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词语搭配

2022-09-12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 学者们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语言中的词汇共现问题。B e c k e r (1975, 引自Wary, 1999) 认为, 语言中有大量的现成框架, 因而人们在表达思想时不需要一切都从头开始运用规则来生成话段。Bolinger (1976) 也指出, 预制语块在语言中大量存在, 我们说话时不必从“木材、钉子和蓝图”起开始构建。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使用的术语也不尽相同, 如:词块, 搭配, 固定表达, 预制语块和公式性语言等。虽然术语不同, 但是研究者们所关注的基本上是同一现象:词汇共现即这里所说的词语搭配。 (常晨光2004)

1 词语搭配的界定与功能

1.1 词语搭配的界定

自从费斯提出“词语结伴”的概念, 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搭配进行界定, 有广义也有狭义的。广义的词语搭配体系认为, 词与词的共现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是惟一的标准。只要一个词与另一个词共现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程度就构成搭配, 以韩礼德 (Halliday) 提出的词语搭配为代表:“词语似乎只需要线形共现, 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显著邻近, 或是在连续体上, 或至少在某个片段上。这种组合关系, 被称之为搭配。” (Halliday 1976) 狭义的定义主张参照语法限制作用, 有两方面的因素对搭配限制:一是语法的限制作用, 另一方面是词语的决定作用。只有处于同一语法结构中的词项才可能构成搭配, 然而处于同一语法结构中的词项不一定都是典型的搭配, 还要看词项之间共现的显著性程度。“狭义的词语搭配定义兼顾了词语因素和语法因素, 既有定性的标准, 又有定量的标准, 适用于英语教学中的搭配研究”。 (杨惠中2002)

1.2 语言处理中词语搭配的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词语搭配是语言本身的特征, 词语组块是自然语言处理的规律, 显然, 语言教学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这对减少误差累积, 提高学习者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有很大作用。

1.2.1 明确词义和用法、减少误差累积

大家知道两种语言之间不可能存在完全对等的词汇, 即使意义相当, 功能对等也无法在单个词汇层面上实现, 如图1所示:

绝大部分学习者一看到英语单词“fail”, 就想起中文解释“失败”, 反之亦然。但对于“fail to come;fail to communicate with somebody;fail somebody”等词语搭配, 就难免会用“失败”一词去牵强附会地理解。其实, 在过程1中, 把“fail”和“失败”等同起来的同时产生了较大的误差, 因为“fail”一词的典型意思不止一个, 如《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1987) 列出“fail”的7种常用意思;再者, 即使“失败”是意思之一, “fail”和“失败”的用法也不完全一致, 所以过程2中产生了误差累积, 而在过程3和4中则表现为明显的错误, 造成许多不能被操母语者接受的表达。事实上, 利用搭配作为输入单元, 有利于明确词义和用法, 减少误差累积, 如图2所示:

根据图2, 通过学习fail in an exam;fail to pass the exam;fail to come等搭配来归纳出“fail”的具体含义 (没有能够做某事) 和典型用法 (fail in something/to do something) , 减少了误差的累积。根据费斯的“词汇结伴”说, 绝大部分英文词汇都有其典型的用法, 而与很多词汇、结构不共现, 如不会出现fail doing something, fail that?等组合。搭配把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溶为一体, 减少了误差累积。

1.2.2 以搭配为输出单元, 提高流利度

从交际过程中语言处理的角度来说, 词语搭配等现成的语言框架无论对输入还是输出都提供了便利。Bolinger (1976) 认为搭配是一种语言预制件或定型表达。即搭配像成语一样, 是一种语言使用惯例或规约。心理语言学研究证明, 一旦大脑熟悉了某一语言任务, 它就能绕过正常的处理路径, 节约处理时间和精力 (McMcrone, 1999) 。因此, 运用词语搭配符合人脑处理自然语言的规律和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其次, 使用搭配对语言的流利性发展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Fillmore (1979) 指出, 使用搭配之类的预制板快有助于语言表达的流利性。所以, 以搭配为单位输出, 能大大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2 搭配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学习中词汇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词的有限组合。不掌握词的有限组合而只记忆词的“意义”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在很大程度上, 能否熟练地使用外语要取决于能否使用典型的词语搭配 (杨惠中2002) 。按照现行的大学英语体系, 在精读、写作、翻译以及听说等主要教学环节中凸显并发挥词语搭配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很有意义。

2.1 加强以搭配为核心的听写和模仿训练

英语是一种语音、语调非常丰富、语言节奏感强的语言。模仿录音训练不但能促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发现并利用搭配进行记忆, 而且要求学习者像母语者一样以词语搭配为单位并附上相应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增强记忆效果。通过反复听写、模仿, 重复组块, 逐步将短时记忆的“语块”保持到永久记忆中形成“有声有形”的搭配。

2.2 凸显精读教学中的词语搭配现象

精读教学以篇章结构分析为切入点, 提高了学生的语篇分析、理解能力。显然, 在篇章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凸显词语搭配的学习很有意义。一方面, 每一篇精读课文中的词语搭配数量喜人, 达5 0~1 0 0个, 能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另一方面, 熟悉的语境有利于学习、记忆词语搭配和意义的理解, 实现科学输入。所以, 精读教学的环节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词语搭配, 通过记忆、默写、翻译和写作填空等方式增进意识;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 可以搭配或搭配组合为切入点进行“切割”, 凸显出词语搭配的意义和功能。

2.3 以搭配为切入点, 加强写作、翻译教学

为了增进学习者以搭配和搭配组合为输出单元的意识, 可以设计以搭配为导向的翻译和写作教学活动。首先, 短语、短句热身翻译。教师可根据具体写作、翻译材料的需要, 先让学习者对可能涉及到的词语搭配进行中英文互译, 为写作、翻译中需要的词语搭配材料作好准备。其次, 搭配填空式写作、翻译训练。尽管学生具备一定的词语搭配量, 但未必能积极运用。在热身训练的基础上, 把范文中的词语搭配“挖掉”或“改掉”, 让学习者根据上下文用相应的词语搭配来填空, 从而增强在输出中使用搭配的意识, 扩大“积极词汇”的量可以进一步凸现词语搭配的功能。

3 结语

词语搭配是语言本身的规律, 英语教学必须遵循和利用语言规律。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词语搭配的功能, 减少学习者在语言输入、输出中的误差和错误, 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之一。

摘要:词语搭配是英语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二语习得中, 词语搭配对减少语言输入和输出中的误差累积、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词语搭配的特点, 笔者就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词语搭配的作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词语搭配,误差累积,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Bolinger, D.Meaning and Memory[J].Forum Linguistic1.1 (1976) :1~14.

[2] Brown, G.&George Yule, 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153~188.

[3] Brown, H.D. (199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rd Ed.) .

[4] Firth, J.R.Papers in Linguis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12.

[5] Wray A.Formulaic Language and Lexi-c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8~9.

[6] 常晨光.公式性语言的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2) :7~10.

[7] 陆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词语搭配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8] 宋德生.组块效应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9) :23~25.

[9] 汪榕培, 英语词语搭配新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0) :38.

[10] 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82~130.

上一篇:UML在图书馆教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下一篇:15例支气管哮喘院前急救护理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