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习俗文化

2024-04-14

羌族习俗文化(精选8篇)

篇1:羌族习俗文化

羌族文化之法律文化

羌族文化是羌族生活智慧的结晶和人文成就的体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遭受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加之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羌族文化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本人通过对该地区的映秀、水磨古镇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主要内容包括羌族地区文化民俗的现状,地震对村寨的破坏及灾后重建情况,村寨的文化保存现状,村民对文化的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想法等。初步探析羌族文化中的法律文化,揭示其在传承中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给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合理保护羌族文化。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是汉族前身——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羌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各地,即河西走廊之南,泯州、洮州以西的地段,历经沧海桑田,羌族或东迁、或南徙,迄今为止,主要生活在岷江上游——四川阿坝州的汶川县、茂县和理县境内的8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羌族共有30.6万人,98.2%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和和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羌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一套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一、羌族的发展与演变

羌族历史悠久,可溯源于3000多年前的古羌人。羌人中的一支约在春秋、战 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代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今日的羌族。

羌族的历史也是多元的。一部分羌人在不断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中,不断迁移,也在不断的与各民族相融合,尤以汉族为主。他们慢慢地进入中原地区,慢慢地转变为发展农业经济,然后慢慢地与当地融为一体。还有一部分羌人留居原地,固守着其原有的经济和文化传统,衍息至今,这当中的代表也就是本文的主体——岷江上游地区的羌人。

二、映秀与水磨古镇

映秀镇地处汶川县城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是前往 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旅游的必经之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映秀镇是地震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灾后重建成为

举世瞩目,不得丝毫差错。温家宝总理指示要把映秀镇建成“全国灾后恢复重建样板”。如今,重建后映秀镇以“天使之城”的新面貌重新亮相,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水磨镇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三、羌族文化现状

羌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能较好的贯彻国家法律,但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现状令人担忧。各种法律制度在羌族地区的推行,与其习惯法所维系的法律现状发生了制度层面的碰撞进而导致文化层面的冲突。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羌族文化缺乏了传承载体和展示方式,仅靠口头的传播影响,导致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普法效果差,影响到法律制度的实施全局,这些正是法律制度实施的诸多难题。国家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对羌族文化进行研究和保护,但由于缺乏法律的强制执行和威严,很多政策方针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从法律上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关系整个羌族文化的生死存亡。

四、羌族文化中的法律文化

所谓的羌族文化中的法律文化也就是指羌族人在几千年的发展演进中保留下来的习惯法。习惯法或许有其落后性,但这些习惯法构成了羌族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法律文化,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西方的法律史程里,习惯法都曾是法律渊源之一。关于羌族的习惯法其 表现形式大概有三种:

(一)乡规民约和村规民约

(二)宗教习俗

(三)家规家训族规。

习惯法的内容当然不会如现行成文法那样成其体系,但为更准确地分析羌族习惯法的内涵,仍不妨用现行法的体系及法律术语去考察其内容。可以说,通过

乡村规约、宗教习俗和家族规训所体现出的羌族习惯法,其内容是繁杂而无系统的,从调查的资料综合分析,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刑事习惯法规范

羌民族中,调节羌民刑事法律关系的习俗规范并不多,这应归结为羌族汉化程度较高的缘由,由于羌族是华夏族源之一,在东迁南徙过程中,不断和汉民打交道,所在区域亦是汉人政权的有效统治范围,故羌区的刑事案件大多适用汉人政权统一的制定法,基于此,羌族习惯法中的刑事内容,主要局限于对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进行规范,具体如抢劫、盗窃犯罪,残害耕畜犯罪,滥伐林木等,羌族习惯法对这一类犯罪有较为明确的制裁规范。对盗窃犯罪,在行为人不明确的情况下,采取约定俗成的神明寻贼方法,乡约、寨首聚集村民,扎一草人象征窃贼,众人持火枪射之,事后村中人谁有异常反应,则众人依俗认定他就是该盗窃案中的行为人;在行为人明确无误的情况下,乡约寨首则聚集村民将窃贼捆绑游村示众,村民人人皆可持械抽打罪犯。通过习惯法处理的刑事个案,一般不上报司法机关依国家法进行处理,从而造成习惯法与国家统一法之间的断层与冲突。

(二)民事习惯法规范

民事法律的主要调整对象是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羌族的民事习惯法规范也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

1.调整人身关系的民事习惯

羌民的人身关系带有强烈的血缘特征,因而这方面的习惯法规范主要是用以调整家族及其延伸后的房族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中又以下述的几种民事法律关系最具代表性。(1)族权(2)母舅权(3)上门女婿的权利、义务(4)收养的法律关系

2.调整财产关系的民事习惯

在羌族民事习惯法中,调整财产关系的规矩主要涉及到财产保护和财产流转两个方面。

(三)婚姻制度及其习惯法

羌民认为婚姻是其始祖神木吉珠创造的,历史和现行的一切婚姻习俗制度都是她制定的,“所有规矩她制定,后人不敢有减增,一代一代传下来,羌人古规

须遵行”所谓木吉珠女神创制婚姻规矩,实质是崇奉神的羌民把客观存在的婚姻制度以神话为载体加以再现,赋予其神圣性和不可更改性,强化婚姻习惯法的效力,因而从羌民婚姻的说亲开始,经过订婚到婚仪举行,都离不开神的力量。如说亲时,男女双方要把生辰八字进行推算,写成庚书,置于神龛的香炉下,七天之内家中器皿不被打破那视为八字相合,方有进一步订婚的可能,在此,与其说是人取得了婚配权利,毋宁说是神赋予了他们男娶女嫁的权利,所以羌民的婚姻习惯法是以神为中心的神法。当然,羌族的婚俗姻规也并非一成不变,综观其婚姻里程,呈现出如下的阶段性。1.包办婚阶段(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2.过渡阶段(本世纪五十——八十年代)3.自主婚阶段(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古老的羌族存延至今,既能达到较高的汉化程度,又能保留本民族的独立特征,如语言、服饰、建筑等,其中传统的习惯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用思辩的眼光来看,羌族习惯法在国家制定法和现行法之间,难免有一些消极之处,但其积极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1.起到了规范羌民行为,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2.增强羌民的凝聚力。

在弘扬羌族习惯法之长时,也不可故意避言其短,从整体上看,羌族习惯法和现行法之间有冲突也有交融,但两者间的文化整合是极为艰难的,诸如现行法禁止的近亲结婚,在羌区仍然没有完全绝迹,从中可看到婚姻习俗制约羌民优生优育和人口素质提高的创痕。高山羌有大面积种植罂栗的,有多达5000株者,按国家法律已构成犯罪,然而当地羌民却不以为然,就连村、乡政府对此类情形也仅仅是予以口头批评,限期铲除了事。大多数轻微的刑事案件都是由宗族内部或宗族之间进行调处,很少有诉诸法律以求保护的。如此种种,折射出传统习惯法消极作用的余波,它正在限制羌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这也是亟待人们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指导羌区的法制建设,以帮助羌族同胞早日跨入社会主义法制的新天地。

五、羌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的指导下,司法机关制定相应的保

护措施到具体司法领域。

2.建立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规网络,大力进行普法教育。

3.做好法律事务中心与其他工作的对接。

4.依法完善各种法律基础设施,积极贯彻各项示范性制度。

5.深入构建司法、社会一体化保护体系。

篇2:羌族习俗文化

羌族地区有其该地域内的传统节日。节日的由来多与他们所从事的农牧业、居住环境和信仰崇拜有关,他们在不同的节气从事不同的生产劳动,并从中积累的经验总结。生活生活中有诸多事情和节庆都要有“释比”或德高望重的长者来主持,故“释比”与各种节庆是密不可分的。节日庆典中“刷贝姆”是节日组织者和参与者,这充分反映了节庆与信仰崇拜间有密切的联系。“释比”的参与既充满节日的氛围,又有浓厚的文文化色彩,故羌族的节庆是庄重又神秘的盛会。

“基勒俄苴”(狩猎节,正月初五),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源于古羌人最原始的狩猎活动,因当时的生产生活以狩猎和采摘野果为主,而成年男子主要承担着狩猎任务,故又叫男人节。

正月初五,这天意为狩猎者的吉祥日子,所以这天家里都要给男人(不分老少)用灰面粉做一个象动物似的兽馍,然后每家出一些酒肉到寨子指定的地方去并带上弓箭或猎枪,把形似动物的兽馍放在一起瞄准射击,如射中就意为这年里的狩猎有获。然后大家围在一起敬神、喝酒唱歌,最后带着一份酒意回家。

跳甲(正月初七)流行于太平一带。“跳甲”由祭祀祷告、出征壮行、祝福平安三个场面组成。“跳甲”由村寨德高望重的老人引领,之后是全村的男子老少,大至60、70岁的老人,小至15、16岁的少年,大家手挥长刀、戈矛、火药枪等兵器,踏拍而舞,每到住户人家,主家妇女们端起早已备好的砸酒、烧酒、饮料等酒类向出征的勇士们敬上一碗碗壮行酒,以此默默祈祷平安归来之意,由此从寨内边歌边舞,到寨口会合后,分别前呼后应发出呼喊,达到彼此相互鼓励的目的,而后一道跳起出征的舞蹈,边跳边舞,唱起粗犷高吭的歌曲,踏着相同的步伐,时而转动身姿,时而刚中带柔的动机。队伍像一条灵性的长龙,向着村寨的神树林移动,在神树林开阔的空地里,在德高望重的的几位老人引领下,大家传唱着有关“跳甲”的歌曲并相继摆下几种阵势,相互演练格斗,发出高吭雄厚的呼喊,气势雄壮,规模庞大,流淌出来的音符极具震撼力,给人一种联想到古代出征时的悲壮情景,激奋的气势。等男子们跳完“跳甲”后,妇女们敬上醇香的砸酒,以表辛苦辛劳之意,接着妇女们跳起了欢快的萨朗,男子们一边欣赏着,一边喝着砸酒,早已忘记了疲劳,大家手挽着手,唱着优美动听的萨朗歌曲,跳着熟练的萨朗舞蹈,整个村寨沉静在欢乐幸福的海洋里。

太平灯又称“万年灯”当地人俗称“耍龙灯”(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一)流行于白溪一带。太平灯分以下几个仪式:

一、正月初九糊“太平灯”活动正式开始,全村的男丁拿着五色彩纸和浆糊都不约而同来到寨首的庙里开始糊灯。糊灯还有讲究,龙头用五色彩纸、龙身、龙尾和牌灯用白纸、龙珠用红纸。糊好后从牌灯到龙尾按秩序倚墙摆放在太阳光下烤干。

二、晚上全村的男女老少又再次聚到庙里准备出灯,首先举行的是“开光”仪式,庙里的诸神神位前早已点好香蜡,男丁们手里举着太平灯跪在神位前。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始主持,长者手里拿着大红雄鸡,念着古老的祭祀词,大意: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吉祥的话语。祷告完毕后将鸡血分别涂抹在每节灯上,“开光”仪式才算完毕。

三、出灯—取净水,灯队浩浩荡荡从庙里出发,一路高唱歌曲,到村头的河水里,举行取净水仪式,这是又有一位老者站在河边手里拿着柏枝,点燃后,致祷告词。取了净水后灯队才开始在全村经行“送福”。

四、接灯,指的是各家各户迎接太平灯的到来。这是每家每户在自己的门口准备九品香蜡和系列供品,迎接灯队的到来,当灯队的牌灯一踏进院子,接灯的主人家中一男丁将一把柏枝点燃,并在每节灯上拂过,此乃“除晦”之意。这时灯队才能进入庭院,并站在主人家大门口,这是灯队中较年长的开始致辞,大意就是祈祷这家人家庭幸福、万事如意、风调雨顺等祝福语言。这样灯队又转到下一家,举行同样的仪式,最后在一处宽阔的场地上开始“摆阵”。

五、摆阵,指的是灯队在一处宽阔的场地上,一边唱歌一边“耍灯”,其中有“龙摆尾”、“送天灯”等。阵摆完后,除了宝,其他的灯都马上送到庙里,而宝将送到今年“会首”家里,在“会首”家里开始进行接宝、唱礼仪舞曲、坐唱酒歌、萨朗等活动,直至天明。此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一。

感恩节(四月十二)流行于洼底,白溪以上一带。羌语“热勒航”,是农历四月十二的意思;“故尔国”是感恩、报恩的意思;“故”是恩德、有恩等意思,“尔国”是感谢、报答等意思。

居住在岷江流域的羌族村寨,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的“故尔国感恩节”,感谢和报答太阳神、天神、森林神、山神及所有对羌人有帮助和保护的需要感恩的神和人。同时祈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地方太平、森林茂盛、环境优美。是羌族传统最为隆重盛大的节日。

举行的时间各地不尽相同,大多数集中在春天播种完进入初夏时举行。茂县洼底乡和白溪乡的多个村寨,每年农历四月十二日集中到洼底乡热额辣沟三寨村举行,所以叫“热勒航故尔国四月十二感恩节”。

节日过程和仪式十分宏大。活动一般两天,第一天各户上山请回杉树枝供奉在屋顶神塔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感恩祈祷。第二天所有12岁以上的人着节日盛装聚集到村子附近的“神林”里固定场地举行“故尔国”感恩节活动。活动一般由“释比”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在进行完感恩祈祷、为满12周岁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小孩举行成年礼,感恩开坛酒、感恩贡餐等庄重严肃的内容后,举行射击、摔跤、赛马、推杆、唱圣歌、演奏羌笛、唢呐、跳萨朗舞等节日庆祝活动,往往延续到村寨通宵欢庆,尽兴而散。

瓦尔俄足(五月初五): 是羌民族古老的传统节庆活动,其源于古羌民族多神崇拜和信仰。地处四川省茂县曲谷乡河西村的西湖寨是“瓦尔俄足”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千百年来,这一地区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为祭祀天上的歌舞女神萨朗姐,每年农历五月初三至初五,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女性羌民都要举行“瓦尔俄足”活动。届时本寨不分老幼,携香、蜡、柏香祭馍、刀头、敬酒,身着鲜艳的羌族服饰,佩戴金银首饰,前往“热米珠”女神梁子的神塔前祭祀歌舞仙女“萨朗姐”,祈求赐教新的歌舞,并保佑当年风调雨顺,然后把歌舞带回寨中,所以又称领歌节。又因这一活动主要是以羌族女性参加为主的习俗活动,所以又被称作“羌族妇女节”。

六月初六(晒衣服日),当地人说:“六月六晒龙皮”。到了六月初六这天,不管天晴下雨,人们都要把家中的皮衣、皮裤、皮帽、皮口袋、皮鼓肚,羊毛衣库、手工成品羊毛,麻布衣库、手工麻布成品,精美刺绣品,新郎、新娘服等,都要拿到房顶或院坝里去晒,意味着晒后不生蛆虫,能保存完整。届时各户还要相互参观,评论谁家的东西好看等一系列活动。

转山会(六月二十四日):有的地方称祭山会、塔子会,是羌人崇拜天地、日月星辰和大自然的体现。每个村寨都在各自的神树林里举行。会首由寨中长者轮流主持,仪式由“释比”或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主持者代表山神、天神以最美好的言词奉赠全寨人,祝大家风调雨顺、林茂粮丰、人畜兴旺、万事如意。祭山有牛祭祀、羊祭祀、鸡祭祀等,根据各地不同的习俗来选一种方式进行。祭山完后参会人员跟着主持人围着塔子,手持刀或树枝围塔边唱边跳三圈后,最后围坐在一起喝起咂酒共同进餐,松坪沟的转山会更具有特色。届时还举行一些羌族传统的游艺竞技比赛。到了下午各自回寨,转山会结束。七月初七:传说这天是牛郎织女一年中见面的日子,所以羌族姑娘这天盛着美丽羌装,佩戴着金银首饰,带上美食和精美的羌绣,在野外烧起篝火,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交流歌舞、羌绣、烹饪技艺,畅谈各自的恋人,笑谈人生。时值太阳西下,她们唱着山歌回家,以引起小伙们的注意。

九月初九(煮酒日):这天羌家首先用五谷杂粮小麦、玉米、荞麦、青稞、燕麦来祭天神、太阳神,祈求所煮的咂酒口感香甜味美。然后选择家里储存最多的粮食来煮咂酒。因为这天所煮的咂酒可以放置一年都不变质,且放的越久越好,故此九月九日几乎每家都要煮咂酒,以备春节时喝,所以这天煮的酒曲谷地区又叫春年酒。

十月初一(羌历年):羌年源于羌人先祖神农氏,他首创农耕。《说文解字》:“年,作谷熟也,从禾。”《谷梁传》:“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又一岁也。”羌年又称收成节,因为到了此时各种庄家都已收割完毕,已到农闲时节。羌民为了喜庆一年的丰收,故在这时节家家户户都极力筹备,到了十月初一羌寨充满节日气氛,男女老少均着鲜艳盛装,各家杀鸡宰羊祭牛王神,感谢牛王神给人们的生产劳动带来的最大劳力。届时家人团聚在一起制作羌家美食,用麦面或荞面包瓦底(也就是饺子),将面包成弯月形肉馅大蒸瓦底,有的作成马、牛、羊、鸡等各种动物形状的祭品,然后将祭品拿到本寨的神塔前去祭祀,与他人相互馈赠分享劳动成果。羌年这天给牛喂最好的食物,让牛休息一天,禁止耕地。祭祀完后人们欢聚在院场里,各家都带上最好的酒菜,欢歌跳舞,沉浸在欢乐的萨朗海洋和欢快的酒歌之中。羌历年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3: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

一、悠久的羌族民歌, 灿烂的羌族文化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一方山水孕育一种文化。千百年来, 羌族人民在岷江上游这一特殊的地区生产生活, 世代繁衍, 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羌族民歌, 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姿的羌族文化, 发展了社会经济, 推动了社会进步。羌族民歌的形成, 与羌族人民农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 人们自古就喜欢用唱歌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相互之间进行交往。在羌族村寨, 男女老幼大都会唱民歌, 劳动生产、节日聚会和婚丧嫁娶都要唱歌, 青年男女更是多以唱歌来进行社交活动。在羌民歌中, 酒歌、情歌、山歌、劳动歌为数最多。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与悠久的历史, 使羌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古朴、深厚、独特的民歌。羌族民歌使得羌族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通过口耳相传的口头传承形式代代相传。羌族民歌曲目丰富, 种类繁多, 风格古朴, 保存了较多的传统风貌, 题材广泛、语言生动、形式多样, 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而经久不衰而保存至今。羌族民歌反映了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历史、道德情操,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羌族民歌作为羌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 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艺术土壤之中,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羌民族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 所以历史悠久、口传心授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羌族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色

羌族民歌的表达方式多样, 大多不受场地的限制,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野外, 在山上还是在田间, 在田边地角还是在宽敞的坝子, 你都能听到羌民在唱歌。

1. 羌族民歌的分类。

羌族民歌从形式上可分合唱、独唱、对唱三种。从内容上可分为情歌、酒歌、山歌、劳动歌、风俗歌、时政歌、巫师歌、耍山调等八类。 (1) 情歌, 在羌语中称为“柔西”, 它是羌族民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歌, 主要是羌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时所唱的歌曲。羌族青年男女常常对答互唱, 以表达男女间高尚纯洁的爱慕之情。情歌有试探歌、求爱歌、热恋歌、思念歌、盟誓歌等种类, 例如《郎上山来姐下河》等。 (2) 酒歌, 在有的地方叫“唱酒戏”“唱酒曲子”, 是羌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歌唱形式。羌族生活中的喜、庆、婚、丧、节日等都离不开咂酒。“有酒歌儿多, 无酒不起歌”。演唱时, 主人和客人轮流对饮对歌。其旋律优美, 节奏缓慢, 歌词较长, 或表达祝贺、吉祥之意, 或叙述家史、追忆祖先的业绩。最著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等。 (3) 山歌, 在羌语中称“拉那”或“拉索”, 是羌族人民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的歌曲。它有抒情山歌和劳动山歌两种, 数量极多, 节拍比较自由, 演唱形式有对唱、独唱。羌族山歌, 语言简练, 具有鼓舞劳动情绪, 使人充满劳动的喜悦之情。抒情山歌婉转优美, 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例如《龙窝山上云重云》等。 (4) 劳动歌, 是羌族历史上最早的民歌, 有犁地歌、收割歌、打场歌、撕玉米皮歌等。劳动歌中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其中有的节拍规整, 接近歌舞曲, 有的节拍自由, 近似山歌。有独唱、齐唱和对唱等形式。有的节奏舒缓, 曲调悠扬, 节奏明快, 气氛热烈。对于羌族民族来说, 歌声是劳动的伴侣, 劳动离不开歌声。 (5) 风俗歌, 主要是指葬礼安魂、祭祀和婚礼祝愿时唱的反映民俗、礼仪方面的民歌。祭祀歌由巫师说唱, 曲调单纯沉闷, 婚礼祝愿歌又称喜庆歌, 内容大多是吉利、祝愿的词语, 单调古朴淳厚。 (6) 时政歌, 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一种表现, 揭露旧社会的黑暗腐朽, 诉说羌族人民的悲惨生活。它的歌词鲜明深刻, 一针见血。如《卡普歌》。 (7) 巫师歌, 是巫师在请神送鬼时唱的歌, 如《永别歌》。 (8) 耍山调、是一种体裁自由的抒情歌曲。按羌族风俗,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 青年男女上山游玩, 俗称耍寨子。耍山调是在这种场合所唱的歌曲。现存的羌族民歌以1~5类歌曲为多, 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 它正好说明了人类社会生活与民歌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民歌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求, 具有独自的审美情趣, 浓郁的民族特色。

2. 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1) 调式独特。羌族民歌原始古朴, 音域不宽, 属我国民族调式。采用调式以羽或徽调式为主。 (2) 音阶主要有3种, 它们是四声音列、五声音阶、五声性六声音阶, 多用五声、六声音阶。 (3) 旋律中广泛使用中立音和“音腔”, 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4) 演唱形式上, 可分为“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重唱”“男声重唱”“男女对唱”几种, 其中又以“合唱”“重唱”等形式最多。 (5) 歌词多为4或7个音节一句, 有四言、七言诗体两种, 其中四言诗体较常用。 (6) 羌族民歌在旋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独自的特色。它源于生活, 人们不断地从纯洁而真实的民歌中得到欣赏、启示, 这是作曲家笔下的作品不能和民歌相比拟之处。羌族民歌正是以它独具特色的特点和风格, 为羌族民间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

三、羌族民歌保护的意义

人类历史上各种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传承下来。物质文化例如建筑、器物、服饰等等是以物质形式作为载体传承下来, 非物质文化则主要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的语言作为载体传承下来。对于羌族这样一个没有文字历史的民族来说, 口口相传的羌族民歌就是羌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 羌族人民就有歌唱的习俗, “以歌代文”, 用歌声来记载、传播民族文化。在辛勤的劳动中, 歌唱大自然, 歌唱生活, 歌唱美好未来。羌族民歌的产生、传承、发展、演变都与羌族人民的生活轨迹紧密相关, 羌族民歌的唱词、唱腔及其表现形式都是羌族人民生活的直接表现, 这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艺术源于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民歌几乎涵盖了羌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历史等诸多方面, 在其历史和文化传承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 羌族民歌是羌族传统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和基础, 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羌族民歌表现了羌族人民的道德情操、风俗习惯及审美情趣等, 承载了羌族民间的传统文化, 是羌族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在有语言无文字的羌族社会, 口传心授的羌族民歌成为我们今天了解、研究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生、传承、发展历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四、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

羌族民歌和羌族传统文化一样, 在今天的经济大潮中受到了冲击, 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民歌的影响非常大。羌族传统文化, 尤其是羌族民歌面临着很大的危险。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的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都遭到了严重破坏。非物质文化方面:地震中, 一些知名的羌族民间传统文化传人不幸遇难, 羌族乐器、端公的法器、羌族服饰等被埋或遭严重毁损。如:曾为北川羌族民歌的收集、整理、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市级非遗项目羌族民歌的传承人计学文以及2006年代表羌族参加全国鼓舞鼓乐大赛, 表演羌族特色铃鼓舞的羌人都在地震中遇难。这些羌族民间传统文化传人的去世, 无疑给羌族文化尤其是羌族民歌的传承带来困难。物质文化方面: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遭损毁, 重要的文化场所垮塌, 羌族文化、民俗等文物被埋于废墟下。汶川特大地震, 羌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打击, 其文化载体处于消失的边缘。一旦羌语民歌消失将导致羌族一些重要文化现象的消失。失去了羌族民歌就意味着失去了羌族文化。

五、羌族民歌的保护对策

对濒临灭绝的羌族民歌实施抢救性保护, 这是传承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需要, 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根据对羌寨民歌现状调查, 笔者认为应当结合羌族民歌的特点与羌族生产生活实际, 采取如下方法对羌族民歌进行充分的保护与传承。

1. 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 多渠道地开展对羌族民歌的保护。

缺少资金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阻碍之一, 单靠国家资助是不够的, 羌族地方政府应通过打造羌族民歌、羌笛、羊皮鼓舞等羌族文化品牌, 自筹资金实施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2. 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出台加强对民歌的保

护政策, 尤其对民间文化传人要予以重点扶持, 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 发放基本生活费, 发挥其羌族文化传承人的作用。这样, 有利于带动一批羌族年轻人学习羌族文化, 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 全力推进“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在羌族村寨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

不断增进羌民族全民参与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4. 建立阿坝州州、县两极羌族民歌艺术馆, 举办民

歌培训班, 专门培养资质条件较好的民歌爱好者接受音乐培训。克服羌族民歌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

羌族民歌作为羌族民间传统文化载体之一, 对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具有重要价值。应对羌族民歌进行全面保护, 以推动羌族音乐艺术的保存和传承, 促进羌民族文化的重建和发展。

摘要: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 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但无本民族文字, 历史悠久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羌族民歌与生活息息相关, 是生活的直接表现, 饱含传统文化的精髓, 涵盖了羌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关键词:羌族民歌,羌族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宋显彪.21世纪前十年羌族音乐研究综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

篇4:羌族文化“香飘”非洲

2012年1月12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陇南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的电影《九里香》在联合国内罗毕总部第一会议大厅举行了首映式。首映式由肯尼亚电影委员会主任彼得·穆提主持。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光源,联合国内罗毕总干事萨赫勒-沃克·泽韦德,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霍安·克洛斯以及来自联合国内罗毕总部官员、肯尼亚政府官员、驻肯外交人员、在肯中资机构、华侨华人代表、肯尼亚教师学生等各界人士近400人出席了首映式。该片导演王星军、女主角于娜出席首映式,刘光源大使、泽韦德总干事和克洛斯执行主任先后致辞,中非友协代秘书长刘迁宣读了李小林会长给首映式的贺信。

李会长在贺信中对电影《九里香》在肯尼亚首映表示祝贺,希望通过该片在非洲的上映,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大爱、真爱的精神,让非洲朋友了解汶川地震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是灾难,更多的是坚强不屈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并祝中非友谊取得更大发展。

刘大使在致辞中表示,电影《九里香》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诠释了“患难见真情”的真谛,是一部面向世界不同文化的献礼片。文化交流是不同民族之间沟通思想、融汇感情、建立友谊的桥梁。中国和非洲都拥有彼此引以为豪的灿烂文化。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希望了解中国,中国文化走进非洲恰逢其时。相信会有更多中国电影和其他艺术精品来非洲演出、展览,也希望中非艺术家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创作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泽韦德总干事和克洛斯执行主任在致辞中热烈祝贺《九里香》在联合国内罗毕总部首映,表示该影片描述的美丽爱情故事和人类面对灾难时相互关爱的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向上,对中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文化是人类互助、互惠、互利的重要载体和纽带。联合国内罗毕总部会议大厅不仅是召开政治会议的场所,也是举行各类人文活动的平台。联合国愿意向高质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敞开大门。

电影放映后,观众反应热烈。肯尼亚孔子学院学员茉莉称:“太神奇了,我很高兴通过电影这种简单直观的方式去了解蕴藏深厚的中国羌族文化。”

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霍安·克洛斯表示:“这个电影试图向世界诠释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这个电影非常好,歌曲也非常美。这个电影是给世人的一份礼物,影响力非常大。影片中所展示的中国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尤其是羌族文化的保护,以及在大地震中体现出的互帮互助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总干事萨赫勒-沃克·泽韦德说道:“这是超越我们生活的,对文化保护非常重要的电影,它所表达的观点不仅对中国,对于世界各大洲和其他文化的保护也是很重要的,给我们上了很重要的一课。”

肯尼亚媒体记者鲁思·巴鲁赞叹:“从这部电影,我能看出中国人民充满了爱。在灾难来临时,人们救助小孩,互帮互助,体现出一种大爱。”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光源表示:“我们通过这种电影艺术的方式来沟通。中国人民对爱的追求,对幸福的追求,能够增加我们和非洲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之间的理解,促进我们的友谊。”

新闻链接

篇5:羌族习俗文化

新北川宾馆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新北川县城,是山东省对口支援新北川的项目,宾馆设计中我们把齐鲁文化和蜀文化进行了有机组合,使其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环境的宾馆设计空间。

项目面积为20000平方米,宾馆设计标准定位为四星级,整个宾馆主要以羌族文化为主本文由:清远酒店装修编辑整理发布引线进行设计。

通过整体的色彩、材质、灯光以及室内的家具和陈设设计,体现了整个宾馆设计空间的舒适典雅和文化内涵。宾馆设计立意上以稳重、富贵、祥和为主本文由:商洛酒店装修编辑整理发布体,造型对称,用色协调,选择了充满着温情的羌秀图形元素贯穿于整个空间,于统一中求变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其特殊的宾馆设计环境让我们产生了对于羌族文化神秘而又久远历史的无限遐想。

专注合肥酒店装修设的合肥装修公司http:///

相关文章推荐:

精品酒店装修设计欣赏 虹桥宾馆温泉酒店 绿色环保经济型快捷酒店设计 简约的东南亚风格 金凤凰酒店

篇6:羌族习俗文化

提高认识 明确思路 增添措施

大力推进黑水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黑水县人民政府(2009年11月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黑水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黑水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

黑水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腹心地带,是一个历史承续久远、文化积淀厚重、自然景观优美的多民族聚居区。历代先辈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留下了多民族共融的宝贵精神财富。“5.12”震灾发生后,我县结合实际,始终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增添措施,有序有效推进我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一)搜集、挖掘和整理羌族文化。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普查、搜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采取摄制录像带、图片资料、文字记录等方式予以记载,做到民族民间技艺有文字记录,有音像记载,公布了包括羌族文化在内的黑水县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医药、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12类84项。出版了《四川黑水河流域民间歌舞—“卡斯达温”》一书,尽全力搜集、挖掘、保护县境内的羌民族文化。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县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卡斯达温”歌舞民间艺人至今健在的不超过5人,且年岁已高,只有他们才能完整表演,如不及时抢救保护,这种具有鲜明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将会很快失传。为此,我县认真开展传承人评定和命名工作。目前,全县有各级老艺人34名,其中1名被评为国家级老艺人、5名被评为省级老艺人、25名被评为县级老艺人。同时,对老艺人实施一定的扶持政策,要求“卡斯达温”歌舞传承人,每人每年至少培养2-3名继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进行保护传承。

(三)确立原生态文化保护区。一是确定麻窝乡、色尔古乡、扎窝乡、维古乡、红岩乡、知木林乡、石碉楼乡7个乡镇为我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重点区域。二是命名红岩乡俄恩村、扎窝乡朱坝村、维古乡维古村为“卡斯达温”歌舞原生态保护区,进行授牌保护。三是与3个传承地所在乡政府签订了保护责任书,划定“卡斯达温”表演固定活动场所。

(四)建设民族文化活动阵地。震灾发生后,我县将县图书2 馆、文化馆、11个乡镇文化站、124个村文化室、1所阿尔麦多声部、1所二人舞传习所和扎窝、红岩、维古3所卡斯达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纳入文化灾后重建范围。截止目前,我县文化馆、图书馆已基本完工,11个乡镇文化站已开工建设6个,部分已完工,村文化活动室正在建设中,5个传习所已完成地勘、选址、设计方案等前期工作,现已进入招投标阶段。以上项目的建成,将为羌族文化的传播、传承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五)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目前,我县成功申报了“卡斯达温”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了扎窝、红岩、维古等3乡国家级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和黑水县阿尔麦多声部和二人舞“曲德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二、主要经验

为确保羌族文化生态实验区建设有序推进,我县结合实际,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抓好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高认识是前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带有导向性的工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因此,我县高度重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县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工作。为有效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及时组建了抗震救灾抢救普查民族民间文化领导小组,制定了灾后重建抢救普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专门人员,扎实开展了包括羌族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的搜集、挖掘、整理和保 3 护。同时,为切实推进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建设,我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重大建设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明确了县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确保了此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抓好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先行是关键。没有一份科学的规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工作就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因此,我县依据民族语言、民间信仰、文化空间、自然生态等要素,编制了《黑水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确立了黑水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保护原则、保护方式、保护措施和保障机制,规划了文化馆、图书馆、5个传习所、11个乡镇文化站和124个村文化室,总建筑面积为361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990万元,以确保我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能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实施,有序推进。

(三)抓好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整体推进是重点。民 族文化主要以语言、服饰、饮食、村落布局、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礼仪节庆、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形式表现出来,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既要重视保护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联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要重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营造,还要关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4 和享用者—广大民众的情感和欲求。因此,我县在民族文化保护生态区建设中,着重从民族文化的抢救、挖掘,基础设施建设,传承人的保护,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渠道、多角度、多层面整体推进,形成了较为科学、完整、系统保护机制,有效推进全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四)抓好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大投入是保障。截止目前,我县已落实建设资金3240万元,用于图书馆、文化馆、传习所、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同时,我县对34名老艺人、卡斯达温铠甲服保护者给予了补助,解决了“卡斯达温”歌舞等民族文化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参加省、州各级各届举办的各类文艺汇演活动所需经费,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县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群众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够,主体意识和社会力量参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总体保护规划和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由于我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财力十分拮据,心有余而力不足,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四是专业工作人员和民间艺人、传承人匮乏。拥有民间技艺的人数不多,年事已高,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中来,加之,5 民族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人们对它的一些传统民俗事象的关注日益淡化,尤其是青年一代对此更是毫无兴趣,口述文学、传承技艺后继乏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县将针对目前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增添措施,抓好落实。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加强对内宣传,通过发放文件、印发宣传资料、电视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自觉性,激发社会各届各阶层关心我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加强对外宣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汇演活动,充分展示我县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提升民族文化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二是加大挖掘保护力度。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羌族文化的普查、登记等工作,建立全面反映羌族文化的档案资料数据库。进一步对全县羌族文化展开理论研究。建立完善传承管理机制,做好传承地、传承人的保护以及民间艺术的传承培训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力度,促使羌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加大专业队伍培训力度。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点多面广,极为复杂,任务繁重且专业性极强,需要系统的管理和专业知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一步加大对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管理和具体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队伍的6 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高效优质推进。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民族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艺人进行更加有效的扶持、资助、保护与培养。加大相关历史古迹、文物的维修和管理。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各种方式投入到民间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来。

五是加快开发利用步伐。结合黑水旅游二次创业,坚持旅游文化化、文化旅游化的理念,深入挖掘以黑水河流域民间歌舞—“卡斯达温”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将其熔铸于旅游之中,以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以旅游业提升民族文化品位,逐步培育做大我县羌族文化产业。

各位领导,我县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兄弟县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借鉴兄弟县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思路,增添措施,加大投入,大力推进我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篇7:迪拜文化习俗礼仪

衣着

阿联酋是阿拉伯国家之一,国人信奉伊斯兰教, 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当地人传统服饰特点是:男人穿白袍,头戴白头巾;妇女穿黑袍,披黑头巾,有的面蒙黑纱。在公共场合,男女的活动场所是分开的。穆斯林每天必须做五次礼拜。即:日出前的晨礼、中午的晌礼、下午的晡礼、日落后的昏礼、晚间的宵礼。每周星期五午后要做主麻拜,也称“聚礼”。

迪拜全年大多数时候都可穿着夏季的轻便服饰。但逢冬季可能需要毛衣和外套,尤其是在夜间。

一年四季都必须注意避免穿着可能被认为不适当的或太过暴露的衣服而得罪当地人。游客们须穿着能恰当覆盖身体的衣服。一般来说,在迪拜服饰是相当保守的,这在外出用餐时也一样。各家酒店会有自行规定的服饰要求,大多数场合的标准时商务休闲装,无论是到高级餐厅用餐还是中午一顿便餐都如此。即使在海滩度假村也不允许穿着游泳衣进餐厅,因此建议游客备好替换的衣服。

语言

阿联酋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在商务及商业活动中英语也被广泛的运用。此外,由于国际大都会的文化以及旅游业在当地的重要性使得迪拜境内各种各样的语言都在被广泛的使用着,例如北印度语,乌尔都语,马拉亚拉姆语,孟加拉语和菲律宾语等。

婚姻

在阿拉伯国家,男人在法律上允许娶4个老婆的,这对全世界到处都是一夫一妻制的许多男同胞来说,是值得流口水的。不过,当地真的娶4个老婆的男人,还是占少数。因为这个国家虽然允许你娶4个老婆,却要求你既然要娶4个,就必须对4个老婆一视同仁,也就是说你不能专宠一位,所有老婆必须分开住,最起码你要有足够大的房子,而且,一位老婆有了什么,其余老婆也必须有,比如你特别宠其中一位,想买套高级别墅给她住,如果你还有别的老婆的话,你就得做好有几个老婆买几套的思想准备,只要你不公平不一视同仁对待,老婆可以去法院告你,那到时候你就只有倾家荡产的份儿了。

风俗禁忌

1、阿联酋是伊斯兰教国家,公共场合要尊重当地的穿着礼节。一般说来女士尽量避免穿露背、露肚、露膝、紧身、透明的衣服;男士不宜在公共场合穿短裤或光膀子。

2、除直系亲属外,孤男寡女不能在公共场所或可疑场合独处。

3、不得穿睡衣、印有图像或不当字词的衣服进清真寺。在清真寺内,应穿整洁得体的衣服。

4、尊重当地的饮食习惯,一般阿拉伯家庭仍是席地用餐,且系用手抓食,做客时最好入境随俗。

5、阿拉伯人宴客一般均在外面之餐厅,若是在家里宴客,女主人也多不出面。若以咖啡待客时,通常是由保温瓶中倒出滚烫的半小杯,喝完后,侍者会继续添加,除非以姆指及中指左右摇晃手中的小杯表示已足够了,不用再添加。

6、除在寓所或有住房的饭店可以喝酒外,其它的场所或大街上不许喝酒。

7、在与当地人交往中,与先生谈话不能主动问及其夫人的情况;与妇女交往只能简单问候几句,不能单独或长时间与她们谈话,更不能因好奇盯住看她们的服饰,也不许给她们拍照。

8、在西方社会被认为无礼和不被接受的个人行为,在中东地区一般也同样不被认可。然而,粗鲁和挑衅的行为或在公关场合穿着暴露衣服也必须避免。在任何时候,男女之间在公众场合都不能有公开的亲密行为,否则会被视为无礼并可能被拘捕。另外,醉酒驾驶以及在饮酒过多后的不当行为也在被拘捕之列。

9、问候会见一个海湾阿拉伯男子的时候,可接受的问候方式是站起来并握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名男子与一名穆斯林女子握手都被视为不可接受(反之亦然)

礼仪

与先生谈话不能主动问及其夫人的情况;与妇女交往只能简单问候几句,不能单独或长时间与她们谈话,更不能因好奇盯住看她们的服饰,也不许未经同意给她们拍照。

每年斋月期间,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和大街上喝水、吸烟、吃东西。多数的餐馆和饮品店会在这个时间停业。

篇8:论羌族舞蹈的文化功能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按照《说文解字》一书记载, “羌, 西戎牧羊人也。从人, 从羊, 羊亦声。”羌族主要居住在岷江上游地区, 羌人以牧羊为主, 在很早以前羌族就有了原始农耕, 并形成了农牧文化的雏形。同时伴随着民族文化羽翼的日益丰满, 羌族民间舞蹈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 一般无乐器伴奏, 舞者边歌边舞, 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 变化也比较自由, 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而支撑着羌族舞蹈文化的羌族文化大体来看,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即巫教文化, 高原耕牧文化两种类型。

1、巫教文化

在羌族不断发展的历史文化长河中, 羌族创造了其民族特有的巫教文化。羌语“莫恩纳莎“即羊皮鼓舞原来就是祭神、驱鬼、求福等法事活动中, 由巫师表演的舞蹈。直至今日, 这种巫教文化在羌族仍然盛行。在羌族屋顶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供有五块白色的石英石, 它们分别象征着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 而这些都是羌族自古以来巫教文化的遗风。同时“释比文化”给羌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高原耕牧文化

羌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在历史上也经历了迁徙, 一部分迁入中原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今天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岷江上游, 即四川阿坝茂汶羌族自治县等高原地区, 由于其特殊的居住环境, 羌族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与此同时, 羌族的先民自古游牧的生活方式已在古书中记载,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羌族人民也开始慢慢的开始掌握农耕文化, 正是由于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相互交错, 也是为羌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羌族舞蹈的文化功能

1、实用性功能

羌族舞蹈作为羌族人民情感、意志、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审美趣味创造出来的混杂的庞然的精神载体, 其舞蹈充分体现着羌族人民在舞蹈的辅助下, 逐步走向先进文明的进程。

战争性的舞蹈。羌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在历史上, 羌族曾屡遭匈奴的侵扰, 从而致使羌族人民不得不出征抵御敌人的侵略。因此也导致了羌族人民开始以抗敌、迁徙等来延续氏族部落的生存。

图腾性舞蹈。羌族自古以来就以牧羊为生, 羊可以算是羌族的图腾。作为图腾文化而言, 它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心理创造, 他们利用图腾崇拜来解释和说明这他们自己的文化, 从而也通过舞蹈来表达人们对图腾的崇拜。

2、生活功能

作为舞蹈的生活功能, 泛指舞蹈作为人类文化生存的方式。民间舞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起到调剂民族心理平衡的作用。对于羌族来说, 舞蹈是一种存在于文化传统和生活模式中的构成部分。

宗教性的舞蹈。对于生活在高原地区的羌族人民来说, 宗教活动已经成为羌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羌族来说舞蹈仿佛给予了羌族人民一种神奇的魔力, 人们利用它可以去达到各种各样重要的和真实的目的, 例如:羌族人民通过舞蹈祭祀神灵, 祈求天神下凡附体, 将鬼怪邪魔赶走, 保求羌寨的平安幸福。

社交性的舞蹈。忍木纳.耸瓦羌语的意思为;:“尊敬客人, 以礼相待”。它是羌族人民迎送宾客的礼仪性舞蹈, 多由老年人来表演。表演时, 男男女女分别站立成扇面形, 并面向宾客, 用小指扣住两侧人的腰带, 通过歌词的赞美, 以此来表达羌寨人民对宾客的尊敬。

娱乐性的舞蹈。作为羌族自娱性舞蹈很强的莎朗舞, 羌语意思为:“唱起来, 摇起来”, 其中“胴体环动”就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群众在跳“莎朗”时, 男女个分成一排, 并围成圆圈。起舞前, 并由男女先后轮唱一遍舞蹈的歌曲, 以此烘托气氛。从莎朗舞的动作表象看, 它多以踏、悠、摆、转等动势组成, 而这些动势也向我们传递出羌族人民的民族性格, 以及由民族性格所决定的粗犷欢腾的舞蹈风格对于羌族舞蹈而言, 羌族人民利用舞蹈来实现这他们的心中的愿望, 通过舞蹈来表达着人民心目中的情感, 传承羌族那古老而美丽的文化。

三、羌族舞蹈的审美意蕴

综上所诉, 我们不难看出, “民族文化”一词包含了多个层面的符合整体, 它是一个民族以其特有的方式营造出来的。在“民族文化”中, 洋溢着一个民族发自灵魂深处的共同热情, 体现着一个民族全方位的生活的综合脉络, 实现着一个民族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高度协调。

我们在了解学习羌族舞蹈的同时, 我们不难在舞蹈中看出羌族人民的审美情趣, 以及舞蹈中所透露出来的重要价值。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民族精神价值

羌族舞蹈中的战争性舞蹈, 展示出羌族人民英勇善战, 坚韧与自强的民族性格。

2、道德文明价值

羌族的莎朗舞、忍木纳.耸瓦舞等都展现着羌族耕牧文化的全过程, 反映出羌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

传承文化舞动新风

——汉唐古典舞之我鉴

文闫静

摘要: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也曾被称之为是“歌舞之邦”在没有文字的时候, 就已经有舞蹈的存在了。舞蹈动作是人类最原始的时候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各种事情的手段。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当中, 舞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丛汉唐古典舞近年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和推广来阐述创办汉唐古典舞的重要性。首先从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来分析汉唐古典舞形成的原因, 从而进一步了解其风格特点, 并且结合实际的课堂训练和舞台实践对汉唐古典舞阐述个人观点。

关键词:汉唐古典舞的形成和发展戏曲舞蹈与汉唐古典舞审美情趣汉唐古典舞存在的不足

—、汉唐古典舞的形成

我是千千万万个舞蹈爱好者中普通的一员, 和他们一样我热爱舞蹈, 能为舞蹈而生, 为舞蹈而狂!屈指算来, 我和舞蹈已经结下了二十年的情缘, 学习古典舞也有整整十多年了。在深深迷恋的同时, 我的心里总觉得我们的古典舞缺点什么。

后来上了大学, 我接触并学习了新学派——汉唐古典舞。我恍然大悟, 我找到了它缺少什么!缺少的正是历史!从殷商的铜器上就早已出现了手拉手, 围圈起舞的舞蹈场景。这就充分说明, 在夏、商、周时期, 甚至早在半坡时期就有舞蹈的存在了。而我们当今的舞蹈只让我看到了建国以后从戏曲发展而来的舞蹈。那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的舞蹈不要了吗?难道他们不属于中国历史传统吗?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就这样被我们轻易的抛弃吗?

汉唐古典舞的创始人孙颖教授在5 0年前构画创办中国古典舞时就发现了这个重要的问题, 戏曲和舞蹈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在中古后期, 城市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社会上出现了靠卖艺为生的职业艺人层, 他们之间互相竞争, 想要适应城市市民的趣味, 必须创造新的生存条件。“宫廷艺术的豪华, 村民艺术的粗糙都不合城市市民胃口, 加之以宋元之际民族矛盾日益激烈, 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的腐败贪婪又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频繁的农民起义意味着下层干政的要求。在这种时候, 宫廷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 朝夕不保, 无暇也无心尽日歌舞升平。南宋取活、顽强生存的乐观主义精神。

3、文化艺术价值

对于羌族舞蹈来说, 羌族舞蹈的传承主导着应该是“释比”, “释比”在羌族舞蹈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羌族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人物, 通过“释比”对羌族舞蹈的传承, 使我们在舞蹈中了解着羌族文化, 保护着这羌族舞蹈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舞蹈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史上一块古老的瑰宝, 是羌族人民劳动的智慧的结晶。它扎根于云中羌寨, 是羌族人民精神生活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羌族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消教坊, 宫廷舞蹈随之衰落, 形式要求出现能以针砭事态人情、表现力更强的新形式、新品种, 舞蹈、歌舞、音乐、演唱、百戏、滑稽戏只有熔于一炉才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而且只有打破宫廷的、市民的、村民的、宗教的、世俗的各种畛域, 使得各个阶层都能接受, 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艺术的商品价值, 这样就形成了中国所独有的古典戏剧形式——戏曲。”这就充分说明在戏曲之前就早已有了舞蹈的存在, 而现在的古典舞却是在借鉴了戏曲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就等于把原始时期至宋元时期这段历史全部丢掉了。

因此, 在《丝路花雨》、《敦煌彩塑》等类似舞蹈相继问世时出现了问题, 那就是这些舞蹈决不是戏曲舞蹈, 可它又是古典舞, 这两者之间怎样揉和再一起使其成为中国的古典舞呢?这让我们又更进一步发现由戏曲发展而来的古典舞所存在的缺漏, 因此它还不能担当起“古典舞”这种内涵深奥、厚重的名称。

那古典舞到底是什么样的舞种呢?“古典舞不是历史上某些舞蹈在当时已有的名称, 和古典哲学、古典文学、古典艺术一样, 是后人认为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某些哲学、文学、艺术作品, 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而给予的名称, 而且是若干种哲学、文学、艺术作品的总称。”它是我们传统的文化, 是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几千年所创造的艺术, 它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 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的古代传统。前面之所以加上“汉、唐”两个字是因为汉、唐两必将永远屹立于民族文化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

[2]罗雄岩.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7.

[3]高师《艺术概论》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开学典礼校长发言词下一篇:年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三个以案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