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对治疗的影响

2022-11-02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异常的疾病,通常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异常与胰岛素功能性异常导致,对人体器官与神经系统产生损伤,患者会出现缺水、酸碱失衡、昏迷等症状[1]。该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并使用心理调查与护理结合常规治疗的方法,探究心理治疗法对治疗高血压结合糖尿病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61~83岁之间。高血压与糖尿病在临床表现时,主要体现为血压升高,尿多,患者消瘦,血糖普遍偏低、头晕、乏力,在症状加重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2]。

1.2 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通过表1可以得知,研究组5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前血糖为(6.8±0.4)mmol/L,餐后血糖为(8.0±0.2)mmol/L,满意度为80%,满意人数为40例;对照组5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前血糖为(8.3±0.3)mmol/L,餐后血糖为(10.0±0.3)mmol/L满意度为64%,满意人数为32例,使用SPSS17.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数据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心理调查,因家庭不和、空巢老人等因素引发疾病的患者72例,因为不规范的饮食引发疾病的患者5例,因为相关并发症引发疾病的患者33例,由此可见,心理因素是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患病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中国的医学模式正在转变,患者的心理治疗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对于高血压结合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探究很有必要,因此要将心理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并针对心理因素进行护理[3]。由于心理原因是患者患病的主要因素,应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措施:①肯定患者的观点,降低患者的精神压力。②加强患者对糖尿病与高血压的认识,并选用最优方案,治疗患者。③鼓励患者进行户外运动,使心理合理放松,较少患者的压力。④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升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真正的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使用心理调查与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少精神压力,提高生活质量,能够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提供帮助[4]。因此,应该将心理调查、护理与常规治疗手法相结合,对高血压结合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理应被推广[5]。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调查与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方法 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方法 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忧郁、焦虑程度明显改善,并对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心理调查与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少精神压力,提高生活质量,能够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提供帮助,因此,应该将心理调查、护理与常规治疗手法相结合,对高血压结合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理应被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宋艳梅,袁芳,张玉荣,等.抗抑郁及心理综合干预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43例[J].中国药业,2014,23(9):62-63.

[2] 李彩英,高哲,陈金虎,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疗效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4(36):4530-4531.

[3] Lu Shiying,Zhu Ying.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eye disease before[J].Zhejiang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4,26(12):1231-1232,1242.

[4] Li Xia,Jie Mei,Zhang Huijun.The community elderly mental guidance metho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anxiety depression and glycemic control effect of[J].China Journal of Gerontology,2013,33(7):1647-1648.

[5] Li Xiaojing,Qi Hong Mei,Yang Yijuan,et al.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blood glucose in diabetic patients,Effect of lipid[J].Journal of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3,35(6):240-241.

上一篇:传承铁军精神造就“四铁”干部队伍下一篇:关于城管问题法律治理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