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公司简介

2024-05-13

印刷品公司简介(精选11篇)

篇1:印刷品公司简介

印刷品制作流程及规定

为加强对公司印刷品的统一管理,规范公司印刷品的设计、制作、保管、领用管理,保证公司各部门业务正常开展,控制办公费用,特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所指的印刷品,指公司在日常业务工作中需要使用的并需要印刷、打印的资料、宣传册等,包括:1、2、3、各类单据、表格、报表、文档资料等; 公司宣传册、活动宣传册、活动宣传单页等;

名片、X展架、易拉宝、LOGO印刷等其他需要印刷的资料;

二、印刷品制作流程

公司所有印刷品同意归综合行政部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以公司名义在外印刷,否则一切费用自行解决。同时由于私自印刷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及对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公司将予以追究。

1、申请人在前台领取印刷申请单填写,需注明印刷品用途、数量、材质等,总经理签字确认后方可设计制作。申请人提供的文字、图片等内容需要由申请人撰写、校对审核,由部门主管和申请人共同签字确定,如因申请人提供内容有误,一切后果由申请人负全责。

2、一般的文档文件由申请人自行准备文字资料、排版、校对,交予行政部门进行打印。

3、需要设计制作的印刷品由综合行政部门交与网络部进行制作,设计周期为2天,小于2天则为加急。如因最终交稿期未在设计周期前交予网络部或反复修改,导致后果由申请人负责。如因网络部未在设计周期内交稿,由设计负责人负全责。

4、5、设计完成由设计负责人、申请人统一签字确认。制作成品统一由行政部进行管理,由前台及设计人员统一验收,验收内容:设计内容、质地、质量、裁切尺寸。申请部门签字领取,并将相关设计图片存档。

篇2:印刷品公司简介

1.1 规范印刷品管理流程,减少浪费。2 适用范围

2.1 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印刷公司所有印刷物品,物品如下: 2.1.1 公司合同;

2.1.2 属于展示企业形象的名片、信封、信笺、纸袋、宣传单页、表格;

2.1.3 属于企业内部杂志、期刊;

2.1.4 食品标签、塑料模具、塑料制品、包装纸箱、金属制品、广告 2.1.5规定的其他由办公室印刷的物品。3 管理内容 3.1 印刷要求

3.1.1 印刷内容中涉及企业VI标识的,设计部需要按照最新VI标识进行处理,在存在疑问时,必须咨询办公室,核对清楚后才能组织印刷。

3.1.2 印刷内容以附在《印刷申请表》后的内容为准,各申请印刷部门必须在确认印刷内容后报部门主管批准,同意后报副总经理批准(印刷品金额在500元以下),经副总经理签字同意后由申请部门把材料递交至办公室。(如印刷品金额大于500元的,由总经理批准同意)

3.1.3办公室再把同意印刷的材料递交至设计部,由设计部确定制版,相应的制版内容由设计部打出小样,附上《制版申请表》经质检部、总经办审核通过后开始正式制版,制版方案一经确定后则不得轻易更改。

3.1.4在印刷品审核过程中,质检部负责审核制版文字内容(含条形码),总经办负责审核排版创意、图片、色调。设计员负责发送定稿的电子文档给印刷供应商。

3.1.5在印刷制版前,如果印刷品货值金额低于500元的,由设计部确定印刷的材质、价格、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内容,与印刷供应商签订合同后由办公室实施印刷。如印刷品货值金额大于500元的,必须由总经理与印刷供应商确定印刷的材质、价格、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内容,签订合同后由办公室实施印刷。3.2 印刷流程

3.2.1 由各部门申请人员在办公室领用《印刷申请表》报部门主管批准,同意后报副总经理批准(金额在500元内),如超出500元的,需报总经理批准,同意后由办公室组织制版印刷。

3.2.2 印刷到货后,由仓库管理员通知质检部到现场进行验收,质检员验收印刷质量,仓库管理员验收印刷数量,经质检员、仓库管理员双方签字认可后按物品出入库办理相关手续,最后由仓库管理员通知使用部门领用。

3.2.3各部门应提前申请,留有一定余量。3.3 印刷品使用管理

3.3.1 印刷品应保证其用途,做到物尽其用。不允许将正在使用的印刷品作为稿纸、废纸、个人物品使用。

3.3.2 由于工作需要,更换印刷品批次,原有印刷品应由办公室收回处理。

3.3.3公司所有印刷统一归口办公室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以公司名义在外印刷,否则所发生费用不予报销。同时由于私自印刷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公司将予以追究。4 附件

篇3:印刷品公司简介

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从来不是以替代传统印刷为目的。但是业内不禁会讨论: 数字印刷在未来会取代传统印刷吗?

数字印刷没有理由企图取代传统印刷。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如何同时利用两种印刷方式的优势:即传统印刷带来的大规模印刷优势和数字印刷带来的个人化、私人化优势。

在报业中引入数字印刷,适合在哪些商业领域使用?随着报纸印刷指标参数的改变,使用数字印刷技术成为可能。特别是在欧洲市场,数字印刷在报纸中的应用正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与之有关的讨论正在升级。

本文将从出版商、发行商、印刷商三个维度来探讨他们对于数字印刷在报纸中应用的看法,并通过相应的实践案例看看目前数字印刷的应用效果。

1数字印刷为报社提供更多选择

A. 精准的当地报道

欧洲的出版商认为,报纸相对于其他媒体的主要优势是,牢牢扎根于区域和当地市场。因此,为了增强这一优势,增加各个地区的本地报道是合乎逻辑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将导致报纸的印数变小,无法再发挥传统的胶印所带来的成本效益。今天,德国有很多家地区性报纸有超过20个的当地版本, 其中有一些发行量在1,000份以下。在这种情况下,报纸的主要版本可继续使用胶印机印刷,数字印刷可充当互补的生产机制,制作平行于主要版本的当地报道版本。两个版本将在收发室进行组装、结合。

B. 精准的广告投放

类似的,这种模式还适用于通过报纸提供精准的当地广告投放服务,该服务可向连锁超市提供的同时,还能向售卖特殊物品和服务的本地店铺提供。胶印和数字印刷的混搭,实现了每份投放广告的个性化营销。

C. 与网络内容相连接

BILD+是BILD品牌(www.bild.de-Axel Springer Verlag)提出的全新营销理论, 希望通过对数字内容的支付模式,抵消印刷报纸近些年不断下滑的销售额。2013年7月11日,BILD发布了BILD+有偿数字内容, 并且在报纸上通过喷墨打印机压印了一日访问所需的密码。拥有了BILD+,报纸顾客同样拥有了成为数字订户的机会,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压印的单日密码登陆Premium, 查看网上内容。BILD+旨在将印刷读者引领至数字频道,期望习惯于为印刷内容支付的读者,在将来也会为数字内容付钱。 当然,这样也能刺激读者购买印刷版报纸 (见图1)。

英国畅销报纸The Sun实行了相似的政策,伴随着足球季的来临,Sun+(www. thesun.co.uk)在网上提供相关内容,推荐了能够阅读所有网上内容(包括甲级联赛所有进球的视频片段)的app和付费墙。读者可以使用印刷在Sun每个版次上的个人密码,在一个月内体验Sun+网上内容。每月积累了20个及以上Sun+访问码的读者,其Sun+会员等级将被提高。The Sun报纸使用的是高速Kodak数字打印头来压印个人密码。Sun公司在其拥有的印刷中心(苏格兰的布罗克斯本、诺斯利和Eurocentral) 以及位于(爱尔兰)凯尔斯和贝尔法斯特 (北爱尔兰)的承包印刷厂房中,在22台报纸打印机上安装了Kodak打印头。

图1 印刷产品的读者(2013年7月中旬开始,全德国)可以通过单日访问码, 在无额外支出条件下阅读所有网上BILDplus内容。首先,读者须要使用通过数3页的个人密码登陆,之后就能够在所有设备上免费。

D. 个性化彩票

在过去,要做彩票印刷生意,只能通过投资专门的印刷设备等来进行。而数字印刷则可以让报纸印刷企业将报纸本身转变成个性化彩票。BILD就这样做过,其给予了每一位购买BILD的顾客真实的获利机会。

2数字印刷是种分发理念

数字印刷在最初发明的时候,是作为一种很好的分发方法出现,让拥有国际报纸的出版社将它们的报纸销往世界各地, 比如销往分销市场以外的旅游度假地。在避免昂贵的空中邮寄费用之外,时间也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因为书报亭里昨天的报纸在今天依旧会卖不出去。

一直以来,发行商对报纸的数字印刷都很感兴趣,他们将数字印刷视为允许他们向旅行者和度假者,合理地销售小数量报纸的工具,而不是印制报纸的一种手段,这也是为什么数字报纸印刷常被认为与旅游度假胜地有紧密联系的原因,前者被用来向异国旅客提供惯阅的出版物。

这两年,欧洲发行公司开始向主要城市推广这个概念。欧洲的众多首都中,存在着对能够快速获得地区报纸的需要,这对形成政治观点起很大作用。而报纸的数字印刷可以满足这一需求。经销商同时也借助数字印刷的帮助,积极开发特殊的利基市场。比如主要客人为国际客源的宾馆,通过经销商使用数字印刷配送的报纸,直接满足了外国游客对国际报纸的需要。

“按需”印刷报纸的自动印刷系统理念借助最新的数字印刷技术,被深入发掘、发展。而在最近,自动印刷系统理念在瑞典进入了使用阶段。

理想的按需印刷是印品被需要的时候,即时印刷出来。这个理念在之前的报纸印刷终端已经实现了(PEPC公司开发的Press Point报纸直接打印系统),但是并没有获得广泛的成功。

在2013年7月,一家瑞典公司在杂志的即时印刷领域有了新动作:Meganews Sweden AB发布了用于即时印刷杂志的Meganews Magazines自助售货机(如图2),由于不存在未售出的杂志,所以很符合绿色印刷的理念。而通常情况下,杂志的未售率在40%左右,报纸的未售率在30%。

在自动售货机上,读者选择购买哪份杂志,使用信用卡支付(现有近200份杂志可供选择),两分钟内杂志就能当场制作完成。

Meganews Magazines自助售货机的印刷工作是由Richohlaser打印机(静电技术)完成,纸张克重为80g/m2,分辨率为1200×4800dpi。

图2 第一台Meganews自动售卖机已经在斯德哥尔。小图片为按需印

这款自动售货机计划安装在购物中心、超市、机场和宾馆。目前Meganews只设计出了制作杂志的自动售货机,但理论上说,它也适合制作报纸。

3数字印刷与胶印结合

现在常说的混合印刷来源于英文的Hybrid printing,而“Hybrid”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混合的起源或者构成,混合的统一”。我们可以在自动化行业中找到例子,比如,混合发动机——内燃机和电力系统的结合。混合印刷用来描述两种印刷方式的结合。

在印刷系统中,如果平版报纸印刷机内的印刷塔配备有热固干燥器和冷凝干燥器, 并且通过折叠器与热固卷筒纸结合,如一个产品那般递送,那么这就是混合产品。

在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结合在一台印刷机上时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现如今,在卷筒纸胶印机上安装压印头,可在胶印中实现一小部分版面的数字印刷(在Kodak Prosper330系统中,卷筒纸最大宽度为10.6cm)。打印头经常只在单色印刷或者减少分辨率的情况下使用,速度十分快速:如今能达到900米/分钟,因此在这种混合印刷中,也不必刻意放慢印刷机的生产速度。

但混合印刷的报纸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生产,也就是报纸的各部分通过不同的印刷方式分开生产,在印后阶段通过插入、配页或者压合系统整合成完整的印品。

更广义的去理解“报纸”,可能用来描述不同的印刷产品与网上内容的结合, 两者互相补充,就像混合内容一样。还有一些人在谈论混合的时候,认为混合在美国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报纸减少了每周印刷版次的报纸发行量,提供了混合的印刷/数字订阅服务。

位于埃尔布斯科的Centro Stampa Quotidiani公司成为了意大利首个将数字印刷机引进生产系统的报纸印刷公司。 通过结合部分用胶印机印制、部分用喷墨印刷机制的混合印品,Centro Stampa Quotidiani公司为它的顾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本地市场的机会,从而也能为自己带来更多收入。

印刷中心 最重要的 客户同时 也是它的所有者,Centro Stampa Quotidiani (CSQ)公司的Giornale di Brescia报纸和L'Eco di Bergamo报纸,在2002年合并了各自的生产部门。为了维持在科技最前沿的地位,CSQ一直在投资现代生产设备。

“持续的为客户提供新的、可以增加收入的机会是我们的义务,”CSQ总经理Dario De Cian表示,“2012年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数字印刷机将会成为生产超本地(hyper-locals)增刊最适合的工具,我们的客户还能因此销售合适的广告,将增刊插入报纸的整个发行中所需的高成本, 从此将不用考虑。”

喷墨系统的使用使得CSQ实现了新的生产布局,CSQ总经理Dario De Cian说: “通过使用插入设备,将使用胶印机制作的印品和使用数字印刷机制作的地方增刊结合起来,并且将结合后的印品分销到十分特殊、针对的地区。”(见图3)

报纸印刷 商 , 作为向出 版社提供 设备的供应商,也可以通过使用数字印刷创造其他业务。他们可以在小印数印刷业务领域提供新设备,比如私人印刷。他们也可以吸引到新的印刷顾客,比如活动组织者、协会、公共机构和广告代理商。

图3 区域性报纸Giornale di Brescia(发行量 50,000)在新闻编辑室制作许多不同的当地版本, 这些版本使用数字印刷机制印并在收发室插入主。这些版次的份数在1500到3000之间。

报纸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必须接受改变。只有那些确定了现在和未来的市场需求、并且根据这点调整自身战略的出版社,才能在未来收获成功。覆盖所有媒体渠道的当地全面战略、创新的理念和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无疑是先决条件。

每一家出版社、每一家报纸印刷厂和每一家分销公司都应该去思考、决定数字印刷在今天对自己是否需要。而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印品本身和整个市场情况。

总而言之,数字印刷在当下并没有作为标准化的报纸印刷方式取代胶印,而是作为互补的技术,提供了很多机会。

链接

2015年3月,人民日报印刷厂就引进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与方正电子正式签署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打造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的报业印刷机构,激荡起报业印刷转型的一江春水。

将喷墨数字印刷技术引入报社印刷厂,将带来怎样的变化?

报纸数字印刷将具有如下优势:生产流程简单快速、新闻可以最快速度发布、广告内容可以最后一分钟修改、一份起印、满足网络个性化出版的需求、报纸内容可以定制化、更加环保、物流成本更低……

基于这些优势可以看出,喷墨数字技术能够为报业印刷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革,更是商业模式的拓展与创新, 如开发利基市场、创办新的服务、提供创新的、有趣的媒体产品等等,印刷社区报纸、个性化报纸、数据化报纸等等也将成为可试行的商业模式……

此外,北京作为全国最大的图书市场,图书按需印刷需求旺盛,这也为报业印厂开展数字印刷提供可拓展的市场。

人民日报引进方正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来进行报纸的数字印刷,同时兼顾书刊市场,大力发展图书期刊等业务领域,将实现其多重业务组合,为后续的数字印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将为国内报业印刷拓展图书、期刊市场树立典范。

篇4:Artik公司掘金网络印刷市场

Artik公司的创始人Rafael Danan和Saul Nir分别拥有计算机和经济学学位,他们希望发挥各自的特长,借助网络来做生意。于是,他们在1993年创建了一个专门销售丝网印刷T恤的网站——Artik.com,这是加拿大最早开设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最初,消费者只能在这个网站上购买固定款式的T恤,为了提升销售额,Artik公司还要花大价钱借助Google之类的搜索引擎开展网络营销。

虽然巨大的营销开支和低微的收益不成正比,但这并没有动摇Danan和Nir开展网络营销的决心,接下来的十几年中,Artik公司不断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营销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

慢慢地,Danan和Nir逐渐意识到,单纯借助网络来营销还远远不够,将网络与印刷T恤更紧密的结合才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为此,Artik公司除了不断扩充产品类别之外,还特别聘请了多伦多本土的一家软件开发商为其开发了一款设计软件,借助这款设计软件,消费者在网站上通过添加文字、图片等方式就可设计个性化的产品,这很快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在Artik.com上,有近200类产品可供消费者选购和定制。不知不觉中,Artik公司開启了其网络印刷之旅。

在技术方面,Artik公司先是引进了Amazing Print公司的网络前端。其实,Amazing Print公司也是一家印刷企业,从1997年开始开展网络印刷,并自行开发了网络前端,经过多年的积累,其网络前端拥有丰富的模板和设计工具,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DIY设计需求。

随着Artik公司接收和处理的网络订单数量的激增,Nir开始意识到,业务管理系统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所以他们选择了Shopworks公司的Onsite7.0业务管理系统。据Nir介绍,业务管理系统的价格从1000美元到1.5万美元不等,功能也千差万别。他们最终选择Shopworks公司Onsite7.0业务管理系统的原因是:这款系统是一位和他们一样开丝网印刷店的人开发的,并用了11年完善这个系统,所以这个系统和他们的需求非常契合。目前,Artik公司的所有信息都存储在这个系统中,客户的设计可以通过网络前端传入这个系统,客服人员也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工作,所有数据能够被及时地存储和更新。“即便客户一年没有光顾我们的网站,只要他一登录,系统就能及时获取他上一个订单的细节和关于消费习惯的相关信息,从而为他推荐合适的产品,促成新的生意。”

为了更好地开展网络印刷业务,在销售方面,Artik公司辞退了之前的5名销售人员,重新招聘了4名业务人员,“这些业务人员在网络营销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不再单单借助于搜索引擎、网站广告这些营销方式,还通过Facebook、Twitter这些社交网络进行产品及网络印刷平台的推广,我们会定期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我们最新的产品和促销计划,也会有针对性地把一些产品信息发给我们的‘粉丝’,引导他们通过网络购买产品。”Danan这样介绍到。目前,Artik公司每月大约有6万美元的销售额来自网络,且这一数字还在稳步上升之中。

篇5:印刷厂公司简介

现有4个厂区占地面积近200亩,生产性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东风印刷主营业务为烟、酒、化妆品等纸类包装物的印刷,是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型企业。

公司重视设备改造与技术创新,坚持高起点、引进国际水平的印刷设备与印刷技术,目前共拥有瑞士、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生产的印刷设备70多台套。

公司重视科技创新,全面推动绿色环保印刷。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

东风印刷是广东省首家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印刷企业,10月,公司又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篇6:印刷厂公司简介

清远市天晟印刷有限公司为纸类彩印专业生产商,成立于2007年,位于清远市龙塘镇泰基工业城12号丰兆工业园17栋,靠近广清高速银盏出口著名的银盏温泉,毗邻广州花都区,距离广州白云机场仅三十分钟的车程,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环境优美。

公司拥有全新厂房及办公写字楼,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产品种类涵盖各种商品包装(如:食品、化妆品、药品、保健品),画册、海报、礼品袋、礼品盒、精工裱盒等。公司拥有罗兰对开双色机、四色机、覆膜机、磨光机、啤烫机、骑订机、全自动粘盒机及各类精装礼品盒设备等国内外先进的印刷、印后配套设备,更加拥有累积十多年雄厚技术力量以及卓越的印刷管理经验,并通过了ISO9001:2000版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使产品质量得到更有效的保证。

公司本着“以客户为导向,以员工为导向,以绩效为导向”的经营宗旨,一直以来赢得了众多知名企业的支持和信赖,有广州柏丽丝、广保丰田、金立手机、广州趣园、广州保视宁、集琦药业、天和药业、灵峰药业等,且优异的品质,合理的价格,令客户“物有所值”是我们对客户真诚的回报和永久不变的承诺。

优秀员工简介

1、陈文强

2007年11月加入我公司做切纸机学徒,因工作表现出色,于次年6月升任机长,负责纸张的分切工作,做事认真细心,从来没有出现过因疏忽而浪费原材料的现象,值得各位同事学习。

2、孔明勇

2009年3月加入我公司做杂工,入职以来他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后来调到磨光机做学徒,不负众望,孔明勇很快就能独立操作机器,起到带头作用,并于次年3月升任机长,值得各位同事学习。

3、刘淑琼、唐少梅、梁锦平、杨花、赖带娣、孔丽云

这六位员工都是(删去)任职在第一生产线上,他们进入公司的时间或长或短,但他们一直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服从安排。在生产旺季、赶产量赶货期的情况下,能主动在中午、晚上连班,超额完成产量。刘淑琼在2011年5月升任手工组组长,带领团队按期、按量、按质生产。这些员工的努力,他们的工作精神(勤奋努力的工作精神)是值得全体员工学习的。

4、姚治辉

公司啤烫车间的组长,入职以来,他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删去)赢得了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在生产旺季的时候,他吃苦耐劳,有时(甚至)工作直至深夜,保证了生产线的顺利进行。

5、潘银英

作为一名生产工加入到我们公司,她工作主动积极,带着问题去工作,(勤学好问)不断向主管请教,因此两个月后就调往品质部任质检员,不久就能独立工作,并且严格按要求把关产品质量,她这种工作态度值得各位同事学习。

苏总简介

苏良钢,男,出生于1965年01月14日,广西柳州市,于1989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的中文专业,现任清远市天晟印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学历简介:

1989年至1991年就读广西师范学院

2001年至2003年就读澳大利亚南澳大学MBA

工作经历:

篇7:印刷厂公司简介

五常市清晨印刷厂如今职人员均具有专业资深阅历和媒体传达、公关活动、广揭发布与施行等执行层面的雄厚实力,且于消费市场行销参谋、公关战略征询等专业范畴更深具见地。公司运作形式成熟流利,应用弱小的本地化操作才能和行销资源,与五常及外地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协作根底。

五常市清晨印刷厂曾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公共关系和市场参谋效劳,并得到了效劳过企业的首肯。在此, 五常市清晨印刷厂真诚地希望发扬自有优势,为知名企业创意良好的宣传方式,与企业之间搭建一个坚实持久的协作平台。 五常市清晨印刷厂理念 :

经营理念 :清晨印刷百年传承;

企业精神:学习沟通 自我超越;

管理理念:科学化 市场化 系统化;

人才理念:专业化 品牌化;

设计理念:不为设计而设计,为品牌创造价值而设计。

篇8:印刷品公司简介

1. 校企合作基础。

荆楚理工学院印刷工程专业源于原荆门职业大学1992年开办的印刷技术 (专科) 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 先后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发展示范建设项目”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12月, 印刷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历经20余年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 我校印刷工程专业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被社会广为认可的校级特色专业。印刷工程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现已为全国印刷领域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近千名。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 前身是文字六箹三厂, 成立于1965年, 隶属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 (原中国印刷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文发集团) , 是中国文发集团在南方地区辐射全国的一家大型中央印刷企业, 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发行资格的印刷公司, 也是全国首批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 湖北省印刷协会“副会长”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印刷包装技术中心”。公司专业化设备精良, 质量管理体系健全, 员工职业素质高, 现年生产能力200万纸令, 年工业产值达2亿元, 是中南地区的现代化、综合性书刊印刷企业。早在1995年, 我校即开始安排印刷专业学生到公司进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2000年5月, 校企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几年, 学校和企业相继更名后, 为了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 2008年4月, 学院与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 在“双挂牌”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和科研合作、共建校企合作班、互派挂职交流、就业推荐和员工培训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校企合作, 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基地管理制度, 合作企业与学生签订了实习实训保密协议、遵章守纪承诺书, 完善了实习实训考核标准, 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实现了培养人才、锻炼队伍、对外交流的目的。

2.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意义。

自1999年以来, 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 我国逐渐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转变, 这在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也带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学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导致了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不足尤其是综合性实验实训的仪器设备不足, 使得学生缺乏综合性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不能较快地融入工作岗位。近年来, 印刷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发显现, 缺乏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是其重要原因。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印刷企业“用工荒”已经由季节性演变为常态化。一边是印刷专业学生就业难, 另一边却是印刷企业招不到理想的人才。分析我校印刷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也存在此问题。究其原因, 是印刷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没有和企业实现很好地对接, 高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不是企业所要求的。印刷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的工程技术类专业, 如果掌握不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就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充实和完善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1.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1) “双挂牌”制度建设。根据校企共建实践教育基地的合作协议, 学校在企业挂牌成立“荆楚理工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企业在学院挂牌设立“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这样既可以为印刷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应用平台, 使学生尽早融入行业中来建立就业优势;同时也可以为基地依托企业提供优秀的生源和储备力量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2) “双师型”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并存、院校深造和企业实践锻炼兼顾的有效运行机制,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 年龄、专业、学历、学缘结构合理, 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并重, 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近年来, 学校从企业聘请了6名客座教师、8名兼职教师, 参与到学生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各类实践环节, 同时, 选派了两名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一方面充实了实践教师队伍, 另一方面提升了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3) 基地条件建设。基地位于襄阳市汽车工业园, 园区环境优越, 各类生活设施完备, 同时, 为了配合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企业出资扩建了员工宿舍及食堂, 扩建后食堂可容纳500人就餐, 宿舍共有床位400张, 当前的基础设施完全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另外, 公司还新建了乒乓球台、桌球台、健身房、篮球场、标准阅览室等文化娱乐设施, 可以极大地丰富实习学生业余文化娱乐生活。下一步, 公司还将改造基地实习实训软件条件设施。 (4) 基地平台建设。为了实现企业技术创新, 同时满足学校学科建设的需求, 在整合学校专业师资和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的技术资源的基础上, 共建了印刷技术研究所, 科研平台立足企业基础, 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进行科技攻关。另外为了切实提升学生在基地实习实训的成效, 在企业建设了印刷质量检测联合实验室, 学生实习期间可以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印刷品进行物理、化学及色度等方面综合检测和评价, 实习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5)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多年的实习实训, 学校与企业共同协商制定了更加符合实际的印刷专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考核制度等实践教学文件, 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 促进实践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同时, 2014年以《印刷品质量检测》为示范, 校企共建实践课程, 合作开发了实践课程标准, 编写完成了实践课程教材, 建设了实践课程教学资源库, 进一步充实了实践教学内容。

2.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

(1) 加强组织领导。设立专门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组织领导机构, 组织领导机构采用联系制度, 设立2名联系人, 学校和企业各1人, 成员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基地的总体规划、制度与改革环境建设;联系人负责定期交换信息, 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小组成员负责具体项目实施、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执行项目管理制度与建设方案。在组织领导机构下设工作小组, 成员由企业专家、专业负责人、资深教授组成, 负责审定培养方案, 指导课程体系改革和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和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 研究工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 健全制度保障。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的范围内, 校企双方共同商议制定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学生遵章守纪承诺书》和《学生保密协议》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 不仅规范了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管理, 还使基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 (3) 强化过程管理。按照各项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实习实训项目的过程管理。根据企业生产周期的特点提前计划实习实训项目, 依据企业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安排企业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进行岗位项目指导, 同时加强实习实训过程的巡视, 实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 通过召开实习座谈会, 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收集学生及企业的意见, 根据学生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对下一次实习实训项目进行调整。 (4) 严格考核机制。为了确保校外实践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必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实践考核应区别于常规的理论考核, 应更多地采取动手操作、作品考核、项目答辩等考核形式。同时, 对于学生的考核应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 考核结果作为衡量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评价标准。这样既能促使学生认真参加实践, 又能保证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通过校企双方扎实推进和卓有成效的建设, 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作为我校印刷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2012年获批湖北本科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2013年, 基地还被遴选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 只有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努力, 才能真正做到产教融合, 有效促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形成学校、企业、学生取得“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倪吉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渤海大学学报, 2013, (4) :156-157.

[2]李国瑞, 朱方.浅谈物联网工程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新课程学习, 2014, (6) :10-11.

[3]黎月玲, 袁式亮谈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问题[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0 (4) :124-127.

篇9:小森公司按需印刷引领者

备战China Print

2013年5月14日,在即将揭幕的第八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小森公司将携带三部配备完整的胶印印刷机、一部数字印刷机以及其他的印后加工设备一起参加展会。小森公司希望透过展台上推荐的印刷技术与解决方案,帮助小森用户扩大经济效益、提高生产能力,成为客户值得信赖的业务合作伙伴。

小森公司这次的参展主题承自2012年德鲁巴的“KomoriOnDemand”,以“按需印刷引领者”为诉求。这几年来小森所推行的“按需胶印”(OffsetOnDemand)是指在保持胶印的高质量印刷与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又可以进一步缩短印刷作业准备时间、减少纸张耗损、缩短印刷工时等措施,来满足“小批量、短交货期”作业需求的全新解决方案;而所谓的“按需数字印刷”(DigitalOnDemand),是指以胶印印刷为核心,有效地结合各类数字印刷与印后加工而推出的最新解决方案。将两者有效融合为一体就是小森公司倡导的“KomoriOnDemand”。

在本届China Print中,小森公司所推出参展的三部单张纸胶印印刷机与一部POD印刷机,将在现场实机演示KomoriOnDemand的精髓;将去年在德鲁巴才刚发表的各项印刷新科技与新应用,直接地引进两岸三地市场,让大中华地区的客户得以与世界的潮流无缝接轨。小森公司所推出的各项印刷解决方案,深获全球各地用户的认同,因此小森公司希望藉此机会将这些解决方案介绍给两岸三地的用户,由此可见小森公司对大中华市场的重视与用心。

悠久的公司历史与文化

小森公司创立于1923年,至今已有90年历史,现在小森公司不只服务中国的用户,更在江苏南通设立印刷机制造工厂。因为中国市场是小森公司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因此除了印刷机的销售外,小森公司更重视客户的培训及如何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

小森公司自1996年在中国设立中国小森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以来,便积极参与中国印刷产业的发展,在各大印刷展会中也从不缺席,十多年来,中国市场的小森印刷机保有量也达到千余台。小森公司的印刷机除了胶印机外,还有日本造币局以及其他国家所使用的小森印钞机、商用轮转机等,另外,使用凹版的PE(印刷电子)设备也在发展。

现今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传播媒体,印刷纸张的传播方式也渐趋于高质量、少量多样及个性化的不同需求,因此商业印刷也必须转型才能生存;在这次的北京印刷展上,包装印刷的各种解决方案都朝全方位的方向发展,因为全球各大市场都在发展包装印刷。小森公司所提出的PESP(Printing Engineering Service Provider)是超越印刷机提供者的工程服务,代表的是工程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协助用户达到更便利的数字化管控。

值得期待的展会效果

小森公司的感动:超越期待(Kando: Beyond Expectations)的口号,也就是提供超越客户所期待以上的附加价值、效能与质量的信赖。因此在小森公司提出的Komori OnDemand的诉求中,是结合“按需胶印”(OffsetOnDemand)与“按需数字印刷”(DigitalOnDemand)两大解决方案,以胶印短版快速、减废按需生产,以及使用数字打印的电子成像按胶生产与喷墨按胶生产;因此KomoriOnDemand成为小森公司往后发展按需短版或个性化商品印刷的主要发展方向。

按需胶印是在保持胶印印刷高质量和高速生产特色的同时,还可以缩短印刷作业准备时间、减少纸张耗损、并将印刷工时缩到极限。小森公司的按需胶印是以KHS-AI智能化的快速调墨系统、H-UV快速干燥系统、以及CMS颜色管理系统为技术的核心,可以灵活满足小批量、工时短的印务需求,尤其是在应付短版与交货期紧迫的印刷作业方面,能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数码技术与IT技术在印刷领域的结合已经愈来愈广泛,操作的便利性也愈来愈重要。本届北京印刷展,小森展台的另一特色就是以高规格的胶印机为核心,配合运用各类数字印刷印后加工工艺,开发出一系列最新按需胶印解决方案。小森公司以此展会为平台,推出了一套按需印刷(POD)系统,展示出Komori OnDemand解决方案的强大优势。

第八届北京China Print,小森公司有H-UV新干燥方式、节能减碳、KHSAI智能化快速调墨系统、KID小森讯息显示器、CMS颜色管理系统、PDC-SX分光式调色控制装置等小森各项先进系统的展示;此外还有以KHS-AI以及K-ColorSimulator调色软件所搭配,在胶印时,可以在开印后20张纸内完成基本调色的“20 Matching”概念展示,提供标准化服务,使小森的用户有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效率与更低的印刷成本。

此次展会小森公司的展场位于E2馆008展位,欢迎各位印刷同行于5月14~18日展会期间,莅临小森公司的展场,亲自体验小森公司所展现的各项印刷新科技。

篇10:天骄彩色印刷公司简介

大连天骄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24日,是经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和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依法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沙河口区新生路51号;大连天骄彩色印刷有限公司隶属于大连阳光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大连阳光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大连天骄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历时几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个设备精良,技术先进,工艺齐备,人才济济的现代化印刷企业。公司拥有世界顶级品牌德国海德堡GT052-4,日本小森LS429,上海光华PZ4650-CPI,紫明对辊胶印机,光华740单色,威海500单色,柯达CTP制版等印刷设备和印后加工设备,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技术成为提高品质印刷产品的保证。同时我们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的管理体系是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根本所在。天骄人凭借“精益求精”的质量追求,“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质优价廉”的市场定位,多年来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赞许和认可,成为大连沃尔玛公司,大连建设银行等众多客户的长期印刷品的供应商,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篇11:数字印刷简介

2007年03月14日 星期三 上午 10:25

数字印刷,数字印刷的分类,数字印刷的印刷工艺,数字印刷的特点,数字印刷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典型数字印刷机介绍

90年代以后,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方法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印刷业,以及消费者对印刷品的需求趋向个性化、及时化、小批量、快速等新的要求,使印刷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印刷工艺从模拟化向全数字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工艺方法逐渐分化出一种更新的印刷工艺方法—数字印刷及计算机直接制版。CTP与数字印刷已经成为当今印刷工业的发展方向,行业的热门话题。

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是指将各种原稿(文字、图像、电子文件、网络文件)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后,无需经过电分胶片输出、冲片、打样、晒PS版等工序和时间,而直接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C、M、Y、K四色数字印刷机上印刷或直接进行分色制版的一种新型印刷工艺。

数字印刷的分类

数字印刷,目前分类大体上可归为两类:纯数字式彩色印刷机(true digital color press)与数字式胶印印刷机(也称印刷机上成像系统(on-press-imaging system))。

数字印刷的印刷工艺

数字印刷系统一般由图文合一的印前处理系统与数字印刷机或照排系统组成。操作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及其所提供的原稿或从internet网络系统上将客户的数据文件(一般是PDF文件)或客户自己所带的电子文件等输入计算机(印前处理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图文数据的处理,对图像进行色彩、阶调、层次等有益的调整,进行能满足用户要求的创意、修改以及文字合成等,再将图文信息进行编辑排版,最终将理想的图案、文字编排成用户满意的内容和形式。这些数字化的信息最后经过RIP栅格化处理生成相应的单色像素数字信号;然后将这些数字信息输出到电子数据控制中

心,这样就可以进行分色制版,也可以将数字信号传送到印刷机上的激光器上进行调制,发出相应的单色激光对印版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版滚筒经感光后就能吸附油墨或墨粒,这样就可把图文信息转印到呈印物上,完成印刷。

数字印刷的特点

1.文件兼容性好、易于操作。

数字印刷能接受Photoshop、Freehand、Pagemaker、Quarkxpress、CroelDraw等计算机文件的输出印刷并且对一般的文档及图像首先在计算机上进行编辑处理然后进行输出印刷,而且数字印刷的数据来源可以直接从internet获得,客户将自己的待印图文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给自己满意的专业的印刷公司,专业的印刷公司将其进行各种处理后,再通过互联网将其打样效果传给客户,如果客户满意就可以直接上机印刷。数字印刷对文件的要求不高,能接受目前众多广告公司设计人员喜欢使用的Mac机及PC机各种格式文件,并且对于远程的PDF数据信息的接收处理,显得更为方便、快捷,充分体现数字印刷的快捷性。

2.工艺流程大大简化,更快满足客户的交货时间。

数字印刷接受到客户满意的计算机文件后,可以通过快速的软硬件RIP生成PS文件直接印刷;也可以直接通过电分系统直接分色成四色胶片在经过晒版后通过普通印刷机用印版进行印刷。数字印刷通常1份印刷品出一二次样张,通过标准测试条检测调试后,即可进行成品印刷,直接进行修改客户不满意的缺陷,方便及时,与传统的印刷工艺,包括输出电分片、打样、拼版、晒PS版、上机等工序相比、大大节省了时间和降低了部分制作成本。平时三四天才能交货的印刷品,变成了几个小时即可交货。

3.个性化印刷,数量随意,可随时加印、修改。

数字印刷的个性化体现尤为明显,比如一幅印刷品的局部图像需要更换图片,在数字印刷中只需直接将图片更换就行;印刷数量可以是1份至几千份,从价钱与印量的角度来讲,适合几十份到几百份的印刷。另外,当某次印完后,如果客户在几天后加印的话,可以马上从数字印刷机中将已经RIP好的文件直接印刷,改版后直接印刷而无需像传统印刷那样重新输出电分片、再打样、晒版等,没有材料的损耗。

4.可以进行双面同时印刷。

彩色数字印刷系统的软硬件RIP可以完成双面印刷,当把按客户的要求生成的双面印刷PS文件传输给数字印刷系统,数字印刷系统经RIP进行栅格化处理,形成正、反两面共两套CMYK印刷单元,通过电脑控制,可将2个不同的电脑文件组合成正反两面,就可一次完成双面印刷,而且两面图文部分大小一致,对位准确,不存在彩色复印机或激光打样机每次仅能完成单面印刷而对位难度较大等问题。

5.多页面支持系统。

彩色数字印刷配有大容量内存支持多种颜色。如果每种颜色配有72MB内存即CMYK4色共有288MB以上内存的话,则可连续印刷68页A4的文件、并可依页码次序一本一本印刷,方便装订。

6.工艺简化适合于短版快速彩色印刷。

数字印刷系统工艺简化更适合于目前的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小批量、个性化、快速等特点,印速可达4200张/h(A4单面全彩色印刷)或2100张/h(双面)。

数字印刷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

数字印刷技术是在90年代发展起来的,德国海德堡在1991年Print’91上展出了GTO-DI数字式印刷机;在Ipex′93上以色列的Indigo推出E-Print1000数字印刷机、比利时的Xeikon推出DCP-1数字印刷机,此后Xeikon将技术OEM给AGFA、IBM、巴可等厂家,在Drupa′95上,多家公司都展出了自己的数字印刷机,将数字印刷推向了一个发展高潮。据施乐公司1997年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的彩色印品大约为348亿英镑,其中1/3的任务可以由数字化印刷技术完成;美国著名的市场调查公司CAP风险公司1996年的统计显示1996年全球黑白数字印刷出版系统的销售量比1995年增加21%,1997年增加26%。全球的发展趋势是:大的印刷机械厂争相开发自己的新产品,而且幅面越来越大,图文信息可存储也可擦除。我国在Drupa′95以后一些公司也纷纷引进数字印刷系统,目前有海德堡GTO-DI系列数字式印刷机有近60台套,再加上Indigo、Xeikon、AGFA等公司的产品一共大约有100台套左右。

我国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且大多数国有企业效益不好,这必然影响我国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速度。东部沿海如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城市有一定的需求量,内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不会有太大需求量,所以我国印刷厂商在引进设备时一定做好市场调研,切记盲目引进!

典型数字印刷机介绍

1.Indigo的E-Print1000数字印刷机。该机采用光导体版材,通过激光束扫描成像,印刷一次扫描成像一次,每次印刷后,前次形成的潜像即消除,需重新扫描形成新的潜像。单张供纸可单双面印刷,纸张定量为80g~250g,适合于300张~600张的小批量印刷。每张A3印品价格大约为1.2元左右。

2.Xeikon的DCP/32与AGFA的Chromapress数字印刷机。经过RIP处理的图文信息控制激光器,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射向有机光半导体滚筒使其成像,再将细微的墨粒吸附其上,在滚筒上形成墨粉影像,印刷后墨粉经加热固定在纸上。AGFA的Chromapress为卷筒给纸,由图文处理系统、给纸部分、印刷部分和单张纸收纸台组成。给纸定量:60g~250g;分辨率为600dpi。适合于印1张~1000张的印品。A4双面四色价格大约为1.3元左右。

3.海德堡的Quickmaster DI46-4数字印刷机。无水胶印机,印版由硅橡胶感光聚合物组成。采用卫星式结构,四组橡皮滚筒排列在四倍径的压印滚筒四周,印版采用无水胶印版,每色组存储有35张版在印版滚筒上供连续更换使用。经处理的数字化信息由红外激光直接扫描印版,各色组分别同时进行制版,成像后自动清洗,自动套准,即可印刷。

另外,Digital Workflow(数字化工作流程)与Cross-media publishing(跨媒体出版技术),使人们感受到印刷工业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尤其数字印刷更为突出,海德堡公司在数字印刷方面也投入巨资研究和开发,如:Quickmaster DI46-4与Speedmaster DI,这两款机型均采用海德堡胶印机机型,不论在质量还是性能上都算是一流的产品之一。曼·罗兰的热点产品卷筒纸DI数字印刷机DicoWeb,使用DICOTM的成像技术(一种热转移成像技术,在红外激光作用下,将聚酯带上的亲油性薄膜转移到钢质的印版滚筒上,形成印刷图像基础。);施乐公司、小森公司、Xeikon公司等许多知名的印刷业巨头都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

1)NexPress公司(海德堡公司与柯达公司合资组建)的NexPress2100数字印刷机。该机采用类似于胶印机的橡皮滚筒,有自动翻页功能,可实现双面印刷,前端采用Windows NT平台工作流程用Job Ticket实现自动控制,数据格式为PDF格式,NexStation数字化前端系统采用Adobe的Extreme结构,可接受PDF及PostScript文件,也可实现可变数据印刷,并且采用NexQ质量控制及NexPress干式油墨技术,印刷质量稳定,可靠性好。

2)曼·罗兰公司的DICOweb印刷机。卷筒纸数字印刷机,采用DICOTM成像技术,可从印前系统接受数字数据,并转换印刷,操作极其简单。

上一篇:2011年下学期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下一篇: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阅读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