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司业绩完成统计表

2024-04-15

分公司业绩完成统计表(精选8篇)

篇1:分公司业绩完成统计表

证明

华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3月11日完成了《岐山县蔡家坡镇北星村新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工

作,该内容全面、详细、准确,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了岐山县蔡家

坡镇北星村新村规划建设项目的现状情况,该报告满足合同中的各项

要求。

特此证明

单位全称(盖章):岐山县蔡家坡镇北星村

2011年3月11日

篇2:分公司业绩完成统计表

业绩完成贺信范文一:

xx镇、xx街镇、xx镇党委、政府:

欣悉你们在201x年新农合筹资工作中,以98%以上的参合率,较好地完成了筹资任务,在全县起到了表率和带头作用。这是你们践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执政理念,积极落实惠民工程取得的丰硕成果。本篇文章来自。县委、县政府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奋战在工作一线的镇村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全面推进新农合工作、建立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决策,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实践。本篇文章来自。我县自200x年推行这项制度以来,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保障能力逐年增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促进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支持。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继续做好新农合日常服务工作,为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构建和谐文明新宁陕作出更大贡献!

业绩完成贺信范文二:

欣闻我山东分公司xx中心支公司自20xx年6月份开业以来,1100多名xx生命将士在分公司赵传名总经理的统一指挥、徐慧敏同志的直接带领下,浴血奋战,高歌猛进,开业首战告捷,6月份个人新契约标准保费一举突破500万元;开业第二个月(截止到7月30日)即突破170万,排名全系统第一;仅作业2个月的累计标保已达670万元,全系统全年累计标保排名第17位;成为山东市场上又一重要的生力军。这为公司的机构筹建,谋划全国战略布局,又树立了一支新的标杆。

面对艰难的创业环境,xx将士无畏无惧;

面对同业的残酷竞争,xx将士毅然亮剑;

面对市场的种种压力,xx将士满怀豪情; 因为大家坚信,只要xx生命的全体将士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发扬万丈豪情,精心谋划部署,xx生命就一定能如星星之火在齐鲁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xx铁骑就一定能如同一把尖刀,无往而不胜。

细忆艰难创业,首战告捷、捷报频传、实属不易。

展今日谋未来,乘风破浪、再奏凯歌、再战再进。

衷心希望我xx生命将士在斩获个人业务500万目标达成之际,继续发扬攻坚克难、不骄不躁、艰苦创业的战斗作风,持续作战,全力以赴,为xx生命的荣誉地位而战,为xx生命的辉煌明天而战!

业绩完成贺信范文三:

xx煤矿全体干部员工:

欣闻你矿于x年x月x日累计生产原煤达到xxx万吨,提前x天完成xx煤业下达的“原煤产量超x万吨”的发展目标,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公司全体员工的士气,坚定了公司全体员工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的信心。在此,xx公司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煤矿全体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x年,是xx煤矿发展史上最为辉煌,最为鼎盛的一年,是喜事、好事不断,方方面面捷报频传的`一年,也是奋发图强,与时俱进,再创新高,大展宏图的一年。这一年,xx煤矿克服地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人员紧缺、工期紧、任务重等重重困难,基建、安全、生产、竣工验收等工作齐头并进,顺利完成了煤矿试生产、洗煤厂投运、首采工作面搬家到面等里程碑任务,连续安全生产天,一度创下圆班生产原煤x吨,单日推进8 m,月度生产原煤x吨的好成绩,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任务,为xx公司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3:分公司业绩完成统计表

虽然家族企业在中国将持续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由于公司规模扩大、家族成员管理层缺乏科学的管理技能, 以及日趋激烈的业内竞争, 家族式的管理方式逐渐成为阻碍公司可持续房展的瓶颈。因此, 外聘一位职业经理人成为许多家族企业的共同选择。职业经理人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国际化的视野、行业的专业技能等为公司注入新的推动力。然而, 聘请职业经理人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最近的国美控制权之争就反射出家族企业外聘职业经理人的某些副作用, 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议论。职业经理人由于能力有限、文化冲突、决策不独立、缺乏激励机制, 以及存在道德风险等, 不一定能帮助家族企业持续发展, 甚至阻碍企业健康成长, 侵占股东权益等。

总之, 家族企业对国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聘请职业经理人成为许多家族企业转型道路上的选择。在此背景下, 研究家族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及其影响是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来回答引入外部CEO是否比家族内部CEO更有利于提高家族企业的业绩。

一、文献综述

尽管家族企业的普遍存在和重要地位, 对于家族企业的系统研究开展并不久。一大批研究关注于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包括家族控股和公司业绩的关系, 家族继承的影响,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所带来的影响等等。据统计, 全球大概有65%~80%的商业实体是由家族经营的 (Gersick et al., 1997) , 30%的S&P公司是家族所有 (Anderson and Reeb, 2003) 。Benjamin Maury (2006) 通过对欧洲不同地区的研究, 发现由家族企业积极控制的企业在盈利性上要好于非家族企业。Anderson和Reeb (2003) 通过对美国的上市企业的研究, 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家族企业比非家族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和更高的估值水平。另外, 有研究把托宾Q作为公司价值评价标准, 衡量家族企业是否显著不同于非家族企业。Connelly等人 (2008) 发现家族企业越集权、管理越积极反而有较低的托宾Q值。在聘请外部CEO的研究方面, 许多文章得出如果家族创始人不再公司担任重要职位, 引入职业CEO利大于弊 (Smith and Amoa ko-Ad u, 1999;Morc k, Stra ng e la nd, a nd Ye ung, 2000;Villa long a a nd Amit, 2006;Be nne d s e n, e t a l, 2006) 。Hille r和McColg a n (2005) 研究发现, 如果家族CEO离职, 家族企业的经营业绩会提高, 如果此时职业经理人继任, 公司股价会上升。Bennedsen等人 (2006) 通过对丹麦的家族企业的研究, 发现雇佣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盈利状况会提高, 然而使用家族内部成员作为CEO的企业盈利状况会恶化。对于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研究, 绕不开代理人问题。Jensen和Meckling (1976) , 以及随后的其他研究都对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展开研究, 尤其当控制权分散时, 冲突愈发明显;并且公司价值将随着代理人问题的严重程度而下降 (Morck, Shlie fe r, a nd Vis hny, 1988;Coc hra n a nd Wa rtic k, 1988) 。Ma ury (2006) 认为在家族企业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代理人问题不比其他企业严重, 此时控股家族和晓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主要矛盾。尤其当法律机制不够健全、家族控股比例较高时, 这种利益冲突愈发明显。许多人会结合当地的法律制度去研究家族企业的绩效。Burkha rt等人 (2003) 提出引入外部经理人所产生的代理人问题与当地的法律的制度的健全度负相关。在新兴经济体, 由于法律体系不够成熟, 对财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外部人员侵占股东权益现象较为严重。

二、研究框架

1. 假设的提出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假设:

假设一:聘用外部CEO的家族企业相对于拥有家族内部CEO的企业, 中长期的业绩表现更佳。

假设二:家族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度会削弱外部CEO对业绩的促进的作用。

假设三: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教育程度会影响外部CEO的作用。

2. 验证方法综述

在方法论上, 本文要解决三大问题, 分别是如何定义家族企业, 如何定义企业中长期业绩表现, 以及怎样构建计量模型。

鉴于国内外文献没有给出一个标准且具体的家族企业定义, 本文按以下规则定义家族企业。规则一:当企业实际控制人是一个或多个家族。规则二: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个人, 其家族成员在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团队中任职。只要被选公司符合以上两个条件之一, 就会被归为家族企业。本文在筛选家族企业时, 还会确保除控股家族外的第一大股东不对公司能产生实质性影响 (如持股比例较低等) 。

关于如何定义企业中长期业绩表现, 本文参考了相关文献。之前, 一些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经常比较IPO之前一段时间和之后一段时间的会计业绩 (Joseph P.H.Fan等, 2007;Boubakri和Cosset, 1998;Sun和Tong, 2003) 。从这些研究中获得灵感, 本文比较了家族企业上市前三年和后三年的财务数据。主要的会计指标采用了销售收入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和净利率的变动。销售/利润增长率是IPO之前三年的平均销售收入和IPO之后三年平均销售收入的变化率。净利率为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 净利率的变动是IPO前三年和后三年的净利率之差。本文不采用ROA或ROE作为财务指标的原因是不同企业的资产基数在IPO前后变化显著, 会造成IPO之后财务指标下偏的影响。

在计量模型方面, 本文采用截面数据, 进行OLS回归, 同时加入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杠杆比率等) 。主要的解释变量包括是否聘用外部高官, 家族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度, 以及实际控制人受教育程度。

3. 实证方程

应变量分别为销售收入增长、净利润增长和净利润率的变化。因变量中其中职业CEO是一个哑变量, 当公司确实聘用了外部CEO时, 该变量取值1, 否则为0。公司规模以账目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所有权集中度以实际控制人的控股比例衡量。实际控制人的受教育程度分为高 (研究生及以上) 、中、低 (高中及以下) 三档, 引入两类哑变量, 分别表示受教育程度高和受教育程度低。其中三个交互项分别表示所有权集中度和实际控制人受教育水平怎样影响职业CEO发挥作用。ei表示干扰项。

三、实证分析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

本文选择深圳中小板的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中小板2004年正式创立, 样本期从2004年起到2010年3月, 一些信息还会参考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上市之前的财报。之所以选择中小企业板, 主要因为中小企业板家族企业比例较高。本文先从中小企业板内筛选出275家非国有企业;继而缩小范围后, 再筛选出162个家族企业。这162家家族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行业, 在地域上主要分布于广东和浙江。根据年报披露, 93家家族企业在IPO之后至少连续三年持续聘用同一类型的CEO, 其中37家公司聘请职业CEO。下文的研究主要基于这93家企业。为了减轻异常值的影响, 本文对最高/最低5%的会计数据进行了处理, 使最高 (或最低) 5%之内的数值等于第95% (或5%) 分位的数值。

2. 计量结果

(1) 整体平均值检验

表1展示了在样本期间, 雇用不同类型的CEO的家族企业的期间平均业绩表现。从”差值”一栏可以看出拥有职业CEO的家族企业的业绩表现平均水平上显著优于拥有家族内部CEO的企业。

(2) 回归分析

除了CEO的类型, 公司业绩还受到公司规模、所在行业、资本机构、其他公司治理因素等的影响。为了控制这些变量的影响, 下文进行了回归分析, 来考察CEO类型是否推动公司经营业绩, 以及CEO类型与其他因素如何交互影响公司业绩。

表2和表3分别展示了职业CEO对于家族企业中长期销售收入增长和利润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聘用职业CEO对于家族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但是该效应受到所有权集中度的削弱。作者认为, 所有权集中度越高, 外部CEO的决策的独立性越容易受到干扰, 大股东会直接干预公司重大决策, 因此限制了职业CEO的作用。另外, 外部CEO的聘用与实际控制人受教育程度低有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 职业CEO与实际控制人受教育程度高无显著交互作用, 篇幅所限, 上表未列出。。作者认为当实际控制人受教育程度低, 他们会更需要职业CEO为公司提供行业经验、管理技能、国际化事业等以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职业CEO对这样的公司作用更明显。本文也对净利率变动作了类似的回归分析, 但是CEO的类型并不显著影响净利率变动。

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首先, 经营利润的操纵空间要小于净利润, 所以在可能有盈余管理的情况下, 采用经营利润作为业绩指标得出的结果较为可靠。结果发现职业CEO对经营利润同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对毛利率的变动无明显影响。其次, 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影响职业CEO的作用。本文将样本公司按所在区域分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分组回归, 回归结果依然支持上述结论。第三, 作者将企业内的最重要的两三位家族成员关系分位夫妻、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 对样本企业按家族关系进行分组回归, 发现职业CEO仍能显著推动三类家族企业的经营业绩。最后, 公司以前的业绩基数会影响业绩评价指标, 当以往业绩较差而公司发展前景不错时, 销售收入/利润增长率自然较高。如果这类公司倾向于聘请职业高管, 那么公司的业绩增长反而与公司本身特点息息相关, 职业CEO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本文又进行了logit回归, 发现外部CEO的聘用与往期的业绩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排除了这一可能性。

四、结论

本文通过统计研究和回归分析, 发现拥有外部CEO的家族企业的中长期销售和利润增长整体上优于聘用家族成员CEO的企业;外部CEO对于销售和利润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但是对于净利率变化无显著影响;外部CEO的聘用和所有权集中度对于家族企业财务业绩有显著的负向交互作用;外部CEO的聘用与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受教育程度低有正向的交互作用。为了确保结论的稳健性, 本文进行了一系列检验, 潜在的盈余管理、当地的经济发展、企业内不同的家族成员关系, 以及往期公司业绩等因素不会改变上述结论, 外部CEO和家族企业业绩之间的正向关系依然显著。

参考文献

[1]Anderson, R.C., Reeb, D.M.Founding-family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he S&P500[J].Journal of Fi-nance, 58 (2003) :1301–1328

[2]Gersick, K.E., Hampton, M.M., and Lansberg, I.Generation to Generation:Life Cycles of the Family Business[J].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3]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and Shleifer, A.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 Journal of Finance, 54 (1999) :471-518

[4]Maury, B.Family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Western European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2 (2006) :321-341

[5]Anderson, R.C., Reeb, D.M.Board Composition:Balancing Family Influence in S&P500Fir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9 (2004) :209–237

[6]Bennedsen, M., Nielsen, K.M., Perez-Gonzalez, F., and Wolfenzon, D.Inside the Family Firm:the Role of Families in Succes-sion Decisions and Performanc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2 (2007) :647-691

[7]Burkart, M., Panunzi, F., Shleifer, A.Family Firms[J].Journal of Finance, 58 (2003) :2167–2210

[8]Shleifer, A., Vishny, R.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J ournal of Finance, 52 (1997) :737–783

篇4:上市公司业绩统计分析

【关键词】 组合主成份 综合评价 财务状况

一、引言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壮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证券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投资者进入股市之后面对的将是上千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股票。众多投资者除了进行政策分析外,还希望对这些股票进行客观的评价,特别是长线投资者更希望选择那些业绩优良的股票。另外,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规范化,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成为股东、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证券分析人士乃至公司员工关心的主要问题。正确、公允地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性也成为财务分析人员的共识。现行实务中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的一个缺陷是:评价体系中各财务指标的权重都是依据主观或经验判定事先设定好的,这难免会给评价结果带来一定的主观性。本文试运用组合主成份分析方法,提出一种依据财务指标内部结构关系来评价上市公司业绩的方法。

二、上市公司业绩的组合主成份评价方法概要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多指标问题。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同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就增加了分析处理问题的难度。于是统计学家们就设法将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相互独立的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并且反映原指标的主要信息,这种将多指标化为少数独立的综合指标的方法称为组合主成份分析方法。下面我们将把这种分析方法运用于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之中。

该种评价方法的第一步要建立相应的模型。设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由p个指标(xi1,xi2,…,xip)表示,则原始数据构成一个n×p维的矩阵。进而得到标准化矩阵Z=(Zij),然后求Z的相关矩阵R,R=(rij)p×p最后求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姿1≥?姿2≥…≥?姿p≥0和对应的特征向量,按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一般根据累计贡献率?姿/?姿≥80%,提取前R个主成分为公因子,也称为初始因子。一般初始因子不易解释,常作最大方差旋转,以便能够得到一个简单的结构。最理想的结构是每个变量只在一个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而其余因子载荷较小。各因子中具有较大载荷的变量作为一组,所有的变量都分别归于某一组中,每一个变量仅归于一个因子,各组间的变量也是线性无关的。最后分别对各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由于各组内的变量极其相关,故只取第一主成分也就是综合主成分即可代表,求出各组第一主成分的得分Cj(j=1,2…k)。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把p个变量指标分为k个组,以各组的第一主成分得分Cj(j=1,2…k)为各组的得分,以因子旋转后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

W=(j=1,2,…k),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WC,(i=1,2,…n),最后根据综合得分的多少进行排序。

三、实证分析

根据上面的模型,本文把在上证50指数中的前30只股票作为样本,将主营业务收入(X1)、主营业务利润(X2)、利润总额(X3)、净利润(X4)、总资产(X5)、净资产(X6)、净资产收益率(X7)、每股净资产(X8)、每股资本公积(X9)、每股收益(X10)。这样得到了30*10的原始数据阵(略),我们以样本的相关矩阵为依据,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初始公因子,在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方法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系数很难解释各个主成分,况且X8、X9的载荷系数为负,也就意味着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资本公积金增加时,该公司的综合业绩得分就会下降,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所以通过最大方差旋转后在各因子中负荷系数较大的变量作为一组(见表2),则分为以下三组。(X2,X3,X4,X5)、(X1, X6,X7)、(X8,X9,X10)。然后分别对这三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由于各组变量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都达到80%以上,故各组都只取第一个主成分列于表3。

表2 最大方差旋转因子负荷系数

表3 各组主成分分析结果

由表2和表3我们建立如下综合评价模型:

F=C+C+C,C、C、C分别为:

C=0.5247+0.5430+0.4773+0.4779

C=0.5078+0.5463+0.4857

C=0.5489+0.4988+0.3976

(注:这种评价方法不一定要求使各因子必须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只在用第一主成分进行评价达不到理想效果时才使用。)

将各评价单元的标准化后的数据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各个上市公司的综合业绩的得分,见表4。

表4 按综合得分之值排序

综合得分为正代表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处于所研究样本的整体平均水平;同理,这里的综合得分小于0并不代表综合业绩小于0,而是代表这些上市公司的综合业绩低于所研究的样本的整体平均水平,表现为综合得分小于0。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上证50指数中的股票在2006上半年经营业绩差距很大,如综合得分最高的和最低的相差3.3526。但是总体而言上证50指公司的综合得分呈相关区间内的正态分布,但由于上证50指涉及的都是效益历来较稳定的国有大中型或其它类型企业,且未考虑ST公司(specical treat公司)的情况,因此,上述分析结果还不足以代表整个上海股市2006上半年经营业绩情况。但在上证50指数公司范畴内部,这种分析是有意义的。一方面它可以为上证指数专家委员会进行成份股筛选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四、结论

从表4可以看出,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众多的指标,使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组合主成份分析法,可以计算出个股综合业绩的综合得分,结果可靠。这样投资者可以对各个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的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另外,上市公司业绩的组合成份评价方法应用广泛,可以结合聚类分析认识水平,将其运用于判定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布类别;也可以运用于公司破产预测等。希望我们提出的这种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的方法能为今后研究中国股市规律及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的同仁们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基本分析[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洲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通知[J].财务与会计,1999(8).

[3] 金浩:经济统计分析与SAS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 侯文:对应用主成份进行综合评价的探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

篇5:分公司业绩完成统计表

一、贸易统计内涵的多元化要求教学内容丰富,在贸易统计教学中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才能完成教学

其一,在教师的课堂讲解中应将讲解的内容提纲制作成教学ppt,根据讲解进度逐一展示。其二,贸易统计教学需要使用大量的文献、数据和资料,所以教学准备不仅仅是ppt课件的制作,还应该包括相关课程内容研究文献或相关政策文献和教学录像资料的收集。至于教学中使用的统计数据通常来源于网络,所以笔者建议数据的收集可以在课堂上直接通过链接上网查找和下载。这样更贴近于实际应用,而不仅仅是一次教学活动。其三,对于贸易统计分析中可能需要的一些动态演示,或是要通过推导形成计量分析模型,可以利用现代高技术的ipad完成教学演示来替代传统的板书。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和板书相比,ipad演示更加节省时间,使得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氛围更加生动。二是ipad演示可以使得教师脱离讲台的束缚,走进学生、融入学生,让学生觉得课堂不是教师和学生对立而站的关系,而是肩并肩交流的过程,从而打破师生之间的对立和敬畏心理,可以为后续的师生之间的研讨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

二、贸易统计教学应该是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过程,需要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

现代的学生是“90后”的一代,自从可以独立认识世界开始就已经接触网络世界。对于知识的学习,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所以被称之为“网络的一代”。因此,在贸易统计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减少不必要的、或完全可以自学的课程内容介绍,增加学术研究的讨论和实际问题的分析环节。对于完全可以自学理解完成的知识,只需要教师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进行网上自学,在课堂讲解中稍加点拨即可。对于课堂教学中需要研究讨论的实际问题和现象的分析也需要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进行资料和文献的收集,便于课堂讨论的完成。通过三年的教学,笔者发现学生非常愿意完成这样的工作。一方面,现在的学生思维非常独立,希望可以在课堂上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另一方面,大家不愿意在课堂上表现得不如别人。所以学生的事前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课堂教学十分顺利。

三、不论是贸易的统计核算还是计量分析,其实质目的是解决贸易统计中出现的问题

研讨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投入实践环节,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统计分析、参与学术研讨活动。对此笔者称之为贸易统计的实验教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注重将学生学习与学生的实习、实践以及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在案例教学中掌握研究的思路,在实践研究中积累研究的经验。目前贸易统计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其一,是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设置了校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每年都有约100个项目指标供学生申报,为期一年,研究经费1万元/项。笔者要求贸易统计课程学生以贸易统计的研究内容为研究方向,积极申报科研创新项目。目前本专业学生以贸易统计相关研究为方向已申报学生创新项目7项。其二,参与教师科研团队。本校统计学专业相对团结,教师的科研活动形成两个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其中之一即为服务贸易统计研究方向。在贸易统计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笔者着力向学生介绍了服务贸易统计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和目前的学术前沿。学生通过贸易统计课程的学习结合教师科研的方向自主联系相关教师(因为本校统计学专业学生相对较少,所以基本上专业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认识),讨论是否可以参与科研活动。目前累积已有不下20人次学生参与了教师的科研活动,并将科研内容持续转化为今后的毕业论文研究题目。其三,参与贸易统计实践。最近本校统计学专业正在积极筹建贸易统计调查实验室。建立该实验室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贸易统计的实践工作,了解贸易统计的核算、贸易统计的数据收集、贸易统计的定量分析和贸易统计的指标体系建设等相关内容。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作为一名统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流程和职责所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后从事贸易统计调查工作积累经验。

四、贸易统计教学是本校统计专业教学的特色。即便如此,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更明确的定位

国际贸易研究包括了有形产品贸易(货物贸易)和无形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两个主要内容。在贸易统计课程建设之初,笔者就教学重点设置问题向本校统计学和国际贸易专业相关领导进行了咨询,并得出贸易统计教学应将重点放在服务贸易统计教学之上的决定。为了更好的突出服务贸易统计相关内容的研讨,在贸易统计课程建设中,我们着重加强了软、硬件基础的建设。一方面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关于服务贸易BOP统计和FAT统计的文献,要求学生阅读并讨论;另一方面,我们积极筹建服务贸易的统计调查实验室,申报服务贸易FAT统计调查设计研究相关科研课题。让学生投身于服务贸易FAT统计调查工作中,通过服务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选择、抽样方法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的实施、数据的收集、录入、整理和分析,更好地理解服务贸易的FAT统计工作。

综上所述,在贸易统计课程建设中强化研讨型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应用统计知识与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相结合,有利于国际商科通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设,有利于扩展统计学学科体系建设。因此,笔者认为在课程建设中坚持并完善研讨型教学是值得提倡并应该推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向。

笔者建议ppt仅列出教学提纲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一方面这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的听讲。如果是完整的教学内容,学生有可能觉得反正内容都在ppt上,于是上课的思想不集中,导致后续无法跟上讨论的思路。另一方面,仅给出教学提纲可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代入自己的思考,再和教师的讲解作比较,更容易让学生发现是否存在考虑不周或应该更好地思考。

参考文献

[1]赵宏博“.研讨型”教学方式构想与实施——浅谈描述基础教学[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1, (7) .

[2]张曙, 张益南.研讨型教学方法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 2011, (6) .

[3]贾怀勤.在地贸易统计还是属权贸易统计——FDI%对传统贸易统计的颠覆及其对策[J].统计研究, 2006, (2) .

[4]高燕妮.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电子政务, 2008, (9) .

篇6:分公司业绩完成统计表

据《投资者报》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云天化(600096.SH)是2013年派现募资比最小的公司之一。因其派现为零,而募资额达到137.48亿元,成为2013年募资最多、派现最少的公司。

资料显示,云天化的募资用来购买股东公司的资产,实际上是资产重组。2013年融资同时公司并未分红。1月2日,云天化证券投资部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2012年公司亏损,因此2013年并没有派现分红。”

不过完成资产重组的云天化,业绩并没有因重组而扭亏。其2013年三季报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4.6亿元,净利润亏损8.5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4%。

未来公司是否能够扭亏?上述云天化证券投资部人士则表示无可奉告。

137亿增发注资

早在2012年2月,云天化就开始筹划重大资产重组。2012年6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

2013年5月21日,云天化公告称,5月13日,交易标的资产已过户至云天化名下。公司定向增发的9.75亿股股份的证券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

其中,云天化集团8.18亿股,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7237.70万股,云南江磷集团2017.41万股,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1801.47万股,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470.67万股,云南冶金集团235.33万股,云南金星化工有限公司117.63万股,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3828.10万股。

以每股14.10元的发行价计算,云天化此次共募集资金137.48亿元。其融资规模仅次于兴业银行,在2013年200多家增发企业中位居第二。

以此作为对价,云天化向上述八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法持有或有权处置的云天化国际100%的股份、磷化集团100%的股权、天安化工40%的股权、三环中化60%的股权(包括直接购买的云天化集团持有的三环中化20%股权,以及通过购买云天化国际全部100%股份而间接控制的三环中化40%股权)、联合商务86.8%的股权(包括直接购买的云天化集团持有的联合商务50%股权,以及通过购买云天化国际全部100%股份而间接控制的联合商务36.8%的股权)、天达化工100%的股权(扣除本公司以现金4000万元购买的部分)以及云天化集团直属资产。

业绩不佳剥离不良资产

此前,群益证券认为,交易完成后,云天化的收入和利润规模均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交易完成后云天化的盈利规模将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不过,2013年5月份重组完毕后,公司净利润并未大幅提升。2013年上半年和第三季度公司反而出现大额亏损。高华证券认为,“在行业整体毛利率较低的情况下,销售管理费用和融资成本高企仍将是云天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群益证券表示,云天花2013 年上半年亏损5.26亿元,其中玻纤业务贡献了将近一半的亏损。在此次重组之前,2012 年玻纤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37%,该业务亏损3.64 亿元,占2012 年公司亏损额的68.9%。2013 年5 月公司资产重组后,玻纤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收入的比例缩小到7.15%,但是其亏损占公司亏损总额的48.3%,依然占比较大。

为了提振公司业绩,维护股东利益,云天化决定将玻纤资产剥离出售给控股股东。2013 年9 月,公司股东大会同意将玻纤资产出售给控股股东,同年11月获得证监会批准,日前交易完毕。

云天化以47.6 亿元的价格向控股股东出售了玻纤资产(CPIC92.8%股权、天勤材料57.5%股权以及珠海复材61.67%股权),控股股东以5.4 亿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32.34%,其中无限售股定价9 元/股、限售股定价8.55 元/股)作为对价购买。交易完成后公司注销对价股份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其中标的资产评估价值合计45.8 亿元,最终交易价格为47.6 亿元,溢价4%。

2013年12月5日云天化公告称,已经在当日完成了相应股份的注销。

业绩巨亏扭亏无期

群益证券认为,玻纤资产剥离后,公司具有资源优势的综合性化肥生产商的战略定位更加清晰。

公司拥有磷矿资源储量6.95 亿吨,磷矿石产量超1000万吨/年,产能磷酸一铵产能93万吨、磷酸二铵415万吨、复合(混)肥276万吨、尿素约136.2万吨、聚甲醛9万吨、重钙70万吨。其中,磷肥、磷矿及聚甲醛产能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一。公司磷肥业务覆盖集磷矿勘探和采选、磷酸制造、合成氨生产、磷肥加工、商贸流通等,实现了磷肥产业的一体化。

不过,云天化三季报显示,公司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95.81%。云天化表示,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低迷,主要产品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玻璃纤维、聚甲醛等价格下降导致毛利减少;同时运费上涨导致销售费用增加,资金结构变化及部分工程项目转入固定资产停止利息资本化导致财务费用上升。

数据显示,云天化在201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51亿元,同比下滑254%。这是继2012年亏损5.28亿元之后,净利润进一步下滑。

群益证券认为,云天化子公司磷化集团目前拥有磷矿储量6.95 亿吨,占了全国磷矿储量的18.8%。磷矿石作为磷肥制造的重要原料,公司拥有的巨大储量保证了自给,有利于规避磷矿石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具有磷矿石资源的一体化磷肥企业由于低成本优势将逐渐胜出。对于云天化来说,需要静待磷肥行业景气复苏。

公司何时可以实现扭亏为盈?云天化证券投资部人士表示,不接受记者的采访。

篇7:养殖公司业绩集体下滑

数据显示, 截至4月4日, 畜禽养殖行业15家上市公司中, 已有8家披露2014年一季度业绩快报, 除了顺鑫农业外 (主要因白酒和房地产业业务盈利上升) , 其余7家公司全部预测2014年一季度将面临亏损。其中, 牧原股份、雏鹰农牧、大康牧业由于生猪价格暴跌出现亏损。

3月29日, 牧原股份公布业绩修正公告, 2014年一季度大幅亏损4 500万-6 500万元, 而此前预测值为盈利2 331.6万-3 497.4万元, 两者相差巨大。3月31日, 雏鹰农牧发布业绩预告称, 预计一季度亏损8 160万-9 792万元, 而上年同期公司盈利5 440万元。而大康牧业也公告, 预计一季度亏损300万-500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878.80万元。亏损原因同样是2014年第一季度生猪及猪肉价格在2013年第四季度的基础上继续下滑。

篇8:中药公司业绩分化

两年前,多少中药公司为进入医保目录欢呼雀跃,因为进入目录则意味着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张,但是现在他们要面临的情况是药材价格大幅上涨,而那些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却极难进行市场化提价的尴尬。

当年医保的“甜奶酪”如今却变成中药公司手中的“烫山芋”!

10%~400%,这是今年一季度以来中药材的涨幅区间。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天气、游资炒作、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原因,中药材价格进入上涨通道,根据中药材信息中心的数据,今年4月该中心所监测的537种药材中有399种价格同比上涨。

“(当前)个别品类的药品生产企业已经出现倒挂现象,企业选择停产、减产等方式来应对成本的上升。” 东阿阿膠总经理秦玉峰日前在第三届中国品牌药企沙龙(以下简称“APS”)上如此表示。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考察全部51家中药类上市公司后发现,业绩分化已经出现,产业链上游企业将会受益于原料价格上涨;那些定价能力不强又面临医保产品提价限制的公司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相应的产业链完善、拥有品牌、并掌握上下游资源的中药企业或许在未来会有较好的表现。

中药材价格飞涨

从2009年甲流引发金银花价格上涨开始,再到2010年初西南大旱令三七身价倍增,这些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中药材价格已经经历了成倍的增长。

今年中药材更是出现不分地域、不分品种全面上涨,涨价范围之广、幅度之大,创十年来新高。

《投资者报》记者从中药协会了解到,三七在2006年时每公斤仅55元,到今年7月初上涨到每公斤350元,而且去年4月曾经达到过最高价每公斤550元,四年时间翻了10倍;黄芪五年前的价格为每公斤7元,现在则是每公斤34元;而太子参四五年前每公斤22元,目前价格涨至240元,据浙江中药材网上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太子参就涨了七八倍。

中药材价格上涨因素,包括过度开采、流通环节加价、天气原因以及人为的炒作等。

国都证券分析师王寅表示,自2000 年以来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大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西南旱灾,使得中药材产量逐年减少。

其次,中药材种植和收割的人工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均逐年提高,直接导致中药材贸易成本上升。

因为中药材大多来源于自然生长的植物或动物,相对于更多是依靠流水线和集约化生产的西药而言,中药材手工操作的特点就需要大量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上涨,最终推高了中药材的市场价格。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看来,中药材的属性首先是农副产品,在很多农产品普遍涨价的大背景下,中药材适当涨价有其必然性。

云南白药董事长王明辉7月初在APS上表示,公司去年在原材料采购上的多支出了4000万,加之人力成本上涨、融资成本增加等因素,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类生产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难题。

中成药价格的医保“帽子”

药材上涨让中药企业成本大增。但由于目前临床常用的102种中成药都已进入医保目录,这些中成药不能自主调价,让中成药企业“很受伤”。

“目前大型中药品牌药企多数产品都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价格管制,要调价基本不可能,所以中药很难通过提高价格转移疯狂上涨的成本。”江中药业非处方药(OTC)销售部大区总监姜继刚7月13日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表示。

在成本大涨的背景下,进入医保目录的中成药是否在价格上会有所松动呢?《投资者报》记者就此采访发改委价格司,该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没有调价的计划,而且当初设立基本药物目录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药品涨价。

方正证券一名研究员则表示,中药企业曾经因为产品进入医保目录而狂喜,事实上也使多数药企产品销量大增,但中药企业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享受了销量大增的好处后,还要给产品涨价。该研究员表示,“企业只能自行解决成本问题,目前部分中药材价格已有所回落。虽然下半年不会大跌,但一定会有所回归”。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也表示,成本上涨主要靠企业自行解决,尽管进军上游环节有难度,但大家协作解决问题,总能找到解决之道。这从侧面来说,就是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很难涨价。

可见进入医保目录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进入目录的产品可渗透的医院终端迅速扩大,相应的消费人群迅速增加,产品销量大增;但另一方面,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也必须接受国家对其最高零售价格的限价管理和医院医疗保险金额的控制。

据统计,除了片仔癀、紫光古汉、莱茵生物、健康元、康美药业等12家中药企业外,大多数中药企业主营产品都进入了医保目录,在叩开医药药房大门的同时,这些企业也不得不承受产品难以提价的阵痛。

中药企毛利普降 转嫁成本难

成本大涨,产品却不能轻易涨价,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一个“面粉贵过面包”的例子是,规格为60片/瓶的复方丹参片成本价3.28元,而产品中标价只有0.95元。

部分产品更是出现停产。由于金银花等中药材的成本高涨,同时由于国家实行“限价政策”,同仁堂自去年底就停产了板蓝根颗粒等感冒药。

受年初以来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大部分中药企业第一季报业绩低于预期,毛利率普遍降低。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加快,成本压力加大,利润增速与盈利能力下滑,其中,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两个子行业的毛利率变动最为明显,受到药材涨价影响较大。

2011年1到4月份,医药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077.5亿元,同比增长了28.95%,但是与此同时,4月单月行业毛利率为28.52%,较3月单月的30.94%降低了2.42%。这两个数据说明虽然整体行业份额在扩大,但是毛利却在降低。

另外,根据《投资者报》统计,中成药生产占药企主营收入90%以上的企业共有17家,包括嘉应制药、紫鑫药业、奇正藏药、独一味、同仁堂等公司,其中有10家企业今年一季度及去年全年的毛利率同比出现下滑,毛利率下滑较为明显的有仁和药业、紫鑫药业,这两家企业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均较去年同期下滑20多个百分点。

当然,对于定价能力强的企业,毛利率却未受到影响,反而逆势上升。比较典型的是东阿阿胶。随着阿胶块的上涨,东阿阿胶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达到66.67%,较2009年一季度(当时中药涨价潮刚刚涌起)上升约22个百分点。只是这样的公司在中药企业中毕竟是少数。

中药公司业绩分化

在成本大涨、价格提升空间受限,以及进军上游药材种植环节短期难有收益的情况下,中药公司业绩分化在所难免,那些中药产业链下游企业成本压力较大。

其中,江中药业在成本压力面前受到的冲击最大。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下降5.19%,而其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只有40.13%,较中药材大幅上涨之前的2009年一季度,毛利率下滑了近23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在所有中药公司中是最高的。

另一方面,成本的上涨会令中药产业链上游企业显著受益。中药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和贸易、中药饮片或中药配方颗粒。

而产品多元化,对稀缺中药材资源依赖性小的企业在此轮中药材涨价中影响较小。此外,产业链完善,掌握上下游资源的中药企业也可能有较好表现。

比如,拥有国内最大中药材贸易市场的中药饮片龙头企业康美药业其产业链一体化就是优势所在,公司是目前A 股市场上中药饮片行业产业链最长的公司,业务涉及中药饮片行业的各个阶段,公司的业务范围目前包括中药材市场、中药饮片加工和销售、快消品、新开河品牌红参等精制、贵细药材以及医院等,在各地也拥有在建的物流中心。

受原料涨价影响较小还有具有较强定价权的优质中药企业东阿阿胶和片仔癀。

为了考察51家中药企业在药材涨价潮中的受损受益程度,《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依据主要药品原料涨幅、中成药生产占比、定价能力(包括最近三年毛利率变化以及药品是否进入医保目录)等三大方面进行考察,并给予评分。

上一篇:英语作文10篇欣赏下一篇:学校实践部十二月份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