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能是教育发展的最大“能源”

2024-04-11

师能是教育发展的最大“能源”(共4篇)

篇1:师能是教育发展的最大“能源”

师能是教育发展的最大“能源”

师能是教育发展的最大“能源”

赵浩军:河北省邯郸市教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从起,邯郸市以打造一个“不择校的城市”为目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地坚持“盟、扩、增、并、强、训、改、轮、扶”9字方针,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化解了择校难题。11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当地召开。近年来,邯郸市聚焦课堂变革、推动校本革命、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均衡向更高层次迈进。

教师的专业能力,应该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学好上。因此,教师教育的方向要转到如何培养教师唤醒、点燃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上。

■赵浩军

教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推进教育强市战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行政必须确立师能建设在教育改革中的战略地位,并为之努力。

近年来,受综合化办学思路的影响,教师职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因此,教育行政部门不能期望师范院校在几年的时间内将未来教师塑造成为相对成熟的教师,要把“后天”的师能建设作为最重要的中心工作。而“后天”的在职教育多以“台上一人,台下一片”“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的经验交流会形式,大多停留在经验的层面,缺乏理性的高度。先天的不足加上后天的滥补,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这些固然有行政职能错位、认识偏差、教育实践走偏的原因,更多的是我们在改革教师教育模式上下的功夫不够。因此,教师教育工作需要新思路、新方法,教师职后教育的途径、工具、模式亟待改变。

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如果想达到预期的目标,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的教育发展战略,做好顶层设计,拟定各个时期的具体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对象、内容和要求。同时,坚持素质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把教师培训和使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提升师能,找准方向是前提。创新教师教育工作,需要准确把握教师培养方向。长期以来,教师教育工作一直在想办法提高教师如何讲好上,正是这个方向上的误区,让教师教育工作,一直在低层次、低效能、低质量上徘徊。而事实上,教师的专业能力,应该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学好上。因此,教师教育的方向要转到如何培养教师唤醒、点燃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上。

提升师能,创新制度是关键。要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一套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激励系统。在区域教师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里,必须把唤醒、点燃和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激励评价制度的构建作为核心工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上升通道和制度保障,为名教师的成长鸣锣开道,为教育家的出现“呼风唤雨”。

提升师能,夯实条件是基础。教师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未来教师自主学习发展的意向和努力,也取决于教师自身能否获得更有助于其学习发展的条件。作为行政部门,要树立联合互补、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培训观念,从外部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在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上下功夫,增强教师培养的效能和质量。着重强化教育实践环节,让教师在实践中感受到创造性劳动的快乐,让更多的教师积极投身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洪流中。

提升师能,整合资源是重点。为保证师能建设质量,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形成以校为主,市、县、校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建立促进优秀教师成长的有效机制,完善教育学习形式和管理模式的长效机制,建构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机制,引进优秀教育培训机构,提高教师培训的效能。要根据对象的多层次和需求的多样性,着力创新工作方式,以实战式、体验式、菜单式、主题式、交流式的操作,让教师在最适合的研训过程中实现提升。

提升师能,落实经费是保障。创新教师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全面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强化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统筹管理职能,保障其依法行使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使师能建设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近年来,邯郸市大力实施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全面实施“新秀工程”、“青蓝工程”、“骨干工程”、“名师工程”、“提能工程”,分批次、分层次、分类型地开展教师全员专业培训。在此基础上,我市还重点开展了“十心”立师德、“十力”提师能、“十气”修师表教育活动。我们下大力气培育教师与时俱进的学习力、见微知著的研究力、别出心裁的创新力、游刃有余的驾驭力、准确生动的表达力、言传身教的感召力、深入内心的观察力、触类旁通的反思力、知行一致的执行力、融洽交流的沟通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教师成长的第一路径在课堂,为助推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的沃土上茁壮成长,自以来,我们积极开展了“强力提师能,创新新课堂”活动,努力把每一所学校办成“教师发展学校”。我们举全市之力,以“全员参与,科学指导,强势推进”的态势,让邯郸的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新课堂、创造新课堂、提升新课堂,通过“同课异构”“专家做课”“跟班学习”等形式,积极吸纳新课堂带来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通过课堂的历练,真正成为适应新课堂的“新教师”。

篇2:师能是教育发展的最大“能源”

新的时代到了,教师应当具备和做到的是: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教学的理想境界。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从他们鲜活的教育生活中来,从教育实践中来,从教育反思与研究中来,从教育良知与教育责任中来,从教育梦想与教育追求中来的!教师在工作中应具有三个支撑点: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的微笑和教师的习惯。微笑给人温暖的世界,习惯决定你我的距离。

篇3:氢能源:21世纪最大的能源革命

本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能源有两种:一种是氢能, 另一种是受控核聚变能。而这两种能源都与氢元素息息相关。

氢是一种极为优越的新能源, 其主要优点有:燃烧热值高, 每千克氢燃烧后的热量, 约为汽油的3倍, 酒精的3.9倍, 焦炭的4.5倍。燃烧的产物是水, 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资源丰富, 氢气可以由水制取, 而水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资源:演义了自然物质循环利用、持续发展的经典过程。适用范围广:氢燃料电池既可用于汽车、飞机、宇宙飞船、可发电, 又可用于分布式电源等其他场合, 如可以代替煤气、暖气、电力管线而走进家庭生活。国际上认为氢能将是本世纪汽车最理想的能源, 也是人类长远的战略能源。

氢能源的提炼成本跟汽油大致相当, 这为它替代石油改变未来世界格局提供了经济价值基础。氢能源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储运成本高于汽油4倍, 而氢的燃烧效率又比石油高一倍, 如与传统汽车相比, 燃料电池车能量转化效率高达60%-80%, 是内燃机的2至3倍。所以目前只要将氢的成本降低一倍, 就能让氢动力应用处于经济性许可范围内了。目前, 德国通过电解水利用可回收能源制造氢;日本对氢技术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 到2020年投资预算将达到40亿美元;冰岛和壳牌石油, 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以及挪威水力发电建立了独特的合作联盟, 发起全球第一个氢经济计划, 在今后40年内用氢能源取代石油;美国能源部制定了“氢能源”计划, 提出到2010年使燃料电池汽车占整个汽车市场的25%。

世界各国及企业在研究开发氢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燃料电池汽车将正式进入市场, 电动汽车将可能以20%的速度迅猛发展。

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宝马和丰田等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大力开发电动汽车产品,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制的“第五代新电池车”已成功横跨美国。

篇4:爱情教育:怎能是被遗忘的角落

从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的语文教材里直面爱情题材的作品少之又少。据有关学者对7至9年级语文教材的统计,人教版教材中,入选总篇目213篇(含课内短诗,不含名著导读及课外古诗文背诵篇目),其中直面爱情的作品有3篇: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李清照的《武陵春》、《诗经》中的《关雎》,均安排在九年级,从数量上看,约占总篇目的1.4%。语文版语文教材中,人选总篇目236篇(含短诗),其中直面爱情的作品有3篇:邓颖超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诗经》中的《关雎》,均安排在九年级,从数量上看,约占总篇目的1.3%。而苏教版入选作品268篇(含短诗,也包括诗词诵读欣赏篇目,不含专题选文和名著推荐与阅读),直面爱情的作品只有李商隐的《无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要“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我们怎能忽略了这人类最美好、最高尚的爱情?

二、语文教育为何要挑起爱情教育的担子

爱情与语文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似乎那也是爱情教育专家或班主任的事,与语文老师又何相干?所以,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对于爱情教育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即使校园里有了爱情教育专家,即使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专门的爱情教育,我们语文老师是否可以将爱情教育拒之于语文教学之门外?当然不能。

(一)人文性使语文与爱情早就结了“不解之缘”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虽并非全部但大多数属于文学作品,文学是人学。“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勰《文心雕龙·知者》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正所谓“文章本非无情物”,更何况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均为经过千挑万选,作为教育本民族共同语的典范文章呢?所以说,语文教材中的作品不仅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更应该是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的重要凭借。而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话题,所以,文学与爱情本是“一家亲”,语文与爱情也早已结下不解之缘。

(二)大众文化向语文教育“宣战”了

21世初,大众文化势不可挡。如今,它不仅充满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还以其独特的方式给本来不食人间烟火的学校语文进行了洗礼,不仅加强了学校语文与社会文化环境的联系,还把整个大语文环境弄得面目全非——流行歌曲、武打、言情、花边故事、娱乐周刊、明星崇拜、网络文化等无所不在。这无疑在向语文教育“宣战”。

曾经,我们可以关起大门,保持语文教育这片净土,让学生免受爱情的“污染”,专心学习,让学生在纯净的蓝天下,在爱情领域里自由成长,但如今,我们已不可能关着门继续做春花秋月梦了。大众文化的到来,使昔日宁静的校园也发生了骚动。教育者作为唯一信息源的权威地位已不复存在。对于爱情方面的信息,学生可以信手拈来。我们无法封锁,也不必再封锁爱情方面的信息,因为过度的信息封锁只会使受教育者萌发猎奇动机。大众文化捎来的“爱情”,有可以让爱情种子萌芽、茁壮成长的“营养佳品”,但也不乏让其畸形发展的“伪劣产品”。面对着学生纯洁的心灵在自由猎取信息的过程中将可能受到“伪爱情”等信息的玷污,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仍能无动于衷?面对大众文化的挑战,与其“听天由命”,不如“主动出击”——充分利用中外文学中千古绝唱的经典爱情故事,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恰当的培育,为学生点燃照亮爱情道路灯火。有学者认为,一部好的爱情作品,不仅能满足学生对于爱情的好奇心理,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爱情、理解爱情、明白爱情的真谛,可以使他们在追爱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三)学生的成长需要“爱情营养素”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事故多发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是正处在青春萌动期。对于他们而言,中学阶段既是一个长身体、长知识、长志向的阶段,也是一个情绪易波动,行为易出轨,交往易出岔的年龄段。笔者认为,在这个“事故多发期”,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营养”,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保持他们生理和心理上良好的状态。上海教育出版社范守钢教授曾说,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生活中已经大量接受爱情作品,包括影视、小说等,而青春的萌动也使他们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们有了解爱情的愿望,也开始对爱情有自己的思考。简而言之,他们对爱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了解爱情充满着期待,即迫切地需要“爱情营养素”。

所以,对于中学生的爱情教育问题,沉默已不再是金。面对学生对于爱情的好奇心理,与其让他们在强烈的渴望中“饥不择食”,吃进“变质”的“伪爱情食品”,还不如通过正面的引导,让他们学会正确地选择优质的“爱情食品”,吸取充足的“爱情营养素”,让高尚的爱情种子适时地播在他们的心田,为种子的发芽、成长做充分的准备!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情教育

“没有人文教育的语文教育是片面的,没有情感教育的人文教育是残缺的,而没有爱情启蒙教育的情感教育也是不完整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情教育,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情教育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情教育,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因为“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媒介,是对学生进行读写、口语交际训练的凭借物,是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要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就必须尽可能地发挥语文教材这个“媒介”、“凭借物”、“重要载体”的重要作用。当然,对于语文教材概念的界定,有泛指性概念,特指性概念,也有专指性概念。本文中,作者所指的语文教材是用泛指性概念,即“对人的语文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一切书面的非书面的语文材料”。对语文教材的利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缅怀”经典:润物细无声

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爱情启蒙教育不适合通过教科书的形式来分析和通过生理卫生课的形式来图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情教育,不是说教式的满堂灌,也不必是专题式的爱情知识讲座,而是充分利用语文的情感性、人文性特点,把充满人性美、人情美的经典爱情作品作为学生爱情启蒙教育的文本,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滋养。

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爱情题材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比如,让学生通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知道爱情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和伟大的力量,是生时的忠诚和死后心灵的永久追念;从邓颖超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品味到爱情是共同信念、共同理想的结合。

其次,我们还可以以课内作品为平台,适当开发课外资源,让学生受到更多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麦琪的礼物》、《梁祝》等等经典爱情作品的熏陶,获取更多有爱情营养成分。开发课外资源时,除了让学生阅读文本文字,还可以组织学生看相应的影视作品。

2.赶赶“时髦”:为学生打好爱情的“预防针”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给人类的物质生活环境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危害,文化的发展何尝不是这样呢?主流文化发展的同时,形形色色的亚文化也不甘落后。它们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给人类的精神家园带来了一定的污染。“文化快餐”让很多人吃得轻松惬意,但也让不少的人消化不良。我们这些稚嫩、抵抗能力尚且较差,甚至可以说“毫无文化抗体”的小生命,怎能面对这暂且可以称之后为污浊的文化空气?市面上、网络中,所谓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娶个有钱的老婆可以少奋斗二十年”、“网恋”等等游戏人生的爱情观随时都有可能让我们的学生误入歧途,在未真正踏上爱情之路时就已经迷失了方向。面对这一切,我们不妨借用医学界的“绝招”——给孩子们打预防针,注入抗体,提高他们的免疫力。所以,在爱情教育中,我们不妨适当地赶赶“时髦”——把时尚、消极的爱情观作为爱情教育的反面教材,提高学生识别“爱情”的能力。

上一篇:厂房屋顶漏水报告下一篇:土地建设业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