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待遇分配

2024-04-07

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待遇分配(共12篇)

篇1: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待遇分配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老人”“中人”“新人”待遇分配

欢迎访问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会不会降低?工资会不会相应增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资金从哪里来?会不会“吃掉”积累多年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会不会降低?工资会不会相应增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资金从哪里来?会不会“吃掉”积累多年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近日,国新办举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情况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解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到“老人”、“中人”和“新人”。“老人”是指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员,“新人”是指改革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中人”则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在湖南省近196万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99%以上属于“中人”。

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总体原则中,为更好地保证“中人”待遇的衔接,国家设定了10年的过渡期,但由于每个省份“中人”群体年龄层次不一样,有的省份的过渡期可能短于10年,有的可能长于10年。湖南省的过渡期,大致在10年至15年之间,目前正在请大学精算专业人员进行精确测算。

焦点1: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方案已发到各单位

胡晓义明确表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方案已经出台。胡晓义说,国务院办公厅为此转发了三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近日,网络上热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的“红头文件”,胡晓义称,“各单位应按照国办印发的文件执行,不能以网上传的文件为准。”

焦点2: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不会降低

《决定》规定,对于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老人”,维持原待遇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其他在职的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待遇如何呢?胡晓义说:“绝大多数人待遇不会降低。”胡晓义也强调,这是全国的测算情况,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各种收入情况不同可能出现收入降低的个别情况。

焦点3:财政是职业年金的唯一供款渠道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决定》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应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

胡晓义表示,财政是职业年金的唯一供款渠道,不允许机关自筹自支小金库。焦点4:此次改革不会“吃”企业养老金

《决定》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

关于资金筹措,胡晓义表示,现在养老保险主要是工作的一代缴费来供养已经退休的一代。所以实际上不完全是看上去那样同时筹措两笔巨额资金,而是可以做财务上的转化。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篇2: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待遇分配

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领导工资

如何改革

欢迎访问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这是首份明确省级以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如何任命、管理、退出的规范性文件。

事业单位工资

明确了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将逐步加大推行聘任制、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执行“任期制”,还可根据行业特点委托相关机构遴选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收入分配需考虑4方面因素;注意选拔事业单位优秀领导人员进入党政领导班子。

看点A将探索委托相关机构遴选事业单位领导人

《规定》:选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根据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可以采取组织选拔、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方式进行,也可以探索委托相关机构遴选等方式进行。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探索委托相关机构遴选,是事业单位领导人选人的新模式。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领导人的选任,还是按照干部管辖权限,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许耀桐认为,允许具备资质的猎头公司、中介机构、第三方部门等相关机构根据事业单位用人要求进行遴选,将更为专业化、规范化。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也认为,目前,诸如大学、医院、研究机构等事业单位采取行政化的方式任命领导人员,突出行政色彩,往往却忽略了专业要求,引入多样化的选拔任命方式,有助于事业单位淡化行政化色彩。

看点B行政领导人员将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规定》: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不同情况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对行政领导人员,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

解读:许耀桐解释,行政领导人员在事业单位中负责了主要业务,采取聘任制,意味着不仅有聘任期限,还要制定任期目标。聘任时便是好中选优,选出一批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要求的领导;任期中根据目标跟踪考核,做得不好甚至可以提前“炒鱿鱼”;聘任期满,也可以根据其业务表现,决定是否续聘。这样一来,不仅将能解决领导岗位“能上不能下”的问题,还能激发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看点C首次明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期制” 《规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一般应当实行任期制。每个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十年。工作特殊需要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任职年限。

目前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收入水平,大体与行政部门同职级的水准相当。

刘旭涛以高校为例举例说,从工资收入来看,此前正司局级、省部级校长的工资收入,都是根据行政级别确定,同等行政级别的基本拿一样的工资。近年来也有部分学校、医院试点推行绩效工资,但也存在领导涨薪、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涨;不管学校办得好不好领导都会涨薪的现象。他认为,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事业单位的运营将走向企业化,领导人员的薪酬制度也需参考企业的薪酬机制,进一步细化明确不同类别、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标准。而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工资与上述4方面因素挂钩,将形成“鼓励干事”的激励机制。

许耀桐也认为,随着“鼓励干事”的机制导向确立,运营得好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将获幅度可观的涨薪。

篇3: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探析

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大的改革, 广大事业单位建立了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相联系。其中,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代替原来的固定工资和活工资, 其“政策入轨”工作已结束。津补贴是指部分人员享有的国家规定的特殊岗位津贴。绩效工资是代替原来的各种津 (补) 贴和奖金, 主要是以岗位聘用为重点, 以岗定薪, 把绩效的考核作为工资分配的核心。

二、执行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以来的现状分析

1. 绩效工资体系滞后。

客观地说, 绩效工资作为这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活的部分, 是体现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核心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绩效工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精髓。但是, 继国家公务员兑现了“阳光工资”之后, 教育部又在2009年初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 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得到落实。而其他事业单位因国家尚未出台具体绩效工资执行办法, 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事业单位职工的绩效工资迟迟得不到落实, 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级性和主动性。可以说, 作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绩效工资体系还处于滞后状态。

2. 绩效评估困难。

绩效工资滞后的另一个原因是客观上事业单位绩效评估也存在较高的难度。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教育、医疗、科研、文娱、体育等公共服务, 其服务方式往往包含高深的知识技能, 服务质量多表现为多元化、长期化、隐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工作绩效难以量化和比较。同时工作人员的绩效和能力容易受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制约自身能力的发挥, 导致绩效和能力不成正比。实际上事业单位开展的年度考核实践过程中还没有真正找到一种适用范围广、操作性强、评价机制合理的考核方法。从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因科学绩效评估的缺失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三、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实施绩效工资的必要性。

随着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 实施绩效工资已经成为当前必要而紧迫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需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无序和混乱现象已经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二是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需要。绩效工资在整个岗位绩效工资构成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绩效工资体系是否能够科学建立并有效应用;三是平衡收入分配关系的需要。在缺乏宏观调控的情况下, 不同地区、单位、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等等都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需要通过实施绩效工资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 把各方面收入分配关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 实施绩效工资的可行性。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探索以及新的管理手段的应用, 为政府加强对事业单位调控提供了可能性。一是清理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为绩效工资分配提供了契机。绩效工资分配与事业单位津贴补贴规范工作同步进行, 有利于从政策层面、制度层面、纪律层面做好衔接。同时机关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已经先行, 为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提供了宝贵经验;二是绩效管理理念的深入为绩效工资分配扫清了思想障碍。随着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 绩效管理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 并且已经开始在实践中尝试, 绩效管理已经成为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是管理手段的提高为绩效工资分配提供了技术支持。绩效管理的实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丰富了绩效工资管理手段, 绩效管理与技术手段的有机融合, 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设计

1. 实施绩效工资分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施绩效工资分配的指导思想是:适应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 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健全宏观调控机制, 落实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 充分发挥工资的保障激励作用, 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 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第一, 分类管理原则, 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 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第二, 平衡比较原则, 合理确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 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平衡;第三, 保障激励原则, 既要维护工资分配的保障功能, 又要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第四, 总量调控原则,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逐步提高收入水平;第五, 有效监管原则, 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 不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2.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和调控。

从理论上讲,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事业单位类型、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以及经费来源等因素综合确定。对于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 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给予适当倾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一方面, 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在起步阶段, 各地、各单位对于总量管理认识不一、认同度也有差异;另一方面, 事业单位千差万别, 科学合理地制定可量化的差异标准还缺乏依据。因此, 在上述主客观条件尚未成熟的限制下, 绩效工资总量的管理就需要分步实施, 逐步到位, 实现分级分类管理。

绩效工资总量分类调控, 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按照单位类型实行不同的分类调控办法。对于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分类调控的核定, 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以下简称一类事业单位) 按照年终一次性奖金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确定, 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 (以下简称二类事业单位) 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以下简称三类事业单位) 可在一类事业单位核定水平的基础上分别高出一定比例确定, 并通过制定调控线的方式来控制不同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

绩效工资总量分级调控。绩效工资总量管理要坚持分级管理原则, 并建立绩效工资备案审核制度。国家对省本级进行宏观调控, 省、市、县分别负责对本级事业单位宏观调控;各市、县调控方案报省级政府人事、财政部门备案审核;主管部门在同级政府人事、财政部门核定的总量范围内, 根据所属事业单位的实际核定相应的绩效工资总量。

3. 加强绩效管理,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绩效工资的实施是这次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 要使绩效工资落到实处并为广大的事业单位员工所认可, 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是非常关键的。所谓绩效评估机制就是为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而建立的一套评估系统, 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职责权限、任职资格等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如果没有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 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实施绩效评估, 确定工资才具备量化的依据, 才能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 使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真正贯彻。

在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中, 必须建立系统、公平、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坚持业绩为主、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评员工。但如前所述, 绩效评估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棘手的管理问题, 比如研究人员从事基础研究, 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要经过很长时期才可能非直接显现, 有的甚至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 如何考核其绩效, 如何兑现其绩效工资是个难题。因此, 在以绩效评估为依据的绩效工资体系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除了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个人努力等, 还要将过去绩效、现实绩效、未来绩效等等统筹考虑。

另外, 还应建立健全考评工作的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 对绩效考核的整个流程进行认真、严格、有效地监督, 内部职工也应有权利对绩效考核的流程进行监督。上级主管部门要成立绩效评估监督组, 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进行监督, 绩效评估监督组的工作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保证事业单位绩效评估体系的公平合理, 为绩效工资发放提供科学依据。

4.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内部分配。

事业单位应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 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 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 合理拉开差距, 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体现岗位、业绩等方面因素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不违反国家和省总体调控政策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内部收入分配。具体而言,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可分为保障和激励两部分, 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两部分的比例可以有所区别。一类事业单位保障部分比例略高, 二类事业单位可适当降低, 三类事业单位可以不加限制。在绩效工资分配中, 还应当体现对优秀人才、关键岗位以及既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又承担管理职责的“双肩挑”人员的激励作用, 绩效工资分配要向这部分人员适当倾斜。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 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形式。

事业单位制定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领导集体研究讨论通过, 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 报同级政府人事、财政部门备案审批。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中, 应将实施程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明确, 分配方案要接受群众监督。

摘要:2006年事业单位进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但作为岗位绩效工资构成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绩效工资却处于滞后状态。随着公务员的“阳光工资”和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待遇的解决, 落实其他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更加迫在眉睫。在分析了实施绩效工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和调控、绩效评估以及绩效工资的内部分配的探索思路。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收入分配,改革

参考文献

[1]张丽.浅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J].经济论坛, 2009, (14) .

[2]蔡东苹.深化新一轮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 2009, (1) .

[3]胡燕.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9, (4) .

篇4: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研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特殊岗位津贴以及绩效工资等三部分构成。其中,绩效工资作为其中唯一活的部分,有力体现了单位职员的实际业绩与贡献。而加强在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力度,不仅能够有效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同时还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论是对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能够体现收入的公平与公正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健全,并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而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能够有效的体现多劳多得,这便在契合我党按劳分配要求的同时,还充分调动了事业单位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与改良还有利于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促进了我国各事业单位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2.保障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工资作为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不仅关乎到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同时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在现阶段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队伍中,不乏人浮于事以及铁饭碗的现象,这种缺乏公正的现象大大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进而也给社会秩序的稳定埋下了诸多的隐患。而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严格实施按劳分配制度,便有效的打破了这种不劳而获的现象,营造出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来说,有益于保障社会的稳定。

3.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事业单位的改革客观来说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其改革内容也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岗位制度及聘用制度的改革,还包含工资制度的改革。绩效工资制度的推行与完善使得事业单位将原有的工资制度进行不断改良,并有效体现出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的特点,进一步促进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面进行。除此之外,改革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将员工的工资与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进行挂钩,有效的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员工为社会的服务质量,大大提升了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是根据我党在十六大中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而制定的,该制度曾在健全宏观调控机制与完善工资日常调整机制方面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的存在的部分问题也日渐凸现出来,影响着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建设。其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同地区、行业以及经济类型的事业单位,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则表现为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的单位职员收入水平高;金融、服务行业的事业单位职员工资普遍比住宿及餐饮类行业的单位职员工资高。其二,未能体现出事业单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的人力资本价值与贡献的评价体系欠缺完善,在分配监督约束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力度也有所不足,进而使得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都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其三,工资制度的激励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工资水平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进而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

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路径

1.科学制定方案,实行政务公开

工资分配制度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切实利益,更关乎到社会的稳定。为此,在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进行制定和改革时务必应当保持严谨、公正的态度。而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在分配制定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民主精神,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方式来对工资分配制度进行制定与完善。与此同时,在工资分配制度的内容上,坚持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并将岗位职责、工作目标以及考核方法进行细化,以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另外,在设定好一定工资绩效总量的基础上,给各单位一定的灵活空间来制定具体的工资分配制度,促使其建立起符合自身单位特点的内部分配方式。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逐步建立起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的自主灵活的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工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进行挂钩,以体现出多劳多得,公平公正的基本分配原则。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工资绩效分配,要将其发明、技术以及专利等要素参与到分配中,其分配比例则由其个人和收益单位协商决定,同时积极建立起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和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另外对于处于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和担任重点工程、项目的的带头人采取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式,以充分落实好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着实保障到各职工应有的利益。

3.改革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政府的衔接

首先,就是将清理津补贴工作与规范津补贴工作相结合。即除了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及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和按国家规定保留的福利性补贴外,其他各种形式发放的津贴及补贴一律取消。其次,将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与实行岗位设置管理衔接起来,规范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度,以便于专业技术人员对不同岗位等级的工资标准进行有效确定,促进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有效落实。其三,与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相适应。事业单不论是在行业类型方面,还是在职员数量方面都较为繁多,为此,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要想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与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相适应,即以事业单位的性质、承担指责以及行业特点来实行分类管理,以此来促进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事业单位及社会的发展的必然需要,而要想将该制度进行有效完善与落实,各事业单位则必须深刻认识到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并科学制定方案,实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并改革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政府的衔接,以此来对我国事业单位原有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不断改良与优化,进而促进个人、事业单位甚至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丰良,刘心.浅议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以南阳市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 2013(05)

[2]林琰,高慧颖.关于福建省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3(34)

[3]杨洁,战梦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前提和核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02)

[4]李全胜,黄一超.浅论当前中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问题[J].新疆社会科学,2012(01)

[5]周晓萍,柳玉民.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不能忽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12(10)

[6]李晓轩,黄鹏.美国国立科研机构薪酬体制与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S1)

篇5: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待遇分配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2015年最新事业单位工资标

准表

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xinjiang/中公新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事业单位改革: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没有实施绩效工资的,从应纳入绩效工资的项目中纳入。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点击事业单位考试网。

篇6: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待遇分配

2014年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青岛提高非事业编幼儿教

师待遇

教师资格证:教师工资改革是参加教师考试的考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中公教育为大家准备了2014年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之青岛提高非事业编幼儿教师待遇,后期持续更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教师职称工资改革等,请考生关注。更多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请关注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全市初步计划再新建、改扩建100所幼儿园;进一步扩大就近入园试点;继续开展小班化试点;继续提高非事业编幼儿教师待遇„„青岛的学前教育明年将全面提速。据报道从昨日召开的学前教育相关会议上获悉的。

在硬件建设方面,明年全市计划再新建、改扩建100所幼儿园。据了解,今年列入市办实事的“新建、改扩建160所幼儿园”项目目前已经完成177所。

“就近入园”试点在今年达到65所的基础上,明年将进一步扩大试点。据悉,目前,全市普惠性民办学位达到13300余个,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预计今年年底达到70%以上,明年有条件的区域都将开展 “就近入园”试点。

明年我市将继续改革幼儿园招生制度,开展小班化试点,在我市幼儿园推行省定班额标准的下限,即小班20人、中班25人、大班30人,以此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非事业编幼儿教师的待遇将继续提高,争取2016年非事业编幼儿教师工资达到公办教师工资的70%。与此同时,扩大公办教师的数量,争取未来几年城区公办幼儿教师占到50%,每所农村幼儿园都有一名公办教师。

学前教育的投入也将持续增加,争取2015年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达到850元/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定额补贴达到2400元/年,贫困生资助标准达到1800元/年。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篇7: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待遇分配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不降退休待

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xinjiang/中公新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事业单位改革:养老并轨的真意在于,在全社会形成基础制度统一、公平的保障取向,使各类群体获得积极正确的保障预期。时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接受关于“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专访时就已表示,“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保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不降低。”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点击事业单位考试网。

“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问题,近期文件就要印发,印发后还要召开会议部署。”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这句话,在2014年年末引爆舆论热点,关于“养老并轨”的全民大讨论一路“延烧”至2015年。

2014年12月28日,在就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接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专题询问时,马凯表示,今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改革方案已拟定,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近年来,养老“双轨制”被频频吐槽、抱怨。社会的热切诉求得到了高层的积极回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养老保险改革并列、并行。2014年7月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至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已成定局,悬念仅在于“何时改、如何改”。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被视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等多项改革的“痛点”。撬动了这个“关窍”,与之相关的多项改革推进难度将大大削减。随着改革文件的印发和施行,不同社会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将实现“制度上的公平”,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也将由原来的“碎片化”状态,迈向更为统一、完善的发展阶段。

养老并轨待遇拉平

截至2012年底,我国公务员总数达到708.9万人;目前,全国共有事业编制人员3153万人。合计接近3900万人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养老保险改革的重要群体。接受《瞭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表示,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顶层设计,就是在进一步拓展社保覆盖面、完善增量改革的同时,深化存量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使二者逐步并轨,最终形成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也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涉及这一重要敏感群体的改革,特别是养老保险这样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事项,往往改革阻力巨大。这一点,观察以往进展缓慢的改革试点便可明晰。此次改革消息一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关于自身待遇会不会降低、要不要考虑提前退休、改革能不能顺利推进等问题的猜测、议论此起彼伏。

对此,时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早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关于“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专访时就已表示,“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保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据本刊了解,改革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妥善处理改革前后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的平稳衔接。对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老人”,继续按原来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保持已有待遇不降低。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实行新制度,建立新机制。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基本养老金中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再加发过渡性养老金。同时建立职业年金,以更好地保证退休待遇。

由此可见,“并轨”,并不意味着待遇水平的降低。同样,“并轨”也不等同于“制度融入”以及“各群体待遇拉平”。

2014年7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明确表示,关于“养老并轨”,中央标准的提法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说这个制度并到那个制度里面。总的方向是各类群体实行大体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同样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从制度上实现公平,在规则上实现公平,不存在将哪类群体并入其他群体的设计,更不是把各类不同群体的待遇拉平。

“养老并轨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并轨后,养老金发放的标准和规则是公平的,符合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竹立家教授表示。

“养老并轨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过程中,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之一,体现着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志强说,此次改革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基础制度统一、公平的保障取向,使各类群体获得积极正确的保障预期。

“一个统一、五个同步”难度隐现

马凯表示,此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据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核心轮廓已经清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根据这个思路,改革后,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将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个人账户、实行社会统筹。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制度上的公平”,更撤消了三个群体之间的人员流动壁垒,保护了“流动者”的养老保障权益。

“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其中,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既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更是为避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个群体的社保改革相互比照、难以单兵突进,为改革推进减少阻力。

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可以有效保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不降低,为改革的实施创造条件。

由于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建立在工资基数的基础之上,因此养老保险制度与工资制度紧密挂钩。自2006年以来,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标准7年未曾调整,“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建立。若要启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之相适应的工资制度也须同步完善、彼此配套。

退休人员的待遇调整和计发办法密切相关。要实现“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缴费水平和退休年龄更紧密挂钩”,即通俗意义上的“多缴多得”,就必须实行与缴费相联系的待遇计发办法,并由此形成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的正常增长机制。

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实施,也是试点地区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目的在于避免各地区之间由于改革时间表不同而互相攀比,延宕改革整体进程。

受访专家表示,透过“一个统一、五个同步”的基本思路,可以看出中央对于此项改革的决心之大,亦可预估出改革的难度之大。尤其是涉及新制度的设计、建立、完善,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仍待破解。

特别是,如何缓解巨额历史欠账对于基金远期支付形成的持续性压力;改革初期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三个“基金池”是否要互联互通;基金如何避免“散、碎、零”,一举实现省级统筹;通过哪些手段避免贫困地区财政无力缴费,出现逃缴、少缴、欠缴现象;怎样提高基金的运营效率,让3900万人的养老钱保值增值;如何确保个人账户在设立之初就能做实而不成为空账;怎样逐步缩小与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之间的差距,弥合待遇鸿沟„„其中的很多问题,既是新问题,也是老问题;既涉及新制度的建立,更触及原有制度的完善。

“面对如此艰巨的改革,更要做好‘预期管理’。无论是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对象,还是期待改革的一般公众,都要对改革的结果有个理性的认识,不能期望改革‘一步到位’”,曾多次参与养老保障课题研究的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关博博士表示。

啃掉最硬的一块骨头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年是令人难忘的。这一年,我们锐意推进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头。”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硬骨头,其中就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这项改革既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等多项改革的连接点,也是这些改革难以推动的掣肘点,由此也成为了公认的改革硬骨头中最硬的一块。

“在养老‘双轨制’下,拥有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的人虽然不用缴费便能享有较高的养老金,他们一旦失去编制就意味着‘从零开始’甚至‘老无所依’。编制所捆绑的巨大潜在利益,也导致优秀人才对于职业流动心存顾虑,而平庸之人则‘死也要死在编制里’。”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胡颖廉表示,养老并轨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缴费义务,促进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互通,有利于构建更加健康的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在近5年的改革实践中,各方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和最大阻力所在。

“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流动的风险基本不存在了。”关博表示,“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第九项配套改革,养老并轨有利于打通社保制度碎片化所引发的分配不公,在减轻人才流动压力的同时,为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分类改革做好铺垫。”

养老并轨对于干部队伍建设的“辐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狠抓作风建设,不折不扣落实“八项规定”,整饬“四风”,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队伍面貌为之一新。

“养老并轨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包括党的领导干部在内的国家公职人员队伍的工作活力。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保体系,配套更加科学有效的薪酬体制和多元的评价体系,使公务人员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为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增添内生动力。”蔡志强说。

从全社会范围看,“并轨后,不同性质单位和各类岗位的基础养老金将趋同,待遇差别主要体现在与单位效益和个人绩效直接挂钩的职业年金。个人贡献的多少与将来的待遇产生关联,不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胡颖廉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说,“养老并轨有利于在保障基础公平的前提下,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篇8: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探究

一、现实意义

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建立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构筑健全的宏观调控体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工资之外设置绩效工资,主要是为了加大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的力度,促进事业单位改进内部管理,完善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建立体现业绩与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革除多年以来形成的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的弊病,进一步发挥工资分配的杠杆调节作用,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和作用。

3.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的发放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绩效考核结果要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实行绩效考核可以有效地遏制年度考核敷衍走过场的现象,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使绩效工资分配更好地发挥激励和保障功能。

4.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高收入水平。实施绩效工资,解决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偏低问题,有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稳定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主要政策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第一步从2009 年1 月1 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从2009 年10 月1 日起,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 年1 月1 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

实施绩效工资应遵循“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目的,以岗位责任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核心,实行以岗定薪、薪随岗变,使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绩效紧密挂钩。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绩效工资一般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作为职工收入中相对固定的部分,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对完成本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且考核合格的人员予以发放,实现收入的稳定和保障功能;奖励性绩效工资作为按劳分配、奖勤罚懒的实现形式,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各单位自主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对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实现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员予以奖励,突出收入分配的促进和激励功能。

在实施过程中,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绩效工资分配的实施办法,各类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工作人员的实绩、贡献,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绩效工资总量应结合单位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核定: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事业单位,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不好、考核较差的事业单位,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可分别高出一定幅度。对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给予适当倾斜。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要兼顾效率和社会公平,防止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绩效工资总量原则上每年核定一次,并随基本工资和公务员津补贴的调整而相应调整,形成联动机制。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三、对策和建议

实行绩效工资制,能够进一步扩大单位用人自主权,让人才充分流动起来,激励在岗人员奋发上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进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但在绩效工资的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并注意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利学制订方案,实行政务公开分配方案涉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科学、合理、公开、公平、公正。分配办法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本单位内部公布,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要遵循“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及岗位职责等进行细化和量化,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给予各单位制订具体方案的灵活空间,由各单位在一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行制订具体的分配方案,建立符合各自特点的内部分配方法。

2.严格绩效考核,加强内部管理事业单位应根据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按照单位性质、类别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情况,合理设置岗位,确定岗位职责,充分考虑各岗位工作量、责任、风险等因素,制定定性定量相结合、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考勤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质量评估制度等。具体操作时,要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特点、人员结构,对德、能、勤、绩四个考核要素进行具体的细化、量化,综合考虑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分层次、分类别设计考核指标,对每个考核指标应有具体详细的说明,便于考核者、被考核者准确地把握内涵,减少因对考核指标理解有异而导致的偏差,力求对职工进行客观评价,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公正、严肃性。

3.采取灵活办法,建立激励机制、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将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鼓励高层次人才以资金、专利、发明、技术、信息等要素参与分配,分配比例由受益单位和合作方个人协商确定,建立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对在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的带头人,可以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课题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式。

4.改革配套实施,加强政策衔接一是同清理规范津补贴工作相结合。除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特殊岗位津补贴和按国家规定保留的福利性补贴外,原地方性津补贴、国家规定的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复杂,绩效工资的实施要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联系,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如单位性质、承担职能和行业特点等实行分类管理,保证绩效工资改革的顺利运行。

5.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宣传解释改革现行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调控。一是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政策,规范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工资收入现行发放的其他津补贴及省在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时对事业单位预增发的补贴要全部清理归并。二是与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相衔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就是与岗位结合在一起的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只有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制度后,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按确定的不同岗位等级执行工资标准,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落到实处。三是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适应。事业单位类型多样、人员众多、支付情况复杂,建立统分结合、权责清晰、运转协调、监督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将事业单位发给职工的收入纳入调控范围。理顺分配关系,严肃分配纪律,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建立绩效工资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机制,定期开展检查,抓好责任追究,对违纪违规现象及时纠正,维护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的严肃性。上级主管部门在制定宏观指导意见时,应结合各行业的不同特点提供具体明确的办法,为各基层单位制订实施方案提供借鉴,同时加强对制订绩效工资方案的培训和宣传。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合理疏导,化解局部矛盾,保证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正常运行。

篇9:浅谈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一、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行工资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财税体制改革,国家实行了“分税制”。这样,现行的工资管理体制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的差异出现了尖锐矛盾。国家出台调资政策时,往往处于“落后地区吃不消,发达地区吃不饱”的两难境地。落后地区地方财力紧张,国家有政策兑现不了,发达地区对国家的安排感觉力度不够。这种工资管理体制,起不到平衡调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的作用。

2.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没有与其他制度改革配套进行。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健全,财政体制、人事制度、社会养老制度、保险制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但与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没有配套进行,政策制度的不配套导致了工资收入制度中一些矛盾的进一步尖锐。

3.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未能得到根本扭转。2005年清理规范津贴补贴以来,乱发津贴补贴的现象有所遏制。但各地的規范津贴补贴的水平不尽相同,高低差距仍然很大。以2006年为例,上海公务员年平均津贴5万多元,而新疆公务员年平均津贴仅8千多元。加之,国家在规范津贴补贴的过程中,没有资金的投入,完全靠地方财力支持,发达地区津贴水平增长较快,落后地区的津贴水平虽有增长,但增长的幅度远远低于发达地区,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对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建议

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改革工资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对工资收入的调节作用,使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的增长相应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对规范工资分配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国政府依法制订和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规范工资支付办法,定期向社会发布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鼓励企业试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引导企业采用灵活多样的工资制度和分配形式,维护企业的工资分配自主权和劳动者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目前,全国基本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有1万多户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试点,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工资指导线,88个城市发布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怎样从实际出发,建立与机构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分配制度以促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显得十分必需。我认为,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按照政事分开原则,规范事业单位机构。事业单位改革的总方向应是除了必需要政府财政支持的职能外,尽量转制为企业,推向市场.政府依法管理事业单位,而不是与行政单位挂钩,使之成为真正的法人单位。不能转制的事业单位可划为两类,一类为财政供给事业单位;一类是市场运作法人事业单位.除了基础义务教育(如中小学)和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如殡仪馆等)为一类事业单位,财政要保证供给外;其要均为二类事业单位,按照市场运作方式依法管理,单位有独立的自主权和用人权,政府实行职能指导和宏观调控,依法管理。比如,卫生系统的各级医院、城建系统的各个供水、维护等事业单位均可转轨为企业,如一时因职能管理原因不能转制的,可变为二类事业单位,与财政脱钩,依法纳税。这样即可规范事业单位机构,又可使政府从繁重的财政负担中解脱出来,理顺关系,规范管理、宏观调控。

2.分类管理,实施不同的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改革必需建立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实施不同分配制度。对于一类事业单位,要规范编制管理,严格岗位聘用条件资格,实施岗位工资。不论其身份、年龄、工龄、资历等,只要在什么岗位就领取什么工资,相应的完善岗位聘用制(包括岗位聘用及解聘条件程序等)和科学设岗,要根据社会的整体收入水平和各岗位的职责大小测算确立岗位工资,实施发放审核。完成事业单位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对于二类事业单位,则实行工资总额宏观调控,即根据其单位的职能和社会收入水平确定其单位的工资总额和各岗位最高最低工资额,定期核查,重在督查,依法管理。根据2006年1月起施行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旨在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建立目标考核机制。不论是一类还是二类事业单位,都建立岗位责任工资。一类事业单位可按岗位工资的适当比例(不超过30%)建立岗位责任工资,定期考核,半年或一年发放,完不成岗位目标者不予发放,或单位违规违纪(如虚报岗位、冒领工资等)予以扣减。二类事业单位岗位责任工资与单位效益挂钩,凡完成目标任务的可予以发放。一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实施财政统发工资,每月只发放岗位工资;其岗位责任工资则可半年发放,以督查其岗位职责完成情况和宏观管理。

三、结语

我国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加以改进和变革。工资收入是收入分配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次分配,都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事关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好工资收入分配问题,对于理顺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关系,缩小社会分配差距,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篇10: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待遇分配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机关事业单位将涨

薪 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

欢迎访问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虽然事业单位人员与国家公务人员有所区别,不过,因为各类事业机构资产都属国有,活动所需经费也大都来自政府拨款,因此,不少人仍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同 于国家公务人员来看待。曾几何时,研究生为了一个事业单位的编制,而不惜去当清洁工。而现如今,事业单位正面临着一场改革风潮。

“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确定落实时间表。

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根据人社部此前透露,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

李克强是在12日举行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出上述表示的。15日,李克强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全文公布。记者注意到,他在讲话中还指出:“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何时调整? ——今年6月底前调整到位

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官方明确,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也将同步调整。

随后,有媒体曝光了公务员工资制度调整的方案。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1月19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三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这些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但是,至于公务员工资调整具体何时落地,此后并未有明确消息。“什么时候涨工资”也成为广大公务员群体关心的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在5月12日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

随着这一时间表的明确,中国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工资,将在今年6月底得以调整。

调整多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据了解,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2006年至本轮调整前,公务员基本工资已9年未涨。

那么本轮工资调整到底会涨多少?对于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每个月的工资条虽然会增加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缴费,但由于基本工资的上涨,最终实发工资的数字则将会变多。

在1月23日举行的2014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透露,这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考虑这些因素,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李忠指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本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因各地工资水平的不同存在差异,对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地区的部分人员,这次增加的工资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个人缴费,当期收入还会有所下降。

怎么调整? ——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

在5月12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还指出,现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和应有的尊严。

事实上,“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是本次工资制度调整的突出特点之一。根据李忠透露,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800万人在乡镇工作,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基层公务员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相对艰苦,工资水平普遍相对偏低,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明确,在完善工资制度的同时,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今后要通过建立基本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等措施,逐步实现基本工资在工资中占主体。

在专家看来,合理的工资结构应该是基本工资占主体、其他工资项目为补充。随着本轮工资制度的调整,“基本工资低、津贴补贴高”的不合理工资结构将得到优化,而这也有助于平息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高的争议。

事实+我国将强化公务员工资调整 涨薪频率或加快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就公务员涨薪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后国家将强化公务员工资的正常调整,这次的微幅涨薪将只是一次阶段性涨工资。

李实分析,目前我国公务员平均待遇水平应该能超过每月3000元。养老双轨制并轨后,公务员个人需缴纳工资8%的养老险和4%的职业年金,12%的总比例至少有360元。人社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机关事业单位月人均实际增加300元左右。换言之,可能有近半相关人员在缴纳养老险和职业年金后,其拿到手的待遇会有所降低。

篇11: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待遇分配

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人社部称将提出妥善解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问题政策

欢迎访问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日前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时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将全面规范聘用管理,出台聘用合同国家标准,研究提出妥善解决编外用人问题的政策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月24日10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媒体介绍2015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李忠在发布会上通报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人社部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聘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逐步完善。进一步落实和规范公开招聘制度,继续组织实施全国整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探索分类组织实施公开招聘工作,开展分类公开招聘考试试点工作。积极参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行业体制改革。

李忠还介绍了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申诉办案规则以及处分规定的政策解释,配合研究出台行业处分规定,研究完善竞聘上岗规定和考核规定。

二是全面规范聘用管理,出台聘用合同国家标准,研究提出妥善解决编外用人问题的政策意见。进一步规范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完成全国整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督查工作。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回避规定、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做好分类公开招聘考试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完成“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

篇12: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待遇分配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和区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化,廉洁高效的政府和事业单位机构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服务引导作用,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因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两大公职类岗位的优势依然明显,竞争反而比往年更加激烈。河南人事考试网整理了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最新消息,仅供参考。

进入2014年以来,不仅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推进,而且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也成为上至中央下至基层广泛关注和探讨的热点话题。从长远来看,未来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将更加规范高效,广大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个人收入有望提高,这两大公职类岗位的优势依然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近年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人数略有减少,但报名人数并未因此大量减少,竞争反而比往年更加激烈。

一、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区别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

事业人员主要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另外,还有一种行政事业单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其工作人员事业行政事业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目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将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将纳入公务员序列。点击进入:定西事业单位课程学习

二、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

公务员编制是行政编制,是政府机关的正式人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构(即国务院、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各职能管理机构)的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国家权力机构、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政治机构的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一般不要求实行公务员管理,但也有个别事业单位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

事业编制是辅助编制,事业编制按照财政来源又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即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不允许也不能自主创收,完全

http://ha.huatu.com/

靠财政拨款的单位,多指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防疫站、海事局、公办干休所、交通局下属交通稽查队、卫生局下属防疫站等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公立医院、公立大学、日报社等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政府招待所、政府下属培训中心、从事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政府直属印刷所等等,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将逐步改制成企业。

现在的政府机关有部分人是公务员编制,部分人是事业编制。公务员编制是要中央编制委审批才有的,一般单位名额都是固定的,除了每年报计划,公开招考公务员以外,不能随意增加。但是由于政府机关的业务量增加,又没有公务员编制,于是就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在国家人事部不备案、不挂名,工资由单位自己或者地方财政供养。政府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只有领导(副处以上或者少量正科)是公务员编制,其他人都是事业编制或者是合同工。

三、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优劣比较(一)工作内容

公务员是国家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行政权力。事业单位是服务性质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不具备行政权力,这是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随着国家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这两类单位今后的职能划分将更加清晰,机构运转将更为规范,对个人来说,过去那种“有的工作很忙,有的工作很闲”的情况将逐渐消失。

(二)薪酬待遇

公务员的工资收入由政府财政承担,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一般要逐步实行社会化。应该说:同岗位同资历情况下公务员编制比事业编制收入要高一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从中央的政策导向来看,未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将有较大提高,尤其是对于数量最多的基层人员来说,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对于广大基层人员是一大利好。

应当看到,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化,廉洁高效的政府和事业单位机构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服务引导作用,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因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其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薪酬待遇优势明显。在今天看来,公务员

http://ha.huatu.com/

职位仍然是“金饭碗”,事业单位也依然是“银饭碗”。机会就在眼前,时不我待,有志于从事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的考生,应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奋力一搏。

政策链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华图官方面试备考课程购买入口:http://t.cn/RAOVaej

2015年针对河南乡镇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华图网校联合出版发行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联考密卷。华图连续五年出版发行联考密卷,每年行测试题题型命中率达90%以上,热点词汇类申论多次命中考题题干和问题,华图出版的密卷几年来成为考生考前必备的备考神器。

喜迎河南华图扎根中原八年庆典之际,凡与2015年4月4日至4月20日期间购买联考密卷考生均可享受最低折扣,原价173元/套,现价128元/套(含邮费)。

http://ha.huatu.com/

联考密卷活动QQ交流群:VIP一群397082462,VIP二群144196997(加群与群主直接沟通购买即可,邮寄地址要详细)。联考密卷活动抢购电话:0371-87095130转828。特别说明,凡是在活动期间购买联考密卷考生我们均会在邮寄的时候再赠送一套微礼包,价值千元(含一个档案袋+980学习卡+公考知识图册+便签本)。

上一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下一篇:1 关于陕西省建材商会筹备成立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