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共青团优势,以延安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

2022-10-13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 在延安时期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 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 是民族精神的升华、革命精神的传承、时代精神的体现,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

共青团是党组织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 依靠校园这个良好的文化服务平台, 服务广大青年学生, 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及成功创新创业。

一、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

(一) 良好的组织优势

共青团具有良好的组织优势。无论从团支部到校团委, 院级组织到校级组织, 还是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 都具有完备的组织体系, 覆盖面广, 能把青年学生号召、凝聚、团结在组织周围, 以社会所求和青年所求为出发点,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帮助并给以相关服务。

(二) 丰富的活动载体优势

共青团具有丰富的活动载体优势。通过创新创业报告、论坛等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 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 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提供大量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确保创新创业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发挥, 更能磨炼学生的意志,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 广泛的群众优势

高校共青团作为学生会、广播台、志愿者总队、新媒体中心以及各类社团和协会的领导者, 与广大青年学生极易沟通和交流, 能够很好的引导、组织、服务青年, 群众基础广泛, 凝聚力与号召力强劲。

(四) 巨大的信息优势

共青团干部大部分是年轻的教师和学生代表。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 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 能够团结广大青年学生, 能在大学生创业中提供信息、资源及税收相关政策服务, 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

二、延安精神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密切联系

延安精神在延安时期是以其原生形态存在的。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主要包括:抗大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延安劳模精神等。延安精神内容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区别于传统艰苦奋斗精神的根本点;顽强拼搏, 奋发图强, 锐意进取, 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核心所在;生活上克勤克俭, 艰苦朴素, 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要求。从一定意义上看, 延安精神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二者之间的完美结合。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张思德精神”“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延安精神的真谛, 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根本落脚点。

(二) 延安精神体现了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巨大勇气和创新精神之下, 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党上下普遍践行的思想方法和行为选择, 才取得这难以置信的伟大成就。也正是这种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的精神, 更能激发大学生对创新的全面认识, 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素质。

(三) 延安精神体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引以为傲的光荣传统, 无论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当年英勇的红军没有被艰苦的生活和极度的困难吓倒, 一次次突破艰难险阻, 最终胜利会师陕北, 体现了我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艰苦奋斗精神。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的引领下, 激发大学生的实践能动性,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

三、以延安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

学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延安精神的融合, 使革命精神与新时代的新要求紧密结合, 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新一代富有创新素质同时又有老一代创业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一) 弘扬延安精神, 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 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一是通过校园广播、网站、宣传展板、微信、微博以及校园信息服务等平台对延安精神进行大力宣传,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二是把延安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团建设中去, 引导大学生成立“红色文化读书社”“延安精神研究社”等社团, 自发学习延安精神;三是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公益项目中, 通过各种创业讲座、竞赛、培训等方式, 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 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教育实践群体, 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二) 挖掘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 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挖掘延安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 把延安时期的英雄人物事迹、经典红色歌谣、影片等素材运用到日常的团日活动、团课、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中去,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大学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旧址等, 开展考察、研学活动, 回忆当年的创业场景, 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业热情。

(三) 巩固延安精神的实践内容, 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

在日常的认识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实习中, 将延安精神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激励学生不怕吃苦, 实事求是, 脚踏实地, 培养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从而帮助大学生坚定创业意志, 培育吃苦耐劳的创新创业品行, 为成功创新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发挥自身优势引导、组织、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延安精神,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良好平台, 以延安时期党中央领导人民群众的创新点与创业史为榜样, 提高大学生思维开发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促使大学生成功创新创业。

摘要:共青团具有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等特点, 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 具备有利条件。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共青团日常工作中融入延安精神, 对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共青团,延安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赵耀宏.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 张金锁.延安精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7

[3] 王东维.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9) .

[4] 李晓霞, 陈建华.将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7.

[5] 郑琳.高校共青团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研究[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8 (5) .

[6] 李琳.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优势,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7] 李琳.弘扬延安精神, 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J].赤字, 2017.

上一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医疗纠纷的防范下一篇:论辩护人对特定证据的展示义务——基于对《刑事诉讼法》第40条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