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空间说说素材

2024-05-05

成长的空间说说素材(共9篇)

篇1:成长的空间说说素材

1.我不怕长大,我只怕长成自己最瞧不起的那种人。

2.这个江湖寂寞如雪,少年还未长大,就已经苍老。。

3.童年的时候我们总喜欢疯疯癫癫的笑,可是长大了却怎么也笑不起来,怀恋童年

4.我们总是在长大,有一些委屈从说不得,到不必说

5.每一个渐渐长大的小孩,如果大人爱他,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

6.长大是人生必经的伤口,成熟是人生愈合的疤痕。

7.将来,我孩子长大了,如果他看到老人跌倒不去扶,我就一耳光抽死他!

8.我们都已长大,却总是会怀念小时候的自己,焕然间明白了过去的日子越显得珍贵!

9.女孩因为爱上一个人而长大,男孩会因为失去一个人而长大。

10.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长大之后仍然是个艺术家。

11.失去,不一定再拥有,转身拥抱,不一定最软弱。

12.儿时,长大是一种常做的梦。二十了,发现儿时就是一场梦。

13.有两种长大的方式,一种是明白了,一种是忘记了你所明白不了的,那么就心中了无牵挂。

14.我们慢慢的长大,心里不原说出的话越来越多!后羿小时候,多么快乐幸福!

15.梦想告诉你,你应该有一颗童心;生活告诉你,你应该长大了。

篇2:成长的空间说说素材

2.我看着寂寞长大,终于还是爱上了它

3.小时候努力的想长大,想要更多的自由;长大后拼命的拒绝长大,拒绝沉重的责任。

4.都说人是慢慢长大的,其实不是,我觉得人是一瞬间长大的。

5.我知道了,越长大越孤单,他们都不理解我,但我不需要他们的理解,我早已习惯孤单。

6.总有一天要勇敢长大,抬头看着刺目的阳光,合上书页忘记美好的童话。

7.当初心心念念非弄到手不可的东西,现在已经不想要了,那么,也许就是长大了。

8.你以为这样我就会后退么,你看错人了,我从小就是在粪桶里长大的。

9.每个人都会累,没人能为你承担所有伤悲,人总有一段时间要学会自己长大

10.你长大了是不是,轮着你教训老子,安排老子的事情了是不是

11.我听见悲伤在说话λ说孩子你一定会长大。

12.小时候他就觉得他能拯救世界,长大后才发现整个世界都拯救不了他。

篇3:微素材:构筑分享式的读写空间

写作作为一种个体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是作者思想、文化、知识等综合素养的体现, 学生写作时捉襟见肘, 可能是受制于个体的思想认识水平, 也可能是缺乏生活、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课业负担沉重的高三学生来说, 仅靠几节作文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笔者尝试采用的是化整为零的办法, 每天在黑板的固定位置提供一则“微素材”, 上课用三五分钟的时间交流点拨, 引导学生课后延伸写作和拓展阅读, 开辟一个开放性的立体读写空间。

一、分享积累, 以微素材为媒介唤醒和引爆学生的思维

所谓“微素材”, 这里指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来积累的言约意丰的句子。句子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不要加以限制。可以是叙述类的, 如:

武汉大学动物实验室中心有“慰灵碑”, 以“献给为人类健康而献身的实验动物”。

2003 年起, 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 包括乞丐和拾荒者。

也可以是有思想高度或有思辨性的议论性句子, 如:

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 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 (村上春树)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都与我有关。 (鲁迅)

世界上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 (马丁·路德·金)

还可以是感性、富有诗意的句子。如:

拿破仑曾说, 哪怕蒙上他的眼睛, 凭着嗅觉他也可以回到他的故乡科西嘉岛。

天凉了, 读杜甫吧! (潘向黎)

你在西班牙感到孤独吗?我也是。 (堂吉诃德)

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 我还爱着。 (海子)

每天一句, 由教师或学生轮流提供, 每天一早让学生事先抄写在黑板固定位置, 保留一天。这些句子内容高度浓缩, 富有启发性, 极易给沉陷在题海中的高三学生形成强烈的思想冲击, 所以, 上课三五分钟的交流,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引导大家分享积累, 更要抓住契机, 让微素材引爆学生的思维, 唤醒他们的心灵, 激发出生生交流的热望, 引导他们对材料内涵进行深度开发或多角度的审视。如上述村上春树的句子, 交流时学生基本上能说出“高墙”和“鸡蛋”的寓意, 以及我“站在鸡蛋一边”的原因, 教师还可进一步启发, 我们是“鸡蛋”还是“高墙”?我们的角色会变化吗?高墙又是谁造就的呢?站在“鸡蛋”一边除了同情弱者, 还有什么作用?受制于时间, 课堂上的碰撞往往难以深入, 这一环节重在抛出一个“议题”, 启发他们深入思考的方向,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2]微素材作为课内探讨的由头、读写练习的起点, 是整个读写活动的媒介, 是教师呼唤学生心灵, 点爆学生思维那根引线, 其最大的功能即是“诱导”和“唤醒”。

此外, 这些句子的表达多富于智慧和个性, 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触发他们的灵感。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语理的揣摩, 还可以增强他们语言感觉的灵敏度和感受力, 对学生写作语言的雕塑甚至思维缜密的锤炼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发微抉隐, 在超越竞争的和谐情境中生成和传递智慧

课堂上“诱导”和“唤醒”出来的思想的火花, 是零星的, 转瞬即逝的, 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助燃, 让“微光”迁延不熄呢?黎锦熙先生曾提出“作文教学三原则”, 其中一个便是“日札优于作文”[3], “日札”就是指日常随机的片段写作, 是一种微写作的形式, 受此启发, 笔者要求学生一周围绕微素材写两则札记。可以没有标题, 可以不求文章的完整, 内容上可以入乎其内, 不蔓不枝, 深入挖掘, 也可以出乎其外, 旁逸斜出, 多向勾连。如下面两则对微素材的札记。

微素材1:所谓的慈善捐助, 最后成了一个悲惨的消费超市:一方赤裸地展示肉体的屈辱, 拼命揭露心灵的伤疤, 另一方则在不断提高的心理底线上, 精心地挑选着足够悲惨的商品。 (云朵、祁雪峰《野蛮粗暴的慈善可以休矣》)

札记1:越来越多的慈善活动的出现, 恰恰反映了我们社会缺少一种东西———真正的慈善。我认为善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 就算有所宣传也只是为了激发更多人内心的善, 而不是刻意包装后的作秀。记得初中时, 老师让我们回去看“感动中国的人物”的颁奖典礼, 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一群和我们一般大的孩子, 都是历经苦难的, 或贫困, 或双亲亡故。舞台上孩子接受采访时都泣不成声, 台下观众则从头哭到尾。虽说那些孩子真是好样的, 够坚强, 但我们以这种形式再去揭开他们的伤疤, 并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的伤害, 甚至是对孩子尊严的一种践踏?

微素材2:今晨我坐在窗前/ 看到世界像一位过客/ 在我面前驻足片刻/ 点点头便离开了 (泰戈尔《飞鸟集》)

札记2:这是《飞鸟集》中我最喜欢的一首。其实你在平时遇到的每一件东西, 都是一个世界, 无论它有无生命。自然万物, 从一粒尘土到人到参天大树, 对其自身便自成一个世界, 然后无数的小世界构成了我们的大千世界。偶尔匆匆掠过的那一下, 也许就是两个世界在各自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相交, 由此看来, 我们与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值得铭记的, 也许微不足道, 也许理不清, 却意义非凡。

这种札记形式自由, 摆脱了种种束缚, 写作的过程也就成为释放情感与迸发思想的过程, 更有利于学生在自由愉悦的状态中消化吸收素材的养分, 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如何让思想的微光彼此照耀甚至聚成智慧的火光呢?笔者采用的是跟帖式的互评。交换方式是自由的, 不完全是一对一, 笔者鼓励学生一对多地进行交换, 可以若干人评析一则札记, 也可以一人点评若干同学的札记。为了分享和交流的写作, 学生会更用心思, 暗地里攒足了劲表现自己的实力, 一篇有见地的札记, 往往会赢得同学的再评, 甚至三评、四评, 同学们也往往以被较多同学跟帖而有成就感。学生会认真读同伴的文字, 进而展示自己的观点, 最后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互评的文字, 少则一二百字, 多则洋洋千余字, 效果远甚于教师例行公事般的批阅和套路式的评语。这种互评的本质, 就是在和谐情境中超越了竞争, 让智慧共同流淌的一种合作。下面是对摘自于王小波《知识分子的不幸》中的微素材的札记和跟帖式的评论。

微素材3:我也有一个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而且我也有答案, 自以为经得起全球知识分子的质疑, 那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札记3:知识分子生错年代, 加上自身固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只能走向灭亡。这里所谓“年代”, 或许就是政治或伦理上的束缚。政治和科学似乎不能共存, 伟大的科学成就有时与人们长久以来的认识相悖, 如哥白尼和布鲁诺, 结果布鲁诺被烧死了, 科学被迫服务政治。而现在为了社会发展, 政治屈身于科学求发展, 政治主动服务科学。但如果科学界又出了一位哥白尼呢?但愿不要被烧死!

跟帖再评:你的观点太悲观了。我总认为, 既然人生是自己的, 人生的价值就是自己赋予的, 一个有着科学信念的科学家, 会无怨无悔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人无法选择生活的年代, 但可以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 那么即便被烧死, 其人生也是有意义的。在如今, 如果有一位科学家站出来, 提出的思想与人们长久以来的认识不同, 虽不会被烧死, 被口诛笔伐肯定是免不了的。也许, 这不完全是时代的因素, 这还是人性的悲哀, 因为人类总是不愿意相信那些自己不了解的或是自己恐惧的东西。

从上面摘录的内容来看, 学生对微素材的观点也许不尽相同, 有些在认识上也许还很肤浅, 甚至有失偏颇, 但其最大的意义在读写的过程之中。无论是咀嚼素材, 选择角度写札记, 还是读同学的札记, 再评同学的札记, 抑或读同学对自己札记的评论, 这都是同学们思考、比较、借鉴、体悟的过程。学生的层次和水平的确是有差距的, 这种差异性恰恰体现了对话的意义和价值, 差异较大的对话, 必然会引起稍弱一方的反思, 他会在点评较好札记的过程中反思, 也会在阅读同学对自己札记评价的过程中反思, 内省和深思的习惯, 恰恰是促进学生思想成长、心灵成熟的重要途径;层次相当同学之间的对话, 则可以在审视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达的过程中收获萧伯纳所说的“两个思想”的快乐。所以课后的这种动态的互评交流的过程, 正是学生思想成长的记录, 是学生认识水平提升的最好见证。

一切学习本质上是自我学习, 生成的东西才能真正拥有, 内心长出来、碰撞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有效的。札记虽然只是片段写作, 但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 是被激活了的半成品, 可以成为学生笔底随意调遣的写作材料, 说到底, 这些札记是为自己建立了一个丰富的素材库, 这是指令性的正式作文不可能有的结果。

三、以写促读, 在循环推进的情境中建构良性的学习机制

微素材, 除了其内容和语言形式, 其实它背后还站着“一个人”———材料的作者, 往往还关涉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材料的出处。教师如果能适时点拨, 由言及人, 由言及文, 由言及书, 即能推动学生主动拓展阅读和积累。如“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是索尔仁尼琴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 介绍这则材料时, 笔者顺带介绍了这位被誉为“俄罗斯良心”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对集权统治的勇气和可贵的独立人格, 推荐阅读杨耕深的文章《有一种良知叫索尔仁尼琴》。学生读了这篇文章后, 会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也对索尔仁尼琴其人有了崇敬之心, 于是又有部分学生去寻找了索尔仁尼琴的作品阅读, 延伸阅读大大拓展了学生阅读维度;再如“遗忘是比蹂躏、比戕害、比死亡更深的痛”一句, 是笔者在徐迅雷的《那肋骨点燃的火把》一文中读到的句子, 这篇文章是纪念“一个时代的杰出思想家”顾准的, 笔者介绍这句话时, 也向学生推荐了这篇文章, 一些学生读了这篇文章后还对顾准其人产生了兴趣, 于是, 有学生围绕顾准搜集了大量的材料, 也有同学对徐迅雷的杂文风格产生了兴趣, 找来了收录这篇文章的杂文集《这个世界的魂》, 并且向同学推荐, 一时班上掀起了读徐迅雷杂文的小热潮。

作家毕飞宇说过, “写作是阅读的儿子”, 主动阅读为写作提供了活泼的源头, 那么, 在这样一个有着丰富集体记忆的阅读情境之中, 会不会出现班级作文同质化的倾向?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忧虑, 但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 学生在素材的使用上的确会有撞车现象, 但角度或观点或使用材料的方式往往各不相同。因为微素材只是一个聚焦平台, 并不是训练目的, 在微素材的催化作用下, 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积累思想, 积累方法, 积累语言, 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行为。在写作层面, 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面貌也发生了变化, 套话空话少了, 暴力表达少了, 选材丰富多样, 语言也灵动活泼了, 令人惊喜的是, 每次习作不乏有个性特色的优秀之作, 正如只有在高原上才会出现高峰一样, 也只有在良好的读写环境中才会持续涌现出写作高手。更为重要的是, 当阅读已不再是任务, 其实阅读本身即有了更丰富的意义, 不只是为了积累素材, 更是提升自身生命内涵的一种需要。

学习机制就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同化和顺应, 课内点拨, 课外习得, 从语言切入, 由读到写, 再到读, 循环式的读写训练, 这种分享互助式的学习机制, 把学生的读写活动融汇成一个有交互作用的动态的“场”, 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助分享的读写循环的和谐生态。帕尔默曾指出:优秀的教学中唯一的主体, 不是教师, 也不是学生, 而是“伟大事物”[4]。在这个“场”里, 弥漫着人人积极思维, 努力表达, 主动吸纳交流的氛围, 形成了班级独特的文化风景, 或许这就是帕尔默所说的“伟大事物”吧!

注释

1[1]张中行.作文杂谈[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2[2]外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3]黎锦熙.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案[J].国文月刊, 1947 (12) .

篇4:微素材:构筑分享式的读写空间

写作作为一种个体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是作者思想、文化、知识等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写作时捉襟见肘,可能是受制于个体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可能是缺乏生活、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课业负担沉重的高三学生来说,仅靠几节作文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笔者尝试采用的是化整为零的办法,每天在黑板的固定位置提供一则“微素材”,上课用三五分钟的时间交流点拨,引导学生课后延伸写作和拓展阅读,开辟一个开放性的立体读写空间。

一、分享积累,以微素材为媒介唤醒和引爆学生的思维

所谓“微素材”,这里指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来积累的言约意丰的句子。句子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要加以限制。可以是叙述类的,如:

武汉大学动物实验室中心有“慰灵碑”,以“献给为人类健康而献身的实验动物”。

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

也可以是有思想高度或有思辨性的议论性句子,如:

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村上春树)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

世界上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马丁·路德·金)

还可以是感性、富有诗意的句子。如:

拿破仑曾说,哪怕蒙上他的眼睛,凭着嗅觉他也可以回到他的故乡科西嘉岛。

天凉了,读杜甫吧!(潘向黎)

你在西班牙感到孤独吗?我也是。(堂吉诃德)

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我还爱着。(海子)

每天一句,由教师或学生轮流提供,每天一早让学生事先抄写在黑板固定位置,保留一天。这些句子内容高度浓缩,富有启发性,极易给沉陷在题海中的高三学生形成强烈的思想冲击,所以,上课三五分钟的交流,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引导大家分享积累,更要抓住契机,让微素材引爆学生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心灵,激发出生生交流的热望,引导他们对材料内涵进行深度开发或多角度的审视。如上述村上春树的句子,交流时学生基本上能说出“高墙”和“鸡蛋”的寓意,以及我“站在鸡蛋一边”的原因,教师还可进一步启发,我们是“鸡蛋”还是“高墙”?我们的角色会变化吗?高墙又是谁造就的呢?站在“鸡蛋”一边除了同情弱者,还有什么作用?受制于时间,课堂上的碰撞往往难以深入,这一环节重在抛出一个“议题”,启发他们深入思考的方向,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2]微素材作为课内探讨的由头、读写练习的起点,是整个读写活动的媒介,是教师呼唤学生心灵,点爆学生思维那根引线,其最大的功能即是“诱导”和“唤醒”。

此外,这些句子的表达多富于智慧和个性,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触发他们的灵感。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语理的揣摩,还可以增强他们语言感觉的灵敏度和感受力,对学生写作语言的雕塑甚至思维缜密的锤炼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发微抉隐,在超越竞争的和谐情境中生成和传递智慧

课堂上“诱导”和“唤醒”出来的思想的火花,是零星的,转瞬即逝的,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助燃,让“微光”迁延不熄呢?黎锦熙先生曾提出“作文教学三原则”,其中一个便是“日札优于作文”[3],“日札”就是指日常随机的片段写作,是一种微写作的形式,受此启发,笔者要求学生一周围绕微素材写两则札记。可以没有标题,可以不求文章的完整,内容上可以入乎其内,不蔓不枝,深入挖掘,也可以出乎其外,旁逸斜出,多向勾连。如下面两则对微素材的札记。

微素材1:所谓的慈善捐助,最后成了一个悲惨的消费超市:一方赤裸地展示肉体的屈辱,拼命揭露心灵的伤疤,另一方则在不断提高的心理底线上,精心地挑选着足够悲惨的商品。(云朵、祁雪峰《野蛮粗暴的慈善可以休矣》)

札记1:越来越多的慈善活动的出现,恰恰反映了我们社会缺少一种东西——真正的慈善。我认为善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就算有所宣传也只是为了激发更多人内心的善,而不是刻意包装后的作秀。记得初中时,老师让我们回去看“感动中国的人物”的颁奖典礼,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一群和我们一般大的孩子,都是历经苦难的,或贫困,或双亲亡故。舞台上孩子接受采访时都泣不成声,台下观众则从头哭到尾。虽说那些孩子真是好样的,够坚强,但我们以这种形式再去揭开他们的伤疤,并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的伤害,甚至是对孩子尊严的一种践踏?

微素材2:今晨我坐在窗前/看到世界像一位过客/在我面前驻足片刻/点点头便离开了(泰戈尔《飞鸟集》)

札记2:这是《飞鸟集》中我最喜欢的一首。其实你在平时遇到的每一件东西,都是一个世界,无论它有无生命。自然万物,从一粒尘土到人到参天大树,对其自身便自成一个世界,然后无数的小世界构成了我们的大千世界。偶尔匆匆掠过的那一下,也许就是两个世界在各自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相交,由此看来,我们与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值得铭记的,也许微不足道,也许理不清,却意义非凡。

这种札记形式自由,摆脱了种种束缚,写作的过程也就成为释放情感与迸发思想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在自由愉悦的状态中消化吸收素材的养分,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如何让思想的微光彼此照耀甚至聚成智慧的火光呢?笔者采用的是跟帖式的互评。交换方式是自由的,不完全是一对一,笔者鼓励学生一对多地进行交换,可以若干人评析一则札记,也可以一人点评若干同学的札记。为了分享和交流的写作,学生会更用心思,暗地里攒足了劲表现自己的实力,一篇有见地的札记,往往会赢得同学的再评,甚至三评、四评,同学们也往往以被较多同学跟帖而有成就感。学生会认真读同伴的文字,进而展示自己的观点,最后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互评的文字,少则一二百字,多则洋洋千余字,效果远甚于教师例行公事般的批阅和套路式的评语。这种互评的本质,就是在和谐情境中超越了竞争,让智慧共同流淌的一种合作。下面是对摘自于王小波《知识分子的不幸》中的微素材的札记和跟帖式的评论。

微素材3:我也有一个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而且我也有答案,自以为经得起全球知识分子的质疑,那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札记3:知识分子生错年代,加上自身固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只能走向灭亡。这里所谓“年代”,或许就是政治或伦理上的束缚。政治和科学似乎不能共存,伟大的科学成就有时与人们长久以来的认识相悖,如哥白尼和布鲁诺,结果布鲁诺被烧死了,科学被迫服务政治。而现在为了社会发展,政治屈身于科学求发展,政治主动服务科学。但如果科学界又出了一位哥白尼呢?但愿不要被烧死!

跟帖再评:你的观点太悲观了。我总认为,既然人生是自己的,人生的价值就是自己赋予的,一个有着科学信念的科学家,会无怨无悔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人无法选择生活的年代,但可以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那么即便被烧死,其人生也是有意义的。在如今,如果有一位科学家站出来,提出的思想与人们长久以来的认识不同,虽不会被烧死,被口诛笔伐肯定是免不了的。也许,这不完全是时代的因素,这还是人性的悲哀,因为人类总是不愿意相信那些自己不了解的或是自己恐惧的东西。

从上面摘录的内容来看,学生对微素材的观点也许不尽相同,有些在认识上也许还很肤浅,甚至有失偏颇,但其最大的意义在读写的过程之中。无论是咀嚼素材,选择角度写札记,还是读同学的札记,再评同学的札记,抑或读同学对自己札记的评论,这都是同学们思考、比较、借鉴、体悟的过程。学生的层次和水平的确是有差距的,这种差异性恰恰体现了对话的意义和价值,差异较大的对话,必然会引起稍弱一方的反思,他会在点评较好札记的过程中反思,也会在阅读同学对自己札记评价的过程中反思,内省和深思的习惯,恰恰是促进学生思想成长、心灵成熟的重要途径;层次相当同学之间的对话,则可以在审视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达的过程中收获萧伯纳所说的“两个思想”的快乐。所以课后的这种动态的互评交流的过程,正是学生思想成长的记录,是学生认识水平提升的最好见证。

一切学习本质上是自我学习,生成的东西才能真正拥有,内心长出来、碰撞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有效的。札记虽然只是片段写作,但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是被激活了的半成品,可以成为学生笔底随意调遣的写作材料,说到底,这些札记是为自己建立了一个丰富的素材库,这是指令性的正式作文不可能有的结果。

三、以写促读,在循环推进的情境中建构良性的学习机制

微素材,除了其内容和语言形式,其实它背后还站着“一个人”——材料的作者,往往还关涉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材料的出处。教师如果能适时点拨,由言及人,由言及文,由言及书,即能推动学生主动拓展阅读和积累。如“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是索尔仁尼琴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介绍这则材料时,笔者顺带介绍了这位被誉为“俄罗斯良心”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对集权统治的勇气和可贵的独立人格,推荐阅读杨耕深的文章《有一种良知叫索尔仁尼琴》。学生读了这篇文章后,会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对索尔仁尼琴其人有了崇敬之心,于是又有部分学生去寻找了索尔仁尼琴的作品阅读,延伸阅读大大拓展了学生阅读维度;再如“遗忘是比蹂躏、比戕害、比死亡更深的痛”一句,是笔者在徐迅雷的《那肋骨点燃的火把》一文中读到的句子,这篇文章是纪念“一个时代的杰出思想家”顾准的,笔者介绍这句话时,也向学生推荐了这篇文章,一些学生读了这篇文章后还对顾准其人产生了兴趣,于是,有学生围绕顾准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也有同学对徐迅雷的杂文风格产生了兴趣,找来了收录这篇文章的杂文集《这个世界的魂》,并且向同学推荐,一时班上掀起了读徐迅雷杂文的小热潮。

作家毕飞宇说过,“写作是阅读的儿子”,主动阅读为写作提供了活泼的源头,那么,在这样一个有着丰富集体记忆的阅读情境之中,会不会出现班级作文同质化的倾向?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忧虑,但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学生在素材的使用上的确会有撞车现象,但角度或观点或使用材料的方式往往各不相同。因为微素材只是一个聚焦平台,并不是训练目的,在微素材的催化作用下,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积累思想,积累方法,积累语言,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行为。在写作层面,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面貌也发生了变化,套话空话少了,暴力表达少了,选材丰富多样,语言也灵动活泼了,令人惊喜的是,每次习作不乏有个性特色的优秀之作,正如只有在高原上才会出现高峰一样,也只有在良好的读写环境中才会持续涌现出写作高手。更为重要的是,当阅读已不再是任务,其实阅读本身即有了更丰富的意义,不只是为了积累素材,更是提升自身生命内涵的一种需要。

学习机制就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同化和顺应,课内点拨,课外习得,从语言切入,由读到写,再到读,循环式的读写训练,这种分享互助式的学习机制,把学生的读写活动融汇成一个有交互作用的动态的“场”,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助分享的读写循环的和谐生态。帕尔默曾指出:优秀的教学中唯一的主体,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伟大事物”[4]。在这个“场”里,弥漫着人人积极思维,努力表达,主动吸纳交流的氛围,形成了班级独特的文化风景,或许这就是帕尔默所说的“伟大事物”吧!

注释:

[1]张中行.作文杂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外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黎锦熙.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案[J].国文月刊,1947(12).

[4]帕尔默.教学勇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篇5:空间说说搞笑的素材

2、如果以后只有一口稀饭了,你先喝,喝完了,我再把碗舔干净。

3、请记住我是一个高冷的人,请不要被我时常的疯癫所迷惑。

4、别随便嫌一个女生幼稚,她要是不喜欢你,比你妈都成熟。

5、人生在世,先被别人笑笑,再去笑笑别人,然后就含笑九泉了。

6、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7、我一发怒,冬天就到了;冬天一发怒,我就变成秋裤男了。

8、女人不花,除非不来大姨妈,男人不色,除非他来大姨妈。

9、像你这种人,在我导演的连续剧里,我最多能让你活两集。

10、别以为比我年轻你就能多蹦跶几天,棺材装的是死人不是老人!

11、单身并不难,难的是应付那些千方百计想让你结束单身的人。

12、现在的女孩需要的不是王子,需要的是能辅佐数学的男神。

13、人若赚得整个世界,却赔上自己的性命,这又有什么益处呢?

14、当我没钱吃饭时、你把钱藏起来陪着我饿、说明我们俩是朋友。

15、“特别能吃苦”这五个字,我想了想,我只做到了前四个。

16、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

17、男人的谎言可以骗女人一夜,女人的谎言可以骗男人一生!

18、挣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技术,我能力有限,技术却很高。

19、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电信,你在网通。

篇6:有个性的空间说说素材

2、原来我们小时候真的好性感,连裤衩都不穿。

3、我不奢求自己多幸福,只要不悲伤就好。

4、悲欢交错的世界,我想我也能活出我的人生,我的精彩。

5、过去的爱情交乎时间,陪着我慢慢行走,无奈一路满是障碍,满是荆棘。

6、拼命寻找你的影子,属于我们的过去,可是结局依然悲伤。

7、我的认真你的残忍,铸就那最后一抹的伤痕。

8、你拆穿我的伪装、看到我不知所措满意了吧。

9、除非自己想通自己看透、别指望谁会同情理解你。

10、爱让我心疼无比、那痛楚是否会变成复仇。

11、我以为你会爱我很久很久,但那些都只是我的以为。

12、做你想做的梦,去你想去的地方,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因为你只有一次生命,一个机会去做所有那些你想做的事。

13、再烦,也别忘微笑,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别忘爱惜自己。

14、当朋友问我,你们怎么了,我若无其事的说着没事。

篇7:很火的空间说说素材

2.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的成全。

3.我想穿着T恤,扎着马尾跳到你背上听你说我是你世界里最漂亮的姑娘,

4.我怀念的不是你,而是你给的致命曾经。沿途的风景我只能边走边忘。

5.突然发现,我再也没有离开你的力气了。

6.我行至你面前你不自知地落了一地温柔我无意拾起便不能放下

7.[你名字那么普通也就我听到才会心头一震 ]

8.你笑的那么幸福但却不是因为我而笑.

9.饭可以不吃,架可以不打,恋爱不可以不谈。

10.装着不在乎,很累,爱了却伤了,却要假装不在意

11.小三、别拽个拽、你只不过是捡了被我遗弃的男人。

12.你有你的疼痛,我有我的艰辛,并非不懂,只是无暇顾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13.如果幸福是浮云,如果痛苦似星辰。那我的生活真是万里无云,漫天繁星。

14.不过笑也有很多种,有的笑欢愉,有的笑勉强,有的笑馅媚,有的笑酸苦。

篇8:开放习作空间 丰富习作素材

关键词:开放空间,丰富素材,加强练笔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 小学到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习作教学还不是很令人满意, 主要表现在: (1) 学生习作兴趣不高。作文难, 怕习作的学生大有人在; (2) 学生习作内容陈旧。只要写事就是拾钱包主动交给老师或失主;帮老人推车子上坡;给残疾人让座;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 (3) 套用、抄袭优秀作文。为了应付考试, 老师让学生背优秀作文, 考试时学生便套用仿写在试卷上。孩子最熟悉的人莫过于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

初读、范读、跟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品读、配乐美读、诵读、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有机结合, 让学生不致厌倦、疲惫, 在活跃的气氛和高涨的热情中, 心灵被唤醒, 熟读成诵。在此特别强调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教师的范读要声情并茂, 读出韵味和感情, 要陶醉其中, 最好能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鲁迅的老先生寿镜吾那样, 沉浸其中, 抑扬顿挫。先打动自己, 才能打动学生, 而不要过度依赖多媒体的范读。多媒体的朗读固然专业, 音像兼美, 或许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 但完美的东西可欣赏, 不易模仿, 总有些让人觉得望尘莫及, 抑制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朗读时, 一方面要从整体上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或高昂奋进、或悲伤低沉、或轻快活泼、或宁静悠闲, 如此等等引导学生结合诗词背景、作者简介和主要内容的感知去揣摩、体会。另一方面, 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句的平仄、停顿、押韵、对偶, 体会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区别。读诗语速要偏慢, 字正腔圆, 韵母要读得饱满圆润, 特别是诗句的尾字, 要来点拖音, 以达到朗朗上口, 进而让学生从古诗词语言形式的美感发现背诵古诗词的基本规律。使其在做古诗词默写的填空题时, 尽可能不会把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拼凑在一起, 而根据对偶、押韵等规律, 默出正确的句子, 这一招, 我对学生说叫“顺藤摸瓜”法。

二、走进意境, 展开想象, 陶醉心灵

大凡优秀古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 其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此。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形象, 通过意象的组合产生的生活图景, 与诗人主体的审美情感融合为一, 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靠想象走进作品的意境, 身临其境去感受、触摸作者的心灵, 让心灵得以陶醉, 不经意中就背会了诗词。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 引领学生朗读训练后, 让学生列举这首元曲中出现了几个意象, 不难得出前三行的九个名词再加尾句的“断肠人”, 共十个意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教师画外音, 即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曲中的情景, 共同体会主人公的羁旅之苦。特级教师毛荣富说:“不要把语文课上得太像语文课。”结合这两点, 我让学生借助简笔画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这幅图景, 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不少古诗词都可以采用如此教学方法。有时, 也让学生自己把诗转化成画后, 再尝试转化成一篇优美的散文。如教学《石壕吏》、《望江南》、《武陵春》等。只要围绕主旨, 合情合理, 都值得鼓励和提倡。让学生在背诵时, 边背诗句, 边在脑海里出现诗句描绘的画面, 我美其名曰“MTV记忆法”。

三、品味语言, 立足主旨, 放飞心灵

诗歌的语言凝练优美, 炼字讲究, 有很多佳话。有“只为一个字, 捻断数根须”, 贾岛反复“推敲”;更有“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体会诗句用字的精妙, 也能加深背诵的印象。如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见”, 如此等等, 让学生来评头论足, 感悟语言的精妙, 潜移默化于自己的语言中。诗词的主旨, 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让学生们分析和体会, 从灵魂上受到洗涤、沐浴和净化, 达到学诗的至高境界进而教书育人, 才是我们的教育之本。让学生们与诗词的内涵共鸣, 和诗人一起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自豪, 为祖国富强统一而奋斗, 经营坚守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感受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贵和美妙……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成长和放飞!这些诗词不只是口头背会了, 它已经铭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让他们受用一身, 不妨把这种背诵方式叫“灵魂深处记忆法”。

四、花样背诵, 鼓励创新, 快乐心灵

花样朗诵让学生乐在其中, 花样背诵也能快乐着学生的心灵。背诵时, 我们让群体和个体都有展示的空间和舞台, 给学生创造不甘示弱、陶醉其中的氛围, 鼓励他们创新背诵, 并注意及时复习和回忆, 一定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具体说来:凡是要求学生会背的, 教师都应该提前会背, 在分析诗词时、在指导背诵时, 现身说法, 就有榜样的巨大作用;全班齐背、分组背、指名背、推荐背、自告奋勇背、竞赛背交替进行;学生在背诵时也可以像朗读时给提供音乐伴奏追求唯美;多给学生们鼓励的目光、语言和掌声;鼓励他们尝试创新记忆和背诵, 如用RAP (说唱) 艺术、流行歌曲的曲调等去重新包装我们的诗词;有少许已谱好曲的著名诗词,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武陵春》等, 干脆就让学生学会唱, 背诵已不在话下了……这种方式暂且叫“快乐记忆法”。试想, 当我们的学生津津乐道、出口成章的不再是流行歌词、广告语, 取而代之的是古诗词名句, 如“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又如“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再如“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让古诗词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力量, 意气风发的面对学习和生活, 古诗词教学的力量不为我们惊叹吗?

试论比喻和比拟

何彦秋

(西华师范大学教务处, 四川南充637009)

摘要:比喻和比拟是两种容易混淆的辞格, 因为它们有相同点, 即都是甲乙两事物相比, 除了相同点外, 比喻和比拟也有很多相异的地方, 故比喻和比拟是两种相似而又明显不同的辞格。

关键词:比喻;比拟;修辞格;形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

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传达信息, 不仅要表达得准确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2) 12-0183-02

无误、清楚明白, 还应力求生动形象, 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

-----------------------------------------------

可在写《爸爸 (妈妈) 您辛苦了》一文时, 很少有学生能写打工的妈妈、开出租车的爸爸、种大棚的妈妈、做瓦工的爸爸、摆小摊的妈妈……一个孩子居然写妈妈在灯下为他补补丁。阅读后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我们基本上过上了小康生活了, 哪还有补补丁的?很显然学生是抄袭作文选上的。 (学生手头的作文选五花八门, 质量也很差)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受空间限制, 整天呆在教室里, 没有走出校园, 融入自然与社会;教师在习作指导过程中过于强调指导“怎么写”, 而忽视了习作最根本的“写什么”的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要解放小孩的头脑, 要解放小孩的双手, 要解放小孩的嘴, 要解放小孩的空间, 要解放小孩的时间”。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对我们的习作教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 我们应更新观念, 摒弃陈旧的习作教学模式, 从学生的长远出发, 放飞他们自由的心灵, 开拓自主习作的空间, 带他们走出封闭的课堂, 踏入五彩缤纷的社会, 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引导他们把家园、校园、村庄、街市和社区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成长过程中的欢乐和苦涩;对未来的向往和梦幻, 用自己的语言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来。

一、日记引路, 打好习作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内驱力。当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生活日记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一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 从三年级就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写日记。引导学生写好三种日记:观察日记———把一天中看到的景物、事物、以及人物的特点、变化写下来;例如, 在秋天, 我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银杏树, 树叶被霜打过变黄了, 很美。学生看到了, 也感觉到很美, 但是描述不出来, 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 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结果有的学生写出:“飘落的黄叶像春天里美丽的蝴蝶随风飘舞, 地上已飘落的黄叶踩上去软绵绵的, 像精美的地毯, 像天边美丽的朝霞……”这样训练下去, 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写作文时不会无话可说了。生活日记———把一天中有意义的、有趣的、难忘的事记下来;有的学生经历的事情很有趣, 可是写出来却干巴巴的, 这时就需要老师加以指导, 让学生把事情的有趣之处写具体, 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 事情就会有血有肉、有趣有情了。情感日记———记录内心的不同感受。通过写日记, 不仅能让学生看到自己五彩缤纷的生活, 而且训练了他们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培养了他们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为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多种活动, 丰富写作素材

学生怕习作, 主要原因在于“无话可说”, 不知写什么。因此, 我们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采取多种形式开拓学生习作空间, 为他们的习作提供鲜活真实的材料,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使他们的习作贴近生活, 体现生活的乐趣, 富有真情实感, 而不是瞎编硬凑。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在充满浓厚情趣的活动中, 积极主动地获取多元的写作素材, 学生在玩后、乐后觉得有东西值得回味, 值得交流、值得描绘。开展“科学小实验或小制作”活动, 能充分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使他们在观察、思考、操作的过程中, 获得了丰富的心灵体验和习作素材。“采访调查”活动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拓宽习作空间。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采访身边的普通百姓、先进人物, 感受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对家乡河流、工厂、农业生产、人情风俗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家乡的变化……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广阔多彩的习作平台, 为他们的习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

三、读写结合, 加强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让学生练成阅读和习作的技能。”课本所选的文章文质兼美, 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因此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文中存在的习作方面的训练点, 加强习作训练。主要形式有抓住重点词句或段落仿写;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进行补写;对文章中叙述简略部分进行扩写;对课文结尾比较含蓄, 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进行续写。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文是否工整漂亮, 但是, 这样的学习过程, 不正是他们一个自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只要有这样的土壤, 孩子们创新之花必定灿烂缩放。

四、扩大阅读面, 增加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说明了阅读与习作的密切关系, 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 班级的图书角, 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要规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扩大阅读面, 鼓励学生摘抄优美语句, 背诵优美语段。通过广泛地阅读, 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 这样在习作时就会有精彩的词汇源源不断地涌出。

篇9:成长的空间说说素材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 拓展素材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63

所谓拓展性课程,是指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重点落在因材施教上。教师要立足教材,从教材入手,对相关的知识结构、内容等进行转化和利用,在此基础上增设一些素材,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一、基于教材,增设延伸性素材

教材的编排体系是基于知识体系的架构,进行严密的考量之后形成的。不可否认的是,教材中有些内容限于篇幅长短及教学时间,并不能得到完整呈现。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增设一些延伸性素材,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笔者对“2、3、5的倍数关系”这一内容开展了一堂拓展课:9和不是9的倍数特征。在这个拓展课中,学生不但从9的倍数中发现了相关的规律,还从不是9的倍数中也发现了规律:1÷9=0.111……,商是循环小数,而且1就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2÷9等于0.2222……,商也是循环小数,而且2就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为了判断这个是不是特殊情况,学生继续例证:3÷9等于0.3333……,商也是循环小数,3就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5除以9等于0.555……,商是循环小数,5就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证之后,学生对不是9的倍数有了深刻的认知:无限循环的循环节就是被除数,如果被除数是一位数,那么循环节就是一位数;如果被除数是两位数,那么循环节就是两位数之和。借此,笔者设计了练习题“34÷9,猜一猜商是多少”。学生计算后得到余数为7(即3+4),根据不是9的倍数的规律,确认7就是商的小数部分的循环节(如图1)。

通过拓展课,学生不但能够对教材的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二、融合内容,增设趣味性素材

数学学科本身是富有理性的学科,但同时也具有趣味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从题目的设计、问题的新颖程度等方面加强引导,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

比如,教学 “多位数整理与练习”之后,我们课题组研发了“数学黑洞”的趣味数学研究课,有两个主题:

1.任意写一个3位数,这3个数字不要完全重复,将这3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以后,再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把这两个数相减,以此类推,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2.任意选一个4位数,这4个数字也不要完全重复,这4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以后,再从小到大排列,然后将这两个数相减,看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后发现,不管选用哪3位数,最后都得到了495。这个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反复研究,发现不管选用哪一个4位数,最后的结果总能够得到6174。这个著名的“卡布雷卡尔黑洞”让学生在开阔眼界之后,更让学生对数学充满了探究的兴趣,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5位数和6位数的规律。多位数综合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领悟到数学的奇特价值,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之美。

三、加强练习,增设思维性素材

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习题,但是这些习题的答案大多是封闭,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挖掘习题的本质内涵,将习题进行变式、延伸或者重组,让学生探究问题的本质。

比如,教学“认识图形”后,根据教材中的一道习题“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两部分,大小是相等的,你能剪出多少种?”笔者设计了一个主题活动课,如图2:

这个主题活动课不但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发展,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体会并享受到图形之美。

总之,拓展性课程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上一篇:大一班级日志下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开国大典》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