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22-09-12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并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的糖尿病。目前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但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与胰岛素分泌不足、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相关。马来酸罗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 可以通过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对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该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将胰岛素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起来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 其中女30例,男28例,患者年龄在40~8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6±2.3)岁。患者的糖尿病病史在4~13年,平均年龄为6.3年,均符合WHO于1999年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 法

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9例,一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另一组(治疗组)使用胰岛素和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治疗,各组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浆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肝功能等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患者原来的生活规律 ,并对对照组和治疗组每天早饭和晚饭前30 min与皮下注射胰岛素, 治疗组在没谈早晨空腹服用4 mg/d的马来酸罗格列酮。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或者空腹和餐后血糖明显下降,可适量减少胰岛素的注射量。对患者进行12周的治疗, 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素用量的指标。

1.3 统 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SPS18.0统计软件处理, 连续计量资料用(±s)表示 ,对照组和治疗组间比较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 ,治疗前后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素用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P>0.05),但是对照组的胰岛素用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的胰岛素用量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这说明胰岛素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用药 ,可以降低胰岛素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使用量。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这说明胰岛素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治疗型糖尿病的效果比单用胰岛素效果好。

(±s)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衰竭 ,并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类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周围的脂肪组织、骨骼肌肉以及肝脏等组织对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减低,2型糖尿病中经常发生胰岛素抵抗。而马来酸罗格列酮是一种为噻唑烷二酮类药,可以通过刺激骨骼肌、肝脏等细胞内PPAPγ从而增加小脂肪细胞,减少肥大脂肪细胞,增加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从而增加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可以补充2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B细胞衰竭而导致的胰岛素缺乏,马来酸罗格列酮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协助胰岛素降低血糖,从而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减轻胰岛素血症。

摘要:目的 观察胰岛素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方法 将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组用胰岛素和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治疗12周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素用量,并于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胰岛素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比单用胰岛素效果好,可以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胰岛素,马来酸罗格列酮,2型糖尿病

上一篇:银企实时对账在电费管理中的应用关键分析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