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莫高窟教学设计

2024-05-05

小学莫高窟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小学莫高窟教学设计

小学莫高窟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理清结构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莫高窟的?

二、学习彩塑段

1、指名朗诵第一自然段,找出中心句,说说彩塑的特点。

2、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彩塑的点的?

(借助图片,理解体会“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等词语的意思。)

3、交流其他描写人物神态和体态的四字词语,交流后出示相关词让学生朗读,以便今后灵活运用。

4、观看彩塑录像。然后仿照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有的金刚,有()的仙女,还有()的罗汉,还有()的()……

(相机介绍什么是金刚,什么是罗汉,丰富学生的知识)

5、出示卧佛图,谁来介绍一下他的形态,指名朗读。

6、出示句子: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称赞。

理解“惟妙惟肖”,并要求把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如果你是游客,你会怎样赞叹?如果你是外国游客,你又会怎样赞叹?

(想插英语调动一下课堂气氛)

7、齐读第2自然段。

三、学习壁画段

1、指名读过渡句,想想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这句话写出了壁画的什么特点?(宏伟、瑰丽)

2、结合句子“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了解壁画的内容,利用大量壁画图片,相机补充介绍佛教故事:《九色鹿》《五百强盗归依佛门》《舍身饲虎》;民间生活:婚嫁仪式、一种七收等;供养人画像、帝王出行、猎人骑射、建筑彩绘和澡井故事等等。

3、通过大量图片了解飞天,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飞天介绍给大家。然后利用省略号想象练说其他形态的飞天。

4、置身于如此瑰丽的飞天前,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想说的吗?

引用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的一句话“我们是飞天的后人。”作结。

5、配音齐读第三节。

四.学习藏金洞段。

1、自由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从“曾”字中你知道了什么?

3、观看帝国主义分子掠走莫高窟大量文物的录像。

4、此刻的心情又是如何?你想说什么?

5、引导学生带着悲愤的心情齐读第4自然段。

五、总结延伸。

1、小结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请同学们用最精练的语言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当堂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到敦煌的网站上去浏览阅读,更多的了解敦煌,了解莫高窟。

2、背诵课文指定段落。

3、学习课文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我们家乡的旅游胜地。

篇2:小学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2.赏读、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材料,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

1.积累优美语段,品读理解课文第二、三段,并背诵第二自然段。2.知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莫高窟,去感受她的魅力和风采。

2、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出示词语),你能读准这些词语吗?谁来读读下面的词语?

先出示:

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 惟妙惟肖

指读,齐读

这三个词语是描写莫高窟里的什么?(板书:彩塑)出示:

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 艺术殿堂 谁来读读?指读,齐读

这三个词语是描写莫高窟里的什么?(板书:壁画)课文除了彩塑壁画还描写了哪里?(板书:藏经洞)

出示:

举世闻名 艺术宝库 智慧结晶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语

3、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愿意结合这些词语来说一说。

4、总结: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莫高窟有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彩塑,有精妙绝伦、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藏经洞。

5、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莫高窟参观一下,我们先来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自读探究,初步了解彩塑和壁画的特点,体会“艺术宝库”、“智慧结晶”。初步了解学生的自读初得体会,以便教学中注意解决问题。)

二、精读课文,感受魅力。

(一)第二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交流:

师:读完课文,同学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齐)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2、师: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的呢?(课件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力士”红色字体,学生齐读。)师:同学们,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彩塑? 生:排比句。(板书:排比)

师:对了,课文先利用一个排比句让我们体会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彩塑。

3、(点击链接处,出示三尊不同神态的彩塑,引导学生观察彩塑的表情神态来辨认出他们分别是哪尊彩塑。)

(1)师:看,这一尊彩塑他面带微笑,眉宇之间透露出慈祥与善良,这就是?

生:慈眉善目的菩萨。(课件出示文字)

(2)师:瞧,这尊彩塑身披盔甲,两手叉腰,脚踩小丑,瞪大了眼睛怒视前方,浑身散发出不可忽视的王者风范,这就是?

生:威风凛凛的天王。(课件出示文字)

(3)师:再看,这尊彩塑满身的肌肉,粗壮的四肢,充满了力量,这就是谁?

生:强壮勇猛的力士。(课件出示文字)

4、同学们,菩萨有菩萨的特点,天王有天王的气魄,力士有力士的个性,你们能读出他们不同的神态特点吗?一起将这句话读一读(齐读)。

5、师:如果说,菩萨、天王、力士等镜头是一闪而过的话,那么卧佛的镜头就是特写了,请同学们一起把描写“卧佛”的句子读一读。(幻灯片出示卧佛图片)特写了什么呢?

(长16米,先写了卧佛的长度,侧身卧着,这就是卧佛的姿态,眼睛微闭,安详,这就是卧佛的神态)

师:是呀,这尊卧佛真长啊,他的神态多么安详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6、同学们,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有的“神态安详”,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7、师:播放4幅图,边放边说: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游客,看着这一尊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你会怎么样?

生:齐读(看着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是啊,这些彩塑真是惟妙惟肖!

(板书:惟妙惟肖)

师:这里的“惟妙惟肖”,如果替换成别的词语,你能想到什么词语呢?(出示幻灯片)

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8、师:看到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使人不得不赞叹我国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让我们带着自豪感来读读这一节。(齐读)

师:读得真棒,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了,请同学们合上书本,看着这些彩塑,试着向游人们介绍一下它们。(幻灯片出示让学生隐读、背诵)

9、莫高窟的彩塑真是惟妙惟肖、精妙绝伦呀!通过学习这一自然段,我们发现作者是先用一句话概括彩塑的特点,接着用一闪而过的快写镜头描写了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然后用特写镜头描绘了一尊卧佛,最后写游客观看彩塑后的赞叹。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写作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板书:点面结合)

(设计意图: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通过上网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精妙绝伦的彩塑既多又形态各异。)

(二)第三自然段:

1、师:其实,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描写壁画的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与第二自然段相似,现在请大家模仿第二自然段的学法试着学学第三自然段,先找出中心句,再看作者的快写镜头是什么?特写镜头是什么?边读边做上笔记。

(学生自由学习)学生学完交流:

2、师:读完课文后,同学们找到这段的中心句了吗?是哪句?

生: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齐读)

3、师:这句话不但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整篇课文中,它还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联系上下文,看看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过渡句 承上启下(第二自然段讲的是莫高窟的彩塑,第三自然段讲的是莫高窟的壁画)

4、师问: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壁画有什么特点呢? 生:宏伟瑰丽(同时板书)师:从哪里体现出它的宏伟瑰丽呢? 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师指导:壁画是如此的宏伟瑰丽,请你找找哪些镜头是一闪而过的? 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应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大屏幕呈现第三自然段的描写壁画的内容)

师:由这些一闪而过的镜头,你读懂了什么? 生:壁画丰富多彩。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丰富多彩的壁画。

师:真是丰富多彩啊!你能读出壁画的丰富多彩吗?(齐读)

5、师:在这宏伟瑰丽的壁画中,特写镜头是什么呢? 生:那成千上百的飞天

6、师:飞天就是佛教中天歌神和天乐神的化身,他们在天国里散发香气,奏乐歌舞。后来两人融为一体,化为飞天。

7、师:作者是如何描写飞天的呢?读读描写飞天的句子(课件出示)

师:你喜欢这些飞天吗?这段文字美吗?那我们就边欣赏边美美地读一读。

描述一:壁画上的飞天,飞了起来,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迷人的花香。请你读: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描述二: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请你读: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描述三:给我们带来动人的舞蹈。请你读: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8、师:同学们把飞天读得真美啊!那么是不是只有这些飞天呢?从哪看出来?

生:很多,从“成百上千”和“„„”体现出来。

9、师:观察得真仔细!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拿出纸来,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把你心中的飞天写出来(播放幻灯片飞天图)同学们可以边欣赏飞天图边想象。也可以相互讨论讨论。

(如:有的面对铜镜,梳妆打扮;有的相互追逐,打闹嬉戏;有的置身花丛,追打蝴蝶;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楼阁,宛如游龙;有的倾坐石上,面带微笑;有的手拿蒲扇,笑语轻谈;有的手托腮帮,侧耳倾听„„)

10、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也很优美。听完你们的描述,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些活灵活现的飞天壁画。(引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设计意图:将造句训练渗透在“读’的训练中,既没有离开课文,破坏“读”的整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宏伟瑰丽的壁画丰富多彩、制作精美,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三)第四自然段:

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现在就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藏经洞,请大家读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1、师:藏经洞里都有什么呢?

生:有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出示幻灯片,红色字体“六万多件”

师:六万多件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藏经洞的文物众多(随学生的交流板书:藏经洞 文物众多)师:这些文物无一不是价值连城,无一不是艺术珍品,每一件文物无不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做为一个中国人,此刻,你感觉到?

生:自豪、骄傲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藏经洞宝物的数量之多,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2、师:老师在这段中发现了一个“曾”字,这个“曾”字的意思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曾)表明只是原来有,现在已经没有了,大量珍贵文物已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师:那么,这数万件珍贵文物到哪里去了?老师请你们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幻灯出示)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137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掠走约10000多件。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盗走共计10000多件。

1922年数百名俄皇军队士兵在洞窟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少。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他们都以少量的银元,带走了大量的中国的灿烂文化。

3、师:同学们,清王朝落后无能,落后就要备受欺凌;但是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藏经洞现在才被发现,才被打开,在如今的中国,这些文物的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呢?你为什么这么说?(会,因为如今的中国发达了,强大了)

师:是呀!我们多么希望历史能够被改写,但它毕竟已经成为现实。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沧桑,但是同时也激发了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强大自己,才能抵御外侵。

让我们带这份激荡的情感,我们再读第四节。(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第五自然段:

师:正由于外国列强的掠夺,大量珍贵文物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课文结尾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同学们,敦煌,博大精深、海纳百川,岂是一堂课,一次研究,就能说尽、道明,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保护敦煌莫高窟的文物艺术,让敦煌文化永存。

(设计意图:更好地体会到“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作业布置

1、请仿照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特点。

2、如果,你是这的一名小导游,面对来莫高窟游玩的游客,你要怎样向他

们介绍莫高窟呢?课后大家可以设计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们介绍莫高窟,注意说出其景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熟悉了所学内容,一举两得。再一次深入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18、莫高窟

篇3:小学莫高窟教学设计

一、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理念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良好的学习交互能力、直观友好的界面设计和活泼生动的教学策略。

具体地讲, 专题学习网站就是在内容上, 以专题知识为导向的建设和应用项目 (不同于知识点或完整的课程) 。形态上, 它是一个网站, 具有网站的基本功能;功能上, 它是一个供学生开展课程专题知识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这就意味着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网络环境, 激发学习兴趣, 使他们通过学习, 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获得发展。

在网站设计中, 我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把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通过图片、电影、解说、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结构化重组与阐述, 淋漓尽致地展现它的历史, 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 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 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我通过专题网站, 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网络氛围。

新课程指出“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来展示他们网络学习的全部学习成果, 我把学生的读后感、演示文稿、图画专题电子作品都放在网上, 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让他们始终充满自信和激情。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功能架构

我利用静态网页 (HTML) 与动态网页 (ASP) 技术, 结合Access数据库, 建构专题动态Web网站, 主要设计分五个功能区。

1.“教学辅导区”——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

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探索性的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仍需要教师的辅导。在专题学习网站中, 根据学生网络学习的特点与语文阅读的规律, 我将课文内容和要求以电子课本的形式有步骤、有指导地出示, 通过“读一读”、“学一学”、“练一练”, 让学生读准字音, 读顺课文, 初步感知理解莫高窟的历史, 为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创设情境。

2.“网络资源区”——学生探索知识的导航器

网络资源是无限的, 我在资源区尽可能收集有关莫高窟的图、文、声、像等资源信息, 向学生展示了莫高窟灿烂的历史文化, 还链接了许多搜索引擎, 有效地整合Internet资源, 供学生研究参考。

3.“专题讨论区”——学生发表见解的窗口

专题讨论区是为学生专题学习而组织的论坛、聊天、短信等网络工具, 提供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相关专家之间高效交流的途径, 实行在线指导或个别指导, 为学生创设会话、交流的平台和协同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讨论区提出各自在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回复、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 学习者群体 (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 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与整个群体共享。

4.“作品展示区”——学生展示的园地

提供师生展示研究成果的交互平台, 设置作业频道, 对学生的研究成果、习作、绘画、故事、演示文稿等进行展示。上传频道提供每一个师生共同参与资源建设、信息发布的平台。

整个网站结构图如下:

三、建构专题学习网站的理性反思

1. 人文性

《莫高窟》专题学习网站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学生的需要体验,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我在设计时允许任何学生申请注册成为用户, 进行“用户中心”管理。每个人都有机会、有权利, 进行发表与讨论、探究与创造, 使学习成为每一个学生追求成功、积极体验的过程。

2. 综合性

本网站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 对语文、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进行了综合, 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发性, 帮助学生获得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拓展阅读活动中, 有的学生通过网站了解了莫高窟的发现者王道士的生平事迹, 从不同角度点评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有的学生看到一幅幅彩塑与壁画, 不由得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发出深情的赞叹;有的学生从敦煌文化入手, 通过莫高窟历史的繁华与经历的种种磨难, 感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 实践性

专题学习网站并不是让学生去被动地浏览、接受, 网站强大的交互性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 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这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满足了学生实现自我的愿望, 为学生张扬个性创造了空间, 让学生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 获得成功的愉悦。通过网站内容的更新、学习资源的补充、学习过程的呈现、与他人的互动、成果的呈现等工作, 一批I T小专家成长起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师生共同管理和维护, 我们的专题学习网站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学习、交流、争论、提高的网络之家, 成为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

4. 互动性

网络的及时性和交互性为我们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起了传统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我提出的“敦煌莫高窟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你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全校师生介绍莫高窟吗”这一问题, 学生们纷纷发帖, 有的要用绘画、泥塑等形式展现莫高窟风貌, 有的要用图案设计和小报等展示, 还有的学生在帖子中搜集了莫高窟其他相关的链接……

篇4:《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通过精读课文,将学生带进莫高窟,切实感受莫高窟的艺术魅力,理解“莫高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了解莫高窟文物流失的史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强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析课文的2、3自然段,借助多媒体,感悟彩塑的神态各异和壁画的宏伟瑰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难点:再现莫高窟彩塑、壁画生动的画面,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1.导入:在我国大西北茫茫的戈壁沙漠中,放眼望去,满眼荒凉,毫无人烟。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这恶劣的环境中诞生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今天我们来学习《莫高窟》。

2.让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预设:莫高窟在什么地方?莫高窟里面有什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5.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伊始,由余秋雨的名言导入,通过地图的出示和充满深情的导语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并透过第一自然段从整体上初步感受到了莫高窟的宏伟与神奇,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莫高窟的?

2.学生反馈。

3.相机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4.再次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质疑,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莫高窟的。

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一)走进宝库,欣赏彩塑

1.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回答,出示图片)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

(2)这段中描写了几种类型的彩塑?(出示图片)

(3)看了这些彩塑,你觉得这些彩塑有什么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4)指导朗读。读出菩萨的慈善,天王的威风,力士的勇猛。

3.这段中还特写了一尊彩塑。(出示图片)

文中是怎么描述这尊大佛呢?找出相关句子读。

设计意图:莫高窟内的彩塑,文中出现的佛教人物基本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神态各异的彩塑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适时地展现画面可以使文字活起来,让学生主动、自然地进入到课文中。在接触了彩塑绚丽多姿的形象后,再一次朗读课文,学生兴趣大增,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对“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惟妙惟肖”等词语的理解愈加深刻,脑海中的彩塑画面也越来越丰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了学生内心深处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赞美之情。

(二)走进宝库,欣赏壁画

过渡: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文接下来写的就是——壁画。让我们走进宝库,看看壁画有何独特的艺术魅力来为莫高窟增辉。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交流壁画的特点:宏伟瑰丽、内容丰富。

a.从哪些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壁画的宏伟瑰丽?(小组交流)

小结:壁画的数量大,宏伟壮观。

b.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又体现在哪里?(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出示图片)

(通过有……有……有……还有……,我感受到壁画内容丰富多彩,宏伟瑰丽)

(2)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这些飞天是什么样的?谁来把飞天优美的姿态读出来?

(出示图片)

(3)在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有一个省略号,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壁画上的飞天还有很多的姿态)

设计意图:这一段的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的感知,有效地带领学生领略壁画的“宏伟瑰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深地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和祖国丰富灿烂的语言文化。其中仿照文中的句式,进行听说读写等训练,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的方便快捷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三)走进宝库,了解藏经洞

过渡:在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藏经洞。一起去看看藏经洞内曾经有些什么呢?(出示图片)

1.齐读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师: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藏有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藏经洞简直就是一个宝库。(板书:珍贵文物)六万多件珍贵文物,件件价值连城。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文物都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但是他们的根在中国,他们的魂在敦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软弱的清政府,就会受到侵略者的欺负,因此我们也该努力奋斗,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2.同学们,就用朗读来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吧!(齐读)

设计意图:对“莫高窟遭受的劫难——藏经洞被洗劫一空”这一历史的了解和保护文物的意识渗透这一人文性教育,我觉得以一个“曾”字为抓手,点到为止,重要的是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以及激发学生课后去探究这一段历史的欲望。

篇5:游莫高窟心得小学600字

游莫高窟心得1

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敦煌市,那里有美轮美奂的壁画,栩栩如生的佛像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了这里。进入一个个洞窟,窟中的壁画、雕像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那壁画,上面的人物个个神采飞扬,最特别的是反弹琵琶的舞者,她们双手将琵琶抱在背后,边跳舞边弹奏。听导游姐姐说,人类要实现反弹琵琶,双手至少得长2米,可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这么长的手臂。所以反弹琵琶也只能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愿望,也展现了古代人丰富的想象力。那佛像,尊尊精美绝伦,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一尊睡佛。他有17米长,静静地躺在洞中。借着导游的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亮,我看到他侧卧在床上,头枕在一只胳膊上,眼睛半睁半闭,表情安详,他的身旁站着许多毕恭毕敬的`弟子。听导游说,这个洞窟展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80岁圆寂时的情景,他那双半睁半闭的眼睛寓意佛祖可以看透芸芸众生所思所想。

傍晚,我离开了莫高窟,心里为祖先巧夺天工的技艺而自豪,也为国宝流落他乡而感到失落。

游莫高窟心得2

在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上下四层的近五百多个石窟曲折相连。在苍茫的戈壁中,形成一道巍巍壮观的奇景,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便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殿堂——莫高窟。今天我就随着爸爸妈妈,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

首先,我们跟随导游来到第220窟——维摩诘的故事。阿弥陀佛经变中间画碧绿的水池,这象征着佛经所说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水池中阿弥陀佛坐在水中的莲花空座上说法,两侧是观世音、大师至菩萨。周围有许多听法菩萨,从壁画上来看,阿弥陀佛双眼炯炯有神,维摩诘坐在那里仿佛是在听那些他认为没有用的东西,就产生了动静结合的样子,看起来十分有趣。我们还参观了许多小的洞,其中我映像最深的是“弥勒大佛塑像”和“卧佛”了。弥勒大佛塑像俗称“通往佛国的九层楼”说它九层楼是因为大佛高达35米。佛双腿下垂,作倚作之势,双目俯视,一手上扬,一手平伸,大佛超常的高度,产生出一种震慑人心的气势和威力。“卧佛”是佛涅槃。长15米的佛静静的躺在佛床上,他头靠在枕头上,右手枕在头下,双目半闭,神态安详,仿佛一个假寐的少女。大佛后,壁画上的人物,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嚎啕大哭,万分悲痛,有的则充满快乐喜悦之情;有的充满忧郁,有的则表情淡定。人物的表情、动作不同,对佛的了解境界也就不同了。

我们参观了很多的洞窟,每一个都有它的文化背景,它们给我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深刻的影响。让我对祖国的文化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游莫高窟心得3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姓钱,大家可以叫我“钱导”。今天,我带大家去参观的景点是“莫高窟”。它是古代遗产保留最完整的一处。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它位于敦煌市东南面25公里的崖壁上。它开凿与秦建元二年,至原带基本结束,期间连续千年开凿,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一共有五层,高达50米。你看,这些壁画可真多呀,你数一数,有4500幅呢!“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中,有许多不同的窗、有塔庙窗、影窟、禅窟等。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天王、金刚神等。光绪26年在16窟北壁发现了从三国魏晋到北宋的经文,有经卷、文学书、织纺约2万余见。后来又发展出了著名的`敦煌学。

敦煌学经过百年的研究,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好了,下面请大家慢慢欣赏,千万别忘了多留几个影哦!

游莫高窟心得4

哈哈!一年一度的暑假又来了,畅游敦煌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我和妈妈辛辛苦苦地坐飞机来到了我国甘肃省兰州市,又辛辛苦苦地坐了两天时间的火车,终于到达了这个被沙漠和戈壁围绕的绿洲城市。

一走进驰名中外的敦煌,进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沙丘。跟随着热情的导游,走进炎热的雅丹地貌,观赏那无边无际的戈壁滩上大自然的杰作。然后我们的车开向了古老的玉门关。我带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玉门关,那古老的城门闪耀着敦煌人的骄傲和自豪。古老的城门孤立在荒凉的戈壁滩上,让人想起历史的繁华和兴衰。

第二天,没等云雀开口唱黎明,我们已经来到鸣沙山脚下。我们坐沙漠之车来到半山腰,又徒步爬上了山顶。山顶上的人静静地坐在那儿,等待黎明的到来。我和小伙伴们头戴面纱,眼挂墨镜,身穿沙漠服,神气极了。“快看,日出来了!”随着这一声叫喊,人们争相拍照留影。我在人群中像只猴子一样四处乱窜,和大人抢镜头呢!

除了茫茫的沙漠和戈壁,更令人向往的就该是莫高窟了。莫高窟记载了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壁画瑰宝。其中,唐代的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色彩鲜美,保留较好。清代的壁画飞天、佛像、千手千眼观音等尤为突出,令人难忘。唐代的风格与清代的风格有所不同。唐代的人物丰满、圆润。清代的人物略显清瘦。可见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文化。令人遗憾的是,在莫高窟藏经洞内发现的.历史文化遗产————经卷已散落到世界各地,实为中国宗教史上的一大损失。

敦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它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让我久久回味。我为祖国悠久的历史而骄傲,为中华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游莫高窟心得5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敦煌,游览了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来到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了一场圆幕电影后,我了解到莫高窟是祖国西北部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俗称千佛洞。

我们跟随着讲解员,进入到黑暗的洞窟中,顺着电筒的灯光抬头望去,墙壁上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映入我们的眼帘。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了。那飞天图中的人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有的臂挎花篮,在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似低声浅唱;有的倒悬身子,若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正翩翩起舞……

不由地想到当年“神州五号”成功飞上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百年的飞天梦……我不禁抬起头说:“仙女们,宇航员是不是在月球上跟你们见面了呢?你们对话了吗?”身处这些精美的壁画中,我们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一步三回头地走出洞窟,我们来到了敦煌研究所陈列馆,这里的展品更是美轮美奂,历史悠久的经书、精致绝美的帛画……

只可惜,这些都不是真品,而是由敦煌研究所的专家不远万里到英国、法国、美国等地,根据真品临摹描绘而来,这不禁让我们感到惋惜。这些精美的作品,透过几千年的时光向我扑面而来,让人惊叹: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凝聚而成的“艺术之花”,在这里静静地绽放。

篇6:敦煌莫高窟游览记小学作文

敦煌莫高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刚刚看到外面的窟壁就被外面只剩一部分的壁画惊呆了,上面画了许多种不同形态的图案。

由于时代的变化外面的壁画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们和讲解员阿姨来到了第一个洞窟时,我一眼就看中了那一尊大佛,旁边有七位人,第一位是双手托着净瓶的阿难,之后是他的两位徒弟,他们右半身裸着,面对面互相笑着,好像是两位几年不见的朋友,又相见了,交谈着,接着是两位菩萨,穿着彩色的衫衣脚下踩着莲花宝座,一手平摊一手竖着放在平摊的手上,颈上系着金圈儿,手上戴着金镯子,赤脚在莲花宝座上踩着……接下来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洞窟,这次我们看到右边的壁画和前面几个洞窟的与众不同,上面人物的脸是灰黑色的`,本以为这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但听了讲解员阿姨的话,我们感到十分的可惜,这是因为不断氧化变成的这种颜色的,原本这些壁画都是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保护到位所以…。十分可惜希望以后可以把回复的和以前一样好看。

篇7:敦煌莫高窟游览记小学作文

到达敦煌的第二天早上,我们乘坐大巴来到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在观看了一场圆幕电影后,我了解到莫高窟是祖国西北部的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俗称千佛洞。紧接着我们跟随着讲解员,进入到黑暗的洞窟中,顺着她电筒的灯光抬头望去,墙壁上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映入我们的眼帘。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了。那飞天图中的人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有的臂挎花篮,在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似低声浅唱;有的倒悬身子,若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正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我不由得想到了的神州五号成功飞上太空,实现了我们中国人百年的飞天梦,我不禁抬起头说:“仙女们,宇航员是不是在月球上跟你们见面了呢?你们说话了吗?”……啊,身处在这些精美的壁画之中,我们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许多游人也和我一样,流连其中,惊叹不已。

一步三回头地走出洞窟,我们来到了敦煌研究所的陈列馆,这里的展品更是美轮美奂,历史悠久的经书、精致绝美的帛画……可惜啊!这些都不是真品,而是由敦煌研究所的专家不远万里到英国、法国、美国博物馆根据真品临摹描绘而来,这不禁让我们非常惋惜。

篇8:小学莫高窟教学设计

一、喜:光辉灿烂的莫高文化

毫无疑问,莫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飞天、卧佛、天王、力士、菩萨,已经成为许多人心目中莫高文化的典型符号,想到这些符号时,内心便洋溢着一种自豪与欢喜。然而,这却并不意味着学生在阅读本文之后也能有这样的惊叹。或者说,要让学生读则喜,还需要教师更多地努力。

读课文后可以发现,本文描写莫高文化的句子很多,也很传神。要让学生有所感悟,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细细的品味。如课文开头第一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性的思考:何为明珠?什么样的对象可以被描述为明珠?为什么说敦煌莫高窟是颗明珠?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基础性的理解,只有知道了明珠的价值才能知道以明珠来形容某个事物是多么的确切;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进行联想,事实上当有学生说出“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时,说者与听者其实都已经感受到了明珠所代表的含义;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去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猜想,猜想的依据或者说标准,便是明珠。

二、怒:野蛮粗暴的西方掠夺

任何一个文本的阅读都不应当是孤立的,《莫高窟》一文也不例外。在本文中有一个细节着墨相对不是很多,应当引发学生的高度关注。那就是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所描述的“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小学语文教学固然不能播种仇恨,但让学生了解更为丰富、更为真实的历史,却也是语文人文性的应有使命。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说,这一句如果仅从字面来理解,学生是难以产生真实的感受的,因为学生一般不知道何为帝国主义,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可以公然掠走本属于我们的财富。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会结合本段的描写,并且将学生的视野进行适度拓展,笔者将余秋雨的《道士塔》、斯坦因的《发现藏经洞》等文本向学生呈现,让学生去了解这一简单描述背后更为丰富的历史现实,让学生知道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敦煌莫高窟其实只是劫后余生的文化残留,其很美,却是一种凄惨的美。其给我们留下的绝对不应当只是一种喜的感受,列强对我国的强取豪夺,应当激发起学生应有的怒。此怒乃士之怒,非为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乃为收复河山之冲冠之怒,是国人勇气的一种体现。

三、哀:软弱无能的清朝政府

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其它学科的教学,甚至是课后的交流中,笔者常常听到学生甚至是同行,都对某种社会现实有一种哀的情绪。且这种哀中常常有一种绝望的态度,笔者恰恰以为是不可取的,是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予以适当关注的。事实上,在本文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也读到了哀的情绪,只是做了一些引导而已。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一句抽象的话,清王朝有多腐败,有多无能,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般没有直觉的认识,因此应当进行适当的材料补充。从挪用军饷办寿宴,到正规军队的孱弱战斗力,其实都是腐败与无能的体现,教师要做的只是向学生提供这些材料而已。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也就读懂了为什么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保护是那么的无力。在这种感情的熏陶下,当学生阅读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陈列于故宫等处”一句中的“仅存”二字时,内心往往有一种一声叹息的感觉。但这样的哀需要引导,需要从懈怠的哀,导向必胜之兵的哀。其引导技巧则在于告诉学生只有自身强大,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不哀而乐。

四、乐:面向人类的中华文明

流失海外的中华文物只能通过文明的手段取回,即使暂时由于种种原因取不回,那也不影响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只是,其可以同时提醒今天的国人:使命未竞,尚需努力。同时,只有面向人类发展去通过自身发展以为文明的延伸作出努力,那才是真正的文明的力量。

篇9:莫高窟之美

皮肤痛。飞沙,乱石,天生粗糙干裂,黑暗苍黄,松弛垮塌。人世间再沧桑的脸,在它面前,也幼嫩。再苍老的生命,在它面前,也鲜活。唯有星星点点的绿洲、泉水、驼铃,证明它还活着,心跳着,眼睛亮着,话说着。

脚痛。驼峰如舟,流沙如水,走了亿万年,仍然走不出荒凉、遥远、贫瘠。它只是一个凝固的海,凝固了脚步,凝固了梦想。走了的是张骞、霍去病、班超、唐玄奘、李白……是军人、商人、文人、墨客、使节、僧侣、马贼、刀客,还有那些来自国外的著名盗宝贼。他们走了很多年,永远走出了这片大漠,却从没有走出大漠的历史和传说。其实,所有这些人,没有任何一个愿意真心留下来,但这些被羁绊的脚步,注定和它的脚步锁在一起,又重,又痛。

心更痛。它是一个弃儿。被春风遗弃,被雨水甘露,被小鸟,被繁华,被爱情遗弃,甚至被寂寞。寂寞,是一种意境,一种情怀。而属于它的,是无边无际的空白无望的,遗世独立的孤独——不是它遗世,是天地遗弃它。只有每天升起的太阳,骆驼温顺的睫毛和忠诚的眼睛,是它亘古的挚友。

最痛的,是它曾被一个个时代遗弃。即使几百年前,当那位王姓道士发现巨大的稀世宝藏时,仍然没有人在意过这个弃儿,哪怕用一丁点剩余的爱,来拥抱它一下。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纷纷闻讯赶来,运走了无数珍贵文物。而最亲的自家人,却用破木箱将本来就零落不堪、劫后余生的宝藏千里迢迢运到北京,留下一堆最破烂最不完整的东西。最滑稽的是,最后它以被掠夺的方式惊艳世界,才备受关注。

历史来到了公元21世纪,我用目光爱抚着这个“弃儿”的心脏——莫高窟。

一直仰着头,一个窟一个窟地看。

多么美轮美奂啊!那一笔一笔,一刀一刀,一座一座。是谁,怎样仰着酸痛的脖子,撑着酸痛的胳膊、手腕,睁着酸痛的眼睛,怀着怎样的心情,历经十几个世纪,亿万个日日夜夜,夜夜日日,上下五层,一千多个洞窟,凿出来,画上去,造就如此完美的神秘博大、旷世绝伦?

每一笔,都是痛,每一笔,都是美。

这是一种什么力量?仅有钱和能工巧匠是不够的,仅有毅力和信心也是不够的。

我想,无他,唯有信仰。是当时的人们,对佛祖神灵的无限虔诚、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使然。莫高窟的辉煌,其实就是信仰的辉煌。

莫高窟之美,美在信仰。

洞窟里很暗,很静。突然,女讲解员停下柔和的声音,厉声对一个刚用手机拍照的游客说:“请将照片删掉!”

黯淡的光线里,我看到,游客们纷纷侧目,对那个拍照的人,露出鄙夷的神情。

我看到门票上关于如天气不好不适合开放时,会关闭洞窟的说明。

我看到离它不远不近那个国家专项拨款的研究保护机构。

我还看到了一个与敦煌壁画一样,美得令人浮想联翩的名字:樊锦诗—一个特别干瘦、弱小的老太太—莫高窟新的守护神,像常书鸿一样,将生命绝大部分的时光、坚忍与智慧,缓慢而快速地消耗在此。

一个孩子,走很远的路,去垃圾箱里扔一个可乐瓶。

土阶很陡,一位老人伸手扶了一把墙壁,又突然缩回手。另一位走在他身边的陌生人,立即伸出手扶了他一把。

我还看到,当地的人们烈日下无比自豪的笑脸,和他们祖祖辈辈绽放在此的粗粝笑脸。

还有,无数和我一样,默默用爱的目光,一遍遍小心翼翼抚摸它的游客们。

……

我看到了莫高窟之美。

心里涌起感恩的泪。多么欣慰啊,这一个个神秘阴暗的洞窟,这个弃儿的心脏,因一个崭新时代的守护、尊重,早已伤愈。

忽然想到,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也可以在莫高窟找一个边角,也凿一个窟?请全中国最好的艺术家,用这个时代的审美和思想,去画一窟壁画,塑一窟佛像。千万年后,讲解员介绍时会说,这个洞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塑造于21世纪初。

如果说,从前,佛祖是人们的信仰,如今,人们发自内心地崇尚真善美,渴望诚信与和谐,这,不也是信仰吗?

毋庸置疑,还有丑陋与丑恶,然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感动,让我们坚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当今时代和前景是美好的,这,不也是信仰吗?

走出莫高窟,收到朋友一条短信:“流逝的不是时间,是我们。”

是啊,每一个人,其实都在以流逝的姿势经过生命,经过时间。就像此刻,我正经过敦煌。

乐樽和尚流逝时,留下第一个洞窟。

平凡的工匠流逝时,留下瑰宝。

王道士流逝时,留下一个藏经洞和一个伤口。

驼铃流逝时,留下丝绸之路。

常书鸿流逝时,留下补丁、守护。

篇10:参观莫高窟小学作文优秀篇精选

步入寺区,环顾一下,莫高窟周围是戈壁、沙漠、不毛的秃山,而这里却独具一片青翠,泉水叮咚,树木繁荫,不能不让人感到神奇。首先映入眼帘的“大牌坊”雄伟壮丽,气势不凡,坊额上“石室宝藏”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系于右任先生题写。敦煌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美、保存之完整,以及艺术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

汉唐雄风吹拂着敦煌,丝路驼铃吟咏着敦煌。“敦,大也,煌,盛也。”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上下五层,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洞窟里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那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莲花砖,烘托出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凿于公元366年,从隋至元,历代多有增建,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现保存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的洞窟492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15尊。其中壁画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规模宏大、题材广泛、艺术精湛无与伦比。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窟中飞天壁画最为传神,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嵋动人。洞窟的佛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大小不一,最高的43。5米,最小者高不盈尺。造像为泥质彩塑,神态各异。19发现了著名的藏经洞,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精品震惊天下,同时也开始了外国强盗抢偷洞窟文物的丑恶历史。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电影《敦煌》的放映,使得敦煌更加驰名,来此游览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外国游客专程前来观瞻。有一位学者看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上一篇:雪国读书心得下一篇:普通村民竞选村长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