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香,梦书香作文

2024-04-18

品书香,梦书香作文(通用16篇)

篇1:品书香,梦书香作文

品书香梦成长作文

一缕缕阳光温暖了整个房间,勾勒出沙发上女孩淡淡的轮廓,她捧着一本书,轻轻地翻着,恬静的脸上满是认真与陶醉。呵呵,这个女孩就是我。冲一杯阳光入茶,梦想氤氲。

品书香,我梦想着荆轲没有去刺秦。

读着书上荆轲刺秦的故事,我的眼睛不禁噙满了泪水。为什么要死人?为什么要刺秦?荆轲为什么要死?……许多问题徘徊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如果荆轲没有去刺秦,樊於期就可以继续保卫祖国;如果荆轲没有去刺秦,他就还可以和知己高渐离在街市上饮酒,一个击筑,一个高歌;如果荆轲没有去刺秦,他就可以继续行遍九州,游遍五湖四海,结交天下豪义之士,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做一个人人称颂的侠士。这时,我就想,如果荆轲没有去刺秦多好啊!

那一年我八岁,初读荆轲刺秦。

品书香,我梦想着荆轲刺秦成功。

“荆轲刺秦成功了!”秦朝从历史上消失了!刚学历史的我可谓是最开心的一个了!我早就对秦始皇的.暴政不满了,修长城,筑皇陵,他把天下人当成了奴隶。如果荆轲成功,孟姜女一家应该过着幸福的生活吧!家里几亩地,丈夫耕田,妻子织布,公公婆婆颐养天年,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多么祥和的一幅村居图。不光是孟姜女家,陈胜家,吴广家都是其乐融融的一番景象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六国百姓安居乐业。我多希望荆轲刺秦成功啊!

那一年我十一岁,再读荆轲刺秦。

品书香,我梦想着世界和平。

我是荆轲。屋外是断壁残垣,百姓的恐慌交织成无边无际的黑云,压在心头。屋内淡淡的血腥从那个刻着古朴花纹的盒子里散出,里面是樊将军的人头。我揉了揉两天没合的眼,想起对太子丹和樊将军的承诺:“我会杀了秦王,用他的血祭奠樊将军!”突然,一个老妇人闯入眼帘,她衣衫褴褛,抱着高烧的孙子守在浑身是血的儿子身边,空洞的双眼溢不出泪水……我不忍再看。第三个不眠之夜,我下了决心。在大殿上,我刺出的剑偏了一分。被侍卫拖走时,一滴泪悄然落下,替我见证天下的和平统一吧。秦王,若你负天下人,我会向你讨债的!

在书中,我遇到了那滴眼泪,从它那里知道了荆轲的故事。他,深明大义,牺牲了自己,让秦始皇得以一扫天下,让中国迎来了第一个统一的太平盛世。他真是个大英雄!

这年我十四岁,又读荆轲刺秦。

品味书香,我沉淀自己;品味书香,我沉淀梦想;品味书籍这杯香茗,我成功品味社会这杯烈酒。

在书香中,为梦想喝彩。

 

篇2:品书香,梦书香作文

品书香

我闻到过许多芬芳气息。春天鲜花朵朵,沁人心脾;夏天郁芊树木,神清气爽;秋天硕果累累,瓜果飘香;冬天腊梅俏丽,寒香阵阵。但久久萦绕的,是我翻开泛黄的书卷时,纯实的书香。

置身于古色古香的诗词歌赋中,是一种清新优雅淡泊宁静的香。悉心闻着,领会雨后海棠的芬芳依旧,杨柳婆娑的淡淡离愁,杜鹃啼鸣的悠然自在。睁开双眼赏心亭旁的千里清秋,曲江池畔的点点蜻蜓,洞庭湖上的湖光秋月。在月明风清的意像中,品味古诗词的清新书香。

置身于青涩懵懂的白话文中,是一种清苦悠长、悄然沧桑的香。细细品味,狂人疯狂的无奈与悲苦,孔乙己执着的凄凉与困苦,这些有点生硬却不失真切的文章。思绪翩跹,荷塘月色的静谧雅致,傅雷家书的浓浓亲情,骆驼祥子的坚毅顽强。这些生动感人的文字,这些悠远清苦的书香。

置身于醇厚浩渺的西方典籍中,是一种深邃绵长深沉回味的香。肆意徜徉,葛朗台的尖酸吝啬,麦克白的阴险黑暗,培根的人生道义,柏拉图的立己之论。走过千秋万世的更迭。文字的芬芳依旧不变。深邃绵长的书香。

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现代诗歌中,是一种浪漫优美落落大方的香。仔细聆听,旅人眸子中的袅袅荡漾,母亲梦中的只只白船,夏天飞鸟在窗前阵阵歌声,静美秋叶般的默然逝去。他们的文字拥有精致的香与韵味,在精致的韵味中,品试精致的书香。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香气,或浓艳或淡雅,或大方或静谧。

嗅着这书页的香气,置身于书中的意境,沉浸在书籍醉人的芬芳中。一字一语,一篇一章。心灵深处的顿悟,文字源头的芬芳。

品书香

穿越千年卷宗,品味百态人生。题记

从草绳扣结,至竹简编连,从丝帛芸叠,至薄页装订。千年历史,承载千年智慧,古老的神话,因它而延续。东方经典的古朴凝重,西方名着的浪漫与伤感,一切尽在不言中~

中国,这个经历了繁荣、昌盛、堕落、苦难、血雨而又再次崛起的东方大国。如此的辗转,如此的磨砺,令它绽出了无数美丽耀眼的文学之花,在今时今日,向我们吐露着历史的芬芳,倾诉着时代的`波澜。时间吹散了过去,却永远吹不散这被刻印的记忆。

红楼宝黛那不该的爱,西游猴王那不羁的性,水浒英雄那不屈的勇,三国诸葛那不傲的才。

经典源于历史,这些不朽的篇章同时也是对于时代的诠释,人性的讽刺,权势的鞭挞。在那些个黑暗迂腐的社会里,笔墨成为了人们最有力的武器,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愤慨蜕变成历史的见证,被我们所了解,为我们所传颂。

古韵古香,品味历史,丝丝愁楚。

美丽的多瑙河载着先进开放的西方文明流向了世界,使我们目睹到了它的辉煌,感触到了它的魅力。

《海的女儿》教会了我爱的真谛;小克劳斯让我学会乐观面对生活;憨笨的汉斯使我明白,其实幸福可以很简单;老路灯与守夜人的友谊将我深深感动;穷孩子的画带我遍观人生;洗衣服的女人让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丽。我向往着天国花园的美好,渴望拥有如锡兵的坚强。

爱幻想的我沉浸在这浪漫与伤感之中,我慢慢领略着它的精髓,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句至理名言,为我们清楚明了的阐述了人生。当徘徊于梦与现实的街口时,我选择了遥不可及,悉不知模糊下的清晰。梦开始的地方,没有尽头。

美轮美奂,感受人生,阵阵幽香。

书,酷似一碗香茶,看着清淡无味,事实上只要肯轻�菀豢冢�细细斟酌,就可以品得到它那股神奇且耐人寻味的香。

求得珍宝,品得书香。

篇3:陈黎明的书香梦

一手打造民营出版界领军型企业

他成功策划运作了《清华园中的创业启蒙》、《金字塔原理》、《素年锦时》、《风语》、《莫言文集》、《上帝的指纹》、《洪昭光健康养生精华集》、《马云内部讲话》等上百种畅销图书。其中, 畅销书《清华园中的创业启蒙》, 掀起了国内学子的创业热潮。

2003年他成功引进《金字塔原理》, 获得当年“最佳经管书”称号, 该书为麦肯锡30年经典培训教程。

2005年创立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07年, 他受聘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 一边继续从事文化产业实体的图书出版工作, 至今已为研究院出版了50多种教材。同年, 被中国外文局授予年度“十佳先进工作者”。

2008年他被中华全国工商联评为优秀出版人。

2008年, 他强势并购了国际出版巨头贝塔斯曼旗下的杭州贝榕图书有限公司。作为贝塔斯曼出版业务中国区的总负责人, 陈黎明一举将贝塔斯曼书友会和出版公司的资源囊括在精典博维旗下。不但将贝塔斯曼原有的优势资源吸纳转化为精典博维的优势项目, 将原有的畅销书打造出更高的销售纪录, 同时强化了自己的团队, 还引入了不少优秀的文学类出版资源。

2012年他被北京市人力资和保障局评为年度新闻出版先进个人, 他领导的精典博维团队也被评为年度新闻出版先进集体。

2012年他还被北京新闻出版局评为第一第二届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同年, 荣获2012年度作家富豪榜人气出版商。

陈黎明策划出版的代表性畅销经典图书也频频获奖。

20 0 0年, 策划出版的《沙捞越故事》, 荣获中山杯华人华侨文学奖。

2005年, 策划出版的《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荣获2005年度经管励志畅销书, 新闻出版总署向年轻人推荐的百部好书。

2007年, 策划出版《洪昭光健康养生精华集》, 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健康好书第一名。

2010年, 策划出版的《哥斯拉不说话》, 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最高大奖“美猴奖”最佳中国漫画作品奖。

2011年, 策划出版的《蛙》, 荣获第八届矛盾文学奖。

2011年, 策划出品的《建党伟业》, 荣获建党90周年重点图书。

2012年, 该书荣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

2011年, 策划出品的《风语》, 荣获“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

2011年, 策划出版的《发现小说》被评为北京晨报十大年度好书。

2011年, 策划出版的《一个人在首尔》, 被评为2011年中国动漫最高大奖“美猴奖”最佳漫画故事奖。

2012年, 策划出版的《莫言文集》, 荣获新京报2012年度畅销书香榜。

2 013年, 策划出版的《米罗山营地》, 入选2013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2013年, 策划出版的《无尽藏》, 荣获2012-2013年度剑门关文学奖。

2013年, 签约作家江南, 荣获2013年度作家富豪榜冠军。

2014年, 签约作家阎连科, 荣获2014年卡夫卡文学奖。

2015年, 精典博维“博书屋”被评为“北京阅读季最美阅读空间”。

2015年, 签约作家阎连科荣获日本Twitter文学奖2014年度最佳作家, 这是亚洲作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战略性创举频出, 打造“360°名家经纪"服务模式

继出版事业获得巨大成功之后, 陈黎明在业界率先打造“360°名家经纪”服务模式, 开始了成功的商业转型。精典博维研究出一套独特的360°名家经纪标准体系, 其自有的出版、传媒、渠道及文化地产平台使名家经纪服务真正实现360°, 为文化艺术名家提供量身定制、全方位、贴心细致的服务, 让他们能全身心、无后顾之忧地投入文化艺术的创作中。

名家经纪包括纸质书出版、数字版权和影视版权的管理, 还会为名家推荐和陪同出席文化艺术活动, 为名家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还可以帮助作家打理其作品所有作品的版权业务。

名家衍生品的经纪服务也是精典博维的核心服务内容之内, 比如公众形象、雕塑等。2012年陈黎明应邀陪同莫言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首位进入受邀参加颁奖盛典的中国出版方。目前, 精典博维签约的知名作家有大江健三郎、莫言、阎连科、安妮宝贝、阿来、麦家、陈河、江南、颜歌等, 名家经纪团队服务的艺术名家有欧阳中石、梁永和、何水法、马海方、谢云、苏士澍、杨再春、李毅峰、赵准旺等。

开24小时营业书屋先河, 为文化北京贡献力量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 以更高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时期, 同时也是西城区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发展品质、维护社会和谐的关键时期。西城区提出“文化兴区”战略, 并且着力提高西城区的文化软实力。以“一核、一带、多园区”的模式进行辐射, 带动北京市以及西城区经济。

2012年, 公司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精典博维文化书屋, 汇集了公司多年来出版发行的各类优秀书籍, 涵盖社科经典、畅销文学、励志经管、人文地理、名家书画等。书屋内展示的书籍不仅有精典博维自产的成果, 还汇集了多家出版社出版的优秀书刊, 其中包括众多优秀知名作家的小说、自传等书籍。不仅积累了一定的实体书店经营和管理经验, 同时也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壮大, 仅仅作为图书作品展示及销售的精典博维书屋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特色多元化书屋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公司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 顺应社会需求, 增加北京文化亮点、打造新的实体书店经营形式, 为更多的北京市民及外国友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图书精品和阅读服务。

公司在原有书屋的基础上, 创建融合多种形式及特色需求的实体书店, 即“24小时博书屋”。我们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文化氛围, 让大家有一种在自家书房阅读的感觉, 享受得之不易的阅读时光, 旨在尽力扛起号召民众回归阅读、愉悦心灵的大旗。传播出阅读改变一切、阅读品味人生的正能量, 为北京的全民阅读推广添砖加瓦。

书屋依托北京市的文化兴区的战略优势, 丰富的人文底蕴、发达的商业环境、集聚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 力争将平台系统打造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以及各类论坛及出版交流平台, 将书店打造为一个多元化, 多媒体, 多载体的文化艺术中心。

书屋的宗旨是人文化、多元化、艺术性、创意性, 在文化和大众之间建立一个交流的空间。希望它成为一个平台, 让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或者跟顾客能够热情地参与、积极地互动。24小时博书屋将每周举行文化界的各种论坛及沙龙活动。涉及面覆盖整个文化产业范围, 如名家讲谈, 书画沙龙, 古典音乐赏析, 艺术家讲座, 高端对话 (如杨澜访谈录) 这种经营模式将极大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全方面的体现出文化产业多样性。

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的年轻读者60%以上为白领, 他们更喜欢在有新鲜感, 时尚感的阅读环境中看书, 从而, 24小时博书屋为这样的群体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阅读场所。“方便随时随地阅读”“方便检索信息”是年轻读者转向数字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从24小时自助图书馆到数字云图书馆、从网页阅读到无线移动终端阅读……在一个多元需求、多元选择的时代, 随着科技不断的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的加快, 各种新的阅读方式凭借便捷、有效、即时交互、多媒体结合等特点, 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 成为“全民阅读”的新趋势。

儿童是未来, 培养孩子阅读将会对提升整个社会的进步程度。24小时博书屋在一层专门开辟儿童阅读体验区, 包括各类儿童读物及新奇文化产品如读书机、早教机、少儿益智教具、万能擦字橡皮、网络教育等, 以培养孩子快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24小时博书屋有专门的儿童阅读区, 这正好契合了父母需要为孩子寻找一个可去之处的需求。目前北京只有一家专门性的儿童书店, 24小时博书屋的儿童阅读区很好的补充了这一发展空间。

24小时博书屋还专门设立了咖啡吧台, 将提供例如意大利上等咖啡、维也纳冰咖啡、牛奶咖啡、蓝山咖啡等系列的饮品, 并会选择多种适合大众消费群体的休闲食品。在地下一层开设VIP服务区, 这是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以用于小范围的文化交流、商务洽谈。顾客可以在这进行文化方面的交流, 展现书屋的多元化服务。地下一层同时开设小剧场区域, 公司知名作家的作品将在这里以舞台剧或话剧形式展示, 让读者对作家作品有个更深层的理解。

勇当文化传媒数字转型领军人, 为文化产业梦奋斗

2013年, 陈黎明开创性带领公司进入数字出版暨衍生版权领域, 将公司旗下名家出版资源, 迅速转化为强大的数字版权内容, 成为国内强势内容提供商之一。这也向他做文化传媒产业链巨头的梦想, 前进了一大步。

陈黎明的经营理念不仅专注于传统出版业, 他善于整合文化产业, 充分发挥新平台、新主体、新空间、新业态的优势, 探索跨区域、跨媒体、跨合作模式, 构筑资本运营、数字化开拓和凝聚核心文化资源的竞争优势, 构建结构整合型、资源协同型、数字技术提升型的增长方式。在现有图书策划发行领域深化优势外, 打造产业传媒链, 形成名家经纪为核心, 旅游传媒、文化地产、文化物流、影视传媒、艺术品收藏与拍卖等相辅相成、全方位运转的全新商业模式。

篇4:书香门第品书香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泰州人,我最骄傲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哲学学派“泰州学派”诞生于我的家乡。“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其“以人为本”的平民哲学,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王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乙亥年,本是“泰州学派”的讲学之地,后来作为祭祀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号称“淮南王氏三贤”的王艮、王栋、王襞的宗祠。

我在修葺一新的北大街漫步徘徊,流连于麻石铺地的街巷,穿行于青砖小瓦的民居,驻足于四合院内幽深的天井,感受着北大街在“泰州学派”“淮南王氏三贤”的启蒙与教诲中所拥有的“羽扇轻摇”的精神特质。

来到王氏宗祠的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其平民化的、典型的明清民居建筑,只见门厅上方镶嵌着汉白玉“王氏宗祠”石额一方,为明朝泰州州守萧景训题写。王氏宗祠的整个建筑,以“三间房、五架梁”为基本单元,主体建筑有门厅、寻乐堂、祖堂、一庵公祠、节孝祠、厨房、耳房。跟北大街上的一些富商大贾、权贵豪门的深宅大院相比,王氏宗祠显得那么的朴素、简单,从其建筑风格中,也可以看出当年泰州学派所倡导的“百姓日用即道”“平常心即道”的民本思想。

一路参观王氏宗祠,我不由得想到了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他的求学经历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励志故事。王艮出身于灶户之家,7岁入私塾,11岁因家贫辍学,成为安丰盐场的一名盐丁。他本来大字不识几个,但后来竟成为开创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他成功的唯一诀窍就是苦读和乐学。19岁以后,他开始自读《大学》《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在文化基础极差、居所又处在海滨辟地,且无名师指点的困难条件下,他发愤刻苦自学,“默坐体道”“闭关静思”。他在自家屋后筑一斗室,日夜读书,认真思索,有时眼睛都熬红了,但他仍手不释卷。有一次,王艮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竟跌到河里去了。爬上岸后,路人都很惊讶,他却说:“好几天没有工夫洗澡了,今日下河,一可打打浴,二可清醒一下头脑,乃为乐事。”渐渐地,王艮悟出了做学问的道理:才学才学,才来自学;学问学问,学来自问。

王艮不仅刻苦自学,而且虚心尊师求教。他置书怀中,以路人为师,“逢人质义”。38岁时,他拜王阳明为师。在从学王门期间,他既“反复推难、曲尽端委”,又“不拘泥传注”“因循师说”,坚持独立思考,有疑即问、即辩,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王艮成名后不仅在家乡开门授徒,而且“周流天下”。他除“入山林求会隐逸,过市井启发愚蒙,沿途聚讲,直抵京师”外,还先后在南京、广德、会稽、泰州等地讲学,并在其乡间(安丰场)授徒。他的学生上至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但大多为下层群众,其中有农夫、樵夫、陶匠、盐丁等487人,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学术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次北大街王氏宗祠一游,让我仿佛回到了50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仿佛看到了“淮南王氏三贤”向普通百姓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景。

带着满足和追思,我结束了这次参观,但同时我又深感遗憾,虽然现在王氏宗祠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但是“泰州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王栋的学术思想、历史业绩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扬,不少土生土长的泰州人都不知道王氏宗祠,更何况外地人。如何将“泰州学派”及王氏宗祠的文化及思想向社会传播,如何加强对“泰州学派”的研究,扩大王氏宗祠在国内、国际的影响,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5:细品书香作文

爱读诗词。爱读李清照,爱读那“凄凄惨惨戚戚”的凄凉与忧郁;爱读曹操,爱读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慷慨与悲壮;爱读陆游,爱读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忧国之忧民;爱读李白,爱读那“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飘逸;爱读李商隐,爱读那“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挚情……

爱读散文,比如林清玄的《桃花心木》,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再比如赵丽宏的《岁月》,宗璞的《三峡散记》……他们的散文大多是平淡之中暗藏韵妙,从点滴小事中反映出一系列的生活哲理。他们的散文,总能使人受益匪浅。

也爱小说。路遥著《平凡的世界》教育我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茅盾著《虹》让我认识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梅行素;《三国演义》重现了三国时期的争霸史,《水浒传》讲述了好汉们的豪情万丈、义薄云天,《红楼梦》演绎了一个家族和一段爱情的悲哀……

亦爱古文。《论语》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史记》把历史长卷一一展开。它们都是我国历史长河里的珍宝,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

篇6:品书香,感师恩作文

品书香,感师恩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

曾有这么一个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然而,就在小学快

篇7:品书香话人生作文600字

一朵从污泥里长出来的荷花,竟能开出雪一样纯洁的花儿,一只极其弱小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本随处可见的书,竟能在平淡无奇的人生中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拿起一本书,翻开第一页,看到的是培根说的那句话:读书给人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于干。是的如果说人生是春天,那么读书将是春天的莺歌燕舞,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如果说人生是大海,那么读书将是大海的潮起潮落,让我们感受到激越的乐章和优美的境界;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读书将是天空中的一道道美丽的彩虹。炫澜的人生,人生在书的点缀下变得五光十色。

翻开第二页,看到的是刘向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有了你迷途者照亮了前进的方向,有了你孤独者驱散了心中的阴云,有了你失败者点燃了对新的渴望,有了你懦弱者重拾勇气,人生变得精彩

翻开最后一页,看到的是莎士比亚所说的: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不错,高尔基也曾经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书时,饿了,吃的粮食便是书中的知识,渴了便汲取书中的营养,累了便躺在知识的海洋中体念。

篇8:春日品书香

细雨多情、春风呢喃。还由不得你回神呢,似乎就在一夜间,枯零零的枝桠就重新抖擞出精神,用嫩绿开启了新一轮的生命,欣欣然灵动了萧瑟的大地。在这曲能够听得见、闻得着、看得到的律动声中,海棠花绽放,雀鸟儿归巢,短暂但美好的春日到了。眼看着一日暖过一日,从三月间痛失暖气的手脚局促中,人们也渐渐缓了过来,特别是在有太阳的日子里,从内而外,都有一种彻底舒展后的熨帖。

入夜,收拾好家人的晚餐,给宝宝洗好澡,读了童话哄她入睡,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是我与书独处的宝贵时光。今晚,小小的床头柜上摆放着萧红的《呼兰河传》、日本作者安倍夜郎的漫画书《深夜食堂》还有柴静的《看见》。今天和家人一起去了郊野公园,身上有些乏,就选《深夜食堂》好了,温暖、贴心还助眠。

深夜食堂开在东京的新宿,那是传说里城市中的城市,是用金钱所能堆砌出的最高等级的绚烂和繁华的所在。但深夜食堂偏偏开在新宿街头一个曲折、幽静的小巷内,没人带路大抵是要错过的。一间不大的平房门脸儿,门前两磴石阶,沿用和式的木质推拉门,上挂一尺来宽的布质门帘幌子——“饭屋”,旁边一盏暖黄色的灯笼装点着深夜。后厨与前厅一门之隔,就餐区围成了一圈吧台的式样,人挨人也就将将能有十来个座位。老板小林薰是个干净、整洁的大叔,粗布的蓝色和服前系一条白色围裙,眉间的刀疤看着很凶,但却总是能用美味和聆听为食客提供片刻的放松。每当午夜十二点钟声响起,城市的全部喧闹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深夜食堂便在这小小的角落开始了自己一晚的经营。饭香、酒暖,食客轻谈,小小的食堂上演着生活里寻常的喜怒哀乐。

深夜时分宁愿窝在店里也不愿回家的客人们,或多或少都带来自己的一段心事佐餐。有仅在清晨点一碗“猫饭”的成名歌手;也有品尽世间美味却独独钟爱黄油拌饭的美食家;有相依为命,因为一份酒蒸蛤蜊放弃轻声念头的母子二人;也有需靠编辑请客才能点一份五花肉番茄卷的不得志漫画新人。书中一个个故事像是表面波澜不惊的水下激流,大家的压力唯有入夜之后才能在一份深入骨髓的食物面前找到一点宣泄和满足。此刻有美食相伴,有个大叔肯静静地听我的故事,当舌尖尝到熟悉滋味的那一刻,时间、空间、人世的纠葛都瞬间化作一团氤氲。也罢,吃了这餐再去迎接崭新的明天吧。

我翻阅着,困意席卷,想想在这春日的和暖夜里,这样的故事也许正在这世上的某个角落上演吧?就不自觉地笑了出来。

春日乐品书香,这个春天,您的手边放着哪本书呢?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希望至少在这一天,您能放下手中的电子设备,打开一本书,重新体味纸质阅读带来的美好体验。欢迎您就最近读的一本书,撰写300字左右的读书体会,发送邮件至:spyjk@tisti.ac.cn,我们将在五月刊物上摘选部分邮件进行刊登,获选作者将由编辑部赠送惊喜美食图书两本。

篇9:品书香,梦书香作文

我独自坐在桌前,仔细读起书来,第一本书,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让我找到了写作文无从下笔的原因和写作文时常犯的“病例”依照“医生”的“药方”,我的作文结构和思路开始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第二本书,让我成为一位“旅行家”,有时骑着快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有时披着霞光慢慢地走在沙滩上,有时又徒步走在高出之中……我似乎感受到了雄鹰的嘶呜,听到了海浪拍岸上的美妙声音,闻到了野花开放时的芬芳……我陶醉在了优美词句的字里行间之中。同时我也找到了我需要的材料。就这样,在这两位“朋友”的帮助下,我抓起笔,洋洋洒洒地写起来……

本来对书不怎么“感冒“的六年级的我,就因为这一次与这两本书的结识,让我爱上了书,并认定它是我永远的爱恋!此后 ,在课余时间,我常常在书堆里如痴如醉地遨游,书桌上的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一座“小山”。

后来,我上了初中,由于年龄的增长,我逐渐不再满足于作文、童话书,我开始看清新流畅的散文,寓意深该的小说,令人自省的古文、摧人向上的杂文,这些给我带来了心灵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鼓劲,让我与心灵对话,与思想交谈。

初二后第一次考试我得了79分,这对于初一成绩较好的我而言无疑是一次莫大的打击,那一天我都迷迷糊糊地度过的,好不容易才盼到放学,回到家中,我把自己放进了房间,不理睬任何人,这时忍了一天的泪水如大洪决堤全流了出来,我感到失落、失望,我不想做作业,便拿出了《钢铁是怎能样炼成的》,这本书我还只看了一点儿,读着保尔的艰辛历程,我忽然察觉,其实我遇到的困难,相比保尔所经历的一切,根本不算什么,我并没有残废,也没有瞎眼,就是只因为学习上一次未考好的成绩,就哭了这么久,真是太不应该了!我立刻擦干泪水,投身于学习中。

这一次。对于书无声的劝告,让我更加认定它是我永远的爱恋!

书,我还记得我与你的初识,也还记得我与你所经历的一切,这已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

篇10:氤氲书香,携梦成长作文

自幼开始,我便在家人的熏陶下,与书为伴。文学的种子在心底滋生,梦想的光晕也在心头荡漾。

母亲别无他好,平生最爱读书,常见她在树下、枕边专心阅读的模样,等身的收藏更加吸引着我,不是他人看来的故作文艺,而是阅读之时油然而生的.乐趣,久久无法消散。

少年时,最爱品小说,行于主人公坎坷的心路上,与他感同身受那份悲欢喜乐、人之常情。五年级时,热衷于“红学”,废寝忘食地捧着本《红楼梦》,如醉如痴。母亲在青年时也极爱这部著作,她为体弱娇小的林妹妹心生怜悯,为这段令人叹慨的姻缘簌簌落泪。各个人物形象,仿若都真实存在于她的世界,她也常吱唔其中的经典语句,好似过目不忘地将己身融入书中。

当时,学业压力并不大,终于我花了一周时间翻完整本。可心中却好似有什么没能着地,空落落地搁着。母亲万般惊讶,问我有什么想法,我竟一时愣地吐不出半字。

毕业后的那段日子,我最大的消遣便是那本红楼。两个月后,我细细读、细细嚼,终于又品完这本著作,注视着这本心爱之物,仿若有一股飘自清朝的古香,氤氲而冗长,我仿若踏进贾府,鲜活的人物在我眼前走荡……原来,将书翻完不叫读完,而能将书由薄翻厚,才叫真正的阅读。

我学着母亲的样子,认真体会和品位每一本书,像在细心雕琢梦想的花蕾,像在漫漫人生长路中感人之常情,悟情之真谛。

品书如品人生,并不是快速而碌碌无为地走完一生,而是在一个微妙的岔口驻足,多思多想,慢慢走完独具价值的人生!

篇11:筑梦未来书香人生作文500字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伟人高尔基曾经说过,没有书人类就不会进 步,可见书的重要。

犹太人教育他们孩子读书时,总会在书上滴上蜂蜜,就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知道书香和蜂蜜一样甘甜。

幼时,你带我走进了如梦如幻的童话王国,我会因为大灰狼要吃小红帽而紧张;我会因为人鱼公主不愿杀王子,而自己却化成泡沫而哭泣;我会因为灰姑娘和王子最后在一起而高兴……是这些故事让c我有了一个多彩的童年。

现在,当我苦恼、悲伤、不安时,我更愿坐下,抽出一本书细细地品读。书,总能让我抛掉一切烦恼,让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拨。

在小说中,我和林黛玉一起品红楼梦,与孙悟空去西天取经,与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一起出海,出鲁滨逊一起闯世界。

我看过的.小说数不胜数,但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看过第一本小说——《爱心企鹅》。这本书讲述一只叫塔明诺的企鹅,帮助企鹅国王找到公主的故事,途中它结识了好多朋友。在朋友的帮助下,无数次的遇险和逃脱,最后成功的解救被困的公主。本书对我启迪很深,是这本书让我深深的爱上了阅读。

一本好书,就如同结交一位益友,寻得了一位良师,对以后的人生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篇12:相约金秋 共品书香

作者:蒙谨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他为什么总是羞答答的?他为什么不够勇敢?他为什么……《陪儿子一起长大》一书,针对当今普遍存在的男孩教育危机而创作,是作者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心得的凝结,也是其对儿子15年教育经验的总结。本书采用讲故事的形式,精心选择作者教育儿子的点滴琐事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案例,并结合当前男孩的典型问题,向妈妈们阐述了正确、科学的教养男孩之道,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可操作性建议。

《如何说孩子才能和平相处》

作者:[美]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著;王欧娅译

出版:中国商业出版社

你是否曾与孩子们一起做过某些有助于改善他们之间关系的事情?你是否曾与孩子们一起做过某些令他们之间关系更趋恶化的事情?你是否记得父母曾经做过滋长你和兄弟姐妹之间产生敌意的事情?你是否记得父母曾经做过消除你和兄弟姐妹之间敌意的事情?

法伯和玛兹丽施向我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孩子持续出现、惹人烦恼的冲突并非自然而然,也不是不可避免。我们可以使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升级恶化,我们也可以让它减弱甚至消除;我们可以让暗流涌动的敌对情绪累积爆发,也可以让它们通过安全的方式表达发泄出来;我们可以让争斗加剧,也可以让合作变成可能。

全书饱含幽默风趣、体贴理解与慈悲之心,通过一则则生动的事例与言之有理的分析,并配以令人发出会心微笑的卡通插图,向父母和老师展示了引导孩子和平相处的多种方法和技巧,帮助父母和老师恰到好处地处理并转移孩子之间的争执。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美]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阅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學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建立这个快乐沟通的平台,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0种技巧,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责编:王敬川

篇13:“开卷品书香”直播观后感

他从小学习认真,有礼貌,守纪律,各门功课都学得很好,是老师的骄傲。他年轻时分别到过日本、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后来还学了俄文。所以加上中文,他一共会六种语言。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到这儿,激动的对妈妈说:“周总理真了不起,我要向他学习。”当我读到周总理一生无儿无女,他却说有十个儿女的时候,我的心更是感动得流泪。他说,每位烈士的遗孤都是他的儿女,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1946年1月,周总理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去的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突然,飞机遇到了一股强寒流,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长叫大家背上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这时,周总理听到小扬眉的哭声,原来她的座位上没有伞包,周总理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还亲切地鼓励她,要像爸爸一样勇敢、坚强。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脱险了。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已被周总理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深深感动。我想对周总理说,您的名字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您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今天,我作为跨世纪的儿童,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篇14:教师演讲稿:品书香 育桃李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又仿佛一面镜子,晶亮无瑕,映照你我;它更恰似一位师长,谆谆教诲,指点迷津。

目光穿行于浸透了深邃哲理的字里行间,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我仿佛进行了一次耐人寻味的思想之旅。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他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针对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对于工作在教育岗位第一线的我们来说,受益匪浅。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闪光的教育思想、精练的语言,仍然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强烈的震撼。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我们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我们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能学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但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学科呢 ?这就要求我们用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用积极的智慧去启发学生,用高超的教育艺术来吸引学生。我们知道,要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必须充分的、精心的备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们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

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参与到这种师生互动的,气氛热烈的,和谐积极的课堂中来。这样的.课堂令人向往的,令人心情愉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从而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阅读”二字。在他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他把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

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从他的这些话语中,足以看出他对学生阅读的重视。”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不尽、用之不竭。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他在书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我想我要把读书当成习惯——热爱读书,持久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教师,职业是平凡的,责任是重大的,使命是光荣的。教师有教师的压力,教师的痛苦,教师更有教师的乐趣、教师的意义。让我们拥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让我们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教育眼光,让我们拥有全面的教育技能,崇高的教育理想,阳光的教育行动。时时不忘己任,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以平等的尊重,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热情,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栋梁有用之人。

篇15:品书香,梦书香作文

书香亦墨香,让我时时沉迷。我的自由遨游的日子莫过于在书香中度过。

我回头,扫向“书香阁”,里面珍藏着我所热爱的书,想起语文老师让我为图书角题字,于是我亲自用毛笔蘸墨写下的三个大字“书香阁”,想起我们把这三个字贴上墙壁时,仿佛举行一种庄重的仪式,想起那个时刻,仍心潮澎湃,“书香阁”诠释着一切。翻开书摩挲着一个又一个字符,便被那精美的句子,丰满而有趣的内容吸引。书是多彩的,随世界,随四季而变化。那时的我,向往抱着书去赏四季之光,品自然之花,让书香与花香融为一体。

对于我来说,最美的时光,便是语文晚自习,可以放下疲倦,让自己的心也沉寂,在书香中睡去,去享受一小刻的恬静。灯光由明变暗,我沉浸于一本本书中。

《平凡的世界》映入眼帘,我已将它放在桌底下,悄悄走进陕西窑洞世界,看少平润叶坐在土埂上,听远方高声的信天游;看窑洞里,狭窄的小道边,老妇说她家琐事;看晓霞在满面尘土中等待着少平的身影,姣好面容阻挡不了青春的羞涩;田里的人们头裹白毛巾锄地,少安家的青砖房,烧砖窑上的团团黑烟,在那时是兴旺、改革的象征。我低头品读着每一个文字,似乎他们都被作者赋予了最美的生命,让我羡慕,让我心动。窃读的滋味无法言语,书香久久在空中飘荡!

当翻到最后一页时,心里沉甸甸的,好久都没有走出来。

书可以放飞我们的梦,书丰富着我们的思想和心灵,打开书,书香四溢。

《草房子》芦苇中沉睡的茅草屋散发着自然的香气,白莺与高老师在香气飘逸的湖上泛舟,桑桑在暖日的夏天穿着棉袄;《一袭青衫》可嗅到才女林徽因的香气……

篇16:细品书香,静水流深

读书的方法有千种万种,但不管什么样的读书方法,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收获却是一致的。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可以陶冶情操,自信从容;可以修身养性,温文尔雅。有人说“一个人读多少书是写在脸上的”。多读书就可以让人感觉知书答礼,气质高雅,很有风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何从中读出书香,涵咏诗味,提高自己的素养呢。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我觉得,读一本书首先要做的就是心到,心里想读,才会让眼睛、口跟着前往,去读,去诵。然而这三者又像是一个圆环,周而复始,首尾相接,眼到、口到,又进一步会让读者心到,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做到这一步,自然就能从阅读中获得益处。很多读者可能有这样的感觉,一本书挺吸引自己的,读的当时也很迫切,但是读完了就完了,过一段时间,似乎连名字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不是心灵的阅读,或者说,只是浅层次的阅读,在我看来,是在浪费时间,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读,才能读有所悟,读有所获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里找到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我想,阅读就需要反复读,带着目标去读,抓住重点去读,这样才是真正心灵的阅读,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到作者的灵魂深处,去探究,去碰撞,与之产生共鸣。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用笔在自己喜欢的字句上或是引发自己思考的语言上,留下自己的思想火花,或是将喜欢的部分进行摘抄,这其实就是与作者思想的碰撞,我一直认为,无论对作者赞同与否,这种行为就已经是对作者最崇高的礼赞。

在读书中,我们不妨向老黄牛学习,将咽进去的东西,随时再拿出来嚼嚼。回味,需要反复咀嚼且品味,就像吃豆腐干,嚼过来嚼过去,临了吞下细细的香末,还有余味在口中。回味书中的情节、细节,哪怕是一句话,有时都可令读书人以为哲理无穷,视为至宝。行走在路上,触景而突然想起曾经读过的文章;遇到问题,脑海中即刻蹦出现成的应对之法。多一点回味、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分析的人,往往是那些好读书、多读书、善读书之人,也是阅历丰富、底气十足之人。难怪林语堂说:“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

对于一本书是这样,对于书中的经典片断,更应该去反复品读。散文大家秦牧,读书先是“鲸吞”大体看一遍,然后是“牛嚼”,像牛吃草“反刍”一样,仔细研究品味。尤其是面对一些经典,极少水分,句句精髓,必须边读边加以思考,读得愈久,愈有滋味。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伟大哲学家培根曾这样评价读书的过程: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开卷有百益,人生树常青。既然人类的“指尖”,曾在青灯之下捻开书卷,成就了古往今来无数杰出人士的丰功伟业;那么,在如今的光、电、屏、键之前,在这样的一个自媒体时代,无论是在手机上还是在各式电子阅读终端上,阅读的人们依然应用自己的指尖,点击翻开各自多彩的人生和更美好的社会前景。书为我们打开了瑰丽无比的知识宝库的大门,享受书香,你的人生也就会芬芳无比。

上一篇: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预案下一篇:洗水厂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