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信息第二周教案

2024-04-13

六年级信息第二周教案(共10篇)

篇1:六年级信息第二周教案

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学期的第一次升旗活动。新的学年,全新的起点,创建幸福、和谐、文明校园的任务义不容辞的落到了你们的肩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神圣使命也必将在你们的身上变成现实。

一、希望你们树立崇高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地将人生的追求同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精神世界,弘扬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道德风尚,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一代新人。

二、希望你们珍惜每一分钟,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不断从人类的优秀文明宝库中摄取营养,丰富自己;用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去陶冶情操,用所学知识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用所学知识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希望你们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勇于超越前人。荀子说过“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以昂扬奋进的精神,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年的种种考验,在各方面战胜自己,赶超同学,超越老师!

四、希望你们遵守校规校纪,用校规校纪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今天,东田一小是你们成长的摇篮;明天,你们就是东田一小的骄傲与自豪!最后衷心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以优异的成绩、以一名优秀小学生的形象,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母校,回报社会!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2:六年级信息第二周教案

教学内容:聆听《杜鹃圆舞曲》、学唱《布谷》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

3、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教学重难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律动:聆听《杜鹃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杜鹃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三、表演《布谷》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2、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注意:歌曲《布谷》借用布谷鸟歌唱的方式出示歌词。课本上仍以□为四分音符的时值,表示旋律的高低、长短,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教师可按照小黑板提供的乐谱进行教学。

四、编创与活动

教师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也可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还可以分小组设计更多的像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不要生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可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五、教师小结,下课。

当堂测试: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布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小雨沙沙》、复习《布谷》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3、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雨沙沙》 教学难点:节奏型的学习教学过程:

一、表演《小雨沙沙》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歌曲。

2、再听范唱。提示:雨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可指导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歌曲中怎样说的?视学生能力可将学生的创作组合成两个部。

3、尽快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二、复习歌曲《布谷》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教师小结。

当堂测试: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小雨沙沙》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篇3:六年级信息第二周教案

《我爱广东》这一课是选自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本教材生活语文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爱广东》第三课《我爱广东》的第二课时。本课通过认识欣赏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来学习生字词: 环境优美,并用我爱____ 造句,让学生知道广东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度智障六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低年级学习, 能认读简单的词语,可以表达简单的句子,但词汇量贫乏,对词语的理解还是依靠图文对照的形式。

【设计理念】

1.生活化。将字词句的学习与生活联系,增强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2.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景色图片的观察来了解哪些地方美,并引导、总结什么是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个体内心的真实体验。在欣赏各地景点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游览,并找出自己认识的、漂亮的图片,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4.培养学生初步利用电脑搜索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词语———环境优美的意思。

2. 能用 “ 我爱 ___” 来进行表达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利用电脑搜索图片与视频,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以及与小组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广东省几个主要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读理解词语环境优美,能用“我爱____”来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优美的意思,并能运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适用】

课件分教师用和学生操作两部分,教师制作博客网站http:// blog.sina.com.cn/u/3580134777提供给学生课堂上搜索游览。

多媒体课件主要流程用Activ Inspire制作,课件运行的硬件是能运行中文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的多媒体计算机。为了使课件充分发挥其性能,要求屏幕分辩率为800×600,24位以上真彩色。 软件采用全中文界面,全部使用鼠标操作,简单灵活。

教师用课件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引导部分:引导学生通过点击城市名认读词语来达到复习导入的目的。新授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点击地图上的城市名进入相应城市旅游景点来观察、感受、领悟词语环境优美的意思,并会用“我爱________ 来”进行正确的表达。巩固检查部分:通过学生在白板上自己动手组句、读句来达到巩固的目的。学生课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广东地图上找出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并分别点击进入教师设计的主题网页页面。第二部分是句子练习部分。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复习导入

出示广东省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认读词语找出广东省有哪些城市。(学生通过点击地图来认读词语,达到学过的词语会运用的目的)。

教师:广东省是一个漂亮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去游览。

3.学习新知

(1)感受

指导学生在自己小组的电脑课件广东省地图上找出广州,并用鼠标点击进入教师博客广州白云山景点介绍页面。

引导学生在网页上欣赏白云山风景照片,并说说看到这些照片的感受。

教师:你可以用一个你知道的词语来形容你此时的感受?(学生会根据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来真实表达,尊重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两个词来告诉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指出并说出觉得哪些地方漂亮?(每个学生欣赏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学生都可以指出自己心中认为漂亮的景色图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学生的主导性。)

教师归纳学生指出的山、水、树、草、花等,并总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环境。

教师:今天我们用一个新的词语来形容看到的风景:环境优美(板书)

读词语[集体读、个别读(读词读开火车游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指出心中认为漂亮的地方,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把抽象的词语直观化,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引导学生读词语,让学生集体读、个别读,老师纠正学生发音。

(2)领悟

教师:我们刚才游览了广州的白云山公园,现在我们再走进珠海去看看。

引导学生在电脑上找出珠海,并点击进入珠海渔女像网页页面。

教师:大家来到珠海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珠海渔女像,各小组去看看吧。这次老师有个任务给大家。

给学生布置游览任务: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游览后的感受,并用爱来说一个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游览网页。

教师:珠海渔女像这个地方怎么样?我们用今天学到的词语怎么来表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理解环境优美的含义。

教师:你们想去这个地方玩吗?如果用爱来说一个句子,你怎么说?

教师在引导学生有了直观感受后说出句子:我爱珠海。

(3)学生分组自主学习

教师:我们生活在哪个城市?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深圳去游览吧?

引导学生通过电脑自己进入深圳景点介绍网页页面 。

教师给三个小组布置不同任务 。

第一小组:指出自己认为的环境优美的景点图片 。

第二小组: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游览后的感受 。

第三小组: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读一读。深圳是一个__ 的城市, 我爱___。

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起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4)内化学到的知识

引导学生欣赏英德国家森林公园的视频,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广东省还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下面老师带同学们走进英德国家森林公园去游览吧。在游览过程中可以说出你自己的感受。

(智障学生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可能会有些累,精力也不能太集中,给学生播放视频,通过声、光、色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心中感受,从而达到学生对词语内化和运用的作用。)

(5)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我们刚才通过电脑搜索欣赏了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句子表达:我爱广东。(板书)

4.巩固

(1)三个小组的学生在电脑上读词语,并组句,教师指导。

(2)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在白板上读词语并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

(3)分给三个小组字卡,组成句子,并展示。

5.总结延伸

篇4:小学一年级体育第二周教案

一、复习队列队形

教师活动:

1、集合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明确课堂要求。

2、排体育课队形,调整学生站位,并组织学生进行队列练习——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3、学生注意力集中较短,在练习中穿插小游戏——集中注意力练习。

4、复习学过的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动作规范,注意力集中,反应快。

5、及时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动作,并点评。

6、教师及时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个别学生耐心地指导。学生活动:

1、集中注意力听讲,遵守课堂常规,不讲话打闹。

2、积极参与队列练习活动。

3、积极投入小游戏活动,明确游戏方法,思想集中,反应迅速。

4、能熟练做出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的动作。

5、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纠正同学的错误动作。

6、学会坚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二、交流合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分组自主练习队列(重点:看齐队伍),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队列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再次分组练习。学会活动:

1、积极参与队列练习活动,能与队员和睦相处,相互配合,认真完成任务。

2、认真做好动作,大胆展示自己,能积极发言评价。

3、乐于反复练习,相互指导帮助。组织:散点

三、快乐游戏:快快集合

教师活动:

1、游戏的规则要求讲清楚,让学生听明白。

2、组织学生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

3、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立即纠正。

4、引导学生正确参与游戏。

5、以小组进行相互比赛,评价优秀的小组,加以表扬,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快、静、齐”。学生活动:

1、仔细听明白要求,按要求完成游戏。

2、积极参与,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及时纠正自己错误。

4、培养团队意识,学会相互交流,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组织:四列横队 四路纵队

四、总结评价 教师活动:

1、对课堂进行整体评价,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课堂常规强烈要求。

2、师生互动评价。学生活动:

1、记住老师的要求。

2、师生互动评价。

小学一年级体育第二周教案 2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乐于进行反复练习,能与同学合作开展活动。学习内容:队列队形练习 报数 游戏:原地踏步走 学习步骤:

一、复习队列队形

教师活动:

1、集合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明确课堂要求。

2、排体育课队形,调整学生站位,并组织学生进行队列练习——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3、学生注意力集中较短,在练习中穿插小游戏——集中注意力练习。

4、复习学过的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动作规范,注意力集中,反应快。

5、及时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动作,并点评。

6、教师及时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个别学生耐心地指导。学生活动:

1、集中注意力听讲,遵守课堂常规,不讲话打闹。

2、积极参与队列练习活动。

3、积极投入小游戏活动,明确游戏方法,思想集中,反应迅速。

4、能熟练做出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的动作。

5、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纠正同学的错误动作。

6、学会坚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二、跺脚练习:学生原地盘腿坐下后,听老师口令做跺脚练习,比如:教师说左左左,学生左脚跺三下,教师根据情况不停的变换左与右,让学生快速反映并做出正确动作。使学生能快速准确的认识自己的左右脚。然后将口令换成1和2来练习。在此基础上再教学生原地踏步走。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原地盘腿坐下(重点:认清左右脚),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队列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再次分组练习。学会活动:

1、积极参与队列练习活动,能与队员和睦相处,相互配合,认真完成任务。

2、认真做好动作,大胆展示自己,能积极发言评价。

3、乐于反复练习,相互指导帮助。组织:散点

三、游戏:红绿灯 教师活动:

1、游戏的规则要求讲清楚,让学生听明白。

2、组织学生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

3、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立即纠正。

4、引导学生正确参与游戏。学生活动:

1、仔细听明白要求,按要求完成游戏。

2、积极参与,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及时纠正自己错误。

四、总结评价 教师活动:

1、对课堂进行整体评价,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课堂常规强烈要求。

2、师生互动评价。学生活动:

1、记住老师的要求。

篇5:三年级第二周第一课时英语教案

三年级第二周第一课时英语教案

Unit 1 Lesson 3 教学内容: Part C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单词ant, apple, boy, bag, coffee, coke. 2.能唱这首歌谣,并通过单词,增强语感。 3.完成Let’s check,story time. 过程与方法:通过巩固旧知引入新知,通过提问和表演的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单词ant, apple, boy, bag, coffee, coke,并唱与字母Aa,Bb,Cc有关的歌谣。会说story time,了解culture. 教学难点:story time的阅读和关键句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音箱。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Everyday practice. A: Hi, I’m…. I’m from…. B: Hi, I’m…. I’m from…. A: Nice to meet you. B: Nice to meet you, too. A&B: Goodbye. 2.Let’s practice.  Reviewing the name of the countries. 二.Presentation. Today, we’ll begin to learn the letters. Now we should learn how to read, write, and try to listen and speak out. 1)Look at the blackboard. Give them the example “Aa”. What does “A” look like?  A tower. What does “a” look like? A girl’s face. 2)What’s this? (show them the picture of an apple) Try to use the whole way of answering “It’s….” Tell them the rule to use “an” and “a”. 3) Teach Bb, Cc as the same way. 4)look the vadio about story time. 5)teach story time.   Wait a minute,Im smart,Can you read this sentence. 6)culture about Womens Day. 三.Game time. Find the neighbors and be in the queue. Then call out the letter, give them the papers written by A, a, B, b, C, c. After I say 1, 2, 3, they should be in the queue quickly and then call the letters out. Call out the letters, when I say “Aa”, then you call out the words which include “Aa”. 四.Let’s chant. 1) Review the letters. 2) Let’s chant. 五.Assessment. 1)Let’s check. 2) Activity book Part A,Part B.  

 

篇6:六年级信息第二周教案

三年级第二周第二课时教案 3月3日 星期四

Lesson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This is my friend…. 2.巩固、操练两个句型,并鼓励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会话。 3.了解妇女节的知识,并在这一天为妈妈做一件事。 4.story time的`表演。 过程与方法:教师提问,合作交流相结合。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尊重女性,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教学难点:from的发音,及本单元重点句型在真实情景中的表演。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Everyday exercise. 2.Listening the Tel. Number. 3.Review the chant, letters and the words. 4.Draw a clock on the blackboard and review the sentence of “Good morning.” 二.Presentation. 1.Make a dialogue with students. 1) I have some paper here. And there is name, number and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on it. The number stands for the age, the name and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as well. That’s all your imformations. When I call you up, then I will ask you some question. Please 2) The imformation of the card is your friend’s. Trying to introduce him/her to me. Use “This is my friend….” 2.Teach the sentence “Where are you from?” 3.Ask and answer in pairs. 三.Listen and say. 1)Listen and catch the main idea. 2)Read the context. 四.Culture.  Happy Women’s Day 五、story time Read this story Replay this story 五.Assessment. Activity book 

 

篇7:六年级信息第二周教案

魏家地学校七年级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 第二周(第2课时)

魏家地学校七年级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 第二周(第2课时)授课班级:七年级2、3班教师:李新峰 教学 内容 复习广播体操(二) 身体素质练习教学 目标 1、复习中学生广播体操第六节--第九节,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规范广播操动作。 2、通过练习逐渐恢复学生的身体各项素质。 顺序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要求 练习次数 练习时间 准 备 部 分 5′ 一、文体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二、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任务,安排见习生。 三、慢跑200~300米热身。 四、游戏:“迎面接力” 五、徒手操 六、弓步、仆布压腿,立位体前屈、活动膝、踝、髋关节。 1、成四列横队。 队形: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 1、扩胸运动2、单臂后振 3、体转运动4、腹背运动 5、全身运动6、深蹲 要求:快、静、齐,动作到位。 4x8拍 5′ 基 本 部 分 35 一、课课练 1、原地高抬腿跑x2组。 2、后蹬跑20米x2组。 3、跨步跳20米x2组。 4、弓箭步走。 二、复习中学生广播体操: 《时代在召唤》: 第六节:体转运动 第七节:全身运动 第八节:跑跳运动 第九节:整理运动 三、素质练习: 50米跑X5次 四、放松自由活动: 1、各种预备练习要求:反应速度快,注意力集中 教法: ×××××OOOOO ×××××OOOOO ×××××OOOOO ×××××OOOOO ☆ 组织: 1、教师组织,文体委员喊口令进行广播体操的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要求: 1、认真练习,保证质量。 2、动作到位,舒展大方。 组织: ××××× ××××× ××××× ××××× -------------------- ↓ 学生8人一组,听口令进行练习。 要求: 男生9秒内,女生10秒内完成。 35 结束部分 5 1、集合整队,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师生再见。 3、归还器械。 组织:成四列横队 队形:同上 要求:放松充分 5

篇8:六年级信息第二周教案

1、初步了解scratch界面的组成;

2、能打开scratch自带的作品,初步尝试利用这五个按钮

3、初步尝试角色的选择、舞台的选择;

4、了解每个角色需要设定相应的脚本,才能在舞台中运动;

5、尝试脚本的编写。

学生: 六年级

课时: 1课时

演示作品;

教学过程:

一、打开scratch软件,演示两个例子。

例子1:Music and Dance——》6 BreakDance 例子2:Games——》3 FishChomp 在演示例子的过程中,学生掌握5个按钮,分别是 学生操作,大概是10分钟时间,根据兴趣导入作品,欣赏作品。

二、介绍界面,制作第一个作品

1、介绍舞台、角色(学生告诉我,这不念jue,而是jiao)。

2、介绍“程序指令分类”和“脚本”。这样的语言描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我把“程序指令分类”中的“指令”比喻为“积木”,“程序指令分类”是各种同类型的积木进行分类存放。“脚本”就是“搭积木”的过程。这样的描述,学生理解起来很轻松,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也多处用“搭积木”的方式去介绍,效果非常好。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演示制作了一个动画,小狗在舞台上自由的走动,主要涉及到“动作”、“控制”和“外观”。

学生操作。(由于我每节课描述语言都有所不同,所以每个班级在这个环节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差异很大。有些班级同学们做的作品五花八门,也有班级学生的作品基本跟我的范例一致。看来老师的引导语非常重要!)

教师巡视,全班一半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也发现部分学生导入的角色过多,不懂应该对哪个角色进行脚本的设计;还有部分学生把积木散在“脚本”中,无法实现所设想的效果;部分学生对拖入“脚本”中的“积木”,不能很好的进行删除操作。

三、完善作品,添加“舞台”

针对小部分同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引出如何设置“舞台”。当舞台中出现多角色时,我们应该如何选中所需的角色进行脚本的设置。引导有能力的学生观察“程序指令分类”中的指令,完善作品。

第7课 角色对话

教学目标

1、模范范例1,初步尝试scratch 软件中“绘制新角色”来创建角色。

2、模仿范例1,初步尝试scratch 软件中角色的造型的添加。

3、模仿范例1,模仿范例中的角色(图一和图二)的脚本的编写。

4、理解外观模块中 图一 图二

和的不同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学生:6年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scratch 软件里打开范例1,请同学们看,秋千荡了起来,跷跷板翘了起来,我们的校园也有很多娱乐器材,回忆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校园一角也来做一个动画片。

二、自主学习,探究发现

请同学打开例子中的第一例子,对着例子看,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步骤去想:

1、这个动画场景里有几个角色?探究一下这些角色是如何导入的?

2、思考这个动画场景中每个角色有几个造型?如何导入不同的造型?

3、仔细观察每个角色的脚本,用鼠标点击脚本,看角色有什么变化?想一想脚本是如何在控制角色的。

4、脚本中模块有不同的颜色,尝试如何把这些不同颜色的模块堆积起来。

三、完成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保存提交。

四、师生共同小结,构建知识(先学后教)

看了大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是用“绘制新角色”的方法设计角色,也有的同学是用“从文件中选择新角色”的方法添加角色;每个角色都增加了不同的造型;

大家应用以下两个脚本控制角色动起来了,请问:两个程式有什么不同?

造型依次切换。

造型可以任意选择,可以跳跃的切换。

四、欣赏作品,交流学习

请1到2位学生,说一说创作过程。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的是先学后教,我没有做任何的解释,把学习的步骤用大屏幕展示,完全是学生自己先学着做,课堂上我观察到,有一部分学生,关注的是打开每一个例子逐一看,找有兴趣的作品欣赏;一部分学生是按老师的要求,打开范例学着做。有的是在范例的基础上,修改角色,如,在秋千上加小人或动物;在翘翘板上加人物等;也有的在绘制角色。最后,学生的作品中,多数是在范例上修改完成自己的创作。

我发现:学生绘画的基础有差异,绘制的角色不太美和精致;时间不够,角色的绘制上花了很多时间。全班有3分之2的学生上交了的不同层次的作品。

我发现:有的学生模范范例,提前使用了其他模块在控制角色。

第8课 载歌载舞

教学目标

1、模仿范例2,初步尝试scratch 软件中“从文件夹中选择新角色”来新增角色。

2、模仿范例2,初步尝试scratch 软件中声音的导入和给背景设计音乐脚本。

3、学习范例2,能看懂并理解以下(图一和图二)的脚本。

3、模仿范例2,自己设计一个作品。

图一 图二

4、学习范例2,重点理解模块的作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学生:6年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老师打开例子,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例子,请同学们看,机器人在音乐的伴奏下激情地跳起舞了,你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生趣有音乐的作品吗?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吧!

二、模仿学习,探究发现

1、请同学打开例子,对照例子看,动画故事里有几个角色?如何新增这些角色?

2、思考每个角色有几个造型?如何导入不同的造型?

3、仔细观察每个角色的脚本,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脚本用到什么不同的模块.4、鼠标点击脚本,看一看显示区中角色是如何变化的,想一想脚本是怎样在控制角色的,不同颜色的模板起着什么作用,多尝试几次,理解模块的用法。

5、完成作品后保存提交。

三、学生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在创作中学生遇到的各种设计问题,教师把它展示出来,请同学们观察并解决,倡导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无法解决的老师再给予指导。

四、欣赏作品,交流学习

请1到2位学生,说一说设计思想和故事情境。

五、师生共同小结,构建知识

通过今天我们学习的例子,知道如何控制角色的移动;通过给角色设置特效,使角色变得有活力和生命。我们还知道了一个作品中用同一个音乐时,可以用 的模块给背景设计音乐脚本。同时,尝试了声音是如何导入的。我们用到的以下两个脚本控制我们的角色。

坚持下去,日积月累,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成为scratch设计高手。

课后反思:

在第2个例子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最多的是使用后,角色倒立;其次是如何使声音的重复播放;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请遇到问题的学生说,再请同学能助解决,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好。

还有学生提出:让角色移动慢点,怎么办?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我让学生探究控制角色移动速度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尝试修改题的方法。

这节课,学生的想象丰富多了,点评作品是随学生完成的快慢进行的。这样可以互相启发。

课堂上,我发现学生故事的内容缺乏,还需要启发学生去挖掘健康的有趣的有一定思想内涵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创作素材。我准备在下节课给学生时间到scratch网站上去学习,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启发自己的创作思维,拓宽学生的创作空间。

课堂上,有的学生作品有很你好的创意,但时间不够,没有完成,我对这类问题是采取让学生先提交,下节课在继续修改,或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

中的参数,让他们去发现解决问

第9课 键盘触发

预设教学目标

1.理解按键与控制的含义。2.运用按键与控制创作故事或游戏。

教学重点

理解按键与控制的含义.教学难点

运用按键与控制创作故事或游戏。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听说马戏团的小丑表演的可好了,今天老师就邀请他为我们表演一次,好吗?观看动画。

师:其实啊,我们不仅可以看小丑的表演,还可以参与他的表演呢!

二、设置舞台和角色

师操作演示: ①打开scratch软件。②设置合适的舞台背景。

③导入小丑角色,并设置合适的大小和位置。生尝试操作。生反馈。知识屋:

1.设置好合适的背景和角色后,不要忘记删除原来的空白背景和小猫。2.为了让小丑表演不同动作,必须要在“造型”中导入其他几个造型。

生操作反馈。

三、小丑演出 师:用示4中演出,通过师演示操作:

1、设置演出开始

表示演出开始,通过

让小丑消失。

对应4个方向键表

用②单击③单击 ①单击表示演出开始。

模块,拖动模块,拖动模块,拖动模块,拖动模块,拖动

到脚本区。

到脚本区,并输入内容。到脚本区,单击下拉箭头

到脚本区,选择到脚本区,选择“颜①选择小丑角色,单击“脚本”。

2、设置“服装换色”表演 选择“上移键”。

②单击③单击站立造型“breakdancer-1”。色”特效,并设置特效值。

生尝试操作,师巡回指导。生反馈。知识屋:

不但可以选择4个方向键,还可以选择26个字母键、“0——9”10个数字键和空格键。

师:请同学们尝试探究屋里的内容,并及时反馈 探究屋: 试一试,用控件生讨论,交流反馈。师小结。

(3)设置“双手倒立”表演 师示范操作: ①单击选择“下移键”。

②单击

模块,拖动

到脚本区,选择

到脚本区,选择双手倒站立造型“breakdancer-1”。

③单击“外观”模块,拖动立造型“breakdancer-3”。

生尝试操作,师巡回指导。生反馈。

(4)设置“空翻”表演 师示范操作:

模块,拖动

到脚本区,单击下拉箭头

还能让小丑表演什么特效?

①单击选择“右移键”。

②单击③单击设置秒数和“Y”的值。

④单击⑤单击⑥单击设置秒数和”Y”的值。

模块,拖动模块,拖动模块,拖动模块,拖动模块,拖动模块,拖动

到脚本区,单击下拉箭头

到脚本区,选择

到脚本区,到脚本区。

到脚本区插入,分到脚本区,站立造型“breakdancer-1”。

别设置重复执行次数和旋转度数。

生尝试操作,师巡回指导。生反馈。

(5)设置“消失”表演 师示范操作: ①单击②单击生反馈。

三、知识升华

师:和你的小伙伴讨论一下,看如何能够用“左移键”实现“单手倒立”表演?

生讨论,实践 反馈。师点评。

师:再次开动你们的小脑经,看看怎样设置重复执行次数和旋转度数才能保证空翻成功?

生讨论,实践,反馈。

反馈结果:次数乘度数的积能被360整除。师:每一次表演中,在控件“breakdancer-1”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生讨论,实践、反馈。

反馈结果:会出现联动现象,使小丑的表演杂乱无章。

四、观看演出

之后如果不先切换到造型

模块,拖动模块,拖动

到脚本区。到脚本区。

生尝试操作,师巡回指导。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讨论和实践,马戏团的小丑精彩的演出终于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师操作演示: ①单击,执行脚本。

②分别按4个方向键,观看4种演出。③单击小丑,表演消失。生操作,观看演出。师:说一说,么区别?

生讨论,交流。生反馈,师点评。知识屋:

脚本区的控件较多时,可以在脚本区右击选择“整理”命令进行整理。实践屋:

选择喜欢的背景和角色,用3种控制方式创造喜欢的演出。生操作,师巡视。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请填写在成果栏中。

教后反思:

本课虽然“脚本区”的命令比较多,但实际新授的知识点并不多,更多的是对前面的命令的应用。重点是通过按键控制程序的执行。实际教学中,每编完一种表演程序,应该让学生实时的运行一下,增加对按键与控制的理解。

由于编写程序时,教材是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进行的,让学生容易认为编写程序时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这种情况下,要让学生多反复无序的多运行几次,从而理解三种控制方式在程序中并没有先后顺序。

四种按键表演的程序都先切换到“站立造型”,学生可能不太理解,在编写程序时也经常忘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不添加“切换到站立造型”的命令,让学生编写好四周刚表演程序后反复运行程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从一种表演到另一种表演时,小丑仍然保持上一种表演的造型,这不太符合生活中的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添加“切换到站立造型”的命令。

、和

有什

编写“空翻”表演程序是比较困难的。要引导学生讨论“旋转15度”控件的度数和“重复执行10次”控件的次数有什么关系,最终让学生明白两者的乘积必须是360。

第10课 创编游戏

3-1 第一节课

先展示一个完整作品与学生讨论程序的规画:

1)背景

2)瞄准器:分二个造型

3)角色:四种会飞的物件,分别是加一分,加二分,加五分及扣十分,并讨论何者是加五分,何者减十分。4)时间限制:大家统一设定30秒

接着第一节课只要能达到以下目标即可

1)使用绘制新角色画出瞄准器的二个造型并调整大小 2)汇入背景图

3)撰写程序:让瞄准器随着鼠标移动并判断是否按下滑鼠,如果按下滑鼠就切换到造型二

※绘制瞄准器的二个造型,一个为黑色中空,第二个造型为红色实心的,注意小朋友在绘制第二个造型时是否使用「造型」的「绘制」。很多小朋友会使用绘 制角色的绘制工具,特别注意。

A)角色的绘制工具:会画出一个新的角色

B)造型的绘制工具:会画出同一个角色不同的造型,您可以举例说明,一般电玩里的人物在碰到特色情况会改变,但它还是同一个角色。

撰写瞄准器的程序:

程序一开始一定要切换到「造型一」,也就是中空的瞄准器 透过重复执行的循环来让瞄准器跟着鼠标移动,接着透过IF THEN的判断来看看鼠标的状态,如果是按下滑鼠就表示开枪了,所以要切换到造型二,接着问学生,否则呢?学生都会回答,放开就回到造型一。

完成后就测试一下程序,学生都会很惊讶!真得跟着我的鼠标,按下后还会切换造型。

3-2 第二节课

在第二节我们就来撰写蝙蝠部份:

1)先透过「开启角色档案」来插入物件至舞台中,接着使用缩小工具来调整大小至适当位置

2)程序部份我们先撰写第一只的蝙蝠,其他的就使用复制方式,把蝙蝠的程序码复制过去即可。

2-1)先让蝙蝠随机在舞台中出现,所以把「移到x:()及y:()」拖曳至程序区,因为x在240与-240间,y在180与-180间,所以就请您使用「运算」的「在()到()间随机选一个数」,先拖曳二个至程序 区,分别填上240、-240,与180、-180。然后先把y的程序码拖曳至y:()中,接着再拖曳x:()的程序码,这个是有技巧的。

※拖曳y时按后的「个」,拖曳x时按前面的「在」来拖曳才能容易把程序码卡上,这时学生提醒的

2-2)让蝙蝠可以随意移到,所以使用循环来一直执行 2-3)再使用一个内循环来让蝙蝠移到50步就改变一个角度,一样是随机在30与-30间。

2-4)记得把「碰到边缘就反弹」加至程序中,才不会蝙蝠飞不见了。

3)计分:

3-1)在使用变量,新增一个变量为「分数」,在程序一开始把分数归零

3-2)程序一开始让蝙蝠出现

3-3)当按下滑鼠有打到蝙蝠时(用颜色判断),分数就加一分,然后把蝙蝠隐藏一秒后再初现 ※这个地方一样要使用循环判断

我们在设定瞄准器时有二个造型,其中的第二个造型就是使用红色,所以您使用「碰到颜色」这个判断时的「滴管」要去点一下 该「瞄准器」的第二个造型,这个也要一点技巧。

※先点选瞄准器,然后点击第二个造型,在角色区就会出现第二个造型。切换到蝙蝠的程序码区,此时就可以透过 「滴管」至选取角色区的瞄准器了。这是学生讲的。

篇9:六年级信息第二周教案

三年级第二周第三课时教案 3月4日 星期五

Unit 2 My  family Unit 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新句型Who’s that man/woman?He’s/She’s…. 2、通过会话,学生练习介绍自己和学会询问他人的.家庭成员。 3、能够和同桌之间进行简单的交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人称代词小歌谣引入新课,通过教师提问和同桌提问来巩固新句型,通过对比的方发学习巩固新句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大胆有礼貌地介绍他人和自己的家庭成员。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新句型,并能询问他人的家庭成员。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人称代词he和she,然后掌握新句型。 教学准备:课件和家庭成员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Everyday exercise. A: Good morning,class! B:. Good morning,Miss ma! A: Nice to meet you. B: Nice to meet you,too. 2.let’s chant 我是“I ”,你是you;it, it 它它它;男他he ;女她she;我们,我们we,we,we;你们you;他们they;are在we,you,they后随。 唱完儿歌老师走下讲台随意指着一个学生问:Is he a boy or a girl?全班学生回答:A boy. 教师再问:Is she a boy or a girl?全班同学回答:A girl.这样的问题多问几遍让学生加强对人称代词的认识。 二.Presentation. 1.Look at the picture: Is he a boy? Yes,he is a boy.Is he a boy?No, he is a man. Teach the word “man”.Is she a girl? Yes,sheis a girl. Is she a girl? No,she is a woman.Teach the word woman. 2.Do you know who she/he is? Try to ask me“Who’s that woman/man?” Read the sentence again. Teaching the sentence:Who’s that…? 3、Show the photoes and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4.Look! (Show a photo): There are 4 people in this family. She is mother, and he is father. Teaching the word: mother and father. 5.listen the vadio about this talk. 6.listen and repeat. Whos that woman? Shes my mother. 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 Hi,mom! This is my friend ,Amy.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too. 7.Have a roplay about this part. 8.lets sing. 9.Lets chant. 三.Practice 1.Make the dialogue with students 2.Listening the tape of” Let’s talk” 3.Who can try playing the dialogue? Show time. 四.Add activities Recite part A  let’s talk. Introduce your family members toypur friends in English.  

 

篇10:第二周下午教案

1、安定幼儿的情绪

2、为幼儿提供积木,让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出自己想象的东西。

3、为幼儿提供图书,让幼儿安静翻看图书并向同伴简单介绍书中内容。

4、为幼儿提供橡皮泥,让幼儿练习团圆和搓长的技能。二. 盥洗点心

1、指导幼儿正确入厕和洗手,教幼儿正确洗手、擦手,培养良好的盥洗习惯。

2、鼓励每个幼儿安静地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并保持桌面的卫生,培养良好的用餐用点习惯。

3、提醒吃完的孩子整理桌面、擦嘴。

4、组织孩子安静活动。

三、小游戏:

1、练习排队:

将全班幼儿排成4队,编为:小鸡队、小鸭队、小猫队、小狗队,引导幼儿以游戏的形式帮助记忆。

2、游戏名称:娱乐游戏《揪尾巴》

游戏指导:每个幼儿将“尾巴”的三分之一塞进背后的裤腰里,两个幼儿相距1.5米对面站立,听到口令后,双方互相揪拿对方的尾巴,但不要互相推、拉。以先揪下对方的尾巴者为胜。

3、律动:《手腕转动》 活动目的:

学会按音乐节奏,灵活地转动手腕,并初步能根据音乐变化更换动作,促使手脚动作协调发展。活动过程:

1、让幼儿倾听音乐及观看教师表演,感受曲子明快的节奏和活泼的情绪,并引导幼儿伴随曲子拍出×× ×××节奏型。

2、教幼儿学习律动。

(1)、第一遍音乐:手腕在右上方、左上方、头上方转动(2)、第二遍音乐:手腕在右侧、左侧、胸前转动(3)、在手腕转动时,要求幼儿做动转动灵活、方位准确。

3、当幼儿学会按音乐节奏进行律动后,让幼儿套上手铃进行表演,以达到增强节奏、渲染气氛、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4、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大胆变换手脚动作,改变手腕转动方位,使手脚都能协调地进行活动。

四、离园:

1、指导并帮助幼儿整理好自己的着装。

2、提醒孩子搬好自己的椅子、带好自己的物品。

3、注意安全和礼貌教育。

泥工:《鸭子船》

一、活动目的:

学习用压坑的技能来塑造鸭子船的基本特征。

二、活动准备:

范例一个,每人一块泥和一个垫板。

三、游戏玩法:

1、教师先引导幼儿把看到的船或亲身坐过游船的体验谈一谈,激起幼儿学习塑造船的兴趣。

2、观察范例的外型特征,并让幼儿交谈该怎样塑造。

3、教师按以下步骤教幼儿塑鸭子:

(1)、先搓成萝卜壮,再弯成鸭子形状,细的一端做头和脖子,粗的一端做身体。

(2)、一手托住鸭子身体部分,另一手用拇指压坑。并强调幼儿坑要压得大些,但不能漏底。

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全面巡视指导,并提醒幼儿要爱惜橡皮泥,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清洁。

5、最后让幼儿利用自己塑造的船玩小船过。

角色游戏:《商店》等

一、活动目的:

1、初步学习商店的玩法,知道自己做什么角色,能初步按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游戏。

2、在游戏中大胆扮演角色,会根据自己的意愿与同伴交往。说说自己在游戏中做的事和说过的话。

二、活动准备:

1、增加“商店”主题的象征性玩具。

2、可供“商店”游戏的材料、废旧物品或替代品。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商店的玩具,引导幼儿说说平实爸爸妈妈带自己去商店买东西的情景,引题。

2、讨论:商店里有谁?有人要买东西时营业员要怎么说?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2、幼儿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教师帮助协调角色。

3、教师观察与指导

(1)、重点观察角色协商及其扮演角色情况。

(2)、以“购物者”的身份去商店,通过“营业员”和“购物者”的对话,了解情况,帮助幼儿利用已有的经验顺利地玩游戏。(3)、材料不足时引导幼儿寻找替代品或学会协商。

4、交流评价

(1)、再现式:将幼儿游戏中好的游戏情节再现,如幼儿根据自己的角色选择了玩具,而且很好地使用玩具;如商店里的营业员要把商店里的商品收理得整整齐齐。(2)、提问式:教师以角色身份提出问题。如:我是购物者原先在商店买东西,可走着走着从商店走到了娃娃家,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我是顾客去理发,看见理发店的叔叔手上拿着锅铲这是怎么回事?

5、通过游戏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让幼儿了解一些防病治病的常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6、通过提问:“下次你们还想怎么玩呢?”以激发幼儿参与下次游戏的自主性。

结构游戏:儿童乐园

活动目的:

1、能初步按意愿或命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活动。

2、培养轮流、协商活动,互借互让玩具的友好行为习惯,懂得应爱护玩具材料。

活动材料:大中型积木、花片、胶粒、饮料瓶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通过谈话,启发幼儿回忆儿童乐园里有什么运动器械,造型怎样。

2、引导幼儿讨论:大门、围墙或栏杆及运动器械分别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搭建?我们还可以搭建什么?你们想怎么分工?

3、引导幼儿合理选用结构材料,突出建筑物的主题特征。如:用可乐瓶搭建围墙,用炮弹玩具堆积大门,用其他玩具拼搭儿童乐园里的运动器械。

4、幼儿建构,教师巡回指导。

①教师按幼儿组别来帮助幼儿分工。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分工合作,明确自己所搭建的部分,启发幼儿在仿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攀登架、木马、转椅等。

②指导幼儿学习整体布局和构思儿童乐园的方法,组织观赏各组幼儿的建筑物。

③引导能力强的孩子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构建。

5、互相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学习评价同伴的作品。

6、保留幼儿作品,利用幼儿搭建的儿童乐园开展游戏。

表演游戏:《三只蝴蝶》

(一)一、活动目的:

1、进一步熟悉故事,掌握角色对话,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习表演故事情节。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表演。

二、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蝴蝶和花的头饰(红色、黄色、兰色),太阳的道具等

3、师生共同布置表演的场景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引题。

2、练习对话时,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每组让一个能力强的幼儿带领进行,鼓励幼儿大胆加上动作。

3、教师重点示范蝴蝶被雨淋和请求躲雨的动作、语句。提出表演表演规则:轮到谁表演谁出场,其他人要注意观看,不吵闹、不乱跑等。

4、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表演,怎样布置场景,怎样使用道具等。

5、引导其他幼儿分组跟随一起学习表演,初步掌握表演的简单技能。

音乐活动《会跳舞的叶子》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三拍子的节奏。

2、用正确的节奏歌唱。

二、活动准备

录音机、钢琴。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你知道大树妈妈最爱什么?你见过树叶从树上往下飘落的样子象什么?

2、邀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暖身操:

二、欣赏

今天老师叫小朋友唱一首关于叶子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会跳舞的叶子》请小朋友先来欣赏这首歌曲。

三、学唱新歌

1、发声练习1 = C—F 1 3 1 | 3 5 — | 5 4 3 | 2 1 — || 秋天 秋天 到,树叶 飘呀 飘。

树叶 象 什么? 飞舞的 小蜻 蜓。

树叶 象 什么? 神秘的 小精 灵。

2、节奏训练

X X X │ X ─ X │ X ─ X │ X ─ 0││

X ─ X │ X X X │ X ─ X │ X ─ 0││

3、教唱新歌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手伴奏,正确打出三拍子的节奏。

(2)按节奏学说歌词

X X X │ X ─ X │ X ─ X │ X ─ 0││

绿 色 的 叶 子 小 又 轻

X ─ X │ X ─ X│ X X X │ X ─ 0││

风 一 吹 摇 摆 不 停。

X ─ X │ X X X │ X ─ X │ X ─ 0││

它 象 飞 舞 的 小 蜻 蜓。

X ─ X │ X X X │ X ─ X │ X ─ 0││

也 象 神 秘 的 小 精 灵。

(3)学唱新歌

(4)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边唱边随着3拍子的旋律做左右摇摆的动作;一组边唱边拍出3拍子的节奏,两组一起配合歌曲进行。

(5)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即兴表演。

四、活动延伸

上一篇:小学校长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重教育强预防 严管理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