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措施

2024-04-27

富民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措施(精选9篇)

篇1:富民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措施

富民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措施

一、烧焊时间:2013.10.5上午

二、烧焊地点:10803采煤工作面下出口

三、烧焊原因:维修溜子

四、安全措施:

1、烧焊点方圆20米范围内的浮煤、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并洒

水消尘,不得有易燃物体,帮顶裂缝处不得积存瓦斯。

2、烧焊前,必须准备2台灭火器,0.3立方米黄沙,50公斤水,放在烧焊点5米范围内,并安排专人看管使用。

3、瓦检员必须在现场观测瓦斯情况,如烧焊点风流中的瓦斯浓

度超过0.5%时,立即停止烧焊工作。

4、烧焊地点除烧焊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在场全部撤到副井。

5、烧焊时必须有通风矿长、机电矿长、采掘队长在场,否则不

得烧焊。

6、烧完焊后,必须把烧焊点的火种和易燃物清理干净,用水喷

洒,并设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小时,如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一、烧焊时间:2009.12.2上午

二、烧焊地点:主井二段绞车硐室

三、烧焊原因:维修75绞车

四、安全措施:

12消尘,不得有易燃物体,帮顶裂缝处不得积存瓦斯。

3、烧焊前,必须准备2台灭火器,0.3立方米黄沙,50公斤水,放在烧焊点5米范围内,并安排专人看管使用。

4、瓦检员必须在现场观测瓦斯情况,如烧焊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超过0.5%时,立即停止烧焊工作。

5、烧焊地点除烧焊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在场。

6、烧焊时必须有通风队长、机电队长、采掘队长在场,否则不得

烧焊。

7、烧完焊后,必须把烧焊点的火种和易燃物清理干净,用水喷洒,并设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小时,如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一、烧焊时间:2010.2.18上午

二、烧焊地点:煤仓上口

三、烧焊原因:维修皮带

四、安全措施:

12消尘,不得有易燃物体,帮顶裂缝处不得积存瓦斯。

3)烧焊前,必须准备2台灭火器,0.3立方米黄沙,50公斤水,放在烧焊点5米范围内,并安排专人看管使用。

4)瓦检员必须在现场观测瓦斯情况,如烧焊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超过0.5%时,立即停止烧焊工作。

5)烧焊地点除烧焊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在场。

6)烧焊时必须有通风队长、机电队长、采掘队长在场,否则不得

烧焊。

7)烧完焊后,必须把烧焊点的火种和易燃物清理干净,用水喷洒,并设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小时,如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五、烧焊时间:2010.2.26上午

六、烧焊地点:-285.5标高变电所

七、烧焊原因:维修铁风门

八、安全措施:

12消尘,不得有易燃物体,帮顶裂缝处不得积存瓦斯。

3)烧焊前,必须准备2台灭火器,0.3立方米黄沙,50公斤水,放在烧焊点5米范围内,并安排专人看管使用。

4)瓦检员必须在现场观测瓦斯情况,如烧焊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超过0.5%时,立即停止烧焊工作。

5)烧焊地点除烧焊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在场。

6)烧焊时必须有通风队长、机电队长、采掘队长在场,否则不得

烧焊。

7)烧完焊后,必须把烧焊点的火种和易燃物清理干净,用水喷洒,并设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小时,如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一、烧焊时间:2012.3.18日

二、烧焊地点:二段强力皮带头

三、烧焊原因:维修强力皮带头煤仓上口篦子

四、安全措施:

1)煤仓必须放空,给煤机扇型闸门打开,保证新鲜风流通过,无风严禁烧焊。

2)烧焊点方圆20米范围内的浮煤、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并洒水消尘,不得有易燃物体,帮顶裂缝处不得积存瓦斯。

3)烧焊前,必须准备2台灭火器,0.3立方米黄沙,50公斤水,放在烧焊点5米范围内,并安排专人看管使用。

4)瓦检员必须在现场观测瓦斯情况,如烧焊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超过0.5%时,立即停止烧焊工作。

5)烧焊地点除烧焊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在场。

6)烧焊时必须有通风队长、机电队长、采掘队长在场,否则不得

烧焊。

7)烧完焊后,必须把烧焊点的火种和易燃物清理干净,用水喷洒,并设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小时,如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一、烧焊时间:2012.2.21二、烧焊地点:三段变电所联络巷

三、烧焊原因:割铁梁

四、安全措施:

1)烧焊点方圆20米范围内的浮煤、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并洒水消尘,不得有易燃物体,帮顶裂缝处不得积存瓦斯。

2)烧焊前,必须准备2台灭火器,0.3立方米黄沙,50公斤水,放在烧焊点5米范围内,并安排专人看管使用。

3)瓦检员必须在现场观测瓦斯情况,如烧焊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超过0.5%时,立即停止烧焊工作。

4)烧焊地点除烧焊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在场。

5)烧焊时必须有通风队长、机电队长、采掘队长在场,否则不得

烧焊。

6)烧完焊后,必须把烧焊点的火种和易燃物清理干净,用水喷洒,并设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小时,如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篇2:富民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措施

1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的技术要求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中, 第441、442条中明确规定, 不仅井上需采取两回路电源供电运行方式, 同时还将两回路供电运行方式技术规定延伸到井下采区变 (配) 电所中, 这样可以确保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 要求向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井下变 (配) 电所必须采用分列运行方式等, 这样可以确保井下通风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上述这些对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的技术规定,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井下供电系统供电安全可靠性和井下作业面上机电设备预防突发事变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井下两回路供电电源采取并列运行, 即按照一用一备 (明备) 和分列运行方式进行供电。另外, 要结合井下采区供电机电设备的种类和负荷等级, 确定合理的供电方案和运行方式, 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确保井下作业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进行。

2 井下供电优化布设方案

井下供电电源由地面变电所经二台升压隔离装置后, 向井下采区作业面进行供电。地面上两台升压隔离装置采取一用一备运行方式, 即:一台运行、另一台带电备用, 通过双电源向井下采区作业面上的所有电气设备、照明、动力设备等用电设备进行安全可靠供电。井下变 (配) 电所馈电盘柜向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等提供双回路电源进行供电。井下动力电压等级按照机电设备功率容量按照6.3kV、660V、380V进行优化布设, 照明、信号以及煤电钻等电气设备按照127V进行供电, 交流控制回路按照36V进行供电。井下所有供电系统均需要建立完善匹配的漏电保护体系, 通过低压漏电保护器馈电开关实现漏电保护, 避免漏电触电事故发生。井下按照规范要求均设置完善的接地网和接地极, 并通过接地铜线、接地扁钢、等电位联结体等, 构成完整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系统接地, 通过汇集到井下主接地极中, 构成一个完善的全矿井可靠接地网, 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井下高低压电动机均选用矿用低压磁力启动器或真空启动器进行控制, 同时在电机控制箱内装设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装置, 为电动机的短路、过流、漏电等进行综合防护。在采区掘进工作面上, 通过完善的继电保护闭锁装置实现风电、瓦斯电等闭锁工作, 同时在回采工作面上构建完善防护系统实现瓦斯电闭锁。井下供电电缆全面采用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程的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性电缆。建立完善的井下供电运行维护措施, 确保各设备系统处于良好运行工况状态, 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3 提高煤矿井下供电安全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3.1 提高井下供电可靠性

当煤矿井下一类负荷出现供电中断时, 将会引起严重的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 不仅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还会造成巨大社会负面影响。所以, 必须保证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每一矿井均必须采取两回电源进行供电, 且对于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立井提升系统等一类负荷, 必须从井下变 (配) 电所中采取两路互为备用电源进行供电。井下供电双回电源回路, 必须引自不同的发电厂或变电所, 并配置完善可靠的自动切换装置, 一旦工作电源回路出现故障, 则会通过自动切换装置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回路, 快速恢复供电, 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可靠性。为了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井下供电的两回电源回路应单独设置, 不得与其他负荷进行分接共用。对于一些大型煤矿, 为了进一步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在采取两回供电电源进行井下供电时, 为了避免两回路电源同时出现故障, 应设备井下柴油发电机等备用电源回路, 保障工作人员、主通风系统、主排水系统、立井提升系统等一类负荷用电。

3.2 合理优化布设提高供电安全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较为恶劣, 且安全威胁影响较多, 为了提高井下长距离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合理优化布设供电系统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取提高井下供电电压等级、装设相敏装置、分列分段供电、增大供电电缆经济截面、合理调节供电方案等技术措施, 同时结合加大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力度等管理措施, 确保井下供电具有较高安全可靠性, 保证井下作业安全。

3.3 完善继电保护设备系统

完善井下供电继电保护方案, 改善继电保护装置系统, 提高供电系统故障或事故工况下动作选择性、可靠性和速动性。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等高压动力设备、控制设备等, 均需按照要求设置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等保护功能。煤矿应根据井下作业用电负荷类型、保护等级、分布位置、使用频率等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井下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的优化设计, 同时应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措施、设备装置等, 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减少供电故障或事故影响范围, 同时提高故障或事故排除速度, 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3.4 加大井下供电设施检修维护力度

煤矿井下供电设施要随用电设备功率容量、性能等参数的变化, 及时准确作出相应及时升级改造。严格按照检修维护计划, 对井下供电设备及时完善可靠的维护和检修, 确保其具有较高性能水平。维护检修过程中, 一旦发现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存在防爆性能下降、遭受破坏等现象时, 必须采取更换处理, 严禁继续在井下采区作业面上继续使用。对于陈旧或不符合安全规程的机电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处理, 减少设备故障发生, 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3.5 引入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引入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对井下供电设备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利用井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在监测井下电网、电气设备运行工况性能的同时, 还可根据安全监测系统所检测到的相关特性数据, 判断井下供电系统故障或事故的特征性质, 快速准确的判断供电事故发生区域, 便于制定高效合理的措施快速准确切断相应事故区域的电源, 确保非故障区供电安全。

4 结束语

目前,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 要解决好上述诸多问题, 不仅要提高井下供电安全、可靠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在实际供电运行维护过程中, 要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构筑完善可靠的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防护网, 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确保井下煤炭开采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进行。

摘要:在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的技术要求进行阐述后, 对井下供电优化布设方案进行了简单研究。最后, 结合自我多年实践工作经验, 对提高煤矿井下供电安全可靠性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分析。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供电安全,安全规程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1.

篇3:富民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措施

关键词:煤矿 井下供电安全 技术措施

煤矿井下阴暗潮湿,常年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必须要通过供电系统保障井下施工得以正常进行。为了有效提升井下作业安全,解决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存在的负荷分配不均、谐波污染加剧、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就必须要加强对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重视程度,结合矿井开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较为完备的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方案,有效保障采矿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1 提高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性的意义

在正式步入21世纪之后,我国将安全放在了煤矿生产工作的首位,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供电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井下开采空间有很大局限性,采掘不慎会引发瓦斯泄漏、煤尘污染等问题,一旦出现漏电现象,很容易引爆矿井中的易燃物质,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事故,对国家财产和人员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2 当前我国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2.1 主变压器容量不足

当前,我国许多矿井由于改扩建导致许多矿井的总负荷量大大超出了供电系统实际可以承载的容量,使得变电站主变压器和井下个别变压器长期处在容量不足的状态中。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变压器出现局部过热、绝缘老化等问题,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电缆发热燃烧情况,万一引起瓦斯爆炸,将会对矿井下的工作人员带来致命伤害。

2.2 供电电能质量水平降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煤矿生产中使用的设备也变得越来越先进。将这些大功率机电设备引进到煤矿井下开采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煤矿资源的开采效率,大大提高煤炭产量。但是,这些大功率机电设备同时运转时产生的谐波分量会直接通过低压供电线路反馈给供电系统,可能出现低质量电能情况,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设备的正常运转。不仅如此,低质量电能还有可能影响检测系统和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转,对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2.3 国家明令淘汰设备还存有个别使用现象

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三令五申地强调各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分支线路空气开关。由于这些空气开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电弧较大,极易引爆狭窄矿井中充斥的易燃易爆气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根据走访调查,发现这些本该严令禁止的电源控制开关依旧在个别矿井,尤其是资源整合过程中的矿井中使用,严重影响了煤矿矿井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2.4 安全监测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低

为了节省成本或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制约,部分矿井中并没有配备安全检测系统对供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这样一来,井下的工况信息难以及时传输到地面监测部门,使得电力调度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矿井中供电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难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3 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性的对策

3.1 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在煤矿供电的配备中,一个矿井至少要配备两个以上的电源进行日常供电工作。对于给较为重要的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传输系统等供电工作,可以通过井下配电所的备用电源进行直接供电,以随时确保生产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不仅如此,井下双回电源回路必须要从不同的变电所中引入,为其安装上较为完备的自动切换装置。通过这种方式,预防因电源回路出现问题而引发的机械停摆情况,能够有效确保矿井供电的可靠性,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2 合理优化布设

由于威胁井下作业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井下长距离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要进行供电系统的合理优化布设工作,采用分列分段供电、提高电压等级、增大电缆经济截面等方式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能。还能够通过增设专业的安全员、加大供电系统维护管理力度等方式确保煤矿井下供电安全。

3.3 完善继电保护系统

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在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不安定的因素从系统中移除,或直接对当班的管理人员预警,最大程度减轻因突然断电引发的设备受损情况,确保煤矿生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煤矿企业要不断完善改进已有的继电保护装置,使其在出现系统故障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险情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引发更严重的事故。除此之外,煤矿企业还应将所有高压动力设备或控制设备按照国家的标准设置保护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井下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方案,与时俱进地采用当前最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措施,最大程度提升我国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系数,尽量降低因故障引发的事故概率,提升故障的排除速度,将安全隐患及时清除。

3.4 加大供电设施保养力度

供电设施一般都有一个使用年限,煤矿企业要随时关注各个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将超出使用年限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以降低机械故障的频率。对于处于使用年限之内的机械设备,要定期进行维修保养,时刻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对需要修理的电力设施进行及时修复,以免发生更大的危险事故。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通过安全监测系统传输的数据资料进行故障判断,快速制定有效措施,确保整个煤矿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供电安全是煤矿生产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若是矿井中出现了漏电情况,电火花一旦引起瓦斯爆炸,不仅会对矿井下的工作人员带来致命伤害。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企业声誉,同时在社会上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要想有效提高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系数,就必须要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不断完善继电保护系统,安装安全监测设备,及时解除安全故障问题,加大供电设施保养力度,对供电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养护工作,快速制定出应急对策,将险情扼杀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王秀颖.提高煤矿供电安全可靠性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1).

[2]白宇.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漏电原因及处理措施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4).

[3]郝小绘.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可视化软件系统理论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

[4]田旭东.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

篇4:富民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措施

1 常见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

通常情况下, 矿井通风不畅, 会造成矿井下风量减少, 井下瓦斯积聚, 空气温度逐渐升高, 导致呼吸条件恶化, 对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且通风不畅也会使井下的通风安全系统复杂化, 影响井下风流的调节以及控制。采空区的漏风会导致地下煤炭自燃, 地面塌陷区风量的进入会将煤层采空区有害气体带入井下, 井下工作层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常见的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两种。

通风设施与通风系统问题。为保证煤矿井下通风的有效性, 需要针对煤矿井下的环境与构造设计通风系统。如果设计阶段出现安全问题, 就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煤矿通风主要通过相关设施实现, 通风设备的运转效率直接决定着井下有害气体的排出量, 如果通风设施出现问题, 设备运行效率受到影响, 也会造成很大的安全事故隐患。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为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安全工作没有充分落实, 导致产生安全事故隐患。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为瓦斯大量涌出, 由于通风能力有限, 系统无法及时排除这些有害气体。这种情况是非人为因素造成, 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停止生产, 待瓦斯排除后才能够继续作业。

2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评估与检查

2.1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评估

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系统状况评估, 是指从系统层面对整个矿井隐患进行评估, 具体包括系统稳定性分析、通风系统设计、分区通风的实施情况以及通风的阻力等。 (2) 设施评估, 对于煤矿的通风设施, 分析设施可能引起的灾害以及设施的灾害抵抗能力, 具体包括设施的可靠性分析、环境监测以及设施质量。 (3) 特殊问题分析评估, 特殊问题具体包括串联通风、循环风、无风等引起灾变的可能性与转化的条件, 进行详细评估分析。 (4) 通风措施评估, 对煤矿通风系统中的各种通风措施, 如矿井局部控风方案等的潜在灾变可能进行评估。 (5) 抗灾能力以及防灾体系的总体稳定性的评估, 通过对煤矿中的防治系统以及危险源的具体情况的分析, 结合非稳态的模拟技术, 分析系统整体在不同的通风情况中的可靠性以及总体稳定性, 从而对煤矿全方位进行评估。总体稳定性的评估能够帮助通风技术人员查出系统各种安全隐患, 保证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正常良好运行。

2.2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检查

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的检查工作是煤矿通风隐患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能够及时有效发现通风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 发现安全隐患之后及时制定并执行防治的对策, 做到防范于未然。在现有技术支持条件下, 通常采用的煤矿安全隐患分析检查方法为利用安全检查表, 具体来讲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中的隐患检查。首先需要考虑:通风机的实际供风量是否能够达到煤矿井下作业需求, 分支风流的稳定性、反向以及微风, 串联通风与循环通风。同时需要按照系统相关的图纸对地面进行检查, 检查相关的记录, 分析风流相互关系、通风的报表等。对机房的检查, 需要观察通风机实际工作情况以及风压曲线。而对煤矿井下的检查则需要对井下风流速度以及带有有害物质的气体浓度进行分析测定, 检查流向与路线, 并评价整体的可靠性。对通风机的隐患检查具体包括通风机的电压与电流稳定性、设施的质量标准是否达到要求等。对煤矿井下作业设施状态的检查则具体包括风桥、风门等设施, 检查设施的具体位置设置是否合理, 质量是否达标。

掘进通风事故安全隐患检查。矿井掘进面通风安全隐患的检查具体包括:检查矿井掘进面局部通风机安装是否正确, 检查风筒是否存在漏风, 是否有破口等;检查掘进面局部通风机是否可以产生一定的循环风;检查煤矿机电设备的防爆性能, 查看煤矿是否装备有瓦斯电闭锁装置;检查风筒使用是否符合标准, 吊挂是否达标等。

3 加强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管理的措施

3.1 科学严谨地落实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首先需要根据煤矿井下实际情况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通风系统, 并根据井下作业实际情况编制管理计划, 在完善计划的基础上落实通风安全管理制度。如果因生产环境等变化需要改动通风系统, 必须上报总工程师。矿井安排生产布局、组织生产时, 需要首先考虑通风能力按风定产, 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追求产量导致通风不合理、区域风量不足等。制定专门的措施对局部供风进行审核与批准。矿井开拓布局、作业规程等的审查必须有通风技术主管参与, 由其对通风系统的改造提出意见。此外也要完善通风设施的管理维护制度, 通风队每月初需要划分自身的管理职责范围, 采掘队对责任范围内的通风设施负责。

3.2 加强通风工作队伍建设,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风队伍是保证通风系统稳定的重要前提。首先煤矿企业应当保证通风队伍的质量, 加强对通风队伍的作风建设, 培育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其次, 煤矿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 将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 利用奖惩机制来提升员工安全隐患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促进员工自觉参与到通风安全管理当中。此外, 也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欠缺, 即便通风系统运转安全正常, 也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因而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中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目前我国许多煤矿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基本上集中在操作技能, 对安全意识的培训较为欠缺。管理单位应当合理利用煤矿宣传栏、标语等做好安全宣传, 对职工进行全方位的一通三防的安全教育。煤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通风安全的重要性, 将通风安全工作谨记在心。应加强整体的安全意识, 促使每一位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范, 在生产当中注意各种通风异常的情况, 做好通风管理工作。

3.3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通风管理工作效能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管理的完善也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作为载体。生产管理中需要赋予通风部门足够的权利, 确保矿井有可靠安全的系统, 同时要树立起全过程的技术管理观念, 从设计到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技术现场指导。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 首先应当选取合理的风筒。风筒具体应当按照以下几点原则进行选择:通风最大距离时应当保证作业面实际的风量。通风巷道断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选取直径较大的风筒, 以减少风筒阻力, 控制风阻问题。其次, 对于通风机的选取, 需要尽量选择节能型, 提升通风机的工作效能, 降低设备噪音等的污染, 合理降低系统整体的通风管理费用。对于长距离通风的管理, 应当选取每一节长度在30-50mm之间的长导型风筒, 控制接头漏风的现象, 同时有效控制通风电耗。而日常的设备管理则需要实行挂牌管理, 保证通风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4 结语

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井下通风安全工作的科学管理, 因此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井下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有足够的认识, 在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 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全面提升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从而确保煤矿生产工作有序进行, 实现煤炭能源的安全稳定生产。

参考文献

[1]王占青.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中国能源, 2011 (6) .

篇5:富民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措施

安全监控系统;现状;措施

煤矿井下作业深入地下,远离地面,地形十分复杂,并且我国地质条件恶劣,有近一半的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矿难事故频繁发生。在这些事故中,煤矿企业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备,管理技术落后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地面与井下信息沟通不畅,地面无法掌握井下的具体情况,对抢险救灾带来极大的不便,一旦发生事故,安全救护的效率非常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井下作业的安全问题,解决地面对井下作业的实时监控,使用安全监控系统是主要的手段。

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及其作用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对煤矿的环境情况与机电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测和控制,并利用计算机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煤矿的环境状况包括:瓦斯情况、井下风速情况、一氧化碳的含量、温度、湿度、粉尘等情况;机电设备包括井下的割煤机、皮带机、转载机、煤仓煤位的高低以及支路的电压和电流情况。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分为井上和井下两个部分。井上有数据服务器、监控管理软件、交换机、监视器、打印机、通信转换接口等组成;井下主要是一个个的监控基站组成,也可以称之为感应器,有风速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一氧化碳感应器、机电设备感应器等等组成,主要负责相关数据的采集,并将相关数据传输到地面,发送到地面各个部门。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储存和发布等功能。监控主机对井下各个传感器进行循环检视,井下的监控基站和传感器将井下的各种数据及时传送到地面的主机上,主机对各种数据和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能根据情况发出声、光报警和断电控制信号。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是监测井下瓦斯和其他气体的情况以及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可以在地面对井下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安全监控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及时地了解井下的安全情况和生产情况,对灾害事故可以及时预测和预报,并能根据情况自动做出处理。生产调度人员也可以根据监控系统了解井下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准确地指挥生产。

2.目前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有些矿井已经采用了安全监控系统,并且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质的飞跃。虽然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为煤矿的安全和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价格昂贵,质量不过关,维护成本高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个厂家生产的系统互不兼容,这样会造成煤矿企业大量的人财物的浪费,大大提高了开发成本,因此安全监控系统很难在中小煤矿得到推广。产品的性能极其不稳定,质量低下,系统使用寿命很短。目前的矿井监控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但这些子系统多数是封闭性系统,系统中的通信协议和信息交换是由各个厂商自己制定的,互不兼容,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不畅,数据难以共享,造成了设备的重复开发和投资,大大调高了系统维护成本。

2.2通信技术不兼容,监控数据有误差

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现有监控系统生产商都采用自己专用的通信协议,在软硬件上互不兼容,很难找到相互兼容的系统。系统之间的不兼容性制约了矿井进一步的扩充系统功能,另外,监控系统的制造商对系统的研发固步自封、技术支持能力不足,最终影响了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有些监控存在数据延迟、信号不稳定等情况,这样就无法准确及时地了解井下情况,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2.3传感器安装和校验方法不尽合理

井下瓦斯主要是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开采工作面瓦斯含量最大,但由于在工作面安装检测系统有诸多的不便,因此在开采工作面基本没有安装瓦斯监测装置,只是在很少的地方安装了瓦斯检测器。大多煤矿井下地形复杂,况且目前大多是有限传输的方式,传感器的有效范围受到了挑战,范围外的情况无法被采集,严重影响了监控数据的准确性,无法实现监控的有效性。再者,传感器的定期校正也非常关键,国家明文规定要每七天必须对传感器进行一次校正,但有的煤矿缺少专门的技术人员,造成传感器监控不精确,误差大。

2.4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煤矿的安全监控系统是一个集合体系,包含了很多内容,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知识还要掌握煤矿安全管理和机电设备等知识。上世纪九十年代煤矿效益差,再加上近些年来很多煤矿专业学生停招等原因,使得人才大量流失,导致专业人才匮乏。有些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不及时,出现故障不能及时解决,造成很多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3.完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措施

3.1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设计和开发监控系统的商家必须参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设计和生产,生产标准也应该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尽量做到系统兼容,数据共享。

3.2从技术上改进监控系统

首先,应该更新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监控系统的技术基础,也是关系监控质量的重要方面。应该采用新技术、新理论来完善传感器的功能,使其更加智能化和功能化。其次,应该大力应用多媒体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应该是文字、语音、图像等多媒体的集合,监控系统也将发展成为集视频监控、语音调度及考勤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系统。最后,还应大力发展信号传输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

3.3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整个监控系统的良好运行和系统维护,可以通过招聘一些高等学校的专业毕业生,或者将有一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员工送出去培训,或者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来进行培训。

3.4健全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制度建立是推行安全监控系统的保障,矿井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控的管理制度。比如要完善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完善监控系统的操作规范和设备保养维修制度,完善各个工种的培训制度等等,并将此与绩效考核和薪酬挂钩,建立奖惩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刘西青.论国内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现状与发展[J]山西焦煤科技.2006.05

[2]魏乐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煤矿安全.2006.11

篇6:煤矿井下防治水措施

煤矿水害是矿井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灾害, 其中以井下水患发生最为频繁、影响最为严重, 轻则降低矿井生产效率, 重则造成影响生命安全的恶性事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煤矿开采量日益提高, 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 其中不乏因煤矿水害而引起的事故。煤矿水害已经严重阻碍了煤矿的发展, 因此防治井下水害已经成了煤矿安全工作的当务之急。

煤矿井下防治水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预防,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另外一方面是治理, 亡羊补牢, 对已经发生的水患进行综合性的治理和疏导。水患预防技术可分为探测、预测、检测3个环节, 探测环节主要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等手段对矿井的地理环境、水质状况等参数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处理;预测环节则是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探测数据分析水害发生的可能性;监测则是实时的预测, 对矿井进行监控, 及时对水害发出预警信号。而水患治理技术则包括疏放水、截水、注浆堵水三种方法, 通过矿井和水害情况的分析, 选择恰当的治理技术。由于含水层的层次结构比较复杂, 展布范围较广, 富水性很不均一, 尤其对于巨厚的灰岩含水层和多层薄层灰岩含水层其含水介质差异性非常明显, 查明强径流带则是做好防治水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 合理、有效的方法又是指导安全工作的有力武器, 因此, 只有不断探索和开发煤矿防治水实用、有效的技术方法, 研制高精度的探测仪器才能有效防范煤矿水害的发生

2 矿井防治水主要技术措施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可以分为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预防又可以分为勘察、观测、探水三个部分, 利用探测、预测、监测等技术手段, 预防井下水害发生。而治理可以分为疏放水、截水、注浆堵水这三个技术措施, 主要是在水害发生后对水灾进行治理。两者都是防治水不可或缺的手段, 矿井防治水技术的关键, 在于查清矿井、采区及工作面的充水水源和导水通道。目前, 通过应用水化学探测技术 (包括放水试验、氧化还原电位、环境同位素、氡气测定、水化学组分及微量元素测定等技术) 和井下物探技术 (主要包括瞬变电磁技术、直流电法技术、音频电透技术、无线电波坑透技术、瑞利波技术、地质雷达技术等) 来探测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勘察。为了预防水害的发生, 有必要查明充水水源和通道。一般说来, 要勘查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含水层、隔水层和冲击层的位置、数量、厚度, 各分层的含水性、涌水性及透水性;

(2) 裂隙和断层的调查数据, 包括断层和裂隙的位置、错动距离、延伸长度、破碎带范围、含水情况和导水性能;

(3) 调查老窑和现采小窑的开采范围、采空区的积水及分布状况, 观测因回采而造成的塌陷带、裂隙带、沉降带的高度及采动对涌水量的影响;

(4) 查明地表水体的分布、水量和补给、排泄条件;

(5) 开采过程中, 围岩破坏及地表塌陷情况。观测岩层垮落带、断裂带、沉降弯曲带的高度及其对涌水的影响。

2) 观测。主要指水文观测, 通过对井下水防治关键因素的分析, 得出水文观测的主要信息源, 收集和处理各项水文监控数据。

(1) 收集矿井所在地的气象数据和河流水文地质资料, 并查明地表水体的分布、水量的补给、排泄条件;

(2) 通过探水钻孔和水文观测孔, 观测各种地下水源的水位、水压和水量变化, 分析水质, 查明矿井水的来源及其补给关系;

(3) 对矿井的涌水量和其季节变化规律进行观测, 建立图表分析机制和数据处理模型。

3) 探水。在井下安全工作中, 在接近工作面采空积水区或接近未封闭又可能突水的钻孔时, 必须探放水。由于井下生产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勘探手段和客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使得无法对井下情况做到了如指掌, 因此必然会存在着很多无法判断会否发生水害的区域, 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因此在采掘施工的过程中, 遇到了疑问区要采取相应的探水措施, 使用超前钻探技术, 提前探明水源位置、水压、水量及其与开采煤层的距离, 以了解清楚地质和水患的情况, 方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患于未然, 防治水害。

4) 疏放水。对水害的源头进行详细的检测和探查之后, 可以根据不同的水源采取对应的疏放水解决办法, 对于影响煤井安全生产的水源进行疏放是防治井下水害的最积极、最有效的措施, 能够直接消除水害的根源, 治标又治本。

5) 截水。在对水害源头有一个较为系统、清晰的调查结果之后, 假如不适合采取疏放水措施, 比如现场的条件不允许疏放水或者虽能放水但不合理时, 可以适当利用阻隔水源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水患。防水墙、防水闸门、防水煤 (岩) 柱等设施能够有效地永久或临时性地截住水源, 使得工作面与涌水区隔离开来, 避免使局部地区涌水影响到采煤工作的正常进行。设立防水隔离煤柱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防治水措施。在煤层与含水层或含水带的接触地段, 预留一定宽度的煤层不采, 使工作面与地下水源保持一定距离, 这种预留不采的煤层, 称为防水隔离煤柱, 井下留设防水隔离煤柱, 可以阻止地下水涌入矿井, 同时还可以防止瓦斯与火灾事故漫延。

6) 注浆堵水。通过钻孔把堵水材料压入地层的裂隙、溶洞或断层破碎带, 利用浆液本身的材料特性, 填补空隙和坑洞, 以堵住涌水道防治水源与工作面接触。注浆堵水直接封锁了水源涌水的渠道, 因而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是防止矿井涌水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 注浆堵水技术受到煤矿安全工作者的欢迎, 这项技术应用于矿山已有上百年历史。自从传入中国以来, 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注浆技术日新月异, 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情景。国内的注浆防水技术已经逐步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 结论

通过对煤矿井下水害的特征分析, 就可以总结出防治水的经验, 然后再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 那么安全开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隋旺华.矿井水害防治关键技术及防治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 2009 (1) .

[2]张晓俊.浅谈煤矿井下水害防治措施[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0 (7) .

篇7:煤矿井下黄土充填采煤措施分析

关键词:煤矿;黄土填充;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70-01

一、何为黄土充填采煤法

黄土充填采煤法一般包括三个内容:反运输,充填采煤,无煤柱充填采煤。

(一)反运输工艺

发运输工艺是指将黄土运输到投料井口投放,再将其运输到采煤工作面的副巷口,经副巷口运送到工作面后方的刮板输送机,最后对全程进行下料。

(二)充填采煤工艺

充填采煤工艺是指对采煤区进行割煤的同时将后面的液压支架前探梁从割煤处伸出来进行支护;等一刀煤完成后,将前探梁收回,液压支架前移,使之留出充分的填充空间,这样子采煤与充填同步进行到下一刀,如此往复。

(三)无煤柱充填采煤工艺

无煤柱充填采煤工艺是用于进行沿空留巷工作的。在对采煤区充填时,同时进行沿空留巷,留出的巷道是用于作为下个采矿区的巷道的。

其中黄土填充采矿从地表到井下运输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要想做到井下黄土填充采煤,则必须合理设计黄土填充地表到井下的运输系统。由于表面黄土容易受到大气降水等一些自然想象的影响,以及运输过程中胶带输送机容易被黄土粘到一起,加上黄土中很容易有大块物体参杂进去,使得运输设备堵塞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通常有如下两个运输方案:投料管运输与风井胶带运输。(1)投料管运输。投料管运输是指用装载机进行取土,筛分,然后再用胶带式输送机运输,再打两个孔作为通风孔,进而将黄土送到井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成本低,便于日常维护,而缺点便是前期的投入量比较大,对施工要求的精确度较高。(2)风井胶带运输。风井胶带运输是指先用装载机取土,然后筛分,用胶带式输送机输送,再用进风井布设胶带输送机将黄土送至井下。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前期投入少,缺点是运行时成本高,常需要日常维护,由于需要风,因此受天气影响。通过对两个方案的比较和权衡,一般采用方案一比较可行。

二、黄土充填法相对于传统的采煤法有何优势

黄土充填采煤法非常实用,它不仅有利于充分采煤,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能够改善地表环境,使环境不至于因为采煤而变得更加恶化。现如今该种方法越来越受到了各煤矿厂的青睐,用于很多大型煤矿厂。总结起来黄土填充采煤法有如下优势:

(一)开采规模大,提高煤矿利用率,资源回收率

传统的开采煤矿方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每次的开采规模都不宜过大,这样不仅耗时,而且费力,煤矿的利用率很低,极大程度影响了煤炭企业的效益。而黄土填充采煤法不受任何因素影响,它无需永久煤柱,使煤炭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企业可以大规模大面积的开采煤矿,使煤矿的利用率达到最大,资源回收率达到最高。

(二)将成本降到最低

填充物质采用黄土,就地取材,可想而知成本相对于用其他物质进行填充来得要少很多。成本降低了,自然煤炭企业的效益也就升高了,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渴望看到的。像煤炭企业这种大工程,效益的提高率就不止是一点点了,上升一个百分点都是很可观的数字。

(三)改善地表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煤矿区的地表多为黄土丘陵与沟壑,地表多起伏不平,土地贫瘠,植物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非常恶化。并且传统方法中随着煤矿的开采,会导致地表环境更加恶化,地表塌陷严重。黄土填充法不仅不会恶化生态环境,还会使得环境得到改善,减少地面塌陷问题,从而减轻了地表塌陷破坏建筑和耕田。很多煤矿企业通过黄土填充采煤法都改善了地表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总结

煤矿产业自古以来都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个"重头戏",我过是产煤大国,但由于能源的逐渐减少,煤炭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一种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采矿技术,黄土填充采矿技术具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对于它的产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煤炭企业从此变得更加辉煌夺目,为我国的经济与能源实力的提高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在煤矿企业中大力推广黄土填充采煤法,减轻采矿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将煤矿资源的开发达到最大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看到黄土填充采煤法在煤炭企业中大展伸手,为我国煤炭事业带来一个又一个福音。

参考文献:

[1]甘平,宋良泉.浅议充填采煤原理及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

[2]惠功领.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J].煤炭工程,2010,2

[3]许家林,赖文奇,钱鸣高.中国煤矿充填开采的发展前景与技术途径探讨[A].第八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论文集[C],2004

[4]杨根贵.黄土充填开采从地表至井下运输系统的设计[J].山西焦煤科技,2007,12

篇8:浅谈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技术措施

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 如钻眼作业、炸药爆破、掘进机及采煤机作业、顶板管理、装载及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其中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锚喷作业地点产尘量占10%~15%;运输通风巷道产尘量占5%~10%;其他作业地点占2%~5%。矿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矿尘污染工作场所, 危害人体健康, 引起尘肺病, 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 加速机械磨损, 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 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技术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粉尘的产生量, 降低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以防止粉尘对人体、煤矿等产生危害的措施。根据我国煤矿积累的丰富防尘经验, 大体上将综合防尘技术措施分为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净化风流、个体防护及一些特殊的除尘、降尘措施。

1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技术措施

1.1 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的作用是稀释并排出煤矿井下空气中的粉尘。通风除尘是稀释和排出作业地点悬浮粉尘, 防止其过量积聚, 防止作业地点粉尘浓度超限的有效措施。

排出井巷中的浮尘要有一定的风速, 把能使呼吸性粉尘 (≤5μm) 保持悬浮并随风流运动而排出的最低风速称为最低排尘风速, 把能最大限度排除浮尘而又不致使落尘二次飞扬的风速称为最优排尘风速。《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最高容许风速为4m/s。一般说来, 掘进工作面的最优风速为0.4~0.7m/s, 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为1.5~2.5m/s。

1.2 湿式作业

湿式作业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 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粉尘的方法。一般煤矿应用广泛, 目前较为成熟的经验是采取湿式凿岩为主, 配合喷雾洒水、水封爆破和水泡泥以及煤层注水等防尘措施。

1.2.1 湿式凿岩 (钻眼)

湿式凿岩 (钻眼) 是一种湿式作业的方法, 它是指在凿岩和打钻过程中, 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凿岩机送入正在钻进的钻孔孔底, 湿润并冲洗和排出产生的矿尘, 降尘率一般可达90%以上。采取湿式凿岩 (钻眼) 能有效降低掘进工作面的产尘量。

1.2.2 洒水及喷雾洒水

洒水降尘是用水湿润沉积于煤堆、岩堆、巷道周壁、支架等处的矿尘。煤矿井下洒水可采用人工洒水或喷雾器洒水。对于生产强度高, 产尘量大的设备和地点, 还可设自动洒水装置。

喷雾洒水是将压力水通过喷雾器 (喷嘴) , 在旋转或 (及) 冲击的作用下, 使水流雾化成细微的水滴喷射于空气中。研究表明, 在掘进机采用低压洒水, 降尘率为43%~78%, 而采用高压喷雾时达到75%~95%;炮掘工作面采用低压洒水, 降尘率为51%, 高压喷雾达72%, 且对微细粉尘的抑制效果明显。

(1) 采煤机喷雾洒水

采煤机的喷雾系统分为内喷雾和外喷雾两种方式。采用内喷雾时, 水由安装在截割滚筒上的喷嘴直接向截齿的切割点喷射, 形成“湿式截割”;采用外喷雾时, 水由安装在截割部的固定水箱上、摇臂上或挡煤板上的喷嘴喷出, 形成水雾覆盖尘源, 从而使粉尘湿润沉降。

(2) 综放工作面喷雾洒水

综放工作面具有尘源多、产尘强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了有效地降低产尘量除了实施煤层注水和采用低位放顶煤支架外, 还要对产尘点进行广泛的喷雾洒水。综放工作面产尘点主要有放煤口、支架之间、转载点、破碎机出口、煤仓、溜煤眼及运输过程等处产生的粉尘, 对以上产尘点实施喷雾洒水。

(3) 掘进机喷雾洒水

掘进机喷雾分为内喷雾和外喷雾两种。较好的内外喷雾系统可使空气中含尘量减少85%~95%。掘进机的外喷雾采用高压喷雾时, 喷雾水压控制在10~15MPa范围内, 除尘效率可达75%~95%。

1.3 水炮泥与水封爆破

1.3.1 水炮泥

即用一个或几个盛水的塑料袋放在炮眼内, 爆破时使水分散, 起到降尘作用。水炮泥在炮眼内的装填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炮眼底装炸药, 其后装水炮泥, 最后是粘土炮泥;另一种是炮眼底装一个水炮泥, 其后装炸药, 再装一个水炮泥, 最后是粘土炮泥。后者使用效果较好。

1.3.2 水封爆破

水封爆破是指借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压力将水压入煤层使之湿润的一种降尘方法。水近似不可压缩, 爆破时, 不仅可以渗入煤层, 有助于提高爆破效果, 而且水的汽化更能起到降尘作用。炮眼内的炸药先用炮泥堵好, 在内部炮泥与眼口炮泥之间, 插入细注水管注水, 注满后抽出细注水管并将炮泥上的小孔堵塞。使用的水压应不致冲毁炸药或炮泥。

1.4 净化风流

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 将矿尘捕获的安全技术措施。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水幕和湿式除尘装置。

1.4.1 水幕净化风流

水幕是在敷设于巷道顶部或两帮的水管上间隔地安上数个喷雾器喷雾形成的。喷雾器的布置应以水幕布满巷道断面尽可能靠近尘源为原则。水幕控制的方式可根据巷道条件, 选用光电式、触控式或各种机械传动的控制方式, 净化水幕的安设位置一般为:

(1) 巷道中产尘源净化水幕, 安设在尘源下风侧5m~10m巷道内;

(2) 掘进回风流净化水幕, 安设在距工作面30m~50m巷道内。

(3) 采煤回风流净化水幕, 安设在距工作面回风口10m~20m回风巷内。

(4) 采区入风流净化水幕, 安设在风流分叉口支流内侧20m~50m巷道内;

(5) 矿井总入风流净化水幕, 安设在距井口20m~100m巷道内。

1.4.2 湿式除尘装置

除尘装置 (或除尘器) 是指把风流或空气中含有的固体粒子分离并捕集起来的装置, 根据是否利用水或其他液体, 除尘装置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 煤矿一般采用湿式除尘装置。

1.5 个体防护

煤矿各生产环节, 尽管采取了多项防尘措施, 但也难以使各作业地点粉尘浓度达到卫生标准, 有些作业环节的粉尘浓度甚至严重超标, 所以, 个体防护是综合防尘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戴防尘面具以减少人体吸入粉尘的最后一道措施。防尘面具的作用是将含尘空气中的粉尘通过过滤材料过滤, 使人体吸入洁净的空气, 防止空气中的粉尘进入呼吸系统, 从而避免接尘人员受到粉尘的危害。目前的防尘面具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大类。一般说来, 氧气含量大于18%、粉尘毒害性及产尘量不大的工作场所可使用过滤式防尘面具, 而氧气含量小于18%、粉尘毒害性大或产尘量大的作业场所可使用隔离式防尘面具。

个体防护的防尘用具主要包括:防尘面罩、防尘帽、防尘呼吸器、防尘口罩等, 其目的是使佩戴者既能呼吸净化后的洁净空气, 又不影响正常操作。

2 结束语

煤矿综合防尘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防止粉尘对人体、煤矿等产生危害的措施。煤矿综合防尘措施的应用涉及到钻眼作业、炸药爆破、掘进机及采煤机作业、顶板管理、装载及运输等各个环节, 只有在以上各个环节落实好防尘措施, 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井下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降低煤矿职业病, 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从而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国枢, 主编.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胡卫民, 主编.矿井通风与安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3]宁尚根, 主编.矿井通风与安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

篇9:富民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措施

关键词: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事故原因及控制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带动着煤矿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其中的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能够提升生产的质量。我国的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主要是利用皮带进行运输,这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率,但是其井下运输系统也在管理和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事故发生的原因,来进行控制措施的探讨。

1.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出现事故的原因

通过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实际的运行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出现事故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下面就具体进行分析。

1.1在井下运輸系统管理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首先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中在进行系统管理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工作人员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一般是皮带运输系统的管理方面松懈,在思想和意识上没有认真落实安全第一和生产第二的思想,有时候甚至是在实际的管理中违反相关的规章制度,导致一些生产安全违规行为的出现,影响井下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操作。

1.2对运输系统进行维修的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素质

在煤矿皮带井下运输系统中,进行维修和护理的工作人员自身缺少必要的专业素养,他们自身的文化程度就高低有别,一些专业的维修技术还不能完全掌握,这些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这样在进行设备维修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责任心也不强,最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3专业人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在井下运输系统运行过程中,值班人员在管理上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值班人员经常被冒名顶替,尤其是一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操作人员,他们本身的责任就比较重大,让别人冒名顶替,尤其是让新进人员进行值班,没有考虑到他们的专业技能还不够熟练的问题,以及这些人员在上岗工作的时候还没有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让这些人员进行顶替值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4经常调换岗位操作人员

在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就是运输系统实际操作人员经常进行调换岗位的行为,这些岗位调整的行为没有考虑到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在不考虑用工的因素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老弱病残人员纳入实际的操作岗位上的现象,这些行为都是引起安全事故的一些影响因素。

1.5井下运输系统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除了一些人员上的因素之外,煤矿井下运输系统还存在的问题就是设备的更新。许多运输系统还未能达到设备整体更新的程度,许多设备已经出现了老化现象,但是还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操作,这些设备上的隐患容易导致整个井下运输系统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2.控制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事故的措施

2.1加强质量管理标准化,规范用工制度

为了减少和避免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在运行过程出现安全事故,首先应该加强质量管理标准化,这样才能保证煤矿企业在生产时的安全性,其次应该严格规范用工制度,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保证项目的质量,按照发展的目标进行标准质量的生产。质量的标准化主要是体现在工程的设计环节、操作环节、维修等环节,加强技术操作人员的技能,从思想意识到技术维修各方面都重视质量的标准化。

2.2加强对系统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为了使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的操作人员能够熟练进行业务,应该对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主要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必要的竞争机制,这样能够使员工通过竞争来上岗工作,按照岗位制度进行员工管理,并且按照岗位所需的技能进行工资分配,这样能够带动员工进行自主学习;二是定期组织工作人员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技术检验,对于比赛胜利的员工予以物质奖励,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使员工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作业;三是进行外培与内培相结合、内培为主,重点与业余培训相结合、重点培训为主,以及新岗位、新工人、新技术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对员工进行强化培训,以此来不断地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减少工作时出现的安全隐患。

2.3对系统操作进行管理监督与检查

除了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进行人员的培训以及加强生产的质量之外,还应该对整个系统操作进行严格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这样才能够减少违章蛮干以及麻痹侥幸等心理现象的产生。具体的监督管理方式有:加强对生产安全的监督管理和制约机制,这样能够在煤矿工程中设置相关的管理监督部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监督井下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样能够根据制度严格规定员工的工作职责,在员工当中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这样能够使员工明确了解各自的责任,在工作中树立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激励机制,这样能够及时激励员工认真工作,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员工进行督促和检验,使员工能够有工作紧张感,严格进行安全作业。

2.4及时对系统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

为了加强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应该要及时对系统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要对使用设备的人员进行责任制落实,让员工谨记安全责任;在实际的工作中,煤矿企业可以采用包机制,认真做到定机、定人、凭借证件上岗工作,这样能够在员工当中执行岗位制度,并要求员工按照规定进行设备操作;工作中要对设备交接班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认真做好交接班时设备的运行记录。对于设备本身,工作人员要设计好设备的安装以及改造等环节的工作,认真选好设备的型号,并进行购买,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这样避免和减少设备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3.结语

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直接影响到整个煤矿事业的生产。因此企业应该十分重视煤矿的井下运输系统,使其能够正常运行起来,并能够保证生产质量,对于一些安全隐患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为整个工程项目做好基础保证。

参考文献:

[1]宋修通,王军,刘建伟.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12.

[2]祝军.里伍铜矿井下运输系统改造方案优化选择[J].采矿技术,2010.

上一篇:驰骋的初中作文1000字下一篇:关于生产一线员工保底工资制度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