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老年口腔疾病及其防治

2022-12-18

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0%[1], 人到了老年, 随着机体的逐渐衰老, 口腔在生理功能和解剖形态方面发生了变化, 这些因素使老年人对口腔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若不注意口腔卫生和保健就很容易患口腔疾病。因此, 了解常见老年口腔疾病是十分必要的。

1 老年口腔疾病类型

1.1 根面龋

老年人龋齿主要是根面龋, 根面龋的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因老年人由于牙周病或增龄改变常发生牙龈退缩激发牙龈暴露。由于根部牙骨质具有特殊的化学组成和解剖结构, 一旦暴露于口腔后, 它对机械和化学刺激比牙釉质更易受到损伤而发生龋坏。根面龋具有广泛的流行性、临床损害的特殊性及防治的复杂性, 需要特别注意。

1.2 牙齿磨耗

老年人牙磨耗, 不论是部分点状磨耗还是整体的磨耗, 其主要表现为牙本质过敏、出现遇冷热致敏刺激疼痛。由于牙合面磨平可出现咀嚼无力。由于磨耗的不均匀, 出现尖锐牙尖, 又可损伤颊舌粘膜, 形成溃疡。不均匀的牙尖可出现咬合干扰以致咬合创伤, 临床上出现牙折, 包括冠折和根折, 而且由于咬合创伤磨耗导致牙合关系改变, 垂直距离减低等, 引起口颌面疼痛及咀嚼肌群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症状。

1.3 牙楔状缺损

是发生在牙颈部的一种慢性缺损, 常称为楔状缺损, 老年人最常见。其病因一般认为是横刷牙的机械摩擦和酸的脱矿化作用。牙齿颈部釉质牙骨质交界处组织结构较薄弱, 在长期的横型刷牙过程中容易被磨损, 加上龈沟内渗出物的腐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楔形的缺损。

1.4 牙本质过敏

牙本质过敏症即牙齿在遇到外界温度变化, 化学和机械性等刺激时所引起的一种异常酸痛感。老年人牙本质感觉过敏症最常见的部位是磨损的牙合?面、颈部缺损以及牙龈萎缩致牙颈部、根部暴露, 这些部位正是老年人容易受到损害的部位。

1.5 牙周病

牙周病是口腔的两大类主要疾病之一, 它的患病率位于龋病之上,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牙周病, 尤其是牙周炎更成为突出的保健问题。人群调查表明:牙周疾病的患者率及严重程度与年龄之间有密切关系, 年龄越大, 牙周疾病的患病率越高, 病情亦越重。如果牙周疾病得不到应有的控制, “人老掉牙”就成为可能。但多数人认为, 人老掉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这是没有认识到牙周疾病的缘故。老人应该享有具备全口真牙的权利。老年人口腔自理能力较差, 导致口腔卫生较差, 同时缺乏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 牙周疾病患病率较高。老年人的牙周炎多为慢性的复合性牙周炎, 有深牙周袋, 牙槽骨吸收, 牙齿松动, 移位, 咬合创伤, 食物嵌塞等。另外老年患者机体的抵抗能力差, 老年人全身系统性疾病较多, 需要服用一些可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 并使用各种抗生素及其它种类药物进行疾病治疗, 对口腔菌群平衡起到一定破坏作用, 这些均对老年人的牙周状况造成不良影响。

2 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

2.1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是保持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之一

也许有人会认为自己已刷了几十年的牙, 还有不会刷牙之理。殊不知, 到了老年期, 刷牙的方法也要仔细研究。首先要选择好牙刷, 应选用刷头不太大, 刷毛不太硬的保健牙刷。刷头过大, 刷毛太硬, 容易误伤牙龈和牙体。一把牙刷不要用得太久, 特别是鬃毛牙刷, 用1~2个月为宜。一旦刷毛弯曲、倾斜, 就应更新。牙膏最好选用含氟牙膏, 既能预防龋牙和牙周病, 又可促进牙龈健康。如果牙龈有炎症, 可以选用含洗必泰的牙膏, 因为洗必泰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老人刷牙时不要用力过猛, 要顺着牙缝方向慢慢刷, 且刷牙的时间要长一点, 可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老年人牙齿稀松, 牙缝变宽, 进食后牙缝容易嵌塞食物残渣, 有时仅靠刷牙难以解决问题, 此时合理使用牙签或牙线, 也是一种很好的洁牙方法。牙签最好选用扁平木质的, 使用时用力要适当, 不要过猛过急, 避免损伤牙龈。用牙线洁齿可用光洁柔软的尼龙线或丝线, 绕在两中指上, 用拇指压入牙缝, 反复磨擦, 清洁牙齿的邻面。

2.2 注意义齿的清洁

一般老年人口腔内多少都戴有义齿, 因此要注意义齿的清洁, 戴义齿的老年人在晚上临睡前应取下义齿, 清洁后泡在冷开水中, 这样有利于口腔卫生。同时可使被义齿接触压迫的口腔组织得到休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戴义齿的基牙, 也就是固定义齿的好牙, 常常并发卡环龋。因此, 要注意基牙牙颈部的清洁, 在每次进餐后都应取下义齿清洁和漱口。若已诱发龋病, 更应及时治疗, 防止病变发展, 造成牙髓的损害, 或导致牙齿从牙颈部折断而影响义齿的稳固性。

2.3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普遍存在的口腔卫生问题,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消除“人老就会掉牙”等旧观念, 提高老年人自身的保健意识, 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 早发现, 早治疗。

摘要: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及全身疾病影响着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过程中, 要加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 提高人们对老年人口腔保健重要性的认识,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要进行经常性的口腔护理工作,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定期洁治, 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以减缓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疾病,口腔卫生

参考文献

[1] 郑艳.口腔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5:129.

[2] 宋国菊, 肖又姑, 王岚.浅谈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及内容[J].护理研究, 2006, 20 (6B) :1577~1578.

上一篇:我的课堂谁做主——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激发”下一篇:科学推进产学研开创育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