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线损管理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供电公司线损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引言对于县级供电企业而言,由于实施电网改造时受到地理、资金或历史遗留等原因,同时随着农村电力事业发展,新的电网矛盾、新的机制运转及管理层面的优化等诸多问题,均制约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所以做好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

第一篇:供电公司线损管理论文

浅析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

摘 要:县级供电企业中的电网作业为整个电力网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该种电网具有农村社会公用事业性、复杂性以及特殊性。相关工作人员积极、科学的对其线损进行相应的管理,降低线损发生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电力事业发展具有显著效果,并且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其对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现实意义

县级供电企业中线损管理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该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可以较好的检验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线损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中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为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供电企业将线损管理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不管是其建设及达标,还是企业内部考核制度,均符合一流标准,也是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1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问题的提出

职能化为基础的方式是传统县级供电企业的运营模式,该种管理模式是将县级供电企业工作人员按照其自身职能对其进行相应的分配,各部门工作人员均应对自身职能负责,且具有导向作用。该种职能式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县级供电企业相关供作人员对其线损管理进行专业化管理。但是线损管理为一项综合性指标,其具有综合性较强、管理难度较大以及涉及面广泛等特点,因此,需要县级供电企业各级部门相互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实施协调性的管理工作。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均成立线损管理小组,对其进行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相互协调进行,关注企业内部职能中相应的管理工作。但因线损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抵制,因此,科學的、合理的线损管理组织体系没有被真正的建立起来,县级供电企业中各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沟通,从而导致各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对线损管理中出现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管理不能够充分的认识了解,进而出现轻过程重指标这一现象。综上所述,人为或者是其他因素均会导致线损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给县级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

2 县级供电企业中线损管理的重要性

①节约型社会发展的需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资源的紧缺,节约型社会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实现高效的利用以及开发能源资源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核心问题。供电企业作为建设以及运营电网的重要部门,其应逐渐提高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注重节能降损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工业健康、快速的发展。线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较为保障的电力资源,这样不仅可以高效的、科学的完成供电企业的神圣使命,还可以很好的实现“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电力客户、如无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一宗旨,建立“一强三优”的现代县级供电企业。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电能在分配、传输及营销时出现的损耗以及损失等。

②县级供电企业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选择。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为线损,并且其为衡量电力企业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同时也为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电企业将经济效益作为其发展中心。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降低线损不仅为供电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需求,也为电力资源作为商品,步入社会及市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利服务的需求。

③很好的体现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基于县级供电企业本身具有新旧体制交替、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泛、管理难度系数大、基础薄弱以及特殊性等特点,因此,严重影响了线损管理的水平,阻碍其发展。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县级供电企业就应谋求发展,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机制、逐渐创新等,同实际的管理模式相互结合,从而很好的将电力销售、电力生产运行及线损管理较好的整合在一起,科学的、合理的推进企业内部中各项工作协调进行,有效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3 县级供电企业中的线损管理措施

①县级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基于配电网具有面广、线长的特点,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以支公司经理作为组长,以各分管副经理作为副组长,各科室中的股长作为成员,其应各尽其职,相互协调整个供电事业的工作。因为,只有建立健全组织结构,才能很好的预控各种影响线损的因素,同时可以很好的、及时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假如支公司只是单独的采用电营销人员进行独立的工作,或者是没有将其很好的延伸至各个供电所,那么县级供电企业就很难将线损工作做好,从而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等等。

②县级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应考核到位。在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后,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得到较好的分配,此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对供电企业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准确的、科学的、及时的考核,在对其进行考核时可以采用奖惩的措施进行,并且每个月都应很好的将惩罚机制应用到考核中来,从而充分的调动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共组的积极性。

③县级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应该权责明确。县级供电企业在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后,应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权责明确,以便促进其充分发挥自身职权,促进供电企业管理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只有各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将自身工作做好,才能有效的、合理的降低线损率,提高工作效率等。

4 结 语

线损为县级供电企业实施相关电力管理的重要环节,线损的高低以及线损是否管理到位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县级供电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影响,而且还会证明县级供电企业的相关管理水平。目前,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化经济体制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市场化经济竞争日益严重,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本来经营状况就为困难的供电企业,其发展更为艰巨。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县级供电企业应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优势,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激烈的挑战,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应依据自身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工作对策,如逐渐提高自身创新精神、权责明确,以及采用奖惩分为的激励机制等,充分调动县级供电企业中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县级供电企业工作效率,减少线损率,增加其经济效益等。

参考文献:

[1] 骆志华.县级供电企业台区管理中的线损管理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1203-1204.

[2] 郭怀灵.刍议县级供电企业台区管理中的线损管理策略[J].电源技术应用,2012,(9):3021-3022.

[3] 蒲鑫超.浅谈电能损耗及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5):182-183.

[4] 田文颖.浅谈如何从管理上降低县级供电企业线损[J].科技资讯,2013,(6):2165-2166.

[5] 吴兴国.探索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问题及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24):413-414.

作者:冯海军

第二篇: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研究

引言

对于县级供电企业而言,由于实施电网改造时受到地理、资金或历史遗留等原因,同时随着农村电力事业发展,新的电网矛盾、新的机制运转及管理层面的优化等诸多问题,均制约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所以做好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

1、当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问题的分析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在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类和技术类两类问题,具体如下:

1.1管理类问题

(1)业扩报装把关不严,存在较多空载变压器,没有根本杜绝高耗能设备。计量表计量不准确,对于烧坏的表计,没有及时更换,造成计量不准,损失部分电量。(2)县级供电企业工作人员任务重,导致出现估抄、漏抄等情况.同时也存在一些窃电的行为,还有电压和负荷不能有效得到开展,无法有效调整低压线路的三相负荷不平衡。[2]。

1.2技术类问题

(1)县级配电网中,尤其在山区的基层供电企业,存在老旧电气设备较多;同时,在农网改造的时候配电线路的线径不合理,普遍偏小;电源点不足导致配电线路供电半径普遍偏大;配电网中一些应该淘汰、退运的高损耗配电变压器仍在运行[3]。(2)变压器配置不科学,部分变压器利用率较低,高能耗配变存在比例较大。(3)三相四线制负荷不平衡,无功补偿装置配套不足。

2、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研究

2.1管理對策研究

2.1.1明确各单位线损管理职责,严格落实线损管理新要求

基层供电企业应该加强学习,切实做好线损管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明确管理职责,加强部门协作,强化计划管理与考核,进一步突出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受传统抄表手段制约,售电量按不同用户类型根据例日发行,供电量按月末日发行,供售电量发行不同步,统计不同期,月度线损率“大月大、小月小”剧烈波动失真的问题,各单位应加强供、售电量抄表同期管理,固化抄表例日,避免因抄表例日调整引起线损率剧烈波动失真;针对线损管理工作将逐渐向同期线损管理过渡的新形势,提前谋划本单位线损管理工作措施,做好关口信息清理工作[4]。

2.1.2加强线损分压管理、分层考核的激励

线损指标分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负责线损管控工作做一个具体的划分,将线损指标层层划分,压力要传递到各个部门。按照线损率指标评价标准,重点加强负损、高损、月度标准差率等辅助分析指标管控,强化月度电量数据发布,加强市县两级联动机制,及时发现指标异常问题,形成常态分析工作机制建立线损考核体系,建立各专业部门的沟通交通机制,逐步建立适应线损管控体系的指标考核体系。

2.1.3加强基层供电所线损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一线线损管理员工业务水平,充分利用营销管理系统功能,开展线损“四分”自动统计,实现线损四分统计数据的直观展现和综合查询,适应线损管理精细化和信息化工作的需要[3]。

2.2技术措施分析

线损管理与合理技术支撑两者相辅相成,作为县级供电企业,每年根据做好线损分析工作,对电网的运行及技术改造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具体有以下措施:

2.2.1升级改造电力网架

(1)提升线路运输能力。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负荷急剧增加,有一些旧的线路截面积比较小导致损耗很大,通过更换截面积大的导线或者架设双回路导线来增大线路的输送能力,同时达到降损的目的。(2)淘汰系统中老、旧高能耗变压器,使用节能变压器。县级供电企业的变压器损耗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农村电网中老旧设备较多,造成电网线损率过高,由此采用新型变压器来代替电网中老、旧变压器,实现线损的有效降低。(3)缩短送电距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原先电网中较低电压配电网的用电负荷急剧增加,而线损中负载损耗与负荷平方成正比,使用低电压等级长距离供电,影响电压质量和安全,同时增加线损,所以应引入高电压来加强对线损管理。

2.2.2合理调整运行电压运行水平

调整运行电压,在电压质量和用电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合理调整运行。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大部分时间和线路处于轻负荷运行,同时因为配电变压器容量小、台数多且负载率低由此固定损耗在总损耗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通过适当降低配电网的运电压百分数将使总损耗有所减少。对于35kV以上的供电网,适当提高运行电压百分数可以有效地降低线损。

2.2.3合理加强电网运行管理,选择适当的电网运行方式

电网的接线方式和运行方式是否合理不仅会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会影响线损的大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合理安排主变运行方式来减少变压器损耗,一是合理安排主变台数,二是合理安排各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合理调整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有利于无功的分层、分区就地平衡。(2)针对农村电网线损问题,可以通过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两个方式来做好线损管控。

3、结论

做好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困难的工作。本文针对探讨了当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技术和管理两个途径探讨了加强线损管理水平的一些方法,为做好线损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宋小忠.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研究[D].2007.

[2]杨恒.降低电网线损的有效措施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6):162.

[3]韦晓初.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及降损措施研究[J].机电信息,2013(9):15-16.

[4]李姝,钟鸣.配电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J].供用电,2008(5):65-68.

[5]何自正.怀集供电局线损现状分析及整改建议[J].中国科技纵横,2013(5),166.

作者:杨桥桥

第三篇:供电企业降低线损管理的措施探究

【摘要】在供电企业技术管理体系中,线损是评价该企业经济技术的重要依据。作为供电企业技术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损的控制与管理关系重大。近年来,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是企业稳占市场的重要手段。而降低线损管理,是提高电力生产效率,促进电力销售的关键。为此,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现阶段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情况,对降低线损管理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有效措施

就目前大多数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情况来看,电网结构不合理、缺乏无功补偿设备、配电变压器负荷不均衡等问题十分普遍。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干扰,企业电力生产质量与效率无法提升,严重制约了供电企业的发展。做好降低线损管理工作,是提高供电企业整体效益的必经之路。在本文中,笔者从技术与非技术的角度,对降低线损管理提出几点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建议。

一、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一)调整经济运行模式

1、确定环网的运行方式

电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主要取决于电网的运行方式。从提高供电经济效应的层面来看,合环运行是最佳选择。不过,合环运行模式下,电网的继电保护体系会更加错综复杂,不利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笔者看来,开环点的选择十分重要,所以可通过网损计算的方式,获得最佳解列点。笔者认为,电网运行模式的选择,应在系统主网设备达到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考虑如何降低线损。

2、实现电压合理运行

电网中,元件空载损耗主要取决于运行电压。倘若电网电压超过35KV后,运行电压则会提高1%,线损能够降低1.3%、为增强全网无功工作的协调性,提高电网电压后,高发电机端口电压、用户功率因素等均应有所提升,并利用无功补偿装置加以辅助。当电网电压达到10kv时,空载损耗将达到总损耗一半以上,尤其是晚上,负荷较低的时候,空载损耗会更加严重。所以,当用户对电压有偏移要求时,应对运行电压进行适当调整。

3、调整负荷曲线

三相负荷不平衡同样会加剧线损,这是由于三项负荷不平衡时,各相电流同样会不平衡,进而导致各相线损耗不均。在此情况下,中性线损耗风险增加,整体线损就此上升。倘若三相负荷为平衡状态,各线路电流均保持一致,便能有效减少线损。普通电网对电变压器出口处电流偏差的允准范围不超过10%,这是由于不对称负荷容易增大线路损耗。所以,在线损管期间,应定期对三相负荷进行检测与调整,使三相电流始终维持在平衡状态。从整体上来看,这是目前成本最低、最为有效的降损方法。

(二)网架结构

1、改良网架结构

合理布局电源,科学规划电网配置,完善电网整体结构,扩展供电范围。在电网规划期间,首先要对电网结构体系进行检查,秉持“分区供电、就地平均”的原则,对电网资源配置进行调整,尽量减少电网输电耗损,节约供电成本。当输电变工程项目电网电压超过110KV时,相关负责人需对节能耗损进行一次整体上的预估,选择耗损最低的施工方案。

2、完善线路系统

测量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时,线路的使用寿命,并以电流密度作为变量,计算出最理想的电流密度。当负荷电流超过该导线经济电流数值时,管理人员可通过降低负荷电流或更换导线等方式进行调整,完善线路系统,提高线路系统的运行效益。据笔者调查获悉,大多数供电企业的电网系统多使用架空钢芯铝绞线,导线截面电流密度计算值一般取为1.60。也就是说,101KV的架空线,导线横截面积应超过38mm2,低压架空线横截面积至少要达到18mm2。

二、提高设备应用性能

(一)合理配置变压器

倘若变压器在电网中,大部分时间均处在荷载较少的状态下,管理人可及时更换较小容量的变压器。当电网电压器负载量大,甚至会出现超载运行的情况,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变压器的运行情况,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应更换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另外,需要提到的是,部分供电系统容易受到气候或实践性的影响,因此用电负荷并不确定。面对这一情况,管理人员可通过字母变供电的方式加以改良,当负荷比较大的时候,使用并联的方式进行运行。或者,尽量选择容量较大的变压器,以免变压器在高峰负荷情况下无法正常使用。

(二)添加必要的无功补偿设备

无功补偿设备在电网运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电网中,线损程度主要取巨额月无功优化配置功率因素的大小。为减少线损,就需要对电网无功优化配置的功率因素进行调整,而这一过程必须在无功补偿设备的辅助下才能外城。无功补偿设备应遵循“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基本原则,根据用电需求与系统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集中、分散或随器补偿的方式进行处理。倘若变电站尚未安装集中补偿装置,则可在母线上设置一个电容器组,以确保实现电网的无功平衡。

三、降低线损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设立健全的用电管理机制

积极开展《电力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用电管理意识。认真做好防窃电改造工作,避免漏电、偷电时间的发生,降低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在各企业线损管理体系中,落实岗位责任制,以免事故发生后各部门人员互相推诿责任。严惩窃电行为,禁止违规用地按,借助高新科技,增强防窃电管理的工作力度。定期進行业务稽查,一旦发现因管理不当造成线损的情况,立即问责,并给予相关人员一定惩罚。另外,鼓励管理人员对降低管理线损的措施进行研究,有效措施一经采用,则通过经济补偿或岗位晋升等方式,给予相关员工一定奖励。

(二)加大线损异常的监督力度

定期举办线损分析座谈会,对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反馈与交流,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当线损持续居高不下时,除需查找管理方面的问题,更要从电网体系以及布局配置方面着手,寻找问题根源。提出改良建议,责任落实到部门、个人,充分发挥各级部门的只能,使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并获得妥善解决。

(三)定期开展理论线损计算工作

定期进行线损计算,对线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及时找到影响线损的原因。结合各公变、馈线在不同情况下,线损的变化规律。结合这一情况,对用电网中的电压、电流进行调节,无功补偿设备应遵循“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基本原则,根据用电需求与系统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集中、分散或随器补偿的方式进行处理。将理论基础联系实际,尽量将线损控制在最低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降低线损管理工作难度系数大,需从多方面各角度进行综合性考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供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降低线损,提高生产效益是确保供电企业避免被淘汰的唯一出路。因此,供电企业应不断完善线损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质量,采取有效手段,提高线损管理力度,定期调整电网结构,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企业整体水平,促进生产效益的提升,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添加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兴龙.供电企业降低线损率的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4,(01):195.

[2]夏菁.供电企业降损增效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杨剑锋.关于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和降低线损措施的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1):162+185.

作者:杨成平

上一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论文下一篇:新综合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