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行业分析

2022-07-20

第一篇:西藏旅游行业分析

会展旅游 南京会展旅游分析

南京会展旅游的走向

会展旅游是借助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展览会而开展的旅游形式,是各会展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重点。目前,国际会议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客人档次和消费额高、停留时间长、涉及相关服务行业多、成本低、利润丰等特点,在欧洲、北美、亚洲的香港和新加坡,会展旅游已经成为一门产业。

尽管会展业和旅游业是两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但是会展与旅游的相互介入是经济活动发展普遍联系的外在表征。会展业和旅游业同属于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举办会展不仅使当地的展览馆、饭店、餐饮服务业受益,而且对相关的电信、交通、购物、旅游服务以及城市市政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事会展业是旅游有多元化战略之一,而会展业则可以利用旅游业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是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国家重要门户城市,是江苏省省会。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面积6597 平方公里, 人口640 万

南京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南京素有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美誉,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是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高铁南京南站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在会展旅游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如今南京具有展览性质的会议也在迅速增加,过去的2011年,南京会展业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南京全年举办大中型展览和规模以上会议共1782个,比2010年增长32%,其中展览190个,会议1592个;展览总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5%;展览中1000个摊位以上的大型展览有28个,比2010年增长15%,会展业发展势头强劲、总体趋好。 目前各国、各地区都不断开始重视会展旅游的发展。虽然南京会展市场发展速度迅

猛,南京市的会展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 尚不具备行业规模和明显的产业特征。

为什么一个十分有市场和利润的会展旅游市场为什么在南京却没有成为规模效应。政府、企业、会展协会等企事业如何“吃”下这个大蛋糕。

也许一个中青旅的负责人能打开这个谜底,江苏中青旅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的团队旅游设计出一条线路便可长期使用,但会展旅游不一样,必须详细了解参展客户的所有需求,一般从会前准备到展览布置,以及会后旅游,全部要个性化制作。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布展、公关、组织旅游等综合服务能力,南京的旅行社往往缺乏这样的专业团队。

那南京发展会展旅游上有什么劣势和优势呢?

优势之一:强大的接待能力

“十一五”期间,南京旅游产业环境日益优化,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竞争力日益提升。2010年,全市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48个,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0家,年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的景区11个,年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的景区21个;共有旅行社465家,国内百强旅行社3家;共有各类住宿接待设施1700家,旅游星级饭店123家,其中,五星级15家,四星级21家。这也证明了南京有足够大的接待能力,也是发展会展旅游成功的关键。 优势之二:完善的交通网络

南京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009年航班起降106142架次,旅客吞吐量10837222人次,货邮吞吐量200099吨, 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机场第14位,货邮吞吐量排名全国机场第9位。市区有4个长途汽车客运站和虹桥旅游汽车站和先进的地铁、公交网络系统。高铁的开通大大了方便了南京对外的交流。 优势之三:高度发达的区域经济优势

城市的经济条件可以看作会展旅游发展的“源”动力条件。南京位于最发达的上海经济圈内, 近几年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已跻身国内生产总值千亿元城市之列。南京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序中名列第六名, 是国际上看好的21 世纪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在全国综合实力

“五十强”评选中名列前茅,这为南京发展会展经济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优势之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城市形象

南京作为十代故都,文化底蕴极厚,虽许多地面文物荡然无存,但保留的老地名仍让人追昔不已。南京是中国最早传播佛教文化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也大大增加了城市年轻的活力与魅力。

优势之五:具有成功的办展经验

南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筹办大型展会的经验, 如金秋经贸洽谈会、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世界华商大会、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特别是2001 年第六届华商大会和2005 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召开, 这是对南京在硬件上和软实力的最大考验,进一步提升了南京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办展能力。

看似完美的南京在发展会展旅游也存在很多致命的短处。

劣势之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行业约束

会展业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综合性服务行业。纵观世界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 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南京尚未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行业协会, 从而缺乏对会展的管理、协调与引导。因为南京目前的会展业还缺乏专业管理, 小规模重复办展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从而使会展业与旅游业在很多层面难以实现良好的有效对接。

劣势之二:专业人才的匮乏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会展是城市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专业的人才数量也是代表这座城市的会展发展程度。目前,我国仅在上海、北京等会展中心城市有一定数量的会展专业人员。即使在上海,拥有经验的会展高级项目经理还不足50 人,人才缺口很大。而南京的会展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专业的会展服务队伍。 劣势之三:缺少明星会展品牌,缺少拳头产品

品牌是展会发展的灵魂, 目前我国国内也初步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展, 如厦门“投洽会”、广州的广交会、深圳的高交会、杭州的“西博会”。但南京的会展业还未形成自己的品牌, 品牌的认知度较低。打造品牌展会有助于提升

城市影响力,吸引更多展会落户南京。

城市发展要善于取长补短,发展城市的优点,同时也正视自己的短处,抓重点,重发展。抓住机遇迎头而上。

一、抓紧制定行业政策与行政法规目前, 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商学院联合起草的《南京会展发展纲要》正在论证编制中。但仅有“会展经济规划”是不够的, 还须加紧完善会展政策并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 以保证展会的长久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出台一些鼓励政策, 扶持符合城市发展展会及新型展会给予资金和税收的优惠, 以鼓励政策替代不规范的直接参与和支持。这方面要积极借鉴国外会展中心城市的先进经验。

二、加强南京会展业的硬件建设,一些全国性大型展览先后到南京考察后, 失望而归。因此, 加紧提升硬件设施显得极为重要。一方面,根据场馆强度设计的原则,适当对原有的场馆进行改造升级,扩大展览面积。另一方面, 适时兴建新的规模大、功能全、布局合理、技术含量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

三、发展与市场对口的专业人才,以现有的大学资源,结合国内外会展教育,走出一条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及时的把会展企业中优秀的员工输送到学校中,把丰富的实战经验教授学校,充实会展教育教师队伍。鼓励会展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

四、加快推进南京会展业的国际化、网络化进程首先要有步骤地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 加快南京会展资源地有效整合, 精心培育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会展经营主体, 从而增强南京会展业的整体实力和后劲。其次要积极开展与其他城市合作或者共同承办一些展会,学习其他城市在举办同类活动的先进经验。

会展旅游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生命力, 对一个城市的形象提升和经济拉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南京会展旅游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但是我们也要相信, 只要能充分发挥、利用南京的资源优势, 抓住“长三角”地区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

遇, 克服不足, 迎接挑战, 在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南京的会展旅游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篇:旅游行业系统分析报告

中國旅游行業分析研究:旅行動機行為四要素分析

2W-2H從『人人皆有旅行需求』這一基本的生活需求出發,模擬了從普通人到旅行者的動機和行為過程。其實也就是普通自然人被各種相關的、誘導的信息激活成為旅行者,然後制定旅行計劃,最後執行旅行行程的四大要素步驟。

Where to play去哪裡

What to play玩什麼

How to plan怎麼去

How to play怎麼玩

人人都有夢想,有夢想就要去旅行。人類的夢想素材飽含著愉悅的心情、溫暖的環境、甜蜜的親情甚至財富的滿足。而這一切可以因為旅行而改變、因為旅行而實現。旅行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在異地的暫時性的生活方式,具有享受性,業餘性等特點。旅行可以改變個人的觀點、增加能力的積累、豐富自身的知識……這些都為實現以上夢想奠定了主觀的基礎。2W-2H從『人人皆有旅行需求』這一基本的生活需求出發,模擬了從普通人到旅行者的動機和行為過程。其實也就是普通自然人被各種相關的、誘導的信息激活成為旅行者,然後制定旅行計劃,最後執行旅行行程的四大要素步驟。

雖然在此之前已經有各種比較成熟旅行的動機理論,比如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但是什麼樣的信息能夠誘發旅行動機、如何將旅行動機誘導為行為、旅行行為在執行層面有哪些必須的要素?這些問題在學界一直都未能獲得公認並且滿意的答案。最關鍵的是,以前的旅行動機或者行為理論,往往都建立在傳統旅行行業和傳統信息傳播基礎上,並沒有引入當今數字化互聯網生活的新觀點。比如常見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行要素曾經一直被旅行業界奉為產業鏈的經典,但現在眾多湧現的旅行網絡SNS就已經跳出了原始的行業贏利框架。另一方面,信息同動機的密切關系,尤其是社會科學家Gregory • Bateson提出的『自然與社會的認識』,也徹底刷新了旅行產業鏈對旅行動機要素的認識。信息刺激行為動機,人人皆有旅行需求。2W-2H(去哪裡、玩什麼、怎麼去、怎麼玩)在繼承傳統旅行動機的研究基礎上,融入當今傳播學、行為學、心理學、控制論,乃至科學技術的發展的趨勢,為旅行行業提供了新的行為動機理論。

Where to play去哪裡

信息資訊刺激著普通自然人最本能的旅行渴望。比如在某個地方曾經發生的故事、比如在電影中出現的某處經典場景、比如一曲喚起你曾經夢想的背景音樂。我們向公眾傳播劉三姐的故事,帶動著桂林的旅游;我們向公眾展示明清兩代的皇室紛爭,帶動著故宮的游覽量;海明威、喬伊斯這些文學巨匠,帶動著人們對巴黎左岸的旅游衝動;一部《盜墓迷城(Mummy)》為埃及的旅游業創造了大量的意外收入……這些都構成了刺激旅行需求動機的信息。無論是從旅行社的產品售賣、景區景點的規劃設置、旅行媒體的宣傳推廣等等,都是在利用某種跟目標客戶相近的信息來刺激對方『去哪裡』。當人一旦被信息激發出『去哪裡』的遐想時,也就將一個普通自然人轉化成了一個有旅行需求動機的潛在消費者。

What to play玩什麼

去哪裡……玩什麼去哪裡……玩什麼

『去哪裡』和『玩什麼』猶如一對孿生兄弟,兩者幾乎是同時孕育而生的。『去哪裡』指明了一個空間的差異,使普通自然人產生出概念上的旅行心理。『玩什麼』則刺激著旅行動機的進一步深化。到桂林去聽聽劉三姐那樣清亮的民歌、去故宮感受皇室的雍容華貴、游巴黎左岸體驗語言大師的心境……不論旅行社還是旅行媒體,第一步都是在盡力向目標客戶描述『玩什麼』的情景,為潛在的旅行消費者繪制出一副虛擬的夢想場景。如今的網絡旅行SNS通過游記、風景照片、視頻、音樂等等來激發會員的旅行渴望,甚至還有專門技術打造的虛擬旅游網站,都是在滿足這一客觀需求。有人說旅行就是追夢,其實這也就是『去哪裡』和『玩什麼』從心裡動機上充分激發了旅行動機的緣故。思想就是動力,旅行改變人生。How to plan怎麼去

旅行動機被激發之後,制定旅行計劃就將是通往執行的必經之路。『怎麼去』是旅行者在大腦中模擬現場旅行的一個規劃步驟,目的地有多遠、交通食宿如何解決、線路怎樣合理……以上都建立在時間、安全、經費的基礎上。與之配套的是與普通自然人相關的一切衣食住行上的全部信息需求,包括天氣預報、醫療急救、服裝搭配,甚至現代旅行必備的數碼相機、MP

3、防曬護膚品、速食品等等。運籌帷幄之中,方可決勝千裡之外。

由此可見,在傳統的旅行產業上,『怎麼去』產生了最大的利益價值。以『吃住行游購娛』為例,除了『游』和『娛』,其餘四個都來自『怎麼去』。而且『吃住行游購娛』之所以統治了旅行動機理論如此之久,恰好因為這六大要素都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現行的大量旅行產業正是滿足於這種利誘,忽略了『去哪裡』和『玩什麼』的存在,跳過了普通自然人的動機階段,直奔價值鏈主體而去。這種偏激的行業求利傾向,把大量可被誘導的普通自然人拒之門外,忽視了大量潛在的旅行消費動機,將旅行的大門只為『旅行者』敞開。其實,人人都有夢想,有夢想就要去旅行。

How to play怎麼玩

動機促進的執行階段,並不是對規劃的機械復制,而是包含著根據客觀狀況而誘發的大量行為修訂,也包含多次的『去哪裡、玩什麼、怎麼去』的動機行為順序。旅行者在旅行過程中,總是在不斷求證自己動機中的渴望是否實現、規劃中的步驟是否可行,同時也會伴隨

產生更多的需求疑問。在貴州黔東南觀看苗族歌舞的游客,往往都想知道怎樣纔能加入舞蹈的隊伍、苗族的頭飾是不是純銀的、米酒如何釀造而成……還想知道周圍是不是還有更富民族特色的苗寨、能不能趕上一場姊妹節……

信息時代怎樣解決問題信息時代怎樣解決問題

世事難料。旅行者在旅行中湧現的無數新動機和新需求,往往都是先期無法預估的。如果當場得不到信息的補充和滿足,就會大大削弱旅行者的預期渴望值,甚至放棄原有的旅行計劃。通常情況下,旅行導游充當了這個信息即時補充者的角色。導游會盡可能的滿足游客隨機提出的需求、幫助游客處理突發事件、或者誘導游客追加旅行預算等等。

2W2H如何激發旅行的渴望2W2H如何激發旅行的渴望

另外,根據Gregory • Bateson『人類不能不傳播』的基本思想,旅行者在旅行中,還會隨時湧現出即時心情分享、信息分享的需求。比如給親人發短信告訴對方自己在哪裡、比如給朋友傳圖片讓對方知道自己多麼愉快、比如告訴更多的人『我居然登上了泰山』……可惜的是,在傳統旅行產業中,不僅導游無法解決這個『分享需求』,整個旅行產業鏈都做不到。就算是旅行媒體登載游記、照片之類的,那也只是『事後分享』的解決方案,而無法做到旅行者渴望的『即時分享』。

傳播媒體的技術革命和信息民主化進程,帶來了『即時分享』的解決機會。現在,當旅行者在跟少數民族一起載歌載舞時,就可以馬上拍下彩信發給好友;或者就近找一家網吧將相機裡的照片上傳到自己的博客空間;通過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將隨機寫好的短小游記上傳到SNS社區;甚至會有一部帶照片GPS信息的網絡相機將旅行者拍攝的照片當即通過無線傳輸到指定地圖網站。

當然,在新技術尚未普及的情況下,『怎麼玩』中絕大多數的需求還是依賴旅行指南手冊、或者手持GPS導航儀、或者手機搜索引擎功能之類的工具來充當,或者僅僅僱用一位導游。但是,『怎麼玩』所統領的『即時分享』、『導航指南』『實時獲取』三個細分需求,將不斷推進著信息技術和旅游服務水平的發展。

第三篇:我国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Summary:中国的旅游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1、 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继续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截止2011年12月31日,我国人均GDP达到5184美元,可以说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才刚刚启动,而出国旅游消费将进入启动阶段,今后几年我国旅游业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2、假期政策的调整助推旅游业发展

薪假期的实行,为人们走出去提供了资金保证,旅游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随着黄金周假期的调整和小长假政策的实施,居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带薪假期使得长距离旅游成为可能,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3、 交通工具的便利,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高铁旅游,空客A380等这些快速、舒适的交通工具,将为未来旅游提供更加快速、舒适的交通工具,将为未来旅游提供更加快速的通达方式,使旅游进入真正的“旅速”时代。旅途空间的大大缩短,增加了逗留的时间从而增加的消费的时间和可能性,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消费比,因此也增加了旅游消费,带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4、 互联网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带动

现在的社会已经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平台,而电子商务环境促使旅游网络化,像去哪儿 等一系列的网站给游客和潜在顾客提供了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对于旅游企业,可以获取比以往更多更全面的游客市场信息,调整销售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针对特定游客提供定制的旅游产品,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二、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 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

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

2、 从旅游人员的构成和旅游花费由来看: 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自费旅游占的比例比较小。

3、 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

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

4、 从我国对旅游业的投资来看:

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5、 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来看:

我国许多旅游景点没有保护好旅游景点,以至于垃圾成堆,许多景点污染严重,许多 名胜古迹破坏严重,没有相对的措施来制约游客的行为,这使得许多景点越来越差,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6、 没有健全的法规来完善法律制度:

国内旅游者“花钱买罪受”,被宰被骗,屡见不鲜。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多变。

三、从产业链来分析中国旅游业现状:

1、 旅游产业链行业内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产业链不完善。

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构成旅游产业链的各行业要协调发展,向游客提供产品的各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总体旅游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任何一个单独的旅游企业都不能够提供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任何企业都需要这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协作和配合。而旅游产业链上各行业结构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构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无论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是提升整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都是势在必行的。

2、行政性区域市场壁垒较高旅游产业链不完整

我国行政区域性市场壁垒过高阻碍了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造成各地区、各部门自成体系的地区分割、部门分割、企业分割,使相关要素很难在不同地区、部门和企业之间流动。旅游活动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打破行政性区域建立产业链,构建跨区域的完整产业链。单独的地区很难在每个方面都占据优势,再加上旅游活动所涉及的空间超出了行政区域,某一行政区域内的产业链可能只是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依靠自身实力完全在区域内部建立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依靠周边地区发挥各自优势。

3、缺乏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阻碍旅游产业链的稳定

旅游企业通过产业链进行交易并不一定会使每一个旅游企业的境况都更好而不使其他任何旅游企业的境况变坏,因为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实力的增强往往需要牺牲某个环节的经济利益,但是利益调节机制的作用,给予所牺牲的企业一定的利益补偿,必然会使每一个旅游企业的境况都变好,这样才能使旅游产业链得以稳定的存在。

4、信用缺失阻碍旅游产业链的构建

由于信任的缺乏,导致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太高,严重的降低了企业间合作的积极性。而信用危机导致的不合作又会造成旅游业专业化分工的优势难以发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旅游产业链的构建更加难以实现。

四、PEST分析:

1、政治法律因素: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局势稳定,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丰富,这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注重旅游业的发展,期望以此契机,形成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

国内关于旅游的法律还不够健全,无法完善的维护经营秩序,地方主义保护严重,自行定价,价格多变,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2、经济因素: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因素有很多,包括我国旅游业现状,国民的人均收入,交通状况的发展等。

我国目前国民人均收入迅速提高,人们在物质得到满足后对于精神方面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的需求,旅游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目前交通的便利和迅速发展,给人们旅游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社会环境因素:

青年是我国旅游的生力军,他们对旅游有着强烈的需求。

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严重,他们多数有着稳定的收入,同时希望出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使得旅游市场规模化

五一,十一和假期政策等的实行,以及各地旅游节的开办,使人们的消费观有了很多的提高。

4、技术环境因素:

网络电子商务环境的发展使得网络交易平台兴起,旅游业各方面的信息将会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团购旅游,网上订票等等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的生产技术提高,使人们出行方便,成本降低。

五、5forces分析:

1、潜在的进入市场的威胁;

我国加入WTO,我国旅游对外开放,国际旅游巨头进入我国,他们有良好的管理经验和资本,将给我国目前的旅游业带来强大的冲击。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网上订票,订房,使旅游业失去了部分客源,旅游业的收入降低。

电子客票代替了传统的机票,航空公司不再向旅游业的旅行社支付回扣和佣金。

拓展训练现在也在向着旅游方向发展,这将会夺走传统旅游业的一部分顾客。

2、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我国国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是任有部分人不热衷于旅游,这使得旅游业没有把潜在顾客挖掘出来;

我国大多数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而自费旅游占的比列比较小,顾客的购买能力还没有显著提高。

我国大多数旅游景点物品价格过高,许多地方强卖行为非常贫乏,这会使得消费者不去购买或者拒绝购买产品。

3、供应商与购买商

旅游业中的供应商和购买商都是顾客。

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旅游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各个旅行的价格和服务都在顾客的手中掌握。

旅行社的服务大多数都是相同的,而我国旅行社数目众多。

国际旅行社的进入,他们提供的服务有时比国内旅行社的更好。顾客有更多的选择权利,他们可以通过对比来降低价格和折扣。

4、代替产品的威胁: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务的多样性要求也增加,部分顾客开车自己出去旅游。

网络的发达使许多网友通过网络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出游,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对旅行社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通信技术的发达,使许多顾客直接通过信息技术与航空公司或者大酒店订票、订房,这部分出游者不会通过旅行社。

5、竞争对手的威胁:

国内旅行社的不断增加,几大巨大旅行巨头为了抢夺顾客,开始了强烈的竞争,现在这种竞争越来越热,处于白热化阶段。

国内旅行社的竞争方式比较单一,通过价格战和服务战来吸引顾客的目光,但是产品确趋于同质化。

国内还有许多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他们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来与大型的旅行社形成竞争,从而获取顾客和利润。

六、总结:

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起步慢,水平低,还不能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我们应该健全法律体系,整合,维护经验秩序。努力健全制度和改进制度,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力继续提高和发展。

第四篇: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一、国际化机遇

一是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为世界旅游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全球经济增长的稳步回升,加上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各地区政府采取更加有利的旅游产业促进政策,有利于国际旅游保持持续较快发展。

二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出境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国际化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和世界主要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一批跨境经济技术合作规划已经或正在编制。“十二五”以来,我国还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从行业自身来说,我国旅游业的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蓬勃发展,目前国际上著名旅游集团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外资进入中国旅游业呈加速态势,并向二三线城市纵深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增长,也将推动我国旅游企业更快地“走出去”,使得中国旅游业越来越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大格局当中。

二、市场需求机遇

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可望保持旺盛。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进入结构快速升级时期,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未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旅游消费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我国旅游持续较快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基础。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城镇化有利于国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为旅游消费提供新的增长空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政府支出中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这也将有利于居民消费预期的形成,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

三、交通支撑机遇

我国高速交通等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将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发展基础。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省会城市与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基本框架,高铁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根据《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至2020年,全国民用机场总数将达244个。与此同时,航线也会大大增加。公路方面,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总规模达到8.5万公里,全部建成后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从而大大提高全社会的机动性,为人们旅游、休闲提供快速通道。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我国高速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加上海洋和内河、湖泊等水上交通、城市内部交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各种发展大众旅游的条件正在成熟,发展基础逐步稳固。

四、转型升级机遇

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今后一段时期,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第五篇:旅游行业

如今的旅游行业正走到了一个分水岭——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卖方的特点是标准化、同质化、规模化,而买方的特点是细分、个性以及专业化,新兴小众的目的地和个性化的消费行为会导致全行业生态链的变化。为此,马蜂窝CEO陈罡基于马蜂窝平台上的一些消费者数据,预测了未来十年旅游行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词。

圣地巡礼将越来越流行

根据马蜂窝

2018

年上半年和

2017

年上半年的数据对比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经典旅行目的地和景区的搜索热度有超过

50%

的增长,而那些圣地巡礼景点的搜索热度增长量则高达

135%。对于

80、90

后而言,他们出行的动因不再是传统的名山大川,而可能是因为一部动漫、一场球赛甚至一个美食的制作方法。陈罡分享到:「我身边就有一个愿意坐遍全世界过山车的新一代的旅行者,虽然看起来很新奇、疯狂,但是如今有千千万万新的个体,他们创造出了新一代的旅行需求,这其实也在创造新一代的服务和供应链。」

网红效应引发网红式景点

2016

年,鹿晗在上海外滩边上的一张照片,使得一个普普通通的邮筒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在微博上,鹿晗的这张照片获得了超过

10

万人次的转发,而照片中的邮筒在凌晨

3

点还有人排着长队等待合照——这就是新一代网络效应带来的旅游冲动。

深度体验游将成热门

未来,深度体验完全会超越传统走马观花式旅游场景的旅游需求,这个深度体验其实不再只是到达一个目的地,而可能是因为目的地有蹦极、潜水、冲浪、徒步等项目,才使得人们有出行的动因。所谓的深度体验不仅是消费者的行为深度,而是这些年轻用户对互联网掌握的能力越来越深。

社交+旅游模式带动旅游业发展

我们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熟知「种草」和「拔草」的概念,而在旅游行业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目的地的「种草」可能是来自朋友圈的一系列分享,这些信息出现的时候可能就在用户心里埋下了一个小种子,经过无数次的累积酝酿之后,人们就会产生出行的冲动。而「拔草」的过程其实在于用户查攻略、安排行程以及进行旅行点评的时候,当这些信息回到社交网络时又会变成一个信息源。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旅行其实处在一个非常庞大社交网络里,人与人之间的分享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旅行动力。

未来旅游产业发展五大方向

一、康养+旅游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生态+旅游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三、文化+旅游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乡村+旅游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城镇+旅游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上一篇:现场急救实用技术下一篇:现场物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