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分析寄宿生的心理特点

2024-05-05

老师分析寄宿生的心理特点(精选5篇)

篇1:老师分析寄宿生的心理特点

老师分析寄宿生的心理特点

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而今,人才市场更加关注能力型的选手,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竞争使得人们对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很多父母又由于自身工作不方便照顾孩子。因此,让孩子选择一所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寄宿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状况现象。

对寄宿生进行心理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心灵剖析、个别谈心,问卷调查等手段进行了解,把握寄宿生的心理现状及成因,及时了解个体的心理现状,掌握详实的资料。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有的太过外向,有的太过内向,体现为如下不良的心理特征:

1、随心所欲,比较任性。个别寄宿生年龄小,可脾气犟得很。平时极富挑战心理,喜欢做不应该做的,而且不听劝告,似乎有种故意违反闹风头的感觉。

2、习惯不良,学习被动。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马虎,书写混乱,看书“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在学习中没有计划,一切学习过程都是在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下进行,由于新旧知识联系不起来,所以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容易走神,或做小动作,思维低下,记忆能力差,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比较低。

4、缺乏安全感,性格孤独、自卑。主要表现为上课发言不积极,课余沉默寡言,或独自一个人玩,不合群。

通过调查和分析,形成如此的不良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

(1)优越感浓厚。部分寄宿学生的家庭条件在班上相对较好,于是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中没有学习的动力,属于学习的被动者,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喜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过度膨胀。他们很容易造成交往的障碍。

(2)自身的过度施压。部分寄宿生家庭条件不太好,但为了搞好学习,其父母借钱读寄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自我照顾能力是最强的,但他们的心理压力也是最大的。过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学习发挥的不正常,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3)自身的独孤心理作怪。寄宿生由于离开了家庭,离开了亲人,很容易产生一种孤僻自卑感,行为上也表现为孤独、羞怯。导致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上出现异常。

(4)消极的自我暗示。一部分学生遇到问题时,经常产生“我做不到”的想法,抑制了自信心,增强了心理紧张,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从而因能力不能正常发挥而导致失败。这种结果又成为一种反馈,印证了自己的无能,这样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使学生的心理蒙上了自卑的阴影

2、来自家庭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教育以及心理沟通。

(1)父母期望过高。有部分父母把自己这一辈没有实现的愿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绩。父母的高要求他达不到,月假一回家听到的便是父母的唠叨声,甚至打骂声,这一切使孩子长期处于孤独之中、高压之下,心理负担过重,久而久之有了厌学情绪。

(2)父母的不闻不问。有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很少顾及孩子,孩子看到别人的家长经常来学校问这问那,而自己好像被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懒散,内向,自控力差了。

(3)父母与子女分开,不能有效进行亲子交流,这是影响寄宿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易出现情感情绪异常,如忧郁、胆怯、孤僻、喜欢独处、优柔寡断、冷漠,所有这些心态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4)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学生的父母教育思想简单,平时一般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旦孩子有学习上的问题,他们的态度粗暴。轻则谩骂,重则动粗。

篇2:老师分析寄宿生的心理特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江西省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共计518名学生展开调查,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年龄10~14周岁,平均年龄11.6岁,男女学生分别为337人与181人。问卷回收518份,回收率为100%,最后获得有效问卷501份,有效率为96.71%。其中,按性别统计,男生共计325份,占64.9%;女生共计176份,占35.1%。按年级统计,四年级有160份,占31.9%;五年级有169份,占33.7%;六年级有172份,占34.4%。

(二)研究工具与方式

本研究采用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等在1991年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进行检测,该量表广泛适用于我国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MHT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是:A学习焦虑、B对人焦虑、C孤独倾向、D自责倾向、E过敏倾向、F身体症状、G恐怖倾向、H冲动倾向。各分量表及总量表均是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量表信度较高,其各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在0.84和0.88之间,分半信度值在0.635和0.809之间,量表结构效度良好。测量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协助下,使用规定的书面指导语和口头指导语指导学生测验,现场发放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二级计分方法,计算出每位被测者的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所得数据运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进行了主成因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MHT测验当中,若总量表得分≥65分,表示该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可认为其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表2不难得出,在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501名合格被测高年级学生当中,存在着26名有较为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被测学生的5.19%。在MHT测验当中,若分量表得分≥8分,表示该名学生在该项内容上存在适应不良,需对其进行特别心理辅导。由表2可以看出,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人数达247人次,比例为49.31%。各分量表得分超过8分的人数由多至少依次排序为: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分析表3中数据不难看出,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男女生在MHT测验的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均低于女生,且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这几个方面更是趋于显著,这说明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在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均存在一定差异。四年级学生在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吓倾向分量表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且呈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在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的得分稍稍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但并无显著差异;六年级学生在MHT总量表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且呈显著差异。

三、讨论

篇3:老师分析寄宿生的心理特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4-6月在重庆市永川区抽取4所农村中学、2所城镇中学的初一~高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530份,回收有效问卷465份,有效回收率为87.7%。其中非留守儿童182名,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193名,农村非寄宿制留守儿童90名。考虑到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与学业压力有很大相关(由于所处阶段的特殊性),为排除这一因素干扰,故本次研究并未对初三和高三学生进行取样。

1.2 方法

让所有被试按照统一的指示语要求填写MHT量表和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张小丽等[2]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简称MHT),包括90个题项,8个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采用5级评分制,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该问卷同质性信度为0.950 3,分半信度为0.845 5。

采用王飞飞[5]编制的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将问卷中相关题目加以修改,形成更适合中学生实际情况的《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共由5个维度组成:理智调控情绪能力、控制消极发泄能力、寻求外界支持能力、控制消极暗示能力、积极补救能力。采用5级评分制,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情绪管理能力越高。该问卷同质性信度为0.715 0,分半信度为0.475 3,说明本研究修订后的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和维度模型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各维度与总分相关系数在-0.735~0.624之间(P值均<0.01)。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各维度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结构较为清晰一致,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辅以事后的个别深度访谈。

2 结果

2.1 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

对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年级、父母工作情况上的交互效应和主效应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未见交互反应。分别就主效应进一步分析。农村寄宿制留守男、女儿童在情绪管理能力上总体水平相当,总分分别为(3.39±0.44)和(3.45±0.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P>0.05)。只在“寻求外界支持能力”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男女得分分别为(3.33±0.68)和(3.50±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P<0.05)。各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呈现一种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不同父母工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农村寄宿制儿童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总体上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控制消极发泄与控制消极暗示能力与MHT各维度呈显著相关(P值均<0.01)。理智调控情绪,寻求外界支持,积极补救与MHT部分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见表1。

注:*P<0.05,**P<0.01。

2.3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得分比较

2.3.1 心理健康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状况总分、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见表2。

2.3.2 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上控制消极发泄能力及总分上,农村留守儿童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0.01)。见表3。

2.4 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与农村非寄宿制留守儿童的差异比较

由于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与农村非寄宿制留守儿童人数相关较大,所以下面采用二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仅在孤独倾向上,寄宿制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其他各心理健康的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情绪管理能力总分及控制消极发泄能力、控制消极暗示能力上,寄宿制留守儿童高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见表4。

3 讨论

研究显示,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的情绪管理总体呈现正向趋势,这说明他们在多数情况下能够理智地调控情绪[6]。在寻求外界支持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与王飞飞[5]在大学生中的研究结论相似。这可能与青春期男女生心理[6]与生理发育高峰差异以及传统文化对男性的要求[7]有关。不同父母工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父母工作情况不是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主要原因。

寄宿制留守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表明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越强,心理不健康程度就越低,情绪管理能力越差,心理不健康程度就越高[8]。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9,10,11,12]一致。在恐怖倾向与冲动倾向上,留守儿童的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觉醒 ,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常常感到过分自卑,却未进行正确疏导。尤其是处于高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更易于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10,13]。

在情绪管理能力方面,留守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总体显著好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控制消极发泄能力上。这说明留守状态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但它并非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所有方面[14]。此外,独立处理事件促进了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父母长期在外地,这就要求他们根据不同的场合调节自我情绪[15]。

寄宿制留守儿童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刘朝军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孤独倾向上,寄宿制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这与张小莉等[2]的研究结果相反。根据刘霞等[17]对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特点的研究结果来看,小学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父母。而对于寄宿制留守儿童来说,长期生活在学校环境中,缺少父母及家庭其他支持系统的支持。非寄宿制留守儿童,虽然父母也外出打工,但家庭里其他成员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家庭功能和家庭亲密度[18],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随年级增加而下降的趋势[19]。

寄宿制留守儿童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消极发泄能力,控制消极暗示能力及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寄宿制留守儿童高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这2种能力高表示在消极情绪的引发情境下,当个体出现强烈的本能性的宣泄念头时,能够控制冲动,冷静头脑,告诫自己要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5]。而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的应付方式具有不成熟性[20]。这与本研究的结论稍有出入。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本阶段是实现自我与赢得他人关注与尊重的重要时机[6],为了赢得同学和教师的认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处于消极情绪或遇到不良事件时,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分析原因直至解决。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但相对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表明寄宿制这一学校制度可能对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儿童生理成熟和心理发育的最关键阶段无法得到父母的直接教育的情况下,寄宿制不失为弥补这一缺憾的良好制度。

摘要:目的 探索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重庆永川区465名初中生和高中生用《情绪管理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呈现积极的趋势,并与心理健康相关。在寻求外界支持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情绪管理能力在年级与父母工作情况上无显著差异。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与农村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有相关关系。寄宿制能在一定程度促进儿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篇4:老师分析寄宿生的心理特点

来,由于农村发展的特殊情况,我校学生大多数属于留守学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学生数目的减少,学生心理变化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介绍自2010至2014年我校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结果,我们从中发现一些问题,找到一些办法,尽可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条更为良好的发展方向。笔者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希望能够为全国类似的地区教育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社会实践 农村留守生 学习生活状况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中国农村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机遇,农民收入大大增加。然而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很多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缺位,孩子缺少爱的呵护,使得孩子孤僻、消极、散漫、怯懦。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在广大的农村,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导致孩子互相之间的交流也出现了问题,他们缺少玩伴。既没有父母的爱,也缺少朋友的友谊,使得他们缺乏了与人正常交往等能力。针对这种种问题,我校教师自2010年开始,着手研究和找出改变这一现状的办法,以期为我校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以及全国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

一、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问题,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校2010至2014年接受调查的450学生中,有156人父母常年在外甚至几年回家一次,占34%,有300名学生父亲常年在外,占66%,父母常年在身边可以随时监管和照顾的孩子只有5名,大概1%多。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监管和爱护,使得学生在认识上,在人格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孩子缺少爱的呵护,心理发展异常

父母的爱和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非常重要,是孩子良好的情感培养的关键因素。父母经常性的对子女教育交流,对于儿童的良好情感培养至关重要。有些父母常年在外,不能及时地看管孩子,甚至与孩子联络也较少。在关于孩子觉得与谁最亲近的回答中,50%以上的学生选择的是爷爷或者奶奶。在关于爸爸妈妈是否关爱孩子成长的问卷中,65%的孩子选择不关爱。这说明我校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爱的缺位,孩子的认识出现严重的问题。亲情缺位孩子很难正常发展,很多孩子有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不爱说话,不善交际,胆小怕事,上课走神,不认真完成作业等问题,造成学生成绩低下、态度冷淡等等。

(二)家庭教育缺失,行为习惯粗放

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孩子想念父母并不能完全表达。孩子缺乏父母关爱,常常变得怕羞、少言,对于远在外地的父母的想念也不能顺利的表达,逐渐地不爱接父母电话。父母每次打电话也总是叫爷爷奶奶看管好孩子,问问孩子有没有听话,学习成绩有没有进步,这常常给孩子不被关心的感觉。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得到爸爸妈妈买的好东西、好玩具,孩子心理就觉得被忽视、被遗弃。还有当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常常留在家的另一方会变得非常忙碌,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疏于发现,万一发现也是简单处理,不能从孩子教育和发展的高度进行引导教育,动辄呵斥,甚至打骂。长此下去,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孩子要么变得胆小怕事,要么变得逆反强烈,导致学生不爱学习,不爱听话。这部分孩子也就因家庭教育失败而习惯了,娇惯了,学坏了,厌倦了。学校教育听不进去,孩子出现厌学、逃学、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彻夜不归等严重问题的现象在留守学生中比例远远高于父母关爱和监管的孩子。

(三)隔代教育,认识错误,性格缺陷

时代发展往往把任何人都丢在了后边,几乎每一代人都粘着九斤老太那名言:“一代不如一代。”然而,事实是不能及时学习和进步的老一代,孩子还没长大的时候已经有可能远远落后于时代,靠着自己已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勉强维持着生存。上一代往往不能理解下一代所做的事情,当今时代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的迅猛改变使得每一个人都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隔代教育导致祖父母给孩子指导的教育内容完全远离孩子成长的时代,祖父母对于孩子所作所为以及孩子的思想完全不能掌握。即使是那些听话的学生,由于祖父母知识老旧也会导致孩子成长出现问题。他们会发现祖父母的教育可能与时代不搭边。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或者问题孩子,祖父母根本没法理解其行为,也无法教育。隔代教育常常导致孩子认识错位,性格怪僻,出现各种问题,如自卑、沉默、孤僻、自私、悲观,表现为暴躁、冷漠、内向、任性等等。

二、我校留守学生教育的探索

针对我校留守学生教育的种种现象,我们从很多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需要指明的是,教育和教师代替不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和农村人口转移等因素,导致农村人口结构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显得人口较过去稀少,农村老龄化较为严重,农村较过去缺少活力。就教育来说,由于孩子较少加上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孩子教育方面的思考较过去少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很重视,仅仅表现在愿意为孩子教育花钱方面,对于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孩子出现问题的思考,家长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面对。面对这样的现实,学校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生成绩的进步,更应该多思考学生心理需求和道德发展的要求。关注留守学生,懂得他们的需要成为我们教育的最重要环节。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正常、健全和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会“自律、自强、自学、自理、自立”,我们进行了很多尝试。

首先,我们尝试建立温馨的班级环境和同学关系,为孩子构筑一个“温暖的家”。在父母的爱缺乏,孩子感觉不被关心不被重视的认识中,学校要主动担起关爱学生的责任。特别是寄宿学校,从学习到生活,从教室到宿舍,教师要全面关爱学生成长,也要引导学生互相关爱,互帮互助,体会人与人交往和互相关心的重要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校从我校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学士的现实出发,非常重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我校对班级教学中学生的互相帮助和合作互动非常强调。

再次,在班级管理中,我校强调在班会活动中进行体现良好美德的家庭教育故事,为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父母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最后,在学校层面,我想每年举行两次家长会,要求家长必须亲自参加,主要是进行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增加家长与孩子的感情,通过这种方式把常年在外的家长以学校和家长会的名义召回来。由于近年来家长对学生教育较过去更为重视,因此,家长们对于家长会较为重视,因此学校家长会的组织,往往能够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家长也因为家长会而更加关注孩子成长。

总之,留守学生教育是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教师和学校作为今天“农村留守者”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要重视留守者的未来和发展,要为留守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他们的未来打造一片可期待的蓝天。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GSG571。

篇5:如何做好小学寄宿生的老师

肖院玲

实施小学寄宿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但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本应该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享受家庭教育的温暖,而现在的小学寄宿生在学校里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与家庭的联系,享受不到家庭教育,使本来应该在家庭中学会的生活经验、生活习惯、生活能力等任务全部转嫁给教师,那么如何当好寄宿生的教师成了新的课题。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认为作为一名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加强对寄宿生安全习惯的养成教育。

安全无小事,事事系安全。只有学生安全了,才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意义。在寄宿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对寄宿生进行“安全教育”。首先要求学生注意到校离校途中的安全,要求家长应该尽到监护责任,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往返学校途中坚决制止寄宿生乘坐“三无车辆”,在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其次在学校参加的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活动安全要求,告诉学生集合时不要拥挤,以防踩踏事故发生;最后要时刻关注寄宿生的宿舍安全,严格要求学生在寝室内不要乱搭乱接电线、不要违规用电、寝室内熄灯后不能点蜡烛、注意上下床铺的安全;总之,小学寄宿生年龄偏小,再加上自理能力差,而且学习生活都在学校,因此,作为教师要高度重视寄宿生的人身安全,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加强对寄宿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文明人的标志之一。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较晚,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乱丢纸屑、瓜皮果壳,随地吐痰;乱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后随手乱扔包装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看书做作业不注意用眼卫生;环保意识薄弱等等总而言之,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要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处处爱清洁、讲卫生,能迁移到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成为一个时时处处比较自觉、办事细致认真、热爱集体守社会公德、讲究精神文明的人。另外教师要身体力行,给学生以榜样的作用,时常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检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新生刚入学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住宿习惯,如:按时作息,不喝生水,勤换衣服、铺床叠被,保持寝室干净等。以后逐步要求他们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乱扔纸屑、杂物,保持教、寝室、公共场地卫生清洁,服装整洁得体,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学具整齐,学会整理房间等。课间行为的训练: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个人卫生的训练:要保持指甲、手、脸、衣服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首先,班主任要关心寄宿生的饮食。由于寄宿生来自不同的家庭,饮食习惯、饮食水准不尽相同。而寄宿生在校期间,学校是同一水准就餐、同一时间就餐,有的寄宿生可能会出现因吃不习惯而吃不饱的问题,进而影响寄宿生的学习、身体健康成长。班主任要随时了解寄宿生的饮食情况,对在饮食方面出现问题的寄宿生加以引导、帮助,让他们逐步适应学校的就餐生活;有的寄宿生由于在家里有不良的就餐习惯,如暴饮暴食、常吃剩饭、乱倒饭菜、乱扔馒头、爱吃零食等。班主任要针对这些情况对寄宿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就餐教育、进行勤俭节约教育,让寄宿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其次,班主任要关心寄宿生的睡觉。由于寄宿生在家里睡觉时间、睡觉方式等与在学校统一时间入睡、统一时间起床、单人单床(甚至睡上铺床)、多人同睡一寝室不同,因而有的寄宿生会出现该睡时睡不着,该起时起不了,甚至出现失眠等严重问题,或者有的寄宿生在寝室关灯后,仍在寝室内高谈阔论、“大摆龙门阵”,不仅影响自己的休息,也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因此,班主任要时常深入寄宿生寝室,了解寄宿生的睡觉情况,对于有问题的要多方面教育引导,要让寄宿生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对待学生的生活,亲历亲为,实事求是的做好每一件事,为学生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和家长都放心。但是学生毕竟还小,各种习惯的形成还需要班主任的精心引导,除了要求好学生的学习之外,还要定时监督学生剪指甲、换洗被褥,教学生叠被子、铺床单、整理自己的物品、打扫卫生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生病要及时送医院,并与学生家长联系,让学生时刻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这没有细心是做不到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寄宿生按学校食堂规定按时就餐、不要买“三无食品”吃;等等。

三、对寄宿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寄宿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为班主任,就要负责培养寄宿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和各科科任教师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各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激发寄宿生的学习兴趣,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其次,要监督寄宿生人人都得上早、晚自习,而且得上好早、晚自习。帮助寄宿生解决在早、晚自习中出现的学习问题、纪律问题等。再次,要关心、留意寄宿生在校期间(除课堂、早自习、晚自习之外)的课余学习。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寄宿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多辅导;对厌学的寄宿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关心、多启发、多帮助;对学有余力的寄宿生,要创造条件使之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四、重视对寄宿学生的心理辅导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由于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加上远离家庭和父母的关爱,因此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例如对家庭和父母的思念,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对此,班主任要善于及时发现寄宿生在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微小变化,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沟通和疏导。同时,由于寄宿生在心灵上显得相对脆弱,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像家长一样给寄宿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学校及教师对他的关心和支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增强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的自立能力。寄宿生年龄偏小,生活体验中与父母的见面少了、与社会接触少了,思念家人、缺乏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低,五、对待学生家长要做到“热心”

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天经地义,特别是小学寄宿生。我们的班主任做到热情的接待,当一些牵扯到家长切身利益的事情时,特别是学生较小不能准确传达,我们的班主任就要热情、准确地向家长解释说明,把自己掌握的学生情况向家长详细的介绍,就会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的。在遇到那些不明真相,出言不逊的家长时,班主任确实做到热心、细致,抱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就会把不必要的矛盾化解掉。在做家长的工作中把握以下四点:一是寄宿制有利于锻炼小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避免不正当溺爱而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生活,在感受大家温暖的同时,也成为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并且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三是有利于规范化管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四是有利于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班主任只要拥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且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寄宿制孩子的教育教学生活管理,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开办家长学校等有效形式,加强了校内外教育的衔接沟通。学校每学期至少两次定期开办家长学校且及时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设立亲情电话,针对在外打工父母,缺乏和孩子正确沟通的技巧,还有针对性地对家长指导,使他们科学地和孩子沟通,沟通中产生浓浓的亲情碰撞,密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收到对孩子的最大教育效果。只有加强家校联系,学生良好习惯才有保证养成。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等,对孩子的习惯培养及培养默化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再一方面,还由于家庭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其特殊作用是其他影响所不能代替的,不论在学校接受教师、同学的影响,还是走向社会接受领导、同事的教育,都是暂时的、可离的,而家庭影响则是长期的、终身的。因此,我们必须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让他们提高自身认识,在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同时,自己应率先做到、做好,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教师和家长要互访、互利、互谅,建立友好畅通的交流平台,以更好地达到家校共育人的目的。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农村寄宿制中学的班主任对于寄宿生来说,既是教育者、服务者、管理者,又是教师、保姆、和父母。班主任对寄宿生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寄宿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勤奋努力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真诚的感恩习惯,进而为寄宿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晓霞.牧区小学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管理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 2011,(5): 159

[2] 吴学书.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要当好“六大员”[J].班主任, 2011,(12): 23-24

[3] 吴英寿.浅析如何做好牧区小学寄宿生的班主任工作[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1,(3): 169

[4] 邱强.创造和谐校园 促进全面发展――浅谈全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工作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 2012,(6): 120-121

上一篇: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演讲稿下一篇:学前班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