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民生工委办公室

2024-05-17

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民生工委办公室(精选7篇)

篇1: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民生工委办公室

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民生工委办公室

2009年民生工作半年总结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县民生工委办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在各乡镇和县级各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民生工作。现将2009年民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顺利完成各项民生工作任务

(一)、八项民生工程完成情况。

2009年,我县实施了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百姓安居、交通建设、环境治理等“八大民生工程”,共计90个小项,截止6月底,共有16小项已完成或超过全年目标任务,有50小项达到或超过平均进度,有24小项未达到平均进度(见附表),未达到平均进度项目的主要原因是:①受“512”地震影响,部分在建工程进度缓慢,如住房重建、交通建设等;②部分项目资金未到位,无法启动或实施该项工程,如改造中低产田、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

(二)、“为民、助民、惠民”,认真开展惠民帮扶中心工作

1、认真做好惠民窗口服务工作。

2009年,我县在群众服务大厅设有民政、社保、教育、卫生、残联、工会、应急救助、法律援助、信访等10个惠民服务窗口。半年来,2009年惠民帮扶中心服务窗口共接待13115人次,其中工会窗口接待咨询共计707人次;妇联窗口接待咨询共计680人次;民政窗口接待咨询共计603人次;残联窗口接待咨询共计5334人次;司法窗口接待咨询共计3958人次;应急救助窗口接待咨询共计1630人次;救助123人次,金额达71000元。劳动窗口接待咨询共计145人次;教育窗口接待咨询共计220人次。

2、认真做好《惠民帮扶证》的核发工作。根据市惠民帮扶中心的要求,我县于2月11日召开了全县惠民帮扶工作会议,并对《惠民帮扶证》的年审及新增困难户的调查核实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截止4月底,全县共新增困难群众6423户12870人,核销困难群众98户458人,年审和更新数据后,全县共有困难群众12200户24400人,并已全部填发《惠民帮扶证》。

3、切实加强惠民服务阵地建设。根据《关于惠民帮扶服务阵地过渡性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北民委(2009)8 号】文件精神,县民生办组织协调责任单位开展了惠民医院、惠民药房、惠民超市、惠民农资店、惠民职业培训学校等惠民服务阵地建设工作,并于4月中旬全部投入使用。截止6月底,惠民医院共为3200人次提供了惠民服务,对600多名干部进行了身心疾病健康体检;惠民大药房为3520人次提供惠民服务;惠民职业培训学校免费进行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服装设计与加工、机电一体化、餐厅服务、创业培训等就业技能培训,现已培训人员1580人。为促进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4、开展经常性主题帮扶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帮扶救助活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便民利民惠民帮扶活动。根据《关于建立惠民流动服务队的实施意见》【北民委办(2009)11】文件精神,及时组织成立了医疗卫生惠民流动服务队、农业科技惠民流动服务队、法律援助惠民流动服务队、农房建设惠民流动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惠民流动服务队、计划生育惠民流动服务队等六支惠民流动服务队,下乡入村,为困难群众进行医疗、防疫、农业生产、科技普及、法律援助、住房建设、计划生育、助残帮扶、惠民培训等服务。

5、加强惠民帮扶体系建设。根据北委办(2008)31号文件精神,要求各乡(镇)都要建立惠民帮扶站,目前已有永昌、曲山、擂鼓、陈家坝、桂溪、贯岭等10个乡镇建立了惠民帮扶站(中心),其余乡镇将于年底建成。北川民生(惠民)大楼已被列为新县城首批建设项目,目前正在规划设计,计划8月开工建设,明年6月竣工。

二、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领导,建立民生工作体系。一是高度重视,摆上位置。省市民生工程工作会议之后,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听取了情况汇报,对做好我县民生工程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二是健全组织,强化领导。我县民生工作由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分管;各乡镇和县级责任部门成立了民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了民生工作分管领导和具体业务人员。

2、落实任务,明确责任。

年初,县委、县政府以【北委办发[2009]20号】文件,将各项民生工程工作逐一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各乡镇,并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责任人 以及具体职责任务。同时,将民生工作列入对乡镇政府和县直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关于印发<2009“八项民生工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的通知》【北委办发【2009】19号】文件,实施考核、严格奖惩。

3、制定配套政策,规范项目实施。按照省市民生工程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惠民行动大力开展民生工程的实施意见》【北委发(2009)12号】、《2009年民生工作宣传方案》和《民生工程督查督办制度》及相关的工作职责等配套文件,保证了各项民生工程有章可循。

4、加强督查,严格管理。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关于印发“民生工程目标”督查督办制度的通知》【北民委发〔2009〕10号】文件,县民生工委办会同县目督办、县监察局等单位,在全县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调研活动,并按督查方案的要求,加强对学校建设、卫生院建设、住房建设、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沼气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就业培训等重点民生工程开展了专项督查。县委副书记、民生工作分管领导郑荣同志亲自听取民生工程督查汇报,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民生工程工作及继续开展督查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以民生工作简报的形式通报到各责任单位、乡镇,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到位,确保民生工程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四、其它工作

(一)、切实做好联系乡工作。

按照县委县府的安排部署,我单位联系桂溪乡。根据桂溪乡重建重点,我单位具体联系渭沟村,与当地政府一道,做好渭沟村永久性农房建设。根据规划,渭沟村将建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羌寨,目前一期工程正在施工。

1、认真落实重建会议精神,搞好永久性农房建设

渭沟村是桂溪乡的重灾村,全村271户严重受灾,房屋全部需要重建,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要求和桂溪乡的实际,制定了重建规划,集中建设受灾农户安置点,并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切实解决受灾群众就业问题。县民生办领导经常深入乡、村了解情况,协助乡、村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促进农房建设顺利开展。

2、认真做好干部联系特困户工作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县民生办每位干部都联系了一户受灾困难户。由领导带头,经常深入联系户了解生活、生产情况,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在 “七一”前夕,由领导带队到渭沟村看望慰问联系户,并送去了慰问金。受灾特困户深受感动。

(二)、积极开展羌绣产业发展基础工作。

1、大力开展羌绣培训。县委、县政府把羌绣培训作为就业创业的重点,纳入民生工程进行实施。2008年9月至今,由县民生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妇联、总工会、团县委等单位牵头,组织举办羌绣培训班5期,培训7000人次,目前,有2200人基本掌握了羌绣技能,为羌绣发展打下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2、认真做好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领导来我县检查、指导羌绣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参观点建设及管理服务和宣传工作。

3、主动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工作。

4、牵头组织开展“绵阳市北川羌绣大赛”活动。通过建立组织、宣传动员、征集作品、组织评选等各项工作,共征集作品92件,评选出一等奖2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2件,为促进羌绣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广泛动员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民生工作宣传活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基础。我们坚持加大民生工作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开设“民生工程”专题专栏,及时宣传实施“民生工程”的重大意义、具体举措、典型经验,利用办橱窗板报、各种会议、走访座谈、印发资料等形式增强民生工作社会影响力,让群众了解民生工作政策内容,扩大知情权参与权,主动参与监督工作。今年年,共发《领导参考》2期、《民生工作简报11期,省、市电视台宣传2次,绵阳日报宣传1次,大大提高了我县民生的知名度,为促进民生工作,增强干部群众对民生工作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责任单位对民生工程重视不够;

2、目标任务的下达和资金落实不同步;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强民生工程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县党委政府的要求认真实施民生工程,加强经常性督查指导,促进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二)、进一步加强惠民帮扶工作。

1、抓好惠民帮扶窗口服务工作。构建和谐的惠民帮扶服务平台,协调各窗口单位组织实施惠民帮扶行动。开展大型专题帮扶活动,积极受理、交办和处理群众投诉事项,定期汇总分析基层群众诉求,做好困难群众的稳定工作,加大“为民、惠民、助民”工作力度,促进和谐北川建设。

2、抓好以“惠民超市”、“惠民医院”、“惠民药房”、“惠民职业培训学校”、“惠民农资店”等为主的惠民阵地建设。

3、抓好以医疗卫生、农业科技、计划生育、法律援助、农房建设为主的惠民流动服务。

4、抓好持有《惠民帮扶证》的城镇、农村特困群众应急救助和困难大学生家庭的资助工作。

(三)、加强机构建设

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以县惠民帮扶中心为枢纽,乡镇惠民帮扶服务站为基础的帮扶网络体系建设。

(四)、加强制度建设 为了使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目标督查、考核、资金物质监管、情况通报、信息采集报送、信访办理、工作流程、帮扶事项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

文 章 来源莲山

篇2: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民生工委办公室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北川羌族自治县监察局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编制了《北川羌族自治县监察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需要获得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建议阅读《指南》。监察局政府信息公开如发生变化,《指南》将及时作出更新、说明。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电子政务外网门户网站(以下简称“北川门户网站”)查阅《指南》,也可以到(办公地址:县委大楼三楼,县纪委监察局办公室)查阅。

一、主动公开

1、公开范围

监察局主动向社会免费公开的信息范围参见《北川羌族自治县监察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北川门户网站上查阅《目录》,也可以到县监察局办公室(县委大楼三楼,县纪委监察局办公室)查阅。

2、公开方式

对于主动公开信息,监察局主要采取网上公开和在当面受理点公开两种公开形式。监察局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网址:http://beichuan.my.gov.cn。监察局当面受理点:监察局办

1公室;办公时间:工作日;联系电话:0816-4822660。

监察局还将采用简报、媒体、便民资料等辅助性的公开方式主动公开本单位的政府信息。

3、公开时限

本单位各类政府信息产生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公开,最迟自信息产生后的20日内公开。

二、依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监察局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可以向监察局申请获取。监察局依申请提供信息时,根据掌握该信息的实际状态进行提供,不对信息进行加工、统计、研究、分析或者其他处理。

(一)受理机构

监察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部门:监察局办公室;办公时间:工作日;联系电话:0816-4822660;传真号码:0816-4822660;电子邮件:dygl-bcjcj@my.gov.cn;邮政编码:622750。

(二)受理程序

1、提出申请

申请人向监察局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填写《北川羌族自治县监察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见本《指南》附件,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受理机构处领取,也可以直接使用本《指南》附件中的《申请表》。申请人可通过联

系电话咨询相关申请手续。

为提高处理效率,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应尽量详细、明确,若有可能,请提供信息的标题、发布时间、发文字号或者其他有助于明确该信息的提示。

2、申请方式

(1)现场申请。申请人可以到监察局受理机构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并填写《申请表》。书写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

(2)书面申请。申请人填写《申请表》后,可以通过传真、信函方式提出申请,通过信函方式申请的,应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申请人如申请获取与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当面提交书面申请。

(3)网上申请。申请人可在北川门户网站填写并提交本单位的电子版《申请表》。

监察局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方式提出的申请,但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相应的服务业务。

3、申请处理

(1)监察局收到申请后,将从形式上对申请的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对于要件不完备的申请予以退回,要求申请人补正。

(2)对不属于本单位掌握的政府信息,本单位受理机构将及时告知申请人。如果能够确定该信息掌握机关的,告知申请人联系方式。

(3)申请获取的信息如果属于本单位已经主动公开的信息,本单位中止受理申请程序,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4)监察局根据收到申请的先后次序来处理申请,单件申请中同时提出几项独立请求的,本单位将全部处理完毕后统一答复。鉴于针对不同请求的答复可能不同,为提高处理效率。建议申请人就不同请求分别申请。

(5)属于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

三、监督方式及程序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单位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县政府信息公开专项工作组办公室、监察机关和上级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单位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附件:

篇3: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民生工委办公室

关键词:社区音乐,新北川羌族社区,和谐社会,音乐传承

2011年11月笔者带领西南民族大学女子合唱团到四川绵阳新北川参加了《感恩奋进、喜迎羌年——2011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新历年篝火晚会》, 亲眼看到了一个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的新北川昂然在世人面前, 大爱铸就了新北川。当我们的车驶过宽阔平坦的辽宁大道, 新北川县城出现我们的视线里, 已经听不到任何淡淡哀伤和沉重。一排排安居房沿安昌河分布, 风格统一, 米黄色的墙面, 棕色的房顶, 楼房下半部分统一嵌上了具有羌族特色的碎石片层。各个小区的规划既注重民族特色, 又十分人性化。房屋的外观造型、装饰都大量运用羌族元素。在这个漂亮的城市里, 我们和当地的演员愉快地完成了演出任务。看到了羌族儿女在华丽的舞台上自豪的笑容, 听到了熟悉的羌音、羌笛, 在舞台下感受到了亲切的羌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艺术科学创新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随着社区建设日益壮大, 社区文化建设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音乐教育对于中国人来讲, 是一个全新的名词。在我国, 社区音乐并没有受到足够多的关注, 社区音乐都尚处在起步阶段。当前创建精神文明社区的社会实践无疑扩大了社区一词的语义项, 同时也推动社会学的社区理论研究走向深入[1]。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说“社区音乐关注的是人一生的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 从理论层面上看, 社区音乐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能够直接反映出居民的精神面貌和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社区文化即社区的文化, 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有关人的行为模式, 社会习俗,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思维定向, 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这个大范围内包括了社区科普, 社区教育, 社区文娱, 社区体育等[2]。社区音乐文化是社区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南少数民族多居住在我国西南部广褒的高海拔、高峡谷地区, 交通较为不便, 居民的主体意识不能突显。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需要优化社区结构、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创新社区活动形式, 从而规范民族地区社区音乐文化。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 它更接近人们的生活, 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 增强民族地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 它更是普及大众音乐, 传承民族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笔者认为在我国西南部民族地区的社区音乐文化活动里, 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担负着创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以及承载着民族、民间的音乐艺术的交流与传承的重任。因此, 加强西南少数民族社区音乐文化建设, 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北川为例详述。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因为其独特的生存条件及生活习惯, 其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其非常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碉楼、莎朗、羌绣是羌民族的一张亮丽名片。在2008年里, 羌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由于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所以他们的音乐艺术形式都是通过一代一代人口头相传流传下来的。地震对羌族物质文化的损害严重, 一批优秀的老一辈的民间艺人, 以及几乎所有的羌族音乐音响资料都被埋在了山里。同时, 羌寨的碉楼、吊脚楼垮塌损毁严重。理县桃坪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汶川的罗卜羌寨、北川小寨子沟等羌族风格独特的羌寨遭受毁灭性破坏, 其他羌族民居楼也大多数倒塌, 几乎毁损殆尽。这次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造成了严重影响。

距离2008年已三年, 我们的新北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漂亮了, 但我们的家乡如果失去了语言、失去了文化, 羌民族就没有立足之地。如何将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发扬?“如何将城市的生活变得有序、融合, 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必然还需要时间来磨合。”北川宣传部副部长何锦如是说。北川已成为“新北川”, 人们成为新的居民, 他们的生活水平与社会关系将逐步走向成熟。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新社区”这个平台, 在我国经济文化体制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式下, 充分发挥出社区文化建设独有的价值和功能。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 除了物质上的重建, 重视精神文明重建工作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 这时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透露, 在灾后重建中, 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113个文化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建设资金6297万元得到全面落实, 地方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在北川, 共享工程共有20个点, 几乎覆盖到村。每个点除了配备投影仪和电脑等设备外, 还配有5000至1万册图书。在安县, 文化站旗下的川剧团、歌乐队、舞蹈队、腰鼓队4个民间协会, 通过共享工程的多媒体功能创排节目, 受到当地百姓欢迎[3]。无数多社会各界专家提出宝贵建议。曾维益建议, 首先应将羌语进行系统整理, 记录在册, 全部标注国际音标。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杨正文教授认为, 对于羌族文化的研究还要三种力量介入:政府、NGO (非政府组织) 、民间, 羌文化应该打开门来搞研究。四川省羌学学会名誉会长杨光成说“但最关键还是要依靠本土专家学者和当地民众”。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贾银忠介绍, “发展产业的方式是保护羌文化的重要途径。”

不管是政府的政策、还是专家建议, 都需要每一个社区里的羌族同胞自强不息。社区音乐艺术平台就是当地民众表达情感, 相互沟通的地方。尽管现在社区音乐文化活动还不够多, 形式不够丰富, 但是通过政府的努力, 群众的配合, 大力发展社区音乐文化事业, 必将对羌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以及社会和协稳定起到重要作用。社区音乐文化既要满足当地羌族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又要对羌族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传承。通过社区音乐, 让居民感受到音乐传达的美, 不仅是生活很美, 人生也很美, 虽然经历了灾难, 但是通过人们的努力, 就会有更美好的生活。通过音乐, 可以将这种美好的憧憬传达给周围的人, 积极努力的建设新家园、自己的新生活。音乐作为可以为大家接受的娱乐方式, 已成为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音乐这种社区居民乐于接受的高品位的娱乐方式, 还能更好的传承自己民族的传统音乐。羌族传统音乐在经过社区平台的重新编排、演绎, 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亲密, 能够很好的释放自己的情绪, 去感受音乐传递的美。笔者有以下建议。

(1) 社区服务与人民群众需要紧密结合。政府对社区文化主题活动与社区公益活动要多加扶持, 对基础性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项目要重点开发、发展。在与人民群众需要的契合上, 坚持服务内容与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相结合, 坚持服务内容与群众接受能力相结合, 想群众之所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重分发挥社区服务过程中群众参与的积极性[4]。从而建设和协的、稳定的、有特色的羌族社区。

(2) 开展各社区公共文化“赛、评、演、展”工程。该工程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充分展示羌族音乐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社区各社团的排练、比赛使社区居民参与面广, 会带动整个北川县的文化走向。项目可以包括如舞蹈莎朗、锅庄、羌族特有的多声部合唱、羌绣、器乐、羌语朗诵等。这样的社区活动可以涉及县、乡、镇的千千万万家庭, 带动全社会的关注, 同时还可以“公共文化从娃娃抓起”, 人人在社区中享受放松自我, 传承民族文化。同时又对提高人们的生活, 工作积极性, 营造稳定、和谐、幸福的起着重要作用。

(3) 利用社区平台着力打造羌族特色项目与文化品牌相互相承。特色与品牌是相辅相成的一体双翼, 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 占领社区平台, 在新北川各社区建立多支具有创新、地域色彩浓郁的羌族民间歌舞、戏曲、民俗特色文化队伍, 再着力打造系列的有羌族符号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如“天籁羌音响北川、巧手羌绣赛、莎朗舞北川”等。

社区音乐不仅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它也是作为了社会发展的缩影。社区音乐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社区音乐活动推动着民族音乐的传承, 起着稳定社会作用, 同时社区音乐的发展也是艺术学科自身发展需要。加强西南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传承、建设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协、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7:366.

[2]谢嘉幸, 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修订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0:169.

[3]张珏娟, 覃丹.四川新闻网.

[4]谭勇.成都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研究课题——成都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篇4: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民生工委办公室

羌族代表色的本源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其代表颜色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因此羌族的代表颜色和自然现象、生存条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历史渊源等方面不无关联。

1.羌族代表色之一 —— 白色

源于羌族对白石崇拜的信仰习俗,从而也就崇尚白色。对白石的崇拜主要来源于《羌戈大战》中描述:在西北的大草原上羌族的祖先原本在哪里生活,后来被异族入侵后被迫西迁;当打败到无路可退的时候,天神“木姐珠”从天空扔出三块白石,它突然变成了岷山上的三座雪山阻挡了追兵;羌人来到四川松潘境内为了报答天神的恩惠,在房顶正中供上白石。后来羌人在四川松潘境内遭到 “戈基人”的侵犯,在战斗中多次失败后求助于天神,神又授予白石,使他们打败了“戈基人”终于在岷江上游定居下来。由此他们建立了对白族的崇拜,这就是羌族崇尚白色根本原因。

2.羌族代表色之二 —— 红色

羌族的代表色——红色是缘于崇尚火神与信仰。根据《燃比娃取火》中记载:天神中有一个管火的神叫蒙格西,他偷偷来到人间上看中了羌族女首领——美丽的阿乌巴吉;在这个时候又看见恶神“嚇都”下的魔咒迫使羌族人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就从怀里拿出一个红色的果子给阿乌巴吉吃,阿乌巴吉吃完后感到腹中饱满、心旷神怡。分别时蒙格西对她说:“姑娘啊!我是火神蒙格西,等孩子出生长大后叫他来找我,把火拿回人间,人间太冷了!” 阿乌巴吉生了一个浑身长着长毛还有尾巴的男孩,像猴子的长相,取名为燃比娃。燃比娃长大后非常聪明和勇敢,此时阿乌巴吉想起了蒙格西的话,就让燃比娃到天上找寻父亲求火。燃比娃听从母亲的吩咐,翻山越岭朝着太阳的方向走去,在喜鹊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火神阿爸。火神用油竹做成火把的形式点燃后交给了儿子,却被恶神“嚇都”发现,“嚇都”就掀狂风、施魔法,火烧光了燃比娃全身的长毛,此次取火失败。第二次上天取火时火神把火炭装在瓦盆里,“嚇都”又施法下了倾盆大雨火种被扑灭。第三次取火,火神把火藏在白石里对燃比娃说:“我把火藏在石头里面了,你回去用两块白石相互碰击就会有神火出现,再用干草和树枝点就会燃起熊熊大火”。 燃比娃历尽艰辛万苦最终把火种带回了人间。羌族人通过对火的崇尚,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如在羌族的服饰中为崇尚火神与信仰常采用红色和火纹进行表现,以此来传承本民族的信仰和文化。

3.羌族代表色之四 —— 黑色

在《氐羌源流史》里描写道:“允姓之戎即黑姓的羌戎,衣服尚黑,以后的析支、塞种也都以黑为贵” ,“青衣羌又省称青羌或青氐,诸葛亮《出师表》有賨叟、青羌,不是他们自呼如此,只是汉人因其用牦牛毛绩织的本色褐布为衣,而呼作青衣”。由此可见羌族崇尚黑色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羌族以黑为贵和喜用黑色的悠久历史。

4.羌族代表色之三 —— 蓝色

羌族崇尚蓝色是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古时的羌族人数不多,以牧羊为生,生活在高山之巅,与蓝天为伴,与白云共舞。因此羌族先民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给蓝色赋予了吉祥美好的寓意。

总之,通过对羌族历史的溯源,可以看出羌族有“白、红、兰、黑”四种代表色。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的现状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几乎全部是地震后重建或修复的,建筑的色彩基本上都是同类色,色调基本为黄色调与灰色调,虽然色彩调和,但色彩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并且中明度与中纯度的黄色调与灰色调的使用,给人心理造成较为压抑的情绪;同时其民居建筑的色彩也缺乏民居建筑色彩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民居建筑的性质与色彩功能的统一,没有较好地反映出羌族的文化,地域特色也凸显不够。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的规划

1.色彩的定位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的定位首先应从尊重当地民族的对色彩喜好、心理和文化的特点为规划的切入点,再对民居建筑色彩进行定位,以指导民居建筑的色彩规划。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的定位为:民居建筑的色彩要与文脉统一,民居建筑的性质要与色彩的功能统一。

在民居建筑色彩与文脉的统一方面,需要尊重传统文化,用羌族的代表色把文脉体现出来,并将其应用于民居建筑上,使之具有特定的语境与地方情调,从而使民居建筑的色彩与文脉统一。

在民居建筑的性质与色彩功能的统一方面,由于其民居建筑的性质是用于居住,是放松身心的之地,需要用色彩来满足居民轻松、舒适的心理感受;因此其建筑色彩的功能就是要满足居民的需求。

2.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的规划

民居建筑色彩的规划,首先要从满足居民居住的轻松、舒适感与体现羌族文化的代表色着手,再确定主色调、辅助色和点缀色,这样才能控制色彩的整体效果,使民居即满足居民的需求,又不失民族特色。在民居建筑色彩规划中,需要从红、黑、白、蓝四种羌族的代表色中进行色调的规划:以白色为主色调,蓝色为辅助色,红与黑色为点缀色;具体实施为墙面用白色石材为主色调;屋顶、墙基、门窗等这些部分用中明度和中纯度的蓝色为辅助色,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屋檐部分用中明度和高纯度的红色作为点缀色,赋予民居建筑神韵。这样使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的规划方案与原来的黄色调与灰色调的民居建筑相比内涵更加丰富、个性和文化特征更加突出。

结语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色彩对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寓意。色彩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目前许多民族地区正进行民居的重建和改造,如何用民族的代表色在民居建筑上体现,却鲜有理论和实践,愿本文能够引来更多的对民族地区民居建筑色彩的关注,愿民族地区的建筑通过新的建设,呈现出更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

(作者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院)

篇5: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民生工委办公室

三年规划

一、总目标:

认真贯彻《规程》和《小学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落实“实施大面积绿化,体现生物多样性,营造以植物为主要景观的生态环境”的要求,努力探索环保教育新思路,深人探讨具有本园特色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环境,每年一个台阶,争创四川省绿色校园。

二、工作思路及措施要点:

(一)完善管理体制,努力建设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敢于拼搏的师资队伍。

1、继续完善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职责,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环境教育工作,为创省级绿色幼儿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继续订阅关于环境保护教育的有关报刊、杂志,扩大教师知识视野,拓宽教师的环保知识层面。

3、建立学习――反思――实践——再学习的激励机制,加强教师相互间的沟通和了解,建立一种合作、尊重、关心的环境因素,并在这样的环境中陶冶学生,影响学生。

5、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并为他们成为环保教育行家里手创造一定的条件。

6、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竞赛局面和团结向上、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二)优化校园环境与培养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一起抓。

1、实施绿化、美化校园行动,使可绿化地全部得到绿化,并体现生物多样性特点。

2、将不可绿化地经人工处理进行绿化,进行植物栽培,使之成为一道绿色屏障。

3、设立专门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橱窗,增设“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绿色环保从宝宝做起”等有关环保宣传画、大幅标语和“珍惜资源、节约用纸”废纸收集箱,“请节约物质”的开放式遗物箱,形成处处会说话的大课堂。

4、把培养学生环境道德观念、规范大家的环保行为,讲文明和重环保联系起来,从爱护身边小环境开始,从而为保护地球大环境出力。

(三)将环保知识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在主题探索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依纲抓本,把环境教育渗于其中,寓于其中。

2、学校每年开展“环保杯”活动观摩,运用互动式

2教学法,开展教学研究。

3、通过让学生参观、考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和师生的双向沟通,鼓励幼儿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主动创造精神和观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绿色活动课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坚持以“两个为主”、“五个结合”的原则开展环境教育。“两个为主”——以渗透教育为主,以游戏为主。“五个结合”——学生环境教育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结合;学生环境教育与学生发展水平相结合;学生环境教育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学生环境教育与环境纪念日活动、节日活动相结合;学生环境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

(1)把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领域教学、各种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重视随机教育。

(2)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进行环境教育,并把环境教育与学生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环境纪念日活动、节日活动;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

(3)把握环境教育的契机开展环境教育,以学生能够理解的社会环境热点问题,把孩子的视野引向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活动室,走出校园,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环境教育的课堂。

(4)切实把环境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学生教育的实质是从知、情、意、行上帮助学生由被动的

3感受环境转化为积极地对待环境,主动适应环境、爱护环境、创造环境、为成为未来环境的主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5)把知识、情感、理解、态度、行为等教育要求放在教育幼儿保护环境的层面上来审视,不把它作为外力施加给学生,而是使之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和养成良好行为的目的。

(6)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活泼、开朗、情绪愉快、乐于参与活动,善于观察、积极探索联想、幻想,懂得讲卫生,爱护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实施阶段及主要工作

(一)第一阶段(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主要工作:

1、讨论制定我校环境保护教育五年规划;

2、对校园可绿化地进行绿化;

3、设立环境教育宣传橱窗;

4、制作“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绿色环保从宝宝做起”、“只有一个地球”等环保宣传画;

5、对教师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专题培训;

6、初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尝试;

(二)第二阶段(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主要工作:

1、继续丰富种植园地植物类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

4能力;

2、继续完善环境教育宣传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3、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社会宣传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感悟宣传环保的意义;

4、开展“绿色班级”创建活动;

5、深人探讨适合本校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

6、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创设探讨;

7、完善垃圾分类桶等环保设施。

8、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制作、教玩具制作等大赛;

9、对环境进行绿化。

10、添置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室内外活动设施。

11、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添置多媒体设施,增添电脑若干台。

(三)第三阶段(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主要工作:

1、总结,汇编整理出版我校环保教育专集;

2、争创四川省绿色校园;

3、开发动物养殖观察区保护区和植物种植区。

北川永昌小学

篇6: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民生工委办公室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编制了《北川羌族自治县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需要获得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建议阅读《指南》。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如发生变化,《指南》将及时作出更新、说明。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电子政务外网门户网站(以下简称“北川门户网站”)查阅《指南》,也可以到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行政办公室(办公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龙南街)查阅。

一、主动公开

1、公开范围

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主动向社会免费公开的信息范围参见《北川羌族自治县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北川门户网站上查阅《目录》,也可以到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行政办公室(办公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龙南街)查阅。

2、公开方式

对于主动公开信息,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主要采取网上公开和在当面受理点公开两种公开形式。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

1局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网址:http://beichuan.my.gov.cn。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当面受理点: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办公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龙南街);办公时间:工作日;联系电话:0816-4821481。

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还将采用简报、媒体、便民资料等辅助性的公开方式主动公开本单位的政府信息。

3、公开时限

本单位各类政府信息产生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公开,最迟自信息产生后的20日内公开。

二、依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可以向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申请获取。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依申请提供信息时,根据掌握该信息的实际状态进行提供,不对信息进行加工、统计、研究、分析或者其他处理。

(一)受理机构

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部门: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办公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龙南街);办公时间:工作日;联系电话:0816-4821481;传真号码:0816-4821481;电子邮件:dygl-bcghhbj@my.gov.cn;邮政编码:622750。

(二)受理程序

1、提出申请

申请人向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填写《北川羌族自治县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见本《指南》附件,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受理机构处领取,也可以直接使用本《指南》附件中的《申请表》。申请人可通过联系电话咨询相关申请手续。

为提高处理效率,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应尽量详细、明确,若有可能,请提供信息的标题、发布时间、发文字号或者其他有助于明确该信息的提示。

2、申请方式

(1)现场申请。申请人可以到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受理机构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并填写《申请表》。书写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

(2)书面申请。申请人填写《申请表》后,可以通过传真、信函方式提出申请,通过信函方式申请的,应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申请人如申请获取与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当面提交书面申请。

(3)网上申请。申请人可在北川门户网站填写并提交本单位的电子版《申请表》。

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方式提出的申请,但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相应的服务业务。

3、申请处理

(1)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收到申请后,将从形式上对申请的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对于要件不完备的申请予以退回,要求申请人补正。

(2)对不属于本单位掌握的政府信息,本单位受理机构将及时告知申请人。如果能够确定该信息掌握机关的,告知申请人联系方式。

(3)申请获取的信息如果属于本单位已经主动公开的信息,本单位中止受理申请程序,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4)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根据收到申请的先后次序来处理申请,单件申请中同时提出几项独立请求的,本单位将全部处理完毕后统一答复。鉴于针对不同请求的答复可能不同,为提高处理效率。建议申请人就不同请求分别申请。

(5)属于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

三、监督方式及程序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单位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县政府信息公开专项工作组办公室、监察机关和上级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单位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附件:

篇7: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民生工委办公室

1 震前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的概况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创建于1979年, 1991年搬迁到北川县城危家巷, 2003年新建一幢具有羌民族建筑风格、总面积为1250平方米的图书馆。全馆共有4名人员从事图书的管理工作。图书馆拥有藏书29334本, 古籍善本1300余册, 北川羌族地方特色的书籍近600余册, 反映北川羌族VCD歌碟和纪录片65张。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开展的特色服务有: (1) 开展地方文献和古籍善本的收集工作。 (2) 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和读书活动。 (3) 指导北川各乡镇 (村社) 图书室。 (4) 督促10个试点乡镇 (村社) “易播宝”的播放和技术辅导工作。 (5) 建立网络分中心, 参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北川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所珍藏的古籍善本和羌族地方特色书籍具有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北川县图书馆利用文化“窗口”的宣传阵地, 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于百姓、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智能作用, 拥有数以万计的群众读者, 是北川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助推器。

2 震后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受损概况

在这次地震中,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 损失惨重。地震过后,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被垮塌的山体整体掩埋, 几乎辨认不出遗址, 馆藏书籍挖掘工作困难重重。具体说来, 损失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馆舍和基础文化设备损失殆尽

在“5·12”大地震中, 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馆舍倒塌, 并被垮塌的山体整体掩埋, 图书馆的所有基础文化设备损失殆尽。

2.2 图书馆工作者伤亡惨重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临时工王明文罹难, 馆长李春被埋75小时后获救, 之后在南京医院住院治疗。

2.3 书籍资料损失巨大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经过多年努力, 收集和整理成套的、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方文献资料、禹羌文献资料、红色文献资料及包括五卷《石泉县志》在内的珍贵古籍共计3万余册, 无一幸免。

3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灾后重建工作过程中典型问题分析

由于灾后图书馆重建不仅在硬件上的要求比普通公共图书馆要严格, 而且在服务内容上也要比其它馆广泛和特殊, 所以在重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比比皆是。

3.1 馆舍建筑设计问题

经历过这次地震,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在馆舍设计上要把抗震和防震作为主要问题考虑。新馆正立面前面应有尽可能宽敞的人流通道, 绿化地带 (或花园) 和适当面积的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所。正立面外部环境的设计应既富有地方特色, 又富有民族气息。在外部结构设计上, 遵照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总体规划要求, 新馆设计必须与周围的其它建筑交相辉映, 既要体现出羌族传统文化特色, 又要体现出新世纪现代科学文化设施的时代特色, 从而使重建后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成为于国内一流的县级图书馆。在内部结构设计上, 按照开放型、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模式的基本要求, 新馆的设计必须以实用、安全、高效、美观、舒适、灵活为基本原则, 尽量采用开放、连贯、通透的大空间, 以便于空间的灵活隔断和图书馆业务管理。

3.2 资金筹集问题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恢复重建在资金筹集的问题上, 单靠政府买单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吸引社会力量的支援和帮助, 从而加快灾区图书馆的建设成为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重建工作中的典型问题之一。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在对口援建单位资助的基础上要注重多种筹集形式并存, 本着共建共享, 互惠互利原则, 与企业、学校、军队合作, 吸引社会力量从注目到注资。

3.3 人力资源缺乏问题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震前员工就只有四个, 人力资源相当缺乏。地震中一人死亡, 李春馆长负重伤, 住院数月, 李春馆长出院后和唐成副馆长共同负责繁杂的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地震过后, 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些棘手的问题, 都要重新开展, 工作量相当大。比如地震过后一周内, 他们要抢救废墟中的珍贵特种文献, 整理统计哪些文献被损害, 哪些文献还可以再利用, 而且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文献还要经过消毒才能使用。统计被毁书籍, 向全国发出公开信, 征集流传在外的地方文献、禹羌资料、北川红色文化资料及地震资料, 这些事情都需要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完成。在建立临时图书馆时, 他们要对社会捐赠的图书进行整理分类加工并统计数据, 在面临着这么多事情要处理的情况下, 单靠副馆长唐成和一个馆员确实是忙不过来的。况且, 唐成副馆长还要参与策划关于新馆规划建设问题。虽然, 在临时图书室我们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他们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他们缺乏专业图书馆的理论知识, 有些工作都无法开展。所以,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仅仅靠两名工作人员来维持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设, 以便给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和科学的服务。

3.4 特种珍贵文献资料保存问题

2008年5月22日, 温家宝总理到北川救灾时, 指出:北川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要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 即使县城迁建到新的地址, 也要做好这种保护工作。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是当地的文化窗口, 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综合性和群众性, 是做好羌族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的单位。根据社会需求, 拟在新县城新建图书馆一座, 旨在弘扬羌民族文化, 保护地方珍稀文献资料 (包括北川地震资料) 。在地震发生后,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所有的馆藏文献几乎被毁, 其中有很多文献资料具有羌族特色的。收集和整理流传在外的地方文献、禹羌资料、北川红色文化资料及地震资料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抢救历史文化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为了使特种文献资料在重大灾难中保存下来,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也应考虑制定应急预案, 异地保存, 加强特种文献电子资源建设等等。

3.5 开展特殊服务问题

北川县在地震中遭受的破坏是最为严重的, 全县大部分房屋几乎全被摧毁, 再加上次生灾害, 北川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北川人员伤亡惨重, 有的家庭几乎全家人都遇难, 有些家庭遇难人数多达几个, 遇难人员当中有妻子, 有孩子, 也有父母。这次地震发生的时间正好是上课时间, 校园建筑的倒塌, 导致学生死亡人数比例较大, 对于一个独身子女家庭来说, 失去一个孩子, 那是一件多么痛心的事情。无论哪个家庭, 在一刹那之间, 失去了家园和自己的亲人, 都是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心理上的阴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恢复。北川羌族自治县临时图书馆以及以后新建的图书馆在这方面应该发挥其作用, 应长期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帮助灾民走出地震阴影。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在执行图书馆应有的职责时, 还要增加一项心理辅导功能, 这对他们的工作来说又增加了一个难题。另外, 在地震中致残的灾民也为数不少, 如何开展为残障灾民服务, 也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要解决的问题。

4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灾后重建对策研究

根据《四川文化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大纲》文件的指导思想,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恢复重建工作中, 应该把握2个原则:一是图书馆公共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二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恢复重建。在重建过程中, 制定合理规划, 逐步实施, 自建与援建相结合的方法, 再造一个新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应该具有抗震功能, 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功能, 在整个灾区应该起到示范作用。

4.1 制定合理的设防标准, 慎重考虑异地选址

无论震前属于抗震设防区与否, 震后恢复重建必须考虑抗震。因为图书馆是人员密集区, 一般为高层建筑, 一旦发生地震, 很难逃脱, 所以震后新建图书馆, 必须满足震后新的抗震要求, 达到一级设防标准。新馆为一类建筑, 抗震设计防裂度为8度, 耐火等级为一级, 建筑质量标准应为甲等。经过专家的几次实地考察、调研, 北川县异地重建选址在安县永安和安昌两镇东侧, 避开地震断裂带。图书馆紧挨县政府, 与文化馆、博物馆一起标志北川羌族文化。

4.2 科学规划, 逐步实施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在恢复重建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 分四个阶段逐步实施:首先自救, 抢救具有珍贵羌族文献;其次, 向社会发出公开信, 接受社会捐赠;再次, 建立临时图书馆, 开辟数字图书馆;最后, 设计新馆建设方案, 落实援建单位。

4.3 政府参与主导, 社会援助为辅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恢复重建过程中, 政府参与主导是关键, 政府的投入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援助是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第一类是基本基金, 建筑馆舍的资金, 主要是靠对口援建单位和政府的投入;第二类是社会捐助基金, 民间组织通过购买文献资源, 硬件设备捐赠给图书馆。第三类是投资资金, 投资基金则是商业性项目, 新馆建成后, 可以把资源与企业共享, 达到互惠互利原则。在重建过程中三种基金相互结合发挥作用。重建基金实质上是集国家财力、社会捐助及商业投资, 举全国之力来重建新馆。

4.4 保护羌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为抢救北川历史文化,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在地震过后向全国收藏有北川史料的机构和个人发出公开信, 希望能够为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提供帮助。公开信求助发出之后, 得到了积极回应, 已收到捐赠的珍贵史料200余种, 另外, 口头承诺或意向性捐赠图书有10万余册。社会各界通过举办捐赠活动, 现场捐赠等方式尽献自己的力量。国家图书馆表示, 为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恢复重建捐书4000余册, 捐赠馆藏珍品《北川羌族自治志》和《石泉县志》影印文献二份。各地图书馆也相继捐赠了各种书籍给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 并在馆内通过查阅系统搜索, 希望能找到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所需要的书目。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提出要求, 今后对所有史料进行电子文档备份, 建立数据库, 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的同时, 还将进行异地备份制度。电子文件、重要纸质档案的缩微件或数字化文本都将实施备份管理, 以防重大灾害对档案史料造成毁灭性损失。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今天严格执行备份管理制度, 对于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料, 通过文字、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 按专业标准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建立羌族文化电子数据库, 有利于妥善保存和管理。

4.5 抚慰灾区读者, 服务形式多样化

灾区读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是长期的一项任务, 新馆聘请专家定期为幸存者免费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学知识讲座, 缓解他们受伤的心灵。送书下乡活动, 安排生活援助员和老龄户生活援助员, 定期走访老龄人住宅等。设立图书、期刊报纸、工具书、电子阅览室;设立青少年、老人、残疾人等专门的活动室。在馆藏资源方面, 馆藏除注重地方特色文献、古籍善本外, 针对灾后重建, 还应增加相应的专业方面的图书, 比如:文史哲书籍, 工农业技术、医疗卫生、心理辅导、安全知识等方面的书籍。此外, 还应加强儿童类图书的收藏, 以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

5 结语

重建后的北川羌族自治图书馆是一座具有浓郁羌族民俗特色的建筑, 又是社会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 为任何有需要的读者服务, 并且更加注重对残疾人的服务。新馆的建成对保护羌族文化资源, 传承羌族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提升灾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广大灾区群众文化需求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盛佳, 郑笈, 卢晓霜.地震灾后羌族文化的修复与重建[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3) :50-53.

[2]高小琦.图书馆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J].图书馆杂志, 2006 (7) :35-36.

上一篇:情感的阶梯作文下一篇:成长外国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