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

2023-03-31

第一篇: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

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

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

第十三中学张芳

什么是 “三平精神”?简而言之,三平精神就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责任感”。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深刻地理解“三平”精神的内涵,认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把“三平”精神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去!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传授知识。而事实上,老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学习怎样做人,所以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老师就扮演起了为人师、为人母、为人父的多重角色。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辛勤挥酒智慧的甘霖、启蒙着混沌的种子。我们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让学生个性张扬、激情勃发。我们用“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绪点化掉多少差生心中的冰结;我们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激励又扬起多少“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风帆。可以说,在生命的旅途上,家长把学生引上人生之路,而老师则担负起把学生扶上马又送一程的使命。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一帆风顺,万籁俱寂时,在桌前与灯火相辉映的是我们!晨雾朦胧时,在晓风残月中踏醒校园的又是我们。我们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去擦亮学生期待的目光,我们用恩师赐予我们的能量去点燃学生的希望。我们要用这希望之火去陪伴我们培育过的学生,让他们用从我们这里学习到的

知识穿越人生的风风雨雨与世间的坎坎坷坷。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最平凡的人生;无私奉献,育人成才是最壮丽的事业。每当我举步走向讲台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泛起阵阵骄傲,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讲台上,我的理想插上了翅膀,青春焕发了活力,生活充满了希望。如果说我们的爱是为了普天之下的所有孩子,那么,我们的情则是为了实现孩子那充满幻想的未来。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天底下最具风采的人,是因为老师播撒出的是心血,收获的是希翼。传递文明老师是桥,科教兴国老师是帆;古有孔孟,今有我们,“一碗粥、一杯水”足矣;“一枝笔、一本书”乐也。为人师表,无尚光荣,我们甘用物质的清贫换取精神的富有,我们无怨无悔守着这一方净土,执着一份清淡,奉上爱心一片。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变,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守候我们心中的是那盏希望之灯,尤如追日的夸父永不言累,恰似开弓离弦的利箭永不返悔。

老师,这个字面上平淡无奇的字眼,孕育着圣洁和伟大。老师,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工程师,是国家、社会兴旺发达的设计者,是英雄豪杰、伟人奇才的雕塑家。我们曾经都是学生,我们曾经都有过“寸草难报三春晖”的情怀。今天我们的荣誉章上,映衬着多少老师当年辛勤耕耘的身影,折射着多少老师无私奉献的光华。而今天,学生们取得一点点进步,我们为之雀跃;学生们若有一点点失误,我

们又有多少痛惜。桃花潭水深千尺,哪及恩师培育情。人生离不开老师,老师给予学生的财富是永恒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不忘培育过我们的老师,我们更珍惜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职业,听,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着我们与时俱进的脚步。我们愿俯下身子、虚心学习、尽其全力、融汇贯通。让我们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我们的向往,更是老师们的希翼,我们不需要学生给予我们任何的物质报答,我们只要他们那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我们只要那若干年后桃李满天下的欣慰。桃李芬芳怀伟志,英才荟萃兴中华。是小草就让它去装点大地,是大树就让它长成栋梁之树!从教数十年之后,也许我们会感到疲倦,也许我们曾经踌躇满志,也许我们永远默默无闻,但我们只要把平凡的人生献给这壮丽的事业,用心血与汗水去浇注祖国的花朵,那么,我们就会在这壮丽的事业中谱写出生命的赞歌!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三平”教师,他们大都年过半百,同样是那样平凡、平静、平常而让人感动;他们敬业,他们上进,他们虚心,他们有爱心,他们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温暖着孩子们。他们很平凡,他们做的事也很平常,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呢?

回想到此,扪心自问,我们也很平凡,但在平凡的工作中是否有

孜孜不倦地追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平淡无奇的工作,何谈追求?我们也很平静,但平静之中是否饱含满腔热情呢?我们也很平常,一日三餐,诸事纷杂,但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平”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自身修养,像“三平”教师的楷模那样,做“三平”精神的真正实践者!

第二篇: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平凡的如一粒沙子,普通的像一棵小草,但我从事的是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承担着 “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重任, 这巨大的反差曾一度使我在平凡工作与神圣事业之间困惑,在贫乏的物质和富裕的精神之间迷茫,也曾无数次思考“过蜜峰采来百花后,到底辛苦为谁甜?”是卢书记“三平”精神和“四种河南人”的论述所蕴涵的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那真智灼见让我深受到启发和教益。“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这不正是我们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吗?

教师是一个平凡的岗位,教师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是一个很难衡量的个体创造性过程。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工作的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的,而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分晓,你所做的,所说的和使学生接受的一切,有时需要五年,十年才能显示出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道”“授业”,也要“言传”“身教”。教师把凝聚在教学内容中的智慧,情感,世界观化为自身的智慧,情感,世界观,并通过自身的知识,才能,运用自身的品德,人格,情感,意志,世界观等感染学生。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这种示范作用在塑造学生心灵的过程中,是其它任何影响难以比拟的。德国著名教育

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所以说,我们在平凡之中应该有伟大追求,在平静之中应该有满腔热血,在平常之中应该有极强烈的责任感。

我不想说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不想说教师的清贫和与世无争,我只想说做为人民教师,我们很骄傲,很自豪。新时代赋予了教师新的使命,与时俱进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应该是阳光的,充满生气的教师队伍,我们学电脑,搞教研,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更现代化,更科技化,更人文化的教学方式,我们懂得修饰自己,使自己漂亮,得体,我们懂生活,会生活,有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我们能够从容的面对几十双渴求的眼睛,在学生面前,我们是父母,是大姐姐,是朋友,我们是团结实干,年轻的集体,我们仍然一如既往的爱着自己的这份工作,为人师表,做学生的典范。

教师的工作始终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教研等几点一线上运动。单调乏味得叫人多少会有一些厌倦,作为一个好的教师,不但应该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还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胸怀和极强的社会责任。爱教育事业,最终的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好孩子。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他们的爱,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对他们负责任。师爱是每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

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如中国最美的女校长---李灵,从淮阳师范毕业时,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像其他学校的孩子一样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爸爸要了200元钱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满头大汗地装载着“精神食粮”。我们看看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他的颁奖词: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和平凡的工作体现,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的言行,学生极易照样接受,很少去鉴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空论。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教师应以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业精神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才不负于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其实,我们老师也是中国的脊梁,虽然一个人的存在状态大多时候是

平平静静、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但平凡并不是平庸,平凡之中蕴藏着伟大。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凡事既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抛弃、不放弃,扎扎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让我们在“平凡”中去实现我们的 “伟大追求”、在平静之中付出我们的“满腔热血”、在平常之中体现出“极强烈责任感”。为中原崛起再立新功。

第三篇:学三平精神 做三平教师

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就教育系统而言,“三平精神”既是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也是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

“平凡、平静、平常”,看似普通,却包含着一种务实执着的精神气质;“追求、激情、责任”, 在平凡之中追求伟大,在平静之中怀有满腔热血,在平常之中保持强烈责任感,才能实现对生命价值的创造,对人生境界的提升。在我们学校发展的今天,需要进一步学习“三平精神”,领会“三平”精神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不断赋予“三平”精神新的时代内容。

一、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

我们学校有着50余年的办学历史,逐步形成了严谨笃学,敬业乐群,求真务实,不断创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良好师德传统,优良的传统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传统使学校在社会上保持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有了重要保证。在学校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无不体现学校及学校教师的伟大追求。

如果没有一个强烈的育人目标的指引、追求,就不会形成今天良好的师德,健康的学风,更难以形成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团结拼博的精神面貌。特色鲜明的学校除了由专业、教学的特

色彰显外,还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师资队伍来体现育人的特色。教师既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 教风与学风、校风是一个整体,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风,更谈不上良好的校风。在高等职业教育又迎来新的发展的今天,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要求下,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把“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深入到我们的内心,转化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把“三平精神”转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

教师这一职业很平凡,但平凡中更显其伟大。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但同时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一个教师只要有追求、有激情、有责任感,就一定能自强不息、求索不止,就一定能见证辉煌、成就事业。如果我是一滴水,我就要滋润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线阳光,我就要照亮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颗螺钉,我就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今天我是一名教师,我就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教书育人,无怨无悔。这不是对“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的最好诠释吗?

二、 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肩负着培养21世纪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重任,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上,更表现在高尚的师德上。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血、倾心的投入、如果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没有对学生无比的热爱,就完不成这一神圣的使命。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绝大多数教师有着强烈的

事业心和开拓创新意识,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学生和家长的尊敬。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构建的过程,更是人格和行为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各种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要做有心人,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不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专业技能,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在和风细雨中满腔热忱地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三、 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教师是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有了强烈的责任心,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一个教师,不只要热爱教育事业,还更要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一名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他就不会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教师的岗位极其平凡,但要求我们要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的重任。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

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让这种责任意识渗透到自己的血液之中,成为自己的一种品格。

我们身边的“三平”教师也不乏其人,每年在学校评先中都会涌现一批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秀教师,他们平凡、平静、平常的人和事让大家感动,他们性格、相貌虽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敬业、进取、奉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温暖、感染着心爱的学生,他们中更不伐有一些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三尺讲台的坚守,你说,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吗?

有追求就有创造,有激情就有梦想,有责任就能树立形象。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使命。让我们牢记责任,大力弘扬“三平”精神,在平凡中创造价值,在平静中酝酿激情,在平常中奉献精彩。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可能还会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眼前干起,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坚守住一份伟大和崇高,就会多结硕果,多育人才。让我们将“三平“精神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工作者巨大的潜能和创造性,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称号。

第四篇:学“三平精神 做三平教师”师德征文

做有追求、有激情、有责任感的教师 三平精神是指‚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这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卢展工说‚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种崇高就是体现在‘三平精神’之中‛。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三平精神‛既是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三平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求。

一、做有追求的教师——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

从许昌师范学校毕业,带着满腔热情走上了三尺讲台,从此,我乐在其中,勤奋敬业,不懈奋斗,在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多年来如一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为发展教育事业,培育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走进教育队伍,面对全新的事业,我由陌生到熟悉,

由理解到喜欢,由喜欢到爱,一步一步走过来,这种爱不是一时冲动,不是一句口号。我爱教育,既爱她的创新挑战,

爱她的刚直不阿,也爱她奔波劳碌,爱她的清苦寂寞。参教10年来,我始终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平凡之中孕育伟大追求,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教师的崇高与伟大。

二、做有激情的教师————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

面对周而复始、经年累月的平静生活,作为教师,职业劳动反复的特点决定了生活的平静,决定了我们每天都要在平静的教书育人的生活中走过。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生活的平静而忽视了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忽视了对自身劳动价值的追求,因为我们的工作还具有创造性这一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平静中不能失去了创造性,不能让生命在平静中默默磨损,不能在平静中消耗了大好的年华。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有教育的激情,需要‚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教师上课富有激情,学生才会为之振奋,教学效果也会相应而生。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也会是个脚踏实地的教师, 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同样可以奏响人生的华美乐章,创造生命的意外精彩。

三、做有责任感的教师———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生命是平凡的,但又是伟大的。作为教师,我们是平常的,工作也是平常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允许自己的责任心平常。因为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为民族振兴奠基的重务,我们肩负着塑造灵魂和呵护生命的担子,我们得为国家

民族负责,我们得为每一个生命负责。面对祖国的花朵,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他们识文断字,让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塑造他们稚嫩的心灵,并维护他们的身体和生命安全。而这就需要每一位从事教育的人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特别是在如今教育环境受到威胁的情形下,我们必须有极强的责任心,细致入微地百分之百地为孩子们考虑,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这种责任心的形成,则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以时代的使命感来要求自己,警醒自己,把教书和育人,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看做是一种使命,是群众和社会所赋予我们的一种庄严使命,只能做好,而不能有所麻痹或是懈怠。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牢记着这句话,我将朝着做一个有追求、有激情、有责任感的教师的方向奋斗,努力而扎实地走在教育的道路上!

第五篇:学习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演讲稿

学习三平精神演讲稿

演讲人:张彦彦

三平精神就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责任感”。作为人民教师,作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深刻地理解“三平”精神的内涵,认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把“三平”精神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去!要从眼前着手、从细节做起。为实现毕生奉献的教育事业,必须保持一颗平静心,淡泊明志;为履行“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崇高职责,必须在平常中追求乐学敬业的境界。

通过深入了解和不断学习,我了解到我们身边的“三平”教师也不乏其人,

我身边苗秋芬老师,同样是那样平凡、平静、平常,同样让人感动。她用自己的爱心来温暖孩子们,他无私奉献,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以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他积极上进,他是我的楷模,我的榜样。

再看看我们学校那些默默无闻的“三平”教师,他们大都年过半百,同样是那样平凡、平静、平常而让人感动;他们敬业,他们上进,他们虚心,他们有爱心,他们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温暖着孩子们。他们很平凡,他们做的事也

很平常,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呢?

回想到此,扪心自问,我们也很平凡,但在平凡的工作中是否有孜孜不倦地追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平淡无奇的工作,何谈追求?我们也很平静,但平静之中是否饱含满腔热情呢?我们也很平常,一日三餐,诸事纷杂,但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平”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自身修养,像“三平”教师的楷模那样,做“三平”精神的真正实践者。

低头思考,在三平精神下,在“三平”教师楷模前,如何如同他们一样,做三平精神的真正实践者呢?我特制定出如下规划:

1、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努力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趋势,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备课中能有所创新,写好教学反思,使自己成为一个专长性教师。

2、积极认真阅读教育类的杂志,不仅给予自己正确的引导,更使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与参照,同时也为撰写论文积累素材。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积极参加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力争在区级或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

3、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学习平台,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抓住一切听课和学习的机会,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关心孩子,与他们连成一片,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在教育培养班干部方面,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提高学生管理能力。

上一篇:学生会学习部总结汇报下一篇:学生课间活动安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