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2023-02-11

糖尿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之一, 而2型糖尿病是其主要类型,在该病患者群体中约可占到近90%的比例, 其主要好发于35~40岁中年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 2型糖尿病不仅本身对患者健康与机体造成损伤, 而且作为基础疾病会成为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 增加其患得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安全影响极大。 且该病患者一旦患病后通常无法彻底治愈,需要终生用药控制血糖水平。 因此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为使用药物快速降低血糖水平并能够维持控制在稳定、适宜的范围内,该文对该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 患者14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 观察组73例患者中包括39例男性、34例女性,其年龄平均为(51.39±8.24)岁,病程时间平均为(10.38±4.62)年;对照组73例患者中包括41例男性、32例女性,其年龄平均为(50.46±7.53)岁,病程时间平均为(9.82±4.19) 年。统计学检验显示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其症状、 体征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 空腹血糖 水平 (FPG) 超过8.0 mmol/L、 糖化血红 蛋白 (Hb A1c)水平超过7.5%;排除合并有精神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患者,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实验前均了解相关内容, 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暂停其他相关的同类药物,进行运动、饮食调节治疗, 且均口服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剂量为0.25 g/次、3次/d,于三餐餐前服用。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在睡前通过皮下注射将甘精胰岛素注入体内,起始剂量为10U/d,每隔2 d对患者进行血糖水平监测,如效果不佳则可增加2U/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与治疗后血糖水平情况, 包括FPG、餐后2h血糖 (2h PG)、Hb A1c等 ,使用统计学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血糖达标标准为,FPG在4.4~7.0 mmol/L之间, 2h PG水平低于10.0 mmol/L[3]。

1.4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9.0版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 计量资料表示为(±s),使用t检验。

2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治疗后FPG、2h PG、 Hb A1c等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注:#P<0.05,样 。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内科常见慢性疾病 ,也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 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及分泌不足,表现出葡萄糖利用率低下或高胰岛素血症等, 临床症状主要为多尿、多食、多水、体质量降低等“三高一低”特殊表现。 该病的发生、发展受到生活习惯、 饮食结构、 环境状态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生活等各方面习惯均发生变化,且生活、工作环境均出现巨大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已经引起临床的关注与重视[4]。

该病不仅会损伤患者的机体健康,还容易引起心脏病变、肝肾功能异常、 心脑血管病变、 肢端的感染及坏疽等多种继发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造成致残致死而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 由于该病难以治愈, 常会终身患病,因此临床上对该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延缓、改善病情并减少、避免并发症,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提高其预后与生活质量。

二甲双胍是临床常用降糖药物,能够通过对肝脏生产、输出葡萄糖进行有效抑制,降低血糖水平,并可以促进胰岛素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效果;同时提高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效率、促进肌细胞无氧酵解,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 相关研究显示,使用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 但容易引起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且其降低血糖的持续效果较差,预后不稳定[5]。

甘精胰岛素属于人胰岛素类似物, 其药物作用与人类自然分泌的胰岛素相近,具有长效、持续、稳定的药效特点。 这是由于该药物在中性液体中溶解度偏低, 而在酸性环境中则会明显提高溶解度,甚至在p H值为4的环境中能够完全溶解。 因此临床上利用这一特点,将该药物溶于p H为4的注射液中通过皮下注射注入机体,进入血液后其酸性环境被中和,药物转变为微小沉积物持续的进行释放。 这使得药物能够形成长效、平稳的作用, 形成类似于胰岛素泵的作用效果, 亦可以模拟机体生理性分泌胰岛素的过程, 尤为适宜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水平进行长期维持控制的需求。 因此,将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以弥补二甲双胍药效不稳定的弊端,相互促进形成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临床效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FPG、2h PG、Hb A1c等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在使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促进对血糖的控制,使血糖水平降低效果更为明显且更迅速,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使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促进对血糖的控制,使血糖水平降低效果更为明显且更迅速,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临床疗效

上一篇:浅谈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方法下一篇:论技术侦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