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4-05-16

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精选6篇)

篇1: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总第364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32期

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 杨雪鸿 杜明 叶扬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成都、眉山、资阳、南充、乐山等地就加强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我们分析认为,四川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喜人,也形势逼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充分认识加强我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人口众多、区位特殊,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围绕“三江”(长江、岷江、嘉陵江)治理,强力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农村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村生态环境形势总体上仍然严峻,既面临自身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也肩负着确保长江中下游环境安全的重任,环境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尖锐。

(一)农村环境污染占整个环境污染负荷增大。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四川经济总量翻了数翻,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6.42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12506.30亿元,增加了66倍;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123.3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3903.4亿元,增加了31倍,经济高速发展,而环境质量充满挑战,农村环境质量状况仍日趋恶化。根据我省环境容量分析报告,全省农村污染负荷占整个污染负荷比重已达到30%-40%,部分地区达到70%。我省仍是农业大省,大多数居民还生活在农村,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相当严重,工业及城市污染逐渐在向农村转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状况仍在蔓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群众投诉明显增加,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农村。

(二)农村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由于长期以来在环保工作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致使农村环保工作滞后于城市环保工作。据统计,目前全省农村每年产生的十多亿吨生活污水基本上任意排放,约1697万吨生活垃圾也是随意倾倒;化肥年施用量达220万吨(有效成分),农药年使用量达5.63万吨,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70%,农膜年使用量达9万多吨,回收率却很低,造成了农村水体、土壤环境恶化和耕地地力下降。一些地方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超载放牧等行为屡禁不止,加速了农村生态破坏。不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就会动摇“三农”的基础,会妨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更会使得我省多年来取得的城市环保工作成果难以巩固。

(三)农村环境状况不适应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省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农业农村经济落后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农村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当前,城镇发展与农村环境状况成反比,2000年至2007年间我省城镇化率年均增幅1.3个百分点,2008年城镇化率达到37.3%。但是,全省有3700多个乡镇没有环保基础设施,绝大部分行政村还处于空白状态。污水直排,垃圾乱倒,许多乡镇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近7000家,特别是近年来畜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除牧区州外,许多市畜牧经济已占整个农业经济总产值的40%-50%,但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剧,分散养殖的畜禽粪便基本没有处理,同时绝大多数的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达不到环保要求,大量养殖废物直排河道,严重污染水体。目前,我省农村生活污染日益加重,土壤污染面也在扩大,面源污染状况令人担忧,“垃圾围村庄,臭水满河塘,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我省一些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如果对农村污染再不加以严格治理,难以有效推进当前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目标,会严重影响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和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建设,严重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乡镇工矿企业粗放型经济加重了农村污染。工矿企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目前,全省乡镇工矿企业140多万个,布局分散,技术层次较低,“三废”排放量居高不下,治污水平较低,个别工矿企业不按法规建设治污设施,污染减排问题愈加严重。

(五)饮水安全形势仍堪忧。部分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饮水安全认识还不足。目前,我省农村水环境功能区中相当部分饮水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有效保护,存在农村水源地分散、污染源杂、管理混乱、投入不够、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供水管网基础设施陈旧,水厂供水处理工艺落后。约有2/3的水质达不到水环境功能要求,部分地区的浅层地下水甚至承压水也受到一定污染,水质型缺水威胁增大,全省32条重点小流域中有16条达不到水质标准。水葫芦等外来入侵有害物种仍在蔓延,影响水质安全。全省仍有3000多万农村人口需要改善饮用水卫生及利用条件。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油类等。

(六)广大人民群众对清洁空气被污染难以承受。目前,农作物秸秆年还田率不足1/3,秸秆焚烧产生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乡镇特殊的自然和生产生活环境,机动车尾气、扬尘、煤烟、噪声等治理进展缓慢。全省约1/3乡镇空气质量受颗粒物污染仍较严重,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环境污染状况恶化导致了四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影响农产品安全,危害农民群众健康。二是影响农村污染减排,制约推进生态省建设。三是影响城乡统筹发展,阻碍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环境是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重要时期,必须痛下决心,下大力气治理农村环境,维护农民环境权益,促进农村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根据近几年我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和经验,分析我省农村建设发展的态势,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家园,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方向,以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为主线,以建设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点,以建设生态省为载体,以农村污染减排为重点,以加强保护和加大治理为抓手,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的,奋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推动我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二、强力推进新时期我省农村环境保护的五个重点

(一)强力抓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饮水安全是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各地要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党委、政府的基本职责,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饮水安全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一是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做好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及评估工作,建设好备用水源,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建立上下游水质联动机制,尽快解决“上游排污口”即为“下游取水口”的问题。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监管,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二是要把水源保护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三是要依法加强水源水质监测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常规和应急监测设备,加强人员调配和工作经费投入,提高监测质量,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四是要制订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和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

(二)强力综合治理小流域及湖库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小流域及湖库环境污染是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突破口。各级政府要以32条重点小流域为重点,按照《岷江、沱江、嘉陵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32条重点小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落实治理规划。要建立32条重点小流域市州及县际交界断面监测网络,分清责任,落实治污主体。要综合治理湖库环境污染和整治小河(沟、渠)污染,努力恢复农村河沟池塘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要有效遏制水葫芦等外来入侵有害物种污染环境,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维护农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鼓励农村林网建设,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

(三)强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一是强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一要认真治理农业生产污染。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金土地工程”、“沃土工程”等,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三要建立适合省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加强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加快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强力治理农村生活污染。各地要切实加快生活污染整治步伐,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等不同类型制定乡镇和村庄环境保护规划,综合整治以场镇为重点的农村居民聚居点环境,积极引导农村居民改变生活陋习。在经济发达以及人口稠密地区,实行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周边村镇的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推进农村垃圾的分类收集,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的村镇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就地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加大农家乐等农村休闲娱乐场所的污水治理力度。按照国家农村户

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作。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气化、发电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当前,我省正在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按照“四化”(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标准,重点推进城镇“七好”(垃圾收集好、污水处理好、广告设置好、车辆停放好、摊点摆设好、环境绿化好、文明习惯培养好)和农村“四好”(垃圾、污水、杂物、污泥清理好),有序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活动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强力治理养殖污染。要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这个提质扩面,也应当包含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要同时抓。要本着“多还旧账,不欠新账”的原则,以县为单位,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大力推进健康养殖,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处置畜禽排放的污染物,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污染防治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重视畜禽散养污染治理,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要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科学规划水库、湖泊、河流水产养殖的规模,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监管,确保湖库河流的水质安全。

(四)强力控制农村地区工矿污染。一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优化农村工矿业发展布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二要加大农村企业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三要加强园区内和园区间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四是要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老矿区要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矿山损毁土地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对矿渣、废石、尾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矿区污水、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对矿山开发造成滑坡、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及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新建矿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落实尾矿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及土地植被恢复措施,防止发生水土流失。

(五)强力推进农村生态保护示范创建活动。一要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创建活动为抓手,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染,重点治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较强经济实力、良好生态环境的乡镇、村庄率先达到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要求,不断巩固生态示范创建成果。二要加快发展农村生态庭院经济。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发展多种农村生态庭院经济,推广眉山市洪雅县“四加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即:一乡一示范、一村一产业、一组一风貌、一户一循环)。推广眉山市丹棱县“两池六改一集中”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模式(即:每户修建一个沼气池和一个污水处理池,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改庭院,垃圾集中处理)。推广广元市苍溪县“六个一+三配套”农村庭院建设模式(即:一口沼气池、一口防旱池、一口卫生井、一条硬化路、一套生态农居、一个生态经济园,园、圈、气生态循环建设配套,退、改、调生态环境建设配套,庭院经济与庭院文化配套)。推广成都市双流县环境优美乡镇高起点、多样化的创建模式。

在全面推进我省农村环保工作中,必须做到“五个严禁”:严禁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禁直接向江河湖库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严禁在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进行污水灌溉;严禁在禁烧区内露天焚烧秸杆;严禁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建设。

三、认真落实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保障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不少地方对城市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而对农村环境保护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农村环境保护压力大、任务重。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统筹兼顾,联动推进。

(一)积极推行“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各级政府是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环保监管、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务求取得成效。要实行农村环境安全“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和部门的农村环境安全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第二责任人,分管领导一手抓分管业务,一手抓环境安全。要根据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成效。本区域内出现重大环境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对为农村环境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健全基层环境保护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县(市、区)和乡(镇)环保机构及能力建设,积极探索设立县(市、区)环境保护派出乡(镇)或片区环保机构监督体制,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立乡(镇)或片区环保机构,并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加强行政领导和农村环保人员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基层环保执法监督体系。

(三)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各级政府应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预算常态制,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并逐年增加。各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及有关涉农部门的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资金集中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省、市、县三级在当年所征收的排污费中应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并逐年增加。要建立项目资金推进制度,制订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措施;针对那些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污染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集中进行整治,对经过整治污染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村镇,实行“以奖促治”;在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等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中,对经过建设,生态环境达到标准的村镇,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投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生态示范工程、食品基地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监管等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

(四)强化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各级环保部门,尤其是县级环保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农村集中工矿区的污染的环境监测。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开展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要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五)重视发挥科技支撑和宣传教育作用。充分整合科技资源,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农村环保技术科技攻关,从政策和资金上特别扶持和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并对科技创新带头人给予物质奖励。要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积极推广

环保实用技术。要把环境管理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挂图、板墙报、环保知识下乡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动员和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都要依法征求村民意见,确保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9-11-19录入用户:admin-swzys)

篇2: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00期

四川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调研报告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今年春夏以来,我们就四川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到成都、达州、广安、广元、乐山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巴山蜀水的广袤农村,一个个新型专合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千千万万个农民正逐步组织起来走向合作经济之路。这是一条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富裕的光辉大道。本调研报告对四川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并对下一阶段专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四川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回顾与现状

(一)农村改革前合作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建立后,我省合作经济和全国一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上世纪50年代,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合作化运动,从个体农民经过互助组、土地入股的初级合作社、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高级合作社,直至发展到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以“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存在了20多年,由于在所有制上过于求“高”求“纯”,规模上求“大”,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群众自主经营发展致富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期,我省农村改革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民个体自主经营发展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带来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但另一方面,许多地方的集体财产分光卖光,较大比例的农村集体经济已经名存实亡,据典型调查,60%以上的村、组没有集体收入,“空壳村”、“空壳组”普遍存在。农村实际上形成了以农民家庭独立自主经营为特征的小农经济格局,个人“分”的一层比较彻底,而集体“统”的一层基本不起作用。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进入买方市场以后,单家独户的农民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不相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省农村各种专业协会应运而生,广大农民群众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始了创建新型专合组织的探索。

(二)新时期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新型专合组织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期。大约为整个80年代。80年代初期,我省农村专合组织随着农村改革的起步而兴起,其初始形态是农民创办的各种专业协会,其中科协、农业部门起了很大的作用,供销社也在自身改革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的主要功能是为会员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到1985年,全省农民专业协会达0.93万个,占全国七分之一,协会会员25万多人;1987年,协会发展到1.9万多个,入会农民39万余人。这一阶段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期。大约是从90年代初期至2002年。这一阶段农村专合组织在数量上有起有落,趋于稳定,到2002年全省各类农村专合组织约8500个;从质量上看,协会服务功能从技术、信息服务向购销、加工领域拓展,出现了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专合组织。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期。大约是从2003年至今。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2年底以来,省委高度重视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把它提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推进四川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高度。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专合组织发展问题作出重要批示。2003年全省首次召开了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发展成绩,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推动全省农村专合组织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召开了全省农村专合组织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动专合组织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到2005年底,全省已有农村专合组织1.33万个,比2002年增长57.5%,年均增长16.3%,成员农户278.5万户,带动农户879.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4.7%。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呈现多元化、多层化特点,出现了一批比较有规模、有影响的专合组织。它们已渐渐突破地域、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把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组合起来,有的还进行了资金合作。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居于全国前列,2005年初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专合组织发展试点省。

(三)四川农村专合组织发展的新探索

1.把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与发展专合组织相结合。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农村工作由直接行政指挥向政治领导、间接管理和综合服务为主转变。我省一些地方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专合组织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村党支部领办、引办专合组织,专合组织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农村专合组织紧紧依托和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的转变,使农村党支部有了“大舞台”,农村专合组织有了“主心骨”,农村产业发展有了“好路子”。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称之为“支部+协会,农民得实惠”。

2.政府支农资金开始重点投向农村专合组织。过去政府支农资金一般通过项目投放使用,资金使用效率,特别是带动性往往不十分理想。南江县等一些地方通过抓专合组织发展,把有限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支农项目资金以及社会支农资金捆绑起来,按照一定比例与合作社社员入股资金配套,无息提供给合作社发展周转。这样,通过有限的政府支农资金作为载体,引导社会资金和农民资金投向合作社,又切实加强了对政府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合作经济事业的积极性,由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

3.农村专合组织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实现了发展的有效对接。我省一些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服务农民的原则,积极投入到农村专合组织发展中,为自身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五通桥区农村信用社对专合组织实行了联户担保贷款,较好地解决了专合组织发展中的资金难题。南江县南江黄羊光彩合作社将社员股金在农村信用社开设专户并接受监管,合作社起到了贷款中介、信誉认可和协助回收贷款的作用。信用社也对合作社贷款实行了利率从优、期限放长、手续从简等优惠政策。

4.农村专合组织向紧密型方向发展。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大多数为利益联结不紧密的松散型协会,目前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松散型协会、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就有了发展紧密型合作社的愿望。不少市、县因势利导,开始从政策上积极引导专合组织向紧密型合作转变。这类紧密型合作社大多以产业为依托,以资金为纽带,以股份合作和购销合作为特征,较好地实现了农民的利益联结和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产业化经营,虽然目前还很弱小,但却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

二、农村专合组织的作用、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专合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一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专合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扩大了经济规模,促进了技术、信息、资金、品牌、市场等资源的共享,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苍溪县生猪专业社在与加工企业进行购销谈判时,凭借其规模和质量优势,最终使企业以每公斤高于散户0.4元的价格收购社员肥猪,较好的代表了社员利益。蒲江县果品协会、隆昌县禽苗协会、五通桥养鸡协会在收集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生产、协助会员销售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促进了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进程。农村专合组织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帮助农民紧紧围绕市场调整种养结构,积极发展质量好、效益高、市场前景广的农畜产品,促进了“一村一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与龙头企业、市场的联结,推动了农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基地化生产,加快了传统种植业向特色种、养、加工产业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三是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农村专合组织在农业技术的服务普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社、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四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商品率,促进了农民增收,尤其是成员农户效果明显。据有关部门调查,四川专合组织成员农户收入水平比一般农户高20%左右。

(二)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实践中的问题

一是专合组织的经营机制不完善。相当部分的专合组织没有真正建立起民主管理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规章制度往往停留在纸面上,有的专合组织负责人在较大程度上控制了专合组织,普通成员参与程度低,互助合作性质少,有的甚至演变为私人企业。

二是专合组织的结构不合理。我省农村专合组织中组织结构松散、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的专业协会过多,比较规范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较少,集体经济数量更少。专合组织总体结构层次较低、较散,导致整体质量不高,作用发挥有限。

三是专合组织经济实力弱。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大多数经济规模不大,几乎没有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积累少,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有的维持正常运转都困难,一旦发生市场风险,难以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四是培育扶持的政策力度不够强。农村专合组织起步发展阶段亟须国家扶持,中央、省对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许多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措施。但总体看来,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还有差距,特别是财政、信贷和税收方面力度不够。

五是法律地位不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至今尚未立法,我省专合组织有的在工商部门登记,有的在民政部门登记,有的建立若干年至今尚未登记。专合组织法律地位不明,既难以对外进行经营活动,一旦出现经济纠纷,又会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影响专合组织的规范化发展。

三、进一步推动农村专合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内容。而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又是根本,对集体经济十分弱的四川来说,鼓励农民走新型合作经济之路是省委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推动农村专合组织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鉴于我省农村专合组织仍处于数量型扩张的初级阶段,当前应进一步重视专合组织的发展质量,以质量带数量,以质量促发展,推动专合组织向质量型发展转变。建议我省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加强对省内外合作经济发展典型经验的学习交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合作经济知识的培训,着力培养合作经济工作干部、合作社辅导员和合作社带头人,争取在近年对全省的合作社干部进行一次轮训。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在2007年召开一次全省性的提高农村专合组织发展质量的大会,把2007年定为合作经济发展质量年。

(二)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对专合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

我省要进一步抓紧落实已经出台的农村专合组织政策,并根据新的实践研究新的政策措施。省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应建立合作经济专项基金或专项资金,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合作经济的导向作用,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和广大农民对合作经济事业的投入;要改进政府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把重点向龙头企业倾斜逐步转移到向专合组织倾斜,探索把政府支农资金适当捆绑起来投向专合组织的途径。税务部门要重点研究、制定和落实对农村合作社的优惠扶持政策;工商、农业、畜牧、林业等有关部门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政策研究。各地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政策,完善政策,用活政策,为专合组织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专合组织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农村专合组织中的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商品生产,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重要转变。各级党组织都应重视和积极推动这个转变。特别是县一级党委,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转变的领导,积极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专合组织发展中发挥好领航作用。

(四)合理划分专业协会和合作社两大类专合组织

我省现有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分类标准不清,相互交叉发展,不利于提高发展质量。为了提高专合组织的整体发展水平,我省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应按照活动领域进行规范分类。可以考虑专业协会类定位为社团法人,主要在技术、信息等服务领域活动,发挥行业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作用,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合作社类定位为合作社法人,进入生产经营领域,成为经营实体,使其既区别于企业法人,又区别于社团法人。对一些已经进入经营领域的专业协会,要逐步改造为合作社;对一些松散型合作社,也可以转为专业协会。

(五)重视和支持专合组织向紧密型方向发展

以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为主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能够有效地把农民组织

起来发展规模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比较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利益。我省要重视和积极支持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的发展,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农户创办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专业协会和松散型的合作社向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转型。已经建立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要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增加积累,切实为社员谋取最大利益。同时,要积极支持集体经济包括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支持双层经营体制中集体一层通过发展逐步增加积累,重视和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示范作用。

(六)进一步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

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与其运行机制紧密联系。要按照合作社基本原则对现有合作社的运行机制进行重新塑造和完善,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合作社进行规范化建设试点。对新创建的合作社,从一开始就要抓紧合作社组织结构和利益机制的构建。对实行股份制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一般处于强势,资本优于劳动必然损害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关系。总的看来,现阶段应实行劳动合作优先和资本适当约束的原则,在分配机制上要逐步形成合作社按社员产品惠顾额分配和按股份分配两种主要分配形式的有机结合,体现合作社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密切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

(七)合作社要办好自己的经营实体

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实力弱,与其长期主要在技术、信息服务领域活动,没有及时进入经营领域有关。合作社要真正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靠山,必须兴办自己的经营实体,进入购销、加工领域从事经营活动,分享购销环节和加工环节带来的增值利润,逐步增加自身积累,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合作社要办好经营实体,必须注重培训自己的管理人才,广泛吸引人才,提高管理水平,政府应在人才和培训方面重点给予支持。合作社建立起强大的产加销经营实体,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八)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专合组织发展中的杠杆作用

农村专合组织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农村信用社对专合组织的信贷支持具有重要杠杆作用,随着合作社经济整体实力增强,资金信誉度不断提高,必然大量增加信用社的优质贷款客户群,增强信用社资金运作和支农能力。建议我省总结南江县“支部+专合+信合”经验和五通桥区信用社对专合组织实行联户担保贷款的经验,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扩大试点,发挥好农村信用社支持专合组织发展的资金杠杆作用。农村信用社也要把支持专合组织发展作为服务“三农”和拓展发展空间的突破口,最终实现合作社与信用社的双赢。

(九)加快制定合作经济地方性法规的步伐

农村专合组织的国家立法正在酝酿。为了促进我省专合组织的发展,省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要紧紧跟踪国家立法情况和进度,一方面要抓紧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一旦国家法规公布,我省配套性地方法规即可出台。关于专合组织的注册,我省可制定暂行规定,原则上专业协会可在民政部门作为社团法人登记,合作社可由工商部门新设合作社法人进行登记。

(十)把专合组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农村专合组织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村生产发展和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我省要把农村专合组织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抓农村专合组织发展促进和推动新农村建设。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专合组织发展受制于落后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建议各地要注意将新农村建设试点与专合组织的发展相结合,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来支持和推动专合组织的发展壮大。

组长:赵昂

成员:唐文超 何源

(提供单位:

篇3: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项目问卷调查资料。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至2008年底民族地区急救机构的资源配置、能力建设与工作开展情况。具体对象为四川省民族地区医疗急救机构,包括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的3个州级急救机构和所辖县的县级急救机构,绵阳市、攀枝花市、宜宾市、雅安市和乐山市所辖民族县(民族待遇县)的县级急救机构,共60个县(含民族自治县和民族待遇县)。共回收到3个州及52个县的资料。

2 现状分析

2.1 急救机构概况

根据返回资料,民族地区共有急救机构47个,包括5所州级急救机构和42所县级急救机构。其中2所机构为独立核算单位,分别是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2004年7月建立)和绵阳市急救中心平武分中心(2009年5月建立),其它机构均挂靠于当地医院(以综合医院为主,部分县包括中医院),采用与急诊科一体的形式。

从急救模式看[1],凉山州为指挥型,以州紧急救援中心为核心,基本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全覆盖,形成了120急救网络体系;甘孜和阿坝州为依托型,州、县两级均依托于当地医院,尚未形成网络体系,急救机构也未覆盖到全部民族县;其它民族县(民族待遇县)同样依托于当地医院,并纳入了当地以区域120急救指挥核心为中心的急救网络(见表1)。

参照《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08年报批稿)》[2](以下简称《标准》)要求,我国城市一般宜每18~50平方公里设一个急救机构,其服务半径约为3~5公里。目前全国多数地区的城市急救半径一般在7~8公里以内,郊区急救半径20~40公里。从本次调查数据看,民族地区县级急救机构的服务半径平均达到了318.2公里,平均服务面积达9397.2平方公里,远远超过上述要求,尤其是甘孜州平均每急救机构服务半径达到500公里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查地区中有54.3%的县级民族地区属于旅游景区,包括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九寨沟、黄龙景区。随着九黄机场的开通和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近年到九黄景区的游客量逐年上升;同时,甘孜州康定机场也已于2008年5月正式通航,到康定、稻城等高原旅游区旅游的人数也大幅增加,由高原缺氧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就诊率明显上升,但旅游区内医疗急救站点和急救员却严重不足。本次调查资料显示,位于旅游景区的民族县中,黑水、泸定、德格、九龙等多个县无急救机构,更无覆盖全景区的急救站点网络,九寨、黄龙旅游区内许多大型宾馆无医疗点或急救室,绝大多数景区工作人员未经急救知识专门培训,自救互救能力差,以致95%以上患者在现场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而失去最佳救治机会[3]。

2.2 急救机构主要设备情况

2.2.1 通讯设备现状

按照《标准》要求,每机构至少配备1套通讯设备,每套基本配置为:有线与无线通讯系统、120呼救系统、数字交换系统、UPS应急系统和数字录音系统。民族地区无任何州、县急救机构达到全套配置,尤其是数字交换系统和数字录音系统配备率极低(仅4.8%和2.34%),说明通讯设备配置严重不齐全(表2)。

2.2.2 急救车辆配置现状

按《标准》要求,城市急救中心(站)每5万人口应配1辆急救车,并明确规定“5辆救护车为城市急救中心的最小基本单位”。考虑到民族地区(尤其是三州地区)地广人稀、旅游景区众多、传染病防治形势严峻的特殊现状,其急救机构更需要配备充足的各种类型的救护车作为保障。据此,本文以每州级急救机构至少应配备5辆救护车为最低标准,各州、市的县级急救机构以每5万人应配置一辆救护车为最低标准。调查数据表明(表3),州级机构急救车的种类及数量均不足;县级机构中,凉山州县级机构和宜宾兴文县的实际急救车数量与应配置数量差距较大,同时一些位于知名景区(如松藩、若尔盖、小金县等)的急救机构的急救车辆不足问题突出。

2.2.3 急救车车载设备拥有情况

按照《标准》要求,急救救护车应该配备便携式呼吸机、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铲式担架、防毒面具等车载设备。调查情况显示,民族地区各急救机构对以上各项设备的拥有情况都较差,除了心电监护仪平均每机构1.7台外,其它很多设备平均每机构都不到1台,配置数量远远不足,影响了院前急救的救治效果。

2.3 院前急救服务开展情况

2.3.1 院前急救网络反应时间和出车情况

三个州级机构2008年的院前急救平均网络反应时间约5~20分钟,县级机构平均为10.4分钟,与全国城市情况基本一致[4]。但限于地理与交通条件,郊区及各县所属乡镇农村地区的急救网络基本上为空白。2008年四川省民族地区县级机构平均急救呼叫次数498.3次,救治2517.0人次。平均每县级急救机构的出车次数为497.1次,其中运转型救护车次数占到一半以上。平均每县级机构救治2517.0人次。汶川和茂县人民医院的急救机构救治人次远远超过其它民族县,这应该与“5·12”大地震有关,这也是导致民族地区平均每县机构救治人次数大大超过出车次数的原因(表4)。

3 主要问题

3.1 医疗急救体系整体薄弱,机构覆盖不全,发展不平衡

目前民族地区已初步建立医疗急救体系,医疗急救的覆盖范围逐年扩大,能力不断提高,但整体薄弱,发展仍然滞后。三个州级地区中,仅凉山州建立了以独立建制的指挥型紧急救援中心为核心的基本覆盖全部县级的120急救网络。其它两州和全部县级机构均未建立起急救网络体系,难以形成区域急救协作能力,而且许多乡镇至今仍不通电、不通公路、不通电话,当地居民仍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急救服务。此外,随着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的不断开发,游客数量逐年上升,部分高海拔、偏远景区的急救服务空缺问题越来越突出。整体看来,民族地区的医疗急救体系覆盖面有待扩大,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3.2 医疗急救机构基础设施薄弱,基本设备不齐全

民族地区医疗急救体系整体基础设施落后,通讯系统配置不全,尤其是县级医疗机构的急诊科力量普遍薄弱,急救设备老化、落后,急救车配置地区差异较大,缺口明显。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处在医疗人员缺乏、设备简陋的窘境之中,基本医疗服务都难以保证,更难提对于配备急救设施设备和进行急救能力建设。

3.3 服务能力偏低

结合调查资料和访谈资料,民族地区的医疗急救业务能力整体偏低,尤其是院前急救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医疗急救专业人员的数量不足、质量较低,服务提供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4 建议与对策

4.1 增加财政投入,优化机构布局,加快网络建设

按照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建设方案,根据民族地区地理特征与景区需求,针对缺口填平补齐,明确各级急救机构职能,有效减小急救服务半径,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建成适合我省民族地区实际、科学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运转协调、有效应对、反应灵敏、可持续发展的州-县(市、区)-乡三级紧急医疗救援网络体系。这需要建立稳定的医疗急救体系长效投入机制,保障体系建设。

4.1.1 完善州级区域120急救指挥中心的建设

提高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的装备水平,同时由政府主导进行急救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高紧急救援中心急救指挥和院前急救的能力。在阿坝州和甘孜州各建1所紧急救援中心作为区域120急救网络的核心。按照相关要求,地市州级急救中心应由政府举办,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结合两州现状,建议可在指挥型和依托龙头医院型两种模式间选择。完善州级紧急救援中心的急救指挥通讯网络系统,分阶段逐年实现全州、区域间紧急医疗救治资源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并纳入全省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联动平台。

4.1.2 补足急救机构缺口,建立急救站点,强化设备配备

民族地区需补足缺口,各县级急救机构可采取依托医院型,从基建、设备着手开展对急救网络的建设,提高网络医院急诊科的院前、院内急救能力。逐年推进120急救网络在乡镇卫生院的覆盖,加强乡镇卫生院急救能力建设,补充急救设备。重点旅游景区增设急救站点,景区医务室应配备除颤仪、简易高压氧舱、呼吸机等心肺复苏设施设备,并设置明显警识标志或使用说明。

逐步实现民族地区急救网络的县级全覆盖,实现乡镇卫生院和重要交通线路、重点景区急救站点的全覆盖,形成市(州)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县级紧急医疗救援机构(医院急诊科)—乡镇急救站(点)纵横衔接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体系,以切实缩短急救半径,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

4.2 明晰各级急救机构职能

各州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应成为区域内的指挥中心,在当地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地区院前急救工作,开通唯一面向公众的“120”急救电话,全州统一受理、分区调度、就近抢救、快速反应,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并承担本州医疗救护专业技术队伍的教育和培训职能。县级急救机构依托当地实力较强的龙头医院建立,通过加强急诊科建设、提升其院前急救功能,与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形成救援网络。县级急救机构应接受州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技术指导和指挥调度,并负责本县(市、区)区域内伤病员的指挥调度、现场急救、转运和医院内救治,向上级医院转送重症病人。乡镇卫生院和景区急救站(点)接受上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指挥调度,实施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

4.3 建立卫生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联动机制

卫生系统在政府的主导下,和旅游管理机构建立医疗救援联动机制,包括:在旅游区内所有的涉外宾馆和三星级以上宾馆建立医务室,其它宾馆、饭店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员。其次,协调九黄机场和康定机场,建设危重患者的转运便捷绿色通道,开展直升机急救,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逐步构筑区域之间协作型陆空立体救护新体系。

卫生系统的紧急救援中心(120)可以与公安(110)、交通(122)、消防(119)等应急系统联合行动,以加强各警种及应急联动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尤其在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实施联动救援,确保广大市民的每一次呼救都得到快速、有序、高效的救援。

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建立规范化急救专业医师培训基地,定期为州、县级医疗急救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实施资格认证制度,提升和保证医疗急救体系从业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水平。充分利用现在开展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对高原旅游区急救机构进行重点帮扶,通过“传、帮、带”,提高当地急救专业人员的急救能力。联合当地政府和旅游管理机构,落实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将此工作纳入景区管理工作考核;建立大众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开展居民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工作,重点普及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提高大众的自救互救能力,逐步建立起急救中心—急救网点医院—社区的全民急救普及培训网。

参考文献

[1]武秀昆.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中的体制与模式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2):21-22.

[2]卫生部规划财务司.《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08).》[2005-06-29]http://www.m ed66.com/htm l/2005/6/su0915174919926500224534.htm l.

[3]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高原景区紧急医疗救援现状及措施建议.2007

篇4: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中学生环境素养现状简析

1.环境基础知识薄弱

样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缺少环境基本知识,如在调查中认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学生占21.4%(表1),说明部分学生不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忽视人类对环境的作用;27.7%的学生认为可再生资源可以永续利用,说明其缺乏最基本的环境知识;23.0%的学生认为随着科技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以修复,夸大科技作用,不明确科学技术需要结合一定条件才能发挥作用。

2.环境伦理素养缺乏

环境伦理知识是环境伦理态度的基础,更是环境伦理行为的有力保障。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环境伦理认知现状不容乐观(表2)。如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学生只有78.8%,其中15.2%的学生持完全否定态度,还有部分学生观点不明确;80.3%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环境权力,12.6%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环境权力;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存在权力的学生仅占85.4%,持完全否定态度的学生占7.9%;认为人类没有权力减少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除非为了维持自身生命需要的学生占46.8%。

环境伦理态度对环境伦理行为的终极表现起决定性作用,也是体现环境伦理素养的重要参数。样卷显示74.9%的学生认为“人们对环境资源过度使用是提前使用下一代人的资源”,9.2%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表1)。说明部分学生对资源代际公平认识不到位,只考虑当前利益,违背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对全球资源现状、资源与人类关系及自然环境各要素内部关系缺乏基本认知。还有极个别学生弱化环境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如10.8%的学生认为“环境问题不是人类面临的生死攸关问题”(表2)。

3.资源危机和环保行为意识淡薄

样卷显示只有35.3%的学生做过家庭节水调查活动,并能做到节约用水(表2)。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若污染和浪费严重,其循环周期超过其可再生速度,就会引起水资源危机。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和水质危机,节约用水必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生活垃圾和大多数资源一样,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成二次资源重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但调查显示只有29.2%的学生分类丢垃圾,而41.3%的学生从未做过垃圾分类,同样,17.7%的学生在超市购物会经常购买购物袋,不能做到购物袋重复利用。样卷显示只有13.0%的学生看到校园里践踏草坪行为会及时制止, 60.9%的学生发现河流正在被工厂污染会给环保局打电话(表2)。以上数据表明部分中学生环保行为欠缺,即使有环境保护行为,也只停留在浅层意识,对社会及个人成长没有积极影响。

二、中学环境伦理教育现状简析

1.教师对中学环境教育总体方向不明确

调查显示21.6%的教师不了解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试行)指南》(表3);仅有1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环境伦理知识充足。目前中学衡量教师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成绩,由于工作环境压力,教师没有精力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但大部分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如在调查中有63.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参加环境伦理教育方面培训。

2.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对环境教育渗透不够

调查表明中学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虽然科学详尽,但部分内容并不符合教学实际,如仅有14.8%的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内容符合教学实际情况。教材是中学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资源,在环境伦理教育渗透方面,地理学科所占比例最大。但由于环境限制,仅有55.3%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偶尔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的作品;同时63.6%的教师认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有提升到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3.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教育渗透不足

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是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阵地,但只有40.4%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伦理教育渗透,能够结合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教师仅占34.1%,能做到经常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作品的教师仅占15.2%。

4.学校对环境教育关注较少

学生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但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调查显示学生参与具有环保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绝大部分学生在“参加过以下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从没”、“学校不组织”、“非常想去,可是没时间”等。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养成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培养方式,不但体现于教师地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调查显示能够经常做到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公示批评的学校仅占58.0%;只有9.0%的学校能做到经常聘请专家开办讲座,进行环境教育宣传;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类似于“世界环境日”、“节水日”等环境保护活动的学校仅占9.6%。

三、中学环境伦理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道德只有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其存在才有意义。一个人的高尚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环境在其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个人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环境伦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阶段的环境伦理教育对一个人环境伦理素养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四川省中学环境伦理教育主要存在:教师基本环境伦理素养不够,未能针对学生进行环境伦理常规教育;学校对学生环境伦理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把成绩作为任课教师工作业绩的惟一衡量标准,严重影响任课教师进行环境伦理教育的积极性;由于课时限制,任课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加强环境伦理教育渗透以及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缺少环境伦理教育环节;学校对环境伦理教育宣传不够,未能引用重要环境节日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认识。学校教育是公民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公民环境道德的培养必须从根源做起,只有从学生时代强化其环境道德素养培养,公民的整体环境素质才会提高,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从其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入手:①以中小学课程标准为基准,依据实际教学环境,适当增加适合学龄段的环境教育内容,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实行养成教育,并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②定期指派中学骨干教师参加有关环境伦理教育实施方案方法等相关内容培训,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本校相关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培训,扩大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范围。③通过校规、班规等相关条例对学生不良环境行为予以约束,并为学生建成长记录袋,对其环境保护行为实行定性、定量的过程性评价,必要时公开评价,其结果作为期末评优、评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的标准,以激励其环境保护行为的养成。④定期聘请校外专家做有关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并播放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危害相关视频,创设教育情境,增强家长、学生的环境危机意识。⑤定期举行有关环保课外实践活动,使其纳入校本课程或乡土地理教学的必修环节,强化学生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⑥鼓励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大环境伦理教育渗透,形成教学意识和习惯,并注意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

为了解四川省中学环境教育现状,本文选取800名初、高中生和100名地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样卷方式针对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教师的环境伦理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环境教育的渗透以及学校环境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同时以访谈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校正。学生样卷发放800份,回收780份,回收率97.5%,有效样卷90.6%;教师样卷发放100份,回收88份,回收率88%,有效样卷100%。

一、中学生环境素养现状简析

1.环境基础知识薄弱

样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缺少环境基本知识,如在调查中认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学生占21.4%(表1),说明部分学生不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忽视人类对环境的作用;27.7%的学生认为可再生资源可以永续利用,说明其缺乏最基本的环境知识;23.0%的学生认为随着科技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以修复,夸大科技作用,不明确科学技术需要结合一定条件才能发挥作用。

2.环境伦理素养缺乏

环境伦理知识是环境伦理态度的基础,更是环境伦理行为的有力保障。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环境伦理认知现状不容乐观(表2)。如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学生只有78.8%,其中15.2%的学生持完全否定态度,还有部分学生观点不明确;80.3%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环境权力,12.6%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环境权力;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存在权力的学生仅占85.4%,持完全否定态度的学生占7.9%;认为人类没有权力减少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除非为了维持自身生命需要的学生占46.8%。

环境伦理态度对环境伦理行为的终极表现起决定性作用,也是体现环境伦理素养的重要参数。样卷显示74.9%的学生认为“人们对环境资源过度使用是提前使用下一代人的资源”,9.2%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表1)。说明部分学生对资源代际公平认识不到位,只考虑当前利益,违背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对全球资源现状、资源与人类关系及自然环境各要素内部关系缺乏基本认知。还有极个别学生弱化环境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如10.8%的学生认为“环境问题不是人类面临的生死攸关问题”(表2)。

3.资源危机和环保行为意识淡薄

样卷显示只有35.3%的学生做过家庭节水调查活动,并能做到节约用水(表2)。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若污染和浪费严重,其循环周期超过其可再生速度,就会引起水资源危机。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和水质危机,节约用水必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生活垃圾和大多数资源一样,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成二次资源重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但调查显示只有29.2%的学生分类丢垃圾,而41.3%的学生从未做过垃圾分类,同样,17.7%的学生在超市购物会经常购买购物袋,不能做到购物袋重复利用。样卷显示只有13.0%的学生看到校园里践踏草坪行为会及时制止, 60.9%的学生发现河流正在被工厂污染会给环保局打电话(表2)。以上数据表明部分中学生环保行为欠缺,即使有环境保护行为,也只停留在浅层意识,对社会及个人成长没有积极影响。

二、中学环境伦理教育现状简析

1.教师对中学环境教育总体方向不明确

调查显示21.6%的教师不了解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试行)指南》(表3);仅有1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环境伦理知识充足。目前中学衡量教师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成绩,由于工作环境压力,教师没有精力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但大部分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如在调查中有63.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参加环境伦理教育方面培训。

2.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对环境教育渗透不够

调查表明中学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虽然科学详尽,但部分内容并不符合教学实际,如仅有14.8%的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内容符合教学实际情况。教材是中学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资源,在环境伦理教育渗透方面,地理学科所占比例最大。但由于环境限制,仅有55.3%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偶尔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的作品;同时63.6%的教师认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有提升到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3.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教育渗透不足

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是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阵地,但只有40.4%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伦理教育渗透,能够结合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教师仅占34.1%,能做到经常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作品的教师仅占15.2%。

4.学校对环境教育关注较少

学生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但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调查显示学生参与具有环保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绝大部分学生在“参加过以下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从没”、“学校不组织”、“非常想去,可是没时间”等。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养成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培养方式,不但体现于教师地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调查显示能够经常做到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公示批评的学校仅占58.0%;只有9.0%的学校能做到经常聘请专家开办讲座,进行环境教育宣传;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类似于“世界环境日”、“节水日”等环境保护活动的学校仅占9.6%。

三、中学环境伦理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道德只有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其存在才有意义。一个人的高尚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环境在其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个人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环境伦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阶段的环境伦理教育对一个人环境伦理素养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四川省中学环境伦理教育主要存在:教师基本环境伦理素养不够,未能针对学生进行环境伦理常规教育;学校对学生环境伦理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把成绩作为任课教师工作业绩的惟一衡量标准,严重影响任课教师进行环境伦理教育的积极性;由于课时限制,任课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加强环境伦理教育渗透以及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缺少环境伦理教育环节;学校对环境伦理教育宣传不够,未能引用重要环境节日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认识。学校教育是公民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公民环境道德的培养必须从根源做起,只有从学生时代强化其环境道德素养培养,公民的整体环境素质才会提高,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从其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入手:①以中小学课程标准为基准,依据实际教学环境,适当增加适合学龄段的环境教育内容,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实行养成教育,并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②定期指派中学骨干教师参加有关环境伦理教育实施方案方法等相关内容培训,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本校相关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培训,扩大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范围。③通过校规、班规等相关条例对学生不良环境行为予以约束,并为学生建成长记录袋,对其环境保护行为实行定性、定量的过程性评价,必要时公开评价,其结果作为期末评优、评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的标准,以激励其环境保护行为的养成。④定期聘请校外专家做有关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并播放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危害相关视频,创设教育情境,增强家长、学生的环境危机意识。⑤定期举行有关环保课外实践活动,使其纳入校本课程或乡土地理教学的必修环节,强化学生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⑥鼓励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大环境伦理教育渗透,形成教学意识和习惯,并注意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

为了解四川省中学环境教育现状,本文选取800名初、高中生和100名地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样卷方式针对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教师的环境伦理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环境教育的渗透以及学校环境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同时以访谈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校正。学生样卷发放800份,回收780份,回收率97.5%,有效样卷90.6%;教师样卷发放100份,回收88份,回收率88%,有效样卷100%。

一、中学生环境素养现状简析

1.环境基础知识薄弱

样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缺少环境基本知识,如在调查中认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学生占21.4%(表1),说明部分学生不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忽视人类对环境的作用;27.7%的学生认为可再生资源可以永续利用,说明其缺乏最基本的环境知识;23.0%的学生认为随着科技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以修复,夸大科技作用,不明确科学技术需要结合一定条件才能发挥作用。

2.环境伦理素养缺乏

环境伦理知识是环境伦理态度的基础,更是环境伦理行为的有力保障。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环境伦理认知现状不容乐观(表2)。如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学生只有78.8%,其中15.2%的学生持完全否定态度,还有部分学生观点不明确;80.3%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环境权力,12.6%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环境权力;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存在权力的学生仅占85.4%,持完全否定态度的学生占7.9%;认为人类没有权力减少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除非为了维持自身生命需要的学生占46.8%。

环境伦理态度对环境伦理行为的终极表现起决定性作用,也是体现环境伦理素养的重要参数。样卷显示74.9%的学生认为“人们对环境资源过度使用是提前使用下一代人的资源”,9.2%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表1)。说明部分学生对资源代际公平认识不到位,只考虑当前利益,违背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对全球资源现状、资源与人类关系及自然环境各要素内部关系缺乏基本认知。还有极个别学生弱化环境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如10.8%的学生认为“环境问题不是人类面临的生死攸关问题”(表2)。

3.资源危机和环保行为意识淡薄

样卷显示只有35.3%的学生做过家庭节水调查活动,并能做到节约用水(表2)。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若污染和浪费严重,其循环周期超过其可再生速度,就会引起水资源危机。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和水质危机,节约用水必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生活垃圾和大多数资源一样,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成二次资源重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但调查显示只有29.2%的学生分类丢垃圾,而41.3%的学生从未做过垃圾分类,同样,17.7%的学生在超市购物会经常购买购物袋,不能做到购物袋重复利用。样卷显示只有13.0%的学生看到校园里践踏草坪行为会及时制止, 60.9%的学生发现河流正在被工厂污染会给环保局打电话(表2)。以上数据表明部分中学生环保行为欠缺,即使有环境保护行为,也只停留在浅层意识,对社会及个人成长没有积极影响。

二、中学环境伦理教育现状简析

1.教师对中学环境教育总体方向不明确

调查显示21.6%的教师不了解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试行)指南》(表3);仅有1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环境伦理知识充足。目前中学衡量教师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成绩,由于工作环境压力,教师没有精力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但大部分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如在调查中有63.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参加环境伦理教育方面培训。

2.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对环境教育渗透不够

调查表明中学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虽然科学详尽,但部分内容并不符合教学实际,如仅有14.8%的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内容符合教学实际情况。教材是中学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资源,在环境伦理教育渗透方面,地理学科所占比例最大。但由于环境限制,仅有55.3%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偶尔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的作品;同时63.6%的教师认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有提升到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3.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教育渗透不足

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是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阵地,但只有40.4%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伦理教育渗透,能够结合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教师仅占34.1%,能做到经常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作品的教师仅占15.2%。

4.学校对环境教育关注较少

学生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但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调查显示学生参与具有环保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绝大部分学生在“参加过以下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从没”、“学校不组织”、“非常想去,可是没时间”等。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养成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培养方式,不但体现于教师地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调查显示能够经常做到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公示批评的学校仅占58.0%;只有9.0%的学校能做到经常聘请专家开办讲座,进行环境教育宣传;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类似于“世界环境日”、“节水日”等环境保护活动的学校仅占9.6%。

三、中学环境伦理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篇5: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18期

金融风暴对四川文化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最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国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连锁反应。与此同时,我省遭遇5o12特大地震灾害的隐痛犹在,灾后重建资金缺口大,产业恢复发展需进一步加快,要素保障矛盾突出,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目前,我们无法确定国际金融风暴持续的时间、波及的范围及影响的深度,也暂时缺乏准确具体的数据来衡量我省经济发展受到的冲击,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条件和前提,文化发展必然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来探讨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只能是一个思考和初探。

一、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加上随即而至的二战,对欧美工业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美国以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谨慎地进行了三次较大动作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到80年代中后期,美国全力向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产品大倾销,十几年的时间便逐步瓦解了国际间文化产业原有的有形或无形的壁垒。今天,美国文化产业以在GDP中占据25%的突出比重,成为仅次于军工行业的美国第二大支柱产业,为美国占据世界文化霸主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属外向经济型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动荡和经济损失,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纷纷寻求重振经济的道路。日本政府积极实施“文化立国”战略,并公布实施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和《有关振兴文化艺术的基本方针》、《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他们致力于“将美国霸占全球文化产业剩下的那一半收括囊中”,以动漫为突破点,发展成了具有重要世界影响的文化产业国家。韩国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积极培育。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1999-2001年先后制订《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前两次较大的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世界的文化产业并未成熟,尚未形成一个体系融入各国的经济系统,在金融危机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生巨大破坏性影响的同时,也就孕育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各国纷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弥补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衰退,所以取得成功,促进和推动了世界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而此次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根源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时,世界文化产业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融入了各国经济系统的各个方面,各种盘根错节的产业链条彼此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既要参考借鉴历史,也要看到此次金融危机可能对文化产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异于前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更要结合我省的省情和现状,综合研究,谨慎决策。

二、文化产业可能受到的冲击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准确的数据说明金融危机对我省居民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构成明显影响,但金融危机中影响最大的金融行业和投资行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产业必然会受到波及。就金融危机对我省文化产业的影响来看,主要呈现并预期可

能出现以下情况:

资金投入减少,消费愿望降低。文化产业和物质生产不同,在金融风暴下,物质生产方面的需求仍然是相对刚性,文化和精神的需求虽然也很重要,但还是相对软性。由于经济前景的相对不明朗,而灾后重建任务紧迫,地方政府在民生等问题上的投入会持续加大,投入文化产业的力度就会减弱。股市持续低迷、通胀的压力较重,个人财富急剧减少,个人对于文化产业短期的经济前景期望开始降低,民间投入文化方面的资金也会减少。同时,文化消费受到人们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冲击比起物质的生产大得多。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参与文化消费是理所当然,但一旦觉得预期未必乐观,最先取消的也往往就是文化消费。

行业发展受限,财富收益缩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业的收益来源是以广告收益为主、其他经营收益为辅的产业,金融危机造成经济低迷,企业效益受损,投入媒体广告必然减少,媒体产业相应受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电影电视制片商投资将更加谨慎,影视作品的投资减少,企业赞助的各类商业演出数量将有所下降,影视剧市场趋于不景气。纸张涨价使图书品种大大减少,很多重复出书(比如各个版本的经典图书)、跟风出书开始放缓。一些小书店因为缺乏竞争力开始倒闭。艺术品拍卖会遭受“寒流”的袭击,大部分低价作品和二线艺术品遭遇拍卖的寒冬,一些为藏家看重的拍品频频意外“流标”,即便是成交的作品,其成交价格也大大低于业界预期。

三、危机中孕育的商机

在经济动荡时期,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做出适当调整。对高收入者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在于市场是否能持续提供更多高档、优质的文化精神产品来满足其需求,各类高端的艺术演出、展览及艺术品交易市场,仍具有一定的消费人群;对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来说,原本就不强的文化精神产品支付能力则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会减少高消费的文化精神产品,更多地转向低成本的文化精神产品消费,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减少对艺术品的投资,对旅游、影院和KTV等的消费,更多的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室内消费,如家庭影院、网络游戏、棋牌游戏等,或近郊旅游景点的消费。“在家玩廉价网游”之类的娱乐方式将可能受到追捧,这使得数字娱乐业软件和游戏开发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原本以家庭为主要传播群体的广播电视,有了再度繁荣的契机,可能带来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所以,在既定的市场消费容量下,金融危机像是一把“双刃剑”,它冲击或影响了某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却也在一定程度潜藏着另一些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旅游产业受到一定影响,数字娱乐业软件和游戏开发有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高成本的休闲娱乐、精神文化消费方式受到一定影响,低成本的休闲娱乐、精神文化消费方式却因此有了相对较大的市场。出版行业中财经类去年畅销的关于股票、期货的操作性图书现在倍受冷落,反之“危机”相关书热卖,如《黑天鹅》、《美元大崩溃》、《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石油战争》、《看不懂的中国经济》、《粮食危机》等书也位于前列。在普通艺术品市场遭受“寒流”的同时,一批艺术名作和精品却在不断拍出新高,这说明当金融环境恶劣时,高端艺术品的价格相对下降,更多的高端艺术资源得以放出,那些拥有5000万资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的资产虽然缩水,但仍然有足够的购买力。

四、对策初探

由于此次危机还在继续持续发展,我们还不知道它将带来多大的影响,如何发展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能紧密跟踪、深入分析,不断调整应对步伐。

1.未雨绸缪,防范风险。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更加实事求是,防

范风险。政府的投入要更加谨慎,要经过更多的论证和更多的对于未来需求的科学、理性的判断。不仅仅以大项目大工程这样的方式进入文化产业,更要用类似风险投资的方式鼓励民间在这方面的创业和发展的需求,引导民间资金参与文化建设,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经过论证可行的项目,政府给予政策资金保护和扶持。如,每年安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助与奖励等形式予以支持。鼓励通过联合投资、联合开发、贷款担保等多种形式,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资金供给平台和风险分担平台。

2.审时度势,突出优势。文化旅游和会展经济、文化产业园区等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质的行业。虽然5o12地震使其本来具有广阔空间的发展态势转入阶段性低迷,但并不会改变文化产业长期向好的趋势。在灾后重建工作中,要优先恢复文化旅游业,加快旅游设施、交通设施和基础设施的修复,尽可能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恢复近郊旅游景点,开辟新的旅游线路,推出新的旅游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心理障碍。以成都市为核心,恢复和提升会展经济、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及西部印务产业基地、三圣文化创意基地、武侯区音乐街区等原有产业园区(基地)的产业业态。

3.捕捉商机,产业升级。一方面,金融危机使人们对市场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倍加关注,给了文化产业一个前所未有的扩大受众群的契机。另一方面,民间的投入和消费更趋理性化,需要有更多好的产品和更多好的创意的出现,需要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真正优胜劣汰,完成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从宏观来说,拉动内需是必然之势,在政府宏观政策指导下,一旦扩大内需,市场需求就会跟着放大,文化产业应该抓住机遇进行相应的产业战略布局。要善于捕捉商机,开拓新的增长点,开发新的文化产品,谋求自身突围。可以针对目前可能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室内消费(家庭影院、网络游戏、棋牌游戏等),拓展到数字娱乐业软件和游戏开发、影视等领域,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也可以抓住在相关产业“抄底”进入的机会进行新的产业开拓。

本室文化处:周卫红

篇6: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94期

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共内江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在目前的形势下,内江农村经济发展是否存在什么问题?能否得到持续长足发展?我们对此作了专项调查,情况如下。

一、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已成为影响内江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据调查,2007年,全市共有劳动力约180万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约130万人,全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07万人,加上离土不离乡就近务工的劳动力10余万人,共有约120万人离开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占全市劳动力的67%,其中约有108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占青壮年劳动力的84%,真正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不足22万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导致各县区均不同程度的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如东兴区土地全面撂荒面积达1.3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6%。若算上风调雨顺则满栽满插、出现旱涝则视情况而定,大春满栽满插、小春不栽不种的“半撂荒”等情况,全市约有15%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撂荒。同时,由于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年老的多、体弱的多,他们受体力的限制不能或很少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之照顾孙子一辈是他们更为重要的任务,“不搞养殖”、“种懒庄稼”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据隆昌县黄家镇大同村干部反映:该村的800户人家中,有200户全部是老人,占25%。全村40%左右的农户不再养猪,生猪存栏比以往年份下降40%以上,生猪出栏也由原来的人均1头下降到人均不到0.5头;把庄稼种下去就不管或很少管理的情况比比皆是,抢种抢收时节请不到人帮忙已成为不好解决的难题。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外出务工比从事农业生产有更高的比较效益。调查中得知,内江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和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从2007年建筑行业的务工收入看,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日均工资为130元左右,土工为100元左右,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日均工资不低于70元,土工不低于60元,石匠的日均工资也在50元左右。如果满打满算,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也可达到1800元以上;如果按每月只有一半的时间有活干,那么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还可达到1500元以上,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也可达到1000元左右。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从目前情况看,每亩地的收益(加上粮食直补)满打满算也不足500元。二是外出务工可以规避从事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对风险的规避。农民外出务工除了筹措路费和准备必需的用具以外,基本不需要考虑其它的因素。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不仅需要先期投入,而且还得面对周期长、见效慢、收入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还得承担来自各方的风险。如果是养猪,2007年,市场上仔猪价格每公斤23元左右,肥猪的价格每公斤17-18元,有的地区出现了猪蓝耳病疫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养一头猪,既要承担600元左右(按平均每头仔猪25公斤计算)购买仔猪的先期投入,又要承担高价饲料;既要担心随时都可能出现的疫情,又要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生猪价格下降的危险。如果是种植,在路、水等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的情况下,近年来,干旱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粮食、蔬菜等价格又极不稳定,加之肥料、农药的价格普遍上涨,从事农产品种植很难说是赔是赚。

(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难成为提高内江农业效益的一大瓶颈

目前,良种供应脱节、技术组合不配套、示范推广不到位、信息传递不畅通的问题不仅在内江农村普遍存在,而且已成为提高内江农业效益的一大瓶颈。一般情况下,内江农技、畜牧等部门一项适用技术的引进、试种到推广需要3-5年时间,推广的方式以一家一户为主、示范带动为辅。由于不能立竿见影见到效益,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据市农业局提供的情况,近10年来,农业部门着力推广的10余种农村适用技术,只有2-3种在全市范围推广了,有3-4种的推广面达到50%以上,其余的推广效果则很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江农产品产量上不去、品质提不高,不仅影响其商品转化率、加工转化增值率,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农业的比较效益,最终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以柠檬种植为例,据调查,市中区靖民镇石谷村共种植柠檬564亩,2007年产鲜柠檬8万斤,管理好的,不仅产量高、每亩产量达到3500公斤以上,而且品相、品质好,可以直接放到超市出售,即使在市场上出售,其最高售价也能达到5元/公斤,1亩柠檬为农民带来近万元收入;而管理差的,不仅产量低、每亩产量不到1000公斤,有的甚至低到不足200公斤,而且品相、品质均差,一般价格在0.5元/公斤左右,每亩柠檬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资金短缺。导致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仅停留在会议上、示范点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面上。市农业局反映,因资金短缺,即使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推广起来也十分艰难。如有10余年推广历史的水稻旱育秧技术,目前其推广面也仅占应推广面积的65%;而有省工、增产功效的固定箱沟两季田双免耕新技术,尽管示范推广了若干年,目前仍陷“推而不广”的尴尬境地,而此项技术在四川广安等市的推广面几乎达到100%。近两年来,该局虽引进5-6个新技术(品种)项目,但因经费限制,只能在小范围试验、示范、推广,没有实质性进展,更谈不上带来效益。二是服务滞后。目前,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普遍存在有机构、缺人员的情况,集中表现为基层专职农技人员少,且队伍不稳定,各乡镇均配有1-2名农技推广人员,但多数为兼职,加之经营分散,农技推广面临很大挑战。从推广环节看,一般局限于产前、产中,对产后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缺乏配套服务。从推广方式看,一般是以集中在县区、镇乡,特别是镇乡开现场会示范为主,对关键技术的传授很少有到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以至于农民难以掌握技术要领,导致适用技术不实用。三是农民素质不高,对技术接收力不强。调查中了解到,在外出的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0%以上,而且95%是16-45周岁的青壮年。在家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程度都很低,即使是初中、高中毕业生,也都年龄偏大,他们不仅使用农业新技术的意识不强,掌握新技术要领的素质不高,而且有的甚至顽固地认为还是传统的方法管用,即使再怎样培训,也固执地坚持按传统的模式进行生产。

(三)产业结构调整进展慢成为内江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大障碍

近年来,内江着力实施以“生猪百亿联动”为重点的特色种养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缓慢的进展,已经成为内江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通过调查,2000年,内江农、林、牧、渔结构为55.9∶1.1∶38.5∶4.5。2006年,虽然发生了变化,农业比重有明显下降,牧业比重有较大提升,调整为43.0∶1.5∶50.6∶4.9,看起来比成都市48.3∶1.2∶48.2∶2.3的结构还优,但成都市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1%以上,主要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65.5%,粮经比例调整为51.9∶48.1,已形成了生猪、食用菌、茶叶、蔬菜、柑橘、猕猴桃、花卉等七个产业带以及一批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品牌的发展格局,说明内江农、林、牧、渔内部结构,产业布局结构、产品品种结构、产品品质结构等的调整,进展还很缓慢,还有很大差距,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表现为:尽管内江五个县区都培育了不少特色产业,但普遍规模较小、产品品质不佳、产业化关联度不大,产品优势不仅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商品优势、直接进入市场,而且很少转化为加工原料,提高附加值。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模生产难以形成。全市近80%属于浅丘地势,可以耕种的土地本来就零散地分布在山脚、山腰,甚至山顶,且地块面积狭小。土地承包经营,必须区别地块的好坏,将土地分为几等予以落实,稍微成块的土地就被分为若干小块为多户农民耕种,这就成为土地集中经营的障碍。加之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民种不种地都可以得到粮食直补等政策性补贴,部分农户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流转,这就更难形成规模化生产,更谈不上规范化经营。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乏力。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有102户,产值上亿元的14户,上5000万元的12户。由于未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互惠机制,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松散,企业、基地、农户的关系既不紧密也不规范,订单虽签但履约率低,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本地化率平均不到60%,导致虽有基地,但规模不大、特色不显、标准不高、产品不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虽然内江农村公路总里程有6506.82公里(包括乡道1224.84公里,村道3929.21公里),但还有66个行政村未通公路,大多数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存在“两低一差”(技术标准低、路面等级低、公路管护差)的问题,仍然受到晴通雨阻的困扰。虽然水利设施有所改善,但全市人均蓄引提水能力仅208立方米,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72%和47%;有效灌面162.9万亩,仅占应灌面积的65%左右。在十年九旱的情况下,“望天吃饭”难以对结构调整有所帮助。

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1.激活两项政策。即“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的政策、粮油直补政策。调查中了解到,全市举家外出务工的约占13%。举家外出者的承包地,在没有实施粮油直补政策之前,有一部分(约占2.5%左右)退给了村集体统筹安排,有一部分有偿转让给了大户经营,有一部分倒贴农税托付给亲戚邻里耕种,有一部分不管不问、听凭他人愿种则种。实施粮油直补政策之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现行的粮油直补办法是按计税面积分摊、将补贴资金直接打到承包经营户的卡上,一方面承包经营户即使不种粮油,也能得到每亩几十元钱(2008年达到84元/亩)的补贴,因此,再也没有将土地退给村集体的了,将土地流转出去的也少了;另一方面,种植粮油的却得不到粮油补贴,反而要应对农资涨价,因此,种植粮油的积极性也打了折扣,一旦出现干旱,土地便大面积撂荒。所以,村民们反映,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和现行的粮油直补兑现办法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粮油生产,阻碍了土地流转和集约、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为此,建议:改进粮油直补等政策的兑现方式,探索适应内江实际的补贴兑现方法,让补贴资金更好的发挥刺激粮油生产的作用;同时,在不违背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大胆借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创新经验,积极引导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入股、买断经营权和户际联营型等多种方式开展土地流转,鼓励有能力善经营者承租土地发展种养业,推进土地向种养能手或经营企业集中,着力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2.抓住三个重点。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中发现:离城镇越近,外出务工的越少;基础设施越好,外出务工的越少;龙头企业越多,外出务工的越少。隆昌县大同村,地处隆昌第一大镇黄家镇镇郊,为县上2007年的“项目村”,全村1500多劳动力,外出务工700多人,占50%左右,比全市平均数低17个百分点;而隆昌县紫云村,地处隆昌最边远的双凤镇边缘,交通不便、水利设施差,全村900多劳动力,外出务工达700多人,占78%左右,比全市平均数高11个百分点。资中县龙结镇长堰子村,虽然地处边远,但该村紧邻水库,几乎全部土地都能自流灌溉,加之附近有两家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可以打工,所以全村1214个劳动力,只有424人外出务工,占32%,比全市平均数更是低35个百分点。由此看来,只有将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植养殖示范园区、发展规模种养大户、培植龙头企业与城镇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让青壮年劳动力留得下来、增收有望,才能让土地有人种、种得好,才能让农民离土不离乡,既不抛下种养业,又能打工增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大发展。

3.发展劳务经济。即做大劳务培训板块;做强劳务输出板块;做好劳务“搭桥”板块;做实劳务“建业”板块。调查中了解到,内江持证外出务工的不到20%,其中参加“甜妹子”、“甜城保安”、“甜城建工”、“甜城电工”、“甜城数控”等品牌培训并获证外出务工的不到14%;外出务工者大多集中在建筑行业,即使在沿海企业,也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同时还了解到,一些常年在外务工者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仅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而且在建筑业、工业、商业等企业界有一定的影响,集聚了旺盛的人脉。因此,应把劳务提升到产业经济的层面来加以认识,并加以重视。应力求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和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发挥市场和政策各自不同的作用,把全市劳务培训的规模做大,使之既能统筹把握市场的总体需要,又能以各自的特色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既让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都能得到培训、都能有一技之长,又让劳务培训本身成为劳务经济的基础性板块。应在培育劳务输出中介市场上寻求突破,力求在政府机构、中介组织、培训机构的互补中,实现有目标、有组织、有保障的劳务输出,全方位提升输出劳务的质量,把劳务输出做强,既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的主力军,又使之成为劳务经济的主要板块。应注意收集内江籍在外务工成功人士的信息,有目的的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沟通,主动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发展前景、投资政策等,鼓励他们为内江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扶持他们回内江开辟园区、创业发展,成规模地把成功的内江人士以及资金吸引回来,投入内江的建设,既使劳务搭桥、劳务建业成为劳务经济的重要延伸板块,又使劳务搭桥、劳务建业成为内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提高服务实效。一是提高各种政策的激励实效。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创名优名牌等进行激励;通过争取财政低息、贴息、无息贷款,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打造市级、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进行激励。同时,保障民间投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创办涉农经济实体,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调整财政农业资金投向,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二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效。将整合的支农项目、地方财政补贴等资金集中起来,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同时提高补助比例,调整“以奖代补”资金的使用方式,即不要求完全把“以奖代补”资金返还给项目出资人或农民,或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奖励资金,由县级或乡镇为单位统筹使用,重点用于农村基础性建设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种养大户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对产粮大县(除市中区)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了相应补贴,市县(区)财政应明确其中的30%直接作为农村实用技术推广专项经费。三是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实效。探索由财政、科技管理部门牵头,科研单位参与的服务体系建设,认真研究并尽快形成内江农村适用技术推广体系。运用政府组织引导和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手段,既给农业科技人员以责任和压力,又给农业科技人员以收入和动力,让他们愿意、乐意包村包片、点对点面对面、深入到田间地头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组长:林武

副组长:任孝勇 曾强

成员:李智 刘建伟

上一篇:大班歌唱活动《小鼓手》下一篇:古代名人读书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