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书香

2024-04-26

竹韵书香(共12篇)

篇1:竹韵书香

《竹韵书香》

集:大家好!小主人广播站“竹韵书香”开播了!谭:我是三(1)班的谭睿涵。孔:我是三(1)班的孔婉玲。唐:我是四(2)班的唐艺洋。谭:你知道杨红樱阿姨是谁吗?

孔:我知道一点点,杨红樱(1962年5月12日),女,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谭:谁还知道呢?

唐:我知道一些,她还是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成都人,18岁开始当小学老师,由于一篇文章得到了学生的好评,于是19岁开始了童话创作。

谭:我也知道一些她的经历,她曾做过7年小学老师,7年儿童读物编辑,现为成都某杂志社副编审。孔:她有些什么作品呢?

唐:她的作品《女生日记》的章节被选进了中国小学语文试验教材,《男生日记》获2003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谭: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小学图书馆必备书,《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获2004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并入选“中国新世纪教育文库·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等。孔: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和坏小子》《假小子戴安》《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非常校园》系列一起,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巨大反响。唐:恩!成为现代当红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深受中小学生喜爱,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海峡两岸童话一等奖”等十余个奖项。

唐:你知道《杨红樱笑猫日记:幸福的鸭子》是讲的什么吗?

谭:我知道,是这个暑假,我和马小跳他们一道,来到了乡下张达外婆的家。孔:我们见到了巨大阿空、腊肠狗拖拖,和一只名叫麻花儿的女鸭子。唐:麻花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仿佛没有边际。

孔:听着麻花儿像打饱嗝儿一样的快乐歌声,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幸福,都在这个荷花盛开的夏天,慢慢长大……

谭:今天的《竹韵书香》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唐:拜拜!

篇2:竹韵书香

我家的后山有片茶园

那是我的童年

满山苍翠啊

挂满父亲晶莹的汗珠

小小的嫩芽啊

那是母亲孕育出的新世界

茶园里飘荡的采茶歌

如同仙女银铃般的笑

响彻山涧

茶香伴我走过了快乐的童年

采茶的.时节里

漫山遍野歌声悠扬

穿过了山河大地

穿过了鸟语花香

停靠在了母亲喜悦的心上

那一株株茶树上长满了希望

飞过崇山峻岭飞过秀美山川

飞进了父亲欣慰的心田

一把把的绿啊,一撮撮的茶

那里面该有多少的辛酸和汗珠

沏一壶新茶

诉一声光阴

品一杯新茗

传一段佳话

朋友来了,喝茶

亲人来了,喝茶

爱人来了,喝茶

喝不够那一杯一杯醉心的茶

直醉的人们唱起了歌儿跳起了舞

背上了行囊离开了家乡

那遥远的地方是否有这里的茶香

这香味是人最难以割舍的乳娘

短暂的分别

是为了长久的相依

家乡的茶啊

我思你夜夜到天明

家乡的茶呀

我念你直到地老天荒

多少回梦里想你念你

多少次梦中品你看你

游子的心你一定懂得

真的渴望回到梦起航的地方

火车上想着你那甘甜清洌的滋味

胸中掀起了那旱地里的期望

这久违了的地方

竟使人满眼泪光

空气里依然充满了浓浓的茶香

一路前行

一路芬芳

篇3:竹韵

竹韵,是竹的根,平凡中不凡。实在惭愧,名字中有“筠”,但对竹,却知之甚少。唯有那翠绿之意在眼前,一直挥散不去;唯有那灵动之音在耳边,一直回旋不离;唯有那清幽之香在鼻翼,一直凝固不散。唯有,唯有初遇时那种浅吟低唱的潇洒,荡涤人心,现在恍然间明白竹韵。

竹韵,竹之韵,如同杯酒,醇香尽在其中。

新竹拔地,叶似箭,直,利,密!一片一片的竹叶,绿色的叶脉清晰可辨,仿佛血管一般诉说着生命的活力。凡是植物都是有灵性的,所以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如同逆流而上的鱼、迎风而舞的蝶!这是一种生命的魄力。

处于竹海中,清香扑面,沁人心脾,人欲醉,魂欲离,烟敛云收,岚起岚散。数片竹林,箭破云雨,气概昂然,风姿绰约。不高,不矮,有韧性,这岂是那些只知硬碰硬的植物可比?大丈夫能屈能伸。以前在书中见过一种树,雪压下去,它便弯下腰,直到雪从树上滑落,一次又一次,因而得以生存。竹不也是凭这种韧性得以生存的吗?

竹海。竹成林,何以称海?因为海无边无际,且是宽容的。新的竹笋,往往都是生在旧竹根下,一团团,一簇簇,怎不能称包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江南竹多,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能从竹中品出这等韵味,实在是有心之人。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苏轼这一句,也是在看透竹之品性之后说的。之所以居不可无竹,因为竹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灵魂的高贵。

竹韵清幽,似一首老歌,源远流长;竹韵清幽,像一幅墨画,朴素淡雅;竹韵清幽,如一句古词,如泣如诉。

品一口清茶,听竹箫、竹笛声袅袅,坐于竹席,身处竹海,想必是极富韵味的。

篇4:竹韵悠悠 书香绵长

礼仪大课堂上,1 500多名“博雅学子”在老师指导下练习站立行及不同场合的鞠躬礼,跟读《弟子规》,齐诵《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铿锵的声音在校园上空回旋,震撼着绿茵场上每一位师生的心房。

每逢星期一早上,当庄严的升旗仪式结束之后,以上活动依次展开,记者在南宁市逸夫小学(以下简称逸夫小学)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竹韵”。

聚魂——

明确“书香竹韵”校园文化核心内涵

逸夫小学筹建时的校名为南宁市新竹路中段学校,后因感恩邵逸夫先生捐赠50万元港币建校,在1995年学校落成时将学校正式命名为南宁市逸夫小学。为此,该校在设计LOGO时决定将两个校名巧妙融合:以一颗心(谐音“新”)和一棵竹作为设计元素,通过变形,将两个元素变身为“逸夫”二字的拼音首字母“YF”(见题图),寓意学校将用心办教育,使学生像竹子一样茁壮成长。2011年,南宁市教育局提出了“文化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逸夫小学决定全面创建“书香竹韵”校园文化。

在逸夫小学,“书香竹韵”溢满校园:校门左前方是一排五六米高、呈月牙形排开的刚竹,是谓竹屏风;竹屏风前枣红色的大理石上,篆刻着12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与刚竹之“刚”互为呼应,这是该校建校之初便明确下来的校训。校门右侧教学楼侧壁设计成“书香竹韵”巨幅文化墙,下面的黑板报以展开的书本造形,上方是亭亭玉立的竹君子图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该校的文化追求。沿着校道往里走,几十株佛肚竹聚成三丛,呈“品”字布局,是谓竹品园,其间书本造型的汉白玉石上雕刻着该校确立的“竹品”——博雅有志、虚心有节、清逸有礼。

在教学楼前,“书香舞台”“书育人地雕”及“启超大竹简地雕”显得格外醒目。“书香舞台”呈打开的书本状,地面上是手绘的世界地图,意在激励师生从书本中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大胆展示自我;旁边的地面上,红色大理石铺成一个巨大的“人”字,“人”字上面镌刻着古今中外各种经典读物的书名及作者简介,是谓“书育人地雕”,昭示着该校“以书育人”的办学特色;“启超大竹简”是铺设在该校校园里最长、最大的地雕,枣红色的大理石砖砌成巨大的竹简造型,长70米,宽5米,上面镌刻着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所写的《少年中国说》片段,意在激励全校师生做有志向、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校园围墙的东边,种植着几百棵慈孝竹;教学楼一楼的十几根圆柱是书法名人柱,上面篆刻着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米芾等我国历代书法大家的拓印真迹……中华传统文化的痕迹在该校随处可见。

三个“书香格”图书架分别放置在该校教学楼三个楼层的楼梯拐角,每个格子上都摆满了图书,定期更换,没有“门将军”把守,学生可随时随意借阅。

……

“有了‘书香竹韵’这个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我们反复学习、思考、斟酌,最终明确了办学目标,完善了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标识色、校歌等校园文化标识,开始给学校文化聚魂。”该校校长李月葵如数家珍,侃侃而谈,“逸夫小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像竹子一样有礼有志的‘博雅学子’,打造像竹子一样有智有节的‘博雅之师’;我们倡导师生‘修竹品’,以博雅有志、虚心有节、清逸有礼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培养策略是以书育人、以竹立人、科技树人,校风是‘爱国、自信、有志、博雅’,教风是‘爱生、自律、有智、博学’,学风是‘爱学、自主、有礼、博艺’。”

外显的校园景观,内在的价值诉求,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纳着走进该校的每一名师生。“我们希望这种无声的熏陶内化为师生对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带给师生文明的体验与追求。”这是李月葵校长对景观文化的价值期许。

明心——

打造像竹子一样有智有节的“博雅之师”

陆俊达是逸夫小学有名的科技指导老师,擅长信息与电子工程,个人已有3项发明专利,9月刚刚代表广西前往香港参加全国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之科技辅导员竞赛,一直主持该校的“达达创新发明工作室”。该校四年级学生伍泓宇在该校2014年创意科技节活动中提出了一个通过智能装置控制路灯亮度和颜色、缓解堵车和减少碳排放的金点子,慧眼识才的陆俊达惊喜万分,对小伍进行悉心指导,最终帮助小伍完成了“智能路灯”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使其在参加2015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时获得了发明类小学组一等奖,参加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科技创意二等奖。不久前,小伍的“智能路灯”还获得了发明专利。

“这个项目要求师生的起点较高,实际实施的难度较大,所以我们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包括教师教的定向和学生学的定向。教师教的定向指的是导师根据自身特长,辅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发明项目研究,使师资力量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学生学的定向,则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研究项目的关联学科,寻找在该学科有深厚研究基础的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相关项目研究。这种‘双向培养’,打通了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学科屏障,使在此框架下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方便、高效地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说起自己所主持的工作,陆俊达老师思路清晰。

据记者了解,在逸夫小学,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那么,李校长是如何打造出她心目中的这支“博雅之师”的呢?

李月葵校长告诉记者:“我们选择‘竹品’,是因为竹节中空至顶,韵味独具,可谓‘虚心’之至;竹子性喜簇生,难觅孤竹孑立之身影,可谓‘善群’。我们受竹子谦虚合群‘品格’的启发,找到了高效管理教师队伍的蹊径——打造像竹子一样有智有节的‘博雅之师’!”

博雅,知识广博、气质优雅的统称。为了打造“博雅之师”,逸夫小学给老师们定出了一个“养成十项”。

“今天我要头发整齐、衣着整洁,佩戴工作标志;今天我要和学生、同事、家长有效地沟通;今天我要积极地从不同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博雅之师养成十项”以“今天我要……”的句式,将对教师着装规范、待人接物习惯、办公环境的要求,以及遵章守时、讲求实效、关注信息、积极沟通、学会欣赏、信守承诺等高效办公信条罗列成10条规范。这十项规范,粗看起来不难做到,但要做好,必须有一定的功底,这功底,便是李月葵校长要“精心打造”的内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滋养“博雅之师”的底气、灵气,李校长每月向教师推荐阅读一本书籍,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开展“静阅时光”读书活动。她邀请高校名师到校举办国学讲座,以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功底;她通过读书漂流和读书分享会,来保证教师读有所得。

“新课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是六年不少于145万字。为了推动学生自主阅读,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进行必要的引导,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课内外阅读指导实践研究,将阅读指导纳入课程规划,不断在课堂实践中检验其操作性。”李月葵校长说。在引导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实践研究的日子里,她将教师们的阅读课教案集结成册,命名为《南宁市逸夫小学“书香竹韵”阅读校本教材教师用书》,并将老师们自己整理编写的《书香竹韵——南宁市逸夫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本》交给广西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她还要求其他学科的教师坚持撰写学科教学论文,以确保阅读、科研的成效。据悉,《书香竹韵满校园——南宁市逸夫小学教育教学成果集》不日将由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

除了校本科研课题研究,该校还成功申报了国家教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特色学校创建与构建优秀班级文化的实践与研究”及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C类课题“创建‘书香竹韵’小学班级文化实践研究”,如今这两个课题均已进入结题阶段。在开展课题研究的2013—2015年,该校每年都集成一本《南宁市逸夫小学“书香竹韵”成果集》,将教师们的研究心血物化为精神产品,激励教师不断前行。

砺品——

开展“书香竹韵”文化主题实践

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逸夫小学毕业班的学生们正忙着在教室内串竹简,并在校园指定的场地里种竹子。7月,在该校礼堂的舞台上,隆重的毕业典礼正在举行,毕业班学生代表将刻写着班主任及全班学生名字的一卷卷竹简郑重地交到各自的班主任手上,再由班主任一一交给校长。校长手捧竹简,告诉全体毕业班的学生“你们是逸夫小学毕业的博雅学子”,200多名毕业生涨红了双颊,齐声高喊“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校训,声音响彻了整个礼堂……

“我们将这些竹简和竹筒整齐地摆放在学校的毕业生纪念墙上,静静地等候着毕业多年后的他们回来寻找自己的‘竹’迹。”李月葵校长娓娓地讲述着,眼眸中充满了深情。

“书香竹韵”的文化内涵,便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主题实践,将逸夫小学对“竹之品格”“竹之智慧”“竹之灵性”的追求无声地浸润于师生的生命当中。“博雅学子养成十项”、礼仪大课堂、特色班级建设、五星班级评比等,见证了逸夫小学对“竹之品格”的追求;“书香竹韵”校本阅读课程、午读书法课程、学科渗透课程等,体现着该校对“竹之智慧”的求索;发明创意科技节、“书香竹韵”读书节、“竹之韵”童声合唱队、活力运动会、“竹之韵”艺术节、跳竹竿舞、跳竹韵操、抛藤球等创意活动,充分反映了该校对“竹之灵性”的无限向往。

“博雅学子养成十项”,包括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篇、家庭篇、社会篇三个方面共计30项条规,每一项都以“今天我……了吗?”的问句形式呈现,供学生在“午省”时自我反省。“学校篇”重在从着装习惯、尊敬国旗习惯、礼貌待人习惯、听从教导习惯、认真学习习惯、锻炼身体习惯、出行有序习惯、爱护环境习惯、爱护公物习惯和友善合作习惯方面对学生加以规范引导,“家庭篇”重在从尊敬长辈的习惯、听从长辈教导的习惯、出入礼仪的习惯、健康用餐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生活自理的习惯、礼貌待客的习惯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方面进行教育引导,“社会篇”重在从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的习惯、礼貌接物的习惯、出行有序的习惯、公共场合说话交流的习惯、遵守交规的习惯、文明排队与礼让的习惯、物归原处的习惯、礼貌交往的习惯、乐于助人的习惯与信守承诺的习惯方面进行规范约束。

学生颜菲在参加升旗仪式时和同学随意交谈了几句,当天“午省”时对照“博雅学子养成十项·学校篇”第二项“今天升国旗时我高唱国歌,行注目礼、敬队礼了吗?”反省了自己的问题,改掉了升国旗时说话的毛病,还主动提醒身边的同学要养成尊敬国旗的习惯。

学生黎铭宇周末跟小伙伴出去玩,没跟父母打招呼便离开了家,当天“午省”时对照“博雅学子养成十项·家庭篇”第三项“今天我外出、回家都告知父母、长辈了吗?”进行反省,从那之后每次出门都能做到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

学生张昀有次和父母乘公交车,爸爸在公交车上大声接听电话,她主动提醒爸爸在公众场合要轻声细语,不要影响他人。这在“博雅学子养成十项·社会篇”有详细的规定。

……

逸夫小学将每天下午午读前五分钟规定为“午省”时刻,要求学生双手合拳于胸,伴着优美的音乐,对照“博雅学子养成十项”逐一自省,以求改进;五星班级评比围绕“纪律、礼仪、两操、卫生、路队”五个方面展开,分周评和学期评两种形式,引导各班的“竹之品格”建设;“书香竹韵”特色班级建设以班为单位,自创班风和班级口号,鼓励学生争当“竹君子”……“以竹立人”,让逸夫小学的“博雅学子”拥有了“竹之品格”。

为了开启学生的“竹之智慧”,该校在组织教师上好常规课之余,还以自编校本教材《南宁市逸夫小学“书香竹韵”经典诗文诵读本》为依托,开设了“书香竹韵”校本课程:向每个年级推荐100本经典书目,保证每个年级每班每月开设4节阅读课,按照“阅读导读课—自主阅读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拓展课”的模式次第展开。教师在阅读导读课上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在自主阅读课上按照所学的方法在课堂上静心阅读,在读书汇报课上用不同的形式汇报课外阅读的感受;教师在阅读拓展课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或者向学生推荐阅读同一类的其他作品,或者让学生把经典读物改编成情景剧在课堂上表演,或者将《经典影视作品欣赏》《经典音乐欣赏》等课程内容引进课堂,让学生多角度感受经典的魅力。此外,该校还利用每周一节午读课开展书法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书法艺术,修练文化内涵。

为了打造学生的“竹之灵性”,该校精心设计每年一届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活动,将“书香竹韵”的学校文化关联上语文、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建设,要求一、二年级知竹名、画竹图,三、四年级诵竹诗、明竹意,五、六年级品竹诗、写竹文,通过画竹、写竹、诵竹、品竹、学竹等形式实现学科中的“书香竹韵”文化渗透,让“竹之灵性”温润师生的文化底蕴。该校的“竹之韵”童声合唱队2014年曾代表广西到奥地利维也纳参加第五届世界和平合唱节合唱比赛获金奖,如今已陆续培养了近500名合唱队员,让更多的学生身上散发出了竹子般清逸的气质和灵性。而最能体现“竹之灵性”的文化实践活动,莫过于该校每年一届的创意科技节。该校鼓励学生以个人和团队的形式拟出生活金点子,参与学校的创意科技节金点子评比,再由相匹配的科技教师精选出最具创意的金点子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之有效转化为实用的科技发明,“达达创新发明工作室”便成了该校开展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书香竹韵”校园文化的引领下,逸夫小学已获得国际发明特色学校、中国创新型国际发明特色学校、全国创新型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广西优秀童谣儿歌推广传唱校园行示范学校、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学校、南宁市“洒扫应对”主题教育示范学校等70多项荣誉。

以“博雅之师”育“博雅学子”,逸夫小学的师生们是当之无愧的“书香竹韵”文化追梦人!

篇5:竹韵的散文

小时候,竹林是我和小伙伴的乐园,在这片充满爱的竹林里,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一次,我和同伴们在竹林里玩捉迷藏,突然我被下面的“恶魔”----石头给绊倒了,膝盖流着鲜红的血,不由得失声痛哭,同伴们听到哭声后,相继而去,大家都各自回家,拿药,拿水,拿纱布,一切都准备就绪,伙伴们便小心翼翼地用水洗干血迹,然后上药,上药时因为疼,脚收缩了一下,这时同伴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连忙用嘴吹,如同婴儿一般被爱护着,虽然,吹没有解决问题,但是让我感觉到的却是温暖、是疼惜、是爱护。

忆起往事,一切都觉得那样熟悉,那样使人依依不舍。环视四周一排排挺拔的竹子,是支撑天地的脊梁,是支撑内心深处友情的杠杆。

竹林也是鸟儿们所信赖的家园。日已黄昏,百鸟归巢。竹----灵活的身姿划出道道伏美的弧线,一对对灵巧的翅膀奏响声声欢愉的旋律,绵延着悠长的队伍。鸟儿风尘仆仆地朝家翱翔而去。

这片竹林,寄托了太多太多的温暖与不舍。

耳畔又想起了风吹竹动的清幽,竹动鸟鸣的雅致。聆听着熟悉的竹韵,流露出欣慰又略带苦涩的笑容。

是啊!竹林的温柔和狂暴都隐藏着使人想不到的风情,让人流连忘返,无法抵挡!

篇6:竹韵三年级作文

十字绣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耐心,陶冶我们的情操,绣完之后还可以成为一件工艺品……妈妈就在绣一幅十字绣——《竹》

这幅十字绣约一米长,半米宽。底部是几块棕色的大石头,这几块石头几乎没有棱没有角,看起来非常自然,渐变色使石头更加真实。

石头的上方就是主角——竹子了。它们一个个笔直地立在石头后面,一节一节的竹节仿佛就出现在你面前,竹叶多而密,一片一片的好像在随风飘动,每片竹叶都用了渐变色,使竹叶显得更加苍翠欲滴。

竹子的右边有两只展翅欲飞的小鸟,它们都很漂亮:一身蓝色的盛装,可爱的小脑袋,黄色的嘴巴。那两个张开着的嘴巴,仿佛在诉说着对竹子的赞美,那展翅欲飞的样子,好像在它们离开天空的前一秒,被人用照相机拍了下来……

竹子成形后摆在眼前一看,哇!好逼真啊!无论是那棕色的大石头,绿色的`竹子还是蓝色的小鸟,都是那么真实,像是贴了一张放大了的照片在十字绣的布上。

篇7:竹韵抒情散文

春天,当沉睡一冬的大地苏醒,水暖了,花开了、草绿了,春雨绵绵麻麻下着,竹根也开始蠕动身体,派出春的使者,从泥土里冒出来。那枯叶下面凸起来的小土堆,那石缝中半悬着的石块下,准有毛茸茸、浅褐色的小尖尖。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占地盘。等它冒出地面,每片壳尖都带着绿色环保的商标。

夏天,竹子们经过一季的疯长,都伟岸挺拔,直立云霄。他们舒展着修长的双臂,在微风中耸耸肩,抖抖头发上沾满花粉。火热的阳光炙烤着竹叶,竹叶微笑着为他降温,竹林阵阵清凉。云儿在天上爱慕,为拥竹亲吻,她奋不顾身,化为雨儿从高空中跃下,粉身碎骨也不怕。一场夏雨悠然落下,竹叶点头招手迎接雨儿,雨中更加青翠,那帅气的素颜,在雨中更加动人。

深秋,天高云淡,田野空旷,殷红的树叶粉粉飘落,仅剩的几片枯叶,也拼命抱着枝桠,在风中瑟瑟发抖。而竹子以平常的心态,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世态炎凉,任由鸟雀在肩头栖戏,享受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挺直腰杆,立于旷野。

冬天来临,寒风呼啸,万物箫条。竹子依然以自己特有的风度,抵挡着严寒、抵挡着烈风。风儿发飚了,恣意地推搡着竹,左边、右边、前面、后面,竹一脸平淡,无论从何方袭来,他不曾动摇半分,稳稳地立在那儿。云儿在空中满含柔情,心痛如裂,化作片片雪花,飘然而下,拥着竹的肩头,久久地吻着竹的面颊。

我喜欢竹子,感觉自己就是竹子。记得那年人生的低谷,压抑的心情,只有竹子能治愈我的灵魂。来到竹林边,站到高大的竹旁,渺小的我才得以释然。看那一根根竹笋,阳光向上,满满的正能量,能冲破障碍,冲破任何阻力,拥着大地,向着蓝天的阳光奋进。看那一根根竹,正直的修养,坦荡凛然。每一个竹节都是一次磨励,而每一次磨励之后都是一次全新的征程。竹子的虚心,是素质修养更高的境界,从来都是虚怀若谷。竹又是有骨气的,他宁折勿弯,大雪能压弯他的身躯,却压不弯他的骨气,当太阳出来,他的风骨又直耸云霄。竹亦如此,做人也更应该向竹学习。

对于我的来访,竹用深沉的目光注视,仿佛透过我的眼睛,直达我的心底,所有的心事都被他识破。那点委屈算什么?也没什么可悲伤的!心里阳光,做人就不会阴暗。“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心不变,万物皆不变。我注视着竹,有着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感到心灵正在这竹中洗涤,在竹的氛围中净化,我已在这竹海吸到阳光向上的正能量!我已离不开竹,我的灵魂和竹魂分不开。

篇8:竹韵书香

[摘 要]南宁市逸夫小学依托“书香竹韵”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挖掘校园环境资源,创新学校德育的途径,使德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书香竹韵 校园文化 德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90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一个幽雅健康的环境,将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南宁市逸夫小学依托建校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提出了“书香竹韵”创新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书香竹韵”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实现了“景景育人,时时育德”的愿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校先后被授予国际发明特色学校、中国创新型学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自治区发明创造示范学校等七十多项荣誉称号,为实现中国梦谱写出新的教育乐章。

一、建设曲

美国教育家布莱森说过:“任何一所学校的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孩子们发表演说,而且孩子们的确会注意它,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熏陶和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校善于挖掘各种潜在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资源,营造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德育建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校园“书香竹韵”清雅,营造特色育人氛围

走进逸夫校园,迎面而来的是竹韵幽幽。刚竹、凤尾竹、黄金碧玉竹、佛肚竹、慈孝竹、琴丝竹、紫竹等清逸优雅地装点着校园。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不仅喜欢竹子的外形,更爱竹子的内涵。因此,我们确立了“博雅有志、虚心有节、清逸有礼”的逸夫竹品。这些竹子,不仅美化了校园学习环境,而且有助于营造“书香竹韵”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耳濡目染,更容易受到竹子精神的感染,不知不觉中学习竹子的精神,做具有竹之品行的君子。

2.景点“书香竹韵”文雅,打造独特育人环境

校训碑、“书香竹韵”文化背景墙、启超大竹简、书香大舞台、竹屏风、竹品园、书育人地雕、毕业小书台、慈孝墙、书法名人柱、书画廊、书香格……一步一景,景景育人,昭示逸夫学校文化的主旋律。

启超大竹简的“启”有教师引领、启明的意思,“超”有赶超、超越和奋发的意思,激励着全体师生像《少年中国说》中期待的那样,做一个有志向、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书香大舞台设计为一本打开的大书本,舞台上手绘着世界地图,鼓励学生从书中探索世界,站在上面做书中的主角;竹屏风既显示出的中国传统特色,也突显出逸夫竹清逸、优雅的的特点;竹品园的竹子排列呈“品”字形,意在学习竹之品行;书育人地雕上著满古今中外的名著,引领学生会读书,读好书;慈孝墙种满了慈孝竹,五个精选的千古传颂的慈孝故事雕刻在铜柱上,向学生传递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5根书法名人柱上篆刻着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和欧阳询5位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拓印真迹,处处向学生传达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书画廊里悬挂着装裱精美的学生书画作品,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书香格里摆放着学校最新推荐的书籍,开放式的书架让学生随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这一处处景点,可谓一草一木都精心打造,从全面育人着眼;一砖一瓦都巧妙构建,从“书香竹韵”特色入手。“一枝一叶总关情”,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育人氛围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完善着学生的人格。

3.班级“书香竹韵”浓郁,打造潜在育人环境

教室的布置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走进我们的教室,室内、室外的设计布置都深刻地体现出“以书育人,以竹立人”的办学目的。学生自己创作的悦读卡、“书香竹韵”书法比赛作品等装点着教室。教室设置读书角,读书角有名字、有口号、有图书、有管理、有流通量。各班教室的走廊或者板报墙上,设置学生阅读展示区,展示学生的读书卡、手抄报、读后感或者读书照片等读书作品。随处可见的读书格言、阅读短语,让人时时刻刻浸润在一个书香四溢的世界里。

教室里书卷气浓厚的氛围,构成了一本环境育人的活的教科书,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发挥着隐性课程的作用。

二、规范曲

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需要制度的维护,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我校经过教师的提议、讨论、梳理,形成学校“博雅之师养成十项”,大家自觉遵守,展现出博雅之师的风范。在教师团队的言传身教下,逸夫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1.午省时刻,修竹之品性

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了强化逸夫学子良好的行为规范,学校推出“逸夫小学博雅学子养成十项”——家庭、学校、社会篇,共计30条。设立午省时刻,利用每天下午午读前两分钟,让学生双手合拳于胸,听着优美的音乐,对照“博雅学子养成十项”进行反省,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留下一刻宁静,静静地想一想一天的行为得失,使其在当中得到感悟,净化身心,提醒学生要养成一个具有竹之品性的博雅学子。

2.礼仪大课堂,树竹之品行

学习中华传统礼仪,有助于培养逸夫学子的博雅品质礼。每周晨会和每天的早操,全校开展礼仪大课堂:背《弟子规》、训练站立行、不同场合的鞠躬礼等。每周晨会结束前,全校一千多名学生同时高声朗诵启超大竹简里面《少年中国说》的段落。学生在豪气冲天的高呼声中,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3.评五星班级,当竹之君子

学校制订了“博雅学子”五星班级评比标准,围绕“纪律、礼仪、两操、卫生、路队”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周进行小结,周一宣布评比情况,并颁发五星。同时,对未获奖的班级进行跟踪、指导,帮助班级找出问题原因,及时改进,期末评奖。每个学生都为各自的班级努力,争当具有竹之品格的君子。

三、活动曲

当下的德育,已不能简简单单用说教的方式进行。体验式往往比说教式更有效,因此我们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活动,渗透学校的德育内容。

1.书竹之约,悟竹之品格

植根于“书香竹韵”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书竹之约”主题活动。要求低年级的学生知竹名,画竹图;要求中年级的学生诵竹诗,明竹意;要求高年级学生品竹诗,写竹文。让学生通过诵读、阅读、绘画、写作等形式了解竹子、喜爱竹子,巧妙地将读书和竹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竹的内涵温润师生的文化底蕴,让竹子志在高远、高风亮节、虚心博雅的品格根植于师生的心灵。

2.诗文诵读,展竹之志向

每年的读书月,学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活动,全校师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每周展示一个年级,每次台上两百多名学生有韵律、有感情地诵读有关竹的诗文,台下一千多人轻声和诵。竹子的特性、品性随诵入脑,随声入心,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以竹为友、以竹为范,为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播下文明的种子,育人效果明显。

3.洒扫应对,规竹之言行

我校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德育合力,积极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致力于培养有教养的博雅学子。

(1)快乐劳动十分钟。校园的各个区域都会出现学生劳动的身影,劳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明白劳动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文明礼仪我知晓。学校将校园文化与“应对”教育相结合,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养成十项”中,学生每天自省;开设“礼仪大课堂”,每天集会前进行体验式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规范训练,学生主动问好的现象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诵读经典规言行。创造国学经典育人环境,从诵读经典中寻找“洒扫”修身、“应对”有礼的人生格言和励志名句。经常播放《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营造诵读氛围,引导人人会诵、读、背。

(4)心存感恩多行善。大队部结合各种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开始,常怀感恩之心,常立感恩之德,常行感恩之举。

(5)亲子活动有榜样。读书节上,家长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共写读书感言和亲子日记;“跳蚤书市”里,家长参与,浸润书香,感受“书香竹韵”的校园魅力;活力运动会上,家长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加强亲情的交流;寒暑假里,布置“假期我能行”德育作业,让家长在假期指导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也让孩子有家人的陪伴,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4.空中农业园,育竹之能力

教学楼顶楼开辟空中农业园“洒扫应对”劳动基地。通过承包责任田的形式承包给各班,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在空中菜园耕种、施肥等,学生在劳动中收获知识和快乐。在劳动成果分享班会课中,学生品尝到了收获的快乐。

5.童声合唱,唱竹之韵味

我校“竹之韵”童声合唱团,于2014年在广西音乐厅成功举办合唱音乐会;2014年7月,代表广西到维也纳参加世界合唱比赛,在全球38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四个金奖中的一个,其中中国只有两个——北京队和南宁市逸夫小学“竹之韵”童声合唱队。“竹之韵”合唱队对学生的感染作用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6.科技创意,培竹之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学校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达达发明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成立由年轻的创新导师、特长学生组成的创新发明团队,每年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并屡创佳绩。目前,我校师生的专利数量已达6项,成为小学中的专利大户。在CYCC全国创造力大赛中,5个师生作品获得发明类金奖和团体总分银奖的好成绩。我校被授予中国创新型学校,并受邀参加第65届德国纽伦堡世界发明展,取得了一银三铜的骄人成绩,其中,陆俊达老师的银奖是广西唯一的最高奖。

四、丰收曲

在“书香竹韵”校园文化的引领下,只见“老竹”发新芽,捷报频传气象新。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校先后被授予国际发明特色学校、中国创新型学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自治区发明创造示范学校等七十多项荣誉称号。逸夫学子身上都透着一种“博雅有志、虚心有节、清逸有礼”的“书香竹韵”文化底蕴。学生参加国际、全国书画竞赛获奖4000多人次,有6名学生曾代表广西到美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参加国际文化艺术节。

篇9:竹韵的诗词

有些时候,无聊得发闷或者根本就无所事事。提起笔来不想写出什么名堂地写写,是一件乐事的。今天是我将告别这个美丽的城市的前一日,似乎应该很有提起笔来写写的必要。

天气太热的`缘故,头脑里象是装满了胶水,连摇摇头都有浑浑混混的感觉,我又怎能提得起笔写出即使不想有什么名堂的什么呢?

如不写,则似乎对不起这个美丽的城市以及在这城市里呆了十几天的我。

那么,该写些什么呢?就写我游了苏堤、白堤、孤山、岳坟、灵隐、虎跑、花港、六和塔、六公园、栖霞岭、黄龙洞这些景点,然后提起兴致为这些景点作了些七绝。然后以“仅此而已,不过如此罢了。”为棺盖而定论呢?还是写我在这城市里呆了十几天,游了几天,看了几天,坐了几天,想了几天,吃过饭,睡过觉,对影看过,对墙壁问过。不大好吧?还是写我在这城市里看到太太小姐们的嘴唇红红的夹得住雪茄,眉毛黑黑细细的画得起圆圈?

这是个美丽的城市,美丽而迷人。

因为这城市的大前提是美丽得深深地迷住人。所以,我所写的这城市里的部份景点的诗美不美丽并不十分重要。可以不必象花。象草并非就损污或贬低了我以及我的笔。当然,想作这城市里的草并不容易。

作花早已是难上更加难。作花,要发挥美丽去迷人。作草,要为花的美丽尽力帮衬。

因此,我还是有些希望我所写的诗会是美丽的。我不想作花。却我总是让我的诗作得成起码的草。否则,岂不是我让我自己太无地自容了。

舒啸

一九九二年七月十三日至七月二十七日

于杭州市曙光路白沙泉六十二号

西湖六首

湖上名山影水痕,葱笼宛转绕芳园。

此身初到无他物,唯有青睐答梦魂。

相依湖影作沉思,贫里多情是此时。

却在湖滨烟柳下,徘徊但寻古人诗。

日未销魂夜未愁,西湖岸上有高楼。

异时白屋感贫贱,留得唏吁上笔头。

只道西湖有大名,谁知草木亦尊荣。

每枝每叶剪修后,添得湖边卖票声。

热气生尘染碧荷,一湖浊浊老晴波。

千载佳境今何若?人海比渠湖水多。

湖山大已失风神,人客太多无计珍。

总在纷摇人影处,游人堆里看游人。

望湖楼二首

檐瓦临湖窗尽开,兴致随遣上阳台。

是为茶客留佳想,杯里双尖逐水来。

想象湖山宁静时,湖光山影柳丝丝。

不须人客添声色,闲有一杯佐远思。

断桥二首

云水光中上断桥,雷峰相对恨应消。

至今多少热肠客,为爱白蛇不是妖。

只缘路断白沙堤,情恨何关云水迷。

便是当年心许处,风吹杨柳总依依。

白堤

绿树挂灯斗夜光,卡拉OK一齐忙。

白堤今是豪华地,待到黄昏最辉煌。

孤山二首

山不在高是此丘,已由形胜纪风流。

假使五岳能知愧,徒有高深在上头。

风光岂独只天生,点缀人文亦可争。

山水如今看此地,人工修筑胜天成。

放鹤亭二首

新梅已谢老梅死,花木荣荣烈夏时。

寻遍园林无鹤迹,何留处士一篇诗?

暗香早已不能闻,空亭向冢守离分。

情怀纵有千年梦,只是孤山一片云。

黄龙洞五首

小筑黄龙仿古园,盘鬟群起压琼苑。

屏风藏得管弦乱,歌乐沉沉上粉垣。

偶然心事有余愁,只傍亭台不上楼。

例作灯红歌舞地,忧怀岂可易销勾。

小姐相公趣味新,亭台池阁待佳宾。

应怜好女缘窗日,不赶流行学古人。

纨扇半遮到眼前,风情暖入黛眉旋。

谁知腕上镀金表,不沾铜壶漏滴边。

可怜昔日好丹丘,一现黄龙亦自由。

香冷烟消游乐日,只留忆想憾难收。

栖霞岭

幽林寂寂忽传声,鸟雀未眠续倚音。

散入曲径屏夜色,且随微步籍微吟。

初阳台

初阳台上对初阳,一片红霞飞欲扬。

移入林梢遮未掩,半山绿木渐荣光。

牛皋墓

碑苔阴碧掩坟前,血泪大旗鸩汁边。

汗马湖山生死里,我来挥泪对长天。

岳坟二首

一分邪克一分刚,天意消长总大方。

遗臭留芳虽有别,奈何人去剩沧桑。

百代相分一日冤,消磨作乐猛凝魂。

官场多癖人多病,何必功高位更尊。

苏堤三首

添得湖山一样风,轻车顷刻到堤中。

凭烟凭柳凭霞晚,只是趣兴一味浓。

三春过后更从容,晴雨难分芳意浓。

值得堤头铺席坐,挑选清波待晚钟。

赏此西湖最写真,烟霞带柳指游人。

倩然摇影到桥上,惹个相思梦里身。

灵隐寺三首

聊怀此日问何如,色色开心只有余。

咫尺西天虽入境,关心声色总难除。

出世还须入世时,世途多歧只难辞。

省心强欲驱无奈,留取寸衷作片诗。

不是佛缘还未媒,尘前不自久徘徊。

多将世事感清浊,亦曾随波逐浪来。

飞来峰二首

灵鹫飞来岂偶然,奇峰造化出西天。

乃留石磴引攀援,佛国无声到眼前。

西天处处有游人,弥勒笑颜笑得亲。

笑得游人来学笑,笑来笑去不如真。

翠微亭

肝胆千秋上翠微,林梢隐隐日依稀。

当年追想忠魂处,留与峰间取景奇。

六和塔四首

钱江涌与海东流,回向大潮领浪头。

半月之间相往复,并非一去便休休。

筑塔镇江湖未平,相论往事理难评。

水晶宫内多歌舞,何必年年累甲兵。

白鸟远飞意自闲,千帆水转入江湾。

优游尽是五陵客,孤影可能来仰攀?

山色青青笼大桥,悠悠远目赖高标。

此心恨似钱江水,一点萍愁逐浪飘。

六公园二首

一到天堂漫自嗟,湖滨处处太豪华。

此间侥幸不弃我,不卖门票但卖茶。

石砌栏干傍玉壶,一番到手向庭隅。

客多却是已无座,四体难舒汗模糊。

花港

凭池容可赋羡鱼,花柳阴阴意自舒。

小纳曲轩三步水,梦来莫忘此中居。

保俶塔

一塔尖尖耸夜光,明灯高照惹遥望。

为名宝石流霞景,长夜灯明山顶上。

虎跑

日暖慈山虎弃林,移泉先我早相饮。

共谋自在应增胆,好向余涎添热情。

吟别西湖

依依此日更流连,无奈萍踪愁自牵。

篇10:竹韵诗歌

竹,幽幽竹林

阳光 和风

穿透茂密的竹海

引发涛声阵阵

竹,丝丝竹梦。

清风,明月

悄悄穿越时空

打开尘封的记忆

竹,缕缕竹烟。

淡雅,清香

悄悄透出几缕青烟

随风飘散

竹,娑娑竹叶。

轻盈,舞动

绿意盎然

在风中婆娑起舞

竹,清清竹香

清晨,朝阳

漫步林中

让人流连忘返

竹,脉脉竹情

朦胧,细腻

荡漾竹林之中

思绪冉冉而起

竹,淡淡竹影。

含蓄,摇曳

和着风的旋律

篇11:竹韵悠悠作文

走进竹林,踏着石板铺成的小路,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晴朗、欢快,让人神清气爽。不同于普洱的深沉,与牡丹的倾城,那是一种清爽的味道,凉凉的却又不刺激,深吸一口气,心中满是泌香。

翠绿的竹杆仿佛撑起一座,空中竹叶编织的大伞似乎是笼罩了整片大地。抬头望,只有顺着叶脉滴下来雨的影子。那些被竹叶浸泡过的雨水也有了竹的味道,我把手伸出伞外,让雨滴流进我的掌心,甜滋滋的,清凉凉的`。

篇12:竹韵悠远育新人

营造校园竹韵环境

竹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孕育了浓郁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近两年,我校结合自身条件和人文基础,以“知竹常乐,自信成长”为学校精神,依托竹子的“正直、傲骨、坚强、高雅”等精神来深化教育理念,以“竹韵文化”为办学特色开展教育工作。把“竹韵精神”和学校的校风“品正、体健、勤奋、乐学”结合起来,打造学校的“竹韵文化”,不仅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且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校园中,栽种着有数十种竹子的“翠竹园”,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每天的课余时间,翠竹园那幽静的小径总能都吸引着三五成群的同学到这里来聊天、散步、玩耍。漫步竹园,总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在无形之中净化了同学们的心灵,营造了浓厚的德育氛围。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竹子的顽强不屈与坚韧精神,我校还专门在学生活动区域的墙壁上、柱子上陈列40余幅关于竹的主题画,收集了《诗经》咏竹、文人诗竹、名人画竹为主线的竹文化大餐。比如,有诗经中咏竹赋竹的诗文佳作;有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爱竹境界;有郑板桥的画竹为乐、画竹为名、画竹为趣的各种竹子画,其中有一副他在竹画中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学生们耳熟能详,竹子的顽强不屈与坚韧精神,激励着他们,这也是对小学生应有的素质与品质的培养。

教学长廊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在竹子画面的衬托下,在名人诗词的映衬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思想境界也在逐渐提升。特别是教学楼一楼的大柱子上的那一幅百竹图,形态各异,精美绝伦,引人入胜。俗语说:做人当如竹。各种精美的字体都好像在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做一个如竹的人。学生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人、事、画、例的熏陶,都会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进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

置身校园,如同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处处充满着竹子的气息,令人陶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受到陶冶,更有利于学生健康、自信地成长。

开展特色竹韵活动

为更好地展示勒竹小学以弘扬“竹韵文化”的办学特色,我校把“竹竿舞”纳入进每天的大课间活动。

“竹竿舞”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活动,在竹子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学生开展竹竿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我校的“竹韵文化”,并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协助,学会克服困难,学会不断创新。初期,我校只在五、六年级的同学中开展竹竿舞活动,经过我们的不断尝试,现在已成功地把这项活动推广到三至六年级中:从开始的每班一组竹竿(即两根大茅竹,八根小竹竿)发展到现在每班两组竹竿,让同学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活动中去。从开始最基本的跳法发展到“十字跳”“井字跳”“米字跳”等形式多样的复杂跳法。随着这项活动在我校的发展,加入舞蹈元素,并开展德育工作,让同学们通过这项活动,不断促进“德”智“体”“美”的发展,使校园变得朝气蓬勃。

学生不仅会跳还会做和画。每年的寒暑假,学生们都精心制作竹子手工作品,有“竹书签设计”“竹子手工制作竞赛”“贴竹画”“竹韵手抄报设计”“竹诗词书法展示”等,一幅幅作品充满了智慧和童真,不得不令人赞叹创作的魅力。

打造快乐竹韵课堂

竹子刚劲而有韧性的形象,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近年来我校结合竹子的精神编制了《竹韵诗词集》,每位师生人手一本,在班会课上,我们组织学生们一起诵读竹诗词,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不仅了解竹子的品格,还从中感受到古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除此以外,我校还积极打造“乐竹第二课堂”,它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让校园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学校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开设“乐竹第二课堂”,包括田径、篮球、乒乓球、书画、歌舞、鼓乐、电脑绘画、十字绣、剪纸、手工制作、竹竿舞、小记者、写作、英语口语、趣味数学等班,同学们热情洋溢地投入“乐竹第二课堂”学习当中,真正体验到亲身实践的乐趣。

“乐竹第二课堂”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乐竹第二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舞台,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勒竹小学在开展一系列德育工作过程中,品尝到了“竹韵文化”的积淀给我校带来的丰硕成果,感受到“竹韵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我们相信,只有继续把“竹韵文化”理念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丰富和完善“竹韵文化”的育人理念,才能进一步引领学校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陈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竹小学德育主任】

上一篇:四品社上册试题及答案下一篇:通讯副总经理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