫

C.诗魔白居易

D.诗鬼李贺

2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是(

)。

A.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C.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2.《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的作者是(

),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

23.23.“二十四桥明月夜”诗句出自(

)。

A.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B.杜甫的《望月》

C.李商隐的《锦瑟》

D.李白的《赠汪伦》

24.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

)居士。

A.东坡

B.香山

c.青莲

D.六一

25.《春题湖上》的作者是(

)。

A.阮元

B.杨孟瑛

C.白居易

D.苏东坡

26.白居易的《春题湖上》中“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此湖”指的是(

)。

A.未名湖

B.昆明湖

C.瘦西湖

D.西湖 27.《游山西村》的作者是爱国诗人(

)。

A.陆游

B.辛弃疾

C.杨万里

D.苏轼

28.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具有哲理意味的名句是(

)。

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9.(

)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陆游

30.《望海潮·东南形胜》的作者是宋代词人(

)。

A.柳永

B.苏轼

C.晏殊

D。李清照

3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写的是(

)

最典型的景物。

A.苏州

B.杭州

C.西溪

D.钱塘江江堤

32.李白的《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中第二联:“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人用奇特的(

)“绿水”“芙蓉”,写出了九华山的美丽景象以及自己的神往。

A.想象

B.景物

C.借代

D.比喻

33.《游武夷》的作者郁达夫是中国(

)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且是一位

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当代

34.《滕王阁诗》的作者是(

)。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35.毛泽东《登庐山》一诗的首联是(

)。

A.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B.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C.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D.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36.《趵突泉》一诗的作者赵孟颊,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是(

)代初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

A.宋

B.元

c.明

D.清

37.赵孟颊的《趵突泉》一诗,是一首(

)。

A.七言歌行体诗

B.七言古风诗

C.七言律诗

D.七言绝句

38.《游少林寺》一诗的作者沈俭期,是(

)朝继“四杰”之后的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A.秦

B.汉

C.隋

D.唐

39.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

)之佳作。

A.吊古怀乡

B.抒情言志

C.望楼怀人

D.思乡念亲

40.《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作者是(

)。

A.辛弃疾

B.苏轼

c.周邦彦

D.王安石 41.《望洞庭》一诗的作者是(

)。

A.张若虚

B.陈子昂

C.刘禹锡

D.张志和

42.(

)的《晨登衡岳祝融峰》一诗,写出了祝融峰高出云霄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特立独行的雄心与壮志。

A.严复

B.梁启超

C.张太炎

D.谭嗣同

43.《游肇庆七星岩》一诗的作者是(

)。

A.叶剑英

B.陈毅

C.周恩来

D.朱德

44.《送桂州严大夫》这首五律诗的作者是唐朝的(

)。

A.柳宗元

B.韩愈

C.刘禹锡

D.张志和

45.《蝶恋花·海南岛》的作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

A.董必武

B.陈毅

C.叶剑英

D.朱德

46.《乐山大佛》这首七绝诗的作者是浙江籍的(

)。

A.艾青

B.戴望舒

C.冯雪峰

D.乐时鸣 47.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

)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A.李白

B.白居易

C.李清照

D.柳永

48.《滇海曲》的作者(

)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位居明代三才子之首。

A.冯梦龙

B.杨慎

C.徐渭

D.凌蒙初

49.《布达拉宫》一诗是80后青年诗人(

)发表于《齐鲁晚报网·青未了文学网》上的一首赞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诗。

A.舒婷

B.顾城

C.时培建

D.海子

50.《华山》这首五绝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诗人(

)。

A.王安石

B.司马光

C.沈括

D.寇辈

51.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中尾联“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运用(

)的角度,用函谷关小如泥丸来反衬嘉峪关的雄伟。

A.俯瞰

B.仰视

C.平视

D.近视

52.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

),是中国人民政泊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建立。

A.10月1日

B.9月30日

C.8月1日D.7月1日

53.《昭君墓联》“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其作者是(

)。

A.郭沫若

B.翦伯赞

C.王锦

D.董必武

54.佚名《镜泊湖望湖亭联>的下联的是(

)。

A.听飞瀑雄声,声声振耳

B.挹众山彩色,色色娱人

C.绝妙朋游,有明月一杯,好山四座

D.是何意态,看大江东去,秋色西来

55.《拙政园月到风来亭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的作者是(

)。

A.陶澍

B.成多禄

C.赵之谦

D.佚名

56.《孔府大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亦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的作

者是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

A.魏源

B.顾炎武

C.王夫之

D.纪昀

57.《广州镇海楼联》“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载故侯安在?只我凭栏看剑,泪洒英雄”的作者彭玉麟是(

)朝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

A.宋

B.元

C.明

D.清

58.李求真在“万里晴空,几片闲云浮海角;一弯碧水,八方游子恋天涯”联语巧妙

地嵌入了“海角天涯”四个字,它是(

)省的旅游名胜。

A.海南

B.广东

C.广西

D.贵州

59.对佚名《白帝城联》:“风景占城头,喜爽气西来,万山远挹岷峨秀;烟峦环峡口,望大江东去,十里频回滟预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B.白帝城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都曾寓居于此

C.此联主要讲白帝城西挹岷峨之秀,东临瞿塘峡滟预堆之险,是个风景秀丽、地

位险要的地方

D.白帝城已成为江上岛城,联语主要描写了它的无限美好的风光

60.《说天寿山》一文的作者(

)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章太炎

D.龚自珍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 )。

A.结绳记事

B.图画记事

C.契刻记事

D.文字记事

E.筑器记事

2.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

)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用来记事。 A.竹片

B.木片

C.岩石

D.龟甲

E.兽骨

3.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l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此后,汉字经历了(

)的发展过程。

A.金文

B.大篆小篆

C.隶书

D.草书、楷书、行书

E.表音文字

4.汉字的演变规律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

A.笔画的线条化

B.字形的符号化

C.书写的美观化

D.字集的标准化

E.结构的规范化

5.唐代的格律诗,称(

),它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唐代。

A.乐府诗

B.骚体诗

C.歌行体诗

D.近体诗

E.今体诗

6.近体诗也就是唐代的格律诗,它们是五七言的(

),在唐代成熟并繁荣,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A.律诗

B.绝旬

C.小令

D.长调

E.散曲

7.律诗的基本特点有(

)。

A.每首八句四联,每句七言或五言

B.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C.押平声韵

D.中两联须对仗

E.讲究辞采

8.格律诗要讲究(

)。

A.炼字炼句

B.押韵

C.平仄

D.对仗

E.意境

9.近体诗用韵所依照的都是韵书,主要是下面的(

),共206韵。

A.《广韵》

B.《切韵》

c.《唐韵》 D.《集韵》

E.《韵略》

10.对仗有(

)及流水对等几种基本类型。

A.工对

B.宽对

C.邻对

D.借对

E.错对

11.对仗还要忌(

)。

A.平淡

B.谐音

C.合掌

D.雷同

E.拗口

12.对联要求(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A.对仗工整

B.平仄协调

C.上联尾字仄声

D.下联尾字平声

E.语言生动

13.康有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是近代著名的(

)和学者。

A.政治家

B.思想家

C.社会改革家

D.文学家

E.书法家

14.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上阕前三句依次是(

)。

A.大雨落幽燕

B.白浪滔天

C.萧瑟秋风今又是

D.秦皇岛外打鱼船

E.换了人间

15.《台山杂咏》的作者元好问是金末元初著名(

),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A.作家

B.历史学家

C.文坛盟主

D.科学家

E.诗人

16.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下片的诗句依次是(

)。

A.凤凰台上凤凰游

B.三山半落青天外

C.长安不见使人愁

D.二水中分白鹭洲

E.总为浮云能蔽日

17.白居易《春题湖上》一诗的颔联与颈联是(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D.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E.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18.白居易《春题湖上》一诗中间两联“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依次用的比喻为(

)。

A.用翡翠比喻松树的绿色

B.用明珠比喻夜半时分高而远的明月

C.用碧毯细短的线头比喻幼小的绿色秧苗

D.用青罗裙飘拂的长带比喻舒展着的绿色的蒲叶 E.用美女西施来比喻西湖的美丽

19.陆游《游山西村》是一首七言律诗,其中运用对仗手法的诗句是(

)。

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E.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是陆游《游山西村》—诗中的颔联,它(

)。

A.是千古名句

B.写山间水畔的景色

C.景中寓含哲理

D.诗句流畅绚丽

E.托物言志

21.柳永《望海潮》词中的“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中的数字运用,分析正确的是(

)。

A.形成排比的语势B.或为实写

C.或为虚指

D.均带有夸张的语气

E.体现了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22.对柳永《望海潮》词中的“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一句,分析正确的是(

)。

A.夸张虚饰

B.烘托对比

C.对仗工整 D.互文见义 E.比喻象征

23.对于北宋词人柳永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诗人

B.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

C.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D.是千古词帝

D.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24.《游武夷》一诗的作者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

)。

A.剧作家

B.小说家

C.散文家 D.诗人

E.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25.对郁达夫的《游武夷》一诗分析正确的是( ACDE )。

A.七言绝句

B.七言律诗 C.用语清新自然、明白易懂

D.结尾两句则把武夷山与西湖作比较

E.结尾两句在对比中概括了武夷山“碧水丹山”的奇特美景

26.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另三杰是(

)。

A.杨炯

B.卢照邻

c.骆宾王

D.张若虚

E.陈之昂

27.对王勃《滕王阁诗》诗结句分析正确的是(

)。

A.用对偶句作结 B.自然流动

C.不露痕迹

D.显示出王勃对句的过人才力

E.情景交融,时空对换

28.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

)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A.雄

B.奇

C.险

D.秀

E幽

29.对毛泽东《登庐山》一诗中首句“一山飞峙大江边”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山”指的是庐山 B.“大江”指的是珠江

C.直抒胸臆,荡气回肠

D.“飞”字用得俊逸壮阔、从容横飘,凌空突拔宛若山势挺立

E.诗意与山意双美合一齐漾读者心间。

30.对毛泽东《登庐山》一诗中颈联“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分析正确的是( )

A.对仗工整

B.语言典丽

C.比喻生动形象

D.意境含蓄幽美

E.“横、浮、下、起”具有连环动感,虚实相间,形成立体式画面

31.毛泽东《登庐山》一诗中颔联“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热风”是写( )。

A.狂热之风

B.台风飓风等

C.实写夏日之暖风 D.也可以引申为热情之风,热烈之风

E.还可以引申为那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之风

32.赵孟颊,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初著名的(

)。

A.书法家

B.画家

C.诗人

D.剧作家

E.经学大师 33.对赵孟颊《趵突泉》尾联“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分析正确的(

)。

A.这两句叙事

B.这两句对仗

C.这两句运用了夸张

D.这两句抒情

E.以泉水能濯尘洗心,抒发了自己冰雪般的高洁品格

34.对沈俭期《游少林寺》一诗“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雁塔霜风古,龙池岁月深。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分析正确的(

)。

A.这是一首五言古风

B.首联概写游寺

C.颔联进而描述寺内两处重点景物:雁塔与龙池

D.颈联再写遍游以后的时间变化

E.尾联声色并茂,写游赏的尽兴与快意

35.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是历代所推崇的一首名诗,是因为它具有(

)。

A.意境美

B.绘画美

c.音乐美

D.结构美

E.语言美

36.念奴娇为词牌名,又名(

)等。

A.大江东去

B.赤壁谣

C.一剪梅

D.酹江月

E.百字令

37.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解释正确的是(

)。

A.它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

B.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

C.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

D.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E.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幽美静谧的境界

38.对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末句“白银盘里一青螺”分析正确的是(

)。

A.用白银盘盛着一颗螺蛳

B.用白银盘里装着洞庭湖产的美味螺蛳

C. 用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澈的洞庭湖面

D.用青螺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E.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似的洞庭湖上的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美不胜收

39.对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中颔联“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分析正确的(

)。

A.江:指漓江

B.青罗带:青绿色的绸带

C.碧玉簪:碧玉簪子

D.极为形象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秀丽,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

E.桂林山水不但秀丽甲天下,雄深也甲天下,所以韩愈用“青罗带”“碧玉簪”这些女性的服饰或首饰来做比喻

40.自居易的《夜入瞿塘峡》一诗中,(

)两联抒发自己前途命运难以预卜,因此忧愁比江岸十余丈的巨石还要高。

A.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B.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C.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

D.欲识愁多少,高于滟灏堆

E.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1.对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的下阕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句是说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B.第二句说现在我们正从头上大踏步地越过雄关

C.最后两句以景句收笔,极有情味

D.简练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

E.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突出了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

42.《瑶池》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一首(

)诗。

A.讽刺求仙虚妄的

B.七绝

C.七律

D.五绝

E.赞美天界美好的

43.对佚名的《题太和殿》上联“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中“广运”解释正确的有(

)。

A.用以美称帝王的仁德

B.这里是指帝王的年号

C.指土地面积长宽

D.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E.即广阔的大地

44.关于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确的有(

)。

A.毛泽东主席为纪念碑奠基

B.1952年8月动工 C.1958年4月落成

D.碑身正面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毛泽东题写的

E.碑的背面碑文是周恩来起草并书写的150字碑文

45.佚名的《长城山海关联》上联“两京锁钥无双地”中“两京”分别指( )。

A.长春

B.北京

c.沈阳

D.天津

E.南京

46.佚名的《应县木塔联》上下联依次是(

)。

A.听飞瀑雄声,声声振耳

B.绝妙朋游,有明月一杯,好山四座

C.是何意态,看大江东去,秋色西来

D.俯瞩桑干,滚滚波涛萦似带

E.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

47.王锦的《昭君墓联》上下联是(

)。

A.昭君自有千秋在 B.青冢有情犹识路 C.平沙无处可招魂

D.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E.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48.陶澍《豫园三穗堂联》“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中运用的两个著名典故出自(

)。

A.《庄子·秋水》 B.《列子·汤问》

C.《史记·李将军列传》

D.《论语·述尔》

E.《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49.依次填到程云俶《西湖三潭印月联》:“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

)亩荷花(

)径竹;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

)围潭水(

)房山。”

A.百

B.十

C.三

D.四

E.一

50. 赵之谦《拙政园月到风来亭联》“爽__清风明__月;动__流水静__山”中空处正确的字依次是(

)。

A.借

B.借

c.观

D.观

E.望 51.对王十朋《温州江心屿江心寺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解释与注音正确的是( )

A.朝:为多音字,读“zhāo”时意为早晨;读“cháo”时,原意为朝拜,此引申为聚拢。

B.长:为多音字,读zhǎng时同“涨”,意为涨潮;读“chen9”时意为长时间、经常。

C.上联读音为:yún,zhāo cháo,zhāo zhāo cháo,zhāo cháo zhāo sǎn

D.下联读音为:cháo,cháng zhǎng,cháng cháng zhǎng,cháng zhǎng cháng xiāo

E.联语利用汉字谐音双关的特点,描绘了潮涨潮落、云聚云消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

52.对孔府大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亦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解释正确的有(

)。

A.咸:皆、都 B.休:善美、喜庆 C.府第:此处指“衍圣公府”

D.文章:包含礼乐法度等

E.此联上联歌颂孔氏家族的品德修养源远流长且长盛不衰;下联称赞了孔府的神圣地位,与国家同享吉庆

53.对佚名《岳麓山爱晚亭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天桃新种得;峡云深翠点,一双驯鹤待笼来”解释正确的有(

)。

A.红舒:指枫叶泛红

B.天桃:形容茂盛而艳丽的桃树。《诗·周南·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此处喻深秋艳红的枫叶

C.驯鹤:指栖息在爱晚亭上的温顺的仙鹤

D.上联意为:亭旁的山径上,深秋的枫叶红得犹如遍野灼灼其华的天桃,真是霜叶红如二月桃花

E.此联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爱晚亭在深秋时节的美丽景象

54.对彭祜的《蝴蝶泉联》:“蝴蝶舞翩跹,为万紫千红飞去飞来,前生疑是庄周化;青山留胜迹,有层峦叠嶂宜晴宜雨,此地重吟道韫诗。”分析正确的是(

)。

A.庄周化:指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

B.道韫诗:指东晋诗人谢道韫的咏柳絮诗

C.上联由在万紫千红香气扑鼻的花丛中飘逸飞舞的蝴蝶联想到庄周化蝶的故事

D.下联则由眼前的山水风景联想到东晋诗人谢道韫的咏絮诗

E.联语在构思上运用象征的手法,将蝴蝶泉之神韵魅力,刻画渲染得淋漓尽致。 55.下面哪两句是《玉门关联》(

)

A.峰高华岳三千丈 B.险据秦关百二重 C.北风卷地白草折

E.无边晴雪天山出 E.不断风云地极来

56.下面袁宏道《虎丘记》中的句子是(

)。

A.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B.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C.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D.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巷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E.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56.下面出自龚自珍《说天寿山》第三节的是(

)。

A.最多珍花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映带左右。

B.山多文杏,春正月而华。

C.山势尊,故木之华也先。

D.山气厚,故木之华也怒。

E.山深,故春甚寒。深且固,故星藕面不冽。

58.下面(

)是乔宇《恒山记》中的语句。

A.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最多珍花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映带左右。

B.山半稍憩,俯深窥高,如缘虚历空。

C.上七里,是为虎风口,其间多横松强柏,状如飞龙怒虬,叶皆四衍蒙蒙然.怪其太茂。 D.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E.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59.下面介绍袁宏道正确的有(

)。

A.袁宏道,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B.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

C.袁宏道,号石公,又号六休

D.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年)、弟袁中道,合称为“公安三袁”

E.袁宏道在明武宗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60.下面关于袁宏道的介绍,正确的有(

)。

A.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B.明代文学家,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进士

C.官至吏部郎中

D.袁宏道是“公安派”的创始者和领袖人物

F.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61.下面对作家及其作品介绍正确的有(

)。

A.龚自珍《说天寿山》主要说明了天寿山明十三陵的概况

B.乔宇《恒山记》讲的是因武宗去世,世宗即位,他因此赴西北宣谕,便顺道游

览了恒山。本文即记其事

C.袁宏道《虎丘记》,说的是他解职离吴前,流连虎丘胜景,写下了这篇描写吴中民俗的散文

D.张岱的《晚游六桥待月记》,是他首次漫游西湖时写下的系列游记中的一篇

E.徐弘祖的《游黄山记》(后)是他第二次游黄山的日记

62.下面对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一文分析正确的有(

)。

A.不仅描述了雨中泰山的独特风姿,更记录了雨中登山的独特情趣

B.“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确有“独得之乐”

C.“敢于在雨中登泰山”,才能“独得其乐”

D.文章紧扣“雨”字,写尽泰山“雨中奇景”

E.文章还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把泰山奇景从不同角度展现给读者

63.下面是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中的几个词语,注音错误的是(

)。

A.喑噁(yīn wù) B.峻嶒(líng céng) C.訇訇(hōng hōng)

D.巉(chán)岩

E.渿(nài)河

64.下面对范仲淹《岳阳楼记》词、句的注音或解释有误的是(

)。

A.越明年:到第二年(庆历五年)。越:及,到

B.浩浩汤汤(dàng):水势浩大的样子

C.居庙堂之高:端坐在高高的庙堂之上

D.大观:雄伟壮观的景象 E.微斯人,吾谁与归:假如没有这种人,我同谁—道呢?微,没有。归,归附,皈依

65.下面哪几句不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D.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

E.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问,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66.对《游桂林诸山记》的作者袁枚,介绍正确的是(

)。

A.字子才

B.号简斋、随园老人

C.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D.清代诗人,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

E.清康熙年间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号随园

67.对袁枚《游桂林诸山记》一文中词语注音或解释有误的是(

)。

A.晡食:指早餐

B.穹龟:隆背的乌龟

C.窅(yǎo)渺:深远广袤

D.窞(dān):深坑

E.斩绝:陡峭壁立,犹如被刀斩过一样

68.下面对《峨眉山佛光记》的作者范成大介绍有误的是(

)。

A.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B.宋仁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处州知府、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

C.曾奉命出使金国,在金主面前,他慷慨陈词,不辱使命,为朝野称道

D.晚年归隐故乡石湖

E.他的诗与王安石、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南宋四大家

69.对范成大《峨眉山佛光记》一文,分析有误的是(

)。

A.作者以空间方位为顺序,详细记述了上峨眉山观览“佛光”的经过

B.对峨眉奇观的各种“佛光”现象,作者用他那生花妙笔,将其隐显变幻的万千景象,犹如万花筒似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C.如描写“摄身光”时,采用由远到近的写法,展开细致描写,勾勒出“摄身光”那独特的美妙如画的动人景象

D.再如描写“清现”光,采用由近到远的写法,描画出“清现”光那种绚丽、美妙的迷人画面

E.作者用飞扬的笔法,为读者展示了广阔而又深邃的大自然那千变万化的美丽姿容70.下面不是徐弘祖《黄果树瀑布记》中描写瀑布的句子是(

)。

A.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问,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B.以石为天,以沙为地,以深壑为池,以悬崖为幔,以石脚插地为柱,以横石牵挂为栋梁

C.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

D.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

E.正面揖飞流,奔腾喷薄之状,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也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 练习题 答案

一、判断题

1-5 ABABA 6-10 ABAAB 11-15 ABABA 16-20 BBAAB

二、单选题 1-5 ABCDD 6-10 BCBDC 11-15 DABCD 16-20 ABCDA 21-25 CDABC 26-30 DABDA 31-35 BDCAC 36-40 BCDAB 41-45 CDABC 46-50 DABCD 51-55 ABCBC 56-60 DDACD

三、多选题

1 AC 2 DE 3.ABCD 4.ABDE 5. DE 6.AB 7.ABCD 8.BCD 9.BC 10. ABCD 11. CD 12.ABCD 13.ABCE 14.ABD 15.ABCE 16.BCDE 17.CD 18.ABCD 19.BC 20. ABCD 21.BCDE 22.CD 23.ABCE 24.BCDE 25.ACDE 26.ABC 27.ABCD 28. ABCD 29.ADE 30.ABE 31.CDE 32.ABC 33.DE 34.BCDE 35. ABC 36.ABDE 37. ABCD 38.CDE 39. ABCD 40.BC 41.ABCE 42.AB 43.CDE 44.ABCD 45.BC 46. DE 47.BC 48.AB 49.BCDE 50.ABCD 51.ABD 52.ABCD 53.ABD 54.ABCD 55. DE 56.ABD 57.BCDE 58.ABC 59.ABCD 60.BCDE 61.ABCE 62.ABCD 63.AB 64. BC 65.DE 66.ABCD 67.AD 68.BE 69.AC 70.AB

第二篇:第五章 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范文模版]

第五章

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宋之问的诗与沈佺齐名,时号“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

) 2.《古今诗话》认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当时王勃代宋之问作的。

(

) 3.“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中的“鹫岭”,指的是印度的灵鹫山。

(

) 4.岧峣,形容山比较险峻。

(

) 5.“朋水处,即能歌柳词”之说所指的词人是柳永。

(

) 6.“韬光观海”是西湖十八景之一。

(

) 7.“夙龄”,是指已过花甲之年,形容年龄高。

(

) 8.白居易,字子瞻,晚年号香山居士。

(

) 9.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与柳宗元常唱和,世称“元白”。

(

) 10.曾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是大诗人李白。

(

) 11.“幸有微吟可相狎”中的“狎”,在这里是指“亲近”。

(

) 12.古代诗词中的“疏影”、“暗香”是梅花的别称。

(

) 13.在中国诗史上,有许多诗是通过对物的吟咏抒发诗人感情的,如苏轼的《山园小梅》就属此类。

(

) 14.赵孟頫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

) 15.《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

(

) 16.杨诚斋即杨万里,唐代诗人。

(

)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杨万里的诗句。

(

)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浮云”,是暗喻奸佞小人。

(

) 19.岳飞《满江红》诗中的“贺兰山”在今辽宁省境内。

(

) 20.白居易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称为咏西湖之冠。

(

) 21.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22.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扫胡尘”、“靖国耻”是他生平志向所在。

23.“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表现了作者登临八咏楼时悲壮的心情。 24.“鄂王墓上草离离”中的“离离”,是指茂盛的样子。 25.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部,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26.纪晓岚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篡修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长安”,是指陕西西安。 28.李清照和辛弃疾都是山东济南人。

29.“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句是说唐氏已另有丈夫,按照封建礼法,不能再与陆游通书信。

30.“艅艎”指古时的一种木船。

31.“沿江无数好山迎,才出杭州眼便明”,这是描写的钱塘江沿岸风光。 32.江心屿中的江心寺寺门前的联语:“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为王十朋所写。

3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望海潮》中的“天堑”,指长江。)

34.文天祥的“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临海的武坑犹如海上缥缈的仙国。

35.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素有“佛国仙山”之誉。 36.西塞山在今浙江金华市西,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湖北。

37.“黄帝旌旗去不归,片云孤石独崔嵬”是描写缙云仙都山鼎湖峰的诗句。 38.“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的“玉界”,是指玉的界面。 39.武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南。

4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出自宋代词人张志和的《渔夫》。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这首小词以其精练质朴的语言,画出了一幅江南水乡渔歌图。 41.“山寺月中寻桂子”中的“山寺”,是指灵隐寺和净慈寺。

42.西湖天下景亭,在西湖孤山的中山公园内,亭名取自苏轼诗句“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43.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

44.“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中的“玉”,指苏小小。 45.茅盾,原名沈德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林家铺子》,短篇小说《子夜》。 46.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联由康有为所写。 47.松江女史徐氏题岳飞墓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48.清代学者纪昀对董其昌的杭州飞来峰冷泉亭联的答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49.“奉化岳林寺联”写的是弥勒佛。赵宋以来,中国佛教弥勒塑像多为大腹笑面,据说是借用了五代后梁布袋和尚的形象。 50.吴昌硕擅写“石鼓文”,为“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 51.“云泉窈窕,西北为最”中的“窈窕”,就是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2.《雁荡山记》的作者是杰出的科学家沈括。 53.吴均,今浙江省温州人,创“吴均体”。

54.“三袁”是袁宏道、袁公道、袁明道三兄弟。

55.修禊为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中旬的巳日,人们聚集于水滨嬉戏洗濯,以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6.彭祖,传说他生活在尧、夏、商三代,活了800岁。 57.“委弁bian者,蛟而跃”中的“委弁”,是指“委屈”。

58.邓牧,自号三教外人。明初的思想家、学者,淡泊名利,爱游山水,曾隐居于杭州大涤山的洞霄宫。《雪窦游志》选自其著作《伯牙琴》集。 59.贯休,唐末和尚,擅长诗、画和书法,著有《禅月集》。 60.袁宏道在《晚游六桥待月记》中写道:“杭人游湖,止午、末、申时”,意思是说,杭州人游西湖,大多喜欢在午时12点至下午5点这一时间段游玩。

二、单项选择题

61.“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出自(

)的诗句。 A.苏轼B.杨万里C.白居易D.王安石

6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出自于(

)。 A.《饮湖上初晴后雨》B.《山园小梅》C.《宿建德江》D.《春题湖上》 63.人称“梅妻鹤子”,死后,宋仁宗赐“和靖先生”的是(

) A.林逋B.林昇C.袁枚D.杨万里

64. _____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 A.赵孟頫

B.王安石

C.林昇

D.杨万里

65.下列诗歌中,借对岳飞的凭吊而抒发作者一片故国之思的是_____。

A.《题临安邸》

B.《登飞来峰》

C.《岳鄂王墓》

D.《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 6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中的“寻”,是古代长度单位,古代一寻为(

)尺。

A.5

B.6

C.8

D.10 67.字子昂,号松雪道人的是(

) A.陆游

B.袁枚

C.文天祥

D.赵孟頫

68.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句中的“汴州”即现今的(

)。

A.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69.自号随园老人,兼工诗文,风格较为清新活泼,论诗主张直写性情的是(

)。 A.袁枚

B.陆游

C.王安石

D.赵孟頫

7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

)的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A.陆游

B.王安石

C.苏轼D.李白

71.“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是(

)的诗句。 A.李白

B.苏轼

C.王安石

D.陆游

72.王籍是较早描写若耶溪的诗人,诗句(

)被人称为“文外独绝”。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两岸梦梦空翠合,琉璃镜里一帆行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3.唐代第一个大量描写山水的诗人是(

) A.李白

B.王维

C.孟浩然

D.张志和 74.金华八咏楼原名“元畅楼”,自(

)代起,改为“八咏楼”。 A.隋

B.唐

C.明

D.宋

75.下列著名人物中,号“易安居士”的是(

)。 A.王安石

B.袁枚

C.白居易

D.李清照

76.“黄泽不竭,老子其犹”中的下半句的原句是(

)

A.老子其犹龙乎?

B.老子犹其龙乎?C.老子犹其龙哉?D.老子其犹龙哉?

77.下列各句中的“寻”与“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寻”,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掘地深逾寻丈

78.“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题目为(

) A.《饮湖上初晴后雨》B.《题临海武坑》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D.《春题湖上》

79.“凉月如眉挂柳湾,越申山色镜中看”出自(

)的《兰溪棹歌》。 A.柳宗元B.戴叔伦C.陈子昂D.刘长卿

80.“两岸梦梦空翠合,琉璃镜里一帆行”描写的景点的是(

) A.钱塘江 B.兰溪

C.富春江

D.建德江 81.《岳鄂王墓》的作者是(

) A.袁枚B.陆游

C.徐渭D.赵孟頫

82.“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是杭州景点(

)的楹联。 A.花港观鱼B.玉泉鱼乐园C.九溪十八涧D.黄龙洞

83.李清照《题八咏楼》诗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中的“水”是指(

) A.钱塘江B.新安江C.婺江D.富春江

84.“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的诗句出自于(

)。 A.《岳鄂王墓》B.《满江红》C.《题临安邸》D.《春题湖上》

85.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自诗人(

)的诗句。 A.林逋B.柳永C.李清照D.张志和

86.“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的“干”的意思是(

)。 A.冒犯B.到达C.不及D.干扰 87.杭州灵隐寺联“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的作者是(

)。

A.董其昌B.徐渭C.赵孟頫D.郑烨

88.“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中“危”的意思是(

) A.危险B.害怕C.端正D.胆小

89.在《望海潮》中,巧妙地摄住西湖景色诗意灵魂,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 A.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90.纪昀字晓岚,还有一字是(

) A.逍遥B.克柔C.龟龄D.春帆

91.不是杭州人却长期住在杭州的一位豪放派诗人是(

) A.林昇B.沈括C.潘阆D.邓牧

92.《钗头凤·红酥手》是一首关于爱情悲凉的凄婉词作,它的作者是(

) A.陆游B.白居易C.潘阆D.柳永

93.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对(

)非常推崇,把他的诗文列为明代第一。 A.赵孟頫B.董其昌C.徐渭D.吴昌硕

94.玉,古代多用来形容仪容美好的人,最早见于(

)

A.《吴越春秋》B.《世说新语》C.《庄子·秋水》D.《文思博要》 95.“黑水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的“白雨”,是指(

) A.白色的雨B.白天的雨C.白亮的雨点D.白色的水雾

96.绍兴兰亭联“曲水绕华筵,兰亭雨露添新色;流觞成雅集,翠竹萧疏忆古人”的作者是(

)。

A.吴昌硕B.郑板桥C.茅盾D.柳倩

97.温州雁荡山一帆峰联“一峰拔地起,有水从天来”的作者是(

)。 A.徐渭B.王十朋C.董必武D.康有为

98.“事父未能,入庙倾诚皆末节;悦亲有道,见吾不拜也无妨”是(

)的楹联。 A.岳林寺B.禹王庙C.方广寺D.曹娥庙

99.“长思伟著共仰霞客风流”是一幅描写某景点的对联中的下联,该景点是(

)。 A.天台山B.江郎山C.八咏楼D.仙都山

100.杭州孤山西湖湖心亭联的最大特点就是巧妙地化用了(

)的诗文。 A.苏轼B.李白C.欧阳修D.杜牧

101.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名人是(

) A.吴均B.袁宏道C.张岱D.范冲淹

102.(

)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A.《雁荡山记》B.《与宋元思书》C.《冷泉亭记》D.《晚游六桥待月记》 103.历来被视作记游作品的上乘之作是(

)。

A.《冷泉亭记》B.《晚游六桥待月记》C.《雁荡山记》D.《游天台山记》 104.下列游记选自《梦溪笔谈》的文章是(

)。

A.《游天台记》B.《雁荡山记》C.《普陀山记》D.《莫干山记》 105.《湖心亭看雪》描写的是(

)五年十二月的事。 A.崇祯B.万历C.永乐D.嘉靖

三、多项选择题

107.下列诗句节选自宋之问的《灵隐寺》的有(

)。 A.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 D.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E.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108.下列诗句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做作的是(

)。 A.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D.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E.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109.苏轼学时渊博,多才多艺,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其诗与黄庭坚齐名

B.其词气势磅礴,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为婉约派词人 C.其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苏洵、苏辙合称“三苏” D.其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E.其画多为竹木怪石,画论、书论亦有卓见 110.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 A.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苏轼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昇 C.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陆游 D.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 E.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 111.下列历史名人表述正确的有(

)

A.陆游,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江苏江阴市)人 B.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 C.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 E.赵孟頫,字幼安,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人

112.在我国历史上,以《入若耶溪》为题作诗的人物有(

)。 A.李白B.陆游C.崔颢D.王籍E.林昇 113.唐代并称“王孟”的是(

)。 A.王维B.孟浩然C.王羲之D.孟郊E.王安石 114.下列诗人的诗风比较接近的是(

) A.辛弃疾B.柳永C.谢灵运D.王籍E.孟浩然 115.下列诗人属于浙江人的有(

)。 A.赵孟頫B.孟浩然C.陆游D.袁枚E.戴叔伦 116.下列称号与岳飞有关的是(

)。 A.武昌君开国公B.武穆C.鄂王D.忠武E.鹏举

117.下列诗句中描写杭州西湖景色的有(

) A.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E.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18.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 A.《江郎山》——辛弃疾 B.《入若耶溪》——王安石 C.《游山西村》——袁枚

D.《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E.《山园小梅》——林逋

119.下列诗句出自苏轼的有(

)。 A.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E.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20.下列著名人物是属于钱塘(今杭州市)人的有(

)、 A.邓牧B.沈括C.张岱D.林逋E.袁枚

121.下列著名古诗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有(

)。

A.《题临安邸》B.《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C.《饮湖上初晴后雨》 D.《钱塘湖春行》E.《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2.下列诗句与其出处对应正确的是(

)。 A.“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忆江南·江南好》

B.“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出自《岳鄂王墓》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题临安邸》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 E.“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出自《入若耶溪》 123.下列哪些人的名号中带有“居士”(

)。 A.李白B.李清照C.苏轼D.孟浩然E.白居易

124.绍兴自古人杰地灵,下列人物中来自绍兴的是(

)。 A.张岱B.徐文长C.周密D.陆游E.张志和

125.下列诗句楹联描写岳王庙的有(

)。 A.黄泽不竭,老子其犹

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C.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D.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

E.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126.下列楹联与景点、作者相对应的选项是(

)。

A.“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平湖秋月(郑烨) B.“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灵隐寺(赵孟頫)

C.“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吴山江湖汇观亭(徐文长)

D.“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湖心亭(程云俶) E.“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间”——桐庐严子陵钓台(郑板桥)

答案:

一、 判断题 1. A 2. B 骆宾王代作 3. B 灵隐的飞来峰 4. B 形容山高 5. A 6. A 7. B 是指少年、早年 8. B 字乐天 9. B 与元稹 10.B 白居易 11.A 12.A 13.B 林逋的《山园小梅》 14.B 苏轼 15.A 16.B 宋代诗人 17.A 18.A 19.B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B 苏轼的 21.A 22.A 23.A 24.A 25.A 26.A 27.B 是指朝廷和皇帝 28.A 29.A 30.A 31.A 富春江 32.A 33.B 是指钱塘江 34.B 比喻的修辞手法 35.A 36.B 浙江湖州市西 37.A 38.B 是指晶莹如玉的山岩 39.B 临海市桃渚城 40.B 张志和是唐代诗人 41.B 是指灵隐寺、天竺寺 42.A 43.A 44.A 45.B 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46.B 董必武 47.A 48.B 清代学着俞樾 49.A 50.A 51.B 是指风景秀美 52.A 53.B 浙江湖州安吉人

54.B 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 55.B 阴历三月上旬 56.A 57.B 丢弃的帽子

58.B 宋末元初的思想家、学者 59.A 60.A

二、 单项选择题 61—65:CBADC 66—70:CDDAA 71—75:CCCBD 76—80:ADCBC 81—85:DBCAD 86—90:ACCAD 91—95:CACBC 96—100:DDDBA 101—106:BBCBBA

三、 多项选择题 107.

ADE 108.

CD 109.

ACDE 110.

BDE 111.

BCD 112.

CD 113.

AB 114.

CD 115.

ACD 116

ABCDE 117.

ACDE 118.

ADE 119.

AD 120.

ABDE 121.

ABCDE 122.

BCD 123.

ABCE 124.

ABD 125.

BC 126.

BCE

第三篇:诗词楹联

2010年刘煌庄诗词楹联培训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的诗、联文化,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制定本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培养学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

二、提高学员无私的奉献精神,弘扬传统的诗词楹联文化艺术殿堂,提高自身素质,巩固学习成果。

三、以唐诗、宋词、楹联、书法、弟子规、幼学琼林、家礼等为教学内容,促进学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本年度重点背诵、朗诵部分唐诗、宋词和优秀的传统楹联,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和思想境界。

五、本年度难点教学诗词的平仄、背诵平仄,帮助学员分析结构,促进学员掌握规律,发现特点。

六、培养学员自己动手、动脑、写诗、写词的基本能力,初步做到让学员能写通俗易懂的诗词楹联。

七、完成上述教学工作任务外,教师可结合学员的学习进度、学员特点、灵活增补教学知识。

八、教师与教师、教学与学员之间,要加强互动工作,共同学习,快速提高,只有这样,方能达到目标之地。

时代重人文,盛世重精神。为创建“荆楚诗词之村”更好地继承传统的中华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制定本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培养学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

二、提高学员无私的奉献精神,弘扬传统的诗词楹联文化艺术殿堂,提高自身素质,巩固学习成果。

三、以唐诗、宋词、楹联、书法、弟子规、幼学琼林、家礼等为教学内容,促进学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本年度重点背诵、朗诵部分唐诗、宋词和优秀的传统楹联,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和思想境界。

五、本年度难点教学诗词的平仄、背诵平仄,帮助学员分析结构,促进学员掌握规律,发现特点。

六、培养学员自己动手、动脑、写诗、写词的基本能力,初步做到让学员能写通俗易懂的诗词楹联。

七、完成上述教学工作任务外,教师可结合学员的学习进度、学员特点、灵活增补教学知识。

八、教师与教师、教学与学员之间,要加强互动工作,共同学习,快速提高,只有这样,方能达到目标之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绵不断,其诗词、楹联的魅力,更加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凝聚国人,震撼村人,在荣获“荆楚诗词之村”的光荣称号之后,为创建“中华诗词之庄”制定本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培养学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

二、提高学员无私的奉献精神,弘扬传统的诗词楹联文化艺术殿堂,提高自身素质,巩固学习成果。

三、以唐诗、宋词、楹联、书法、弟子规、幼学琼林、家礼等为教学内容,促进学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本年度重点背诵、朗诵部分唐诗、宋词和优秀的传统楹联,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和思想境界。

五、本年度难点教学诗词的平仄、背诵平仄,帮助学员分析结构,促进学员掌握规律,发现特点。

六、培养学员自己动手、动脑、写诗、写词的基本能力,初步做到让学员能写通俗易懂的诗词楹联。

七、完成上述教学工作任务外,教师可结合学员的学习进度、学员特点、灵活增补教学知识。

八、教师与教师、教学与学员之间,要加强互动工作,共同学习,快速提高,只有这样,方能达到目标之地。

第四篇:诗词楹联集锦

三门峡赋

豫西明珠,第一坝涵清泻玉;中原巨镇,金三角致美增祥。隔河一呼晋地,越山而望南阳。接长安之王气,采洛阳之芬芳。近观长流之浩漫,远属邦畿(ji)于夏商。历秦汉而代序,腾盛世之崇光。

若夫奏德音于赤县,毓文明以发祥。古民服田,居仰韶于胜址;轩辕铸鼎,传启世之典常。虢(guo)墓现青锋,铜心玉柄;晋礼倾社稷,齿寒唇亡。白马奇谭,推物理而知谬;青牛紫气,著瑰论以显扬。林中抚弦,魏仲先之古雅;军前荡寇,张伯玉之雄强。植甫极贞明,广种桃李;靖华多著述,近承义方。见人文之博洽,张古韵于昊苍。尔乃游都市之殷庶,惊巨变于沧桑。美政和谐,传嫁惠于百业;高桥宛转,系康衢于十方。五基地格局秩秩,九链条产业煌煌。涉涧河而弄碧,钓平湖以含沧。秀木排云,舞婀娜之青柳;重楼拔地,承俊彩于朝阳。淀鲜葩于丰岁,揽风物之阜昌。展千姿于库区,天鹅起舞;通三省之商贸,修轨益彰。

至于河山俊秀,客子开吭(hang)。问陕州于封邑,怀旧治之甘棠。吟唐宋之佳句,访上官于轩房。迷仙境于云蒙,石投古洞;礼佛踪于熊耳,碑伫(zhu)空厢。豫西峡珠飞练舞,大淙(cong)潭水落虹翔。观胜概于三门,槽道避险;寻禹迹于砥柱,中流引航。亚武山之奇险,玉皇尖之苍茫。集万类之闲美,醉好景以衔觞(shang)。

大禹治水之地,秦赵会盟之乡。居厚壤而隆盛,感民风之淳良。铭曰:三门福地,瑞鸟回翔。天赐煤铝,浪接银潢。名城扈扈,大国

堂堂。齐开懋业,水远山长!

第五篇:诗词楹联

诗词

1.表达爱国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2.劝人珍惜时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唐)李涉《岳阳别张枯》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偶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 3.朋友送别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4.思念家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岳阳楼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5.儿童生活情趣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含哲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鹤雀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幸》 9.秋天的景色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宋)叶绍翁《夜书所见》 10.冬天的景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吃梅花》 11.描写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 12.描写江河湖泊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蛋暮江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4.反映边塞生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其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15.述志抒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屈原《离骚》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0.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幸》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冬夜读书示字聿》

楹联

1、

写景类对联

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2、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5、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6、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7、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8、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 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

9、窗前莺共语,帘外燕双飞。

2、

爱国联

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3、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

学习做人的对联

1、

尽力量为善,振精神读书。

2、

吃过黄连苦,方知蜜糖甜。

3、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

4、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5、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9、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10、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11、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

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3、大海有实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满为心。

1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1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6、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4、

趣联

1、

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

2、

千年老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

3、

水近楼台楼近水,山环树木树环山。

4、

院满春光春满院,门盈喜气喜盈门。

5、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6、

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池里池水清。

7、

能文能武能创造,敢想敢为敢攀登。

8、

马过木桥蹄打鼓,鸡啄铜盆嘴敲锣。

9、

开花芝麻步步高,出土甘蔗节节甜。

10、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11、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12、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

13、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14、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15、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16、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17、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18、秤直钩弯星朗朗,能知轻知重;磨大眼小条稀稀,可推细推粗。

19、日照窗纱,个个孔明诸葛亮;雪飘梅岭,处处香山白乐天。

20、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1、将众山移开,东海在前,昆仑在后;让一阁独立,清风有主,明月有家。

5、

春联

1、雪里江山美,花间岁月新

(红梅报春)

2、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普天同庆)

3、风流人物数当代,大好春光看今朝 (人杰地灵)

4、稻花钢花科技花万花竞艳

农业牧业工商业百业兴隆

(日新月异)

5、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

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 (春回华夏)

6、

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 (极乐世界)

7、 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8、

7、

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9、 (苦尽甜来)

10、

8、

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

11、 (乐在其中)

12、

9、

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

13、 (扭转乾坤)

14、

10、

大地播春光山青水绿

15、 神州增秀色万紫千红

(春满人间)

16、

11、问如画江山九州壮锦谁铺就,

17、 听由衷赞语万里春风党引来(红心向党)

18、

12、滚滚春潮千帆竞发,融融春色万木争荣

19、 (乘风破浪)

20、

1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1、 (大地春回)

22、

14、春风送暖百花艳,特色兴邦万户歌

23、 (春来喜气)

24、

15、时雨一犁遍地禾苗争茁壮喜迎丙戌千家富

25、 春风几度满园桃李斗芳菲极目江山万木荣

26、 (春风化雨)

27、

16、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28、

17、人旺财旺家家旺,福添寿添岁岁添

29、

18、家居绿水青山畔,身在琼楼玉宇中

30、

19、闻鸡起舞春光回大地,跃马争春喜气到人间。

31、 20、春满书香门第,福系金粉世家

32、

6、

行业联

33、

1、学校:今天祖国花朵

34、

明日建设英才

35、 (茁壮成长)

36、

万里春风催桃李

37、

一腔热血育新人

38、 (尊师重教)

故事

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一.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二.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二.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三. 三.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

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七.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秘诀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上一篇:旅游文化协会章程下一篇:论语十二则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