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简易程序的适用

2024-05-05

浅谈简易程序的适用(共6篇)

篇1:浅谈简易程序的适用

民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其关键在简便易行上,但在审判实践中时常体现不出简便易行,或简而不易,或易而不简,始终受普通程序的束缚,不能突出简易程序的优势,体现不出简易程序的简便性,法律规定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是简化了的普通程序。下面笔者就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作如下探讨:

一、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同属于第一审程序,二者相比较,简易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一)起诉方式简便,方便群众诉讼。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可以用口头起诉,原告递交起诉状与否,不是案件是否受理的条件,人民法院不能因为原告不提交诉状而拒绝收案。当然也不排斥原告递交书面诉状。但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无论原告是口头诉讼的,还是递交书面诉状的,法院都应当将起诉的内容,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被告,以便被告做好应诉的准备。这样就方便了群众的诉讼。

(二)审判程序简便,提高了办案效率。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不用书面通知被告应诉和答辩,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在接受当事人双方请求后,根据需要和可能,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审理案件不受开庭三日前发布公告和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限制,开庭时也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顺序的限制,这样简便了程序,缩短了办案周期,提高了办案的效率。

(三)传唤方式简便,便于法官办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用简便的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例如,通过基层组织的干部、当事人的亲朋好友捎口信带条子,或者用电话、广播通知当事人、证人出庭,或者依口头约定,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听取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这样,便利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办案,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特点和优良传统。

(四)简化了审判组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减轻当事人的负担。按照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第二款、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这是简易程序的又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与普通程序的重要区别。但也有人认为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这是一种误解,混淆了两种不同程序的审判组织的界限,只有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才能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当然更不存在陪审问题。但是审判员一人审理不等于审判员自审自记,必须由书记员担任记录。这种审判程序手续简便、方式灵活,避免了当事人和审判人员在诉讼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费工、费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减轻当事人的讼累和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办案成本。

(五)审理的期限短,缩短了办案周期,能集中更多的力量审理重大、复杂的民事案件和从事调研工作。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从立案起三个月内结案。本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案情复杂,三个月内不能结案的,应当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简易程序规定三个月内结案,较普通程序六个月内结案,提前了三个月结案,且不得延长审限,加快了办案速度。这样,能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审理重大复杂的案件,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还使办案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审判调研工作,更有利于法官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适用简易程序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好目前案件多、人少与适用简易程序的关系。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简单的民事案件,才能适用简易程序。凡是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的三个条件的民事案件,都属于简单民事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基于目前人民法院处于案件多、人手少,任务重这种基本状况,现在新上手的案件几乎都是采用简易程序,在审理中发现案情复杂,不能按期审结,方才转为普通程序审理,这种把本来不属于简单的民事案件,甚至是重大、复杂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不仅难以保证案件质量,而且会出现“回炉”现象,增加上诉和再审案件,费时费事,贻误时机、增加工作量。因此,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也应从严把握,绝不能将本来属于应按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而按简易程序审理。

(二)要摆正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关系。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同属于第一审程序,是第一审普通程序的简化。但简易程序不是完整的程序,其具体表现在对于起诉的条件和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处理、诉讼中止和终结、判决和裁定等,民事诉讼法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就得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中有关的规定执行。总之,应针对案件的客观情况和客观事实来适用审判程序,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同时,提高办案效率。简易程序通过简化诉讼程序和手续来提高办案效率,既要反对简易程序复杂化,又要反对普通程序简单化。不论是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都要求法官具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和技能。

(三)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官较适用普通程序的法官更具认证的能力。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都要求法官具有一定业务素质。简易程序法官就其审判的独立性而言,其独自认证的特点,比普通程序法官更要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准确判断力以及单

独办案的能力。因为,普通程序的法官是通过集体讨论而产生对证据真伪作出取舍,俗语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普通程序的法官作出的判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能看出个人的认证能力和技巧。而独任审判的法官,不仅要有较强业务素质,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从诉讼效率出发,应拓宽和完善简易程序的范围

(一)简化诉讼程序,拓宽认证的渠道。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是通过简化诉讼程序和手续来提高诉讼效率的,这就要求在保证案件质量和规范审理的同时,其程序越是简便,越能体现效率。如何简化诉讼程序,主要是法官的认证渠道如何拓宽的问题。对于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笔者认为,当庭质证只是质证的一种形式,质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查清案件的真实情况,而查清事实为何非要局限于当庭质证这一种形式?审判实践中,可在庭前、庭外交换证据,开听证会进行听证,被告通过答辩状承认事实,法官找当事人谈话时出示证据,让当事人质证,记录在卷,进而对证据加以固定,当事人单方自认等,这些都是积极质证形式。还有消极的质证形式,比如当事人用传真对案件基本事实的认可,法院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后,债务人未在十五日内提出异议,这样法院就认定债务成立,这也是一种消极的质证形式。法律规定了简易程序,即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这里的简易也应该包括简易的质证方式和方法,既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法律在规定审理程序时也未作过多的要求,因而质证的方式也应当多样性。相反,则体现不出简易程序的优点。

(二)对于没有争议的案件,不经庭审,也可直接判决。在审判实践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件,对于权利人的起诉,被告对案件事实予以认可,这样法院直接召集双方当事人调解,被告也同意给付,最后双方仅为给付期限而未能达成协议,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法院完全可以依职权判决,对于这类案件,如果再开庭审理的话,完全没有必要,法官和当事人都会在庭上觉得乏味,结果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适用简易程序的庭审,应不拘一格。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简单的民事案件不受三日前发出公告,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约束,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顺序的限制。笔者认为,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开庭也不一定非要在法庭进行不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比如重症者,就有可能到农舍、病床前开庭,对被劳教的人,可选择在教管所开庭,总之,开庭也要贯彻方便群众、方便法院的“二便”原则。

(四)在立法上应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这一条限制了简易程序只能由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适用。笔者认为,简易程序是为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而设立的,而不应专为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而设立,此条又限制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事实上,是否适用简易程序主要取决案件本身的客观情况及客观事实。实际上目前各级法院收案范围主要取决于案件的标的额及案件的类型,并不都是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中级以上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相当一部分也都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为何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呢?所以应从立法上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笔者建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一审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篇2:浅谈简易程序的适用

(二)对于没有争议的案件,不经庭审,也可直接判决。在审判实践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件,对于权利人的起诉,被告对案件事实予以认可,这样法院直接召集双方当事人调解,被告也同意给付,最后双方仅为给付期限而未能达成协议,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法院完全可以依职权判决,对于这类案件,如果再开庭审理的话,完全没有必要,法官和当事人都会在庭上觉得乏味,结果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适用简易程序的庭审,应不拘一格。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简单的民事案件不受三日前发出公告,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约束,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顺序的限制。笔者认为,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开庭也不一定非要在法庭进行不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比如重症者,就有可能到农舍、病床前开庭,对被~的人,可选择在教管所开庭,总之,开庭也要贯彻方便群众、方便法院的“二便”原则。

篇3:浅谈简易程序的适用

一、当前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运行概况

(一) 近期本地区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办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案件性质大多为轻微罪行, 判处重刑所占比例很小, 主要判处非监禁刑或拘役为主。我院自2011年至今, 共提起公诉各类刑事案件案153件233人, 其中适用简易程序提起公诉的73件88人, 占提起公诉案件总数的47%, 其中判处非监禁刑或拘役的49人, 占判决总数的25%。

(二) 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办案期限的情况

我院公诉部门所办理的适用简易程序案件中, 从受案到提起公诉的办案周期基本上都在七个工作日左右, 最短的仅三个工作日。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办案期限都没有超过20天,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庭审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自2011年以来,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

(三) 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情况

现行刑诉法规定,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公诉人可以不出庭。尽管规定中是“可以不出庭”, 而不是“不必”出庭, 但在司法实践中, 大部分地区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都没有派员出庭。以本地区为例, 自2011年以来, 我院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 派员出庭率很低, 对适用简易程序案件派员出庭的只有两例, 仅占所有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2.3%。

(四) 适用简易程序案件被告人获得辩护的情况

我国在刑诉法总则中对指定辩护作出限制性规定, 简易程序不在指定辩护人范围之内。在简易程序的规定里面也未提到指定辩护。而且, 相关司法解释也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 辩护人可以不出庭。”这样一来, 在简易程序中, 被告人的律师帮助权非但没得到保障, 反而进一步剥夺, 对被告人来说十分不公平。以本区为例, 自2011年以来, 适用简易程序案件中, 辩护人出庭的仅有4例, 仅占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4.7%。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简易程序设立以来, 慢慢为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所接受。简易程序的审判期限也严格遵守了法律规定, 这样大大缩短了结案周期, 减少了案件的积压, 节约了诉讼资源。但是同其他国家简易程序相比较, 我国的简易程序只是刚刚摆脱职权主义的控制, 在改革的同时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现行简易程序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简易程序在程序设计和具体适用方面都存在下列问题。

(一) 我国只规定了一种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种类少, 适用范围有限, 思路单一

从适用范围上来看, 宣告刑“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罚金”, 这样规定导致重罪减刑后也可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办案实践中, 面对同属轻微案件, 其审理难度各不相同, 只用一种单一的简易模式不能满足各种简易案件的审判需要。如有的案件事实十分清楚、案情特别简单, 应判处非常轻的刑罚, 适用现行的简易方式也显得繁琐和不必要, 对于这样的案件, 就需要更简易的方式。另外, 有的案件, 依法应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控辩双方对事实、证据均无异议, 依据现行刑诉法规定, 这类案件必须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以致耗费大量司法资源和影响诉讼效率, 适用简易程序, 则可避免出现此后果。

(二) 简易程序适用中出现庭上简易, 庭外不简易现象

一是法庭审理过程虽然简易, 但由于独任法官不独立, 审前请示, 审后汇报, 向庭长、院长、审委会层层汇报, 裁判文书也要层层签批才能下发, 所有这些所谓严密的内部管理机制把庭审简易带来的效率成果消弭殆尽。二是裁判文书未简化, 按照现行裁判文书格式, 简易程序的裁判文书与普通程序的裁判文书基本没有区别, 制作起来费时较多。

(三) 被告人缺乏选择权

被告人与案件审判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 其对于适用哪种程序来接受审判是最有发言权的。我国简易程序的启动完全由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来操作。被告人在这种书面化、间接化、快速化的程序中失去的不仅仅是充分的权利, 还有无罪判决的机会, 同时被告人在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的问题上也没有选择权。

以被告人认罪为前提, 然而刑罚上的优惠及其有限。其他国家因被告人认罪而适用简易程序的都有减轻刑罚的规定, 有的减轻1/3, 还有甚至减轻1/2, 被告人从审判中得到优惠, 也是对被告人放弃诸多权利的补偿, 这对被告人来说是公平的。

(四) 公诉人不出庭导致庭审变成纠问式

数据表明我国公诉人出庭率极低, 加上辩护人到庭率低, 庭审过程就变成法官对被告人的纠问式程序, 严重违背了控审分离的原则。检察机关不派员出庭支持公诉也必然导致检察机关不能对法官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简易程序的公正很难保证。

三、修改后刑诉法对简易程序的修改和完善

我国现行简易程序的实体性条件过窄, 程序性条件过宽, 适用比例较低。加之现代刑事诉讼愈来愈注重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和程序正当, 导致该程序运行所占用的司法资源愈来愈多, 司法成本愈来愈高。因此, 为进一步应对司法实际需要, 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进行了重要改革与完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已扩大至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除了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以外的所有一审刑事案件, 当然还需要满足其他的条件。简易程序的扩大适用, 能够使占案件总量绝大多数的简单刑事案件得到快速及时审理, 必将大大提高审判效率, 实现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 赋予被告人简易程序选择权

修改后的刑诉法将“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明确为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之一, 同时要求庭审中审判人员要“确认被告人是否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 是立法的进步。

(三) 加强对简易程序的规制

修改后刑诉法在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的同时, 也注意加强了对简易程序适用的规制, 严格限制了简易程序适用的情形, 明确设置简易程序的运作机制并确认相应救济或纠错程序

(四) 明确公诉人应当出庭制度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要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 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是履行其公诉职责的重要内容, 也是审判构造的要求, 同时也是履行审判监督职能的需要。但是应当明确, 尽管法律要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 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但并不意味着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 在讯问被告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等方面, 完全等同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之所以名为“简易”, 当然应当有别于普通程序, 到底如何具体简易和运作, 还需要实施刑事诉讼法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

四、对修改后刑诉法实施后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工作机制的探索

面对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及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即将实施, 如何建立规范合理的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工作机制, 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笔者认为, 主要应在思想、制度、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上改进, 以提高司法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 思想上高度重视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出庭工作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 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出庭支持公诉是检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责, 公诉人要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高度, 充分认识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出庭工作的重要意义。检察机关派员出席简易程序公诉案件法庭, 既是支持起诉, 指控犯罪的需要, 也是履行诉讼监督职能, 确保审判公正的需要。检察机关对简易程序公诉案件一律派员出庭, 对检察机关既是重要机遇, 更是严峻挑战, 它对公诉工作和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要从打击犯罪, 保障人权, 维护司法公正的大局出发, 迎难而上, 认真做好出庭公诉工作。

(二) 积极探索创新制度

1.完善刑事被告人程序选择权制度

被告人享有对简易程序的选择权, 有利于保障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它是被告人在刑事中享有程序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赋予刑事被告人对一审审判程序的选择权。将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启动权赋予被告人, 但同时保留人民法院的否定权, 允许其在案件不符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条件时对被告人的选择予以否定。这样, 将有利于刑事被告人程序选择自主权与司法机关程序选择制约权的有机结合, 既符合司法民主以及刑事诉讼当事人主义的原则精神, 又不至于与其他法律规定相冲突, 还可方便司法实践和程序操作。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 可以附上《适用简易程序公诉案件权利义务告知书》, 从内容上讲, 被告人程序选择权应当包括知情权、选择权与变更权等三方面内容。告知其适用简易程序的有关法律规定, 使其了解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保障其自主选择的权利。

2.完善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申诉机制

主要是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有关当事人申诉事由的规定, 将被告人程序选择权列入申诉事由范围。允许刑事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被告人程序选择权被剥夺为理由,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申诉理由属实的, 或由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间内,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 或由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3.建立集中出庭制度

检察机关应与法院、公安机关做好衔接, 构建协作机制。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尽量采用相对集中移送审查起诉、相对集中审查、相对集中提起公诉、相对集中出庭等方式办理。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在传所有适用简易程序的被告人到庭后, 集中查明被告人的情况, 并告知各项诉讼权利, 同时检察院集中派公诉人统一出庭支持公诉, 同时进行庭审辩论与最后陈述, 同时宣判, 还可将同类型、情节类似、刑期相近的案件集中审理, 被告人可以相互了解案情与判决结果, 实现量刑均衡, 这不仅有利于保障公诉工作案多人少背景下程序公正的实现, 也是追求实体公正的要求, 切实提高适用简易程序公诉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和审理的效率, 更好地节约了司法资源, 提高了司法效率。

4.建立简易程序快速审查制度

为使集中审查制度真正产生实效, 应把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快速审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成立刑事案件快速审查小组, 专人专办辅以专案专办;有监督、有管理、有落实, 确保内勤在收案后及时将案件交给承办人, 承办人抓紧审查, 迅速办理, 在案件审结后及时将案卷移送人民法院。

5.刑事和解制度

刑事和解制度是指通过调停使受害人和加害人直接交谈, 共同协商达成经济赔偿和解协议后, 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有利于加害人的刑事责任处置的诉讼活动。《刑事诉讼法》赋予的检察机关不起诉的权力, 我们应把不起诉权用足、用好、用活, 对于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案件宣告相对不起诉;对于某些轻伤害案件, 双方当事人在起诉前主动达成赔偿协议的, 可建议侦查机关撤回案件。有利于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也减少了法院的诉讼环节, 其诉讼成本更低, 更有利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现。

(三) 要根据新增工作量合理配置公诉人员, 解决公诉部门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 同时加大资金投入, 抓好公诉部门的装备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一要本着“精简后方, 保障一线”的要求, 选拔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充实公诉力量;二要加强信息化应用, 积极推行网上办案, 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对于侦查部门案卷材料可以要求提供电子版, 既可避免重复劳动, 又可以提高法律文书制效率;三要保证公诉部门的办案车辆、多媒体示证、远程讯问、案卷传输等需求。只有在人员配备和科技装备上给予充分保障, 才能解除公诉人的后顾之忧, 为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出庭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篇4:浅谈正当法律程序的适用

关键词:正当法律程序;适用;基础;重心;保证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来都是重实体轻程序,在这种社会现状下,与程序相关的许多问题都难以得到重视。当前中国“正当法律程序”制度的主要问题同样不是法律制定层面,而是法律的适用层面。因此对正当法律程序的适用进行探究就非常有必要了。

1正当法律程序的起源与发展

谈到正当法律程序,首先想到的是关于美国宪法中的正当程序的条款。就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美国法法律制度继承和发展了英国法。同样,正当法律程序亦是如此。正当法律程序的概念来源与英国成文法,其内涵则受到英国普通法上的自然正义原则的影响。

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第39条规定:“除依据国内法律之外,任何自由民不受监禁人身、侵占财产、剥夺公民权、流放及其他任何形式的处罚,也不受公众攻击和驱逐。“这是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了正当法律程序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法律文化不断融合和发展,大陆法系国家越来越重视正当法律程序制度,中国也是在不断完善正当法律程序制度。对于我们国家,正当法律程序该如何去适应,怎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呢。

2正当法律程序适应的基本内容

正当法律程序最初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是告知、说明理由、听取申辩和公职人员在处理事务有利害关系时回避。正当程序两大基本要求:“任何人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任何人不能未经审讯就受到处罚,法官必须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在现代社会不断继承和发展。

2.1健全和普及正当法律程序理念是正当法律程序适用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依赖与立法数量的多少,它包括立法、执法、普法宣传等各个方面。法律适用者整体对于某项具体法律制度背后所蕴含的基本理念的接受是该项制度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

然而针对中国社会法文化传统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普及正当法律程序理念有必要首先从立法者身上开始。中國作为一个大陆法系国家,自古就是“重实体,轻程序”,在中国传统社会,统治中国的是世俗化的伦理纲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观念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程序观念难以形成和发展。法律程序只有在自由主义的土壤中才能繁荣成长。

立法者作为法律制定的决策者,必须首先具备正当法律程序理念,进而加大对法律的具体实践者和普通民众的宣传,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促进正当法律程序的适用。

2.2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是正当法律程序适用的重心

一个人如果不把利益转变成权利,那么这种利益是不安定的,实现这种转变的装置是程序。正当法律程序制度的建立在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保障当事人的权利是正当法律程序适用的重心。

正当法律程序要求对当事人必须告知、说明理由、听取申辩和公职人员的回避,这些制度性措施有效的保护了当事人的权利。在今天,正当法律程序不断发展,透明,在立法与执法过程中,公民始终都参与其中,使法律的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正当法律程序在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同时,也在保障公民的实体性权利。实体权利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程序,程序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实体性权利。

2.3完善法律法规,尤其是程序法规范是正当法律程序适用的保证

缺乏程序要件的法制是难以协调运作的,硬要推行之,则易于古代法家的严刑峻法同构化。因此,在制定法律时就必须注重程序规范,在立法上,制定完善的法律,从源头建立健全程序法规范,使正当法律程序制度更具实效性。

在中国目前社会状况下,程序法规范的健全影响着正当法律程序适用的效果,完善的程序法规范能够有效的保证正当法律程序的适用。

3正当法律程序适用之反思

培根曾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过分追求实体正义而忽视程序正义的最终结果是没有了正义。中西方都有着自己固有的特点,在对待正当法律程序上也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正当法律程序”制度。在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寻找一个完美的契合点,从而最终达到法律追求之正义。

4结语

正当法律程序制度是完善的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国来说,建立健全正当法律程序意义十分重大,能够有效促进程序正义,推动实体正义。但是在正当法律程序适用时,必须全面分析,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模式,要结合本国国情,吸取中西法文化精化,建立符合中国需要的正当法律程序制度,促进正当法律程序适用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刘东亮.《什么是正当法律程序》载于《中国法学》,2010年底4期

[3]王成栋.《正当法律程序适用的基本问题》载于《法治论丛》,2008年11月第23卷第6期

[4]王成栋.《正当法律程序适用的基本问题》载于《法治论丛》,2008年11月第23卷第6期

[5]汤慧.《论法律之程序正义价值》 载于《法制与社会》,2010年1月中旬

[6]皮罗·克拉玛德雷.《程序与民主》翟小波,刘刚译.高等教育出版,2005年版

作者简介:

篇5:浅谈简易程序的适用

关键词:浅析证据规则行政处罚程序适用

引言

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是我国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主要载体,充分吸收了证据理论的研究成果,积极借鉴国外证据立法和司法经验,体现 了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中国特色以及保护弱者、追求实质上平等的精神,全面反映了证据裁判主义和直接言词的现代法治和正当程序理念,减少了法官自由心证和内 心确认的随意性,对于维护司法公证,提高诉讼效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由于行政处罚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有着特殊的关系即在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中所具有很强 的案件主义色彩,决定了行政处罚程序证据规则的适用必须严格参照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准确把握其异同点。虽然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行政程序法,出台行政处罚程 序证据规则,散见于行政实体法、有关司法解释中的各行政处罚程序规范为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拟就五大证据规则在行 政处罚程序中的适用及其应重点把握的一些问题进行解析,为行政机关准确认定违法事实和适用法律,充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办理行政案件的效 率,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提供帮助。

一、取证规则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适用

行 政处罚程序中的取证规则是指行政主体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发现、提取和固定证据的一种行为规范。尽管目前对行政处罚程序中的取证规则没 有统一的法律规定,但行政处罚程序中收集的证据必须符合《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部分“提供证据的要求”,下面根据这些要求分述如下:

(一)取证时限

行政主体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取证时限为作出行政行为之前,在行政行为作出之后自行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提供证据不在此限。

(二)形式要件

法定证据的属性主要表现在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在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均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其形式与来源也必须符合法定要求,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因此,加强对证据的形式要件的认识和理解,既有利于规范取证行为,又有利于提高听证和认证水平。

1、书证:一是应提取原件并由原件持有人签章;二是提取由有关单位或个人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抄录件的,应当注明出处,经该单位或个人核对无异后 加盖其印章;三是提取报表、图纸、会计帐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书证的,应当附有说明材料;四是行政执法人员制作的询问笔录、陈述申辩笔录、听证笔 录必须经笔录当事人签章,当事人拒绝签章的,由笔录人在笔录上注明原因,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对书证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物证:应提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取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者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当原物为数量较多的种类物的,提取样本即可。

3、电子证据:在提取与证明案件事实有关的录音、录像、电影胶片、计算机软件、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资金划拨、电子公告牌记录等电子证据时,一是要提 取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二是要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三是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4、证人证言:证人应是能够认识作证的法律后果并具有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能力的自然人。证言应当写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有证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章等方式证明;注明出具日期;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

5、鉴定结论:行政处罚程序中采用的鉴定结论,应当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向鉴定部门提

交的相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部门和鉴定 人鉴定资格的说明,并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通过检验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应当说明检验方法或分析过程。送鉴材料应依照法定程序提取。鉴定结 论应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

6、现场笔录:现场笔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章等方式证明,有其他 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对现场笔录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不签名或不盖章的现场笔录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7、域外证据:我国已于1997年 加入海牙国际取证公约。提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证据,应当说明来源,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 人民共和国与证据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我原驻苏联大使馆教育处出具的证明不具有证明效力的复函》的规定,我驻外 大使馆具体行使涉外公证认证的职能部门是领事部,其他部门不具有该项职能,出具的涉外公证认证文书无效。

调取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内形成的证据,应当具有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的证明手续。证明主要有四种方式:(1)我驻港、澳机构的证明;(2)当地工会联合会等团体的证明;(3)我司法部委托的港澳律师的证明;(4)台湾不冠以“中华民国”名义的公证机构或民间组织的证明。

8、其他证据:一是提取外文书证或者外国语视听资料,应当附有由具有翻译资质的机构翻译的或者其他翻译准确的中文译本,由翻译机构盖章或者翻译人员签名。二是调取的证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作出明确标注。

(三)证据保全

《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 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采取证据登记保存措施应严格把握必 要性和即时性,逾期的证据登记保存措施自行解除。

(四)现场勘验

行 政机关为调查案件需要,有权依法进行现场勘验。执法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者场所进行勘验检查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制作《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当事人拒不到场的,可以请在场的其他人见证,不影响勘验的进行,但应当在勘验笔录中说明情况。勘验笔录应记载勘验的时间、地点、勘验人、在场人、勘验的经 过和结果,由勘验人、当事人、在场人签名。勘验现场时绘制的现场图,应当注明绘制的时间、方位、绘制人姓名和身份等内容。当事人对勘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 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前申请重新勘验。

二、举证规则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适用

行政处罚程序中的举证是指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或行政复议程序中案件调查人、当事人向行政处罚机关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及其合法性并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

(一)听证程序中的举证规则

案件调查人在听证程序中必须就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当事人应负责提供三类证据材料:一是符合听证条件的材料,二是申请授益的请求符合法定条件的材料,三是行政机关不作为,证明其在行政执法程序中曾提出过申请的材料。且享有提供行政机关程序违法的证据的权利。

(二)复议程序中的举证规则

复 议申请人、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过程中除应遵守听证程序中举证责任配置规则外,还应承担举证失权的法律后果。被申请人应自收到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 印件之日起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提交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因不可抗力或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不能如期提供的,应在期 限届满前提出延期申请,复议机关准许的,应在正当事由消除后的法定期限内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没有证据。

复 议申请人、被申请人所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分类编号,对证据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或者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复议机关收到复议申请人、被申请 人所提交的证据材料后,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页数、件数、种类等以及收到的时间,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三)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当事人,在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前不提供新的鉴定结论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三、补证规则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适用

行政处罚程序中的补证,是指通过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后,案件调查人或者当事人认为已有证据尚不足以证明案件待证事实,依法主动或应行政机关的要求补充证据,从而证明待证事实的活动。从广义上讲,补证应属举证范畴,但二者在行政程序中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为。

(一)补证目的:补证的目的和价值不仅仅在于证明拟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是当事人所举证据存在缺陷,尚不足以判断拟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情况下,便于行政机关全面准确判断认定已有证据和待证事实,排除非法证据,强化质证和准确认证。

(二)补证适用:

1、案件调查人、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充分证明其提出的主张。例如提供了主要证据,没有提供次要证据;或只提供了次要证据而没有提供主要证据;

2、案件调查人、当事人虽然掌握了证据,但出于种种原因未向行政机关提供或未全部提供;

3、案件调查人、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形式上有瑕疵,如证言含混不清,物证不够完整,视听音像资料不够清晰等;

4、某项事实的成立,要有其他证据佐证,而案件调查人、当事人并未提供这类证据。

5、对案件调查人、当事人无争议,但涉及国家、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行政机关可以责令其补充有关证据。

(三)补证期间:案件调查人、当事人补证应在当事人陈述申辩或听证之后,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前。

四、质证规则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适用

行 政处罚程序中的质证主要是指案件调查人、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第三人在听证员主持下,在听证过程中对相对方展示的证据材料采取询问、辨认、质疑、说明、辨驳等方式以在证据的证明力、待证事实等问题上对听证员的内心确信产生影响的一种活动。为保证行政行为的公正,在听证程序中设置特定程式化要求和规范性做 法,使听证员不能仅凭个人好恶或某种利益观点出发对拟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判断,而是以某种特定的能够反映客观公正的准则来解决争议,这种规则体现 在质证上,就是质证规则。即:在听证过程中,规范质证主体的质证行为,保证质证活动顺利进行的一项证据规则。

(一)证据交换与展示

听证程序中的证据交换与展示,应参照《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循以下规则进行:

1、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行政机关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听证前向对方出示或者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

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听证时公开质证。

3、对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案件调查人、当事人应当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行政机关准许 可以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证据复制件、复制品或与原件、原物一致的其他证据。视听资料应当在听证过程中播放或者显示,并 由案件调查人、当事人进行质证。

(二)质证内容与方式

1、案件调查人、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质证。

2、经听证人员准许,案件调查人、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证据问题相互发问,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或者勘验人发问,但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事实有关联,不得采用引诱、威胁、侮辱等语言或者方式发问。

3、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行政机关依申请或职权可以就证人能否正确表达意志进行审查或者交有关部门鉴定。案 件调查人、当事人在听证前的证据交

换中对证人证言无异议、或证人因年迈体弱行动不便、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无法出席听证 的,经行政机关准许,案件调查人、当事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案件调查人、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席听证作证的,应当在听证前提出,并经行政机关许可。行政机关准 许证人出席听证会作证的,应当在听证前通知证人。当事人在听证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席听证会作证的,听证主持人可以根据听证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 延期听证。证人出席听证作证时,应当出示证明其身份的证件。听证主持人应当告知其诚实作证的法律义务和作伪证的法律责任。出席作证的证人不得旁听听证。听 证主持人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但组织证人对质的除外。

4、在听证的质证过程中,对与案件没有关联的证据材料,应予排除并说明理由。听证主持人在质证过程中,准许案件调查人、当事人补充证据的,对补充的证据仍应进行质证。行政机关对经过听证质证的证据,除确有必要外,一般不再进行质证。

5、在复议程序中,对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证据,复议机关应当进行质证;当事人对行政行为认定的证据仍有争议的,复议机关也应当进行质证。

(三)专家辅助人出席听证

对 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的专门性问题,案件调查人、当事人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由专业人员出席听证进行说明,行政机关也可以通知专业人员出席听证说明。必要 时,行政机关可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对质。案件调查人、当事人对出庭的专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学历、资力等专业资格等有异议的,可以进行询问。由听 证主持人决定其是否可以作为专业人员出席听证。专业人员可以对鉴定人员进行询问。

(四)重新鉴定规则

(1)当事人有证据或者有正当理由、表明案件调查人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鉴定结论可能有错误,在举证期间内书面申请重新鉴定的,行政机关应予准许。

(2)当事人对行政执法机构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予准许:鉴定部门或者鉴定人不具有相 应的鉴定资格的;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经过质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 者补充质证等方式解决。

(3)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对行政处罚机关委托的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是否具有下列内容:鉴定的内容;鉴定时提交的相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 技术手段;鉴定的过程;明确的鉴定结论;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鉴定人及鉴定部门签名盖章。前款内容欠缺或者鉴定结论不明确的,可以要求鉴定部 门予以说明、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五、认证规则在行政执处罚程序中的适用

行政处罚程序中的认证是行政机关对证据三大属性,即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所进行的综合审查判断。

(一)以法律事实为基础的“法律真实说”。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仅为《行政处罚法》所规范(第3条、第4条),也为我国三大诉讼法所共同确认(刑事诉讼第6条、民事诉讼第7条、行政诉讼法第4条),是“实事求是原则”和“处罚法定原则”在行政执法工作中的体现,故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应当以证据证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即“案件事实”为依据。而案件事实 又分为客观事实、主观事实和“法律上的事实”。客观事实具有不可回复性;主观事实则具有多变性,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同一事实的陈述就可能 不一样。唯有“法律上的事实”是通过法定程序最终认定的事实,具有“可接受性”。依照完善的行政证据立法和科学的证据规则就可以实现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在 一定程度上的重合。行政机关的任务就是通过证据去查明和认定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违法事实”。

(二)认证方法

在 行政处罚程序中,行政机关认定证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个别审查,确认单个证据是否具备证据所要求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二是比较印证,去伪存真; 三是综合分析,通过对全部证据进行系统审查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对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的认定主要遵循以下规则:

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指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即:

(1)未经质证的证据;(2)证人根据其经历所作的判断、证人的推测或者评论(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3)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4)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5)以引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6)当事人无正当事由超出法定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7)未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域外证据材料;(8)案件调查人、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不予认可的无法印证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9)被案件调查人、当事人或者他人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辩明真伪的证据材料;(10)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11)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12)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非法剥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权利所采用的证据(自白排除规则);(13)案件调查人、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提供的品格证据和过去行为证据;(14)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作出之后或者复议机关在复议程序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或者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在复议程序中未向复议机关提交的证据(案卷外证据排除规则);(15)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格;鉴定程序严重违法;鉴定结论错误、不明确或者内容不完整的鉴定结论;(16)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2、补强证据规则

所谓补强证据是指某一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只有在其他证据予以佐证补强的情况下,才能作为定案证据。补强证据规则是对案件调查人、听证 主持人自由裁量权的限制。在国外,补强规则通常适用于言词证据,而我国不仅适用于言词证据,还适用于视听资料、书证、物证等。补强证据应当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具备证据资格。第二,与被补强的证据材料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第69条及其司法解释最先规定了补强规则。补强证据主要有以下几类:

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证言;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或者与一方当事人有不利 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不利的证言;应当出席听证作证而无正当理由不出席作证的证人证言;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 制件或者复制品;经一方当事人或者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以认可的证据材料;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

3、最佳证据规则

所谓最佳证据规则,是指数个证据对某一特定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都有证明力,只能采用可能得到的最令人信服和最有说明力的证据予以证明的制度。在英美法系 国家,最佳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限于书证,即对书证内容真实性的最佳证据方式是出示原件,副本、抄件、复印件都是第二手或第二手以下的材料。行政程序中适用 最佳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有:

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 证;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法定鉴定部门 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法庭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 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出席听证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席听证作证的证人证言;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 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以有形载体固定或者显示的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数据资料,其制作情况和真实性经对方当事人确认,或者以公证等其他有效方式予以证明的,与原件具有同等的证明效力。

4、自认证据规则

自认仅指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案件事实承认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即:(1)在行政程序中案件调查人、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对陈述的案件事实对方明确表示认可的,行政机关可以对该事实予以认定。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意见规则);(2)复议机关在调解行政赔偿请求时,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而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特权规则);(3)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案件调查人、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方明确表示认可的,行政机关可以认定该证据的证明效力;对方当事人予以否认,但不能提供充分的 证据进行反驳的,可以综合全案

情况审查认定该证据的证明效力。适用上述规则时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生效前,当事人对不利于或有利于 自己事实的陈述都可以构成行政程序中的自认;二是在行政程序中,必须审查当事人所举出的证据中,有无足以推翻自认的证据,只有经审查不存在足以推翻自认的 证据,才可以将其作为定案的根据。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案件,还应在审查排除对自认事实的合理怀疑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如有关身份的行政案件必 须采取绝对的客观真实主义;三是涉及其他当事人利益的行政案件,其他当事人对自认提出异议的,不能适用自认规则;四是行政机关发现自认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 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该自认不具有证明效力。

五、在听证程序中,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委托代理人作出自认后,听证主持人应审查委托代理人是 否具有此项权限,对不具有此项权限的,不能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委托代理人作出自认后,听证主持人要询问当事人,并就此问题作出明确 的回答。当事人不回答的可视为自认。

5、行政认知与推定规则

所谓行政认知,是指行政机关或复议机关在行政程序中以宣告的形式直接认定某一个事实的真实性,以消除案件调查人、当事人无谓的争议,确保行政程序顺利进行的一种证明方式。

推定作为法律概念,有多种表述方式,其一般意义为:推定是一种法律规则,根据制定法或者判例,根据已知的事实可以认定推定事实存在,除非有相反的证据推 翻这种推论。其中前一事实称为基础事实,后一事实称为推定事实。需要注意的是,推定是一种证据规则,而非证据,分为事实推定和法律推定。法律推定指根据法 律的规定,当某一事实条件存在时,必然推定另一事实的存在。如婚姻关系期间所生子女即是婚生子女的推定。事实推定是指法庭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就某一已知 事实推论出未知事实的证明规则。如聋哑人听不见声音等。该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下列事实行政机关可以直接认定:

①众所周知的事实;②自然规律及定理;③按照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④已经依法证明的事实;⑤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前款①、③、④、⑤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2)、行政机关确有证据证明案件调查人持有的证据对当事人有利,可以推定当事人的主张成立。

(3)、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或者仲裁机构裁决文书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行政机关定案依据。

(三)认证方式

在行政处罚程序中认证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当事人未申请听证的由行政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在进行案卷审查时认定;二是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在听证时,经过质证的证据,听证主持人应当场认定,但当场认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依法应当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的非法证据材料,只要当场查清后,就应立即作出不予采纳的认定;

2、对各种证照等易判断其合法性、真实性的证据材料可当场认定,但不宜对其证明力作出认定;

3、对需要综合分析的证明材料不宜当场认定;

篇6:浅谈简易程序的适用

四、关于开庭审理问题

开庭审理是民事诉讼的重要阶段,法庭调查、辩论、裁决都在该阶段作出。所以,必须调动当事人的举证、质证、辩论等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证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分清是非责任,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

(一)关于法官的告知义务和释明

当事人在法庭上享有哪些诉讼权利,应当履行哪些诉讼义务,有的当事人并不知晓,须人民法院告知或释明,以让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当事人的各项权利才能得到更为周到的保护。

《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为缩短庭审时间,提高审判效率,《若干规定》第19条、第20条对审判人员在开庭审理时应履行的告知义务作了必要的简化。通常情况下,在向原告送达受案通知书和向被告送达应诉通知书时,人民法院已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将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了当事人;若当事人各方均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律师是专门从事法律事务的职业者,他们知晓诉讼权利义务,可代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此两种情形,便无重复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必要。但因申请回避权是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审判人员仍须再次告知。

对没有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当事人,他们往往缺乏诉讼方面的.知识,在庭审中将处于弱势地位,双方就不能进行公平的对抗。所以,对影响当事人利益的回避、自认、举证责任等重大事项,审判人员应当向当事人进行释明,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各方当事人都能够正常的进行诉讼活动。释明权依其性质具有双重属性,从权利角度看是国家授予法官的公权力,不能放弃;从义务角度看则是释明义务,对民事主体在参加诉讼时意志和人格的尊重,以及其在诉讼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平等权等。所以,《若干规定》特别强调,对涉及当事人重大利益的事项法官应当履行释明义务,否则即为程序违法。

(二)关于简化庭审方式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必须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分阶段按步骤进行,一个环节也不能少,以保证程序的公正严肃。简易程序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一个“简”字,若仍按普通程序按部就班的进行,那就不是简易程序了。当前,“简易程序普通审”的现象较为普遍,原因是审判人员为追求程序的完整性,或为了应付来自各个方面的检查,结果是背离了设立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立法目的。《民事诉讼法》第145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法庭调查和辩论不必受普通程序规定的顺序限制,根据案情可以灵活运用,《若干规定》第21条对此规定更为简便。在具体操作庭审时,双方当事人陈述后,即可由法官归纳、核对双方当事人没有争议的事实,然后仅对争执的焦点,由双方举证、质证、辩论。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可融为一体。调查后进行辩论,辩论后又可恢复调查,大辩论套小辩论,边调查、边质证、边辩论,边筛选异同,边归纳认证。不局限于普通程序规定的顺序,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庭审时间,提高审判效率。

(三)关于举证期限

举证期限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给予当事人充分的举证期限,以保证其诉讼权利的实现。

一是当庭举证。《若干规定》第22条前句规定:“当事人双方同时到法庭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未协商举证期限,或者被告一方经简便方式传唤到庭的,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应予准许。”《证据规定》第33条第2、3款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或由人民法院指定。第3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当事人双方同时到法庭请求解决纠纷,没有协商举证期限,人民法院也未指定举证期限,并无举证期限可言,应视为当事人放弃了举证期限利益,当事人要求当庭举证的应当允许。这样可以缩短案件的审理期限,提高审判效率。

二是协商或指定举证期限。《若干规定》第22条后句规定:“当事人当庭举证有困难的,举证的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上一篇:五年级学生读《城南旧事》有感下一篇: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情境设计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