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2022-10-31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 推进素质教育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而高等数学的学习一贯被扣上“枯燥乏味”的帽子, 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因此, 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技巧等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展开初步的探讨和思考。

1 要让学生明确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在很多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普遍不能够从更远或更高的角度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进而就没有学习数学的动力和源泉, 为此, 教师一定要从以下两点给学生讲明白为什么他们要学数学, 并且必须学好数学。

1.1 高等数学是基础又是工具

高等数学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 学生从其中所学的知识, 不但能够为学生学习许多后继课程提供服务, 而且高等数学中所提供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巧, 也可以作为应用和研究的工具, 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2 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主要渠道

概念和理论的高度抽象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精确性, 以及应用的广泛性, 是数学这门具有理性思维学科的基本特征。数学学科的这种特殊性将对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作用。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和思考, 可以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习惯, 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以上两个意义来说, 扎实的高等数学知识和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 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是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 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

做一名好教师, 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一定要怀有真诚的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把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看作是自己事业的追求, 更是自己的理想寄托和价值依归;此外一名优秀的教师还应该熟练掌握一些教学技巧, 只有做到这些, 从事教学活动才不仅仅是一种任务, 更是一种享乐, 教师才能在自身不断发展和劳动的成果收获中感受真正的幸福。

3 教学方法的改进

3.1 让课堂充满激情

高等数学的课堂一贯被认为既严肃、紧张, 又单调甚至于枯燥无味。要想摆脱这种现象,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课堂充满激情。要想让课堂情绪高涨, 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感兴趣, 讲课时要充满激情;要真正让学生感知到你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激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适当时可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和他们交流, 充分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 让学生最终感到上数学课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受罪。

3.2 传统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将传统的黑板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可以达到优势互补, 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媒体屏幕旁应有一个演示黑板, 解题的思路、突发问题、重难点等都可在黑板上单独演示。这样, 多媒体的“短、平、快”高效传递信息的功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效率低的不足, 而传统教学的“慢品味”的特点则来弥补多媒体太快的不足。

4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4.1 突出少而精的原则

根据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授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要放在学生的“三基”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技能) 的培养和训练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精要的授课, 抓住核心部分, 淡化或删除不必要的旁枝余蔓, 突出重点, 不求面面俱到, 对于核心部分的内容, 则要求学生学精、学透。

4.2 注重应用训练

数学的应用工具性和数学素质的培养, 不是纯粹的理论本身, 应该在满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学习过程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为此, 可带领学生多做些应用例题。应用题的选择又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如对后续有大学物理课的专业, 在定积分的应用部分可以适当的增加像变力做功、液体静压力、密度等方面的例题;而对经济类学生, 又可侧重讲一些诸如边际、弹性、最大收益等例题;对生物类专业学生, 在常微分方程应用领域, 又可引入人口模型、疾病流行与传染病模型、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等等。另外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新意的应用题, 如学习导数及最值应用时我们可以选题:家鸽总是避免在大面积的水面上空飞行, 对于这种行为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可能是由于在湖面上空日间有下降气流, 为了在飞行中保持一定的高度就需要增加能量。如图1所示, 假定鸽子从在湖西面游动的小船B上放飞, 而鸽巢依于东南岸上某L点, 从B到L最短路线用虚线表示, 但鸽子却走一条弯路, 它首先飞向南岸某点P, 而BP的距离不太远, 然后沿岸向东飞到L, 又假定湖岸东西方向是直的, 则提出这样的问题, 为了从B飞到L所需要的能量最少, 那么P点应该选在何处, 换句话说, ∠BPL最优是多少?此题其实就是简单的导数应用问题, 但题中家鸽的这种比较特殊的飞行方式却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关注。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性认识, 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肯定会大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4.3 建立配套的训练措施

(1) 每节课最后给学生准备一两道思考题, 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思考。下次上课时再给他们讲解。思考题要切合当节课的内容,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灵活度和难度。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欲望。

(2) 课下留一定的练习题,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训练内容。

摘要:本文针对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这一问题, 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经验, 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高等数学的意识、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及努力提高教学方法等三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教育教学,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2]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7.

[3] 王凯捷, 李勇智.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下一篇:公证信息化软件系统总体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