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9-11

一、长春市农村老年群体养老现状

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截至2017年底,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万人, 占总人口的17.3%, 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831万人, 占总人口的11.4%, 老年人口规模空前庞大, 人口老龄化趋势也越来越严峻, 如何做好老龄工作并推进老龄事业顺利发展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从老年群体的类别来看, 应当给予农村老年人更多的关注, 因自身收入低和看病困难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较城市老年人更为突出, 因此探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不仅有着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而且还能够推动养老保障相关理论的发展。为此, 特选长春市5个农村为目的地, 通过实地进行访谈以获取最为真实的资料。

调研所获取资料主要为三方面。

(一) 养老保险

长春市农村老年人所参保险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近几年来看参保率有所提高, 覆盖率也在不断的扩大化。其中, 未曾缴纳过养老保险费的农村老年人每个月可领取到75—80元的养老金, 缴纳过养老保险费的老年人根据缴纳等级获得相应的养老金。

(二) 医疗保险

长春市农村老年人所参保险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每年均需缴纳费用参保, 在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报销相应的治疗费用, 该险种的参保率也在逐年上升。

(三) 养老服务供应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供应不足, 生活照料保障来源较单一, 多数是自我保障与配偶互相保障, 少数为亲属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以上三方面基本上覆盖了目前农村老年人的全部生活, 做好有关这三方面的相关工作, 能够切实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并以此从整体上提升农村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从而减轻社会的养老压力。

二、长春市农村老年群体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按月领取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

生活的各方面面均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低额的养老金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全部生活需求。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支出主要包括吃、行和医三个方面, 和城市老年人相比较在食物的花销上较小, 但因所居住位置较不便利, 因此当需要去外地时需要较大的支出, 有些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不好, 所患疾病需要定期复查, 去较大医院所产生的路途费用又成为了一笔较大的生活支出。此外, 当人步入老年时期, 身体各部分功能下降, 许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 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维持,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成为了一笔巨大的开销。可见, 目前农村老年人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与他们的生活需求在很大的程度上不相适应, 而这也成为了目前农村老年人最忧虑的事情, 进而影响了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满意度。

(二) 所参医保报销比例低且门槛较高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推行开始, 广受好评, 其设计初衷是为了补偿居民因生病治疗而造成的损失, 当前已为多数老年人省下大部分的医疗支出, 但通过实地调研发现, 该项制度的实施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首先, 该保险规定住院才能够报销, 且门诊看病不能够报销。导致许多未曾住院治疗的患病老年人无法享受到所参保险带来的优待, 有些疾病治疗费用仍需自己全额支付。其次, 报销比例较低, 和职工医保相比差距较大, 这一差距已导致农村老年人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 适当提高报销比例是必要的, 不仅能够促进公平, 而且还能够帮助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此外, 参加医保的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到药片半价优惠, 所持医保卡不能够去规定药店购买药物。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 购买维持病情稳定的药物的费用占全部支出的较大部分, 而在这方面农村老年人并未享受到政策照顾。

(三) 养老服务有效供应严重不足

当前, 因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成为了“留守老人”, 他们的子女均选择在外地定居, 由于子女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 大部分子女无法亲自为父母提供养老服务, 导致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保障成为了又一难题。身体较为健康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 可以实现自身的生活照料, 或其配偶也能成为其生活照料的主要提供者, 目前来看, 这一部分老年人当前在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较小。但对于高龄、贫病、单身老人来说, 自身的生活照料很难得到保障, 他们中大多失去了自理能力, 这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应当成为密切关注的群体。此外, 因农村老年人收入较低, 而选择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需要高昂的入住费用, 老年人们只能够望而却步, 最终无法获得充足的生活照料保障。

三、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 增大资金投入, 保障农村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适当的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将能够很好的缓解农村的养老压力。目前来看, 农村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比重较大, 且他们属于低收入群体, 为了提升他们对晚年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增大对农村老年人的资金投入至关重要。因此, 应从以下几方面注重对农村老年人的资金投入, 第一, 应适当提高农村老年人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 养老金数额应至少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第二, 对农村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全面覆盖, 确保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老年人能够及时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内, 实现应保尽保, 应保必保。第三, 还应提高对70岁以上老年人的关注度, 对该部分老年群体实施特殊的照顾政策, 给予其充足的生活补助。此外, 通过在长春市进行实地走访发现, 当前独生子女父母生活保障尚不充足, 而实行独生子女父母生活补贴制度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老年人心中所想。良好的经济基础是老年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 只有确保老年人按月能够领取到充足的资金, 才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二) 完善医保制度, 促进农村老年群体真正的老有所医

更大程度地减少患病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是推动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来看, 购买药物与治疗疾病所产生的费用占了老年人全部支出的最大比重, 因此为了真正解决农村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至关重要。根据实地访谈发现可从如下三方面完善农村医保制度。

一是扩大报销范围, 将门诊看病所产生的费用也纳入医保报销之中, 不仅保证住院的患病老人能够报销治疗费用, 还应当改变在门诊看病所产生的较大额费用需老年人全部自付的现状。二是提高报销比例, 减小农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之间的差距, 在更大的程度上对农村老年人的治疗费用进行补偿, 以减轻患病老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三是增加医保卡功能, 规定农村老年人可持医保卡到指定医疗机构购买常用药, 并且享受药品半价优惠政策。农村家庭中的老年人一旦患病, 治疗疾病所产生的巨大费用对家庭影响很大, 许多家庭“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而伴随着农村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 农村养老问题将必然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得到有效缓解。

(三) 建立养老机构, 实现农村老年群体真正的老有所养

确保农村老年人拥有充足的养老服务保障将能够有效推动老有所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来看,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较为匮乏, 而以村为单位建立养老机构将能够很好的缓解这一现状。政府应当承担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积极倡导村镇建立养老机构,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所必需的养老活动空间, 为其提供充足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保障, 并尽最大努力对入住的老年人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 而入住老年人只需要支付较少便能够在该养老机构安养天年。因存在一些特殊老年群体如残疾、贫病、失能和失独老年人, 政府应当提升对他们的关注度, 为这部分老年群体购买服务, 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而且, 因该种养老机构属于非营利组织, 入住老年人支付的资金难以维持机构的持续发展, 政府也可通过引入市场机制, 并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 以促进所供应的养老服务更加多样与全面。此外, 政府对该养老机构实施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也尤为重要,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问题的处理工作, 以推动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缓解农村的养老压力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为了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通过走访长春市5个农村, 调查百位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情况, 了解其真实的生活需求和当前养老存在的主要困难, 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以期能够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养老保障, 在提升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满意度的同时, 推动养老保障相关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老年群体,生活照料,养老保障

参考文献

[1] 贾婷.关于宝鸡市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与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8 (13) :94-97.

[2] 辜胜阻, 吴华君, 曹冬梅.构建科学合理养老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建议[J].人口研究, 2017, 41 (01) :3-14.

[3] 皮海峰, 王永珑.当代农村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40 (04) :42-44+86.

[4] 刘萍.昌乐县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 2018.

[5] 屈艳丽.农村地区养老的困境与出路分析[J].山西农经, 2018 (11) :23.

上一篇:浅析盖板涵质量控制下一篇:非能动氢复合器催化板毒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