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写作手法

2024-05-10

借物喻人写作手法(通用15篇)

篇1:借物喻人写作手法

在早读课上,教室里响起了响亮的读书声:“春天的蚕茧会织到死,每晚蜡烛会把灯芯哭掉。”我不禁瞥了一眼讲台,那里有一个装满粉笔的盒子。

“落红不是无情之事,化为春泥护花。”看着老师把这首古诗词工整地写在黑板上,我心里不禁觉得热,有点感动,也由衷地尊敬老师。

用一根普通的粉笔,在老师勤劳朴实的双手下,就能写出流水般优美的字、词、句。这种正确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不仅在写作上,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以前用粉笔写字的时候,我会阅读和记忆老师的身心条目。粉笔擦黑板时发出的“沙沙”声在我听来非常悦耳。午后的阳光照射在她睿智的`脸上,使她的脸颊微微泛红,她闪闪发光的眼睛慢慢游动,她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她看起来很专注。字迹工整,文字精炼,黑板上各种巧妙的布局设计,都是她精心设计的产品。多年来,老师们一直以身作则,用精致的板书和丰富的知识告诉我们要认真、用心地做好每一件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佛看到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移动,记忆的大门也随之移开。老师的粉笔不仅承载着一种态度,更承载着知识和梦想。在隆冬,她和雪花引领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美;盛夏,她和蝉带领我们走进世界;早上,她和太阳引导我们欣赏中国文化;晚上,和晚霞一起,她教我们了解人文社会。一点一滴的知识像春雨一样流进我的心里,像潺潺的小溪一样滋润着我的心,让我成长,让我高贵。

“春天。”耳朵里读书的声音依旧,但我已经经历了风风雨雨。耶!老师用彩色粉笔描绘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篇2:借物喻人写作手法

粉笔的工作是整天画来画去,枯燥乏味,而它却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地工作着,磨损着这寸长之躯。它在那块黑色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嗒、嗒、嗒……”磨掉了自己的身躯,染白了老师的乌发,教会了我们识字,教会了我们绘画,教会了我们计算…..最后,它又毫无怨言默默地化作一片片白雪。多么平凡而又多么短暂,这就是粉笔的一生。

看着粉笔,不禁让我想到了整天和它打交道的语文老师张老师。那次期末考试之前,天气格外炎热,同学们个个面红耳赤、汗流浃背,铃声响起,教室门缓缓打开,张老师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讲台前,同学们一看,“张老师怎么了?”“张老师一直都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的,今天怎么走路都慢悠悠的?”“张老师肯定生病了。”不断有同学脸上浮出惊讶的`表情,因为从未见过张老师这样过。她两手撑着讲台,顶着沙哑的喉咙说:“今天我们来默写……书后面的……词语表……咳咳……”这一句短短的话,张老师却好似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个字一个字的推出来似的,心疼直击我们的心头,教室里从未这般的安静过,每个同学都屏住呼吸,静静的听那一个个词语,只听得见铅笔摩擦纸张的沙沙声。默写了十多个词语之后,张老师的额头已渗出豆大的汗珠,吧嗒吧嗒滴在讲台上……此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篇3:借物喻人写作手法

一、各年段教材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矛与盾的集合》,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 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 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 在与朋友对打的过程中, 为了保护自己, 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 由矛想到了炮口, 把两者结合起来, 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 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 用事实说明道理, 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一个故事得出一个启发, 一个启发得到一个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 适合低中年段的孩子阅读。

到了四年级, 就明显提升了理解的深度, 不再单单通过一些简短的小故事来揭示道理。比如《母鸡》, 此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 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 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 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敬畏。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 直白自然, 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 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体会母爱的伟大, 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 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 加强语言实践。此类文章在内容与写法的处理上都更有深度, 需要对其关键词句细细品读。

而到了五年级, 更注重对“物”的细节描写, 写法更为细腻。比如《梅花魂》《落花生》《白杨》, 课文的前面都做了铺垫, 而赞扬的人物品格大都通过语言描写来体现, 但是如果没有反复品读, 就无法深入感悟其中的道理。就拿《白杨》这篇课文来说, 文章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 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 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 哪里需要, 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 表面上写白杨, 实际上写人, 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 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 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并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另外, 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即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 并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再者, 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时, 还不忘指导文章的写作方法, 如在文章结尾写爸爸搂着孩子, 望着窗外沉思, 看到白杨树, 他又微笑了。这是再由树联想到人, 托物寄意, 借物喻人。

五年级的此类文章教学, 不仅要品读语言, 感悟道理, 还要探究写作方法, 渗透写法的教学。至于选编此类文章的意图何在, 我想除了学习语言文字之外, 就是人文教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新课标中还提到“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人类, 关注自然, 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鉴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语文教学还应渗透“教学生做人, 教学生明理”。而此类文章在这里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二、细读方法与教学策略

准确地说, 散文的含义很广泛, 而最为典型的是“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类型的散文。对于这样一种传统体裁的文章, 教学起来确实需要语文教师下一番工夫, 尤其我们的教学对象还是不谙世事的小学生。

对于这类文章, 首先我们应当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 感悟文本的魅力, 从文中拎出一条“线”, 而这条“线”就是我们说的“物”, 它也是文章的“骨”。因此,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抓住这根“骨”, 围绕这根“骨”展开学习。

例如《白杨》一文, 在描述了白杨的特点之后写道:“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他也在表明自己的心。而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那么, 爸爸表明的是什么心意?这又是用的什么写作方法呢?爸爸的心意, 就是希望孩子们也像小白杨一样坚强、不软弱, 迎着风沙成长。

文章结尾写爸爸搂着孩子, 望着窗外沉思, 看到白杨树, 他又微笑了。这是又一次由树联想到人, 托物寄意, 借物喻人。我们在作文时, 也可以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其次, 还应当读写结合, 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在写的过程中, 感悟“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这两种写作手法的魅力, 学习作者这种叙述方法。我们综观各学段的此类文章都不难发现, 在课后总会安排类似于仿写形式的小练笔。因此, 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语文。如果说, 让我们检验自己对此类文章的感悟, 能够写出此类文章难道不是最好的诠释吗?

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完成教化和灌输。王荣生老师在《中小学散文的问题和对策》一文中认为:散文阅读教学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连接。要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 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的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在我看来,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诵读唤起儿童对“这一篇”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语言文字的感受, 通过对“这一篇”独特的思想内容、作品结构或者语言表达的揣摩和分享, 丰富儿童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提高他们对母语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

篇4:借物喻人,彰显人格魅力

课文内容貌浅实深,看起来仅仅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来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

我们先来了解她的资料: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20世纪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再让我们一起走近樟树,走进宋庆龄这么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伟大女性吧!

一、读,感受樟树的外形美

两棵樟树外表秀丽,充满着勃勃生机,给我们以美的视觉冲击。瞧,“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美在枝干。看,“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美在树叶。看到这青翠欲滴的绿,怎能不让我们对它心生喜爱?“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可以想象,走过四季,经历了自然界风风雨雨的洗礼,各种恶劣的环境都有可能出现。但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北风呼啸的冬天;无论是狂风大作,还是暴雨倾盆;无论是持久的干旱,还是突如其来的洪灾,它们总是顽强地生长着!生长着!看到如此旺盛的生命,又怎能不让我们对它心生赞美?

二、比,品味樟树的内在美

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樟树是那么蓬蓬勃勃,让人由衷地喜欢,宋庆龄仅仅是因为这个就不舍得搬家吗?走进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哦,我们明白了,课文把樟树和别的树木进行比较,目的就是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知道别的树木的缺点,从而反衬出樟树别具一格的优点。是的,樟树的香气是与生俱来的,是内在的。

正因为它与众不同的拒虫香气,所以人们把它视若珍宝。过去民间常燃点樟木片用来驱蚊、消毒、防臭。现代冶金、化工、医药、军工等工业都把它作为不可或缺的原料。我们熟悉的樟脑丸是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樟木制成的家具备受青睐。科学家经研究还发现,樟树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是工矿区抗污染的优良树种。查阅资料,樟树的用途不胜枚举。但樟树的诸多优点文章中并没有一一罗列,更没有提及它枝繁叶茂时的馥郁香气,只是写了它枝枯叶落时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言简意赅,却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使我们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两棵生机勃勃的樟树,更是两棵具有高贵品质的樟树!

三、品,感悟人树相同处

樟树是宋庆龄十分喜爱的树木,这两棵樟树陪她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与她风雨同舟。宋庆龄经常在树下散步、休息;经常在树下举行茶话会,招待友人;经常在树下思考酝酿着一个又一个保护妇女儿童、维护世界和平的计划。看到它们,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们的主人。那么主人宋庆龄与樟树又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不妨作个比较:

樟树外形美丽——宋庆龄外表端庄秀丽

樟树长势蓬勃——宋庆龄战斗精力旺盛

樟树香气拒虫——宋庆龄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

樟树木质高贵——宋庆龄品质高贵

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原来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文章写樟树实际上是借樟树来赞美宋庆龄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

四、悟,渗透怀念之情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瞻仰”一词用得多好啊!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如此伟大的女性,而且她的确令我们发自肺腑地尊敬。她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生涯70年,与敌人斗智斗勇,一生俭朴……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叫我们如何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人们为何要留影纪念?因为樟树长势蓬蓬勃勃,永远具有拒虫香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她的憧憬和怀念,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人们看到樟树就仿佛看到了宋庆龄。

不止在我们国人眼里,其实在外国人眼中,宋庆龄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国人对她的评价吧:

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新西兰记者贝特兰说:“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卧室里有两张女人的照片,一张是他已故的妻子,一张就是孙夫人。”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支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

读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什么要加修饰语“宋庆龄故居的”,原来这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这两棵树是宋庆龄的朋友、亲人,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宋庆龄的生命已经与它们融为一体了,所以课文开头提到了“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读罢此文,我们不难看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表面上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赞美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

篇5:借物喻人写作手法

学会象征

象征,就是用易于引起联想的具体事物或活动,来说理或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从而使文章达到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境界。

如《三人行》一文,讲的是身负重伤、饥饿劳累的指导员王吉文,往返轮换背负腿部受伤、不能行走的通讯员小周和重伤员黄元庆,在茫茫的草地上艰难行走,最后昏倒在草地里;当王吉文醒来时,发现小周和黄元庆正用油布拉着自己在草地上匍匐前进。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充分表现了三个红军战士患难与共、相互帮助的崇高革命精神。而文章结尾并没有直接点明这一点。作者是这样收束全文的:

王吉文看着,听着,他心里顿时激动起来。他仰起脸,望着天空轻轻地吁了口气。天无边无垠的。好像为了衬托那令人目眩的蓝色,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在那白云下面,一长串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轻地向南飞去。它们靠得那么紧,排得那么整齐。

这段话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写得十分优美、壮丽,既含蓄地点出了红军战士们此时此刻的心理以及事情的结果,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天无边无垠的。好像为了衬托那令人目眩的蓝色,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象征着革命的前程无限广阔、美好,表明红军战士心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在那白云下面,一长串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轻地向南飞去。它们靠得那么紧,排得那么整齐。”——象征着红军战士就像大雁一样团结互助,共同前进,是一定能够走出茫茫草地的,一定能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表明红军战士们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由此可以看出:行文中正确运用象征的手法,可以使文章更优美、含蓄——把要说明的道理或要表达的深意,隐含在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或事物之中,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咀嚼,给读者留下深思、想象和寻味的余地。这样,就使文章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了文章的感染力。

大家再来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本文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 登西樵山

今年暑假的一天,天气格外晴朗,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金色的太阳普照着大地,正是登山的好天气,所以妈妈的朋友约我们到西樵山旅行。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飞驰。不久,我们来到一座山脚下,妈妈的朋友说:“这就是西樵山。”“啊!多高啊!”我情不自禁地惊叫起来。我满怀喜悦之情,与哥哥一起向山顶攀登。起初,我还蹦蹦跳跳的,轻松自如。可是过了一会儿,我两腿就发酸了,越走越慢,渐渐落在哥哥后面。又过了一会儿,我索性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用拳头向小腿上使劲地捶着,心想:“多累啊!能爬到山顶吗?”接着,我气喘咻咻地对赶过来陪我的哥哥说:“哥哥,我的腿实在不听使唤了,你上去吧,我在这里等妈妈。”哥哥听了,亲切地对我说:“天下无难事。我们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前进吧!”我听了哥哥的话,休息片刻后又继续向上攀登,终于胜利地登上了西樵山。在山顶上,哥哥对我说:“你说这西樵山高吗?”我擦了擦额上的汗珠,立即回答:“当然高呀!”哥哥又说:“对。但尽管西樵山很高,却不是高不可攀的,你说对吗?”我默默地点点头,认真地思索着哥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站在山顶上,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深情地观赏着锦绣河山,由衷地感受到:“只有登上了顶峰,才能饱览无限的风光。” 这篇短文,比较突出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全文以“我”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胜利登上西樵山,看到了只有登上顶峰才能饱览到的无限风光这一具体活动,象征、说明无论做什么事,虽会遇到困难,但并不是难以克服,只要肯坚持做下去便能成功的道理。这样,既提高了文章的艺术性,又达到了说理的目的。

使用象征手法需要注意的是:要表达的深意,虽然没明说,但要让读者能够借助所描述的内容心领神会,不能让人费解或产生歧义。这是使用象征手法最基本的要求。【思考练习】

(1)什么叫象征手法?作文时正确运用象征手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需要注意什么?

(2)以《记一件感人至深的事》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练习正确使用象征方法。

学会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文章,体会一下本文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作用:

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哦!我全明白了: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会上树,够不着,用石头又砸不下来。显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我轻轻地取下石块,抽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是,我下了树,挎上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

这是一篇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个同学读了此文之后,都一定会认识到:本文决不单纯是状“物”;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树的特点,热情讴歌了具有老杏树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扎根深山,饱经风霜,老而不衰,只讲奉献,胸怀坦荡、无私)的人,同时从心底抒发了对具有老杏树品格的人的无比敬爱之情。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思考练习】

(1)什么叫借物喻人?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作文可以收到怎样的效果?需要注意什么?

篇6:借物喻人作文

当我第一次遇见它时,它已被现代化城市建设束缚住了,硕大的树桩,拦去了一半人行道,一块块地砖将它包围,它就在这灰白的小圈子里,生长。

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树,但它的特别却不曾一次让我不去注意。它的对面是一个广场,仅是一条马路之隔,但广场里的奇花异草和这棵老树间却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无形屏障。它的目标似乎就是努力向上攀升,不与其它植物一般,只为开花,争妍斗艳。

一日路过此处,正值正午时分,日光下澈,我静坐在老树树阴下的石椅上,想躲一躲这阵阵热浪。目光不由转向了这棵老树。我发现,人行道旧日平坦的样子已然不在,那灰白的石砖圈子完全束缚不住它生长的欲望,表面沉静的老树,为了朝目标奋进,用尽力气也要将挣脱束缚,日益向地下扎下深根,就这样不知不觉把地砖一点一点翘起,使得来往的人不得不放慢脚步,小心走过,对它敬畏几分。

一旁的河流不曾停歇向前,老树的枝头不曾止步向上,如今,老树一半的身躯已悬于河上,在水面投下碎碎散散的闪烁的鳞片。我想,人们拼命想束缚它生长,可它为何依旧不停止吸取养分,纵使枝干悬于水上,过度倾斜而有连根拨起的风险,它依旧无所畏俱?

正是它心中那个闪着光辉的目标驱使着它,身为一棵大树,自然要有大树的风范。树不向上,何以称树?源源不断的水源,养分就在它身边,它也有不断吸取养分的信念。即使自己已高于周围所有树木,但也不曾骄傲,它的一生就是不断向上生长,达到新高度,永无止境。

只要目标还在,老树就不曾停下奋斗的步伐。坐在石椅上,我内心无法平静。我是个学生,如今,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快丢失了本心,其实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学习的高峰我都不曾到达,又有何资本骄傲自满,坠落自己?目标依旧在我心中。回想起最近一次考试,我便无法平复内心。我告诉自己,失败也是因为自己,只要目标还在,我便一刻也不能停歇;只要目标还在,我便不会停止对知识的渴求。

篇7:借物喻人作文

我恭敬地站在这棵松的面前,品读着他的刚劲苍翠。它一定有许多年头了,一定受到过许多痛苦:雨雪冰冻过它,狂风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泥石流冲击过它。无论如何都没有放弃他的信念:我要活下去。

它目睹过茂陵山战役打响的时候,子弹擦裂过它的树皮,刺刀砍断过它的树枝,战火烧毁过它的枝叶。但它没有退缩,仍坚强地活着,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活下去。

现在,它老了,不再那么年轻了,它的树皮干裂了,100多年的风霜已剥夺了它的青春。它的身子腐朽了,缺枝少叶的,松针已经不是很绿了。

人其实和松一样,一点点的成长,在生活的曲折磨难、在坎坷中顽强地活下去,在不确定中面对生活的艰难和挫折。

松的精神,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大山中的留守儿童,在期盼中自立着;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依然带着微笑面对生活;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创业时艰难,最后成功。他们活的多么像“松树”,在曲折、坎坷中顽强的活着。

篇8:借物喻人写作手法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 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 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祖国西部的了解。教学中, 教师要按照“说白杨———议白杨——做白杨———赞白杨”的顺序, 引领学生“质疑——解疑———精读——练笔”, 展开探究性阅读, 在读中领悟, 在读中升华, 在习作中提高能力。

一、走进大西北, 感受戈壁滩———说白杨

1.了解戈壁滩, 认识白杨。

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收集祖国大西北的资料, 特别是图片、影视片等, 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戈壁为什么没有山, 没有水, 没有人烟;为什么到处是石头、沙子;一刮风, 天是黄的, 地是黄的, 到处是风沙, 让人睁不开眼睛。并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让学生分组讨论, 分享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 班上进行交流互动。教师要通过多媒体以及各小组的介绍, 让学生感悟和体会白杨生长环境的恶劣, 进一步说明不管环境多么恶劣, 白杨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仍然十分顽强, 仍然高大挺秀, 坚韧不拔地屹立在戈壁滩上。

2.认识新疆建设者。

教师课前除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戈壁滩环境、自然、气候外, 还要让学生查阅新疆建设者的情况, 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建设新疆的其他人员情况, 了解他们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文艺作品, 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等感受建设者们开发西部时的豪情壮志, 为深刻领会课文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二、同乘火车, 感悟对话———议白杨

1.三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读:自由朗读课文, 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 把生字新词标出, 不理解的词用“?”画出, 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二读:快速浏览课文, 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标出。

三读:默读课文, 思考找出的三个问句, 想一想, 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 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

2.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 教师应结合课文组织学生采用表演的方法进一步理解课文。让学生分别扮演父子, 把教室当作火车, 每一排桌椅当作座位, 窗户视为车窗, 校园里的树为白杨, 其余的学生扮演旁白, 再现课文情景。在学生充分表演之后, 让学生说一说: (1)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 (2) 哪些自然段是写“白杨”的?爸爸说了几句话?为什么白杨长得这么直, 长得这么大? (3)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爸爸的哪些话是赞扬白杨的, 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3.品读课文, 升华情感。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 教师就要从重点段切入, 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课文第12自然段是教学的切入点和重点, 第13~15自然段是升华情感的关键。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反复地读一读, 并想一想从爸爸的话中你感受到白杨都有哪些特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白杨的特点;然后通过全班交流, 让学生深入了解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坚强不屈的特点, 并让学生带着赞美之情有感情地读这段话;在学生理解了爸爸的心愿, 读懂了爸爸的心之后, 让学生带着对白杨树的赞美, 带着对边疆建设者的敬佩之情, 再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话, 进一步理解课文, 提高认识。

三、紧扣沉思, 领悟寓意———做白杨

在学生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后, 教师要引领学生再一次自由阅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从课文中找一找课文中的“沉思”, 并用“Δ”号标出,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沉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各代表什么意思?

1.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⑴默读第1~4小节, 想一想爸爸是看到什么后第一次陷入沉思的。⑵细细品读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三句话, 指导学生学习领会每一句话中寓意。 (1) 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说一说从“从来”一词可以读出白杨的什么特点? (2) 品读“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说一说从这一句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3) 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 不软弱, 也不动摇。”说一说从这一句话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 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 高大挺秀, 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 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 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 坚强执着。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 听从祖国安排, 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 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2.学习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通过分组交流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结合“爸爸搂着孩子, 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 又陷入沉思。突然, 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一段话进行质疑与讨论。 (1) 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爸爸会想些什么? (2) 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3) 爸爸的心指的是什么? (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种心情, 他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思, 当他深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时他就怀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思, 那就是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四、拓展延伸, 提升能力———赞白杨

学生全面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后,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与学生的实际布置小练笔。

1.展开联想, 表达真情。 (多媒体出示) 新疆是一个干旱少雨、沙漠面积较大的地方, 为了改变新疆的面貌, 许许多多的建设者扎根新疆, 开发新疆, 建设新疆。爸爸这个“大白杨”希望“小白杨”们也要像白杨树那样, 在边疆生根、成长……四十年过去了。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机上, 有不少来自国内外的志士仁人, 他们正乘坐飞机, 在飞往新疆的途中。飞机内还坐着当年的爸爸———大白杨, 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的身旁坐着两个在新疆出生的小孙孙, 他们刚从上海探亲归来, 此时他搂着两个小孙孙, 俯视着舷窗外的茫茫戈壁, 又陷入了沉思。同学们想想, 这位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又在沉思什么呢?这位爷爷和两个小孙孙之间又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呢?

篇9:《落花生》中的“借物喻人”

《落花生》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许地山。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落花生即花生,也叫长生果。我国栽培极广,以黄河下游各地为最多。因为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所以叫“落花生”。

《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几段话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作者借落花生那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赞美了生活中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工作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就像落花生一样,所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慕,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他们是有用的,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我们学习落花生,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那么,如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呢?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如同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一样,必须注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

一、要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联想到人的品质。要注意人与物的相近、相似之处,抓住这相似的连接点。

二、用恰当而得体的比喻就能达到准确比喻、喻意深刻的效果。如袁鹰的《白杨》就是一篇很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借大戈壁的白杨树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和远大的志向。

篇10:借物喻人作文

日本的牛终日无所事事,整天吃饱穿暖,只等一死;印度的牛似神仙,在街道上随心所欲……中国的牛却是截然不同的,终身受人拘束,只能行于田间。它的要求并不高,一间牛棚和一捆草。哪天精力不支,便躺在牛棚的一角不动了,或许这就是它的命了吧!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暑假,我到农村一户人家家里做客。天气闷热得很,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吹着凉风,啃着西瓜。透过窗户,看见了一抹土黄色的身影在移动,是那样安静,我禁不住探头一看,原来是一头黄牛在耕田,皲裂的皮肤在耀眼的阳光下显得异常明显,四条不太健壮的腿在卖力地向前移动,可是它一脸安然,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怨气,看着鼻子上打着一个环,我莫名的心酸起来,“啪!”的一声,吓了我一跳,一个男人扬起又粗又大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牛的身上,牛没有停下,也没有抗议,似乎抽打的是一阵风,只是加快了脚步,可那一条红色的伤痕清晰可见……“倩,该睡午觉了!”

我躺在床上,眼里满是那道红色的伤痕,挥之不去。心里不由自主地想黄牛默默奉献,无图回报的精神不就像环卫工人吗?

环卫工人每天起得早,睡得晚。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环卫工人每天都为城市打扫污点,还我们一个绿色的家园。

篇11:借物喻人作文

他努力。每次老师布置作业,他都力争做得最好。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后题,让我们回家认真完成,题目很简单,我查了一小会儿词典,不出五分钟就做完了。剩余时间就是我和睡梦时间。

可谁知,第二天上课,老师要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他不仅答出了这个问题,还从中引出了一个历史典故,并把它出处,释意和原文给我们讲了一遍,听得我们是目瞪口呆。下课后,我问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他清淡描写地答道:“上网查,再经过我整理,最后把它抄在了本子上。昨晚我可是熬到了九点半呢。”

他勤奋。由于我总是压他一头,所以他早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超越我。每天早上,我一进门,第一眼就会看到他在认真地背课文,外界一切似乎与他没有关系。喧哗声和吵闹声无法使他停下。每次下课,他总是先把这堂课笔记整理好,才会去休息。每当这时,我总会和他去开玩笑:“哟,张学霸,近来可好啊。”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我心中早已对他有敬佩之感。

他知识渊博。我和他有很多相同爱好,比如说:历史。他喜欢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而我喜欢研究明朝。在没事干时候,他喜欢给我出卷子,历史试卷。刚开始还算简单,我勉强答得出来。可当试卷越来越多时,我也有些力不从心了。但每次遇到这样情况,我总是以玩笑答完试卷。比如说:重耳流浪时,身边有七位大臣,请列举出五位。我是这么答:朱元璋、朱棣、朱允伞⒅毂旰湍恪

当我交给他时,每次我都能看到他气得哭笑不得。

他就是我们班张明举。他有他梦想,有自己目标,他有着百合一样品质。

篇12:借物喻人作文

它个子不高,洁白无瑕,光点微弱,却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它,总是在黑暗中为我们指引回家的道路。我不禁想到了老师。每当我们在黑暗中挣扎的时候,老师总是及时的给予我们批评指正,让我们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老师给我们正确的指引,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前方的希望。

蜡烛,直着身子站在黑暗之中,不怕辛苦,不畏风吹雨打。就像老师苦口婆心地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向正确的道路进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有了这样的引导,我们才能努力前行。

蜡烛,它明亮的灯光,照亮我们幼小的心灵,把我们人生路上的一只只拦路虎吓跑,让我们得以走出困境、黑暗和自卑。

篇13:借物喻人作文

刚出生的鹰,还是毛绒绒的一团,浑身上下都闪着灰乎乎的暗光,一对纤弱的翅膀牢牢地环抱着身躯,一双初识世间的眼睛,显露出一股无知纯洁的目光。但迫于生计,它必须要学会飞翔。在崖边,它双爪紧紧地攥着岩石,时不时哀鸣一声,恳求母亲的宽容。无奈,未来的路只能自己前行。雏鹰“腾”地一跃而起,灰黑色的羽翅奋力地扑扇着,在天地间沉浮着,柔软的胸脯也在剧烈地运动着……渐渐地,它慢慢地“浮”了起来,东倒西歪地落在了附近的山峦上。它尖叫着,金灿灿的嘴喙向着朝阳,欲说些什么。

谁的成功是一挥而就的呢?雄鹰之所以能自由遨游于苍穹,是因为它能战胜内心的恐惧,勇敢地踏出尝试的第一步。刚刚出生的它,看到眼前如此深的悬崖,难免会产生恐惧,在绝望之际,不放弃,依旧敢于迈出第一步,那么再继续往下走去,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解决不了的呢?雏鹰如此,我们亦可如此。

我的表弟才四岁,当饱尝母亲怀抱的他突然有一天被大人们劝说着要自己行走时,他是百般不愿的。他一手死死地拽着妈妈的衣襟,不愿落地。“嘭”地一声,又摔下了,紧抿着双唇的他顿时嚎啕大哭起来,再不愿爬起来。无奈,还是得继续学着。他一手揪着大人的衣角,一手扣着身旁的围栏,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渐渐地,越走越顺利,越走越快速,这不,已经能扶着墙跌跌撞撞地挪动一两步了!

篇14:借物喻人写法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 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 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 思想。

篇15:借物喻人段落

一般来说,阅读状物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描写事物的特点

任何物体,无论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是无生命的静物,无不有其自身的形态。要准确地抓住描述对象的外形特征,阅读时,一般可从文章对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描写入手。

2、注意把描述的层次搞清楚。

阅读时要注意抓住文章中状物的顺序,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从哪方面写,再写到哪方面,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

3、了解文章运用的修辞方法。

为了将物描写得更生动、更形象,作者常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我们在阅读时应细细体味,好好揣摩。

4、体会作者对描述对象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状物时,总会流露出某种思想感情,或喜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憎恨,我们在阅读时应准确把握作者的真情实感。

具体到本节课的教学,又有一些变化。首先我们可以从题目入手。宋庆龄和樟树这两个关键词首先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请同学们简单的来谈一谈,宋庆龄的一些资料,知道她所具有的高风亮节,这其实也是在为后面的把人和树的融会贯通做铺垫。

接着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樟树上。状物类的文章我们一定要找准这个事物所具有的特点。樟树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阅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樟树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第一,樟树外表虽不华丽,但是四季常青,充满蓬勃的生机;第二、通过和石榴树的对比,写出了樟树最可贵之处。樟树长久的保持一种香气,可以驱除虫类。这里的几个关键词一定要板书下来:四季常青,蓬蓬勃勃,香气,驱除虫类等。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寻找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相似之处了。可以用这个提问来过渡一下,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宋庆龄的故居,是想去看什么呢?这里学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沉默,这是他在思考问题。对于孩子而言,他很可能想不到人们瞻仰的目的是为了追思伟人,缅怀先烈。相反,他们往往会说是去看故居啦,看樟树啦这样的答案。这个不能批评孩子,毕竟,对于他们这些在蜜水中长大的一代人来说,理解这些是有些困难的。就像现在变了味道的清明祭扫一样,祭扫几乎要和春游同义了。那么这个时候,老师要干些什么呢?引导。樟树的分布广,长江以南很多的地方都有樟树,为什么非要到这里来观赏呢?可见,大多数的人来参观和瞻仰的对象是宋庆龄。而宋庆龄和樟树之间到底有些什么关系呢?需要同学们好好去思考。在教学中,这一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这也难怪,全文表面上几乎都是写的樟树,可背地里,却是为了赞颂樟树的主人宋庆龄。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孩子的话,可能也能达到让孩子知道的目的。可是老师告诉的毕竟不如自己的真切体验来的深刻啊。

此时,我们可以结合上面的板书,让学生对照着来看一下。樟树是蓬蓬勃勃的,宋庆龄呢?樟树是有香气的,可以驱虫,那么宋庆龄呢?再想一想我们一开始对宋庆龄的相关介绍。是可以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的。让学生明白了,课文就是这样借物喻人的。也明白了作者的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更能从中明白自己的应该向宋庆龄学习的道理。珍爱生命,永不向丑恶势力低头。

上一篇:选择的作文700字下一篇:宿松县当地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