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4-04-24

国旗下讲话: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共14篇)

篇1:国旗下讲话: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国旗下讲话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沈抚新城高湾中学九年二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往往一辈子平平庸庸。初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如果你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想有效地利用时间,就需要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初中阶段同学门应该着力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第一、一心向学的习惯: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你的感观便会成为知识信息的扫描仪和接收器,你的大脑便会成为容纳知识百川并且对其进行过滤、加工、再造的法宝。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

第二、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专家曾有人做过对比研究:请来两组知识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让第一组的同学边听故事边做简单的加法习题,而第二组也做同样的两件事,但是两项内容分开进行。同样的时间后,检查加法题的成绩,并请每个人复述听过的故事。结果是:第一组习题与复述的错误率都明显高于第二组。由此看来,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同学们也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左手右手各拿一支笔,一手画圆儿,一手画方,双管齐下。其结果必然是圆也不圆,方也不方。古语“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专心致志,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安排学习内容,除学校组织和提倡的健康活动外,一切与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至不相关的劳神费时的事情都尽量不要涉足。二是全神贯注不溜号。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对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第三、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定时学习,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二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人脑也像机器一样,功率是一定的,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因此,学习需要长流水不断线,需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一个人只要一日三餐,常年不断,虽粗茶淡饭,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饥一顿饱一顿,虽吃山珍海味,也难有好体格。与此相似,知识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武装出聪明的头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事倍功半。俗话说:“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能一锹挖个井”,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因此说,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

定量学习,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记忆先行,每天必须完成记忆任务,包括外语的单词、语法,数理化的定理、定义、公式,语文的字、词、语法、修辞等等;二是必须完成作业,把所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例题和习题)弄懂弄通;三是复习领悟,使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完成上述三项任务的情况下,可选择做一些课外的数理化习题,做一些外语的阅读与理解练习和听力练习,进行语文的作文写作训练等等。

第四、认真思考的习惯:

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可以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不仅能鉴别和选择书籍,而且还能够死书活读。通过思考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始终信奉“怀疑一切”这句格言。正是凭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爱因斯坦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

第五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中小学生应该知识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智力和精力都是以体力为基础的。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想拔尖往往不是拼智力而是拼体力。

同学们,初中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篇2:国旗下讲话: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好,今天早上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叫习惯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印度和泰国的街头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上用一截细细的链子拴着一头大象在表演训象。那些大象为什么不挣脱链子呢?因为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很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那时的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这时它虽然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它已经不挣扎了,它已经习惯被绑住了。所以“习惯”是指长期重复地做并逐渐养成的不自觉活动。可见,习惯的力量很大。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就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3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的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认汉字记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从不间断。就这样,一年下来,便记住了3 000多个汉字和英语单词。这是他量化的学习习惯。周峰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他听广播学英语,一到点便准时打开收音机这是他定时的学习习惯。他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作出调整。这是他专心

致志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平时学习一定要注意: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写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要科学安排好时间,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还要注意养成阅读的习惯、定计划的习惯、积累好词好句等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它也是磨练同学们意志的过程。

篇3: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叫学习习惯?通俗地说学习习惯经过许多次反复训练所形成的一种学习心理需要, 就好比画家见到颜料、笔就忍不住挥毫, 作家灵感来了就忍不住动笔一样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养成, 一般就不会被轻易改变, 并能在学习中发挥持久的作用并且能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反之, 不良的学习行为导致学习生活落后, 缺乏自我约束力。小学阶段学习是人生中最基础的学习。因此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 银山, 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

二、具备良好学习习惯有什么意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 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 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个方面的好处是, 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 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上课铃声一响自觉地跑回教室, 进行课前的准备;放学回家, 自觉地做作业。这些事情, 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 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 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 甚至丢三落四, 以至于使你动辄被动, 造成心烦意乱。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二个方面好处是, 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一般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吃完早饭准备上学, 刚一走近自行车便随手掏出钥匙, 接着打开车锁, 然后朝着学校的方向前进。这些动作几乎连想都没有去想。这是下意识在发挥作用。同样道理, 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 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 使之在不知不觉中, 事情做得轻轻松松, 有条有理。好的习惯一旦养成, 便可终身受益。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三个好处是, 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潜意识的作用非常大, 一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休息的时候, 甚至在睡眠的时候产生灵感, 都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与外界剌激, 与自己不懈寻觅、孜孜以求、长期探索的问题之间保持着必然联系。剑桥大学的哈钦森在他的调查材料中说:有70%的学者承认在自己创造性的科研活动中, 梦境发挥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怎样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好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养成了, 可见, 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 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 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 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老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 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

2. 良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耐心。

(1) 作为教师应关注好学生的“第一次”。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 一个新习惯的诞生, 必然会冲击相应的旧习惯, 而旧习惯不会轻易退出, 它要顽抗, 要垂死挣扎。从心理的角度, 我们的肌体、心灵也需要时间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的状态, 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从记忆的角度讲, 人也需要不断复习建立的好习惯, 要求强化它。所以, 我们要关注好学生的“第一次”, 狠下工夫。过了这一关, 坦途就在眼前。

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和使用习惯等。根据学生的特点, 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时, 首先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 再进行示范练习, 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 (举左手, 略高于头, 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 。发言时声音要响亮, 身体要站直, 面向老师, 声音响亮。同时通过儿童喜欢的形式强化指导, 如小组内以游戏的形式演练“上课了”。

(2) 习惯训练持之以恒。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养成好习惯, 就要不断的强化训练, 反复抓, 抓反复, 不仅学生要自觉坚持, 教师也要做到坚持, 教师要做到步步到位, 环环相扣, 不能因其他琐事而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置之脑后, 要随时了解情况, 随时检查, 随时与学生相互交流, 随时督促和提醒学生, “注意拿笔的姿势”“大家比一比谁做的最直”“那位同学写字最认真, 我们来评一评……”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关心体贴下, 久而久之, 良好学习行为得到内化, 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而这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就会形成的。

(3) 多种形式促进学生习惯的形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习惯的养成形式还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儿童习惯的养成中, 消极的制裁不会发生多大的效果, 有时候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所以要积极的鼓励。用鼓励的方法来引导儿童的行为, 来督促儿童的求学。走到学生中间, 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 “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如不便走下讲台, 可用“稍停法” (暂时停止讲授) , “注视法”、“指向法”等, 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 收拢其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 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同时要用评价的方式灵活处理突发事件, 比如某个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 上课时我可以表扬他书写公正, 勇于提问等, 要求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同时下课找他谈心, 告诉他要做好同学们的表率, 要取得好成绩, 必须更加注意上课好好听讲, 这样学生就会比较乐于接受。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孩子受到称赞后, 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同时我们以希望的形式给他提出努力方向, 它的干劲会更大。在教育教学中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 书写字姿势更好了, 动作更麻利了, 更愿意独立思考问题了……多一点鼓励, 多一份希望, 或许孩子会受益一生。

总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进而“会学”、“会求知”、“会探索”、“会思考”、“会辨别”, 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在不知不觉中, 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纠正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 使学生各方面习惯都得到有效培养, 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是我们的目标。

3. 良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的努力。

人的行为, 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 中小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 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 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 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 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除了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 发现偶有偏离, 立即作出调整异外, 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帮助。学生习惯的养成, 不能仅停留在校园。还需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深入家园!只有家校统一, 形成合力, 才能够使孩子的各种习惯得到稳步发展。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人终生受益

调查发现, 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 凡是学习好的孩子, 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 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才,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 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让他终生受益。学生进入学校, 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 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习惯又同其他行为方式 (如生活习惯) 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 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学校中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 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篇4: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获取一些基础知识,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然而当前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给予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也就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要注重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所谓的传道授业,并非单纯地指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大多数老师只注重“教”,并没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单纯地灌输书本知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引导下,教师们走入了语文教学的误区,学生们的潜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其学习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升。

2、脱离时代轨道的教育模式。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创新思维能力越来越被重视,落后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老师单纯讲授的方式。这种方式只是教师单纯地将书面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单纯地记忆,整个教授过程中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其中,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如此,因为沿袭落后的教育模式,教师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未正确运用教学策略和手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正确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因而降低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教学活动,并使用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提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不能正确运用教学策略和手段,也会降低语文教学成效。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策略。

1、认真备课。首先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备课,精心设计、安排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细节问题,全面考虑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偏差、问题和错误,并提前想好应对的措施,选用比较具有针对性的且涵盖多种知识点的文章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并适当安排一些能力训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教授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和写字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某些字,还应结合一些儿歌、童谣来开展识字和写字,如“童谣童谣唱啊唱,挑出字来格里装,小手小手握住笔,一边描来一边念。”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牢记写字的要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样学生通过多方面知识的学习、比较,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创新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释放出来,不仅要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和思维方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他们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走入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强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而要通过活泼、生动和新颖的学习形式和内容,来吸引学生,并且注重寻找规律。比如在拼音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穿插识字教学,指导学生正确地拼读音节,并且认识汉字,通过运用音节和汉字,组织学生组词和沟通交流。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或者卡片,使学生拼读音节和认识汉字,而后,教师为学生出示汉字,使学生对汉字进行认读。

3、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所学内容有自学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未占学习的主体地位,往往扮演着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角色。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往往无法获得学生的青睐。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们应该积极提倡自主学习,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讨论,培养创新思维。此外,不要压制学生们的质疑行为,要积极培养他们的质疑习惯。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无关紧要或者比较浅薄而呵斥他们,打击他们,那样会使得他们不敢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形成自由探讨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思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从本质上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

4、深入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要提升教学效果,使创新教育得到有效的开展,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教师必须要全身心地去研究教材,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而且还要引领学生在教材中发现知识的新颖、趣味,以及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会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比如,在教授学生拼音的时候,a这个拼音是学生最先接触的拼音,很多学生均无法理解 a 的用法、说法和含义。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顺口溜或者儿歌,比如“a aa,阿姨好;小嘴张大,a a a ,医生为我做检查。”这些顺口溜既可以由教师来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提供,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做示范,使学生继续“创作”顺口溜。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还可以使学生爱上拼音,学生纷纷参与到编排和创作顺口溜中,不仅使学生牢记韵母、声母的形状和声音,还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5、倡导积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育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鼓励倡导他们进行小组探究讨论,畅所欲言。小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多个人之间相互讨论,不仅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他们相互学习,拓展自身思维的过程。不仅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共同解决问题,调动了他们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探究性,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还可以充分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成效。

6、优化评价方法。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只是局限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者是考试分数的高与低。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老师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更加扼杀了他们的求异思维,使他们舍弃自身的想法。因此,想要提升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必须优化评价方法,因人而异,因人施教,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7、尊重个性差异。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会学生正确的且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结语

篇5:国旗下讲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学们,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早晨进入校园,远远就能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童老师正准备走近一些去聆听那美妙整齐的声音,却发现一些身影。他们的动作和别人不一样,他们的嘴巴是闭着的,手里拿着笔在拼命写着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大家都笑了,原来这些同学是在补前一天的作业。他们错过了早读时间却还不以为然,直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不会读就不会做,这是无论写多少作业都补不回的。他们把前一天该完成的任务带到了第二天,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这就是不会学习的坏习惯。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平时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坏习惯呢?让童老师提醒提醒你们,有的同学写作业时喜欢说话,喜欢玩手指甲,喜欢发呆?你们有没有发现身边有同学中午吃过午饭后不及时回教室写作业,直到老师进了教室以后才缓缓拿出作业本,每次组长都要催促他才懒懒散散地开始慢慢写。你们有没有发现,有的同学背书背的特别慢,而且错误还很多。这些都是坏习惯造成的。

那么,我们该养成哪些学习习惯呢?老师提醒大家,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养成早读的习惯。早上空气新鲜,大脑清醒,我们可以读课文、背名篇、记单词。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抓紧早晨的黄金时间,日积月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在课上要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外,还要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是对你课上掌握知识程度的检查。课外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训练,及时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的薄弱环节。

第三,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作业要独立思考完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作业,才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第四,养成复习的习惯。随着期末的临近,许多学科已经进入期末复习阶段,每天都要把已学过的内容复习好。做到学习有计划、有检查。学贵有恒,只要你坚持不懈地认真复习,你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第五,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学习不能光学不问,只有多向别人请教,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再说,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越积越多,学习的道路就会有拦路石挡着

。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刚刚在课本上学过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同学们,要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期末复习近平在眼前,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名会学习的学生!

篇6:国旗下讲话《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把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了。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的十大文豪之一。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习惯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就拿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考试常常得不到满意的分数;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而如果你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踊跃发言,不钻研难题,这些习惯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对你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益终身。”这样一来,学习上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乐学”,就是愉快地学习,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去做。怎样使学习变得快乐,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能像刷牙,吃饭,做游戏一样,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养成早读的习惯。早上空气新鲜,大脑清新,我们可以读课文,背名篇。2.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在课上要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作业要独立思考完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作业,才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4.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把已学过的内容复习好。

5.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学习只有靠多问,才能成为学问。

篇7:国旗下讲话: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3 级 1 班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合格的小学生,我们要经常检验自己的言行举止,问一问自己:我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了吗?

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三点。第一点,珍惜时间,自觉读书的习惯。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晨,是脑子最清醒的时候,我们到了学校就应该自觉地读书。但是有的同学自觉性很差,在教室里蹦来跳去、吵吵嚷嚷的。希望这些同学能加以改进,让晨间的校园,在琅琅的书声中,展示我们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精神风貌。第二点,遵守纪律,积极思维的习惯。

上课的时候,有些同学喜欢趴在桌子上,直不起腰,像没有骨头一样;举手发言的时候不积极,却在下面悄悄讲话;甚至有的同学,几乎一节课都在和旁边的人讲话。这样的同学,不仅自己学习习惯差,还影响了别人。作为合格的学生,我们上课的时候,应该精神饱满,神情专注;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声音洪亮;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第三点,认真作业,精益求精的习惯。

打开一些同学的本子,上面的字迹如爬动的蚯蚓,歪歪扭扭,令人皱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写好字,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做到答题准确、字迹端正,把每次作业都当做练字,持之以恒,我们就能够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有了良好的写字习惯,就一定能写出端正美观的字。那时,不仅你自己觉得高兴,看你写字的家长、老师,也会为你感到高兴的。

篇8:浅析如何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现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如一缕春风吹绿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原野, 它适时地在课程总目标中强调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我们知道, 良好的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 不是能力, 但它是获取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 是一种令人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写在前面的话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等等。英语新课程标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 并加以细化,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笔者不揣鄙陋,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进一步研究总结, 整理了一些条目, 虽有挂一漏万之嫌, 但本着竭诚相见的原则, 现分述如下。

一、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

文字是语言的材料, 工具书是学习语言材料的好帮手, 教师应当要求每个学生都配备一本英语词典, 如《英汉小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等。向学生大致介绍查阅方法和相关的内容, 让他们在预习中或阅读后经常使用工具书这位无声的老师, 在它的帮助下做到会读、会拼写、会解释、会运用, 不等、不靠、不放、不模棱两可。教师可以给学生举行“查词典”竞赛, 看谁查词最熟练、最准确。通过反复操作训练, 使之成为一种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同时, 还教给学生查阅、使用其他一些参考资料、文献资料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二、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英语首先是一门有声语言, 学英语就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只要情况允许, 就要出声朗读。大声地朗读, 就会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课文的境界中, 能够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投入进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意思, 体味感情, 加深感受, 加强记忆。朗读时应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顺畅无误、声情并茂, 不加词、不漏词、不读错词、不吞吞吐吐、不平淡无味, 还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不知不觉增强了语感, 牢记了单词、短语和句型, 也就增强了理解能力。当然, 选择的读书材料不要太难, 要以感兴趣的话题为好, 以免造成不懂、不感兴趣而难以持久。“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生只有进行大量的读背, 实现“量”的积累, 才能充分地汲取精华, 得到文化的浸润, 从而积累词语、形成语感、学会表达。古人云:“为文之道, 在于厚积而薄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心中能装有几千词组、几百句型、几十范文, 就如水成大海, 汇纳百川, 融会贯通, 为我所用,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背诵时应力求准确、熟练, 及时复习, 不死记硬背, 不丢三落四。

三、养成做阅读练习的习惯

经常做阅读练习是提高并检查自己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认真阅读文章之时, 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中心、作者态度等, 并在严格查对答案后认真思考出错的原因, 努力寻找并总结阅读方法。做题时做到认清文体, “四联” (联系中心、联系段意、联系写作方法、联系上下文) , “三不离”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 积极动脑, 敢答善答, 总结答题方法。做的练习多了, 答题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四、养成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

要养成学生敢于开口说话的习惯, 这个敢于说话不是指坐在位子上的窃窃私语, 也不是上课插嘴叫一句、嚷一下。这是指学生能够站起来, 甚至走到讲台上, 姿态端正自然, 不慌不忙, 口齿清楚有条有理地说话, 而且能说一整段的话。有识方有胆, 敢于发言是课堂精力集中、积极思考的表现, 也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要善于回答老师的提问, 而且要善于提出问题, 不仅同老师进行交流, 还要与同学合作讨论。在互相问答中整理语言、交流思想, 在你争我辩的过程中互相启发, 获得更多的收益。发言时应态度大方、不卑不亢、声音洪亮, 不要紧张, 不人云亦云。

五、养成用心聆听的习惯

要养成学生留心听话的习惯, 就是要培养他们听整段话的习惯, 克服只听片言只语的习惯。听一段话要能讲出要点, 要注意里边的词组、句型。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听的能力都比一般同学好, 他们一般都能听整段的话, 不会“听三落四”, 能把握重点。而一般成绩差的学生听的能力都相对地差。他们往往听一句两句话, 就拼命记, 而整个意思却不知道, 在上课时大声嚷嚷要老师再说一遍的都是他们。听, 不仅在课堂上听老师、同学的话, 还要善于聆听街谈巷议、电视广播。不仅听“话”, 而且要听歌、听广告、听大自然美好的声音。让“听”成为我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的一种有效途径。

六、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文章是改出来的”, 只写不改, 写作水平就难以提高。修改时要严格运用修改符号, 从主题、内容、结构、语法、单词拼写等方面逐一过滤, 不放过任何一处, 哪怕一个标点、一个措词, 都要讲究, 要有“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的精神和意志, 写完就改, 隔天再改, 再三斟酌, 反复修改, “语不惊人誓不休”。收集错误并分析是修改文章的重要一步。要求学生将自己作文中常犯的错误收集汇编, 保留错误之处, 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正确的修改并作相关分析。

七、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

英语的工具性特征非常明显, 要想学好英语, 首先需要打好词句的基础, 它们是构成文章的材料。词+词=词组, 词组+词组=句子, 句子+句子=段落, 段落又聚合成为文章, 因此, 学习英语的核心应该落实到词句上面, 这也是各种考试考查的重点。要充分地认识到打英语基础既是技艺之学, 也是积累之学, 是检测学生真正英语水平的习惯之学、根本之学。积累运用基础知识更是阅读、作文的一大前提, 必须高度重视。要求学生课堂、课下要善于搜集整理老师讲授的或作业中的各种练习题、课外书中所包含的英语规律性知识, 包括词组运用、词语辨析、语法修辞、典型句型等, 牢记于心, 并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句子仿写、排列句序、语言交际、阅读、写作中。

八、养成模仿的习惯

语言是一个充满着抽象规则的复杂体系, 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规则的现象。但是儿童却能够在出生后不久, 就顺利地掌握母语。于是外语教学就提出了“习得” (acquisition) 的理论。“习得”就是要模仿别人如何讲英语、写英语、学英语。我们不仅要模仿别人的语音、语调, 还要模仿他们的写作模式、学习方法等, 要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有些学生自己能很流利地读英语, 可是听上去总是那么的生硬、不舒服, 那主要是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 没有婴儿时期的模仿环境, 所以, 我们必须寻找模仿的对象。李阳疯狂英语、中央九台、美国之音、英国广播电台等都是我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当然, 要能逼真地模仿, 最需要的还是学生的勇气, 一定要克服害羞的心理, 不能怕犯错, 要勇敢接受自己的缺点, 改正缺点, 从而达到自己希望的目标。

九、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加强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英语教学的任务, 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而听说读写都和思维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思维不敏捷, 思路不开阔, 思考不周密, 思想认识不深刻, 思维缺乏创造性, 那么他的听说读写都不可能是高水平的。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良好的品质。具体地说, 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创造性、多向性、求异性。另外, 思考的时候不要出声, 也是要求学生严格做到的。我们要逼着学生思考的时候不动嘴巴, 动脑子。

十、养成积极参加英语活动的习惯

英语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情感性的综合学科, 英语学科性质的落实, 靠的是课堂这个教学阵地, 但更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舞台。而积极举办、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就成为学生活用会用英语并与生活沟通的一大桥梁, 成为检验、培养、锻炼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途径。通过活动, 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把“学英语”变为“用英语”。学生积极参与, 做中学, 玩中学, 动中悟, 情中化, 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英语角, 办墙报或学习园地, 搞演讲, 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在进行活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 做活动过程的宏观设计者、指导者、引导者。而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实施, 都应由学生动脑、动手, 唱主角, 当导演, 真正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总而言之, 方法不是什么难掌握的东西, 讲一次、做一次都不难, 但要培养成一种习惯, 却是相当的难, 难就难在严格要求, 难就难在坚持到底。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 锲而不舍, 养成习惯, 才能变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愿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习惯上也要发扬这股锲而不舍的劲头, 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自学自得的本领, 达到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的地步, 这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丁言仁.演讲比赛优胜选手是如何学习英语的[J].中国外语教育, 2008 (5) .

篇9:如何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一、用心倾听

“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我时时训练学生静心听,用手势暗示学生,注意老师的嘴型,观察其变化,做到看明、听清,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如注意语调、语速,中间的停顿,让他们带着问题静静地听。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听英语的主要场所,但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很短,特别是在听他人讲话时易走神,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趴在桌上,注意力不集中,这时老师就要采用个别提问的方式来牵制学生,迫使学生专心听讲,如,教师问某生:What do you like?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Do you like …?又如,请这个学生回答问题,然后让听的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该如何纠正等等。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二、以“情”促说

低年级学生表现欲望比较强烈,不怕羞,这是培养他们大胆说英语的有利条件。其间,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同时,老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利用一切教学媒体,让学生置身语境,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胆小的,缺乏自信的孩子,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进步,耐心辅导,扶着前进,让他们感到成功和喜悦,激起他们说英语的内心欲望,这种事例在我们英语教学中是很多的。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讲英语时,教师最好别去打断,应允许学生暂时存在某些语言错误,待讲完后,教师再指出并纠正。这样做,不干扰学生说话的思路、意念表达,不挫傷其说话积极性,又能帮助其提高言语水平。在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讲话音量适度、仪表大方。

三、示范朗读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要求: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学生朗读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示范,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因此每堂新授课前,我总要反复听好几遍录音,对句中出现的生字,要注上音标及重音符号,尽量让自己的音色与标准音带接近。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小学英语课本上的句子简单,易懂,读来朗朗上口,有的学生觉得这些句子都已能讲能背了,在朗读时漫不经心,只去读不去想,有口无心。这时,我就要求他们注意朗读的语调和节奏,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长期训练,必有成效。

四、注重书写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要求:书写姿势、方法正确,斜体行书规范书写,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教师在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字体端正外,最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在操作时,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布置作业一定要明确要求,一定要适量,每次作业完成后教师要仔细检查及时批改,对那些学习困难生可适当放低要求,降低难度,不可急于求成,当然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要让学生明白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会影响身体健康,影响书写质量与速度,对今后学习不利。在书写教学一开始,学写字母时,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按照规范笔顺书写,在四线三格中位置正确。

篇1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国旗下讲话稿

大家早上好。我演讲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重要技能,孔子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培养,要订计划订要求;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增强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年级升高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习上有困难时,首先应该鼓励自己试一试。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品尝胜利的甘甜,增强自信心,勇敢地迎接新问题的挑战。

5.及时改错的习惯。自己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

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6.认真书写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同学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人,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提高书写质量,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7.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每门学科都要求我们具备观察力。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我们对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我们应该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

9.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

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篇11:国旗下讲话: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管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那么,同学们在学校应该注意培养哪些习惯呢?我在这里列出几条供大家参考:

1、尊重、欣赏你的老师。

常言到“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你学会欣赏老师,才会尊重你的老师,才会非常积极、乐意的跟着老师学知识学文化。并且现在适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范文网】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学习中的大量问题要靠自己积极主动的解决。

3、专心上课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把教师、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为交老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而有的学生做作业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瑞正,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不动笔,有的同学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更严重的出现抄,代写作业等现象。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作业,在做题时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问题思路。

5、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就是能通过对知识的提炼、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脱离与割裂。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不间断的复习归纳

6、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若自己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表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篇12:国旗下讲话: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1)殷雨晴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首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荒谬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而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那,我们该养成哪些学习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师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现在老师提醒同学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养成早读的习惯。早上空气新鲜,大脑清新,我们可以读课文、背名篇、记单词。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抓紧早晨的黄金时间,日积月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在课上要专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40分钟很重要,因为老师讲的都是学习重点。

3、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十分重要,它是取得好成绩的制胜法宝。同时,养成自学的习惯,也是一个优秀学生身上特有的魅力。

4、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做到学习有计划、有检查。学贵有恒,只要你坚持不懈地认真预习、复习功课,你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5、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问题就会越积越多,学习的道路就会有拦路石挡着。

同学们,昨天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天的我们;今天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

篇13:浅谈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课堂学习的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 特别是实施新课改以来, 更是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会思考、会提问、会发现、会笔记的良好课堂学习习惯。

1. 会思考

会思考就是要求在理解各种概念、定义定理、公理的基础上对于比较类似的加以区分类比, 通过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以至达到运用自如, 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思考。

2. 会提问

当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困难疑惑, 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问, 即为提问。学习讲究“学者须有疑”, 不懂就问, 才能做好学问, 积极提问是课堂中获得知识的重要学习习惯。

3. 会发现

“发现”在这里是指寻找规律, 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使知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 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会运用“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运用”等科学思维方式, 养成发现规律的科学思维习惯。

4. 会笔记

做数学笔记要融入自己的思考, 将自己的体会、疑点作出标记, 而不是一字不落的将老师的板书抄写下来。课堂笔记要做得尽量简洁, 不能因做笔记影响听课, 好的笔记习惯会使课堂效率更高。

二、课外作业的习惯

课外作业是学生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生应养成做作业之前先复习的习惯, 以达到解题的规范性。同时, 学生还要养成能独立完成作业和珍惜时间的习惯。

三、考试的习惯

考试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对学习起到评价、诊断、反馈、激励的作用。特别是初中生应对中考或高考时, 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至关重要。怯场、紧张是影响考试正常发挥的大敌, 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考前要作好考试的心理准备、身体准备、知识准备与工具准备。心理准备是指调整好心态, 放松紧张情绪, 充满必胜信心;身体准备是指养好精神, 充足睡眠, 补充营养;知识准备是指了解考试内容, 弄清考试难度;工具准备是指带齐考试所需物品, 清楚考场及座位, 明确考试科目与时间, 填写好有关项目。

数学考试卷的结构具有稳定性, 试题的排列也是由易到难, 为了答题的整体效果, 最好不要在一个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不会做的题可暂时放过, 先把会做的题抓紧时间做完, 再去考虑不会的题。选择题要规范的涂好答题卡, 填空题的答案要写成最简形式, 解答题要注意书写的整洁与规范, 踩准得分点, 答不全的题要争取得步骤分。考完之后尽量不要议论答案, 以免对不同的产生怀疑, 丧失自信, 影响下一场的考试。

篇14: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语文 养成习惯

一根极细的绳子,能拴得住一头几千斤重的大象,同学们,你们肯相信吗?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原因是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人们就用一条极细的绳子将它拴住,小象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后来小象就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它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绳子时,也不挣扎。其实真正能拴得住大象的不是绳子,而是习惯的力量!由此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也能充分说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说,将会受益匪浅;当然,养成了坏毛病,则对我们的学业贻害无穷。

叶圣陶在《中学生》杂志《复刊词》也写得:“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语文学科也是如此,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朗读背诵是增强记忆的一大秘诀。其实,从朗读到背诵就是心理学上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写出16个无意义的音节,让被试者识记9分钟,然后马上回忆,全部用于朗读的能回忆35%,1/5时间和2/5时间用于背诵(其它时间用于朗读),能回忆50%和54%。”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从语文教育来讲,一个人熟读、背诵的诗文越多,语文学习潜力就越大。历代文学家、思想家,近代的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学者,甚至是自然科学家,他们在学习的初期无不以博闻强记,尤其以背诵优秀诗文见长。《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这样让学生从小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儿童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二、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记什么?叙事抒情,写景状物,言志议理,任其驰骋。诗歌散文、小说小品、寓言童话、读书随笔、时事评论等任展才华;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云卷云舒、草木鱼虫、人生百相都可纳入日记的视野;天南海北、时代热点、街谈巷议都可作为日记追逐的话题;校园内外、亲情、友情,都是诉诸日记的情愫。日记的材料实在如三江之水,取之不尽。坚持写日记是一种良好的精神意志的培养,不论生活节奏如何紧张,都不应中断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多则千言万语,少则三言两句,而且生活节奏越紧张,往往越是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时光,越蕴涵着丰富的日记素材,越是应当书写的人生画卷。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培养小学生对山川风物、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辨、感悟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而且通过在日记中的反思、自省,还能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同学们不妨将日记作为自己砥砺的基石、练翼的长空,每日习之不辍,从而增德益能,创造人

生的辉煌。坚持写日记,将来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定会从日记中领会到无限的乐趣。

三、养成读书看报、动笔的习惯

知识就是力量,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看报可以增长知识,所以我们每天都离不开书籍和报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书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激励每个学生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同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需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手脑并用,既要读,还要写,既要听和看,还要动手做,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大脑较多区域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读书动笔有很多好处:一是能够帮助记忆;二是能够让学生掌握书中的明点、要点;三是有利于学生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四是能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孩子低年级时,可每天例行检查课内生字、生词语的抄写,更正抄写中的错误,再从儿童注音读物中指导孩子对字、词的抄写,让孩子指出不认识的字,再看头上的拼音,拼读出来,并抄写在笔记本上。中、高年级已学会了查字典,每周可以指导读3—5首诗或2—3篇短文,抄录生字、新词、精彩句子,充分利用字典扫除阅读障碍。每次不超过40分钟。三、四年级细致一点,五、六年级粗放一点,把主动性让给孩子,把

自觉性培养起来。

四、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伟人、名人视时间为生命,对时间无比珍惜,他们的成功是他们做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有紧迫感,谁珍惜时间,谁勤奋,谁就可以得到时间老人的奖赏。这个道理并不深奥。珍惜时间,父母要以身作则。怎样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习惯?时间意味着什么?这些年来流行的说法是“时间就是金钱”。事实上,在时间和金钱之间,还有效率和财富。也就是说,争分夺秒一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才是现代人的时间观念。时间比钱还要珍贵,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全部。尤其是对少年儿童而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方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岁月中,最了解也最熟悉自己的孩子,同时,父母有意无意在孩子面前所表露出的一举一动,都对形成孩子的一些习惯性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父母的疏忽,总认为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对孩子做事少闻少问,少导少管,正确的行为缺乏鼓励强化,错误的行为没有坚决刹住,久而久之,使问题变得愈为突出,好习惯没有形成,却形成了许多坏习惯。有的孩子虽然很勤奋,但不会利用时间。同样是一个小时,有的孩子可以把整个作业都做完,而有的孩子却只能做完一半。此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效率,剔除浪费时间的活动,从而达到花尽量少的时间,完成尽量多事情的目的。

参考资料:

1.中小学教育资源站原文链接:

http://xueke.edudown.net/Article/xiaoxue/shuxue/200811/4464.html

上一篇:做好本职工作两学一做下一篇:冰雕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