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

2024-05-14

中学生如何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精选10篇)

篇1:中学生如何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有的同学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最终可以步入理想的大学校园,而有的同学却只落得个名落孙山,多数人的智力相差无几,而时间管理的差距却可以造就完全不同的人生。对于一个高中生,在短期内提升智力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了,但任何人都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意识,从而实现学习上的跨越。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提升时间管理方面的经验。

也许大家会觉得“时间管理”听起来比较抽象,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实实在在又非常典型的例子。

六年前,我家亲戚的小孩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一所高中,第一次期中考试他是班里倒数第三名,正数第65名,他和家长都非常着急,亲戚带着孩子找到了我。通过和小孩的交谈,我了解到,这个孩子非常有上进心,学习也比较努力,只是他有个做事拖拉的毛病,并且有点过于“执着”,比如晚自习(亲戚是河北的,孩子高中住校)有一道数学题没做出来,就坐在那苦思冥想,结果其他科目都没有时间去温习了。了解到这些后,我给亲戚的小孩提了个建议。

我问他:你想不想在期末考试中的排名有所提升?

孩子说:想,做梦都想。倒数第三的滋味简直就是煎熬。

我接着问:你现在一共有九科,假如其中一科得满分,而其他八科不及格,能提升名次吗?

孩子说:肯定不行啊。

我继续说:是啊,那你应该怎样分配你的时间呢?

孩子面带难色,反问我:我应该给各科平均分配时间吗?

我给他分析:你高考的时候必考语数外,理综或文综二选一。但高考前你需要通过会考,而且不管你以后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多学一些知识总是有好处的。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合理利用你的课余时间。因为上课的时间不归你自己支配,所以你要学会自己把握课余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并不是要你给每一科平均分配时间。有些科目分配多一些,有些科目少一些;有些科目适合早上学,有些科目适合晚上学。具体到每周的每天你有多少课余时间,怎么分配这些都由你自己计划,计划好了,就要执行下去。我建议你把计划具体到分钟,比如周一晚自习有2个小时,给数学40分钟,英语30分钟,语文20分钟,等等。到时间了一定要换下一科目。

孩子当时似乎有点惊讶,后来他告诉我,原来时间还可以这么利用。尽管当时他对我的建议半信半疑,但他还是照做了,结果那一年的期末考试他考了全班第九名。一下子前进了56名,班主任让他给同学介绍进步的经验,后来又在全校师生前演讲,这让他成为了当时学校的小明星,风头盖过了年级第一名。后来每次考试他都是学校里前五名,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人民大学,现在在读研究生。

我给各位高中生及家长分享这个多年前的小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智力因素并不是阻挠人迈向成功的第一大障碍,只要大家提高时间管理意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每个人都可以超越过去的自己。

高中生如何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我给大家以下建议:找出影响自己学习的因素;按照自己的水平,做好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的学习计划;严格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学习状况发生改变后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

小贴士:一天中四个学习的高效期

第一个学习高效期:清晨起床后,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脑神经处于活动状态,没有新的记忆干扰。此刻学习一些难记忆但必须记忆的东西较为适宜,如外语、定律、历史事件等。有时即使强记不住,大声念上几遍,也会有利于记忆。

第二个学习高效期:上午8点至10点,人的精力充沛,大脑易兴奋,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较强,此刻是攻克难题的大好时机,应充分利用。

第三个学习高效期:下午6点至8点,也是用脑的最佳时刻,不少人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全天学过的东西,加深印象,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也是整理笔记的黄金时机。

第四个学习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时。利用这段时间来加深印象,特别对一些难于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则不易遗忘。

自习课学习误区

在自主学习的自由天地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如何呢?据我观察,同学们常存在着如下误区:

误区一:自习课成了自由课、放松课,课上没时间观念,缺乏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

有的同学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漫无目的,往往拿起一本书翻翻放下,又拿起另一本书随意地扫两眼••••••一节课就在这种无目的、无意识的混沌状态中度过。更有甚者,无所事事,在呆滞的静默和恍惚的睡梦中浪费光阴。

误区二:自习课成了谈论课。

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自习课谈论不也是在学习吗?其实,在自习课上进行谈论并不好,原因有二:首先,这种做法违背了自习课自主探究的性质。其次,如果同学们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期盼别人给予点拨、启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味等靠的依赖心理,滋长自己的懒惰情绪。长此以往,独立意识就会逐渐丧失,独立能力、创造力、创新能力就会逐渐泯灭,你就会成为学习的奴隶。再者,大家不妨想一想:你的谈论是否会影响到周围同学呢?

误区三:自习课就是作业课。

有的同学往往认为做作业才是自习课的主旋律,因此每节自习课都是在每科的作业中被动鏖战,最终导致每节自习课自己都在疲惫中度过。

事实上,自习课是我们自主学习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合理安排、科学规划,充分利用自习的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

来源:北大清华状元最高效的学习窍门

篇2:中学生如何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

中学生如何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对于在校的中小学生来说,时间管理就是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学习目标。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我约束力也比较差,他们对时间管理没什么概念是可以理解的;十几岁的初中生也是比较贪玩,他们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敦促下萌发出一些时间管理的念头;对于将要接受成年礼仪式的高中生,如果再没有一点自主的时间管理意识,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了。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话,因为时间管理将陪伴人的一生,如果在青年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对于今后的学习、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有的同学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最终可以步入理想的大学校园,而有的同学却只落得个名落孙山,多数人的智力相差无几,而时间管理的差距却可以造就完全不同的人生。对于一个高中生,在短期内提升智力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了,但任何人都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意识,从而实现学习上的跨越。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提升时间管理方面的经验。

也许大家会觉得“时间管理”听起来比较抽象,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实实在在又非常典型的例子。

六年前,我家亲戚的小孩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一所高中,第一次期中考试他是班里倒数第三名,正数第65名,他和家长都非常着急,亲戚带着孩子找到了我。通过和小孩的交谈,我了解到,这个孩子非常有上进心,学习也比较努力,只是他有个做事拖拉的毛病,并且有点过于“执着”,比如晚自习(亲戚是河北的,孩子高中住校)有一道数学题没做出来,就坐在那苦思冥想,结果其他科目都没有时间去温习了。了解到这些后,我给亲戚的小孩提了个建议。

我问他:你想不想在期末考试中的排名有所提升?

孩子说:想,做梦都想。倒数第三的滋味简直就是煎熬。

我接着问:你现在一共有九科,假如其中一科得满分,而其他八科不及格,能提升名次吗? 孩子说:肯定不行啊。

我继续说:是啊,那你应该怎样分配你的时间呢? 孩子面带难色,反问我:我应该给各科平均分配时间吗?

我给他分析:你高考的时候必考语数外,理综或文综二选一。但高考前你需要通过会考,而且不管你以后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多学一些知识总是有好处的。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合理利用你的课余时间。因为上课的时间不归你自己支配,所以你要学会自己把握课余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并不是要你给每一科平均分配时间。有些科目分配多一些,有些科目少一些;有些科目适合早上学,有些科目适合晚上学。具体到每周的每天你有多少课余时间,怎么分配这些都由你自己计划,计划好了,就要执行下去。我建议你把计划具体到分钟,比如周一晚自习有2个小时,给数学40分钟,英语30分钟,语文20分钟,等等。到时间了一定要换下一科目。

孩子当时似乎有点惊讶,后来他告诉我,原来时间还可以这么利用。尽管当时他对我的建议半信半疑,但他还是照做了,结果那一年的期末考试他考了全班第九名。一下子前进了56悦考网 悦考网

名,班主任让他给同学介绍进步的经验,后来又在全校师生前演讲,这让他成为了当时学校的小明星,风头盖过了年级第一名。后来每次考试他都是学校里前五名,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人民大学,现在在读研究生。

我给各位高中生及家长分享这个多年前的小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智力因素并不是阻挠人迈向成功的第一大障碍,只要大家提高时间管理意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每个人都可以超越过去的自己。

高中生如何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我给大家以下建议:找出影响自己学习的因素;按照自己的水平,做好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的学习计划;严格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学习状况发生改变后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

小贴士:一天中四个学习的高效期

第一个学习高效期:清晨起床后,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脑神经处于活动状态,没有新的记忆干扰。此刻学习一些难记忆但必须记忆的东西较为适宜,如外语、定律、历史事件等。有时即使强记不住,大声念上几遍,也会有利于记忆。

第二个学习高效期:上午8点至10点,人的精力充沛,大脑易兴奋,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较强,此刻是攻克难题的大好时机,应充分利用。

第三个学习高效期:下午6点至8点,也是用脑的最佳时刻,不少人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全天学过的东西,加深印象,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也是整理笔记的黄金时机。

第四个学习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时。利用这段时间来加深印象,特别对一些难于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则不易遗忘。

确定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

有的人白天精神好,回到家马上变成泄气的皮球,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上床睡一觉再说;有的人习惯三更半夜不睡觉,晚上躲在被窝里听音乐当夜猫子,越晚精神越亢奋。可见,每个人的生物钟都不一样。

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是相似的,一般是晚上十一二点就寝,白天六七点起床。然而一天之中,一定会有精神特别好与精神特别差的时段,同样用工一小时,如果精力充足,效果当然好;倘若精神萎靡,效果自然降低。经常保持充满干劲的情绪,读起书来当然得心应手,但一天当中最有精神的时间因人而异,必须依照自己的生物钟,安排精神最好的时段来进行学习。

一般人的休息时间约从晚上六七点开始,如果长久以来都先吃饭、洗澡,然后再开始学习、记忆,结果却一直觉得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不好,建议不妨回家后先睡觉,待到半夜12点或1点时在开始阅读。此时夜深人静,沸沸扬扬的城市喧闹声及家中干扰读书的电视声都已陷入沉寂。

至于会赖床、只睡四五个小时很难恢复清醒的人,或是半夜一个人读书会害怕的人,建议不妨再将时间往后延,试试凌晨3点起床读书,读到早上六七点,这段时间也是阅读的好时段。

悦考网 悦考网

总之,根据个人的生理特点找出可以让自己达到最高效率的读书时间,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可以尽量多方面的尝试,将不同的时段混合运用,如晚饭后把当天阅读过的内容趁印象还清楚时回忆一遍,然后在八九点左右上床睡觉,凌晨三四点再起床读一些辅助学习的书。如果发现自己半夜精神最好,可以选择晚上回家后马上睡觉,再趁半夜12点到凌晨3点四周寂静的环境来学习,之后再小睡两个钟头后起床,把当天要上的课程内容预习一遍以加强印象。总之,就寝和起床时间可依个人需要适当调整,不必强迫自己;找出一个最自然、最能符合生物钟的时间为上策。

另外,学习效率高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懂得合理分配与利用时间,劳逸结合,不迷信长时间的学习能出效果的说法,也不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浪费在娱乐上。对学习渐渐限度的利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个人一天究竟学习多长时间效率最高,这就是人们需要掌握的学习时间的最佳点。这个最佳点,实质上就是时间、效果与疲劳之间的转折点。它是一个变量,因人而异,因学习内容、类型的不同而有别。在学习过程中,当感到疲劳的时候,就是从最佳点开始转折的时候,这种信号提示应当立即变换花样去做另一件事,使脑筋得到休息,使时间利用效率不至于低落。

确定个人学习的最佳时间点,经过长期合理的使用,便可以形成习惯的节奏和规律。一日之中几点钟做什么,接下来做什么,有条不紊,时间长了便自成一种用时规律。在这规律的时间中,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无疑要用来背诵、记忆、创造;其他时间则用来阅读、浏览、整理资料、观察、实验。合理的安排时间,一定会大幅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善于抓住最高效的时间学习

我们说利用时间,并非是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到的东西越多,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有人统计,连续工作36小时,只睡3小时,工作效率反而为原先的55%;连续工作44小时,只睡4小时,工作效率更是下降为充足睡眠的36%;古人苏秦悬梁刺骨,虽说可歌可泣,然而细细想来却是愚蠢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人的生理节奏,长此下去是非常有害的。

人脑活动的效率在一天内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效能,要善于抓住高效时间。所谓高效时间,就是一天中思维能力,活动能力最旺盛的时间。前苏联格雷斌指出:人体的生理功能在一昼夜内有五个增长时间和五个下降时间。

在生理功能增长时间内,工作效率最高,生病可能性减少。在生理功能下降时间内,人一般想休息,此时容易发生事故,心肌梗塞和血压增高的发病机会增加。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应当在生理功能增长时间内从事最重要、最紧张的工作,这样工作的效率就会有所提高。英国伦敦大教授麦伯逊在《怎样学习》一文中,用曲线图表示一个人一天中学习效果与学习时间的关系。在前面5个小时里,随着时间的延长,学到的东西越多;第5小时是学习效果最佳时间;5小时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学习效率越来越差,最后几乎等于零。

据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人在一天24小时工作,有高潮和低谷,发现大多数人在上午8~10点,下午3~6点是效率最高的时间,晚上读书的人在8~10 时是高效时间,上午8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力,下午2点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点记忆力最强。而中午1点左右是脑力和体力最低的时间,也是学习效率最低的时间。

一般来说,早晨是学习的最好时光,中国有句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例如有人就属于“百灵鸟型”的人,早晨头脑清醒,学习最好。当然个人因情况不同,具体的最佳学习效果时间会有所不同。

悦考网 悦考网

科学作息,全面的安排学习时间

学生要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使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就必须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科学的支配时间,懂得学习、休息、锻炼、娱乐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时间应分配的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学生要学会在时间的园地里交叉轮作,交叉安排各种活动。既要安排好学习时间,又要适当安排体育活动,使体力有所增强;还要适当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调节精神,陶冶性情;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既不太短,也不太长,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以防止大脑过度疲劳。

篇3:如何高效地进行学前教育

一、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其实,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的第一课程。所谓的学前教育, 顾名思义, 就是上小学之前的教育, 针对的就是幼儿园几岁的小朋友的教育。那么在现代化的学前教育状态中, 很多家长都认为学前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情, 其实不是这样的,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作用和重要性。那么我们作为学前教育的教师, 就要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和重要性, 比如, 可以利用开家长座谈会的形式, 传授给家长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 家长是要以身作则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进行调整, 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 潜移默化的。家长平时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 对孩子的文化素质、自身素质有较强的推动力, 因此, 家长要重视起孩子的家庭教育, 教师要重视起和家长的配合教学。

二、重视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一) 教学方式要配合孩子的心理特征

学前教育阶段所面对的是一个人的幼儿阶段, 幼儿心理特征和成人的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区别, 教师只有认识到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 能够了解和掌握幼儿心理特征, 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制定出教学的方案, 才能够因材施教, 对学前教育起到最大限度的推动作用。孩子的心理特性:好奇心极强、对事物缺乏耐心、对事物认知不够深刻、好于提问、对事物模仿性强等, 因此, 教师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就不能够使用过于单调的教学方式, 也不能忠于一种教学方式不去做改变, 不然孩子就会因为缺乏耐心而导致烦躁, 教师要积极改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 不能模棱两可地回答, 要有耐心地为孩子讲解;让孩子认识新事物时, 要尽量把抽象的事物做到更加形象。教师只有积极改变教学方式, 适应孩子的心理特征, 才能够有效实现学前教育的高效教学。

(二) 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灵活多变

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们, 对事物没有耐性, 好奇心理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那么, 如何让孩子的好奇心停留在课堂教学当中?这就需要多媒体的辅助, 多媒体技术集图片、文字、动画、音效等特点于一体, 能够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内容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 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知识, 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和新事物, 对孩子的学前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游戏和比赛。对于很多的新事物, 口头的描述远不如亲自体会来得更加真切和直观, 比如进行消防演练, 教师讲再多的火灾的自救方式, 也不如直接来一场演练, 可以让孩子更加真实地体验到火灾现场, 可以对消防意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游戏和比赛也是如此, 给孩子看再多的游戏, 讲述再多的比赛, 也不如让孩子自己切身去体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完善现代化、多角度的教学观念, 是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三、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是那句话, 这需要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习惯,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 这需要时间, 一段长期的时间才能够培养出习惯。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长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 这就需要在校靠教师, 在家靠家长。在家期间,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校期间, 教师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庭中, 家长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做孩子的榜样。孩子模仿能力强, 什么都愿意跟着大人学, 那么大人的行为习惯, 便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工具, 通过大人的行为习惯, 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是正确的方式。在校期间, 教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 教师要提问上一节课的内容, 让孩子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然后引入这节课的内容, 提问孩子对新课程有什么了解, 这样孩子也会主动去预习下一个课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是学习的两大准则, 长久坚持下来, 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涯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推进作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需要家长和教师方法的配合。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 也是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篇4:如何进行高效地即时评价

随着生成性课堂教学理论的普及和推广,优质高效的即时评价在课堂中的功能和价值正日益彰显。那么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高效地即时评价呢?

一、即时评价要评之有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因时施评、因材施评、因人施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评价方法有自评、他评、师评、互评……而且评价还要有新意。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新鲜刺激,所以课堂上要根据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作出丰富多样的即时评价。

评价的方法灵活多样,评价的方式还要多姿多彩。即时评价的形式丰富多彩,就能触及学生精神沸点,主要表现在既有语言性评价又有非语言性评价。

二、即时评价要评之有据

课堂教学及时评价要做到有的放矢,教师的评价就要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抓住关键点。

1.创生点

①生成新知

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内化生成新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及时评价时,鼓励学生主动求知、敢于质疑、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利用已有知识生成新知识。

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机构,形成具有自我生长活力的知识网络系统,使之具有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和知识自我生成的能力,在即时评价时应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强与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机构化的知识组块,增加知识的能力。

②生成能力

不仅要让学生生成新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生成一种能力,发展智力。通过即时评价引导交流,讨论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发现,创新的火花,利用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通过即时评价引导学生质疑、反思、批评,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即时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③生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有效的即时评价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善于质疑的习惯,积极探索,不断反思的习惯,注重时间的习惯。

2. 兴趣点

俗话说:“兴趣是良好的开端”,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也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因此,在进行即时评价时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其学习的兴趣。首先,及时评价应抓住教材的系统性、趣味性、科学性来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其次,即时评价时应抓住学生喜欢挑战和渴望成功的欲望,通过巧妙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再次,学生的生活体系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即时评价应从中提炼兴趣点。

三、即时评价要评之有心

1.细心评价,引领学生

在课堂的教学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方面的即时评价不能含糊不清,是非不分,一定要真实、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种种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细心把握。

2.真心评价,鼓舞学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把对学生的爱心,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充满关爱的眼神,饱含寓意的动作展现出来。真心的即时评价能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

3.慧心评价,激发学生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才能特征都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使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慧心,课堂才充满创造的激情。

四、及时评价要评之有理

课堂评价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教师通过讲故事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欧拉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小时候,他家里养有很多羊,他常常帮助爸爸放羊。他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是数学书。渐渐地爸爸羊群里的羊越来越多,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爸爸用尺子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刚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可是,正打算动土的时候,爸爸却发现原来准备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想一想,为什么100米材料不够用?

生1:因为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周长是40×2+15×2=110(米),爸爸准备的材料只有100米,还差10米。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因为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周长是(40+15)×2=110(米),爸爸准备的材料只有100米,还需要10米材料才够用。

师:对!如果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如果缩小面积,每头羊的占地面积就要小于6平方米。爸爸感到很为难,可聪明的小欧拉却胸有成竹地对爸爸说:“爸爸,你不需再添材料,也不用缩小羊圈,更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我自有办法。”爸爸听了直摇头,说:“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小欧拉十分自信地对爸爸说:“用我的办法,不但篱笆的材料够了,而且面积也比原来的更大了!”

师:猜一猜,小欧拉想出了什么奇妙的办法?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回答,让他们讨论研究得出答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并采用学具动手实践,最后学生们发现了小欧拉的奇妙的办法是:将原来40米的边长缩短到25米,再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了10米变成了25米,使原来计划中的长方形羊圈变成了一个边长25米的正方形,这样原来准备的100米材料不多也不少,正好全部用完,面积还比原来大出25平方米。

他们在延时评价所留下的讨论和动手实践过程我不得不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越俎代庖”,如果没有延时评价就没有这么鲜活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产生了。可见,在日常的教学中,适时地采用延时评价与即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往往会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篇5:中学生如何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

2、清单上要设置完成每件事的大概时间,可以不用非常精确,这样如果有了临时任务,也有余地及时调整,尽量确保新旧任务都能完成。

3、虽然清单上的时间可以不精确到一分一秒,但是想让其存在的有意义,一定要设定各项任务的完成期限,设定期限,是时间管理的重要标志。哪怕突发时间再多,也要尽量保证在原定的最后期限内把事情做好。

4、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和碎片空间,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生活中冷不丁听到或看到了什么知识点,不妨记下来,在吃饭或者课间的短短时间里温习,积少成多,这种碎片化的积累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派上用场。

5、一定要避免拖延症!清单列的再合理,计划做的再周详,没有实际行动都是在做无用功。高中生活天天都有内容,拖延必然会导致积累,由此恶性循环,心态必然坠落、颓废。

篇6: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而管理是一种具有多样化和差异性的活动。近年来,依据新课改的精神,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体系方面作了初步的观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依然有很多教师不能恰当的把握班级管理的方向,致使学校未能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活动,造成整个小学教育教学水平落后。因此,正确理解班级管理的涵义,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策略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班级班主任

一、班级管理的涵义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环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促进班级及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对于班级管理的涵义,研究人员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研究人员认为班级管理应包括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两个层面,在这里,我们主要探求的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所以班级管理的本质就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一种教育管理活动。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培养个性追求主动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即“发展学生自我意识与成长需要,增强他们的内在力量。”因此,可以把班级管理解释为班主任按照学校计划和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班级内外的力量,进行班级教育任务的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各种活动。[1]

二、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1.传统的管理方式,忽视了班级管理的民主化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靠班主任的“管”,学生要绝对服从老师,“听老师的话”就成为好学生,同时这种观念在一些教师意识里根深蒂固。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缺乏主人翁意识,这样以老师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一些老师在进行班级组织建设时,单纯依据学生的成绩来选拔班干部,以为这样的班委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然而,这种主观的观念早已是不可取的了。所以最有效地班级管理我觉得应该是在管理中让每个老师树立多维的学生观,全面的评价每个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

特点,积极地给他们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充当合适的角色,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2.观念落后,导致班级管理主体的单一化

班主任工作内容复杂,使得在班级管理中精力分散,身心疲惫。一些任课老师上完课就认为是“万事大吉”,班级的秩序也只能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例如:在一些小学班级里,上课秩序混乱,而任课老师只知道教授自己的课程就完,根本不想着去管理学生,或者是教导训斥学生了,而学生却根本不听,因为他们的理解就是班主任才是他们的管理者,别人的说话就可以不听。还有很多学生的家长,也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自己就没有责任了,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责任全都委托在班主任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对农村地区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管理的好坏都是班主任的责任,对孩子疏于管理,可当孩子出现意外事故时,家长还会把责任推到班主任教师身上。可见,班主任的身心压力非常的大。

造成这些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班级管理实施工作中,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民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一些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本质把握得不准确,没有及时转变管理者的角色,忽视了影响班级管理效果的其他方面的因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促进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班级管理理念,探索班级管理有效实施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学班级管理有效实施的策略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引导人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人生品格。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教书育人以及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呢?我觉得老师占有主导地位,所以我就单从班主任方面进行研究,以下是我结合书本知识及网上资料得出的几点认识。

1、班主任要有爱心,把真爱献给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我觉得作为一个班主任,首先要像对自己孩子那样去对待你的学生,就像电影《一个也不能少》那样,即使在那么贫困的地区,一个孩子丢了,作为老师的她还是拼命的去找,也正是

因为她的这份执着,这份对孩子的爱,才引得了我们去关注她,去赞叹她。记得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等到我们以后参加工作了,可以先有自己的小孩了,或者说先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了,再去教育别人的孩子。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特别对,因为只有教育了自己的孩子,才会真正的了解到教育一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才会真正的把爱去献给学生,以同样的一颗心去教授他们。在这里,作为一名老师更要有爱心和耐心去教导他们。一位去实习的学姐曾经告诉我说,她所担任的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但是经历了三个月的实习,她既担任了老师的角色又担任“保姆”的身份,这其中的过程是既辛酸又满足。也许她说的这种保姆身份我不能完全体会,但我能了解到是当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班主任是多么的不易,不仅要管学生的学习还要管生活,管品德管行为的方方面面。所以身为一个班主任我认为应该充分明确我们的责任,我们已经任命为是这个班级的管理者,所以我们就应该充分相信他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的羽翼,都是最为纯洁的。从而认真、用心的去对待他们,这样老师爱学生,学生也爱老师,我们才能管理好班级,从而也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

2、建立班级愿景,并努力实施

魏书生曾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人们都说低年级的学生难教,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也很难做。而我认为,要想有效地进行一个班级管理,首先得将学生引入到学习的任务中来,让他们有一个学习的意识,从而自主自愿地学习。所以一个班级首先要有一个愿景,所谓愿景就是组织的共同愿望的景象。[2]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必须要有组织目标,必须把抽象的观念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有感召力的愿景。例如,暑假的时候我在培训班教孩子们语文。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上课时教室里乱哄哄的,我想我应该怎样去让他们有兴趣学了,想来想去,我发现了可以利用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在上课前给他们导入不就好了,于是我就这样做了,没想到效果还真的不错。于是,我明白了,低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授时应该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将这些目标具体化,利用各种形式转换出来,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

3.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对个别学生细心扶持。

随着经济浪潮的影响,学生中又出现了一个大群体,那就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境遇甚至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们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无助,我们应该多对他们一份关怀,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让她们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作为一个班主任除了对每一位学生关怀爱护外,还应该对顽劣儿童更加扶持。要发现他们的长处,正面引导,使之克服缺点,不断进步。[3]对于顽皮学生,我们应该耐心引导,我一直觉得那些顽皮的孩子,其实也挺可爱挺聪明的,他们身上肯定还有闪光的地方,就比如说一个成天好动的孩子,或许在体育运动中或许在口语表达上特别有优势,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不要一下子就给孩子下坏结论,也许他们身上只是一点点缺点,只要稍加指正,他们就可以改正或者会变得更好,所以我认为小学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上纲上线,要有耐心和爱心,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孩子,都是值得爱护的。

4.做一个勤劳的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要比别的教师多留心眼,多下功夫,舍得花时间,要时时细心观察学生情况,将他们发生的一切事务认真、妥善的处理。在这方面,我一直印象最深的是我的高三班主任,虽然这里探讨的是小学的班级管理,但我觉得这其中还是有可以借鉴的地方的。我的高三班主任是特别勤劳的一个人。在班级管理上也是特别的有经验。每次我们班在学习上还是在纪律上都是在全年级第一。他有一个小本专门记录的是我们班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有如果班上同学在学习或生活上有什么问题了也都可以去找他交流。记得以前因为高三压力大,在要不要继续就读的情形下,班主任还找我谈话,给了我指导,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所以一个好的班主任就要善于处理学生之间的大小事务,及时纠正学生每个不起眼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

5、不断地学习修善自我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管你做得再好,始终都有存在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永远也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作为一个小学班级管理者,我们应该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管理班级的先进经验。我想,我们以后都是有可能走上讲台或者担任小学班主任,也许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面对那么多的学生,或者遇到学生根本不受控制,不听老师话的场面,在那时,我想我们一定不能灰心,我们所该做的只是去听从那些有经验的班主任的想法,找到问题的症结,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怎样做才能与学生和谐相处?然后才是试着和学生沟通,一步步地走进他们的心,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6、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形成教育合力

畅通家校联系,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电话、家访、到校座谈等形式,及时与家长联系,以此有目的的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共商对策,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

四、结语

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是全体教育工作者长久以来探求的课题,通过不断努力,积极尝试从学生特点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定能建立起适应本班特点的,灵活而高效的管理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7: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

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受来思维的,这一阶段,他们有着黄金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年龄,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但学生不知道该读哪些有益的课外书,该如何阅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指导。

首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水平进行安排。我们要把课堂和课外紧密结合。比如,学了《一碗水》之后,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珍珠泉》;学了《玻璃公公一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纸奶奶的生日》等。这样学生既有兴趣阅读,又能把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阅读课外书中,阅读效果会很好。

其次,要指导、督促学生做课外阅读笔记。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书时要眼到、心到、手到,边看边划记重要语句,在书边做简要分析,摘抄警句和有关资料,读后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提倡写读后感,强调感的内容要真实,符合实际。

在教学中,我让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起名叫“采蜜集”,专门用来摘抄好词好句。我还组织学生定期展示自己的“采蜜集”,看谁是个勤劳的小蜜蜂。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会记录满满的一本,也很有成就感,他们的阅读与积累兴趣会越来越高。

篇8:高职学校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管理

关键词:教育,高职,学生,高效

随着高校的扩招, 教育的发展, 高职生也越来越多。高职生的管理工作决定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 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思想观念日益复杂, 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 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比如, 由扩招而使得学生越来越多, 生源质量却是参差不齐。再如, 由于一些辅导员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 不能很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 导致学生思想出现偏差等等, 这些都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以保证学校管理的正常运行, 学生良好地发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体制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进步面临新考验, 高职管理要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管理体制。

2.信息网络化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及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网络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 它不但给学生带来大量的信息与知识, 同时也给学校管理、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

3.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也给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更高的要求, 高校管理工作更加多样化, 复杂化。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产业等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以生为本,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 进行高效的学生管理

人是世界价值评价的主体,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规划和设计, 都应该以人为中心。同样的, 在学校管理中, 自然也需要以人为本,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就是“以生为本”, 就是说在高校管理工作中, 要从学生需要出发, 适应高校发展要求, 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 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基础, 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的延伸, 必须强调以生为本, 发挥学生能动性, 造就人才。

(一) 教师要以生为本, 转变管理理念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教师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要树立服务意识, 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变管理为服务。教师要充分重视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成长, 引导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

(二)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

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 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被动的地位, 使学生在参与自主管理过程中, 体验到自主管理的乐趣, 引发学生的管理动机。比如, 学生的文艺宣传、文化娱乐、思想政治工作、纠纷调解等事项可由学生自主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 学生会体会到管理工作的乐趣, 并乐于管理。

(三) 教师要在学生自我管理方面进行必要的引导工作

教师或学生管理职能部门要在指导学生自我管理方面适当地做一些引导工作, 以便学生的自我管理顺利开展。比如, 组织学生在有关专业方面搞讲座、举办辩论会, 班主任、辅导员等以平等的身份, 参与交流, 并从旁协助, 深入了解学生。

(四)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给学生以自主权, 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教师要尊重学生, 站在与学生对等的立场, 实施民主管理。有些学生不愿与辅导员讲心里话, 原因就是因为有些教师总是高高在上, 以管理者的态度对待学生。因此, 教师、辅导员在实行自主管理时, 要尊重学生, 并对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发动工作,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充分了解活动的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体现自尊、自强与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 使学生处于自主管理的最佳状态。

(五) 在自主管理过程中,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在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 一方面, 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造自主的空间, 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 要完善管理制度。比如, 建立完善淘汰制度, 宽进严出,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水平。再比如, 制定具体客观的评比考核制度, 制定良好的信息反馈制度, 广泛而可靠的监督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来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自主管理的进程, 并做到及时改进。

实践出真知, 实践长才干。在这种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式中, 学生既是管理者, 又是被管理者,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管理能力, 同时, 也学到了更多的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也锻炼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仅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 也体现了学生管理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社会, 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熙瑞、吕端、赵平安, 《现代管理学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2].邓恩远,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构想与探索》[J], 《职教论坛》, 2002

[3].文隽, 《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历史、现状及对策》[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篇9:浅谈如何高效地进行词语教学

一、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让学生按实际需要学习词语

所谓生字,是指不认识的字。那么是否是生字,应该由学生说了算。小学生学习往往是从已知开始的。教师对学生已知的把握。直接关系到词语教学的省时高效。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有目的地组织词语教学。就上例而言,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生字表中的生字进行筛选、取舍,让学生展示生活中识字的成果:在没学生字之前,比一比,看谁认识的生字多,让会认的学生讲讲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愿意当小老师的同学带领大家认读自己认识的、读得准的词语,以此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过程,这样学生不但积极性高,而且效果也会好很多。

二、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让学生“触摸”词语

新课程要求让语文回归生活,联系实际学语文,只有找准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的连接点,才能有效地沟通生活与语文的关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运用语言文字。

比如有一次在练习中,教师让学生给生字“透”组词。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透明”,教师加以表扬肯定,然后用多媒体展示“透明的珍珠”,学生啧啧加以赞叹:“珍珠太美了!”可在学生家庭作业练习中,却出现了“我喜欢透明的黑珍珠”,教师感到很失望。对于“透明”一词的理解,教师片面追求时髦,用多媒体呈现“透明的珍珠”这一生活素材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殊不知,亮丽的珍珠转移了学生注意力,词义教学成了珍珠“展览会”,这种虚缈的生活化教学,喧宾夺主,背离了词语教学的根本目标,以至于出现了“我喜欢透明的黑珍珠”。

就上例的“透明”而言,应变虚为实、化远为近,可以让学生透过窗户的玻璃,看看教室外面有什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实践中,亲身触摸到“玻璃是透明的”,从而把“透明”具体化、現实化。

三、处理好“对”和“错”的关系,让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从错误中学习”是当前特别值得我们提倡的一条重要的教学策略。错误非但不是我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反而是一笔亟待开发的宝贵教学资源。

比如在巩固练习中,许多学生都出现了教师早有预料的错误:把“摇篮”写成“摇蓝”。教师见状,连忙说:“我们请电脑小博士来帮忙!”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电脑演示“摇篮”和“蓝天”的图片,并要求学生记住。

教师以媒体演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探索,尽管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图画中明白了“篮”和“蓝”的不同,但这不是通过自己探索的发现和体验,难以让学生获取自身探索后的愉悦和满足。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把他们的错误视为难得的课程资源,追根究源,努力挖掘错误背后的东西,认真剖析其出错的原因,大胆开发、充分利用。就上例而言,当学生出现错误后,应放慢教学节奏,把“篮”和“蓝”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或者动手查字典,弄清每个字的读音和意义,通过比较,学生知道:“篮”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蓝”是指草本类植物的颜色,所以是草字头。这样做不仅使学生领会了“篮”与“蓝”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们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教师要以务实的眼光审视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正视并处理好以上三种关系,力求高效地进行词语教学。

篇10:中学生如何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理解和尊重是前提

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当一个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他,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

二、爱心和关怀是关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创新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因此,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主动模仿,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三、尊重和欣赏是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却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

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谈话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本条件。通过谈话接触,我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品质,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消除各种心理障碍。话,人人会说;但话,不是人人会谈。和学生谈话也是一门艺术。

如今的高中生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不轻信成人的意见和答案,他们的人生观逐渐形成,通过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对自然和社会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但同时他们也容易冲动,遇事考虑不周全,理性思维不成熟。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谈话初期总是显得比较拘谨。如何与这些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1.谈话要适时、及时

谈话的时机很重要,一定要做到适时、及时。当发现学生情绪有波动或者班级寝室常规有松懈的现象,要及时向家长或身边同学了解情况,查明原因,然后找学生谈话,不让问题严重化、扩大化。如果学生主动找你聊天,班主任一定要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并对其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语言准确,态度诚恳

谈话不只是教师说,学生听,而是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姿态谈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谈话的语言要求准确,不生硬,使学生容易接受,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使用辱骂性的语言讽刺、嘲笑、训斥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与学生谈话时还要注意面部表情。人们对强硬的态度会本能地产生对抗情绪,而对柔顺、温和的态度则往往容易接受。从心理学的观点看,笑是沟通人的情感的媒介。教师和学生相处假如老是板着面孔,学生就觉得有一种恐怖感,缺乏人情味。不苟言笑、语气强硬,命令和训斥较多,不利于与学生的沟通。面带微笑地和学生聊天谈心能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也会更加信任自己的班主任。3.宽容学生

曾经对100名高中生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标准之一是具有“宽容之心,能了解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生活和与人交往的经验,理性思维不成熟,容易冲动,学生在谈话中难免有时顶撞老师。作为班主任应该耐心地教育他,以自身的人格和高尚品德去感染影响学生,不能以自己的先前印象影响判断。当然宽容不等于无原则地迁就学生,对学生的过失该指出的要明确指出、该批评的要严肃批。

谈话是一种互动,是一种思想、观念、情感的交流,传递的是彼此的真诚、信任,也需要采用不同的谈话技巧。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向学生表达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要求,无论是面对全体的要求、评价,还是针对个人进行的谈话、写信等,都是为了达到教师的教育目的——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而沟通工作的实际的大小,取决于师生沟通的效能。在大量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价值观等,而学生毫无兴趣,面临的是学生的抗拒,低度的学习动机,这是一个可悲的事实。从这个角度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关键,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大部分教师都了解师生关系相处的原则,但事实上,如何将这些理论与自己的实际工作接轨,如何将其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还是需要多画一些心思去琢磨的。

首先,教师要有同理心,能够做到换位思考。

教师要关心学生,那必须要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首先必须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的系统中去,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而且也以他的思想去推理他的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这样的同理心可以使对方会感到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与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怀的沟通氛围。同理心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俗话讲也就是换位思考。关键是一个教师能不能真正放下身段,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困难和困惑。当一个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对方去考虑,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去理解他,不关心自己,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而老师则不能真正地接纳学生,非常容易对学生提出无益的指责与批评,也不能正确地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回应。老师愿意见到的事实是学生通过老师有效的教育能够改正不良习惯、错误思想,从而形成良好习惯、确立正确思想。因此,在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同理心与换位思想是开启心智世界的钥匙,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的烦恼感同身受,但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同感而不是同情与怜悯,当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时,通常那段时间比较敏感,假如老师过分同情怜悯,会加强其自卑,对学生的成长是有损无益的,再有也可能会使学生对老师的过度关注产生一种理所应当的感情,进而变得熟不拘礼,反而减弱了教师的教育效果。

其次,信任。有了理解,才能信任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愿望的,但事实并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良好的愿望都能被接受,甚至被抵触。我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沟通时,学生对老师的真诚的高低感受不同,教育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必须要信任,这样教育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如果作为教师们真地做到了理解学生,那么信任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老师信任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结合学生的特点使其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教师的体贴与关怀,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只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他们去不断的主动探索,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得以充分发展。夸奖和鼓励是一剂良药,可以帮助孩子确立信心,取得更大的进步。如对于赵圆圆扬长避短的夸奖,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其实也是多元智能评价的一个理念,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缺点,但同样的,一个人也绝对不可能十恶不赦没有一点优点。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只要教师用心,就不难发现孩子身上的点滴优点和闪光之处。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理解不等于接受,尊重不等于放纵。对学生的信任不等于看不到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者对其合理化,对于一些不良行为可以不接纳,不赞同。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就要保持这样态度。例如对待学生迟到,每个人都会有疏忽、意外,这都是难免的情况,但是不是因为认同他们迟到的合理性,就等于认同他们迟到也是对的呢?迟到可以理解,但是该怎样惩罚还要根据校纪班规,一点不能偏袒。

对学生的信任表现在能够等待学生慢慢变好,而非一蹴而就似的马上改过。学生毕竟还未成熟,在学生这个年龄错误一犯再犯,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老师切不可因为他第二次或第三次反同样的错误就放弃他、不信任他,有时候信任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比批评指责更有力量。再而,爱。有了理解和信任,爱也就更容易的表现了。

爱是贯穿于理解与信任之中的灵魂感情。理解与信任固然是爱,还有,爱可以促使你去做很多事情:有了爱你就愿意理解孩子的无知行为,有了爱你就能够容忍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并在耐心的去教导他,有了爱你就会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有了爱你也会愿意为他们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很多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但他从没有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爱的热潮,这样的老师永远不会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教育如果没有爱,正如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那么老师如何将爱表达给学生呢?

老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愿意为了孩子付出时间是精力。这种时间和精力不仅指在处理学生问题和教育学生方面,还有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而进行的有目的的学习与研究。如何使自己真正的贴近学生,只是口号式的叫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需要老师真正的去学习有关学生的理论,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例如关于青春期心理特征方面的书籍、鼓励方面的书籍、学法指导、学习障碍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也才能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爱。而且,这样的爱才是正确的真正的爱。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遇到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我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沟通交流,寻出根源所在。心理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空穴来风无迹可寻,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外在的因素起到了一个诱导的作用。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学生进行坦诚的沟通交流是前提。许多学生在老师真诚的交谈后都会把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说出来,知道原因后才能进行心理辅导。根据各种不同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进行解析,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的误区。

(2)鼓励赏识,增强学生自信。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由于缺少自信而导致的,这是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普遍因素。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自尊心好胜心强,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的高,但是现实总是让他们离自己的目标很远,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心理问题。找出学生的优点、长处,对这些进行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充满自信是关键。

(3)对症下药,帮学生制定计划。好的目标计划是学生走出问题的重要手段。查处问题所在后,如何解决心理问题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根据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帮助他们制定好走出误区的计划,不仅能帮助学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增强学生内心的自我认可程度。

上一篇:小学生爱心故事作文下一篇:桂花雨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