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ie_ue_er教学设计

2024-05-15

汉语拼音ie_ue_er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篇1:汉语拼音ie_ue_er教学设计

ie ue er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情景图激发兴趣,引入本课所要学的两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以及两个整体认读音节及其四声;第二部分是声母与ue的拼读练习;第三部分是看图拼读音节;第四部分是看图认字读句子,句子表达了图意,同时启发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儿歌中有要认识的字。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 üe 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3、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4、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字、儿歌。

【教学重点】ie üe er 的发音,声母与üe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教学难点:er的发音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与教案相关的课件;写有声调的ie üe er ye yue的卡片;文中老爷爷图的音节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复韵母ie、üe,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3.初步进行ie ue 的拼读练习。

【教学重点】

1.学会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er的音形,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区别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丁丁。(课件显示)

国庆节放假的时候,丁丁准备跟爸爸、妈妈到海南岛爷爷家里去玩,拼音宝宝也吵着要去,瞧,他们出来了!(课件显示:ui ou ai ei ao iu)2.来,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生齐读)3.丁丁说:“别吵,别吵!乖乖地排好队,我就带你们走!”

谁来帮拼音宝宝排排队?(指名生回答)

我们把这一队拼音宝宝叫做——(复韵母)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今天,我们就跟着丁丁一边游海南,一边学拼音,好不好?让我们带上拼音宝宝出发吧!飞机“嗖”一下就飞到了海南。哇!海边的风景真美啊!丁丁一边看(课件显示椰子图),一边听(课件显示耳朵图),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显示月亮图)。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到什么了?(指名回答)

2.是啊!丁丁身边的拼音宝宝也跳出来了:“这里藏着我的复韵母兄弟呢!你们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复韵母:ie ue er)

3.大家仔细看看图,想一想,这三个复韵母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试读)

4.全班反馈交流

你会读哪个复韵母?能教大家读一读吗?

ie: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i和e在一起,就变成了ie,这个ie就是椰子树的椰,)

ue:ie和ue中的e发音是一样的,可以迁移,前面是i就是ie,前面是u就是ue。(ie和ue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重点还是ie和ue的区别,发音上没有什么难点,可采用优等生带读,老师范读,指名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巩固。)

er:这个复韵母可有意思了!你们看,里面藏着一个声母呢!这里的r可不读原来的音了,老师教你们一个口诀:“er中看到r,舌头卷一卷。” er这个韵母不同于其它韵母,我们知道每一个韵母都可以和声母做朋友组成音节,可是,er是个小淘气,它和谁也不团结,只能自己独立成音节了。(er的发音在拼音中是个难点,诀窍就是r的卷舌,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正确的发音方法,多指名孩子练读,随时纠正。)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yue(1)ie和üe是声母,不能独立成音节,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呢?教师板书:ye、yu(2)。比较韵母ie、üe与整体认读音节ye、yue在字形上有什么变化?

(韵母ie的左侧是i,整体认读ye的左边是y)(3)。音节yue中的小点为什么没有了呢?引导学生复习两点省略规则:提醒学生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摘帽。

6.小小组合作自主学习ie ue er ye yue的四声

(1)这些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声调该标在哪儿呢?课件出示,自由练读——齐读(2)。小小组组长拿出卡片,跟小伙伴一起读(3).学了这么多拼音,丁丁也去睡觉了。第二天,丁丁起了个大早,爷爷带着他去游公园。公园里有好多气球,气球上写着拼音,读对了,就能得到这个漂亮的大气球,谁来帮帮丁丁?

课件出示做游戏巩固拼音四声。

三、学习拼读音节

过渡:在你们的帮助下,丁丁拿走了好多气球,心里可高兴呢!他拿着气球,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过不去,怎么办呢?这时候,几条小船驶了过来,他们对丁丁说:“只要你读对了,我们就帮你过河。”

1.出示音节:nue lue jue que xue 自由拼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拼着这些音节,你又有什么发现?(ü碰到jqx,头上的两点帽子就没有了。)

复习儿歌:小ü见到j、q、x,擦掉眼泪笑嘻嘻。4.交流后,全班齐读 过渡:带着丁丁玩了一天,可把爷爷累坏了!你看,他这会儿正在树下干什么呢?

四.学习音节词

1.仔细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图意,讲到该音节词时相机出现音节,指名拼读,指导正音。

2.小小组组长拿出音节卡片,检查组内同学的拼读情况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自主合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一定要注意平时的训练,逐步让学生规范地操作。)3.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拿卡片,指名读。4.看图用音节词说话训练

你能用这些音节词说话吗?用一个也行,两个也行,能用三个、四个就更棒了!五.总结延伸

今天,跟着丁丁去了一趟海南,小朋友,你们学到了什么? 让我们当个发现小能手,到生活中去找一找,你们的周围哪些东西里藏着ie ue er,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练习拼读与ie ue组成的音节。正确朗读句子,儿歌。学会8个生字。

【教学重点】音节的拼读,学会8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课间休息的时候会做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到另一所学校看看那里的小朋友课后都做些什么?

二.读句子,识生字。

1.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飞机”,齐读。教学“飞机”,“飞”的字形

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机”可以让学生找找朋友。3.课件出示句子。(1)。学生自由拼读——同桌互读——全班交流(用红色标出带有ie ue的音节,加强拼读。)

(2)。学习四个生字。“家”先反复读,再让学生组词。“有”认读后连成词句读。能用“有”说一句话吗?

4.再读句子,体会“有趣极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读儿歌,识生字

1.这些活动多有趣啊!别急,有趣的可多了。有位小朋友很喜欢观察,他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出示图片,同时播放儿歌录音。)2.认读儿歌。(1)。指名读红色拼音。(2)。同桌互读——教师指导读(提醒学生注意:“儿”在词语的前面读第二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读轻声。)(3)。自由读儿歌,圈出生字。3.指导识字。

学生自己认读,说说认识了哪些字,怎样认识的? 师生共同交流。

“儿”提示在词语的后面读轻声,在前面时读第二声。“河”是形声字,提示和水有关。“入”的字形可与“人、八”对比。“校”学生接触比较多,识记不是难点。4.再次朗读,鼓励背诵。

四、指导书写ie、üe、er 1.说说ie、üe、er 3个复韵母的组成。2.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5. 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同桌同学互查是否书写正确规范。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与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交上了好朋友。还学会了那么多生字,写得也很认真,真了不起!要继续努力呀!

教学反思:

我感觉到学生兴趣颇高,但也很容易疲惫。我努力做到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兴致勃勃地探究、激励、回味。课堂连贯性不错,自己上课的状态也很好,这也带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所以课堂还是较为活跃。

教学设计上老套路,老方法,陷入了瓶颈,很难有突破。所以,整堂课下来还是没有什么亮点,较为平淡。

再就是还不够关注学生。课堂上容易被积极表现的学生牵着走,而忽略了那些进入学习状态较慢的学生。

特殊韵母er没有很好地强调。所以,学生这个知识点掌握不牢。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学生掌握不扎实。课后反馈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忘记,需再多做复习和巩固。

篇2:汉语拼音ie_ue_er教学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无法持久,喜欢听故事、做游戏。而传统的拼音教学是十分枯燥的,难以吸引的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本设计根据学生的特点,尝试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其中,猜谜、游戏穿插其间,使课堂充满生活情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目标

1. 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 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üe的拼音,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3. 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4. 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 认识“家、飞、机、有、儿、河、入、校”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ie üe和ye 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插图、拼音卡片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复韵母ie 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2.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üe er的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教师:孩子们,咱们在拼音王国里已经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猜一猜他是谁(师说一扇小门等,生猜出n l j q x h sh)

2.昨天刚认识的复韵母朋友想念你们了。

出示:ai ei ui ao ou iu 认读。

3.有几个整体认读音节家族的朋友好久不见了。出示i和yi、ü和yu。让学生读一读。4.出示

①让学生读一读。②说说ü上两点省略规则

③指名认读音节:nü lü和ju qu xu,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的儿歄。(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④今天我们再学习2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谁有信心能学好!真棒!板书:11.ie üe er

[设计意图]以充满人性化的语言亲情导入,从复习旧的知识开始,引导小学生在成功复习的基础上树立学习信心,十分得体,十分自然。

一、利用插图学习复韵母ie、üe和er的音形

(一)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进一步掌握复韵母发音时口形的特点。还学会了带复韵母的三拼音。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2个复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二)教学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学习ie、üe、er的音形。(出示3幅插图)

2.师:今天我们继续到拼音王国里找朋友,小n和小l也要跟我们去。出发了,哦,那边有一棵椰子树,是谁在爬树呢,只见他爬上去又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那不是小ei 吗,小n兴奋地大喊:嗨!小ei!没想到他转过头奇怪地说:你认错人了吧。那他是谁呢?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话,引出ie:图上画着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椰树”,板书ie。

3.教学ie的发音,记清形。(出示ie)师:原来是ie, 哪位小朋友认识他,来介绍一下。指名读,范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原来他跟ei 是双胞胎,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 指名说,区别读。

提示注意:ie,老师是怎么读的呢?(先发i,紧接着向e滑动,i重e轻,就成了ie。)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板书ye,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

5.出示ye

师:刚才大y 送小ue 回家的时候,发现隔壁的小ie 正在发脾气呢,原来他还想出去玩,可是妈妈说,天黑了,他那么小不能出去了。没想到他却有办法,原来他曾经跟孙悟空学过几招,只见他说了声“变”,小i就变成了大y。

师:你还认识他吗,还是读ie。但已经变成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跟他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分组读。带调读,并选择其一联系生活说话.6.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习。(自由读、抽读、组词读)

yē 椰树yé 爷爷yě 田野yè 叶子

[设计意图]既是童话故事的展开,又是教学流程的推进。充满人性化的引导,浓郁地散发出强烈的人文气息,使小学生产生快乐向往的心态,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环节中,在动态生成中很容易产生课堂教学的高潮。

(三)教学复韵母ü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

1.看插图。师:送走了小ie,小n继续在拼音乐园里玩,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太阳公公回家了月亮姐姐上来了,咱们跟月亮姐姐打个招呼吧。生齐说:月亮姐姐,你好!

师:月亮姐姐特别喜欢上课专心听的小朋友,瞧,她看着小朋友呢。(组织教学)就在这时小n突然听到有人在哭,会是谁呢? 2.出示ue。

看老师念üe,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ü音,很快地向e滑动。ü重e轻,就成了üe。)

师:哪位小朋友认识她。指名读,范读,齐读。3.读准音。(范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师:你能编个顺口溜记住她吗。指名说。5.出示yue

师继续编故事:你们知道小ue 刚才为什么哭吗?原来她因为贪玩,忘了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大y走过来对她说:我带你回家去,但有个条件就是把你的眼泪擦去。小ue 一

听连忙擦去眼泪。出示yue。师:大y带小ue 还读ue 只是成了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来,跟她交个朋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带上帽子后,你还能认出她吗。带调读,并选择一个说话或找朋友。

6.ü不但和大y在一块儿把眼泪擦去,回忆一下,ü见了谁也把两点给藏起来了?(小

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7.练习üe与声母的拼音。

8.四声练习:quē(缺点)qué(瘸子)què(退却)(喜鹊)

(四)教学特殊韵母er

猜谜引出er的教学

1.师:这儿有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

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指名说(耳朵)师:耳朵能帮我们干什么呢? 生:听故事,听老师讲课„„

师:看哪位小朋友用好自己的小耳朵了,认真听了。(组织教学)

2.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最后一位拼音朋友就是er,耳朵的“耳”读第一声就是他的名字。教师范读er,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它是由e和r合在一起,但不是复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指导小学生跟读,练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

3.师:这位小er很特别,他不像其他韵母喜欢跟声母交朋友,他喜欢独来独往,人们都叫他特殊韵母。瞧,他带着帽子走来了。带调读er的四声。并选其一联系生活说话。

4.变化指导读er,练习er的四声。ér(儿童)ěr(耳朵)èr(第二)5.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设计意图]引领小朋友到拼音王国里找朋友,课堂好似童话故事一般,充满了诱惑力,充满了童真童趣,很容易抓住了小朋友的注意力,使小朋友产生快乐的向往心态,这样就学得有趣,记忆的牢固。

(四)指导书写ie、üe

1.说说ie、üe复韵母的组成。2.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5.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同桌同学互查是否书写正确规范。

[设计意图]本环节指导小学生在认读的基础上进行书写的练习,有张有弛,有静有动,使课堂充满了灵气。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引导小学生自我评价,开放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体现。

四、课堂练习

1.师:今天,咱们在拼音乐园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该回家了。咱们来点一下名,送他们回家吧。出示:ie ue er ye yue 开火车读,齐读。2.下面的韵母都是双胞胎,看谁很快地认识认识它?比一比,读一读。ie---ei ei--er iu---ui ie---üe

3.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yē椰子 yé爷爷 yě田野 yè树叶

ér儿童 ěr耳朵 èr一二三四

4.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设计意图]把比赛引入教学,把游戏融入课堂,把快乐融入课堂,把知识融入快乐和情趣,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智慧的,是动态的。学生学得开心,记得牢固。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üe组成的音节,巩固ü上两点省略的拼写规则,能熟练地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üe组成的音节。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一)复习检查。

1.听老师读音节,说说韵母是什么,是第几声。

写xiě 谢xiè 雪xuě 学xué 耳ěr 2.找整体认读音节。

把拼音卡片ie ye üe yue er放在黑板上,指名学生找整体认读音节,并领读一遍。

(二)拼读üe构成的音节,使学生掌握ü上去点的规则。

1.n──üe──nüe

j──üe──jue

l──üe──lüe

q──üe──que

x──üe──xue(复习j q x碰上ü,两点省略规则。)2.练习lüe nüe jue que xue的四声,并组词。

lüè(掠起)lüè(简略)nüè(虐待)

juē(撅起)jué(感觉)qué(瘸子)juè(倔强)

[设计意图]在应用中复习,在复习中应用,此环节教学,有效的迁移运用好学习的拼音,十分巧妙的唤醒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强化了记忆的功能和效果。

二、运用比较的方法拼读n、l与üe,j、q、x与üe相拼的音节

1.出示:

2.对比两组音节,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强调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规则。4.引导学生自己练习拼读。5.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

6.指名读,开火车读,达到熟练拼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意在引领小学生通过比较来加深理解和记忆。使小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点,达到熟练拼读的目的。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中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四、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月儿弯弯》,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弯弯的?你也能来编一句儿歌吗?(什么弯弯怎么样。)6.练习背诵儿歌。

[设计意图]利用插图,辅助教学,采用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等等多种读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地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小朋友十分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五、认知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家、飞、机、有、儿、河、入、校。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六、巩固练习

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七、总结激励

今天我们与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交上了好朋友。同学们拼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非常好!要继续努力呀!

[设计意图]这两个环节,一是指导小学生自主识字,巩固所学的内容;二是结尾的总结激励,既画龙点睛地点明了本课的重点,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小学生更上一层楼。

附:板书设计

韵母 ie üe er

整体认读音节 ye yue

篇3:《汉语拼音aoe》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材分析:

本课第一部分是情境图,用以引出三个单韵母a o e。第二部分是表音表形图,帮助学生读准a o e的发音,记住它们的字形。第三部分是四声示意图,形象地展现了四声的不同。最后一部分是a o e的笔顺图。

教学重难点:

读准a o e及它们的四声,正确书写a o e。

设计理念:

在教学a o e时,我利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然后通过游戏让学生快乐地认识a o e这三个单韵母。接着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捏一捏,学生便很容易记住这三个单韵母的样子。最后再学习写,这就容易多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学生的看、捏、摆,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教师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要求:

1.学习a o e三个单韵母,能够读准发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学习书写三个单韵母,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喜爱,并使其更加热爱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教师:情境图,a o e的卡片,画有四线格和描红笔顺的小黑板。

学生:橡皮泥、毛线。

教学过程:

一、芝麻开门

1.听说过《阿里巴巴》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拼音王国历险,可是城门紧闭。(出示紧闭着的城门图)想知道芝麻开门的口诀吗?请听儿歌:汉语拼音王国里,各个字母有本领,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都来学习它。

2.只要你掌握了芝麻开门的秘诀,就能挖掘科学知识的宝藏。(打开城门,内有纸条:拼音显示:Pīn yīn wáng

guóhuān yíng nín)

二、看图激趣

拼音王国的第一站是“单韵母农庄”。(出示情境图)瞧,农庄风景真美丽,请小朋友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公鸡喔喔啼,路旁的白鹅咯咯叫,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好像在问我“早上好。”)

2.捉迷藏游戏:这幅图中藏了a o e三个单韵母公民,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指名说一说)

3.总结图意,教儿歌:大公鸡,o o啼,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e e叫,连声问我“早上好!”(先后出示a o e卡片,排列成a o e的顺序)

三、读准a o e

过渡:我们认识了这三个公民,如果你能读准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和你成为朋友。

1.老师带着aoe的头饰,扮成aoe,作自我介绍,发音拉长着重。

2.学生观察,自行练读后,指名读。学生讨论,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发音方法。如:嘴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ee。

3.读准音交朋友。(开火车读)

四、指导aoe的书写

过渡:交上了新朋友,想和它们合影留恋吗?可是古老的王国里没有照相机,让我们用手中的笔为它们画像吧!

1.学生仔细观察字母的“长相”。找出图中与aoe字形相似的部分,生讨论,编口诀,念儿歌:圆圆脸蛋a a a,公鸡一叫o o o,水中倒影e e e。

2.动动手,捏一捏,摆一摆。学生用准备好的橡皮泥、毛线捏一捏、摆一摆字母的形状。

3.作“肖像图”。指导学生认识四线格。(汉语拼音王国的房子有三层,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家,我们今天认识的aoe都住二楼)。讲清aoe的笔画笔顺后,教师示范,学生描红仿写。

五、动手做一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为自己的新朋友做字母卡片。

教后记:

篇4:汉语拼音教学

关键词:汉语拼音;激发兴趣;享受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33-01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进行了点滴尝试,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以“趣”激学,使学生“乐”在其中,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获得知识。

一、看一看

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容易在直观的教学中激发兴趣。苏教版新课标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接近生活、富有童趣。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看图上画了些什么内容,让学生自觉从图中明白字母的音和形,字母的形体从插图中表现出来,插图又为字母发音提供形象服务,图与形和音互为作用,可增强小学生对认识字母的第一形象。

二、画一画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色彩鲜明、生动直观的图画,如果把拼音符号转化为美丽的图案,孩子们“心灵黑板”上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地把字母画下来。如在“o”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发音后,便让他们尝试:“‘o’像什么呀,你能把它的样子画下来吗?”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忙开了,“纽扣”“太阳”“镜子”“乒乓球”等五花八门的图案让学生记忆深刻,我想这个“o”学生将终生难忘。

三、听一听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往往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时,我就采用讲童话故事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一听说讲故事,兴趣来了,情绪高了。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组织教学:“星期天,小i(出示i)一觉醒来,就吵着要妈妈带她去公园玩,小i的妈妈大y(出示y)把小i打扮漂漂亮亮,牵着小i的手出门了,(出示音節yi),一路上,大家都和她们打招呼,称她们为y(随机编顺口溜指导读法:大y小i一起走,还读y)。公园里的人真多呀!大y妈妈担心小i走失了,紧紧地牵着她的手,一步也不离开,所以‘yi’是分不开的。”

枯燥的内容,赋予极有生命的童话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读一读

儿歌是小朋友喜欢的,把儿歌放到拼音教学中,使孩子们的口齿得到锻炼,即纠正了错误的读音,还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学习ai,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读:“好朋友,排排坐,你挨着我来我挨着你。a在前边,i在后,挨在一起ai ai ai,好朋友啊不分离。”这样轻松的学习,孩子们练习了发音,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是韵母富有了实际的含义,这不比枯燥的拼读好玩吗?

五、猜一猜

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我在拼音教学中进行了猜一猜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并巩固了拼音。我问:“两个门洞,一根拐杖?”孩子们答:“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杖fff。”或者是叫孩子出题,让老师或同学来猜。

六、用一用

语言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我把拼音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将拼音教学生活化,让孩子们边学边用,在运用中巩固汉语拼音,享受拼音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1、进行扩词说话

比如:在课堂中,我们学习了整体认读章节“ci”的四声,就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在我们的普通话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中就藏有这些音节?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将学生已经能够拼读的一些音节写下来,让大家拼一拼。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成就感,比纯粹让他们反复地去读音节,效果更好。

2、词组拼读

每天抽10分钟时间集中练习拼音,有时拼水果名、蔬菜名、动物名、生活用品……,有时拼家庭成员的称呼、同学的名字等,师生齐动手,制成卡片,组织孩子们开展拼读音节、给词语归类或者选择期中的词语练习说话,进行情境表演等活动。等学完拼音,进入以识字为重点的阶段后,我又在这些卡片下面写上汉字,让孩子们在拼拼读读中巩固汉语拼音,大量识字。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只有优化汉语拼音教学,发展多元智慧,才能使拼音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才能使我们的拼音教学活起来,真正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能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追求。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2001,5

篇5:《ie_ue_er》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客体。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为了更好的体现这种理念,学习这一课时,我设置的是带领同学们同游海南岛,从这一路上的见闻出发,引出教学内容的。基本上是在自由自在的畅想、讨论、自学中度过的,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学生去海南岛旅游的情境,借助“椰子”的“椰”引出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复韵母ie。然后教师先范读,让学生认真听,仔细观察口型的变化、发音的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学习其它的复韵母。在这一环节中,我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同桌互读(互帮互助纠正错误的口型、发音)、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同桌听、开火车读等多种学生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密度和效率,渗透了合作学习的意识,交给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二、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学以致用,课堂上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结合图片让学生用音节词练习说句子,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走出了为教拼音而教拼音,把拼音教学与语言学习割裂开来的误区。进一步了训练学生的思维,丰富了语言积累。

篇6:汉语拼音教学“五宜”

一、宜速

从“a、o、e”开始教起, 汉语拼音教学长达数周, 有的学校老师为此耗时半个学期, 全然不顾其工具性的作用。斯霞老师谈到汉语拼音教学时, 曾说:“作为一种工具, 学生初步掌握后, 主要通过反复实践达到熟练运用, 也就是在识汉字的过程中让拼音发挥‘拐棍’作用, 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拼音, 又通过拼音认识汉字。”真正掌握与运用拼音是以后的事。在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 我们教师只要把握住拼音教学“单韵母和声母”这个重点, 读准字音, 其他拼音教学就容易多了。根据现行课程计划安排, 教学汉语拼音用一个月, 也就是四周时间, 学生基本上就能掌握汉语拼音了。省下的时间, 让学生们尽早结识汉字, 进入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语文世界。

二、宜趣

就形式而言, 汉语拼音字母是抽象的、无意义的符号, 不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化、趣味性的学习心理需求。全国众多教材版本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并在编写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部分时, 力求新颖有趣, 寓教于乐。其中, 苏教版教材独创的“情境图”和“语境歌”, 对于刚入学儿童成功跨越拼音学习的“障碍”, 作用特别显著。如, 第三课的“b、p、m、f”, 其情境图的意思是:节假日, 游人爬上山坡 (p) 看大佛 (f) , 一位小朋友要用手摸 (m) 大佛, 爸爸劝阻他:“你听, 广播 (b) 里正广播, 大佛是文物, 不能用手摸。”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 (p) , 爬上山坡看大佛 (f) , 大喇叭里正广播 (b) , 爱护大佛不要摸 (m) 。两者相得益彰,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作为教师,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和挖掘教材的优势, 另一方面应精心备课, 创造性地设计拼音学习的趣味情境,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宜简

汉语拼音教学目标设定不能过高, 应删繁就简, 轻装上阵, 直奔中心。拼音重在“认得出, 读得准”。一年级学生年纪尚小, 身体末端的手指因小肌肉群发育并未完善, 所以, 会不会写, 写得好不好, 不必作过高要求。要求一年级学生短时间里就能准确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音节, 甚至熟练地听写音节, 显然是拔高了要求。还有一些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发音部位、发声方法等拼音知识, 更是让学生不胜其烦、一头雾水, 面对本能随口读出的字母, 张口结舌, 哑然失声。

四、宜巧

汉语拼音教学要想取得实效, 不能靠机械地读、刻板地练。老师们都知道,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表》, 按发音部位排列, 双唇音 (唇齿音) 有b、p、m、f, 舌尖中音有d、t、n、l, 舌根音有g、k、h, 舌面音有j、q、x, 舌尖后音 (翘舌音) 有zh、ch、sh、r, 舌尖前音 (平舌音) 有z、c、s。除了这些, 包括24个韵母的教学, 其实并不需要讲多少拼音知识给学生听, 先让学生说说含有相关字母 (韵母) 的词句 (语境图) , 帮助学生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 以便在学生头脑中架起所学新知识 (抽象汉语拼音符号) 与具体事物 (生活经验) 之间的桥梁, 再像声乐老师教唱歌一样正确示范, 最后用儿歌 (语境歌) 加以升华总结。这样, 就能高效地完成学习汉语拼音的任务。

五、宜实

篇7:汉语拼音教学

关键词:汉语拼音;数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87-02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那么,数学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应用教学,将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这句话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具体目标,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趣味数学,领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那么,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一、数学折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是学生已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研究问题,但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教师还应通过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真正做到生活联系数学,数学为生活服务。 所以数学教学要紧紧把握这样的理念:“数学应该顺应人类学习的需要,走向生活、走向大众,以开放的体系再现数学与大自然和人类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最好课堂、源泉。因此,我在教学 “百分数——利率的问题”的课堂教学,首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储蓄所职员,另一部分作为储户,让学生进行模拟交易,体会存、取,领会百分数的应用价值。再让学生利用零钱去储蓄所实际存、取,计算一下利息,进行现实的感受与体验。这不仅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系的意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的节约意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意义,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身边时时刻刻都有数学陪伴。这样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切身存在,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维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口答把4本数学本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人分到几本?接着把总数4换成2、1,继续让学生口答,此时引出1÷2﹦?在讨论的基础上认识1/2,接着我把除数2换成3、4、5等,进一步认识1/3、1/4、1/5等,最后揭示出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样就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现实生活。

二、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从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同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生活环境和机会,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积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线段”时可设计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通过画、量、比较、归纳等操作,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两点间的距离最短。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问题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同样许多应用题的教学、计算教学都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像数学实践课中的《球的反弹高度》、《游戏的公平性》等教学,都是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素材加以实施,从而达到所需效果。再联系生活中的摸彩球赌输赢等现实事例,学生很自然地明白了摸彩球只会输得多而大,赢得小而少的道理。这既教育了学生远离赌博,又培养了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激情、兴趣。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学生普遍感觉数学知识抽象,难学,同时教师也觉得难教。所以只有孩子观察生活,找到生活的原型,孩子的学习兴趣才会浓厚,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会最大,效果才会明显显现。

三、深入生活实践,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教材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课堂教学延伸与补充,数学实践课顾名思义,数学内容要通过实践才能感悟透彻。这种实践活动就是要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整理,从而发现其中意义、规律。为进一步学好数学,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供空间天地。在教学《数字与信息》时,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学号入手,认识数字顺序的意义,其次从常用的特殊电话号码开始:如110、120、119、112、114等,要求学生口述其意义使学生逐渐认识数字在生活中所付于特殊的含义。并结合110、120、119三个号码对学生作了与人民生命财产意义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三,从学生收集来的邮政编码、电话区号、身份证号码、小区楼房楼层房间编号进行教学,邮政编码的意义;前四位省、市、县,后两位为乡镇代码。同样身份证号码也有类似的意义:前六位代表省、市、区、县,中八位为个人出生年、月、日,后四位为乡镇代码、性别及识别码。对于提到的最后一位出现的“x”,不是数字也作了识别码说明。楼层房间编号既简单,又易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然后为新建小区的楼层房间进行编号。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字认识有了更深意义的理解。数字在生活中已不再是空洞的符号,而是内涵丰富生活资源。领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四、课外知识拓展,作业设计生活化,强化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主渠道,课外活动及作业是培养学生数学生活意识的必要补充。数学知识的学习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课堂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堂上的知识拓展到课外,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无限的课后应用知识的空间。

如:(1)小调查形式。学了统计知识后,可让学生调查家庭每月消费情况,再绘制成统计图表,从中了解消费的支配情况,以便做出合理调整。调查自己家里每个月的水电费的支出情况,计算一下这个月比上个月节省了百分之几还是增加了百分之几。(2)小论文形式。学了利息的计算之后,让学生通过调查利率,对比计算同样的钱,是存入银行还是购买国债得到的利息多或存入的方案等。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生活的意识才能逐步得到强化与培养,为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课堂上学到数学知识提供可能。

当然,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靠讲几节数学应用专题课所能解决的,而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不要期望在一两次的解决问题中就能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不断积极的创造条件,勤于思考,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组织学生有兴趣地思考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篇8:谈汉语拼音教学

一、让学生把生活中现有的经验与课本中需要掌握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教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 我们可以除了让学生联系在课文中的情境中找出与拼音的相似之处外, 还可以让学生们回忆起在家里和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来思维。当我问出这句话时, 学生们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来争相答问。小学生有的说:“y”像树杈;“i”像高尔夫球杆;“m”像两个大门口。还有的说, “a”像个小蝌蚪……当同学们找到了所有的单个的拼音字母和实际生活中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的联系的时候, 我想这时候同学们也都已经牢牢地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了。还有在我教学生在拼音的第2课整体认读音节时, 我先让学生联系一下实际生活中的事物, 用音节组词做练习, 这时学生都积极起来:āyí、èyú、yǔyī、yìyì、wǔyī、yǔwù等6个词, 这时我们就可以想想, 孩子们在学习拼音第2课时, 一下子就学会了这6个音节词, 他们一定会很有成就感的。

二、充分利用拼音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内心的感受

我发现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拼音后, 学生也可以比较熟练地拼一些读音节和组词了,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时候是否可以用音节来训练学生说话了呢?在教学《ao ou iu》这一节课中, 学生学完字母和规定的音节之后, 我出示了以下几个词语:“hǎopéngyǒu”“bàngqiú”“sǎodì”。然后我就贴在了后面的黑板上, 接下来就让学生们来连连线, 然后再用这些词造个句子。这些练习显然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 所以教室里当时安静了好一会儿, 孩子们都有点不知道干什么了, 很明显这时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下去了。这时就需要老师们来给学生做一下示范了, 当给他们做完示范后, 我就赶紧叫他们回答所提问题。当学生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时, 我太高兴了!这时有更多的孩子举起了小手。

生: (把“我”“jiào”和“qìqiú”连在一起) 我想叫妈妈给我买一个大气球。

生: (把“xiǎo kēdǒu”和“yóu”连在一起) 小蝌蚪快活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生: (把“我”和“yóu”连在一起) 我和舅舅一起去游泳, 好开心。

…………

像这种类似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可以适当地多进行一些, 不但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更能让学生们感觉到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去学习了。例如:在读“rèchá”这个音节时, 我的问题是:“同学们, 你们最想给谁送上一杯热茶呀?”小学生纷纷回答。然后再让他们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演示, 并要求对他们想送的人说一句话:“请喝一杯热茶。”接下来学生们就很轻松地掌握了“rèchá”这个读音, 而且他们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交际语言。此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下其中一些学生比较熟悉而又感兴趣的音节来进行一些单独的口头造句, 例如:教“wǒ”, 可让学生说:我们, 我是, 我曾经。由于小学生在入学的阶段接触到的母语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 所以这种活动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拼音来教学那肯定是比较枯燥无味的, 学生们学起来也是乏味的, 并且对于学习的兴趣也不大。采取有趣的语文活动, 这样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轻松地掌握更多的知识, 而且也会对读书产生较大的兴趣和浓厚的求知欲望, 这样学生们就得到了远超单纯的拼音学习的本身的知识了, 其实这也是由于教师们有意识地扩充了它的内涵的原因。老是还可以扩展拼音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拼音的兴趣, 同时, 它又是进行早期说话训练及提前指导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借助上述的这些方法, 来调动学生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和爱好, 而且这样课堂教学还会显得更活跃而且有秩序, 并且还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总之, 对于汉语拼音教学, 我们一定要重视, 因为它是一年级的重要课程, 它能直接地体现出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性的特点来。而且它还应该贯穿于一年级学生们学习的始终, 这样才能扩展学生对于拼音的内涵和外延,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拼音的兴趣。

摘要:在语文课中汉语拼音是一年级的重要课程, 它在教学中直接地体现出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性的特点来, 更重要的是能为初学的学生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语文基础, 它贯穿一年级学习的始终。

篇9:汉语拼音教学探究

古代教育家朱熹指出:“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皮亚杰也说过:“儿童是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兴趣是一种动力,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愿意去做,即使再苦再累,困难重重,他也会乐此不疲。在汉语拼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只有当教学触及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汉语拼音,如何突破汉语拼音的教学难关?在此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语境歌

汉语拼音每课的插图生动形象,把它编成语境歌,可以帮助引出所要学的拼音,记住字母的形。而且孩子喜欢念。如教学“i、u”时,教师根据图编成语境歌:“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把它驮,鱼儿见了笑嘻嘻。”孩子念过后,出示蚂蚁图,指出把“蚂蚁”的“蚁”读成第一声就是“i”的读音了,再看图比较“i”和“蚂蚁”的形,让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图中的拼音的形,在发现形的过程中学会拼写。

二、顺口溜

汉语拼音的声母一共有23个,我和孩子们根据插图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把它们一一编成顺口溜,孩子们只要看到一个字母,一句或几句有关这个字母的顺口溜就出来了。如像个9字“qqq”;时装模特“ttt”;伞柄朝下“fff”;“i”字加弯“jjj”;一个门洞“nnn”……这些颇口溜浅显易记,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三、巧用肢体

“bdpq”这四个字母长得很像,孩子们很容易混淆,是汉语拼音教学的难点。

我就利用孩子们的双手来记忆,把两个拳头握起来,大拇指竖起来,或朝上,或朝下,或朝左,或朝右:大拇指都朝上时,两个拳头相对,左边的是b,右边的是d;大拇指都朝下时,两个拳头相背,左边的是q,右边的是D。不停地变动让孩子们练习做,掌握规律,熟练认读。

四、做游戏

学完bpmf与韵母相拼,我让孩子们玩打牌的游戏:把所学字母做成卡片,一人先出一张卡片,另一个人要仔细想想出什么字母能与它相拼,如果能拼成一个音节,读一读,读对了,就可以把别人的卡片赢过来,比一比谁赢的卡片多。这种游戏,孩子们在课间都玩得不亦乐乎。通过游戏,学生反复拼读,增强了记忆,效果不错。

五、讲故事

浅显生动的故事能引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所要学的知识。如:学习“zh、ch、sh、r”时,教者把课本上的情境图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要学的字母:一天早晨,一轮红日(出示“r”)刚刚爬上山头,一只小猴子就出来找小伙伴玩“比爬树”的游戏。正当它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一只狮子(出示“sh”)张着血盆大口,要吃(出示“ch”)树下的一只小猴子,树上的猴子赶快伸下一根树枝(出示“zh”)大叫:“快!抓住!”只见树下的那只小猴子一把抓住树枝,“吱溜”一下就到了树上。那只狮子气得大叫几声,垂头丧气地走了。

篇10:汉语拼音教学初探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用故事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可降低教学的难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 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 小i在马路上玩, 碰到了愁眉苦脸的大y, 小i关心地问“你怎么啦?”大y告诉他, 自己正为不能给汉字注音伤心呢。小i便站在大y的后面, 他俩组成整体认读音节 (出示拼音卡yi) 。大w看见大y小i在一起组成音节给汉字注音, 它很羡慕, 也想给汉字注音, 便找来小u帮忙, 大w小u在一起, 组成整体认读音节 (出示拼音卡wu) 。这时, 大y小ü碰在了一起, 他们也组成整体认读音节 (出示拼音卡yu) 。

利用有趣的小故事, 达到了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另外, 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 我还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为拼音教学服务。在教学声母“d、t、n、l”时, 我用课件出示声母的插图,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思考:悟空、哪吒在干什么? (图意:悟空和哪吒打斗, 悟空打败了哪吒, 心里乐开了花, 哪吒心里想:他的本领特别大。) 再让学生猜一猜图中声母的名字。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 我用课件出示儿歌, 请学生跟读:“悟空本领特别大, 天兵天将全不怕, 打败哪吒三太子, 乐得悟空笑哈哈。”利用生动的画面、有趣的儿歌, 让学生学得更投入了。

二、自编儿歌, 激发兴趣

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教一些带童趣的儿歌, 营造愉悦的氛围, 帮助学生熟记拼音知识,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学字母“i、u、ü”时, 可利用儿歌“牙齿对齐iii, 嘴巴拢圆uuu, 口吹笛子üüü。”引导学生掌握发音方法。也可鼓励引导学生试着创编儿歌、顺口溜记住字母的形, 如“像个6字bbb, 反写6字ddd, 伞柄弯弯ttt, 一根拐杖fff”。学生能够参与教学设计, 在自编自悟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自然就学得轻松快乐。

在教学“j、q、x、y”和“ü”相拼, “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时, 学生总不经意地把u和ü混淆了。我便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故事儿歌相结合。我先编这样一个故事并让学生表演:j、q、x、y是四个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在一起玩, 碰到了小ü, 小ü忙伸出手想跟j、q、x、y握手, 可一想自己戴着眼镜跟好朋友握手, 很不礼貌, 就立即把眼镜摘掉和j、q、x、y握手。以后只要j、q、x、y和ü握手时, ü就把眼镜拿掉。接着, 我又编了一首很有趣的儿歌:j、q、x、y小淘气, 从不跟u做游戏, 小ü见了j、q、x、y, 摘下眼镜笑嘻嘻。把知识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儿歌,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 更能享受学习的快乐, 这样学习掌握得快、理解得深、记忆得牢。

三、采用游戏, 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 宜以活动游戏为主。”刚入学的孩子十分活泼好动, 单靠故事、儿歌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 动动脑, 做做游戏, 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上课时组织开展的一些小游戏。

1.我说你猜。

看口型猜猜老师要读什么音, 如a、o、e、i、u、ü;还可以老师说字母的形状, 学生说字母。如师说:破裂蛋壳, 生说:kkk;师说:荷花荷叶, 生说:hhh。

2.找朋友。

游戏规则:将学过的字母制作成卡片, 分发到学生手中, 老师领着大家拍手念:“找呀找呀, 找朋友, 我的朋友xxx在哪里?”谁拿着这个字母的, 就举着字母卡片, 一边念, 一边走上讲台。

3. 读游戏。

刚刚接触音节时, 学生还不太熟练, 老师可以请一个同学拿出声母b的卡片, 另一个同学拿出韵母a的卡片, 两个同学走到讲台前各自读出字母的音。一个学生说:“我是声母b, 读音较轻。”另一个学生说:“我是韵母a, 读音重。”然后两人一起说:“我俩相拼猛一碰。”接着拼出音节的四声。然后让手持声母卡片的学生再找韵母做朋友, 一起做拼读练习。每找一个朋友都要互相介绍。这样反复地练习可以熟练地掌握拼音方法。

四、用表扬鼓励, 激发兴趣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 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 教师除了在教学环节上精心设计外, 还应抓住机会适时鼓励他们, 如“你的声音真好听, 能再读一遍吗?””发音真到位, 请你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遍。””你真棒, 大拇指送给你。””你坐姿真好看, 送你一颗五角星。”老师用上此类和蔼可亲的语言更有亲和力, 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很多时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我曾教过这样一个男生, 他说话口齿不清, 甚至有些口吃, 正是这一缺陷, 他很自卑, 做事畏畏缩缩, 上课从不举手发言。细心的我发现这一秘密后, 总有意无意地关注他, 在他害怕怯懦时投以鼓励的目光;在他孤独无助时, 轻轻地抚摸他, 鼓励他。记得那次, 在教学“shuo”这个音节时, 许多同学都拼错了, 他却勇敢地举起了手, 我喊他起来拼读, 他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个音节拼出来, 显然发音没到位, 但我并没有批评他, 而是亲切地说:“孩子, 老师很佩服你。你克服了先天的不足, 把这个音节清楚完整地读了出来, 真了不起。同学们, 我们应该给他点掌声。”当热烈的掌声响起时, 我看见他眼眶湿润了。此后他学习汉语拼音更带劲, 成绩进步了不少。经过这件事后, 我更坚定了信念,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鼓励往往比批评更有效。

汉语拼音的教学虽然较难, 但只要我们积极思考, 勇于创新, 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 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上及时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化无声为有声的世界, 穿插儿歌游戏, 再加上教师由衷的表扬和鼓励, 相信课堂会更精彩, 学生会学得轻松, 学得愉快, 学得主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标准.

篇11:汉语拼音教学探究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3-092-1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帮助学生阅读和学好普通话的工具,因此拼音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正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明确汉语拼音教学内容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拼音,为识字、写字、阅读等打好基础。但是对于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汉语拼音显得枯燥乏味、抽象单调,不采取恰当的方法,难以让孩子们真正学会汉语拼音。我们希望在教学汉语拼音时,孩子能够真正地投入进去,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才能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个生活情境、一个故事情境、一个竞争情境都可能激发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儿童带入学习的情境,他们的学习劲头就会很足,会很乐意很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教学“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时,我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姓余(ü)的孩子,他很懂礼貌。一天,天气很热,小余上街买文具,在路上他遇到了j、q、x三个好朋友,便立即把戴在头上的太阳镜(太阳镜很像ü上的两点)摘下来,并跟j、q、x三个好朋友亲热地握手。然后教师教学生念:小ü有礼貌,见了j、q、x,眼镜就摘掉。这样学生觉得有趣,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插图,发散思维

拼音符号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如果教师不为刚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很可能挫伤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教学中充分运用情境图吸引孩子,不但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拼音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可以使他们获得拼音的相关信息,激发他们的灵感,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拼音第一课《ɑ o e》时,可以由欣赏漂亮的情境图导入,指导孩子们看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孩子会很容易说出图画的内容:大公鸡喔喔(o o)叫,小白鹅呃呃(e e)叫,阿姨和我说声早……通过观察情境图很自然地引出本课要学的单韵母ɑ o e,同时也帮助孩子记住字母的读音,迅速缩短了孩子与文本的距离,使小孩短时间内对书本产生了学习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他们来说,与一个个抽象的拼音符号相比较,色彩亮丽的情境图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感官,所以在拼音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

三、组织游戏,巩固学习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这是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游戏是儿童快乐的源泉,把学习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让儿童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这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能够营造出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

因此,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应该领着学生们找到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汉语拼音进行教学,将学生们带入游戏中,用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知于乐。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汉语拼音,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四、指导方法,正确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学习是低年级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会汉语拼音,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独立识字。学好汉语拼音,掌握了正确的拼读方法,就能够通过拼读而认识更多汉字,自主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语文。

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准确读出汉语拼音字母、拼音音节,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拼读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己拼读,借助拼读认识生字。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不强,但不能低估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把握。教师的拼音教学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会很快地从老师教学的拼音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很快能自主学习与巩固。

上一篇:文档员个人月工作总结下一篇:中小学籍管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