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状及解决对策

2024-04-24

浅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状及解决对策(精选7篇)

篇1:浅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状及解决对策

浅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要: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在新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且发展趋势日益严重,事关社会弱势群体生存权益、政府公信、企业形象、经济发展等问题。对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预防与解决,从根源上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关键所在。

关键字: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政府矛盾

前言:

7月2日,四川省什邡市市民因担心市内宏达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引发环境污染问题,陆续到什邡市委、市政府门口聚集,反对钼铜项目建设。

7月28日,江苏南通启东民众上街反对制纸企业污水排海工程。同日,江苏南通市政府发布消息称,永久取消有关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

10月中旬,因担心京沈高铁会带来电磁辐射和噪音污染,设计方案中高铁沿线的国美第一城、华纺易城等6个小区居民联名签字,发起抗议活动,抗议高铁经过家门口。

10月22日,宁波镇海湾塘等村数百名村民,以该市一化工企业(PX项目)距离村庄太近为由,到区政府集体上访,并围堵了城区一交通路口,造成群体性事件。。。

短短的四个月中,就发生了4起影响较大的涉及环境问题的群体性事件。使得这一问题受到政府、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在12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月发布2013年《社会蓝皮书》中也指出: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矛盾多发时期,且社会矛盾多样而复杂。而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以征地拆迁冲突、环境污染冲突和劳动争议为主。对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的分析表明,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一半左右,环境污染和劳动争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30%左右,其他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20%左右。

正文:

一、概念:

群体性事件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由众多人员参与的,可能会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群体性事件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如农村征地、城市拆迁等。

其中,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递增迅速,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经济、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例如上文提及的几个事件,均为典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

二、原因

从我国多起群体性环境事件来看,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一般都有一个矛盾长期积累过程。事故发生地政府是片面追求GDP,忽视环境保护。致使当地环境污染情况不断恶化,居民的生活环境、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侵害;同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群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也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新的诱因。居民在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前大都经历合理诉求、理性维权的过程,但这些诉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回应,合法环境权益没有得到满足,加之受少数不法分子的煽动影响,很容易以环境保护这一“公共产品”作为诱因而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其发生又有着历史和社会矛盾内在变化的本质因素,有着深刻的基础性、社会性、结构性根源,例如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博弈,区域利益的分配等。

三、影响:

1.影响社会稳定。当前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事件的发生有时候甚至超过了政府的控制。事实上,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仍然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经济补偿和基本的生存环境。但是往往由于一些“非直接利益者” 的卷入,甚至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导致相应问题政治化,由环境群体性事件演变成政治事件,这严重地破坏社会稳定。

2.引起政府信任危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也源于民众能够对政府的不信任,而事件发生后则会更将影响到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尤其是在事件没有得到合理处理的时候,一些不明就里的群众可能采取激烈的措施。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群众很容易被诱导进而相信政府在充当企业后台,转而不相信政府,甚至发生冲击政府机关的恶劣事件。在事件发生过程中,政府的信任受到了严厉的考验,尤其是事件发生后,政府必须做好相关的善后工作,使群众相信政府,以免造成群众的心理恶性循环,避免导致下一轮矛盾的爆发。

2.破坏经济建设环境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使其他企业可能认为当地政府管理不力或认为当地群众民风彪悍,影响企业到当地的投资信心。一旦某地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可能在这个区域的其他地方也会引起新一轮的环境污染恐慌,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环境投诉和冲突事件。这使得该区域在一些正常项

目的建设时,也可能受到当地群众的阻挠。

四、解决对策十八大新闻中心11月12日举办记者招待会,十八大代表、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就如何防止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谈到:

“要从四个方面来采取措施:第一,加强依法环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第二,大力推进信息公开,把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信息全部公开。第三,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力度,在让更多的人都知道上下功夫。第四,建立健全社会风险评价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突发事件。”

而具体到地方政府工作上来说,又可以具体到以下八点:

1.着眼制度建设,健全环保长效机制。防范环境事件的发生,要从全局上解决问题,需要创造出常规化的、更为系统的制度,如建立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立有效的环保后督察制度。同时对于干部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把“绿色GDP”、“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纳入考核体系。政府应该规范环境管理制度,各级部门与企业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在开发过程中,严格落实,丰态补偿机制。加强国家与地方的环保制度建设,从而建立一个良好、健康、有序的环保长效机制。

2.加强环境风险排查。加强对企业的环境风险排查,有利于将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概率降低,也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能使管理部门加强对风险企业的管理与监督,也能使企业自身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各级政府要严格贯彻落实风险预防政策与要求。

3.加强环境监测。加强常规的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地发现环境风险并排除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特殊的企业,有目的性的环境监测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的产生。

4.强化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在环境事件发生时,各级政府及时、准确的应对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于环境事件,尤其是突发性环境事件,各地政府应该有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在处理环境事件的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应该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开正的原则,在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要努力维护好社会稳定与和谐。处理环境事件的难度在于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责权不明,很难使事件得到及时圆满地处

理。所以须对现行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职能职责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机制,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

5.做好环境污染事件的污染治理工作。环境污染发生后,对于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将直接关系到群体性事件的平息。污染发生后,政府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修复被污染的环境。对于已经毒害到当地居民人体健康的,应该组织环保部门、医疗机构等部门对居民进行对应的污染物排查,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污染企业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整改、关停或转移。很多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不是短时间的,其周期很长,这就要求政府与企业。起成立相关的处理小组,长期跟踪服务,直到事件得到圆满处理。

6.指导企业购买环境风险责任险。企业购买环境风险责任险,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也使受影响公民的权利更容易得到保障。

7.构建保障体系,增强农村环保后劲。环保能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也是降低环境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国家与地方政府应重点指导,加大投入,加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管理服务,从而不断提高政府与企业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当前农村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地方政府也容易忽视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当前的重污染企业越来越多地选址在农村。所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当前的一个重要措施。

8.加强公众参与。公众有知情权,政府、企、和环评单位有义务让群众了解项目和区域的环境问题,从而让公众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对于公众的意见,要严谨、实事求是地对待,不能规避公众对建设项目的意见。建设方和当地政府也应该合理、准确地回答公众关于环境问题的提问,让公众明确将来的环境问题,享受到环境知情权。但是我国环境公众参与的力度还不够,这与环保制度、公众的环保意识、环评单位的公众参与调查方式、政府的信息官传等有很大的关系。

篇2:浅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状及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利益的调整,一些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出来,群体性事件在一些地区呈上升势头,在农村尤为突出,不仅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容易使人民丧失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甚至使群体性矛盾被敌对势力所利用,演变为政治性矛盾。当前,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社会稳定面临着新的形势,及时解决好群体性事件,化解社会矛盾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一、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群体性矛盾引发的,形成一定规模,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干扰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事件。

(一)因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而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主要是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开展各种税费的征收、计划生育罚款的追缴、义务工的摊派等工作中,不注意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善于做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遇到个别一鸣惊人对立升格,造成多数人参与,酿成群体性事件。

(二)因农村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所酿的群体性事件

当前有相当部分群众认为二轮土地承包前村集体所发包的土地承包期过长,面积过大,价格过低,在小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的煸动下,认为可以随意更改合同,而乡、场一级政府无权解决从而酿成群体性事件。

(三)因农村金融组织不规范经营而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主要是农村合作基金会大量吸收群众存入人股金,而基金会在经营中不规范或违法经营,导致股金单到斯不能兑付。群众手持股金单却不能兑付为现金,也存在强迫农户入股现象或变相强迫农户入股,即不入股者不发放贷款等手段,从而侵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群众则往往聚集在一起上访,甚至冲击基金会或有关部门闹事,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

(四)因企业转制而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部分乡镇企业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存活的能力,大量职工下岗,生活没有保障,特别是离、退休的老职工失去生活依靠,加上个别企业负责人违法乱纪、挥霍浪费,使得许多职工聚集起来上访,遇到煸风点火的或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方法简单化,也极易使工人集体上访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五)因行政执法不规范而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中违背程序或滥用行政执法权,使本已趋于紧张的干群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应运而生。

(六)司法机关采取措施不当而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司法机关在处理某些群众上访案件中,没有经过周密的组织和安排,盲目采取强制措施,也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

二、目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一)多发性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普遍重视预防群体性事件,但群体性事件前仍呈现出逐年增多的态势。

(二)组织性

从近几年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情况看,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这应归结于其组织性越来越强。

(三)利益性

相当多的群体性事件涉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大多数有一定的理由,极易引起社会同情,如农民负担过重、职工下岗、离退休人员无生活来源等。共同的利益目标把大多数人维系在一起,又极易吸纳相同利益者,使群体逐步扩大,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非政治性

尽管有些群体性事件表现激烈,但当事人的请求大多是与自身物质、经济利益有关,他们并不具有反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目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不及时处理,被敌对势力煽动、利用,也极易演化成政治性、矛盾。

(五)难处理性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大多由于矛盾没有得到化解而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处理解决难度较大。

三、农村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

(一)基层组织工作薄弱

村队组织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际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基层组织对群众的约束能力削弱,少数村干部素质低、法律意识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群众中失去了信任,一旦群众对立情绪升格,极易引起共鸣,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二)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差

近几年虽然通过“三五”普法等多种形式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但社会效果并不理想。在农村由于法律教育得不到及时普及,一旦遇到自身权益被侵犯的事情,群众不知道去用法律手段解决,只想一味蛮干,问题得不到解决,就聚集起来上访、闹事。

(三)群体性事件初期处理不及时

有关部门对群众的上访不够重视,对群众的过激行为,不能及时纠正和制止,失去了最佳处理时机,待到形成气候后,往往又束手无策,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

(四)政策宣传不到位

国家、地区的政策调整虽然影响了群众3当前利益,但从长远看是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整体利益的。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使群众产生抵触心理,遇到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煸风点火,很容易形成群情激奋,酿成群体性事件。

(五)执法机关执法盲日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在某些执法活动中,不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不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盲目采取强制措施,虽然没有违背法律,但由于造成一些群众不能接受,也会发生群体性事件。此外,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民负担的隐性加重等因素也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诱因。

四、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由于大多数农村群体性事件系人民内部矛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应当多采取教育疏导,少采用强硬措施;多进行法制教育,少动用警力、警械。应按照“区分性质、讲究策略、严格依法、稳步推进”的要求,坚持“抓早、抓小、抓细”。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责任机制

对群体性事件往往在事后才引起重视,给工作增加了难度,影响了群众性事件的及时解决。因此,各级党委应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整体工作之中,要与各部门领导的责任制考核相联系,不能满足于一般号召,开会发文件。领导要亲自动手,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党政主要领导要直接决策指挥,带领有关部门到一线做工作。群体性事件发生前,对出现的问题党政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分头抓,要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使事件发展严重的,对部门解决问题力度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而使事件发展严重的,对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要坚决予以处理,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建立解决群体性事件的信息网络

任何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准备期和暴发期,如果在事件发生的准备期就把矛盾化解,就完全可以把整个事件在前期解决下来,这就需要对农村群体性事件早发现、早警觉、早日掌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因此,要建立起迅速、灵敏、畅通的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信息网络。要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民调、治保等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收集、寻找信息,把触角延伸到农村和各个角落。每年要进行两至三次的社会矛盾排查,对收集到的信息要进行认真梳理,逐条研究,一旦发现不稳定因素或闹事苗头,马上逐级上报。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信息网络也要马上行动起来,迅速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发展状况,以便为有效解决群体性事件赢得主动权。

(三)司法机关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正确适用法律武器在解决群体性事件中,人民法院要依法行使民事、经济审判权,通过集团诉讼的形式化解纠纷,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以案释法,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打击少数、教育多数”的原则,对少数组织者、策划者,个别别用心的首要分子要坚决依法予以打击。对绝大多数蒙骗的群众要进行思想疏导、法制教育,对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一般违法问题,要先掌握证据,待事件平息后再依法处理。检察机关除及时对个别打击对象移交起诉、做好法制宣传外,要对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干部贪污、受贿、滥用取权等问题进行深挖细查,要严格依法惩处犯罪分子,平息群众的不满情绪。司法机关在参与处理过程中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大多数群众是愿意安心生产、生活的,只要切实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宣传违法犯罪的后果,他们是会由对抗、抵触转为理解和支持的。

(四)建立快速反应,控制有力的处置机制

群体性事件突发性强、危害大、影响面广,因此,事件一旦发生,就要马上处置,把对社会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除要有正确的决策外,还必须要求参与解决事件和各部门要听从指挥,协作配合,整体作战。要在对以往群体性事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好处理群体性整体的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处理方案,以便解决事件取得明显效果。

(五)加大政策、法制宣传力度

篇3:浅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状及解决对策

社会转型”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 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 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引自:百度百科)

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中国社也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时期。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 以前的农业社会正在被工业社会所冲击。由此带来的正是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据统计: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07年的3.33:1。 (《谁是拉大收入差距幕后推手》余丰慧新华网) 。

第二, 收入差距扩大。据统计中国现在的基尼系数由1980年的0.230扩大到今天的0.458。根据世界银行数据,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7, 仅比巴西碂0.57, 2005年、阿根廷碂0.51, 2004年等少数几个国家低。 (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张玉台等) , 我国的基尼系数远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合理的0.3-0.4这个范围。

第三、社会向着开放放型转变。首先,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织在一起, 是很多国民处在混乱的境地, 他们时时面对着外来的事物, 缺乏鉴别事物的能力。从而导致了人们价值观的混乱。其次, 西方的一些腐朽的思想也乘机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人们在竞争激励的这个社会里, 一味的追求物质利益, 精神追求似乎消失了, 人们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底线。

二、中国群体性事件高发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 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 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 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 或表达诉求和主张, 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 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 (引自:百度百科)

据不完全统计, 1993年我国发生群体性事件0.87万起, 2005年上升为8.7万起, 2006年超过9万起, 2008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及激烈程度都超过以往。 (2010年《社会蓝皮书》) 。近两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比较多比如:2008年6月28日, 贵州省瓮安县发生一起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突发事件。2008年7月19日, 云南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暴力冲突事件, 等等。

三、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中国现在接连不断的出现这么多的群体性事件, 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即是: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结合中国转型社会时期这一背景, 我们可以大概分析出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原因:

首先, 民生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的原因使得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民生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主要有:社会生存成本提高, 社会保障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物价水平不断提高, 而人民的净收入提高速度慢于cpi的速度;医疗, 住房等等一系列问题纠缠在一起, 造成了今日民生问题的突出。

其次, 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采取非均衡发展方式, 提出“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在极大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扩大了社会的差距。

第三, 民意表达渠道受阻问题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怨言和不满, 这些怨言需要得到疏导, 而有的政府部门千方百计的阻止人民群众上访, 阻止人民群众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四, 社会心理与疏导问题

社会是很多人组成的一个大团体, 其中有很多的关系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因此人民的心理状况可以影响到社会的某些变化。因此, 社会的心理疏导和正确的引导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建立社会心理发现和干预渠道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心理引导必须进行重点强调。

第五, 公平正义问题

虽然说公平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现今除了在分配社会财富、社会资源是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外, 在初始阶段也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比如:教育, 医疗等等。我们的公平的社会大环境还需要加强。

最后, 法治与腐败问题

官员腐败会降低行政效率、影响政府运转、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伤害公众国家利益、甚至危及国家稳定安全。腐败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势必激起民愤, 影响社会心理, 从而使人民怨恨政府。

四、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建议

治理社会群体性事件, 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既要考虑到长远, 也要考虑到现在;既要考虑到公众也要考虑到个体。所以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来加以分析:

长期来看: (1)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就是要解决:吃、穿、住、行等基本问题。包括:发展教育、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改革房价、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2)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扩大民主范围, 增强人民在建设国家、建设自己社区的发言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3) 加快法制建设。通过法制来处理社会上的事件, 减少人治的因素。

短期来看: (1) 政府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 减小基尼系数和地区、行业的差距。 (2) 公开政府的收支账目, 实行透明化政府, 让公众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增加民众表达建议的渠道, 并保证渠道的通畅。 (3) 积极进行社会满意度的调查。同时对社会心理进行积极的疏导。

总之, 解决群体性事件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 这样的重大问题, 不能不使我们提高警惕。在中国转型社会时期,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要冷静对待。然而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候, 我们要采用恰当的方法, 以疏导为主。群体性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不能用武力来解决。只要处理好了社会的群体性事件, 那么国家社会的内部即可安定, 内部安定那么外部就好处理了。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中国社也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时期, 同时进入群体性事件高发时期, 我们要冷静合理的应对群体事件。

关键词:社会转型,群体事件,发生原因,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娟:《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研究分析》, 《法制与社会》 (中) , 2009第10期

[2]吴惠民:《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 《江海学刊》, 2005年第2期。

[3]徐若晨:《社会转型期突发性群体事件频发的成因与对策》《杭州研究》2010年第2期

篇4:浅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状及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也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由此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不仅成为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应对这类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验。

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从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来看,首先,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这是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最根源最关键的原因,贯穿于其他各项原因。地方政府为推动经济增长、扩大财税收入等,漠视付出的环境代价,更忽视人民群众的健康。最初,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对落户企业的环境评估等就放松管理,降低准入门槛,有的甚至不惜采取违法违规手段。进而,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生产排污等环节放松监管。一旦出现事故后,又往往处置不严。总之,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的错误思想下,导致了种种对污染企业纵容的行为,致使民众只能自发聚集起来,采取极端的集体行动。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百姓的生存。环境问题直接事关百姓的生存,几乎全部环境群体性事件中,都是民众的基本生存环境污染受损,危及到了民众的生命健康,最恶劣的是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面对生存状况的恶化,生命健康受到的重大威胁,民众采取行动捍卫自己的环境权益。例如陕西凤翔血铅事件等。

第三,群众缺乏流畅有效的诉求渠道。当环境污染问题显现出来,并造成损害之后,群众的反应一般会是向信访部门、基层政府举报,或直接与污染企业交涉,但两种方式通常都得不到有效回应。企业又都处于强势地位,对群众的交涉置之不理。群众不得不采取集体抗争的行动,引起政府、舆论的重视。

第四,长期以来的矛盾积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环境群体性事件诱发原因也包含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干群矛盾的积累。污染企业在建厂之初,可能就由于征地补偿、民宅拆迁等问题,干群关系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而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劳资矛盾、经营纠纷等伴随着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挑拨着群众的神经。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在对待污染企业的问题上,或对民众的诉求置之不理,或者干脆站在企业的一边,甚至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群众在对环境问题的抗争上,还卷裹着对干部腐败,对企业违法的极度不满。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

环境群体性事件是多重经济、社会原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其自身的几个特点。

其一,冲突激烈,危害巨大。总览近几年较为典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激烈程度在逐渐加剧,恶性事件上升,多数伴随着打、砸、抢、烧等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更由于环境问题事关群众基本生存权益,而且受害人又常常是少年儿童,参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群众愤怒情绪尤为激烈。又因为环境破坏,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等是长期的积累,短时期内难以恢复,事态容易出现反复。

其二,地域特点。这表现为两个方面:在农村,不少环境群体性事件和许多环境纠纷,都集中发生在工业化程度较高或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地区,其突发性强,解决起来复杂,如绍兴新昌药品污染事件、湖南武冈血铅事件等;在城市,多数是民众在项目开建前,担心项目选址会对周边居民带来影响,自发聚集,反对项目,呼吁政府停建,如厦门PX事件、上海磁悬浮事件等。这是由于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改善,公众环境意识越来越强,在维护生存权的同时,将享有清洁空气和水等环境考虑纳入了视野,对可能危害自身的项目密切关注。

其三,组织参与者参与方式多样化。手机短信、网络平台在当前的各类群体性事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环境群体性事件也不例外。手机短信、网络平台,以其廉价快捷的方式,能更好更快地将人群调动起来,尤其是青年群众。可以预料到,这种趋势在将来会更加明显,发挥更大威力。

其四,促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不可否认,通过群体性事件的激烈爆发,加上媒体的高度聚焦,的确会最大程度地引起政府和相关领导的重视,进而促成问题的解决。但也会反过来诱导群众,让群众误以为不闹不解决问题,闹得越大解决得越好越快。又在某种方式上,导致一定范围内环境群体性事件数量上升。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要在深层次上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则必须要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相关问题做全面梳理,深刻总结出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根本之策。

第一,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针对农村污染状况严重,已成为环境群体性事件多发地的现实,下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已刻不容缓。应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第二,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环境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综合评价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各地区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时,一定要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第三,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中,构建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贫困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等。更加注重和群众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对环境群体性的应急处理机制,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事件,最大程度地化解消极因素。

第四,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更要使企业把环保付诸行动,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对企业加强监督,更好地利用周边居民自发的监督。借鉴国内外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先进做法,如企业碳会计、碳信息披露等,通过大胆的试验,及时推广有益经验,形成与企业利润增长的良性互动。

篇5:浅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状及解决对策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很多, 有直接原因, 也有间接原因, 有表面原因, 更有内在因素, 归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

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 按照国际经验, 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 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换句话说, 就是“社会燃点”比较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 如果一些干部对社会“燃点”麻木, 对群众情绪不在意, 就容易发生群体性事件。

2. 群众的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群体性事件多发的一大原因, 就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 对弱势群体考虑不周。弱势群体在社会和政治层面处于弱势地位, 当他们的利益被侵害, 要求维护权益时, 个人无法找到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 很难表达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在现实维权工作中, 其维权诉求往往石沉大海, 群众利益得不到及时有效化解决,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 矛盾就越陷越深, 甚至产生了群众对社会的仇恨心理。矛盾宜解不宜积, “小病不医成大病”。对群众的个别诉求和反映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协调办理和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 积少成多, “个别”问题就转变成了“群体”问题, 个别群众的“不满”就汇集为“众怒”, 群体性事件往往就会一触即发;如果本身就是群体性诉求而久拖不决, 或对群体性利益处理不当, 则更会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

3. 地方政府危机应对失当

2008年6月, 贵州“瓮安事件”发生后数小时内, 瓮安县主要负责人均未到现场和群众对话, 这成为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的重要原因, 而当政府大楼被点燃后, 相关领导仍没采取果断措施, 而是在办公室里开会研究, 层层请示等待, 领导干部严重缺乏突发危机意识和处理能力, 直接造成了事件的恶化。这反映出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群众意识淡漠, 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欠缺。在社会多元化和多种矛盾高发期, 基层主要干部是否具备这些素质, 能否运用智慧有效处理各种矛盾, 已成为工作成败的关键。

二、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和高发, 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 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 服务群众, 化解矛盾。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如何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 是新时期各级党政干部面对的重大课题, 能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内务, 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严峻考验。因此, 中央高层和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很重视, 去年年底中央党校把2000多名县委书记集中培训, 今年年初公安部把县级公安局长纳入的培训序列, 目的就是着重提高广大干部在新形势下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1. 源头防范

化解情绪, 完善制度, 畅通表达渠道。回顾2008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演进规律:起因很小——基层反应迟钝———升级为群体性事件——局面失控———震惊高层———迅速处置——事态平息。在冲突萌芽和聚集的初期, 一些地方的基层党委政府对社会矛盾普遍表现出“迟钝”, 也犯了很多常识性的错误。所以领导干部要高度关注社情民意, 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 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同时, 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及时消除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 力争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初始阶段。

2. 现场处置

快速反应、公开透明、真诚坦率、承担责任。在群体性事件上, 政府的处理思维正在发生大的改变, 如2008年11月3日的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 重庆市处理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的做法与以往处置群体事件的方式不同, 重庆市委市政府在这次危机处理中, 不是用很强硬的手段, 而是以最大的善意理解出租车司机的行动, 采取疏导的办法, 和出租车司机面对面对话, 有什么想法请大家坐下来谈, 缓和矛盾。在巧妙的政治智慧作用下, 以出租车司机“非暴力不合作”为开端的罢运事件, 最终波澜不惊, 以平和的方式告结。

相反, 发生在贵州的“6·28瓮安事件”, 因地方政府的处置不当, 导致瓮安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等160多间办公室、42辆警车等交通工具被烧毁, 150余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600多万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 事件发生后, 如果手段好, 可能化险为夷;如果方式方法不对, 结果可能是火上浇油。做好现场处置工作, 有效控制局势、平息事态。主要负责同志决不能害怕群众, 躲而不见, 一定要满腔热情地主动接待, 靠前工作。以一种理智、宽容、忍耐的态度, 尊重上访者的权利, 让他们把话说完, 然后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做出负责任的解释和答复。接待上访群众, 要态度诚恳, 换位思考, 以心换心。即使对极少数有过激行为或别有用心、有意挑起事端的人, 也要注意场合, 讲究策略。还要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既要防止因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不当而激化矛盾, 又要防止因警力和强制措施当用不用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伴有严重暴力行为, 如不及时果断处置将造成更为严重后果的群体性事件, 应依法果断采取措施, 坚决予以制止。政府要进行正面的疏导和引导, 不要采取过多过激的措施, 过激措施会适得其反。

3. 善后工作

深刻反省, 纠正错误, 防止反弹。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 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干部, 深入有关单位中去, 深入群众中去, 做好回访调查工作, 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 了解已经采取措施的实际效果, 特别是对群体性事件可能出现反复或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苗头、信息, 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坚决消除在事件反复之前。

篇6:浅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不断凸显,由此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积极预防、有效应对各类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应尽职责,而其中,公安机关更是责无旁贷。从公安机关的职能角度出发,提出措施有: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防暴警察队伍建设;强化公安民警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预防;处置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74-02

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受某些社会事由刺激而突然爆发的,由谋求共同利益的人群参与的,自发或有组织的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或与公共安全发生矛盾的行为。群体性事件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但其发生往往与不合法乃至极端暴力的手段、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势力利用等相伴随,事发突然、发展迅速、影响广泛、处理难度大,若应对失措或处置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公安机关作为管理国家治安,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法部门和一线执法机关,有必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树立新思维,探索新举措,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长期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恪尽职守,履行职责,针对群体性事件的规律特点,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效果性好的举措,成功预防和处置了一大批群体性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一是加大信息搜集和处理力度。公安机关因其职业特殊性具有点多面广、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天然优势。因此,多年来,广大公安干警特别是基层民警通过深入农村、厂矿、社区摸排办案、查访谈心、提供服务之便,了解掌握了大量丰富及时的社情民意、苗头线索。这些信息通过公安情报部门的加工提炼,成为本部门和上级机关决策应对的重要信息来源。同时,公安机关所特有的网监部门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也为及早发现群体性事件的隐患苗头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是建立了事件预警机制。对群体性事件的及时、准确预警是有效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公安机关从“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出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由各级情报信息部门组成的专业化预警队伍,履行重要职能。

三是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应对预案。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各级公安机关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辖区、本部门的特点,制定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置预案,保证做到事发案启。同时,为加大公安干警对预案的熟悉程度和检验预案的操作性,各级公安机关还会定期组织预案实战演练和演习,以做到各部门协调配合,各警种执行有力。

四是强化专业性应对警力。针对群体性事件人数众多、规模较大、易引发暴力冲突的特点,近几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加大专门应对警力——防暴警察的编制设置和培训力度,通过高水平、高专业性的警种警力设置和人员、经费、装备的政策倾斜,有效弥补了以往普通警察装备不足、专业性不高的不足,使群体性事件的可控性显著增强,有效处置率大大提高。

五是出警迅速,处置得当。实践证明,通过良好信息网络和预警机制的构建,在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总是能够先于其他部门到达现场,进而控制事态发展。先期到达的民警采取隔离、劝散无关群众,向涉事群众了解情况并进行先期劝导、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和事件进展等措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防止事态发展、有效稳定现场秩序,一些规模较小矛盾较少的初期群体性事件甚至在公安干警的先期劝导下就能得到有效化解。在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中,公安民警也以最大的耐心和克制维护着现场的秩序,甚至有时要承受一些谩骂和身体上的攻击,引导涉事群众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表达利益诉求,为事件的妥善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在群体性事件中兴风作浪、别有用心的个别之徒,公安机关在查明真相、掌握证据的前提下,也会果断出手;对于在事件中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公安机关也会根据性质和情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并注意避免再次激化矛盾,做到法理相称。

二、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应当看到,虽然近年来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因为种种原因,确实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信息公开不够及时、不够透明。许多时候,如果能够及时透明的公开信息,让当事人和群众了解事件真相,那么很多群体性事件便可能不会发生。由于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准确甚至遮遮掩掩、语焉不详,使得谣言四起、小道消息盛行,导致了群众被误导、群情激奋甚至逐渐演变为群体性事件的严重后果。不仅使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受到了损害,还使本来可以及时解决的矛盾问题变得复杂难解,大大增加了工作的数量和难度。

二是滥用警力的现象仍有发生。一些冲突本是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但因为相关部门的错误判断和命令,本应维护秩序、调解纠纷的公安机关失去了公正立场,滥用警力,强行介入纠纷,偏颇得维护一方,导致矛盾极具激化,乃至酿成了后果严重的群体性事件。

三是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有待加强。尽管对预案进行过演练,但部分公安机关仍存在警种、部门间协作性不强、配合度不够的问题。由于处置群体性事件需要大量警力,除了专业的防暴警察外,大部分民警都是由治安、交通等多部门抽调而来,彼此间的熟悉度和默契度明显不够,往往对现场的突发事件难以做到及时统一的应对,严重影响了处置效果。此外,部分民警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方案和方法掌握不足,面对汹涌的人群和激愤的群众,往往会手足无措、畏首畏尾,只能等待上级的命令行事,容易贻误现场处置的最佳时机。

三、提高公安机关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的建议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公安机关应认真研究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此才能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群体性事件处置中掌握主动、妥善应对。

一是要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从源头上尽可能的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避免谣言四起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公开真实信息,使群众能快速及时准确得了解事情真相,谣言和小道消息才无立足之地,疑虑和误解、矛盾才无处可生。及时公开信息不仅有利于解决群体性事件,而且对于维护公安机关良好形象、增加群众对人民警察的信任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初,公安机关即应迅速搜集掌握各类信息情报,并在辨别整理后第一时间向群众发布,以真实有效的信息消除谣言产生的土壤,掌握事件处置的主动权。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功能和舆论效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及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增强事件的透明度。要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向外发布权威声音和消息进展。群体性事件处置完毕后,公安机关也应通过主流媒体及时向公众发布通告,将权威、全面、客观的信息,详细介绍给公众。客观、公开、透明地使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经过及处理结果为群众知晓,让不明真相的群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

二是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各级公安机关应高度重视情报信息网络建设,强化横向交流,与政府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加强纵向联系,争取基层社会组织的协助,将信息收集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领域和行业中去,及时发现和掌握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警种多、人数多的优势,切实提高民警收集情报信息的能力,加大信息的搜集数量和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处理能力和情报分析机制,提高情报部门和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情报分析的准确度和实效性。要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警种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要建立情报信息工作责任制,对信息的上报、监控、分析、处理要做到责任到人,对漏报、瞒报重大信息情报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防暴警察队伍建设。纵观近年来的群体性事件可以看到,防暴警察作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专门力量,已经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防暴队伍建设,对于妥善处理日益增多的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应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加大对防暴警察队伍的人员选用、经费保障、武器配备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并着重训练其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使之能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胜。

四是要强化公安民警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针对部分公安民警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不足的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应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增加有针对性的演练等措施加以解决。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分析、相关法律法规讲解、正确行使警察职权的指导以及处置动作的具体运用等内容。培训应立足实践,着眼实战,重点解决公安民警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和暴露出的不足。如:应着重培训干警对涉事群众的心理了解及劝导艺术,面对群情激奋的群众时如何保持冷静克制和镇定,对武器警械的操作使用及驱散人群、抓捕嫌犯等警务动作。同时,对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培训也应当列为公安民警的基本培训内容,作为入警、晋衔、晋升培训及轮训的必修课程。此外,各级公安机关还应该根据本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实战演练套路和演习方案,通过贴近实战的模拟演练来进一步增强民警的各项处置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智军.警察的政治属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周保刚.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方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3]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4]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李忠信.群体性事件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篇7:浅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状及解决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阶段,新旧制度相互影响,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关系、利益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再加上国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导致各种矛盾大幅度加剧,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而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上的部分群体为了满足某种共同利益或表达某种共同诉求,临时聚集在一起实施的集体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的行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大致有:

1.效仿性

效仿性是指群体性事件具有示范和模仿的性质。部分群体性事件在刚开始发生之时,大部分限于少数人或者少数地区,随着事态的升级,影响的扩大,引起周边区域或相关者的心理共鸣。

2.反复性

由于群体性事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涉及到社会各方利益,因此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很不容易的,处置群体性事件很难一次性彻底解决。同时,有关部门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表面上虽然稳住了事态,防止了矛盾激化,但是实质上还是没有妥善解决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群体性事件极易再次发生,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处置好群体性事件将更加困难。

3.可转化性

由于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是多层次性的,所以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极容易发生转化的特点。群体性事件通常由于行为性质的变化、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控制手段的变化而发生转化。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如果处置不及时、不合理,矛盾就可能转化升级,由局部问题转化为整体问题,由简单问题转化为复杂问题,由经济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

二、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1.滞后性

当前,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群体性事件没有具体处置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完善明显落后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这些规章制度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不同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没有进行归类,对一些原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由于公安机关使用了错误的处置方法,使得矛盾激化而引发大规模对抗性群体性事件。

2.模糊性

当前我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相关规章制度中,有的规章制度过于原则化,实际操作性不强。这就直接导致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缺乏完整的法律依据,处置效能大打折扣。

(二)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不完善

1.处置预案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一般都制定了处置预案,但是这些预案过于简单和抽象,缺乏详细处理程序和处理手段,可操作性不大。而国外公安机关的预案中针对不同情况,却可以具体到警力使用的多少、武器的选择、路线的安排、队列小组的合作等,甚至天气、环境对事件处理的影响都考虑在内。

2.情报信息渠道狭窄

由于公安机关的工作性质,公安机关对社会上出现的社会隐患比较容易了解,但是公安机关不能完全掌握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这暴露出公安机关情报信息渠道不够广泛,这些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如果能及时被公安机关发现并有效处理,很多群体性事件在萌芽阶段就能被有效处置。

三、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一)健全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相关规章制度

1.填补规章制度漏洞

目前我国公安部可以制定规章制度将群体性事件定义为三类,一是内部矛盾型群体性事件。对于这种群众反应诉求之类的聚众上访、围堵单位等内部矛盾型的群体性事件,规章制度应当规定公安机关要慎用警械、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争取调解处理。二是内部矛盾转化为过激型群体性事件。对于这种现场发生过激行为的或者出现严重违法行为的群体性事件,规章制度应当规定公安机关必须迅速调集警力赶赴现场,依法采取措施、强制驱散、制止违法行为、惩治不法分子。三是政治型群体性事件。对于带有政治色彩或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或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民族群体性事件,规章制度应当规定公安机关必须迅速介入,及时处置,处置方式内外有别,对内要依法严厉处置,对外要尽量淡化政治方面的因素,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挑拨群众与党委政府的对立情绪、煽动群众暴力对抗。

2.细化相关规章制度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规章制度存在模糊性,需要公安部对其进行细化。细化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相关规章制度是当前公安机关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规章制度中应体现以下原则:一是最小伤害原则。民警在处置过程中使用警械和武器要保持冷静,根据不法分子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性来合理使用警械和武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和避免人员伤亡。二是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指民警使用警械和武器时对不法分子造成的损害足以阻止其继续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限制民警使用警械和武器,并不是禁止民警使用警械和武器,而是在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人权之间取得平衡点。

(二)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

1.科学合理制定处置预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安机关应该按照不同环境,科学合理制定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预案,这些预案必须要指明处置原则、警力配置、方法步骤等具体可操作性内容,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模拟演练,通过演练和实际处置群体性事件,深入分析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处置预案,切实提高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2.拓宽情报信息渠道

情报信息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核心,公安机关准确掌握群体性事件的必要前提是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拓宽情报信息渠道,完善情报信息工作,从而把情报信息工作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的动态。把情报信息工作扩展到公安机关的科、所、队,提高民警的情报信息意识,广泛收集情报信息。

四、結语

上一篇:《懒惰的寒号鸟》读后感下一篇:望谟县县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