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式计算机专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同一线教学教师、学生和Java培训机构教师的深入交流,发现通过现有的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之中有大部分在实际工作中还不具备应有的工程能力。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工程能力的概括可以分为技术学科知识、个人能力、交往技能和系统能力。本文针对普通一本师范类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的模式进行研究,希望借助项目驱动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混合教学的方式。在程序设计语言类教学中,工程能力更具体的体现在能够自主的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能力。为了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方法,探索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以期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本文根据我所做的研究撰写,主要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学习后学生工程能力不足的情况,总结《Java程序设计》课程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第二,通过文献调查研究法,分析项目驱动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劣情况,探索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第三,依据项目、任务和Java编程知识点这个三个根基,梳理项目-任务混合教学模式,并阐明了这个教学模式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教学的优势。第四,根据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对《Java程序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设计并完成了项目任务“日记管理系统”、八个课程任务;四次阶段性测试题目;以及他们的评价标准。第五,以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为实验对象,将项目-任务混合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到《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去,探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的途径。本文通过将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到《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去,在培养了学生工程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Java程序设计》课程。

关键词:项目-任务驱动;工程能力;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工程能力的研究现状

1.3.2 项目-任务混合教学研究现状

1.3.3 《Java程序设计》课程现状

1.4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基于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下工程能力培养的概述

2.1 工程能力培养

2.1.1 工程能力的概念

2.1.2 工程能力在教学中的影响及作用

2.1.3 工程能力的培养方法

2.2 项目驱动教学法

2.3 任务驱动教学法

2.4 理论依据

2.4.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基于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3.1 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培养工程能力的优势

3.2 工程能力培养的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3.2.1 任务驱动

3.2.2 知识点

3.2.3 项目驱动

3.3 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流程

4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4.1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4.2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4.2.1 《Java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梳理

4.2.2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结构探索

4.2.3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Java程序设计》项目-任务设计方案

4.3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资源建设

4.3.1 设计前提和设计原则

4.3.2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Java程序设计》项目任务设计

4.3.3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任务设计

4.3.4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阶段性课程考试题目设计

4.4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评价

4.4.1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课程任务评价

4.4.2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项目任务评价

4.4.3 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阶段性测试评价

5 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实践

5.1 实验对象选择与分析

5.2 以“面向对象编程”为例教学实施

5.2.1 教学目标

5.2.2 教学任务

5.2.3 教学活动

5.3 以“数据持久化”为例教学实施

5.3.1 教学目标

5.3.2 教学任务

5.3.3 教学活动

6 基于项目-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下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效果分析

6.1 工程项目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分析

6.2 课程任务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分析

6.3 测试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分析

6.4 成绩对比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上一篇:施工管理土木工程论文提纲下一篇:综合经济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