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24-04-09

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通用4篇)

篇1: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关于印发《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的函

------------------

发表时间:2008-5-16 上午 09:21:33 点击: 次

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关于印发《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的函

卫监督稽便函﹝2008﹞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监督(法监)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监督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现将《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件:

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08年3月2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今天就要闭幕了。下面,按照会议日程进行会议的总

结。我讲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根据大家讨论意见对本次会议做总体评价;二是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做好卫生监督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对本次会议的总体评价

这次会议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07年卫生监督工作和部署2008年卫生监督工作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做好奥运卫生保障工作,推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国务院有关部委、总后卫生部等相关部门的代表,以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长、卫生监督处处长、卫生监督所(局)负责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主任;15个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主管局长;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负责人;卫生部有关司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及新闻媒体记者,共230余人。部领导对卫生监督工作非常重视,卫生部部长陈竺同志和副部长马晓伟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陈竺部长做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卫生监督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从正确认识卫生监督在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能力和信心三个方面,肯定卫生监督战线的同志们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领域监管力度、完善卫生监督队伍规范化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陈竺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卫生改革发展的方向。从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马晓伟副部长做了题为“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报告。报告在全面系统地回顾2007年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要求,全面部署2008年深化改革、加强体系建设,做好各项卫生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马晓伟副部长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在工作中因公殉职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李珺同志,赞扬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平凡卫生监督员的光荣和责任,并向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勇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广大卫生监督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昨天下午,与会代表围绕部领导的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讨论,就做好2008年的卫生监督工作,推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等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为了促进相互交流学习,这次会议,我们还提供了很多材料供大家学习研究,主要有:一是奥运卫生保障指南,指导各地奥运卫生保障工作的开展。二是18个省、市、县的卫生监督工作交流材料汇编。这些交流材料涉及监督体系建设、队伍管理、行政许可、医疗服务监督、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等内容,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借鉴。三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及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三年评估报告。这两个报告对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论证充分。各地在制订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相关配套政策文件时,可以充分利用研究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和信息。

总之,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认真贯彻落实部领导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卫生监督工作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远未完成,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按照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要求,我们要继续理顺卫生监督体制,明确卫生监管职责,更加富有成效地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下面就大家讨论关心的问题和如何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谈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做好奥运卫生保障工作

今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奥运卫生保障列为2008年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奥运卫生保障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卫生部专门成立了奥运卫生保障工作组,陈竺部长亲自挂帅。部领导对食品、公共场所、饮用水奥运卫生保障非常重视,部领导有专门批示。今年的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就是要为奥运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食品、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保障,这也是卫生监督的职责。前不久,卫生部刚下发了《关于做好北京奥运会食品、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保障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8﹞19号),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卫生监督工作,坚持把奥运卫生保障工作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建立更加有效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为保障工作万无一失作出最大努力。我局还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了一套奥运卫生保障指南,这次已发给大家,请各地认真学习。对奥运举办城市提出的奥运场馆卫生保障等一些具体问题,我们会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予以解决。各地也要继续做工作,该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向各地政府汇报,明确自己的职责,找准位置,使工作处于主动的地位。

(二)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履行卫生部门职责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在这种形势下,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如何既满足经济发展,又能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需要,确实面临着挑战。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非常关注职业病防治工作,指出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加强执法力度,严格劳动保护措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防治职业病,《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中也明确要求,要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领导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也多次批示。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任务很重,当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社会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不够,缺乏舆论氛围;二是生产企业用人单位缺乏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责任意识,职工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三是职业病防治队伍比较分散,监督和监测力量有待进一步整合加强;四是现有职业病防治的服务网络还不健全、虽然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些问题不能一下子解决,但是我们要擅于把握一些有利条件,结合当地实际,合理规划,注重提高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效力,把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扎扎实实地抓起来,力争早一点取得成效。今年,各地要把职业卫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作要有所突破。在充分利用现有职业病防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结构、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改善职业病防治工作条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和监管能力。要加强职业病危害和核辐射监测网络建设,建立职业病监测、预警机制,对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要加强职业卫生日常监督检查,对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大案要案要严肃查处并予以曝光。要继续普及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治知识,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新任务。现阶段,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工作就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努力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对卫生系统内在规律的认识,提高对卫生改革发展全局的驾驭能力,同步加强各个体系的建设,并强化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政府卫生监管职能,建立统一、高效的卫生监督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统筹考虑,积极稳妥推进。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关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充分利用改革的有关政策,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包括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明确卫生监督的任务和职责、健全卫生监督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完善卫生监督工作的保障措施。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条件。卫生监督机构的房屋建设已经列入卫生“十一五”规划。各地要依靠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卫生“十一五”规划的落实。

二是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强化属地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社区、乡镇卫生监督网络的建设,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落实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弥补卫生监督编制的不足。同时,要研究建立和完善有关助理监督员的管理制度,真正适应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后基层的需要。

三是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严格准入、严格管理、强化培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综合素质。我们正在研究修订《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在改革中,卫生部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争取政策,实行卫生监督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方向就是实行公务员管理。目前大家遇到的高职称人员参公管理后,工资待遇降低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实行阳光工资制度后就解决了。我们也准备开展卫生监督员等级管理的一些可行性调查研究工作,逐步加强和稳定队伍的建设发展。

四是规范卫生监督机构内部科室的设置。卫生部印发的《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卫生监督机构应根据综合管理、卫生许可、监督检查、执法稽查等四大职能设置内设机构,但对于科室设置的具体要求没有明确规定。我们在基层调查中发现,市和县两级监督机构内部科室的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专业分科室,一种是以管辖区域分科室。有些同志反映,按照管辖区域分科室可能会对某些专业领域的执法有所弱化,按照专业分科室又面临如何体现辖区管理效率的问题。这两种分法各有侧重,各有利弊。大家希望在调研基础上,对市、区、县的卫生监督机构内部科室设置予以规范和指导。今年监督局会开展专题调研,希望大家对监督机构内部科室规范化设置多提建设性的意见。

(四)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结构是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服务的专业机构,在卫生

监督工作中,承担着公共卫生技术支撑工作的责任。部领导在检查卫生监督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结构的公共卫生技术力量要与卫生监督工作共享,监督机构要把疾病预防控制结构作为技术支撑。今年初,卫生部印发《关于加强为世界的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的卫生监督技术支持机构是卫生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健康危害因素风险评估、检验出证、技术仲裁、技术咨询和参与标准、法规制订等六大工作任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结构在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的同时,应当履行政府卫生监管职责所需的技术支持工作作为疾病预防控制结构的重要工作内容。如何贯彻落实好《意见》的有关要求,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卫生行政部门领导要把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的建设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加强发展,做好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的规划,明确需要投入的项目,编制相应的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疾病预防控制结构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与卫生监督相关的卫生评价、检验检测等技术支持能力建设。要尽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平台,卫生部将通过挂牌的方式提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个公共卫生所的地位,强化它们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风险评估方面的技术权威;对部分实力较强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侧重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领域作为国家中心的分中心,充分利用和调动地方疾病预防控制结构的作用和积极性。要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各领域的制度建设,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完善检验出证的程序、标准和要求,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办事。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要争取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方面的经费支持。

第三,今年我局将和地方一起,重点研究制订《意见》相关配套的政策、制度规范等文件,努力推动《意见》的全面落实,切实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

(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加强学习是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有力保证。面临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卫生监督工作如何适应卫生工作的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分管监督工作的领导和广大卫生监督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必须加强学习。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内容的学习:一是要根据卫生监督工作的特点,认真学习行政法的基本知识和卫生专业法律知识。在工作中处理好行政法与卫生法律法规的衔接,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二是要注重学习卫生监督工作有关规范、程序和制度,确保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依法有序开展,逐步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三是要学习食品、环境、学校、职业、放射等公共卫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新编的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知识新、内容实、实用性强。主要是帮助各级卫生监督人员,特别是基层卫生监督人员提高卫生监督理论和知识水平。卫生监督局主编的《卫生监督员手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法律规范赋予的卫生监督职责、程序和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是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指南,希望各地卫生监督人员人手一册。

(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规范卫生监督执法活动

卫生监督执法直接面向社会和公众,监督执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卫生行政部

门的形象。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就是要强化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进一步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这几年,各地在积极探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地方在推行执法责任制过程中要注意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努力达到执法目标具体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行为有序化。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对卫生行政机关和接待人员是否正确行使监督执法职权进行检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要强化卫生监督员的责任意识,教育卫生监督员在监督政府中要履行好监督职责。对监督检查制发现的违法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难以处理的问题要向有关领导报告,记录好现场情况,及时跟进检查。在对监督人员追究行政执法责任时,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主动和当地的法院、检察院进行沟通,形成有利于推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良好环境。

请大家回去后,将这次会议精神及时向领导汇报,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今年的工作作出部署。希望同志们继续积极推进本地的卫生监督工作,使卫生监督事业不断发展。

最后,我代表卫生监督局向各位厅(局)长、处长、监督所长和疾控中心主任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大家!

篇2: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05-1910:59:47

------------------

卫监督综便函【2009】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法监(监督)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现将赵同刚局长在2009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印发给你们。供参

考。

二〇〇九年四月九日

赵同刚局长在2009年

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09年4月3日)

同志们:

2009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全国卫生监督系统学习贯彻《食

品安全法》,认真落实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在新的起点上,面临新的形势,扎实

推进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同志,党组书记张茅同志、副部长陈啸宏同

志和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李熙同志在百忙之中出席了会议。

陈竺部长在讲话中要求我们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增强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紧迫感,增强卫

生监督综合协调的能力,加大食品安全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力度,抓住改革契机加强卫生监督

体系建设,改革创新,提高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张茅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卫生

监督战线的同志们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领域监管力度等方面

作了大量工作,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推进卫生监督体系

建设、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工作必须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做了深刻的阐述,为我们今后的工作

指明了方向。陈啸宏副部长系统总结了2008年的卫生监督工作,全面部署了2009年的卫生

监督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昨天下午,与会代表围绕部领导的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部领导的讲话

情真意切,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了卫生监督工作成绩又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提出了工作要求。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认识。同时,代表们就做好今年的卫生监督工作,推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等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会后,我们将尽快整理大家的意见,向部领导汇报。会议印发了部分地方的经验交流材料,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关于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实施意见等四个讨论文件,回去后,大家可以提出书面修改意见。

四位部领导参加我们的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说明部领导十分重视卫生监督工作。期望全国卫生监督战线的同志们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切实做好2009年的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卫生监督事业改革与发展,做好卫生监督工作讲几点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一、汲取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教训,引以为戒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不仅暴露出我国食品生产经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也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值得我们深思。这次事件的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健康权益和乳品行业健康发展,还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根据监察部的调查结论,卫生部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的主要责任:一是对反映婴幼儿患肾结石病例增多问题处置不及时。2008年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报告发现16例婴幼儿患肾结石病例,卫生部没有及时派员赴甘肃指导流行病学调查。二是2007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向我国政府通报三聚氰胺可能污染人类食品后,重视不够,未将三聚氰胺列入2008年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检测工作计划。我作为卫生监督局局长负有领导责任。责任是个人的,但是教训是大家的。我们必须要通过这次事件认真总结教训,引以为戒,严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一)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一定要增强政治敏锐性。

卫生监督工作的职能是通过履行法定的职责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责任重如泰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但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能力和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大量增加,食品安全、职业病危害、水污染、医疗血液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各项监管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要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意识。我常说,卫生监督一手托的是百姓的健康安危,一手托的是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赋予的责任。要树立群众健康安全无小事的意识,一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涉及人民群众安危的事情真正放在心上,增强工作主动性,抓住危害苗头,从最坏的后果考虑,把工作做扎实、深入细致,防微杜渐。最近,我们在处理水污染、职业病危害和血液安全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一方面及时派员下去了解情况,指导帮助地方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化,另一方面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加强纵向和横向的信息沟通,及时得到领导的指示和支持,工作就不被动。有些事情开始时小,但如果麻痹大意,不尽早果断处理,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推进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

卫生监督职能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公共卫生职能,包括五大卫生,这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另一重要职能就是推行依法行政,加强卫生行政执法的综合管理和卫生监督队伍的管理。强化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很重要。一要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按照三定方案划定的职责范围履行好监督职责。既不能越权执法,也不能互相推诿,在职能交叉的监督领域,要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的基础上,一定要形成部门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及时通报监督信息,落实各自的监管责任。二要结合法律和职责的调整,及时修订和调整地方的相应法规和规定,及时转变职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当前,我们要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现行的食品卫生规章、卫生标准和卫生行政许可进行清理。希望各地也要按照法律的要求对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进行清理,及时废止或修订与《食品安全法》不一致的内容。三要充分认识行政许可的作用和责任。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手段,多年来在监督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范围、条件和责任。看起来行政许可是行政部门的权力,但更多是责任。我们不能从部门的利益来设置行政许可,而要从责任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要按照法律和推行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程序,明确审批与审批后的监管责任。要加强对卫生行政执法权力的约束,建立制约和监督机制。同时,通过推行执法责任制与考评制度正确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职权,做到权为民所用,使卫生监督工作最终赢得政府的认可,赢得群众的信任。

(三)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

卫生监督承担的食品、环境、职业、放射、学校卫生等五大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和监督的任务,离不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CDC)公共卫生技术能力的支持。我们把各级CDC作为卫生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各级CDC承担着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支撑两项工作任务,非常光荣,任务也非常艰巨。2008年初,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各级CDC作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力量,《意见》明确了技术支持工作的内容,也提出了工作要求。希望各地在贯彻落实中,一是要加大CDC技术能力的投入,要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其次,要积极建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体系,包括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城市饮用水水质及疾病、职业病监测网络等,要全面提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能力,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和领域。三是要加强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与卫生评价工作,通过科学、客观地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向政府提出风险评估的结论意见和控制干预措施,并积极向社会进行科学宣传。四是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现场监督的技术能力,要对危害因素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早控制。五是要加强CDC与卫生监督机构的协调工作机制。遇到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及时反应,共同应对。六是要改革与完善疾病报告制度,充实食源性疾病、职业病(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介水疾病等疾病报告内容。及早把临床发现的问题,能够反馈到行政部门,有利于行政部门及时组织流调、有关机构和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控制事态的扩大,减轻危害程度。

二、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落实今年各项卫生监督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实施的一年,也是卫生监督职能面临重大调整的时期。各地要把思想统一到部党组和这次会议精神上来,切实做好今年的卫生监督工作。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部领导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做好地方监管职能调整工作。

会议结束后,希望各地将会议精神向厅党组汇报一次。今年是“大部门制”职能调整后地方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职能调整中,各地一定要贯彻卫生部党组的精神,稳定卫生监督机构与队伍。这次会上,三位部领导在讲话中都指出,按照推行依法行政的要求,卫生行政执法必须加强综合管理,保持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的稳定。要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从政策上要加大对卫生监督工作的投入。十多年来,通过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监督体系的建设,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10万人的卫生监督队伍,卫生综合执法体制已经形成,很不容易。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符合依法行政、政事分开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各地在深入职能调整过程中,要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确保职能调整平稳过渡。此外,各地在进行监管职责调整时,要做好工作的交接和衔接,避免因职能交接而出现监管空白、职能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

(二)突出重点,加强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以及医疗卫生监督工作。

这些领域的监督任务都关系到民生问题,很容易引起社会稳定问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大家要及早转变观念、转变职能,适应新的挑战。

1.《食品安全法》6月1日就要实施了,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要成立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承担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同时还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大案要案的查处等工作。职能调整后,卫生部门承担的责任更大了,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食品安全不安全要由卫生部门通过风险评估来回答,这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风险评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和风险评估平台,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此外,还要建立协调机制,调动各部门的力量,落实各自的职责。各地要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和部领导的讲话精神,积极履行卫生部门的职责,把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今年要下达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地方的规划,使职业病防治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三定方案规定的卫生部门职责,加强职业病技术服务的网络建设,加强职业病专家队伍建设,规范和完善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等行为与建立相应制度,加强健康监护的执法活动。要组织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尤其是对典型的重大案件,处理要果断,要举一反三。今年放射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和防护的监督检查,抓好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部统一印制了宣传画,近日发给各省。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宣传力度,对宣传工作进行部署。

3.医疗安全和血液安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健康与安危,部领导非常重视。最近,贵州、北京、广西发生的一些个案,反映了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打而不绝,死灰复燃,我们千万不要麻痹大意。近期,我部与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我们要借助公安的力量,加大整治力度。血液安全工作既要打击地下的血头血霸,又要配合医政管理部门做好医疗、血液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有些案件潜伏期长,在监督工作中更要摸清情况,做好定性和查处追究工作。要保持高压态势,巩固前几年开展的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的成果。

(三)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公共卫生保障工作。

今年是国庆60周年,各地都有可能搞庆祝活动。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工作应早做部署和安排,可以参照北京奥运会公共卫生保障的指导手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努力做到保障工作万无一失。各地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明确自己的职责,将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纳入政府整体保障工作规划中,使工作处于主动的地位。同时,各地要按照此次会议精神和今年卫生监督工作要点,结合当地实际,主动做好职业卫生、放射防护、公共场所和医疗服务、传染病防治等日常性监督工作,为国庆重大活动卫生保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抓住机遇,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今年3月17日,中央以中发6号文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把卫生监督工作列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求完善卫生监督服务网络。意见将职业病列为重大疾病控制项目。要求加强卫生监督服务,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以及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卫生工作。同时,还要求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大家要利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争取政府重视,争取投入,争取政策,来大力发展卫生监督事业,发展卫生监督队伍。今年,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改善卫生监督机构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关于人员力量不够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和社区两个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来予以补充。我想,通过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强我们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三、几点希望

这次是我最后一次组织召开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了。回顾我在卫生监督领域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感慨万千。这些年来,与大家一起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在部党组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团结奋斗,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卫生监督体制在不断完善。这些年来,我与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此时此刻,作为一名老卫生监督工作者,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这次会上,给大家发了卫生监督十年画册,对过去十年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做了一个阶段性小结。我想,再过五年、十年,卫生监督事业会发展地更好,卫生监督队伍会更规范。希望大家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努力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要特别关注基层监督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辖后,他们的工作任务重,责任压力大,条件比较差,有时还面临着一些风险。今后,还要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基层的卫生监督工作条件。

二是希望卫生监督队伍永远保持优良作风。卫生监督队伍经过这些年的建设,队伍的形象和行为规范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形成了公正、公开、严格执法的优良作风。体现了卫生监督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神圣职责,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各地在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中,要抓住准入、培训和管理三个环节,把这支队伍带好,把优良作风传下去。

三是希望大家要坚定信心,团结奋斗。这些年来,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不是方向

性问题。我们要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帮助他们从政策上解决问题,使他们排除干扰,努力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

篇3: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这次会议, 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组建后, 以部名义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既是年度工作例会, 也是动员部署会。开好这个会议, 对于深入贯彻落实部党组的决策部署, 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推动监管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意义十分重大。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收到很好的效果。大家一致认为, 这次会议时间虽短, 但效率高, 成效大, 主题突出, 内容丰富。通过这次会议, 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 与会代表普遍感到很受启发、很有收获。下面, 我对会议情况作个小结, 并就几个关注的问题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关于会议的基本情况

大家认为, 陈晓华副部长的讲话,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0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明确提出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思路和措施, 全面部署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讲话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集中体现了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 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充分地讨论, 沟通了情况, 交流了思想, 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认清了形势, 统一了思想。会议全面分析和准确判断了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 既看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 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隐患和制约因素;既看到了面临的严峻挑战, 也看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监管难度大的情况下, 大家一致表示, 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把思想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 把行动落实到各项工作的部署上来,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全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是理清了思路, 明确了任务。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大家一致认为, 要重点“把握1条主线、坚持2个原则、提升3种能力、推进7项工作”, 即在总体要求上,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主线, 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要求, 依法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工作布局上, 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原则, 一手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以开展专项整治为总的抓手, 坚决有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清除隐患;一手抓农业标准化实施, 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加强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在工作目标上, 着力提升三个方面能力;一是提升防范能力,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强化全程监管,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少出问题、不出大的问题。二是提升监管能力, 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检验检测、质量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 夯实基础, 健全队伍, 强化手段, 全面提高监管能力。三是提升服务能力, 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推进农业投入品安全合理使用, 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技能, 提高农业标准化种养比重, 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工作措施上, 依法科学、有力有序推进执法监管、专项整治、检验检测、农业标准化、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制度机制建设等工作。

三是交流了经验, 增强了信心。北京、山东、河南、广东、湖南、浙江6个省 (市) 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和特点, 做了大会发言, 介绍了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体会,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各地在座谈讨论中, 也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功做法和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提炼, 加以推广, 长期坚持, 并逐步形成制度层面的长效机制。大家认为, 随着各地工作的深入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政策环境、发展基础、工作保障等各个方面看, 都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大家表示, 有信心、有决心能够抓好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之,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 很成功,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营造了氛围、奠定了基础。

二、几个关注的问题

㈠关于监管职能问题按照国务院分工和要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 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认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此, 农口的同志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从总体上看, 食品安全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体制, 是符合目前我国实际的。关键是要针对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 强化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到底该如何界定, 我想结合实际, 谈一点认识。

第一, 要准确把握。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授权, 在职能界定上, 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虽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第三十四条、三十九条等相关条款规定, 农业部门可以对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 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反弹琵琶, 是通过市场检测来发现问题,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生产和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食品安全法》也即将出台, 该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经做了充分衔接, 实行两法并行的模式;只是在具体的法律条款中, 对标准的修定、信息发布和风险评估等方面内容作出了规定, 在管理体制上没有大的变化。

去年9月, 农业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其职能归纳起来, 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法规、风险评估、标准制定、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12个方面。在“三定”基础上,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明确部内职责分工, 形成统分结合、各有侧重、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因此, 从总体上看,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一个不断加强的态势, 对农业部门的主要职能定位也是清晰和明确的, 希望大家能够深入领会和全面把握。

第二, 要抓好衔接。实施分段管理的体制安排, 客观讲, 无论是在部内还是在部外, 都有一个如何按照各部门职能界定做好衔接配合的问题, 特别是在边缘地带和结合部容易出现监管的缺失和空白。因此, 做好工作衔接、加强工作协调与合作, 是十分必要的。要从实际出发,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能分工, 强化与各部门在监督管理、监测抽查、执法检查等方面的工作衔接, 对于属于我们职责范围的, 要坚决管好;属于其他部门的, 要积极配合, 采取多种形式, 移交处置, 切实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到位而不缺位”。

第三, 要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健全“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 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 规范工作程序, 落实工作措施, 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特别规定的要求, 健全责任制度, 坚持和完善责任落实、督查督办、绩效考核等制度,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切实做到有部署、有督促、有检查, 切实履行好监管工作责任。

㈡关于专项整治问题用1年的时间集中实施专项整治是今年最为重要、紧迫的工作, 第一位的任务是防范和遏制重大事件的发生, 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底线。总的考虑是以专项整治为总的抓手,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从生产环节入手, 以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投入品为整治重点,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通过专项整治, 推动制度建设, 促进综合执法, 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管的长效机制。对抓好整治活动, 我想再强调三点。

第一, 在工作摆布上。要把专项整治作为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此为契机,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围绕整治活动确定目标任务, 统筹兼顾, 整合资源, 有所侧重, 形成强势。风险评估、标准制订、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以整治为中心展开, 要为整治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支撑。

第二, 在工作着力点上。要围绕专项整治方案确定的3个目标和7项任务, 突出工作重点, 特别是要针对非法使用禁限用农兽药和非法添加有害化学物质等突出问题, 重点查找本地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风险隐患, 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整合力量, 着力开展集中整治, 有效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的发生。整治工作要突出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监管与服务、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这三个环节, 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添加有害化学物质行为, 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

第三, 在健全制度机制上。对已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要切实按照规定和要求, 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同时, 要重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配套法规和规章,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机制。通过专项整治, 不断总结摸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㈢关于体系建设问题健全监管体系和支撑体系, 是全面加强监管工作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 没有健全的体系和队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项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

第一, 要强化监管体系建设。从各地情况看, 有近10个左右的省份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处室, 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延伸到县一级, 大部分省份也在酝酿之中。从现有条件看, 强化监管体系建设, 要从省级抓起, 通过加强省级监管机构建设, 带动和推进地、县监管体系的建设工作。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 强化沟通协调, 积极争取编制、财政等部门的支持, 力争年内有较大的突破。乡镇机构建设, 一定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等现有的体系,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其中, 强化职能, 充实人员, 不断提高监管和服务能力;有条件的地方, 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建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体系, 不断强化监管手段和职能。

第二, 要强化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这是重要的工作手段和技术支撑, 当前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落实好去年四季度5亿元资金项目的落实, 保证项目进度、保证项目质量、保证资金安全。同时我们将积极协调有关方面, 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 争取加大资金投入, 力争提前完成质检规划建设;并积极筹划争取二期项目规划, 在整体设计上, 突出两个重点:在能力和综合水平提升上要突出省级以上检测机构, 在布局安排上要突出地市、县级以及批发市场, 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这里, 我再强调一下强化检验检测工作问题。要适应形势变化, 调整工作思路, 明确工作定位, 提高检验检测工作针对性、实效性。要完善工作计划,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规划和年度计划, 进一步加大普查、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力度。要加强结果研判, 充分利用监测数据、监测结果, 分析原因、查找问题, 准确把握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和范围。要强化结果利用, 完善内部通报制度, 坚持和完善抽检合格率排名制度;健全抽检与执法联动机制, 强化协调配合,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指导科学生产。

第三, 要健全标准体系。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将风险评估与标准制定有机结合起来。部里正在编制《2009-2012年农业标准体系规划》, 加大投入力度, 强化技术研究, 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 建立健全以农药、兽药残留等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的标准体系。各地要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 化繁为简, 把复杂、抽象的标准转化为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

第四, 要强化认证体系建设。总的要求是, 既要积极推进、又要加强监管, 既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更要规避行业性风险。在大力推进“三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 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的同时, 要强化品牌培育和证后管理, 切实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加快市场准入和可追溯制度的建立。

㈣关于农业标准化问题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出路在于推进标准化生产, 在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这是治本之策, 是长远的方向。当前, 最突出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积极性不高。对此, 下一步要探索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新路子, 重点是从最有条件的地方抓起, 核心是要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一是从基地入手, 以已有的和即将建设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场) 、示范基地为重点, 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 强化督促、验收和检查, 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示范效果, 以此带动县域整建制的推进。二是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要实施载体, 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和利益联结机制, 切实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有效促进农业标准化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通过“三品”的品牌效益, 从而产生放大效应, 带动标准化发展。

充分利用绿箱政策, 加大农业标准化扶持力度。探索建立农业标准化补贴机制, 设立专项资金, 支持发展农业标准化, 提高农民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力争通过几年的时间, 不断巩固成果, 形成机制, 养成习惯, 走向规范。与此同时, 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推动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真正形成优质优价和市场激励机制, 让实施农业标准化得到效益和实惠, 以此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标准化发展。在这方面, 我们还将做深入调研, 待研究成熟后积极推动。

三、贯彻会议的几点要求

一是及时汇报传达会议精神。会后,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农口厅局的同志, 尽快向本单位主要领导汇报会议精神, 认真组织好本系统本单位的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尽快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 统一到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 统一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 形成共识, 凝聚力量。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会议部署。各级农业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 把此次会议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要结合本地实际, 深入分析当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进一步明确下步工作思路, 认真细致安排好各项工作措施。要加强基础建设, 健全体制机制, 提升监管能力, 深入推进执法监管和指导服务等工作,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切实抓紧抓好当前工作。当前, 我国部分粮食主产区遭遇几十年不遇的旱灾, 春耕生产又即将全面展开, 各项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越是紧张的时候, 越不能丝毫放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抓紧制定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具体方案, 细化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进度安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具体方案要在月底前报农业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方案要求, 迅速行动, 抓好落实, 切实推动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坚决遏制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要全面强化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 积极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 大力开展农资市场整顿, 加强对种子、农药、化肥等重要农资的监管, 确保农资质量合格、供应充足, 为全年农业生产和灾后恢复生产提供有力保障。2月17日, 农业部将会同九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 对农资打假进行统一部署。要扎实做好质检体系项目建设工作, 去年底中央为扩大内需, 新增5亿元用于质检项目建设, 各有关项目省和单位要严格落实中央要求, 确保在2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同志们,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锐意进取, 扎实工作, 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篇4: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十月金秋, 秋高气爽。我们在北京召开全国设备管理工作会议。值此, 我谨代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 (以下简称协会——本刊注) 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 大力支持协会工作的各地区、行业设备管理协会、会员单位和广大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协会改革和发展。这次会议的主题:认清形势, 加强领导, 总结经验, 表彰先进。下面, 我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委托, 代表协会秘书处作2006年全国设备管理工作会议以来的工作报告, 请参会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一、设备管理法规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自2001年3月以来, 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计委2001年立法计划的通知》 (计政策[2001]379号) 的委托, 修订1987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 。组织企事业单位设备管理专家, 成立了《设备管理条例》起草小组。2003年3月和2008年3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先后两次发文, 征求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公厅和地区人民政府对《设备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的修改意见。协会就反馈意见专门召开设备管理专家座谈会, 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的结构和内容, 继承和发展设备综合管理, 增加法律责任的约束条款。同时, 先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法规司作了汇报。法规司将修订《设备管理条例》纳入2008~2012年国家立法规划。修订的《设备管理条例》 (草案) 及其说明已报产业协调司。目前, 法规司已同意由产业协调司将《设备管理条例》 (草案) 提交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办公会议讨论。

二、开展设备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工作效果明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规范设备维修市场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规范制冷空调设备维修行业的经营活动, 加强行业自律, 增强企业信誉, 维护市场秩序, 提高企业设备维修质量, 促进企业设备维修行业向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从2006年3月起, 协会会同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开展全国制冷空调设备维修安装企业资质等级认证工作, 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制冷空调设备维修安装企业资质等级认证工作的通知》 (中设[2006]4号) 和《关于印发〈中国制冷空调设备维修安装企业资质等级认证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设[2006]5号) 。目前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524个企业申请制冷空调设备安装企业资质, 其中荣获资质等级证书企业376个。通过制冷空调行业试点工作, 积累了设备维修企业资质认证的工作经验。现已扩大全国地区和工业领域, 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设备维修企业资质认证, 其中23个企业荣获行业类资质, 75个企业荣获通用类资质, 14个企业荣获专业类资质, 3个企业荣获咨询类资质。4年来, 开展设备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工作, 得到广大设备维修企业认可和好评, 有力地保证了设备维修质量, 提高了设备维修企业信用度。

三、开展全国设备管理表彰活动, 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为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保障企业生产正常运行, 从1986年起, 先后开展八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四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工作者表彰活动。1986、1988年, 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举办第一届、第二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表彰大会。1990年, 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举办第三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表彰大会, 并颁发证书和奖牌。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大会题词:加强企业设备管理, 提高企业装备素质。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也为大会题词: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维护设备完好, 保护企业生产力。同时, 编印《第三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荟萃》。

1993年,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成立并转变政府职能, 责成协会举办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表彰活动。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的规定, 2008年制定《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和工作者表彰管理办法》, 使全国设备管理表彰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2007年,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 (国办[2006]102号) , 经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审定, 2009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确认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继续开展全国设备管理表彰活动。

按照《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和工作者表彰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推荐程序和批准程序, 在本届全国设备管理表彰活动中, 荣获第八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有319家, 荣获第四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工作者515人。

四、开展教育与培训活动, 加强培养设备管理人才

教育与培训是协会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也是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协会历来重视教育与培训教材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早在1988年, 组织编辑和出版发行《维修技术》、《设备管理》、《诊断技术》、《设备管理与维修信息系统》、《设备维修工程学》、《设备技术经济学》等教材。2006年, 组织编辑和出版发行《现代企业设备管理》、《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现代设备维修技术》等教材。2007年, 组织编辑和出版发行《设备润滑技术和管理》教材, 以及《中国设备维修发展简史》、《中国设备管理发展报告》等。

为培养设备管理型和专业技术型的复合型设备综合管理人才, 选派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设备管理专家、教授进行讲课, 采用短训、内训和外训等多种培训形式,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设备管理、维修、安全、节能、环保等。通过培训班, 提高了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保障了企业生产正常运行, 推动了设备管理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

五、建设设备工程专家库, 为企业设备诊断服务

为加快设备工程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充分发挥我国现有设备管理专家作用, 推进我国设备工程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从2004年6月开始, 筹建设备工程专家库。这项工作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和行业设备管理协会的大力支持。协会把国内一大批企事业单位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设备工程专家组织起来。通过企事业单位推荐和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定, 现有1 788名设备工程科技工作者入围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其中国家级专家30人、高级专家1 262人、专家496人。目前, 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已初具规模, 涉及单位多、门类多, 形成了完整的设备工程专家系统, 建成中国设备工程专家网站, 并编辑、出版《中国设备工程专家指南》。同时, 每年召开设备工程专家论坛, 编辑、出版《设备工程专家论文集》。

今后, 协会将继续建设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 大力鼓励设备工程专家提升设备管理和技术水平;继续挖掘各地区、行业设备工程专家资源, 吸纳更多的设备工程人才加入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 为建设中国设备医院打基础, 为企业生产服务, 进一步推动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

六、举办设备管理展览会, 发展会展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会展经济是协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省、自治区的省会、首府和直辖市以及中心城市都建立了会展中心。会展经济发展日趋成熟。近年来, 为培育和发展设备管理专业展览会, 协会会同知名度较高的展览公司和地方人民政府合作主办、承办专业展览会。2009年3月, 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第八届汽车用品暨改装车展览会, 参展商800余家, 展出面积6万m2。2008年10月, 在上海举办第二届中国工业设备维修与诊断技术及产品展览会。2009年11月, 会同沧州市人民政府将在河北省沧州市举办中国管道装备展览会。通过举办展览会, 有力地促进地方会展经济的发展。

此外, 协会利用大型设备管理会议, 展示设备管理的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4月, 在鞍山市举办中国钢铁工业设备采购与管理论坛, 参会代表200余人, 采用挂图和实物方式, 展示为钢铁企业服务的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备品配件和检测仪器。2009年8月, 在大庆市举办中国石油石化新技术新设备推介会, 现场展示石化企业用仪器仪表和设备备品配件。

七、大胆探索和实践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的新举措

在21世纪新时期,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困难。目前, 协会处于非常时期, 也面临求生存求发展的局面。要传承和发展协会秘书处创建技术中心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解放思想, 大胆工作, 创新发展, 探索实践。依托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成立若干个技术中心。同时, 制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所属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中设[2008]19号) 。实践证明, 一方面依托成立技术中心的企业做强做大了, 另一方面推动了设备管理事业的发展。比如1997年成立的计算机管理开发应用中心 (广州市正泰商业数据有限公司) 研制的设备管理软件, 在设备管理界有很高市场占有率;2005年成立的带压密封技术中心 (天津市翔悦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 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压力密封作业人员考试机构;2005年成立的电机工程与再制造技术中心 (浙江华宇电气有限公司) , 高压电机维修和老旧电机再制造项目纳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节能项目。

为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经地区设备管理协会或地方人民政府推荐, 经实地考察, 确立装备产业基地。同时, 制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装备产业基地暂行管理办法》 (中设[2009]31号) 。2006年以来, 先后授予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人民政府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政府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人民政府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协会对于装备产业基地,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机制, 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八、加强设备管理宣传工作, 为广大企业服务

做好设备管理宣传工作, 是做好协会工作的重要保证。1985年创办《中国设备工程》杂志。《中国设备工程》杂志是协会的会刊, 也是协会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该杂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主办。《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是协会的宣传部门, 也是协会直属全资企业。在协会领导下, 杂志社业务上独立经营, 经济上独立核算。

《设备管理工作简讯》是协会内部刊物。主要报道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中心、基地, 各地区、行业设备管理协会以及会员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情况。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网是协会的门户网站, 现已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链接。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网为广大企业和会员单位提供全方位的资讯及实时在线服务。

通过《中国设备工程》杂志、《设备管理工作简讯》和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网等宣传媒体, 开展设备管理宣传工作。一方面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另一方面围绕协会的宗旨和中心工作, 为政府和企业服务, 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战, 贴近企事业单位。在继承中创新, 在巩固中提高, 在发展中壮大, 为全面推动设备管理事业的发展, 提供宣传保证和舆论支持, 大力宣传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 不断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 各国间设备管理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在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 学习发达国家设备管理理念和技术, 结合我国设备管理实际情况, 不断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早在1984年, 组团参加欧洲国家维修团体联盟历届欧洲维修年会, 并发表论文和参加展览。先后和印度、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设备维修协会, 建立了合作关系, 友好互访, 签订合作协议。

2008年10月, 协会与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智能维护系统产学研究中心, 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世界工程资产及智能维修学术会议, 参会代表来自20多个国家300余人, 分13个分会场, 发表论文241篇;2008年11月, 协会与欧洲国家维修团体联盟、巴西维修协会在海口市联合主办第四届世界维修大会, 分8个会场, 发表论文204篇。参会代表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300余人。在闭幕式上向中外大会执行主席颁发了国际友好合作奖, 向学术委员会专家颁发了学术贡献奖, 向青年作者颁发了优秀青年论文奖, 向大会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同时, 各国代表一致通过了第四届世界维修大会《海口共同宣言》。

通过这两个国际会议, 不仅学习了许多国家设备管理的宝贵经验, 而且了解国际工程资产和设备维修的现状和发展。同时, 扩大了我国国际的影响力, 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工程资产和设备维修事业共同合作和发展。

十、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推动协会发展

设备管理与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 是企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大力推广再制造技术、工程机械维修技术、设备管理、设备诊断工程、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体制创新和全面生产维护等。自1982年协会成立以来, 陆续成立了再制造技术、工程机械维修、设备管理、设备诊断工程、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和体制创新工作等6个专业委员会, 以及电力设备管理分会, 正在建设全面生产维护、设备安全生产技术、带压密封工程技术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 (分会) 是协会的分支机构, 也是协会秘书处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专业委员会 (分会) , 按照协会的章程和宗旨, 各自建立专业委员会 (分会) 章程。协会依托有经济和技术实力的单位, 推选工作责任心强、热心为企业服务的设备管理专家担任主任委员。专业委员会 (分会) 实行主任委员 (会长) 负责制。每年都召开专业委员会 (分会) 的工作年会, 报告工作情况, 确定下年度工作计划。定期换届, 选举产生专业委员会 (分会) 新的领导班子。目前, 开展专业委员会活动活跃的有:以徐滨士院士为代表的再制造技术团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提出绿色维修, 再制造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高金吉院士为首的设备诊断工程研究团队, 提出自诊断、自修复技术, 具有前瞻性。以罗云教授为首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研究团队做了大量应用研究工作, 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以李葆文教授为首的全面生产维护研究团队, 提出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 正在大力推广应用。

上一篇:红手指读后感高中下一篇:与设计师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