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垄断立法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研究

摘要:本文从分析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入手,就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建立展开粗浅的探讨。 第一部分,对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进行一般分析。从知识产权产生的历史背景、知识产品的特性等方面论证知识产权的垄断具有合法性。以保护竞争,反对垄断为基本价值的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之间在推动竞争,促进创新及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冲突必然存在。冲突发生时,通过运用利益平衡机制和反垄断法优先适用原则进行解决。通过分析现有的知识产权权利限制体系,指出运用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问题进行规制是对该问题更高层次的解决,反垄断法对规制知识产权滥用具有特殊作用。 第二部分,介绍美国,欧盟,日本及国际上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指出他们具有相似的指导思想,都制定具体的《指南》,均采用列举的方式对知识产权滥用形式进行规定。另一方面,指出它们各自的法律规范的法律效力不同,具体内容存在差异及确定性的不同。 第三部分,评析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现状。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做了一些规定,但从严格和完整的意义上来说,在此方面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几乎是空白。现有的规定缺乏理论性和体系性,内容较笼统,适用范围有限。并且,几易其稿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虽已从反垄断法的立场和角度来规范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但对“知识产权滥用”仍未进行明确地,正面地界定,且在反垄断的主管机关的设置上也不科学。 第四部分,笔者提出对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研究的一些拙见。在坚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立足国情想结合的指导思想,坚持利益平衡原则的前提下,构建合理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法律制度框架。鉴于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定较零散,建议在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典化的《反垄断法》的同时,配套制定具体的指南进行规范。以科学的标准厘清知识产权合法与滥用的界限,明确反垄断法规制对象。进而提出应建立有效的运行程序:建议设置专门执法机关,赋予其独立性、专业性和相应的职权;构建反垄断诉讼机制,提出三种诉讼途径:反垄断执法机关诉讼、私人诉讼、人民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主张建立豁免制度,从而更好实现利益平衡。

关键词:知识产权;反垄断法;利益平衡

学科专业:经济法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一般分析

1.1 知识产权垄断之合法性分析

1.1.1 从知识产权的产生论证知识产权垄断的合法性

1.1.2 从知识产品的特性论证知识产权垄断的合法性

1.2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分析

1.2.1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一致性

1.2.2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冲突

1.2.3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之间关系的协调

1.3 反垄断法介入知识产权领域的必要性分析

1.3.1 现有的知识产权权利限制体系

1.3.2 反垄断法在限制知识产权滥用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国外反垄断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1 美国反托拉斯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1.1 美国反托拉斯法简介

2.1.2 美国反托拉斯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2 欧盟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2.1 欧盟竞争法简介

2.2.2 欧盟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3 日本禁止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3.1 日本禁止垄断法简介

2.3.2 日本禁止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4 国际反垄断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4.1 国际反垄断法律制度简介

2.4.2 国际反垄断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5 各国、地区知识产权反垄断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现状分析

3.1 我国现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垄断法律规范及其不足

3.2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中相关规定及其不足

第四章 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的构想

4.1 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2 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的具体规范体系

4.2.1 构建合理的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框架

4.2.2 明确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的规制对象

4.3 设计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运行程序

4.3.1 设置专门执法机关

4.3.2 创建反垄断诉讼机制

4.3.3 建立豁免制度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民族古代文学论文提纲下一篇:女性与大众传媒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