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时光散文读后感

2024-05-05

冯骥才时光散文读后感(精选6篇)

篇1:冯骥才时光散文读后感

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

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只有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才乍然出现。但是,时光到底是个什么东东,没有闲静的分分秒秒,没有刹那的灵感乍现,你是不会知道的,犹如我们不知道人生什么。

停电是一个契机,现实的世界昏昧了,精神的世界却愈发的透彻。

最初,冯骥才只不过是在追忆这一年,寻找那些深深浅浅的留下的足痕。动机很简单,那是大众固有的情愫——“年根儿”。

它叫我们顿时发现,“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

此时的时间,比朱自清的《匆匆》还要匆匆。可倘若这份独叹和自怜,就叫冯骥才,也未免叫人小瞧了他。总不该这样的,我想。

果不出其然,笔锋陡转:在烛光散布的尽头,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冷峻锐利,逼视而来。

“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它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

何以是“逼视”和“拷问”?冯骥才为你娓娓道来。

当不动声色的时间变为真切可感的八百年,当我们追讨那个艺术品背后的鲜活人生,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才于这一刻,穿越夜的浓雾,刺入观者的内心。咄咄逼人。

遥遥的时空间隔,反而凸显了生命精神的令人震撼。

这尊雕像,就是那位民间艺术家存在的证据。文学作品何尝不如此?尽管刘亮程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那样惘然地惜叹时光的一去不返、生存证据的无处找寻,可也许若干年后,《今生今世的证据》,却将不管不顾地要成为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艺术作品注定比现实的人生,存活得更长久。那么“证据之后”呢,我们担心的不正是证据的消亡吗?

冯骥才告诉我们,证据不会消失无影踪: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

当一部作品深入人心,当一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在共鸣中被接受,它就有望融进新的机体,化为新的灵魂、新的思想、新的艺术、形成新的自我存在。人类的精神之树因而繁茂苍郁。我们的精神生命和我们现实的肉身一样,就这样长长久久地保存下来、延续下来,生生不息。就连这个星球毁灭了,也要化为宇宙尘埃;成就物质的平衡,而不会绝决的消失。

从这意义上说,我们周遭的一切,都是古代和古人存在过的证据;我们的精神血管里,一直流淌着古人的血。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曾经”中一路走来,无论昨日“堪”与“不堪”,我们都不能断然地否弃。时间是个无所谓的概念,只是我们的存在形式一直在变。仅此而已。

想要我们不存在或是不永恒,都难!在物质的世界里,永恒,是个客观存在而无需人的主观追寻。但是,“精神”不同——我们的内心世界割舍不了精神之“色”;“色”即事物之间的种种差异,以及我们因这种差异产生的种种感觉、种种情感、种种思想的倾向。

我们或可忍受物质的变形、趋同、归化,却无法忍受精神的消融——那意味“人”之生命的完全消失。所以每个人都渴望在历史的长河中唱响自己的绝音,吼喝出自我的特质。惟其如此,我们的世界,才是精彩纷呈的,我们的时光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冯骥才说的“永恒”,应该是这个意思。尽管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消融是必然的,色终要成空的;或者色一直是“空”的,因为每一个事物都是这个世界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事物都在发挥着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恰恰因这种“不可替代”,才造就了万物之间绝对的联系和相对的差异),但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才是艺术的可贵,才是人的可贵。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

人的属于“自我”的生命,只有一瞬;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让时光留驻,让瞬间永恒、让平凡伟大的路径。有这条路吗?

我第一次觉悟到,“创造”,便是这条路。因为创造,我们的生命便永远停留在,艺术品创造的那一刻。

就如冯骥才,他在对雕像的关注中,发现了八百年前,那个知识、技巧和情感运行的过程。用他的话说,就是“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和“阳刚正气”、“直逼邪恶”的精神。这就是创造者的独有之“色”,是他身上的美的特质。于是,“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这里有对美的发现,也有对人生意义的大彻大悟——在这一刻,在这停电的夜晚,在这沉沉的黑暗中!平日里、白天里,“我”有否注意“它们”的存在呢,我该怎样关照自己的真实人生、精神生命呢?

唯有“用心”。

唯有“用心”,作者才能带我们回到天王雕像创作的那一刻;唯有“用心”,我们才能回到冯骥才写作此文的那一刻;唯有“用心”,我们才能回到考试做题、略显紧张的那个考场上,回到令人好奇而神往的那个初读的时刻;唯有“用心”,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个生命精神流淌的过程,才能知晓知识和体验来自何方、走往何处,才能预见它们未来运用的种种可能性。

这是再造,也是创造;这是“用心”的意义,也是“过往”的意义(“未来”存在的意义,则是让人预支一些东西,获取成长的养分)。学习——或者说欣赏,或者说创造,或者说认知,或者说享受,其实质,就是“回到过去”。

一切让人想起张丽钧的《藏在木桩中的椅子》——

“被我们凡庸的眼与心怠慢了的事物上有很多很多吧?山水里藏着画意,四季里藏着诗情,有谁,愿意带着激情将这旷古的画意与诗情从混沌的背景中解救出来,让它们以一种无比美好的姿态,恒久地存活于喧闹人间!”

“解救”出的,何尝不是自己呢?

就像那个用木桩做成的椅子。它原本就是藏在木桩里了,那个大块头的木匠卡尔布,不过是花费了95秒钟的时间,将它从木桩中“找”了出来。作木匠的,真不知是成就、发现了木桩,还是成就、发现了自己。

知识技能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我们的情感和精力要交付于谁?

当这个问题曾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时,他们一方面,不相信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所谓大道理,另一方面,对于我“用知识、技能创造快乐、区辨美丑”的观点,却也是不屑的——为了工作、为了生存,那才是现实的人生嘛!没错,生存或许就在眼前,那样赤裸裸;可是生活呢?人生里应该有生活、有美感的。否则,怎堪成其为“人”?

“人”的身份证,有两面——创造者和欣赏者。

对于创作者而言,就是将美显示;对于欣赏者而言,就是将美发现。两者看似有别,但是“创造”的本质,却是相同的;回溯过往,追寻经验的过程,却是相同的,情感的投注,知识的运用,精神的活动,却是相同的。

这就难怪,作者的身份一直在两者之间游移、摇摆,而最终定格在“创作者”上——那才是他艺术家的本色,不是么?

“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

认识的清醒如同足迹的清晰。

“……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

其实,这是人生无法释解的悖论:

如果不去“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如果不见“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甚至没有由会议和活动组成的人间俗务、凡俗人生,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那些“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情感体验,又到何处去找寻呢?没有这些,纸上的文字真的就不褪色了吗,艺术的生命真的就能永恒吗?毕竟,真正的源头活水,还是现实的人生,而不是书本及其它。我们无法摆脱那些纠缠和应酬时,就当求得在区辩和思索中为自己的精神存在拓展一个空间。把这个空间的动态变化记下,就同样成了时光走过的印痕,成了我们存在的证据。

很多时候,自己的时光须得别人的恩赐;很多时候,自己的时光无需别人的恩赐。呵呵。

但是,面对这个逼视、拷问“我”的灵魂,“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不得不思考,在人群里穿越、钻营了一年,可曾遗失了本真、遗忘了永恒?

忘了?或是没忘?

你有权保持沉默么?你以为可以逃避么?

在自己的真神面前,你往何处仓皇而逃?

分明是自己的心灵,刺破了八百年,也看破了一个艺术家人生的真相。因而这“尴尬”和“狼狈”,恰恰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是怎样的认真、简单和可爱!让我们无法面对的,常常是这样的“本心”,而不是现实;回到现实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希望,鼓起的总是勇气。

一番苦拼之后,等待着我们的,依然是愧怍。

冯骥才也不例外。灯亮物明,恍如更天换地。再没有谁,逼视,拷问,咄咄逼人。在这现实的世界里,“我”已经知道怎么做了——确切地。

朝闻夕死。

就像课时那位同学所说的,时间的流逝就在此刻,而因为《时光》,因为创造,因为替生命着“色”,冯骥才得以挽留了一段非凡的时光和一段特别的思绪。对于我,《为生命着“色”》,又何尝不是如此。

篇2:冯骥才时光散文读后感

有人说散文是心文,是一个人的心灵轨迹,一个人人生的真实写照。看了先生的散文就是这种感觉。有时先生娓娓而谈,童年旧事、人情世故尽在其中;有时在 匆匆一瞥的懵懂青春里幽幽地惆怅;有时在那场毁灭美、扫荡真诚的运动中反思、忧虑、愤怒;而更多的是在为已逝去和正在逝去的民间文化呼唤呐喊。读着先生的 文字犹如见先生其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既然散文就是写自己的人生,那么从先生的文字中便可窥见先生的为人处世及细腻的情感。无论是对一年四季如诗如歌地描绘,还是对身边事物细致入微地刻 画,无论是在异国的艺术殿堂里流连忘返,还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师长的追思、对小人物的同情,无不渗透着先生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处处留下了先生对历史精神 的探究,对生命对人生的深深思索。我想先生定是一个大爱之人,爱亲人,爱友人,爱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民间艺人,爱所有为艺术献身的人们,爱人间一切的美。

篇3:冯骥才时光散文读后感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选自冯骥才散文集《维也纳情感》,限于篇幅此处略。)

歪儿

(选自冯骥才 《灵魂的巢》,作家出版社2005年9月版,有删改。)

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文缘由】

在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一文中,冯骥才先生用诗人般敏感的心,撷取了来自维也纳的三幅画面,给读者讲述着生活中细微之处震撼人心的美,并独具匠心地把生活中这些美的片段串联在一起,构成对青春的独特解读。五月的维也纳远郊的山顶,偏僻简陋,这样的环境却无法遏制生命如火的热情,三月的维也纳春寒料峭,残雪未净,几个姑娘迎着早春的风,用心灵的吻迎接春天的到来。四月的维也纳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写得起伏跌宕,由盼花到寻花、观花、赏花、赞花,感情由满怀希望到失望、吃惊、遗憾、惊奇,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的一朵朵小花,悟出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这一哲理,这一感悟升华了文章的主旨,也带给读者无穷的启迪。这幅画面的描写被改写后进入人教课改版四年级教材,题目是 《花的勇气》。任何人只要珍藏了这三幅画面,便永远拥有了整个春天。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冯骥才作为作家、画家展现出的文字之美,画面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洋溢在学生的心中。

《歪儿》一文构思精巧,从小时候同玩伴儿一起玩游戏时的一场小风波,以踢罐游戏之中的一个罐子作为线索,串联起了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歪儿坐庄、歪儿吃力地奔跑、歪儿挨骂、歪儿退出、罐子回归! 在这个过程中冯骥才先生对歪儿的情感也是跌宕起伏,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本来面目描绘得生动自然,读来可信! 本文细节精妙,语言精确。另外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不是一种简单的关怀,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怀。当我们能够真正的有一颗关怀别人的心的时候,才能够平等地看到世界上的人和物,才能有发现美的眼睛,点亮美的心灵。这些都是对学生极好的语言和情感熏染。

【备课构想】

1.从复习想开去

2015年1月,进入了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很纠结:语文学科的复习怎样复习?复习课又该怎样上?相比较来说语文学科具有知识点多、能力目标不好把握、情感目标不好检测的特点,因此教学中常常出现不知如何复习,以大量的做题代替复习指导的现象。如何把复习落到实处?经过对学生调研、与教师座谈,并结合以往复习经验,我决定从阅读能力的复习作为切入点。

找到切入点,摆在面前的后续问题:(1) 学生经过了五年半的语文学习,阅读能力测评的内容相对较多,一节课40分钟重点复习哪一个还是哪几个知识点?阅读能力如何通过综合训练有所提升?(2)如何与第11册课本进行有效结合并有所拓展?(3)读写一体的语文课程理念在这节课如何落实?写的训练点又是什么?

在阅读评价题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类型的题目:妈妈怕同学们会嘲笑涅利,结果呢,请你写一写同学们的态度变化:( )→(鼓励)→( )。这类题目既是在考察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同时也交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就是抓住“变化”可以帮助理清内容和情感,领会深层意义。说到变化,我首先想到这册教材中出现的冯骥才的《珍珠鸟》,这篇文章巧妙抓住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的各种变化,展现了信赖形成的过程和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翻阅北京版课改第11册教材,《百合花开》《一个这样的老师》《父亲的麦芽糖》等文章,作者都先后围绕不同方面和主体的变化结构全篇,使这些叙事散文思想深邃、主旨深刻、结构清晰。综合作者写法和读者读法,坚定了我由“变化”入手的教学思路。

在选择文章方面也颇费些功夫,首先想到以某一作家(如冯骥才、林清玄等)为中心,接着又想到以某种题材(如人与动物、花鸟、老师等)为中心,以主题(尊师、爱护动物等)为中心,但从我内心深处讲,我更愿意以表达方法(借物说理、叙事说理、欲扬先抑等)为中心。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应该说前三个方面在“群文阅读”中研究的较多了,能够以表达为中心进行组合文章的还是比较少。另外“读写一体”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读和写的有机融合,不是为阅读教学而阅读。这是我的语文课程研究主题思想,我宁愿辟蹊径,但蹊径可能有荆棘,有风险。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写的训练点到底是什么?确立的根据是什么?如何做到读与写的一体实施?学生分别在四、五、六年级学过冯骥才的3篇散文《捅马蜂窝》《挑山工》《珍珠鸟》,这3篇文章的共同点,就是通过叙述生活中的事件,然后说明道理或发表议论,卒章显志“,理”从“事”中来,最后“理”大于“事”。这是冯氏散文的重要特点。如果从这个角度入手是否可行?或是否必须?

2.由习作推开窗

正在我苦思冥想之际,阅读学生的习作让我找到了“柳暗花明”的感觉。

2015年新年到来前的半小时在上海外滩发生的“踩踏”事件,成为震惊全国的惨案。2015年1月6日,我们在每周一次的限时习作中进行了这样的命题:

上海的外滩公园,坐落在黄浦江边。黄浦江是长江进入东海前的最后一个分支。外滩是上海地标级的公园,素有不到外滩就不叫到过上海之说。

在新年到来之际这里经常搞跨年庆祝活动,近几年又增加了灯光秀,灯光秀以投影秀为主打,将现场的舞台、街道、墙面三大空间组合成一体,配合影像、激光、灯光等多项技术,通过展示、吊威亚(吊钢丝)、激光等多种手段与真人表演相结合,在零点到来时刻,图像与真人结合、激光和烟火配合,形成万人大狂欢的盛大场面。数十万人伴随着十、九、八……三、二、一的倒计时,迎接新年的到来。2013年的灯光秀吸引了很多人,2014年上海市政府怕人多出意外,在网站上发布了停办灯光秀的通知,但还是有很多人来到这里。公园内有一座中国的开国元帅、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的塑像,然而就在陈毅塑像广场上,2014年12月31日发生了惨案———

在陈毅塑像广场上有个斜坡,当日23时35分左右,上坡和下坡的人发生对冲,有人在对冲中摔倒。处于高处的人意识到了危险,挥舞手臂让其他人后退,但声音太小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于是更多的人被层层涌来的人浪压倒,惨案就这样发生了。

上面的消息你一定听说了,对于这起事故你还知道什么?

踩踏事故大都发生在不平坦的地段,如,楼梯、坡道、拱形桥上……学校历来是踩踏事故的多发地。请你结合外滩事件和身边的实际,谈谈对踩踏事件的看法,以及同学们在学校里的一些易造成踩踏的危险行为;还可以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在踩踏发生时的一些自救知识;或怎样从根本上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你的建议是珍贵的,请你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认真地、由衷地发表你的真知灼见。老师一如既往地建议大家:真情实感是你才华的体现,期待中……(不可原封不动抄用上面的内容)

这不正好是叙事说理散文吗?或是借事说理言情的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具有初步的议论文的特点。看了六年级6班39名学生的习作我发现,学生在说理、发表看法时存在见解肤浅甚至错误、表达不准确、语言苍白等问题,有的文章结构混乱。这不正是需要在阅读他人文章中学习的吗?学生写的文字是老师最珍贵的宝贝,它是激发教师灵感的神来之笔,解决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啊!我终于从“摇摆不定”的苦闷状态中摆脱出来:以冯骥才的叙事散文为阅读材料,实现感知内容阅读能力整体提升,学习叙事中说理实现读写一体。解决了“米”的问题,接下来是如何“炊”了。

【课例呈现】

课前准备:

发给学生8篇冯骥才的文章,按照如下的提示进行30分钟的学习。

(一) 浏览 《捅马蜂窝》《挑山工》《珍珠鸟》3篇学过的文章,完成:

1. 比较阅读冯骥才的3篇文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这3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温馨提示:可以用思维导图、知识树、表格、文字等写下来。)

2.阅读《珍珠鸟》,写出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变化:

笼子四周———( )———小桌上———( )———( )———(我肩上)

3.阅读《捅马蜂窝》,写出“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渴望)———(好奇)———( )———( )———( )———(罪孽感)———()———( )

(二)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歪儿》,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初步了解内容。

(三)围绕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学过的3篇课文,发现叙事散文的特点

1. 我们已经学过3篇冯骥才的文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温馨提示:可以用思维导图、知识树、表格、文字等写下来。)

(1) 展示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现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不同点:人与人、人与动物。板书:珍珠鸟、马蜂、挑山工

从不同之中你能发现哪些相同?

相同点:作者相同;都叙述了生活中的实事;通过叙述事件悟出道理,升华哲理,抒发情感。

2.若学生说不出,教师指导:快速浏览3篇文章结尾段,再读前文,你有什么发现?

3篇文章都是先写事,最后说理。这也是冯骥才这类文章的重要特点。

(设计意图:把学生在不同年级学过的3篇文章再次提取出来,异中求同,从而发现冯骥才散文的特点,是归纳并形成思维图式,把散点提炼结网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复习又是新知的生长点。)

3.小结并过渡:由结尾看前文发现了文章特点,现在我们把文章内容从前往后理一理,看看能不能得出这样的道理。

4.交流课前思考题。

(1)《珍珠鸟》中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变化:

笼子四周———屋子里———小桌上———我的杯子上———写字的笔尖———我肩上

思考:为什么要写小鸟活动范围的变化?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有什么联系?(“我”的态度、做法让鸟儿一步步由怕人到信赖。这一步步变化的过程就是“创造”。是真实可信的,是逐步实现、自然而然形成的。)

(2)《捅马蜂窝》中“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渴望)———(好奇)———(惊呆)———(恐惧)———(敬佩)———(罪孽感)———(期盼)———(舒心)

思考:为什么如此详细写出“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我”的变化伴随事件的发展而变化,正是这样真实细致的描写让“我”一步步得出这样的深刻的认识: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3)《挑山工》里“我”和挑山工相遇的地点分别是山脚、回马岭、五松亭、山顶。思考:为什么写了四个地点相遇?(每次相遇,然后又都超过我们,并且最终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说明“一个劲儿往前走”的道理。)

(设计意图:分别从活动范围、思想情感、地点的变化中,用大量的实例冲击并极为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这样的认知:在以各种变化为线索的行文中,在事件的一步步发展中,自然生成“理”的认识,并创造性地升华这种认识。这样的过程就是在渗透“写法”,是读文后再回过头来走一回了解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读写一体”课程思想的精髓所在。完成文字阅读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接下来必须要和作者一起感受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字,他是怎么想到要写这样的文字的。因为任何一篇成功的作品一定是作者有感而发并配之以写作技巧的。)

5.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来总结一下这3篇文章在内容方面有什么特点“,理”又有什么特点。(内容丰富,抓住变化写事件。理是贯穿事件的暗线,自然得出这样的道理。)

教师讲解:文章内容很丰富,这样丰富的内容是抓住事件中的一次次变化表现出来的,我们称之为“形”。无论是地点、活动范围的变化,还是思想感情、态度的变化,还是其他方面的变化都是为文章的“理”和“情”服务的,这样的理和情其实是内容的灵魂,我们称之为神。

文学鉴赏家称这样的文章为散文,许多散文具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或是“形散神聚”。我们读的这几篇冯骥才的散文还有个独特之处就是由事到理。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中形成新知,实现学生认识、能力的提升,这是复习课最重要的目标。这是形成正向迁移的重要策略。在通过复习形成新知,初步认识散文和众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时,我也很纠结:通过认识3篇文章知道这样的文章被称之为散文,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但是在提“形散神不散”时我有些忐忑。因为“形散神不散”最初是肖云儒在1961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笔谈散文”专栏的一篇名为《形散神不散》的短文中提出来的。他说“:师陀同志说‘散文忌散’很精辟,但另一方面‘散文贵散’,说的确切些,就是‘形散神不散’。”1985年前后著名作家贾平凹首先在《文艺报》上发表文章对“形散神不散”提出批评,在文艺评论界引起震动。他们认为“如果只鼓励这一种写法,而反对主题分散或蕴含的另外写法,意味着用单一化来排斥和窒息丰富多彩的艺术追求”。“形散神不散”虽说有局限,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形散神不散”对当代散文创作和理论有巨大贡献。在当今散文写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大潮中“,形散神不散”不可能概括散文的丰富性,但它确实代表了许多散文名家和众多散文的共同特点,比如说冯骥才的叙述散文。另外,在当前消费化、快餐化、娱乐化的文化环境中,在那些拖沓沉闷、无形无神的散文中“,形散神不散”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因此觉得有必要让学生对散文的这一特点予以认识。)

二、阅读《歪儿》,强化认识叙事散文的特点

(一)按自学提示自学

1. 默读《歪儿》,文章以“踢罐电报”游戏为线索,写了与“歪儿”有关的事件和“我”对歪儿的感情变化,请简要概括填在表内。

2.根据表格内容,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填写表格,整体感知内容

交流事件变化:歪儿坐庄———歪儿挨骂———歪儿退出———最后是歪儿回归。

随着事件的发展“,我”对歪儿的感情也起伏跌宕:拿他取乐———内心不安———内疚惭愧———亲密快乐。

当学生不能准确概括时引导点拨:

1. 快速读一读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的句子。你读出了什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用:一是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对比;二是写出了我对歪儿情感开始是“拿他取乐”,突出了“我”和伙伴们对歪儿的欺负,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

2.第5自然段“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从这个描写罐儿声音的句子,并联系下文“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揣摩我们的心理和歪儿的心理活动。

(歪儿被关在屋里一直在关注伙伴们的活动,想下去同伙伴们一起玩,又怕妈妈不许;看大家没有长铁罐玩得不那么起劲了,就悄悄把罐儿扔下去,让伙伴们玩得开心。我们听到这个声音是那样兴奋与期待,与我们开始时的拿他取乐相比,内心充满内疚惭愧。)

(三)回忆过程,总结方法

1.概括出“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想一想从中可以总结出什么方法呢?直接从对“我”的情感描写的词句中找。(直接圈画)

“我”的情感一定能从“我”的行为等外在表现或“我”的心理等内在表现中揣摩出来,所以找“我”的表现的句子是重要概括情感变化的方法。(侧面揣摩)

“我”的情感也可以从歪儿的细节描写中表现出来。(间接概括)

2.根据板书总结下来。

(四)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1. 联系上文对歪儿“眼睛”的细节描写,感受歪儿被点亮的心灵。

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

2.伙伴们的体贴与帮助,让歪儿不仅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还体验到了友情、关爱和尊重带来的温暖。这使他的心灵充满了阳光,从而点亮了他的眼睛。

有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爱就能发现生命之美,点亮心灵之灯。

3.小结:这样的感悟是从欺负歪儿到帮助歪儿的转变过程中娓娓叙来,丝丝入扣,所有内容的选择和通过写双方变化的表现方法都是为了文章最后一笔的“情”和“理”。再次让我们感受着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过渡:冯骥才有本散文集《维也纳情感》,他游览维也纳6次,写了30余篇描绘维也纳生活与特色的美文,前后整整花了10年时间。是什么原因使他对维也纳这一个城市情有独钟呢?相信你读了下面这篇文章就能够了解了。

三、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认识先抑后扬的写法

(一)快速浏览《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请用小标题的方式写出作者写了维也纳春天的哪三个画面

如:五月:玫瑰的品格;三月:姑娘的亲吻;四月:花的勇气。

生命之美,希望之美,勇气之美。

把每个画面用一句古诗概括:一枝红杏出墙来;桃花依旧笑春风;春风吹又生。

(二)“四月的维也纳”这个画面也是极富变化的。请你填一填,想一想从事件变化和“我”的情感变化中你感受到什么

事件寻花( )( )(赞花)

“我”情感( )(吃惊)()( )

1.学生整理如下:

寻花(观花)(看不到花)(赞花)

(失望)(吃惊)(遗憾)(惊奇)

2.理解“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作者懂得了春天怎样的特性和品格。

(五月里热情似火的生命之美,三月那充满活力的希望之美,还有四月的让人震撼的勇气之美。)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上一篇文章学习寻找变化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方法自主品味这一篇文字,既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又将学生引向了自主阅读之路。这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欣赏水平,对品读文字的内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学习“写变化”方法之一———先抑后扬的写法。

1. 冯骥才先生在描写维也纳四月的画面之前,在文章的第8和第9自然段反复说“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似乎只是绿色连着绿色”,“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联系下文考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先写乏味失望,最后赞美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的一朵朵小花,悟出了花的拔地而起的勇气,进而得出生命的意味是勇气这一哲理。这样出人意料的情景,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表现四月春天的品格。)

2. 我们知道了文章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变化的方法,而使文章情感变得起伏跌宕,吸引读者,意蕴深刻。这篇文章先写寻花时极为失望,不喜欢四月,最后写无比惊奇,赞美冷雨中的小花傲然屹立的气魄。这种独特的写变化的写作方法,文学评论家给它一个名字叫“欲扬先抑”,你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扬”(即歌颂) 某个人或某件事,“抑”(即贬斥)某个人或某件事。

通过这篇文章你对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有了哪些认识或感受?(如:开始写得越是不好,对后边的扬越有利,越深刻。)

就像本文冯骥才写的“绿色到处泛滥,看不到花儿”感觉乏味一样,这种方法能够满足读者“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心理,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设计意图:如果仅仅停留在通过概括“变化”整体感知内容,本节课就没有生长,因为学生早就进行过这样的训练。写变化中还有的一种典型写法,就是“欲扬先抑”。何谓“欲扬先抑法”?“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脂砚斋语)中国园林的妙处全在“曲径通幽”,让你不时感到一阵意外的别有洞天的欢欣。中国的文学也素来讲究曲折。清代著名文学家唐虎说“:凡文欲发扬,先以数语来抑,令其气收敛,笔情屈曲,故谓之抑。抑后随以数语振发,乃谓之扬,使文章有气有势,光焰逼人。”也就是说,在作文时,为了凸显某种事物,为了激起文章的波澜,人们便常常从其反面入手,先用“抑”笔做铺垫,待蓄足势后,再笔锋一转,用“扬”笔托出本意。本节课所选文本在内容处理上都是极具变化的,文本特点为学生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进行了大量“蓄势”,另外让六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这样的写作方法是符合学生特征的。)

四、学习主题表达

(一)学习结尾点睛之妙

1.如果《珍珠鸟》这篇文章没有最后一句会怎样?

2.比较下面的结尾,你有什么感受?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关爱动物吧,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世界。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作者没有人类的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视动物为平等的生命。信赖在一般人的认识中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在冯骥才的笔下是小鸟和人共同拥有,共同创造的美好的情感。

3.出示冰心《说冯骥才散文〈珍珠鸟〉》。

这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头”起得“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全文是短小、精练、细腻而又酣畅的。

(二)理解说理深刻的原因

1.思考:我们学习的这5篇文章的“理”,虽各不相同,但都非常深刻,发人深思。为什么冯骥才能悟出如此深刻的哲理?

2.点拨指导:这5篇文章的主题有什么相同之处,你发现了什么?

(1)每一篇结尾处,都有一句升华主题的、富有哲思的感言,令读者有醍醐灌顶的感觉。(2)对生命的尊重,对任何有生命的人、动物、植物都无比尊重,无论是人与鸟的“信赖”,花的“勇气”,还是对马蜂的尊重上升为对“旁人”的尊重,还是对像“歪儿”这样残疾人的关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生命的高度尊重,所以才有了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了这样深刻的思想,才会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打动人心,才能使文章的最后一笔如此之“大”。

(设计意图: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提升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重要目标。从大量的学生的习作和生活观察中,我发现学生认识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偏低,因此六年级的学生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需要提升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另外,认识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个性化行为水平和抽象思维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1. 本册教材的哪些课文在内容和情感方面写出了丰富的变化,请你找出并用你喜欢的方式总结出来。(温馨提示:《百合花开》《一个这样的老师》《父亲的麦芽糖》等)

2.阅读《送你一束鲜花》,看看开头和结尾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含义有什么变化。阅读《刷子李》,想一想结尾段的意思。概括出《邻居阿麻》中“我”和人们对阿麻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理解欲扬先抑的方法。

篇4:老宅的茶人时光 (散文)

时光正好,阳光正好,我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虽然现在此处已列为协会活动室,但许多人都不是很愿意来此驻留。宅内静寂,甚至是寂寞,不是一般人能消受得了;宅外却是人烟喧嚣,车水马龙,忙于劳命奔波。有人虽然也不一定是为了钱,但也是一身烦事,疲于生计。我也只是人间凡夫俗子,好在有这样一深院的高墙旧宅,就像隔音屏一样了断了外面的世界,让人心徒然安静了下来,超然于世外。

最喜欢的是二楼的一间宽大室院,有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暖,但我心底并不愿意叫它“陋室铭”,而默默地叫它为“禅心院”。里面也别无长物,一茶室而已,只是每次到此喝茶,我总感觉到心静得只能听到壶水翻腾的声音,静静的就像顿河,就像哀牢山南恩河水,有时又像戛洒江面瓜鱼翻身的声音,我听着这哗哗的水声,不知不觉,思绪走得很远,无边无际;有时又似乎走得很近,水声就像在我心底翻腾。

喜欢茶,并不止于它苦后的回甘及其芳香,并迷恋于泡这个千变万化的过程。听着水花的声音,慢慢将一好茶放于盖碗,听着细条的茶叶在温热的盖碗里渐自变化的姿色,自会觉得能泡一壶好茶甚好。茶叶从大自然中采摘,通过揉捻阳光晾晒等自然发酵成为人们期盼已久的茶叶,它其实只走完了人生的一步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落于谁的手,在哪只壶中绽放,让某个知己牵肠挂肚,这决定了茶的使用价值。于是每次泡茶便不敢怠慢,生怕一不小心,就让一壶好茶毁于自己的手,埋没了茶的青春。

坐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慢慢开始注入水,生茶还是用盖碗泡的好,它只要求于 80多度的水温,并不像熟饼,它对水温的要求甚高,捂堆过的茶叶它只有近百度的高温才能展现出良好的汤色,呈现最佳的滋味,而生饼只用 80多度的水温它就能展现出鲜嫩的汤色。注水,拿起,放下,再拿起,再放下,打理好杯盏碗匙,清洗过一二道茶叶,再注入新水,就能开心地欣赏到叶面的条、索、筋、脉的舒展变化,茶叶就像小舟一样在碗里舒滚,汤色如少女的红润从杯的四周洇开来,由淡变青,由绿变润……

听到木楼吱吱地响,高跟鞋和木板结合的声音就像楼的主人穿过时空来到人间,听着它由远及近,让人生出许多期切。老宅建于上世纪 30年代,时为新平的代县长王瑞祥及家人居所,后因世局变化,天翻地覆,主人一家远走他乡,却留下一大座空宅为后人闲置。来人是一修长女子,披肩扇起的风惊扰了一树的鸟,它们在不满中从树梢飞出了天井,叫声却落在了喝茶人的心头。嗜茶如命的女子叫芦苇花开正白,她发现这个老宅也是由茶缘起,随我来过这个大院。她来到楼上,却并不急于进门,而是一路掏出手机忙于拍照。此时阳光就像千足金一样泻落廊坊间,斑斑驳驳的明暗一如女子失魂落魄的婚姻,就是这种氛围牵挂住了女子的魂,她在那一刻丢失了自己的心而拾起了天边的那个男人。拿起,放下,这是喝茶人的一种追求,也是茶的一份禅意,可当一个人真正地面临一份人生的抉择时,又有几人能超凡脱俗脱胎换骨!

曾有过怀疑女子的时候,以为她不过是徘徊于红糖和茶叶间的市井女郎,生意场上的赚钱和倒卖是她永远修行不了的品性,她来像一阵风,去像天井间的鸟,于我不过是生命中一次擦肩而过的时光。但时间是一杯缠绵的咖啡,是检验人心的一份很好的良药,当有一天我看到了女子挂于俏脸上的惆怅时,我深深明了了女子真实忧愁的内心。她的先前的男人叫风吹落,这个男人现在在微信上似乎也能搜寻到,但就是这样一个缥缈的男人在糖厂改制后从此走失,他就像一枚叶随雨冲落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然后融进了泥土,变成了雨后彩虹样的水蒸汽。

“思念就跟爱情一样是会耗尽的。无奈要分隔两地,一开始我想他想得很苦,恨不得马上找到他,飞奔到他身边。后来的后来,我没那么想他了,不是不爱他,而是这样的想念是没有归途的。我再怎么想他,还是见不着他摸不到他,只是用思念来折磨自己。于是我知道,我得学着过自己的生活了。”这是芦苇花开正白一次茶酣后对她男人的真情控拆,可以想象风吹落走后她内心留下了多少内伤,这些内伤使她的心随着时光的风蚀结了冰封了盖,从此一个单纯的女子一直走在一条情感疗伤的路上,她的生命的另一头充满了不确定的幻想。

好的茶就是在舌尖给人感觉到苦味之时喉咙里便充满了无穷尽的回甘,香气和回甘充盈着你的整个喉舌,让人九曲回肠,这就是普洱大树茶的奇妙之处。泡茶有时候能够特别的开心,不仅因为茶的回甘芳香,还在于茶叶在碗中起死回生的感悟是多么的奇妙。茶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一生都在等待和水的结合,只有滚烫的水注入了它的生命,它一生才算完成了生命真正意义上的燃烧。时光正好,阳光正好,我对面的女子正好,她专注的脸背对着阳光,手中的茶香袅袅,就像一缕青衣,我祈祷她就像杯中因水化开的茶叶,在老宅时光茶水的清洗过后能迎来生命中的一杯甘露。

有时我也心痛于茶的烫伤,总会有那么一次冒失的时候,因为手忙脚乱茶叶在碗中失了它本应有的颜色,一份好茶就毁于一次粗心或不在意。看到盖碗中丢失了自我的茶叶很少有人会无动于衷,感伤和哀叹常常成为这个时候最无为的自责。茶叶烫伤了会换,最好的班章、冰岛一泡也仅千元而已,但人心烫坏了能怎样呢,即使疗好伤,心底的那份伤疤还隐隐作痛。

天蓝是这个老宅常住的女子,能写一手婚姻小说使她成为这个城市暗暗涌动的符号。很少有人认识她本人,但“天蓝”声名鹊起,丝毫不影响她成为情感作家的障碍。因为情感的一波三折,她渐渐喜欢上了喝茶,这比起沉沦于麻将中自扎的女子,这是一份很好的情感历炼。一次命中的偶遇,她沉沦在老宅中不能自拔,不仅因为时光停留在这份美好,而且在老宅中泡茶的那份心境,她在老宅的泡茶中找到了珍视情感的空间。“每天我受不了生活带给我压力的时候 ,我就会回到这儿,静静地泡一壶茶,让时光停下来,给内心腾出一份空间……”

nlc202309080936

天蓝,一个多好的名字 ,阳光正好的时候 ,我穿过深幽的门站于金鱼游动的天井石缸旁 ,抬头仰望碧空 ,一方布幕大小的晴空宛如一面倒置的醉湖悬于天穹 ,天蓝得那么深邃 ,就像从三眼井取回的一缸井水。那一刻天蓝就成为这个老宅的意象。

天蓝泡着茶,时光正好,阳光正好,壶水翻腾的声音就像山下江面上缓缓前行的风浪。河谷上面是蓝蓝的天,大地是一望无际的江水,水手在这个时候哗哗的迎着风浪常常亮起了歌喉,嗓门穿过河谷的热浪俨然汹涌漩动的岩浆。穿过时光一样深幽的门巷,随着一声“吱——”的厚重木门推开的声音,军人宏大的声音先于木板的“吱吱”声传到了二楼上来,是消防队谭大队长到老宅来喝茶了。

茶正煮得开,公道杯的长处就在于它珍视每一个来到的生命,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一介草民,只要你坐于桌前,主人都会为你添上一杯情真意长的茶。谭大队长是走南闯北的贵人,阅茶无数,论茶滔滔不绝,但他却很珍惜每一份入杯的茶汤,并不会因茶叶的好坏失了朋友的面色。第一口茶汤入口,他慢慢下咽,“嗯,好茶!”他即刻夸赞,不知是真是假,他总给人一份深深的感动。

有时茶并不好,经他夸赞,主人反倒心起愧疚,以没有泡好茶给他喝自责,但时日多了,主人反倒以为谭大队长并不一定会喝茶。而后又想,喝茶的最高境界不就在于“大”么!谭大队长走南闯北,戎马半生,他这么爱茶,一有空闲就赶到老宅来喝茶,他怎能不会品鉴茶叶的优劣呢?只是他胸襟开阔,大肚罢了,他对茶肯定已经参悟出了禅意,只要是茶,入口即觉得入心,这也就是谭大队长的高人之处。

宾川是中国十大佛教圣地,以鸡足山而闻名天下。谭大队长的老家就在宾川,他边喝茶,常给我们讲他自个冒雨登临鸡足山的经历,他滔滔不绝又绘声绘色,有时还会手舞足蹈让人身临其境。但我认为他最擅长的还是讲穿越时空的历史大片,什么人在太空活一天回到人间就过了很多年啦,人和动物杂交就会生出变异的基因物种啦……他信手拈来,让人觉得世界却是这么虚幻,就像云雾山中的茶园和茶山。谭大队长一杯接一杯地喝茶,天蓝一杯接一杯地给他添上,听着他一个接一个的幻想虚虚实实地在我们面前铺开,我们开始担心他的故事什么时候才能讲完,并开始揣摩碗里的茶叶是该重新换上还是在等等看。谭大队长每次离开的时候我们脑子里装满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故事,并由此产生了许多虚虚实实的联想,这些虚虚实实的故事得让人想一阵子理一阵子,如喝了太多的茶汤,心底的回甘飘渺又绵长,得很久很久才能消化掉。

阳光并不是每天每刻都有,就像月亏和满月,它总在时光的交替中轮回和变化,生命也就是在这种消磨中变得真实而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在稻花茶收获结束之后,也就是秋茶收获完,哀牢山的冬雨就像山上的绵羊毛一样细密而冗长,又像老宅家族的身世一样悱恻和不安。细密的雨水空朦而渺茫,在老宅的上空飘过来又荡过去,而后哗哗地水声就落在天井里,仿佛乡村山泉的欢唱。等待成为这个冬雨天悱恻又漫长的相思。有时茶人们也会体会到等待的奥妙,就像杨贵妃等待南方飞骑而来的荔枝,而老宅等待一壶茶的到来也是那么的不可琢磨。时光就像地壳一样在改变着方向,我们既便喝足了今天的茶,而不知下次可还能再有一壶好茶在来路上等候着我们。莲的出现无疑是这个冬天最好的安慰。其实莲并不会喝好多茶,更不能喝好茶,因为好茶往往茶气旺,更容易给柔弱的胃造成中伤。莲就是这样一个纤弱而柔美的女子,她不宜喝茶又常常会到老宅来,她厚实的黑色鸭舌帽、一袭飘动的红围巾和修长的大衣成为这个老宅难得的春色。她来时不像芦苇花开正白走路那样风风火火,也没有那份感伤和忧愁,却像时下冬雨过后飘于老宅上空的雾,又像茶案上煮得正香的茶。莲来到门口我才知道她的到来,我确信她的高跟鞋是没有垫海绵的,但她穿过廊坊时我并没有听到声响。莲还是已经来到了老宅的禅心院,她的笑容是这个冬日里最温暖的一束太阳花。确切地说我认为莲还是很适合喝茶的,她虽沉浮于商海,但后天的努力使她养成了安静的习惯。莲落坐后也并不拒绝茶汤,她只是笑着说:“我不能喝得太多。”

知道她胃不好,我们便改喝熟茶,普洱熟茶红润的汤色印证了老宅的隆冬,看莲滴落衣袖上的雨粒,我们感叹这个冬天是那么的绵密和不安。莲说好在有这个居所,让我们一群人有了个暖心的地方。

莲来了我们更多的就不再说笑,听镂窗外雨声就像琵琶的弦音打落石缸,我们听着听着心境就像后山的雾渐渐散开去,虽然照壁山那方还烟雨风云,但我们都感觉到春天似乎就要来了。

莲说她被骗走的几百万元钱已打水漂,从贫民苦到富翁,又从富翁回到了百姓,现在也并没感觉有什么不好。莲说这些的时候脸色依然还是那么的平静,就仿佛她面前的茶汤,从头泡到末泡依然保持了不变的颜色。我历来相信,生命的历炼和茶的历炼一样需要时间,就如茶一生在等待和水的结合。

莲和我走出老宅的时候,禅心院里的茶已凉,而香还在。

责任编辑 张庆国

篇5:冯骥才散文:永恒的震撼

这是一部非常的画集。在它出版之前,除去画家的几位至爱亲朋,极少有人见过这些画作;但它一经问世,我深信无论何人,只要瞧上一眼,都会即刻被这浩荡的才情、酷烈的气息,以及水墨的狂涛激浪卷入其中!

更为非常的是,不管现在这些画作怎样震撼世人,画家本人却不会得知--不久前,这位才华横溢并尚且年轻的画家李伯安,在他寂寞终生的艺术之道上走到尽头,了无声息地离开了人间。

他是累死在画前的!但去世后,亦无消息,因为他太无名气。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竟然给一位天才留下如此巨大的空白,这是对自诩为神通广大的媒体的一种讽刺,还是表明媒体的无能与浅薄?

我却亲眼看到他在世时的冷落与寂寥--

1995年我因参加一项文学活动而奔赴中州。最初几天,我被一种错觉搞得很是迷惘,总觉得这块历史中心早已迁徙而去的土地,文化气息异常地荒芜与沉滞。因而,当画家乙丙说要给我介绍一位”非凡的人物“时,我并不以为然。

初见李伯安,他可完全不像那种矮壮敦实的河南人。他拿着一叠放大的画作照片站在那里,清瘦、白晰、谦和、平静,绝没有京城一带年轻艺术家那么咄咄逼人和看上去莫测高深。可是他一打开画作,忽如一阵电闪雷鸣,夹风卷雨,带着巨大的轰响,瞬息间就把我整个身子和全部心灵占有了。我看画从来十分苛刻和挑剔,然而此刻却只有被征服、被震撼、被惊呆的感觉。这种感觉真是无法描述。更无法与眼前这位嬴弱的书生般的画家李伯安连在一起。但我很清楚,我遇到一位罕世和绝代的画家!

这画作便是他当时正投入其中的巨制《走出巴颜喀拉》。他已经画了数年,他说他还要再画数年。单是这种”十年磨一画“的方式,在当下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已是不可思议。他叫我想起了中世纪的清教徒,还有那位面壁十年的达摩。然而在挤满了名人的画坛上,李伯安还是个”无名之辈“。

我激动地对他说,等到你这幅画完成,我们帮你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庆祝,让天下人见识见识你李伯安。至今我清楚地记得他脸上出现一种带着腼腆的感激之情--这感激叫我承受不起。应该接受感激的只有画家本人。何况我还丝毫无助于他。

自此我等了他三年。由乙丙那里我得知他画得很苦。然而艺术一如炼丹;我从这”苦“中感觉到那幅巨作肯定被锻造得日益精纯。同时,我也更牢记自己慨然做过的承诺--让天下人见识见识李伯安。我明白,报偿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不是金山银山,而是更多的知音。

在这三年,一种莫解的感觉始终保存在我心中,便是李伯安曾给我的那种震撼,以及震撼之后一种畅美的感受。我很奇怪,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竟震撼得如此持久,如此的磅礴、强烈、独异与神奇?

现在,打开这部画集,凝神面对着这幅以黄河文明为命题的百米巨作《走出巴颜喀拉》时,我们会发现,画面上没有描绘这大地洪流的自然风光,而是全景式展开了黄河两岸各民族壮阔而缤纷的生活图景。人物画要比风景山水画更直接和更有力地体现精神实质。这便叫我们一下子触摸到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时间长河中生生不息的那个精灵;一部浩瀚又多难的历史大书中那个奋斗不已的魂魄;还有,黄河流域无处不在的那种浓烈醉人的人文气息。纵观全幅作品,它似乎不去刻意于一个个生命个体,而是超时空地从整个中华民族升华出一种生命精神与生命美。于是这百米长卷就像万里黄河那样浩然展开。黄河文明的形象必然像黄河本身那样:它西发高原,东倾沧海,翻腾咆哮,汪洋恣肆,千曲百转,奔涌不回,或滥肆而狂放,或迂结而艰涩,或冲决而喷射,或漫泻而悠远……这一切一切充满了象征与意象,然而最终又还原到一个个黄河儿女具体又深入的刻画中。每一个人物都是这条母亲河的一个闪光的细节,都是对整体的强化与意蕴的.深化,同时又是中国当代人物画廊中一个个崭新形象的诞生。

我们进一步注目画中水墨技术的运用,还会惊讶于画家非凡的写实才华。他把水墨皴擦与素描法则融为一体,把雕塑的量感和写意的挥洒混合无间。水墨因之变得充满可能性和魅力无穷。在他之前,谁能单凭水墨构成如此浩瀚无涯又厚重坚实的景象!中国画的前途--只在庸人之间才辩论不休,在天才的笔下却是一马平川,纵横捭阖,四望无垠。

当然,最强烈的震撼感受,还是置身在这百米巨作的面前。从历代画史到近世画坛,不曾见过如此的画作--它浩瀚又豪迈的整体感,它回荡其间的元气与雄风,它匪夷所思的构想,它满纸通透的灵性,以及对中华民族灵魂深刻的呈现。在这里--精神的博大,文明的久远,生活的斑斓,历史的厚重,这一切我们都能有血有肉、充沛有力的感受到。它既有放乎千里的横向气势,又有入地三尺的纵向深度;它本真、纯朴、神秘、庄重……尤其一种虔诚感--那种对黄天厚土深切执著的情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感到飞升。我想,正是当代人,背靠着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又经历了近几十年的社会动荡,对自己民族的本质才能有此透彻的领悟。然而,这样的连长篇史诗都难以放得下的庞大的内容,怎么会被一幅画全部呈现了出来?

现在我才找到伯安早逝的原故。原来他把自己的精神血肉全部搬进这幅画中了!

人是灵魂的,也是物质的。对于人,物质是灵魂的一种载体。但是这物质的载体要渐渐消损。那么灵魂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不随着物质躯壳的老化破废而魂飞魄散,要不另寻一个载体。艺术家是幸运的。因为艺术是灵魂一个最好的载体──当然这仅对那些真正的艺术家而言。当艺术家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一个崭新而独特的艺术生命后,艺术家的生命便得以长存。就像李伯安和他的《走出巴颜喀拉》。

然而,这生命的转化又谈何易事!此中,才华仅仅是一种必备的资质而已。它更需要艺术家心甘情愿撇下人间的享乐,饿其体肤和劳其筋骨,将血肉之躯一点点熔铸到作品中去,直把自己消耗得弹尽粮绝。在这充满享乐主义的时代,哪里还能见到这种视艺术为宗教的苦行僧?可是,艺术的环境虽然变了,艺术的本质却依然故我。拜金主义将无数有才气的艺术家泯灭,却丝毫没有使李伯安受到诱惑。于是,在20世纪即将终结之时,中国画诞生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巨作。在中国的人物画令人肃然起敬的高度上,站着一个巨人。

今天的人会更多认定他的艺术成就,而将来的人一定会更加看重他的历史功绩。因为只有后世之人,才能感受到这种深远而永恒的震撼。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冯骥才散文《猫婆》

2.《底线 冯骥才》阅读答案

3.余秋雨谈初见冯骥才

4.《公德 冯骥才》阅读答案

5.冯骥才《黄山绝壁松》阅读及答案

6.冯骥才《体内的小人》阅读答案

篇6:冯骥才俗世奇人读后感

当然像“刷子李”这样传奇的人有很多,比如酒婆,苏七块,泥人张等等。凡是只要有一手绝技在社会上保准吃香喝辣的。

在这些凡夫俗子光鲜亮丽的绝技背后,暗藏的是辛苦,坚持不懈地努力练习自己的长处。没有一个人不努力就会有很大的成功之处的。首先天赋很重要,但比之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勤奋,汗水。就像千古流传的名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而我却不能像他们这样精于一件事,在生活中我总是毫无章结的生活着:做会儿作业,就会吃点东西,看会儿书,就会去外边玩一会儿,这样的效率的确不高。我也不能像他们那样坚于一件事,三年级的时候我学舞蹈,但学了一个暑假后我就失去了对舞蹈的兴趣,觉得学舞蹈很累,特别辛苦,再后来我就干脆不学了。我也不能像他们那样勤于一件事,惰性使我懒得去坚持自己的爱好,以前小时候我很钟爱画画,但到初中后我就不怎么在画画了,所以现在画起画来已是力不从心。

上一篇:期货从业资格证试题下一篇:技术图纸档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