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之法

2022-09-11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课堂师生的互动和思维的共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力争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一、大力使用鼓励政策真诚关怀每一位学生

数学课程的逻辑性意味着它有别于其他课程,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 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不少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因为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是几节数学课或者一天两天的速成, 而是一个漫长累积的过程。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教师应该以爱的角度出发真诚关爱学生, 鼓励他们坚持学习。学生在得到鼓励后, 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 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的每一个问题不论对错不管严谨与否, 教师都应该表示给予充分的肯定, 还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来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 不吝啬鼓励不忘记欣赏。

二、巧设情境, 用生趣盎然的问题科学引导学生

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在开始教学新知识前, 应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 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情境的创设上,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的自然穿插引入课堂, 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例如,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 可设置这样的情境“小黄、小明两个人吃一个苹果, 每个人能吃到多少呢?如何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呢?”这个情境一抛出, 学生就会很有兴趣想要了解, 教师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因势利导, 引出教学内容, 带学生们走进新的知识海洋。

教师将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还原于生活, 让这些问题变为生活中常见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问题, 实质上就是将数学“生活化”。通过这种情境设置的方式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不脱离生活, 立足于生活,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对于学生认识新事物, 探求新知识的重要性, 起着非凡的影响和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 首要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求知情景, 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倡导情景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以景入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就会主动学习, 并且更愿意思考和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人手, 要强化感官刺激, 引起注意、提高兴趣、挖掘潜能, 激发内在动力。

数学是具有丰富联系的, 在强调内部联系的同时, 还必须重视与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 恰当的把数学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同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 从生产生活到市场营销, 从社会热点到新闻事件, 大到交通路径, 小到水电费、通讯费等的函数问题。生活中数学应用的事例非常多,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的能力, 这种数学思维的培养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 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 采取有效策略, 优质数学教学过程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数学信息显示背景, 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 达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完“20以内进位加法”后, 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算理, 这样差生也有机会张开嘴, 不仅使每个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也得到了锻炼, 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再例如课堂教学中, 可适当地把学生安排成几人一个小组, 指导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各人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可在他们讨论时给予帮助, 告诉他们怎样展开讨论。分组讨论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更交流了数学思维, 对培养学生们的数学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注重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数学是现代社会中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 数学已成为逐渐渗入社会的各个部门成为一种科学的语言, 能初步运用这种简约、准确的语言来接受、表达数学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例如当学生出现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同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不同结果的问题等情况时, 教师就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共同探讨。在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一个大课堂转而化为十几个小课堂;从一名教师转变为能者为师, 人人参与教学, 个个投入学习, 各施所长, 互帮互助。这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空间。当然, 合作交流的方式是多式多样的, 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尤其是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就更为重要了。同时教师的引导也十分关键, 不恰当的合作交流, 以及放任自流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是智慧的锤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的提升教学效果, 才能使学生从”亦步亦趋”变成”自主探究”,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接纳。本文主要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让数学课堂生机勃勃, 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效果,方法,生命力

上一篇:浅谈如何利用商业汇票创造财务价值下一篇:双创背景下广西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