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小学教科研制度

2024-05-02

石牌小学教科研制度(通用2篇)

篇1:石牌小学教科研制度

石牌初级中学教师请假制度

一、学校教师的请假要严格按照《揭东县学校人事管理暂行规定》中第三章《教

职工请假制度》的有关要求办理教师请假,凡须请假的教师一律须报校长批准,准予请假后方可离岗。

二、教师的请假都应办理请假、续假、销假手续,一切请假事先均要办理请假报

批(急病的可事后办理),请假期满后应上班并办理销假手续,须延长假期的应提前办理续假手续。

三、教师因病请假7天及以内的,须提供镇级以上医院证明,7天以上的须提供

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要有二名主治医生签名)和病历,学校有权要求陪同到医院检查。

四、教师因办理私事而占用工作时间确须请事假的,由本人提前书面申请,并办

理请假手续报批。

五、教师按国家的政策规定请假的,如生育假(产假、落实计育措施)、婚假、丧假等,按相关政策规定办理请假手续,产假的须提前提出书面申请(注明预产期)并附准生证;落实计育措施的须提供实施手术的医院证明;婚假的须提供结婚证。

六、教师的请假审批按规定办理,事假3天及以内、病假7天及以内的由学校校

长审批并登记存档,其他的请假都按规定手续逐级上报审批,学校根据批复情况登记存档。

七、育龄女教师请假超过一个月的(除产假)须提供最近一次的孕检证明,并按

时参加例检。

八、教师的一切请假均须审批获准后确认,未获批准离岗或私自超期未上班的按

旷工处理,处理意见按揭东教字[2008]32号文规定的办法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处理。、石牌初级中学

篇2:石牌小学教科研制度

1.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 (Mind Map) 又被称为心智图、脑图等, 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Tony Buzen在1970年提出。Tony Buzen认为,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 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由于思维导图能提升思维技巧, 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和创造力, 很快就在世界各国的企业培训和教育方面得到推广和运用, 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发达国家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中。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认知工具, 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 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 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有助于在新授课中建构知识结构, 在复习课中建构知识体系, 作为教学评价的工具能有效地评价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

2.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005年广州市石牌小学邀请世界记忆锦标赛大师张杰和王茂华到校为全体教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主要学习了如何快速记忆和使用思维导图。从此, 大部分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教学之中开始应用思维导图, 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并不断改进, 在学生中也得到推广和使用, 中、高年级学生都能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个性的思维导图。

然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 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中突显出不少问题。调查发现: (1) 石牌小学使用过思维导图教学的主要是使用手工绘制的方式 (占64%) , 应用效率不高。 (2) 主要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呈现以及创作设计 (共占83%) , 对于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反思、头脑风暴、协作交流等提高高级思维技能的方式应用却很少。大部分师生作品机械地模仿他人的思维导图, 属于简单层次的应用。 (3) 应用效果不明显, 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认同感不高, 认为其虽然有一些作用, 但是作用不大, 效果不明显。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校本研修实践

1.面向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校本研修

2007年, 石牌小学在胡小勇博士指导下成功申请了广州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促进高级思维技能发展的思维导图学科应用研究》, 并大力倡导并实施了有效的校本研修, 以解决思维导图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 以学校现有资源为依托, 开展行动研究, 促进教师自主改善教育行动、自主提高专业修养水平和教育质量。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 学校在思维导图的学科应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学案例和学生作品, 提升了教师概念图教学研究能力和学生学业水平。同时, 学科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形成学校的教研特色。

2.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校本研修实施策略

(1) 研修内容选择“解决思维导图工具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为突破口。

在现阶段, 新课程改革强调促进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发展,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出更多有利于学生高级思维技能发展的教学活动。因此, 以“解决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为校本研修的内容, 不仅服务于课程改革, 同时有利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高级思维技能发展, 大大的激发了教师参与研修的内驱力。

在依托课题的整体推进下, 以学科为单位, 确立了分科目思维导图研究小组, 促进了各学科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的联动, 不同学科的教师根据课题确定研究主题, 制订学期研究计划, 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校本研修。课题研究也为教师的个人研修提供了新的视角, 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例如, 蔡老师以“探索思维导图在语文复习课中的组织形式”为研修的出发点, 重视研修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 形成问题序列的研修专题, 在反复的实践探索中成功设计出《“四字词语复习”思维导图教案》, 以此作为研修的落脚点。

(2) 以基于课堂教学、具有行为跟进的研修组织形式为主, 多种组织形式相结合。

为了避免校本研修活动流于形式、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在设计校本研修活动的组织形式时, 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以及校本研修的客观条件, 灵活、有选择性地整合多种形式的操作优势。目前主要通过听课评课、专家讲座、专题研讨、集体备课、课例研习以及科研项目等六种形式的有机整合推动校本研修活动。而实践表明, 当前教师对校本研修的组织形式需求趋向于以课堂为核心的、有持续的行为跟进机制的研修活动。

例如, 在以课例为常见载体的校本研修实施过程, 思维导图研修小组立足常态, 让教师紧紧咬住“课堂教学的问题”, 不断地与他人进行“碰撞”, 通过建构性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 形成教师个人和集体对课例所涉及的情境、问题的看法和观念, 并产生相应的解决策略, 再将其运用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 由此产生新的课例, 再针对新课例进行新一轮的研究与改进 (见图1) 。如此滚动改进, 在新旧案例 (课例) 的比较中, 解决现实问题。显然, 校本研修重视教师对已有经验的利用和提升, 着眼于在行动中学习, 强调教师在反复的实践探索中验证问题解决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因此, 教师在滚动改进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施新课程能力与水平。

(3) 建立教师自我反思机制, 多种形式助推教师可视化反思。

目前学校已经建立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活动的机制, 研修过程注重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运用自我反思可视化策略, 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日记, 理清自己的教学问题及成因;梳理教学经验, 整理教学案例, 撰写教学博客等多种形式将自我反思转化为可视化成果;不断地与新理念、与他人作比较, 并建立相应的教师成长档案袋进行有效管理。

(4) 成立以骨干教师为主的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建设, 实施专业引领。

建设具有完善架构的学习型组织, 分设实践组、协作组和指导专家团队三方角色, 多方力量协同校本研修工作、分别负责各项具体工作事务。以校长或副校长为校本研修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实践组, 开展各种开放式交流、研讨活动, 营造民主、开放、平等的研修氛围。天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区教育局教研室“天河部落”作为协作组, 提供相关支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专家作为指导者参与到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中, 及时给与理论与技术指导意见。

骨干教师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校本研修的方式向其他教师进行示范, 就能产生辐射作用, 以点带面, 推动全员研修, 实现专业引领。调查表明, 当前教师普遍认可专家、优秀教师、教研员在理论高度、实践经验、学科视野上的引领性优势, 迫切希望能够获得专业人员的指导, 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5) 注重生成性的教育资源建设, 形成可视化的研修资源库。

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不仅重视外界“输入”的充分资源, 而且强调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输出”的生成性资源。研修过程中“生成”的资源不仅是教师“知能输出”的智慧结晶, 也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宝贵资源。随着校本研修的深入, 不仅产生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学案例, 促进了教师从理论学习迁移到实践中的问题, 而且在学生中的推广和使用也形成大量的可视化作品, 促进了学生高级思维的发展。每学年学校将师生的思维导图汇编成册, 如思维导图册《开启智慧之门》、《反思践行记》 (教师版) 4册, 《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图记世界》 (学生版) 4册。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校本研修成效

1.提升教师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能力

下表是两次调查数据对比及分析。

两次调查数据的结果, 可以看出: (1)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和实践之后, 教师不但掌握了思维导图的设计和使用方式, 思维导图在教学方面的功能受到了参与研修教师的普遍认可, 这说明思维导图队教学的促进作用是较为明显的。 (2) 经过校本研修后, 教师在思维导图工具的运用上, 越来越熟练, 更认可了思维导图在促进学生高级思维技能方面的作用。

选项:A.课堂气氛;B.学生作业;C.学生思考问题方式;D.学生单元知识测验。

选项:A.绝大多数学生高级思维技能有提高, 能够把知识结构化;B.大部分学生高级思维技能有提高, 对知识能够结构化, 但需要经过强调;C.少数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有提高, 在反复强调的情况下才能对知识进行迁移;D.基本上没有任何改变。

2.促进学生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 发现无论是从课堂气氛、学生作业、学生思考问题方式、学生单元知识测验 (图2) 等方面都发现运用思维导图之后, 绝大多数学生高级思维技能有提高 (图3) , 能够把知识结构化 (占65%) , 部分学生在经过强调后也能做得较好 (占35%) 。这说明, 通过思维导构图, 学生对于知识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促进了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

3.建设校本研修资源库

上一篇:五洲花园大酒店安全管理机构图下一篇:琴声作文参考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