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节约3g手机上网流量

2024-04-25

如何有效节约3g手机上网流量(通用4篇)

篇1:如何有效节约3g手机上网流量

随着智能3g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浏览网页、聊QQ、刷、玩微信、看视频的人越来越多,手机上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与乐趣。但很多用户在上网过程中却不知道一个月开通多少流量才够用,或者不知不觉超过了套餐流量限制标准,导致手机费用猛增。这期为您介绍几种节约手机流量的方法。

1、及时关闭不用的应用程序。移动应用程序就是可以在手机终端运行的软件,比如腾讯、MSN等即时通信工具都属于应用程序。为避免流量乱跑,应及时关闭不用的程序。

2、关闭手机数据连接。有的人常感觉手机很费流量,或者发现手机会自动跑流量。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耗费流量,建议上网的时候打开数据连接,不用的时候就关掉。在iPhone4中,可以沿着“设置-通用-网络-蜂窝数据或局域网”对数据连接进行管理,不需要时可关闭。在Android手机当中,“设置”选项中的“无线和网络”也可以开启或者关闭数据流量。

3、巧用免费流量。有些收的不是流量费,而是信息费,如彩信和彩信手机报。还有一些类似功能,如使用3GWAP收听或观看联通手机音乐和手机电视,产生的流量不收费。需要提醒的是,上述的“免流量费”只限境内,境外漫游时还有流量费。

4、流量的计算方法:1K(字节)流量相当于1024字节,1M(兆)相当于1024K,上网浏览一张图片至少要几十个字节的流量,而看一部电影可能要一两百兆流量。所以,为了节省您的流量费用,建议开通上网套餐包月服务。

3g上网已经越来越普遍,但节约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美德,希望此方法能对大家有帮助。

篇2:如何有效节约3g手机上网流量

1.诀窍之一:选择包月套餐:

同家里宽带上网相比,手机上网有着很大不同:一是资费贵,手机上网主要按流量收费,别看每MB流量才1元,累计下来也是不小的费用,几天下来可能就几十元;二是收费服务多,手机上的很多服务都是收费的,比如音乐、游戏等,按次或包月收取,每月下来也有几十元。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按流量计费,中国电信则以时长计费。3家运营商有一个共同点:对不办套餐的收费远远高于办理套餐的收费,比如1MB流量的费用,办理了套餐的费用为0.1-0.2元,如果不办套餐则收取1元,相差数倍。因此,用户办理一个适合自己的包月套餐相当重要,比如5元包30MB流量等。如果不知道自己会使用多少流量,可以从选择最便宜的一款套餐开始,试用一个月后更换为更合适的套餐。

2.诀窍之二:安装专用手机浏览器: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手机上网,用户可选择cmnet、cmwap等接入点来连接网络,而运营商在套餐介绍中会标明所含的免费流量相对应的接入点,如果用户选择错误,就会单独收取上网费用。另外,运营商也会对省内或出省漫游收取不同费用,用户也应当了解自己的使用区域。购买了包月套餐后,用户需要在手机和手机浏览器里做优化设置,以尽量降低产生的流量。其一,如非必要,应在手机设置里面把GPRS设成“当需要时连接”或“连接时提醒”,而不是自动连接;其二,安装专用的手机浏览器,比如Ucweb,Opera mini浏览器或者上网快鸟浏览器等比自带浏览器上网省钱、速度快;其三,调整设置,对于比较关注文字信息的手机用户来说,完全可以设置不显示图片信息或者采用低彩模式。另外,如果用户经常用手机上网泡论坛,就会发现论坛里很多人的头像都是Gif格式的图片,为了节省流量,可以把“Gif图片静态显示”这项功能关闭。为了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流量,可以在设置里面把“WAP压缩中转”打开,而把“预读”关闭。粗略估算,上面这些设置可以节省50%以上的流量。目前,能够适应手机的浏览器有N多种,但经过玩家们的比较发现,国内UCWEB基本上得到认可,是最省流量的手机浏览器,因此其用户也最多。确定了浏览器,并不意味着就完全能够节省流量,还应在浏览器中将图片、flash等统统屏蔽,以纯文本的形式浏览网络内容。毕竟,图片和flash内容非常耗费流量,而对使用者而言又属于“可有可无”的应用。

以UCWEB为例设置屏蔽图片和flash的方法:在UCWEB主页选择“菜单”——“设置”,在“高级设置”里打开“wap压缩中转”,然后将“预读类型”选择为“关闭”或者“文字”,然后保存设置。这样打开wap网站可以节省至少80%的流量。另外,3G上网卡上网也可以做类似设置。在笔记本电脑浏览器中将图片、flash等统统屏蔽。以IE浏览器为例,用户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拖动鼠标找到“多媒体”项,将下面项目如图片、动画、声音等显示都取消选择即可。另外,再在“工具”——“管理加载项”中找到“Shockwave Flash Obijece”项,将其禁止使用。

3.诀窍之三:把经常浏览的网站保存为书签:

对于一些自己经常浏览的网站或者页面要尽量保存为书签,这样下次打开浏览器就可以直接进入,避免了网站首页及前几级页面产生的流量。打开新链接时,尽量使用“新窗口”打开,通过UCWEB上网最多可以同时打开12个不同的页面,因此,通过新窗口打开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方便浏览,而且还可以避免个别网页在看完一页后退时产生的不必要的流量。很多人可能在用手机上网浏览页面时,习惯于点击页面上的“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等超链接来返回上页或首页,往往数据流量也就在这里产生。

4.诀窍之四:关闭手机数据连接:

正规的手机都可以关闭手机数据连接。在iPhone4中,可以沿着“设置-通用-网络-蜂窝数据或局域网”对数据连接进行管理,不需要时可关闭。在Android手机当中,“设置”中的“无线和网络”也可以开启或者关闭数据流量。国际漫游(或者某些套餐“省外漫游”需要付费时),可以进行上述操作,关闭手机的数据连接。5 诀窍之五:及时关闭程序: 避免流量乱跑,先改变使用手机时的不良习惯。首先要及时关闭不用的程序。苹果iPhone4使用中间主键回到主菜单即可,有些软件如UC浏览器,也有关闭软件的设置。而在Android手机当中,手机“设置”项有“程序”选项,可以对下载和运行的程序进行管理,也可以下载“高级任务管理器”等系统软件,管理运行中的软件。6 诀窍之六:巧用免费流量:

并不是所有流量都收流量费,有些流量收的不是流量费,而是信息费。目前,彩信和彩信手机报不收流量费。因为沿袭短信的计费方式,运营商只按条收取信息费,而不再收取上网流量费。还有一些类似功能,如使用3GWAP收听或观看联通手机音乐和手机电视,产生的流量不收费。需要提醒的是,上述的“免流量费”只限境内,境外漫游时还有流量费。有WiFi网络时尽量转用WiFi。很多网友买安卓手机回来,手机很炫,但是手机上网的流量飞得是那个快啊,好不容易包个流量没到几天就快用尽了,不过,好在很多人不是都有电脑,那怎么通过电脑连接手机呢?现在只要简单几步,轻轻松松解决wifi上网,首先下载 connectify安装在你的电脑上,注意首先你的电脑必须有无线上网功能,安装成功后出现一行界面“password”就是手机连接电脑是需要输入的安全密钥,这个可以自行设置一段密码,internet选择电脑连接上网的方式,点击提交按钮完成手机打开wifi连接connectify-me,输入设置的密钥手机就可以轻轻松松wifi上网。诀窍之七:利用软硬件监控流量: 现在不少智能手机都有流量统计功能,如iPhone4,在“设置-通用-已用时间”里,你可以查到“蜂窝网络数据”的使用情况,包括发送(上传)和接收(下载)的流量,每个月初还原统计数据,然后就可以实时查看使用流量情况了。要想更加安心,还可安装第三方流量统计软件,一套不太准,也可以多下载两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了解,用户就能掌握各种业务的大致流量规律,做到使用时心中有数。8 诀窍之八:自主查询

一般情况下,运营商都会通过短信等方式定期提醒客户流量使用情况,提醒周期不一。虽说运营商的提醒贴心周到,但为了让自己心里明白安心使用,可以通过网络、客服电话、短信等形式自行查询即时流量使用情况。诀窍之九: 养成上网好习惯等于在赚钱

设置是从工具的层面“节流”,而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则是时时刻刻的“节流”主张。事实上,也有一些小窍门可能普通玩家并不太明白,或者知道一点也没有做得很好。

1.将软件的自动更新功能关闭。现在很多软件都有自动更新、升级等功能,关闭它能节省不少流量。

2.下载软件不要启动。迅雷、快车、旋风等下载方式就别在手机上网上使用,手机的流量根本经不起折腾。3.以纯文本的形式进行在线聊天。使用QQ、MSN等聊天工具时,图片、表情等并不是非用不可吧,那就不发不收。

4.临时文件保存时间尽量长。将Internet临时文件保存长时间,IE临时文件夹中已经有的东西可以避免重复下载。

5.尽量通过WAP上网。与WWW网页比较,WAP的流量可就少很多,同一内容相比,WAP的流量只是WWW流量的几十分之一。因此,尽量选择WAP上网吧。

6.不要随便下载大文件尤其是视频文件; 7.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有木马); 诀窍之十:关闭盲点

天气预报程序也是另一个偷偷产生流量的“黑点”,通常情况下,我们设置了所在地以后,天气预报程序会定期自动更新数据。为了掌握更新数据的时间,我们应该把天气预报程序的自动更新功能关闭,用手动更新控制,在你需要查询天气情况的时候再手动更新。另一个可能产生大量流量的自动更新功能是邮件。为了及时收到邮件,现在不少手机邮件收发软件都具有自动收发功能,每隔一定时间便自动访问邮件服务器,查询是否有邮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流量,可以把自动收发功能关闭,或者启用邮箱的PUSH功能——收到邮件后邮箱自动向捆绑的手机号码发送一个PUSH信息。下载邮件也有技巧,用手机收邮件不适宜把邮箱中的所有邮件都接收下来,因为包含大容量附件的邮件会耗费大量的流量。通常邮件程序知会邮件开头一部分的信息,以帮助用户判定邮件是否有用,若确定要把整个邮件接收下来,再进行接收的操作。11 诀窍之十一:使用无线网络尽量关闭3G

如果WIFI和3G网两个网络同时开启,下载软件时,到底走的是哪个网络的流量?苹果公司的客服人员给出答复,“正常情况下,当区域内有无线网络覆盖时,苹果手机会优先选择使用无限网络,但如果无限网络效果不好的话,系统会自动连接到手机3G网络。”但是如果两个网络一起使用的话,不能保证不会使用少量手机3G网络的流量。他建议,苹果手机用户可先测试所处环境中,无线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同时,建议用户在使用无线网络时,尽量关闭手机3G网络。除了苹果手机,当前手机市场上,也有不少用户在使用的小米、安卓等系统,当这两种系统的手机两网同时开启时,系统又会如何选择呢?经过咨询了小米手机的客服,以及安卓系统手机的售后人员。他们均表示,当有无线网络覆盖时,小米、安卓系统会优先选择使用无限网络的流量,而如果出现了两网同时开启,却同时使用手机3G网络的情况,则可能是手机出现故障。他们也建议,在使用无线网络时,关闭手机3G网络。12 诀窍之十二:必杀绝招

a、绝招一:页面中转压缩:首先说说本次1.6版的手机QQ浏览器动用的“页面中转压缩”吧。从原理上说,这是腾讯对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简单地说,就是腾讯为手机浏览器的用户们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服务器,把我们每次打开的页面和图片压缩一下,尺寸缩小了,流量自然也就节约了。

b、绝招二:过滤无用背景图:打开网页为何既缓慢、又耗流量呢?除了网络原因,往往也因为页面所包含的内容太多。“省流量”版的手机QQ浏览器非常智能,能够过滤掉一些我们页面上对视觉、体验影响不大的内容。过滤了不必要的,节约流量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c、绝招三:简化页面排版:另外,“省流量”版的手机QQ浏览器还能够将我们打开的每个页面进行简化,统一去对页面排版,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速度,还几乎不影响页面效果。13诀窍之十三:俺有钱,俺不怕!

关于手机上网流量的那些事,你算得赢、玩得过运营商吗?网络上,各种“手机上网省流量”的秘籍被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一些运营商们的内部资料显示,并经过了一系列的具体测试,发现无论是通过潜规则还是显规则,用户们无论如何,都很难算得赢、玩得过那些专业的运营商。算不清的流量

在手机上网流量这件事上,要想算得明明白白真的不那么容易。手机上网要多少钱? 拨打中国移动的客户服务热线10086,服务专员会用甜美的嗓音告诉你:“手机上网,每KB流量收费0.01元。”如果你对KB没概念,再追问一句,还是那个甜美的嗓音也会告诉你:“1KB=512个汉字,1M=1024KB,1G=1024M。”数据虽然简单明了,然而如果具体到实际操作,打开一个网页多少流量,下载一首歌曲多少流量,点击一幅图片多少流量,更新一条微博多少钱,聊一个小时QQ多少流量,玩一盘手机游戏又要多少流量……如果你继续追问10086,得到的回复只会有一句:“具体要根据网页和文件的大小确定。”512个汉字0.01元,听起来这价格也还挺平易近人。绝大部分用户便因此放心地踏上了亲身体验的过程。手机上网能干什么?看新闻,查资料,上论坛,听音乐,发微博,在线阅读,聊QQ,用飞信……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后,得到了关于手机上网流量的重要数据

现在,你还会觉得0.01元/KB的价格平易近人吗?你还会觉得“1KB=512个汉字,1M=1024KB。”很耐用吗?每KB一分钱,听起来少,算起来吓人。套餐下的套

这时,你也许会想到一种节约手机上网费用的方法:运营商提供的流量套餐。5元/月包30M,10元/月包50M,20元/月包150M,100元/月包2G……没错,如果你选择了手机上网,流量套餐必不可少,然而,它又真的能帮你省钱吗? 被风潮吸引,尝试手机上网,月底发现,多了几元十几元的流量费用; 为省话费,办理了5元30M的流量套餐,底气足了,上网也就多了,原来的套餐也就渐渐不够用了;

套餐升级,从每月5元30M,到10元70M,再到20元150M,此时,用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习惯;

手机通讯从2G到3G的进化中,更换了智能手机,看电影,玩游戏,众多功能都要依赖无线网络,于是原来以M为单位的套餐显得单薄了,100元2G的套餐,那不是必要,而是必需的选择……

这是一个手机网民典型的成长路线,习惯与费用的矛盾中,套餐档次不断提升,在流量的纠结中越陷越深。这就是套餐下的套,给你优惠,帮你养成手机上网的习惯,最终刺激消费不断升级。

关于套餐,还有一些潜规则。以中国移动动感地带一款月租费为12元的资费套餐为例,套餐内含有20M的GPRS流量,然而你在月终时,却很可能发现,尽管上网流量没有超出20M,却依然有0.01元/KB的流量计费。原因在于,这些包含在手机资费套餐内的流量,仅限于在本地使用,漫游时则需要单独计费。而这些附加条款,在你办理资费套餐时难免不被忽视。

在运营商的“培养”下,开通了手机上网流量套餐的用户都会陷入一种矛盾的循环:要不是担心流量超出套餐上限,到了下半个月,每用手机上网就战战兢兢,最终只能更换更高级别的套餐;要不就是升级之后套餐流量用不完,包月使用费中,总有一部分给运营做了贡献。套餐下的套,是运营商市场手段与用户心理之间的一场博弈。流量黑洞

潜规则一:流量数据延时统计

收到流量即将超出套餐限制的提醒,即关闭了手机上网功能,结果查询话费时,发现仍多出了166M。目前系统对手机上网流量的统计,有延时的可能,而原因是“技术问题”。用户查询上网流量时,得出的很可能是早已“过期”的结果,从而未对自己手机上网的使用加以限制,造成更多的流量消耗;对于大多数预付费用户,由于流量统计的延时,系统在已经欠费的情况下仍未对用户进行停机,直到停机时,已经造成了较高的欠费额度。

潜规则二:自动更新偷跑流量

智能手机的一大特色,便是可以下载众多的应用软件,而这些应用程序中,很多带有自动更新功能。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更新,流量就这样偷偷溜走。

来自运营商方面的回复是,这是软件用户自身手机使用知识的欠缺造成的,只需要关闭自动更新,或是在不使用时关闭手机的无线网络即可避免。然而具体操作中,真的就那么简单吗?很多手机应用程序都附加有开机自动更新功能,以一款名为“熊猫看书”的阅读软件为例,明明关闭了自动更新功能,但每次开机时,软件仍会进行后台自动更新。而一些“单机版”的手机游戏,虽然在使用时不需要接入WAP网络,但软件本身却具有自动更新功能。还有些手机本身系统便会自动更新,以htc G6手机为例,即使用户不上网,系统和软件自动更新每月便要耗费近30MB的流量。不管责任在于运营商还是软件提供商,一个事实是,运营商对于这种自动上网,自动更新,总是持“不拒绝”原则的。一份《中国电信C+W手机上网业务范围》中明文规定:C+W手机开机后,会自动进行无线网络搜索,只要用户“确认(或不拒绝)”,便自动接入运营商的数据网络。而从中国联通内部的无线增值业务管理办法上也看到,在与SP的合作中,产生的通信费和功能费均不参与分成,也就是说,软件更新带来的流量收入,全部归运营商所有。也许正是因为如此,GPRS相关服务,在运营商处属于专门的“扶持业务”。潜规则三:你不知道的计费通道

有多少手机网民知道,中国移动除了GPRS和WLAN网络通道外,还另外有一个CSD网络通道17266拨号上网?CSD通道是手机上网技术发展早期的一种网络模式,至今一直与GPRS并存。在GPRS网络覆盖不全或无法连接时,用户继续使用手机上网业务,手机终端便自动从GPRS网络跳到CSD通道,通过17266拨号方式连接移动互联网,从而产生17266费用。与GPRS上网以流量计费不同,17266拨号上网以上网时间计费,每分钟0.15元。这一费用不包含在任何上网套餐内。尤其对于没有关闭手机网络习惯的用户而言,一旦无意中进行了拨号上网,这种以时长计费的方式无疑是费用的杀手。潜规则四:免费服务“附加”流量

针对手机上网,运营商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附加服务。“手机冲浪”便是很多2G用户都使用过的服务,它其实是一种模拟浏览器,使普通使用WAP的上网手机即可访问互联网站点。这一服务免申请,不收费,只需通过“冲浪”页面上的链接,便可访问相关互联网网站。如果你选择了通过“网上冲浪”浏览网页,会比直接打开原页面需要多消耗少则几KB,多则十几KB的流量。而对于些被“附加”的流量,运营商显然是至少未尽到告知义 被促销绑架

“推出合理的资费套餐有效拓展市场,推行业务捆绑服务,采用„月租费+话音+数据业务使用费‟的资费模式。”业务捆绑是运营商培养用户手机上网习惯时最常用的手段。在各运营商的终端营业厅,记者也发现,市场几乎已经没有不含手机上网包月的资费套餐。“办套餐送手机”是另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一种促销手段,用户想要免费拿到手机,必须办理较高额度的资费套餐,其中便包括了上网的流量,而目前各运营商的定制机,绝大部分都或多或少预装了带有自动更新功能的程序。用户开通的套餐,对运营商而言绝不意味着是营销的终点。进行“二次促销”,刺激消费升级的手段也被运营商们充分运用。例如联通用户的系统积分,便可以用来在IPHONE的软件商店APP STORE里下载游戏及其他软件、程序,程序的下载、更新,无疑都贡献着巨大的流量。PUSH技术也给运营商们提供了新的促销通道。这样的情况也许每个手机用户都曾遇到:某一天,你会收到运营商,或是某个朋友发来的短信,里面附带有某个WAP网站的链接,点击链接即可自动启动手机上网进入该网站。这便是PUSH推送,这一技术让流量消费已经如此“便捷”。基于PUSH技术,运营商们纷纷提供了“分享”服务,如在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和“网上冲浪”平台上,用户们只需针对某一内容点击“分享”链接,输入要分享的好友的手机号,系统便会自动向该好友发出一条含有内容链接的短信。PUSH正成为一种无孔不入的病毒营销。

至于各种线上线下的活动,更是想方设法消耗着用户的流量。在某运营商一份2011年的全国重点数据营销方案中,看到了如下内容:在运营商即将开展的某校园线上活动中,当活动进行到最激烈的角逐阶段,“WWW平台关闭观看链接,用户可通过WAP PUSH获取内容进行观看”;而在投票环节上,来自WAP的投票将直接乘以10计入选手的总票数,最后的奖项设置中,更有“最疯狂投票奖”,对WAP投票量排名第一的用户给予话费奖励。

篇3:3G手机流量:不可不知的秘密

注:★★未考虑上传流量

前一阵子,狂轰滥炸的“天价QQ”和“天价微博”等新闻,把3G手机上网用户都快搞出“流量恐惧症”了,以至于一些用户都不敢放开手脚用手机上网了。然而据记者了解,多数3G手机用户的月流量在100MB左右,还不到iPhone手机最低档套餐流量的一半!那么——

手机上网“天价流量”费是怎么产生的?

“天价流量”产生的成因很复杂。

第一,“天价流量”事件最早进入大众视线是从国际漫游中的“天价微博”开始的,这就是由于高昂的国际漫游数据业务资费引起的。例如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在境外的漫游数据资费最低的美国、韩国为0.005元/KB,最高的是埃及、黎巴嫩、多哥,为0.12元/KB (120元/MB)。用手机发送一张大小为l MB的照片,按最高漫游资费计算则需要花费120多元。登录新浪微博,查看十几条含较大图片的微博,流量轻易就能超过十几MB。分析最近的国际漫游用户投诉的“天价微博”、“天价QQ”等问题,多为这种原因。目前,国际漫游业务是国内运营商与国外运营商谈判后开展的,资费受国际结算(对方要价)的影响,远高于国内,大幅度下降需要国内电信运营商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

第二,高速手机网络下的持续下载或者连续收看手机视频也会产生高额的手机流量。虽然上网流量资费已经从最早的0.03元/KB (30元/M)降到现在的0.1元/MB,已降为原来的三百分之一,但却产生了过去没有出现过的“天价流量”,原因在于网速的大幅提高。国内最早的GPRS移动上网在单信道情况下速率只有13.4Kbps,每小时流量才5MB左右,即使按照当时的上网费标准一0.03元/KB,每小时也不过是150元左右。当时能通过移动上网访问的数据内容多为文本,流量十分有限。现在这些图文并茂的网页数据量很大,例如新浪新闻中心首页完全展示就在1.4MB左右,要想通过这种速度访问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会为了看网页而等待20分钟吗?无法畅快使用,自然不会有“海量”流量和“天价”上网费。但目前的手机上网,在当前最快的21.6M的HSPA+网络下,用户能感受到的可下载网速超过每秒2MB,这意味着每分钟可下载超过120MB的文件,用户在理想状况下10分钟就能下载一部大小为1GB的高清大片。同样,在高速手机网络下,看手机电视和手机视频清晰流畅,根据测算,在线看2小时手机电视则可以消耗240M流量。目前在套餐内流量资费比较便宜,但在套餐外资费相对较高,因此在连续下载或者看视频的情况下则容易产生高额费用。

第三,也有用户反映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天价流量”,这也有多种原因。首先,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量应用软件和邮件PUSH等需要依赖无线网络获取、交互数据和信息,使用时就会产生上网流量,而如果手机上设置的是自动更新或者自动推送邮件,就会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产生流量。其次,很多收费版的应用软件很大,例如iPhone上的导航软件超过1G,很多游戏也都几百M,如果是在3G网络环境下,在手机上下载、更新就会产生高额流量。此外,WiFi与移动网络切换也容易引起一定的流量问题,例如很多用户以为自己是在WiFi的免费环境中手机上网的,而离开WiFi区域或者WiFi网络出现调整,手机会自动切换到移动网络,很多人却意识不到变化,从而造成流量飙升。

第四,手机病毒和木马也可能是罪魁祸首。今年截获的“安卓吸费王,”恶意软件累计被植入超过100款软件之中,一旦用户不慎下载到安卓手机中,流氓软件便会开启root权限进行后台联网,下载用于恶意推广的软件并同步消耗用户的上网流量费用。

电信运营商如何帮助用户避免海量流量?

首先,应健全流量查询渠道和流量提醒服务。目前国内运营商已经开通了多种流量查询渠道和流量提醒服务,并正在不断健全这套体系。国内手机用户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手机营业厅、客户服务热线、短信等多种便捷方式查询到自己已经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可到实体营业厅进行查询。此外,各运营商还推出了多种流量提醒短信服务。

中国联通针对3G手机用户总流量超过5GB时短信提醒和总流量达到6GB即将关闭数据功能短信提醒;在后付费手机用户和上网卡用户国际漫游时,除了每天通过短信告知用户当天使用的数据流量及相应的流量费用外,当日使用的数据流量已达50MB、100MB、150MB……时也会发送短信提醒。中国联通流量提醒短信默认按周发送,用户也可改成按天的免费提醒功能,发送短信ATTX (“按天提醒”拼音首字母)到10010即可。

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各地流量提醒方式不完全相同,请拨打10000、10086咨询。例如北京电信在每月10日和20日自动下发流量提醒;在套餐内流量即将用完时系统会下发短信提醒。上海移动用户发送“KTLLTX”(即“开通流量提醒”的拼音首字母)至10086,可以获得免费的手机上网流量提醒服务;对于移动套餐用户,可选择剩余流量短信提醒服务,当套餐内余量低于5M和低于0M时,系统会分别发送提醒短信;如果用户定制的套餐不含流量资源,可选择定期流量短信提醒服务,在每月11日和21日会收到定期提醒。

随着网速的日益提升,“短信提醒用户”对每月数据流量使用习惯相对固定的用户有很好的提醒作用,但对于偶发使用大流量应用的用户而言,仍有可能存在超套餐而不能及时提醒的情况。建议运营企业可以考虑让用户自行设置其每月流量的上限,达到上限时自动断网。或者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流量提醒,如剩余套餐流量的10%进行提醒,或者剩余10M、0M等关键节点进行提醒,这样,用户更有主动性,也可避免因为用户缺乏知情权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投诉。目前电信运营商正通过改造和完善计费系统、支撑系统,从而让提醒更加智能。

其次,运营商可为用户提供适当的使用辅导。运营商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加大用户对流量计费的认知,在智能终端的使用上给予更多的解释和辅导。例如在用户入网时就告知所含套餐能够享受到大致的手机上网情况,给予用户一定的参考数据。明确告知用户如何查询费用和流量,如何更改流量提醒短信等。在智能终端上,教用户设置手动升级软件等。

再次,产品设计需要进一步人性化。例如,联通在无线上网卡上首创的套餐自动升级方法让用户享受到最实惠的资费。这种思路与政策如果可以移植到手机上网套餐上,即使用户超出流量套餐,也能享受最实惠的服务。

最后,多种措施解决国际漫游出现的“天价”流量费问题。例如中国联通除了推出更到位的提醒服务外,还推出了1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漫游包天套餐。此外,运营商应考虑对国际漫游数据业务引入实时计费的手段,引导用户提前设定费用上限,当实际费用达到用户预设上限时及时中断(当然,还要在用户有紧急需求时能及时回复),从根本上杜绝“天价”问题。

高手支招

如果用户知道了3G手机上网流量的“秘密”,不但不会被忽悠患上“流量恐惧症”,而且还能将套餐流量效益最大化。

秘密一:在线应用,善用小额流量

据笔者经验,移动聊天最省流量。如果只是聊天,不传文件,QQ或MSN在线一个月的流量才30MB左右。在线游戏的流量也不大,特别是棋牌类游戏,与移动聊天相当。

天气预报、在线股票和在线翻译,流量消费水平比在线游戏还少。根据笔者的经验,即使经常使用这些功能,每月流量也不容易超过20MB。

浏览新闻的流量也不大。使用新闻阅读软件,比用浏览器看新闻更省流量。例如,iPhone4上的网易新闻软件,一次离线同步的流量才3MB左右,包含了约100条文字新闻和图片。如果用浏览器看新浪新闻中心,不考虑缓存的话,3MB只能看两次。微博跟新闻类似。笔者用iPhone4上新浪微博,连续发了3条140字的消息,流量不超过1KB。另外,查看新浪微博100条,产生的流量也只有4MB左右。但查看带较大图片或者视频的微博则会带来较大的流量。

综上所述,用户充分使用上述流量小户应用,每月消耗的流量一般在220MB左右,相当于iPhone最低的套餐流量。

秘密二:安全使用,警惕流量杀手

3G之前,绝不会出现流量杀手——网速慢如蜗牛,流量大户无从孕育。现在,在高网速的孵化下,流量杀手诞生了。

目前3G手机上网可以在线流畅地观看高清视频了。于是,我们在享受高速快感时,第一个流量杀手就产生了!据测算,220MB的iPhone套餐流量,可以观看大约2小时的在线视频(码流256Kbps)。相当于只看了一部电影,你的套餐流量就用完了。

第二个流量杀手是在线地图。据笔者测试,地图吃流量的速度不低于在线视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只用了几分钟导航(卫星模式下),10MB就出去了。但在线地图并不是连续吃流量,所以感觉上并没有在线视频耗得那么快。如果不是卫星模式,而是地图模式则会省一些流量。

第三个流量杀手就是BT、迅雷、电驴等P2P下载软件。最狠的是,它们在下载的同时还上载。所以,同一部电影,BT产生的流量可能是在线视频的120%,甚至超过150%。这是由P2P下载软件的设计原理决定的,它在提高下载速度的同时,也牺牲了大量的流量资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P2P软件都是流量杀手,只有采用P2P原理的下载软件才可能是。一些聊天软件,如QQ也采用了P2P设计原理,但却是流量消费小户。

在手机上直接下载或者更新应用软件也可能产生流量杀手。手机应用软件大小差距很大,小的几百K,而大的如导航类软件超过1.5G,也有几十或者几百M的,最好在手机上下载或者更新应用软件前请先看清软件简介里的大小,再根据自己流量剩余情况作决定。

对于这些流量杀手,笔者的策略是:可以适当使用,切勿纵情滥用。例如在线视频,可以在关键时刻偶尔看几分钟(如直播新闻等),但最好不超过半小时——估计到这个时候,手机电池也快受不了啦。使用在线地图,搜索到附近各种服务用不了多少流量。只要你不是在地图上四处“溜达”,一般还可以承受其流量消耗。BT之类的就坚决“戒”了吧。有个朋友把iPhone连在电脑上BT下载,很快就把流量“打爆”了。

秘密三:规划流量,用好国际漫游

据笔者了解,产生“天价微博”、“天价QQ”的原因,多因为昂贵的国际漫游费。第一次爆出的“天价微博”,就是在俄罗斯漫游时产生的。

目前,联通用户境外数据漫游费,最低的是美国和韩国,为0.005元/KB,最高的是埃及、黎巴嫩、多哥,为0.12元/KB。查看100条微博,流量一般在4MB左右,按最高标准算,可能要花480多元漫游费。

目前,漫游费受国际结算影响,远高于国内,容易形成“天价”流量费。要有效避免“天价”,就要像运营商发送的短信提醒那样:“在境外时请关闭数据漫游,以避免因使用电子邮件、彩信、Web浏览和其他数据服务而产生昂贵的漫游费用。”不得不用时,最好用完就关。

在国外漫游时,随时提醒自己:流量消费小户,也有可能成为钞票杀手!

秘密四:做好功课,巧用免费流量

并不是所有流量都收流量费,有些流量收的不是流量费,而是信息费。

目前,彩信和彩信手机报不收流量费。因为沿袭短信的计费方式,运营商只按条收取信息费,而不再收取上网流量费。

还有一些类似功能,如使用3G WAP收听或观看联通手机音乐和手机电视,产生的流量不收费。

联通在3G开网时,特别引入了“M”和“T”两个特殊计费单位,凡标以“M”或“T”计费的业务,均不再收取流量费。但如果手机终端(如iPhone)不支持,或由于用户设定等原因,在访问这些业务时未使用指定的APN,导致流量统计设备无法将这些流量“择”出来,则仍会收流量费。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的“免流量费”只限境内,境外漫游时还有流量费。

秘密五:利用软硬件,核实流量情况

现在不少智能手机都有流量统计功能,如iPhone4,在“设置-通用-已用时间”里,你可以查到“蜂窝网络数据”的使用情况,包括发送(上传)和接收(下载)的流量,每个月初还原统计数据,然后就可以实时查看使用流量情况了。

注意,上传和下载的流量都是收费的,所以,运营商给你提供的流量消费数字,理论上应该等于两个数字之和。有时候,因为统计方法不一样(但标准都是一样的),两者之间可能会有些出入,但不会离谱得相差好几倍。

要想更加安心,还可安装第三方流量统计软件,一套不太准,也可以多下载两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了解,用户就能掌握各种业务的大致流量规律,做到使用时心中有数。

秘密六:自主查询,做到心中有数

一般情况下,运营商都会通过短信等方式定期提醒客户流量使用情况,提醒周期不一。例如,联通默认提醒周期是一周,用户可发短信“ATTX”到10010,改为按天提醒。

理论上讲,流量统计周期可达到一小时以内。也就是说,流量提醒也可以做到一小时一次,但是,你忍受得了吗?目前,运营商原则上不会在8时之前给用户发提醒信息,也是为了防止对用户造成骚扰。而且,如此高频度的提醒,也可能影响用户的正常短信业务。

其实,用户最好能够经常性地主动查询流量,毕竟银子是自己的。例如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TCYL到10010可查询套餐内余量,北京电信用户可以发送短信“108”到10001查询套餐流量,北京移动用户发送CXYL到10086即可查询余量。

篇4:如何有效节约3g手机上网流量

首先,在安装一个新3G网卡时,看看之前有没有安装过别的无线上网卡。有的话要先卸载之前的网卡程序和软件。否则有可能会造成冲突,造成安装不上或不能正常使用。

首次安装时。网卡会映射出一个CDROM光驱,操作系统会为该CDROM光驱安装驱动,然后从CDROM中读取光盘镜像文件。该过程可能比较长。尤其在Vista系统,需要耐心等待几分钟。

常见问题

1.插入网卡后,不会自动安装:

部分杀毒软件禁用了光盘自启动功能,需要关闭相应杀毒软件,如:McAfee、360安全卫士等,关闭相关软件以后重新插入终端进行安装。

2.卸载掉网卡程序以后,重新插入网卡,不会自动安装,也没有出现可移动磁盘:

由于在卸载程序的时候,只卸载掉了客户端上网程序,没有选择同时卸载掉数据卡的驱动程序,此时插入数据卡,电脑认为已经安装过驱动,不会再提示安装。有两种解决办法:

a)进入到互联星空网站或当地电信网上营业厅下载最新的“无线宽带”客户端程序,安装后即可使用。

b)暂停“Udisk Monitor”服务,待安装完成后再启动该服务:

在桌面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或服务。

进入服务界面,找到一个名为“Udisk Monitor”的服务,并停止该服务。

重新插入终端,通过终端内置的驱动程序完成安装。

安装完成后。按上述步骤重新启动“Udisk Monitor”服务,若不重新启动该服务,会出现“每次插入网卡都提示安装客户端和驱动程序”的情况。

上网注意事项

无线上网卡的上网速率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很大,不像有线宽带上网那样有稳定的速率。移动一下网卡就可能引起上网速率的迅速下降,不同的网络状况上网速率的差别可能非常大,信号差时。下载速率可能只有10KB/s(80Kb/s)左右;信号好时,3G网卡下载平均速率可以达到300KB/s(2.4Mb/S)以上。

网卡的上网速率主要与下面的一些参数有关系:

信号强度:目前的3G网络未实现全覆盖,部分区域只有2G信号不能连接3G网络,速率会很低;部分区域是3G信号覆盖的边缘,此区域可能存在3G连接和2G连接之间来回切换。从而影响上网速度;信号越弱上网速率越低。

信号质量(信噪比、C/t、Ec/Io):在多个基站覆盖的交界重叠区域可能出现干扰较大的情况。此信号质量相对较差。信号质量越差,上网速率越慢。

对于普通用户,只能通过软件界面查看信号的格数,没有相关工具查看信号质量。

DU Meter等测速软件的使用

建议用户安装DU Meter等类似的速率查看软件,在使用的时候尽量使用终端配备的延长线。

如果发现下载速率慢、或者视频不流畅时,请打开客户端界面,同时打开测速软件,调整数据卡或者电脑的位置,同时观察客户端信号显示格数和软件上显示的数据流量。当发现数据卡放在某个位置时数据流量最大,请将数据卡暂时保持这个位置使用。

对比测试数据流量的时候,保持一个大文件的持续下载,比如在线视频可能存在一定的缓冲,当下载完一段以后会暂停下载待播放到一定位置时再继续下载,这样就不能仅凭显示的数据流量来判断当前位置的信号质量,因为有可能终端在该位置时电脑可能暂停下载了。该测速软件下方显示的即时速率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看红色的柱状图和上面的平均,最高速率。

针对网络的覆盖情况,对用户使用有如下建议:

上网时,尽量不要在密闭的建筑物内,密闭的建筑物内信号衰减较大,终端能接收到的信号较弱,可适当靠窗边使用,信号强度提高,上网速率会有所改善。

如果知道基站的大概位置,可将网卡(或者天线)朝信号传播来的方向放置,接收信号会有所增强。

对于高层建筑(如20多层、30层甚至更高),在高楼上,各个方向传播来的信号较多,信号干扰相对较强,信号质量相对较差,会影响上网速率,也会存在频繁掉线或无法连接的情况,只有通过改善网络覆盖来解决;如果运营商在高层建筑内有进行室内网络覆盖,请靠近网络覆盖的天线位置,尽量不要靠窗,窗边的信号干扰大会影响使用和速率。

对于密集的建筑群(如城中村),若在低层(如底层),请尽量靠近路边,接收信号相对较强,或到高楼层上网(密集建筑群一般都较低矮,如城中村一般就几层楼,顶楼信号相对较强)。

上一篇: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下一篇: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