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024-05-13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共6篇)

篇1: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教案

把自己最近特别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目标:

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做到内容具体句子通顺。课前准备

搜集自己准备讲的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你到过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二、开启思路 1.播放“电影”。请大家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定格放大。

请大家睁开眼睛,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丰富多样的画面,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请再闭上眼睛把这组画面定格,并把它放大,仔细“看”好每一个细节。

3.慢放重现。

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如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三、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四、试写初稿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评议初稿

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了解有代表性的习作。

2.请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五、赏析优秀片段

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段,请同学们进行赏析。修改习作

1.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2.誊写习作。注意书写工整。

篇2: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动态分小棒的操作与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例2时,让学生分小棒,在分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5捆小棒平均分成了2份以后,余出的1捆要把它拆开变成10根,和剩下的2根合起来继续分,刚好每份还可以分6根。这一操作过程会使学生轻松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理解竖式计算中为什么十位余下的1个十要和个位落下来的2合在一起来除的道理。

2.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但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和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教学从植树节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3月12日)谁能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学生自由汇报多植树可以绿化环境,让空气更清新)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大家看,同学们正忙着种树呢!(出示教材15页主题图)

1.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2.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吗?

(42÷2= 52÷2=)

师:被除数是整

十、整百数时,我们可以很快地口算出结果,要想准确地计算出42÷2和52÷2的结果,可以列竖式,也就是笔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

设计意图:交流对绿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林、护林、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并通过此情境引入新课的教学。

⊙动手操作,体会算法

1.教学例1:42÷2。

(1)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感知算理。

①指导学生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42÷2。

②学生汇报操作过程。(课件演示)

预设

生: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2捆,再把剩下的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1根,合在一起就是21根小棒,21就是42÷2的商。

(2)结合操作过程探究笔算方法。

①尝试用竖式计算。

师:想一想,如果用竖式计算应该分几步?试一试,写一写。(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②汇报交流,明确笔算的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两点:

a.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4个十,写在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

b.被除数的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2个一,写在落下来的2的下面。2减2得0,在2的下面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

③看教材15页例1方框中的竖式,进一步明确算理和书写格式。

(3)小组讨论:笔算除法时,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4)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篇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清晰有序的脉络, 为我们讲述了在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之时, 一个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 而当得到水的时候却几次让水, 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变化的故事。这个故事寄寓着作者的美好愿望: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 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 能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 普照人间。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懂得关心别人, 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书写磁卡、课堂学习单。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预习生字, 搜集作者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会写左右结构的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唾沫、涌出”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抓住水罐一次次的变化, 梳理故事情节, 初步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梳理故事情节并用简短语言概括。

【教学难点】

用简短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出课题, 了解作者

1. (大屏幕出示童话插图) 请你猜一猜:这是哪篇童话?

指出:童话, 就是用儿童的语言, 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 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情感。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 题目是《七颗钻石》。 (板书课题)

2.学生和教师一起在学习单上书写课题。

教师板书时强调:“颗”是“颗粒”的“颗”, 右边是“页”字旁, 不要写错。

3.齐读课题。

4.谈话:

(1) 你见过钻石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2) 师小结:因为珍贵、美丽, 所以人们喜欢用它来象征最美好的情感。

(3) 你知道《七颗钻石》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吗? (指名回答)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左下角的这行小字, 这是课文的“注释”, 读书看注释是很好的阅读习惯。

(4) 对列夫·托尔斯泰, 你们都有哪些了解?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5) 小结: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 也是世界文学巨匠, 他一生写过很多小说, 也写过很多童话。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游戏”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也让学生对课文的文体特点有所关注。把握文体特点, 是习得阅读方法的关键。课上交流信息, 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自读课文, 学习生词, 习得方法

1.过渡:《七颗钻石》为我们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轻声读一读。请你们借助拼音, 读准生字的字音, 读通句子, 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文)

2.学生自读后,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互相考查生字、词语及长句子朗读。

3.集中认字。

(1)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竟凑咽绊倒唾沫一瞬间匆匆忙忙) 指名读, 读对了全班跟着读一遍。

(2) (教师出示“咽”的生字卡片) 这个字是个多音字, 不容易读准, 在本课中读yàn。 (全班齐读)

(3) (出示“唾沫”生字卡片) 这两个字也不容易读准, 分别读唾 (tùo) 、沫 (mò) , 如将这两个字连起来, 要读tùo mo。“沫”单独念, 读四声, 在“唾沫”这个词里, 要读轻声。 (指名读, 齐读。)

(4) “唾沫”这个词不但易读错, 笔画、笔顺还容易写错 (教师范写二字) , “唾”字的口字旁要写得高一些, 右边的“垂”字要注意笔顺, 还要注意中间这一横最长, 最后一横最短。“沫”字要注意右边第一笔横长, 第二笔横短。请你在学习单上写写这两个字。 (学生在学习单上书写“唾沫”二字。)

(5) (大屏幕出示“竟”字)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含有“竟”的句子, 读一读。

生读: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②“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 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课件出示上面两句话, 其中标红“竟”字。)

请你说说, “竟”可能是什么意思?

指出:通过读句子, 联系句意, 可以理解词义。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读出“意想不到”的那份神奇。

(6) 课件出示以下语句, 标红“凑”字。

“这时, 小姑娘再也忍不住, 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 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指名读一读句子, 说一说“凑”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出示字典中的解释, 选择义项。凑:①聚合;②接近)

你认为在这里应选哪种解释? (第②种, 是“接近”的意思。)

小结方法: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除了读句子, 联系前后意思, 还可以通过查字典, 在比较中选择恰当的解释。

(7) (出示:“就在这一瞬间, 水罐又变成了金的。”标红“一瞬间”。) “一瞬间”是什么意思? (一眨眼的工夫。)

哪个字是“眨眼”的意思?

“瞬”就是“眨眼”, 是形声字, 左形右声。“一瞬间”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就在这‘一瞬间’, 水罐又变成了金的。”谁来读一读?读出变化的神奇。

(8) 课文中还有两个词, 很有趣, 请看: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标红“干涸“”干枯”两词。)

“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读读“干涸”“干枯”这两个词。“干涸“”干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你能通过读句子说说吗?

(生自由读句)

(9)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焦渴”是怎样的“渴”呢?

讲解“焦”的字理:四点底表示火, 渴得像被火烤一样, 这滋味怎么样?带着这样的体会, 再来读读这一段。

(10) 小姑娘就是在这样的大旱之年, 在一天夜里, 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接下来, 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情?请再读课文, 把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画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10个环节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在学习过程中读通文中难读的语句, 通过字理了解字义、词义, 甚至句意, 为下面的进一步阅读扫清障碍, 奠定基础。字词教学采取多种方法化解难度,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再读课文, 梳理情节, 感受神奇

1.学生自读, 标画。

2.交流。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语句。教师顺势引导, 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叙述顺序。

这原本是一只什么样的木罐子? (粘贴木罐子图片, 板书:空、木) 小姑娘一觉醒来, 罐子里竟装满了水。 (板书“满”字) 指导学生把水罐的这些变化概括地写下来, 填在学习单上。

(课件展示学习单, 学生边说边填写。)

(空) → (满) → (银) → (金) → (跳出钻石, 涌出水流)

3. 指名说一说水罐的变化。 (水罐由一只空的木罐子, 变成了装满水的木罐子, 接着又变成了银的、金的, 最后跳出钻石, 涌出水流。)

4.水罐由空变满, 变银变金, 最后竟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 涌出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引导学生质疑:水罐怎么会发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

5.请你猜一猜, 可能会是什么原因让水罐发生了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 (让学生发挥想象猜一猜。)

6.过渡:先来看一看, 水罐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吧。

7.课件出示以下语段:

“一天夜里, 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 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 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8.请你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看看水罐第一次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

(生自由读文, 指名回答。)

9.引导学生归纳, 并填写在学习单的相应位置。

为母找水

(空) → (满) → (银) → (金) → (跳出钻石, 涌出水流)

10.水罐在每一次变化之前, 都发生了什么事?请你自读课文, 像刚才这样, 用简短的几个字把事情概括地写下来, 写在学习单上。

(学生自学, 填写学习单, 教师巡视, 指导学习。)

11.引导交流, 归纳:给狗喝水、母女让水、给路人水。

12.师小结:这水罐一次次的变化就像一条线, 串起了一个个感人的画面, 这些感人的画面里, 就藏着你们感受到的那些爱与美好,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出声读, 像讲故事一样。

13.学生自由读文。

14.指名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旨在利用学习单, 帮助学生掌握拟人童话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 梳理文章结构, 培养自学能力。同时通过朗读, 学生感受到童话的情节美, 并从中感悟水罐变化的原因, 体会人物的爱心与水罐变化的关系。】

四、巩固识字, 发现规律, 指导书写

1.这篇童话中有一样特别的东西, 就是“水罐”。“罐”是本课生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 看老师怎么写这个字。

2.教师板书“罐”字。

“罐”是左右结构, 左边是缶字旁, 要写得稍窄一些, 右边笔画较多, 注意两个“口”字要写在横中线之上, 最后一笔长一些, 这个字就漂亮了。

3.学生在学习单上书写“罐”字。

4.独立书写课文中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五、课后质疑, 引发思考, 延伸学习

1.小结:这堂课, 我们初读了课文, 从水罐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中, 感受到了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这水罐从木头做的, 变成银的, 变成金的, 最后还跳出钻石, 你们发现了什么?

2.这水罐为什么会越变越珍贵呢?在这一次一次让水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爱的付出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进一步去寻找答案。我们还要利用这张学习单, 展开想象, 练习讲故事。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 7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懂得关心别人, 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感情体验, 想象情境, 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指导规范书写

1.重点指导“累”“竟”“忍”。

2.其余生字学生自己练写。

二、深入理解, 读好爱心词句

1.是怎样的爱心让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呢?用“______”画出富有爱心的词语或句子, 读一读。

2.学生交流汇报, 顺学而导, 读好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 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 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 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 真想喝个够, 但又一想, 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 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 小狗把它舔净了, 变得欢喜起来。

④“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 还是你自己喝吧。’”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3.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教师相机板书:爱母亲爱小狗爱女儿爱路人

小结:每一次献出爱心, 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三、创造想象, 体会爱心的重要

1.如果没有爱心, 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这篇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题目为什么不用“神奇的水罐”“一罐水”或“水罐的变化”等, 而用“七颗钻石”?

3.课堂小结:钻石晶莹剔透, 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本课中, 钻石升上天空, 变成北斗七星, 说明爱心像钻石一样珍贵, 像星星一样永恒, 在黑夜里也能为人们指明方向。

四、展开想象, 讲讲这个故事

1.借助学习单的提示自己练习。

2.指名讲故事。

3.配乐朗读:带着美好的情感朗读课文。

篇4: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011版义务教育阶英语课程标准》一级目标要求学生们能说出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和动作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使学生对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为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C 部分的Story time,整体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图: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动物为话题,重点是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通过设计的教学任务来训练Look at the… Its … It has…句型的使用。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认识小动物有紧密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动物的词汇。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故事课,通过听说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与动物有关的目标词汇及介绍动物的常用句型。

Part C部分是故事课教学,是在学习完AB 部分关于描述小动物体态特征的形容词thin, fat, tall, short…以及语句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语言基础上而进行的文本阅读。本故事通过两个主要人物Zoom和Zip比赛认识动物,重现了已学的部分动物单词和形容词,并拓展了新的动物单词lion, fox, wolf, zebra, gorilla and horse.以及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目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较为有意义的语篇,增加学生们语言的输入,使得学生逐步适应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情况:自然情况及学生的已知起点。

1.自然情况

本班学生总数40人,年龄在9-10岁左右。

约75%的学生当堂能接受新授课的内容,15%的学生需要课下向同伴请教才能理解新知识,还有10%的学生需要老师亲自指导才能理解新知识。英语学习习惯较好,能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可以达到约60%。根据以上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两层,A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课堂积极参与,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B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 已知起点

(1)话题方面:

本单元谈论的话题是动物。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动物介绍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

(2)知识方面:

学生此前已经学过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句型,具有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前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引导。

(3)技能方面:

多数学生能够熟练介绍自己身边的小动物,能在视听时抓住细节信息。

(4)态度方面:

多数学生喜爱并重视英语。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认真分析,按照《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的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为:

(一)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能够用本单元所学目标词汇及句型熟练并正确地用英语描述小动物的体貌特征。B级的学生能够介绍动物的名称。A级学生能够通过动物的体貌特征用英语进行描述与交流。

(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认真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主动认知与动物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合作学习,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更加珍惜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们的内省智能和逻辑表达能力。

在以上的总体教学目标指导下,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语言知识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动物类单词lion, tiger, fox, wolf, zebra, horse, gorilla, monkey.

(2) 学生能在图片、动作、老师的帮助下读懂故事的大意。

(3) 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

(4)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2. 语言技能目标

(1) 听:能听懂故事大意。

(2) 说:能利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与同伴进行交流,介绍小动物。能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3) 读:能读懂故事,并从故事中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4) 演:能为故事配音。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4. 文化意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象征性动物。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有关动物的词汇;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以及使用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二)教学难点

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1. Free talk

设计意图:师生间的日常会话交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做好课前预热。

2. Lets chant(播放三年级上册第39页的歌谣)

文本如下:

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

Look at the dog, its on the log.

Look at the duck, its in the truck.

Look at the bear, its on the pear.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三年级上册以动物为主题的歌谣导入,为学生复习部分动物的名称以及本单元学习的形容词fat, big和语句Look at…,歌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易懂,节奏感强,琅琅上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将已学知识进行复习。

3. Puzzle

为学生们讲述“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从而引出单词apple, nine, ice, milk, arm, leg,并让学生们根据图片所代表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核心词:animal。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的“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使这些单词能具备故事间的相互联系。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们猜谜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将其六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新单词”animal。 核心词的引出,使师生之间拥有交际的话题: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Step 2. Revision and presentation

1. 目标词汇的引入

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类名称。笔者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如:cat, dog, duck, monkey等,不能说出本课的目标词汇,如:gorilla, lion, zebra等。学生可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使学生逐步适应文本阅读,在语篇中学习新词汇。第二种情况是,B类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A类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说出故事中部分动物名称,此时要抓住学生自己所构建的文本信息,对新单词先行输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出所认知的动物名称,和学生共同建构本课的文本信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直接呈现新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在必要时予以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们回答完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小动物的名称之后,老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为学生们表演其它动物来补充学生们的答案。根据师生的“合作”,数一数所知的所有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句:I know all the animals.

设计意图:将小动物的名称呈现于黑板上,并带领学生一同数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出故事中的目标语句:I know all the animals!

2.真实情境的创设,对已知语言进行有效复习

为学生们创设了真实的情境:The animals live in a zoo.并用神奇的魔法,将其动物园的大门打开,出现了小动物panda, elephant和bear.并要求学生们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Look at the… Its … It has…对动物们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帮助学生们复习第三单元已学的语言知识,并为”故事中”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故事主要人物的巧妙引入

巧妙利用最后一只bear的出现,将“动物”转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Zoom”,开始“故事中”的教学。

设计意图:由动物bear引出Zoom,再由Zoom引出Story time,这样的设计很轻松的由“故事前”过渡到了“故事中”。而此时,词汇输入还未完成,还有待于学生自己在文本中发现。

4. 故事文本的呈现

接下来与故事文本进行链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观看故事的动画,使学生们从视、听、想等多角度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第三个问题的呈现: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1)问题的呈现

Question: 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story? (Except Zoom and Zip)

(2)观看动画,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观看动画,使学生们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先提出问题,能使学生们更积极的熟悉故事内容,进行思考。

(3)问题的升华

Does Zoom know all the animals?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

(4)再观动画,完成目标词汇的输入

让学生们带着第二个问题,再次观看故事动画,并由此问题的呈现,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们功能性语言的使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帮助学生熟悉小动物的名称,并在适当时运用句型:Its … It has …来帮助学生熟悉动物的体态特征,在形貌相似的动物之间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做动作,如:Act like a gorilla. /Act like a monkey…

设计意图:此部分的设计突出了英语课堂的特色,让学生们愿说、敢说、并有内容可说。给学生足够语言可发展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Step3. Practice

1. 认读单词比赛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了提高他们的词汇认读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想象力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或游戏,帮助学生提高单词的认读能力。于是笔者运用TPR全身反应法,设计了“认读单词”比赛的环节,此环节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加深对故事中出现的八种动物单词的记忆。激烈的音乐,从听觉上调动了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快速出现的动物图片,在视觉上激发孩子们积极思考和迅速认读单词的兴趣。通过比赛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 跟读、模仿

设计意图:在故事文本的处理上,笔者进行了听说、模仿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听力输入,和语言的输出,并巧妙地发挥了点读笔的作用,方便了学生的跟读、模仿,并及时强化了学生的语音、语调。使我的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3. 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故事文本的三次听说、模仿,实现让学生对照板书进行语言的输出,复述故事的内容。在看文字进行语言的输出后, 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了强化性的训练,看图片复述故事,和看无声的动画进行配音。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使学生在听说训练后,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交际活动中。

Step 4. Production

Group Work

学生对故事文本内容进行了几次输入与输出之后,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目标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笔者设计了Group work的小组活动环节。活动中,主要以六人一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给提供的动物玩具,和所提示的本单元和故事中的主要目标语言进行组内交流,活动时间大约为4—5分钟。活动中,采用轮流扮演B同学的角色,与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介绍并描述小动物。

设计意图:希望通过此环节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们充分发挥语言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们与同伴进行合作的能力,体现出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Step 5. Extension

Good to know & Homework

设计意图:学生们已经了解并简单运用了所学的目标词汇和句型,接着通过我对教材的整合,将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kangaroo, eagle, beaver, panda等动物所属的国家放置Good to know部分,使其在动物教学单元更能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培养学生们爱护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最后,通过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们用英语表演小故事和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评价内容

1.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以完成不同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在真实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节课活动设计层次清晰,语言讲解重难点突出。

2.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根据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所检验到的学生学习效果是:通过练习,95%的学生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故事中的动物类单词;80%的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100%的学生能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75%的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二)评价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1. 口头表扬

课堂上教师不应吝啬言语和时间给学生以口头表扬。在口头表扬时要注意语言的丰富性:Cool! Great! Super! Wonderful! So brave……这些简单的语句无不鼓励着学生树立自信。

2. 体态语言

评价并非一定要通过语言。通过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就可以传达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愉悦感。

3. 奖励制度

在教学中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把表现出色的学生名字写到圣诞树上;给合作默契的小组贴上小星星;给进步飞快的学生敲上一个笑脸……以丰富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

4. 小组评价

篇5: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

(一),面积,年、月、日,复式统计表,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

(一)”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统计表”这一单元。让学生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学习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的作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广角----搭配

(二)”,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5)(6)共有98名学生。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五、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七、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一)位置与方向

(5课时)

1——2周(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3课时)

3——6周(三)复式统计表

(2课时)

7周(四)两位数乘两位数

(11课时)

8——10周(五)面积

(8课时)

11——12周(六)年、月、日

(6课时)

13——14周制作年历

1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15周(八)数学广角—搭配

(二)(3课时)

16周(九)总复习

4课时

三年级(5)下学期中队工作计划 王沛婷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下,以突出体现学生主体为中心,重视学生养成教育与训练,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民主管理能力,形成“团结、活泼、严谨、求学”的班风,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少先队大队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以班队会和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发挥队干部的作用。结合本队实际,努力做好本学期的辅导员工作。

二、中队基本情况分析

我中队共有学生48人,其有30名同学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有13个同学学习方法不够灵活,成绩良好,还有5个同学自制力较差,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比较差。

三、主要工作

1、加强队干部队伍建设。继续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实行值日班干部负责制。

2、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继续设岗位,定人员,定工作,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专人负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学习方面,由学习委员带头,课代表、组长为骨干,全面负责班级学习工作。继续开展“学习结对,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

3、加强行为规范教育。认真落实每周行为规范训练要点。配合学校大型活动和班级目标,定期召开有针对的主题队会,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纪律观念,增强集体凝聚力。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学生养成文明的交通习惯。

5、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工作措施

1、利用各种有利的时间和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形成竞争氛围,互相帮、赶、超,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互帮、互学、互比的良好学习风气,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的工作树立信心,共同确定帮助他们的办法;多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对症下药,以达到期良好效果。

4、定期召开队会,指导他们的工作方法,提高他们工作的能力,同时让他们献计献策,共同建设班级。

5、协调好与其他任科老师的关系,共同对学生施加教育。五.每月安排

三月份 1.“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活动 2.“寻找身边的雷锋”活动。

3.评文明礼仪好少年。

四月份

1.开展“悼念先烈,感恩社会”教育活动。

2.开展“一个地球,多种关爱”活动。

3.开展“手拉手低碳行”活动。

4.评环保小卫士。

五月份

1、寻找我身边的劳模。

2、开展“感谢父母养育我活动”。

3、评品德高尚好少年。

六月份

1、“六一”庆祝活动。

2、评四好少年。七月份

1、法制安全教育。

2、假期安全教育。

2014——2015学年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计划(三年级5、6)王沛婷

绣惠镇中心小学 2015、3

三年级5班下学期班主任计划 本学期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出相应的班计划,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新;抓好班风、学风的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一个明礼、守纪、诚实、好学的班集体。上学期经过大家的努力,我班的班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这只代表着过去,在新的学期里,我和孩子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新的学期开始,为了更好的作好班级工作,我特制定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本班的基本情况。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基本上已适应,但经过一个假期可能都已淡忘,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这就要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自我监控能力、评价能力还是有点差,需时常提点、督促,教师又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的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在学生面前树起一座做人的丰碑。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再次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进行总结,通过小组长的汇报,及时的表扬.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

3,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4,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我将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

1、选拔培养好班干部,继续实行班长轮值制,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协助好教师管理好班级。每周的班会课利用十分钟小结他们的工作情况;表扬做得好的班干部;对一些做得不很理想的班干部进行指导,教给他们的一些管理方法。

2、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班级科学管理制度,凡写字认真、劳动积极、卫生清洁、纪律好的同学在每周的班会课,用十分钟时间来总结与奖励。

三、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本学期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对本班的学生进行管理

1、重视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因此,在班级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

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展情况。

3、家教结合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联系,通过打电话、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取得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4、培养班级干部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5、重视文体工作教育学生上好所有学校开设的课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重视各项比赛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召开班级会议,安排开学初工作

2、学习《小学生守则》及《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习惯教育;

3、对班级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四月份

1、继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3、、进行清明的传统教育,法制教育。五月份

1,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2,继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3,对学生进行校内安全教育。六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2,开展学生朗读比赛活动;3,对学生进行溺水、用电,用火的安全教育。

课外辅导计划 三(5)(6)

1、开尖子生会议,首先从思想上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力争上游,对照上期末成绩制定本学期目标。

2、教学生协调学习和管理班级之间的关系,不要因为管理班级而忽视了学习。

3、课堂上,设置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开发他们的思维。

4、教导他们设立阅读积累本,多积累好词佳句,并多运用在写作中。

5、鼓励写好日记。

6、采用小练习、多讨论、多启发的方式进一步积累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7、从思想上克服他们的骄傲情绪,教育他们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常与他们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8、让他们帮助一些后进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能力。

9、完成《同步练习》中的“阅读冲浪”等较为复杂和能锻炼思维的题目。布置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学困生辅导计划:

1、开学困生会议,首先从思想上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力争上游,对照上期末成绩制定本学期目标。

2、重视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发掘他们的其他闪光点,减低他们的挫折感。

3、对于基础的生字词、古诗和园地知识要求熟练掌握,减少出错率,做到基础少失分。

2、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辅导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作文至少能写得出。

4、训练学困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堂上创造情境,使学困生至少勇于举手回答问题。

5、规范学困生的书写,减少书写上的失分。

6、教给做题技巧,做到认真审题不漏题。

7、采用一优生带一学困生的一帮一行动。

8、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单元检测中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予奖章奖励、加分奖励或学具奖励。

9、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提高学习成绩。

10、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要时与家长联系,如通过校讯通、电话等方式了解学困生,和家长协助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2014-2015学年度三年级五班体育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1、激发体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关键在兴趣。我校紧紧抓住学生活泼好动、追求新鲜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2、抓好常规工作: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玩规定的体育项目;②要求学生做好两操。

三、具体措施

1、健康是学习的保证,本学期我校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2、每天出课间操外,各班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参加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下棋、踢毽子、仰卧起坐、扳手腕、跳绳、跳高、跳远、赛跑等等。

3、按时让学生做好两操,检查人员进行巡视,确保两操的顺利进行。

4、开足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的监查力度,确实上好体育课。

5、每天进行自由体育课外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各班设立一个安全督导员配合学校的检查人员负责活动安全。

6、把坚持锻炼这个习惯的养成列入学校的好习惯评比之中。

在日常工作中,切实依法保证学生睡眠的权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把课外时间留给他们,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着阳光雨露,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四、具体安排表:

第1:短跑第2:扔沙包 第3:短跑第4:接力跑

第5:拍球跑比赛第6:跳绳 第7:篮球比赛第8:长跑 第9:短跑第10:长跑

篇6: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间色的调配,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感受吹画活动及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抽象绘画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4、吹画后,能展开想像,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教学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并发现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将颜色调到适当的浓度,吹画后,能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教法学法】

谈话法、情境法、启发法、实验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杯子、调色盘、画笔、清水等 学生准备:调色盘、画笔、笔管、画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故事激趣 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上来了三个小伙伴,想和我们一起玩,他们是“红、黄、蓝”(课件)

看到今天天气这么好,三个小伙伴走出屋子到外面玩耍。突然,天阴下来,眼看要下雨啦。他们急忙往家跑。可是已经晚了,雨哗哗的下起来了,眼看着三个小伙伴就瘫软地在地上流动起来。(课件)

故事先讲到这里,三个小伙伴后来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一会再看。那么他们三个被雨淋成这样还能和我们一起玩吗?有的同学说能有的同学说不能。其实今天老师就是带领大家和流动的颜色一起玩一玩。(板书课题 :流动的颜色)

二、步尝试,探索发现

1、现在请同学们将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挤在调色盘中不同的格子里。

2、故事中的红黄蓝被雨淋到后才会流动起来,想让这些凝固的颜色流动起来,你有什么办法?

3、把调好的颜色滴在纸上,怎样使他们流动呢?(用嘴吹,用吸管吹、把纸倒置„„)

4、我这儿还有一幅流动的画,你觉得画怎么样?(水多画面淡)颜色太淡了,为什么会这样?调色时水用的太多了。看来调好颜色,在画面中太重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调和你的颜色吧。

5、学生们动手操作。

用毛笔蘸上颜色很鲜艳而且会一滴一滴向下滴的时候调的最合适。

三、游戏探索秘密

1、红黄蓝之间有个小秘密,要想发现这个小秘密,就让三个小伙伴互相碰撞流动在一起吧,看看谁先发现这个小秘密。

2、生吹画。

四、总结规律

1、怎么样?好玩吗?还记得淋雨的三个小伙伴吗?他们的主人甜甜发现自己的颜色中少了红黄蓝,就赶紧出去寻找。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们随意流动的身影,而且除了红黄蓝以外,还发现了什么?对,绿色,紫色,橙色„„这些颜色怎么变出来的?

生:红和黄,黄和蓝,蓝和红。家观察的真仔细,对,这就是红黄蓝之间的小秘密被大家发现了你们真了不起。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美丽的画,你们想看吗?”

(五)作品欣赏,启发联想

1、作品欣赏

自然地进入作品欣赏阶段(课件展示)。甜甜一看赶紧让红黄蓝在纸上尽情滴流动起来,看,流动的颜色像什么?(课件 礼花、大树、花朵)真漂亮。不过可惜礼花少了观赏的人少了几分热闹,大树少了树叶。甜甜赶紧拿出彩笔画了起来,不一会就变出了更美丽的图画。(课件)甜甜怎么做的对添画,添画了什么?人物花朵树叶。咦,这一幅是怎么做的,添加了一些剪贴的树叶。

瞧红黄蓝三个小伙伴最后是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啦。

下面该是你们的奇思妙想时间了看看自己的画面,流动的颜色像什么?你想怎样让它变得更美。

你的像大树,添加一些叶子,你的加上大眼睛像猫,你要填上小朋友到花丛中玩。你们想的真奇妙。那把你们的作品进一步完成吧。(作业课件)

2、完成作品。

七、展评。

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充满着想象的作品,老师真高兴。来谁愿意说说自己的作品,或者对其他同学作品做个评价。

八、总结。

今天我们和红黄蓝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大家开心吗。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丰富想象,生活的每个角落都会充满阳光涂满绚丽色彩。

万花筒

第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点】

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对称的图案。

2、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教学难点】

学习明白“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制作理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准备:

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猜谜语:一座小花园,鲜花开不断,只供一人瞧,其余靠边站。(打一娱乐玩具——万花筒)

2、揭示谜底:万花筒的原理(万花筒用三片镜子组成一个三角形,中间放置一些彩色碎纸片,转动时由于三面镜中的影像相互反射,实物与镜中影像随着转动,不停组合成不同对称的形状,千万变化,令人百看不厌。)

3、想不想瞧一瞧这座小花园?师出示实物万花筒。

二、玩一玩

1、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2、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三、看一看: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四、试一试: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五、画一画: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2)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六、作业展示,评价。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七、收拾与整理。

万花筒

第2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点】

1、表现对称的图案。

2、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教学难点】

引导学习注意图案对称、色彩的搭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万花筒,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学生准备:

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展示用彩色纸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

2、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

3、小组讨论,动手尝试一下。

二、探究交流

1、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2、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

3、交流:用扣子、粘土、橡皮、夹子、小花片……

三、动手制作

1、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2、色彩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可以学生再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四、总结展示

1、收拾与整理。

2、总结。

3、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低得特征及相对性,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低的区别。

2、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作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教学重点】

重点:表线大小,高低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教学难点】

难点:敢于大胆像想象,表现出有趣的内容。【教学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 同学们谁看过《西游记》?《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孙悟空)师:为什么?因为它能神通广大。

2、可是虽然孙悟空他的神通广大到了如来佛的手中,怎么也飞不出去,说明如来佛德手怎么样?(大)那孙悟空呢?(小)

3、如来佛就好比是童话故事里讲的“大人国”里的人物,孙悟空就好比是“小人国”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观看影视片段:

1、认识大小要互相比较。

(1)贴画纸画好的大飞机在黑板上,问;这个是什么?飞机。对,这是一架由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在天空飞行。

(2)再贴画好的小飞机在黑板上,这两架飞机,有什么不同吗?相对与上面那架笑了很多,是的,这个是一架很小的玩具飞机。(3)原来,大和小是通过比较才能比较显示出来的。

2、交流生活中大与小对比的现象。

(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大小对比的现象。比如我们和蚂蚁比较,我们每个人都是巨人,可是我们和大象比较的的话,我们又成了小个子。

(2)谁还能找到类似的现象。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心中“大人国与小人国”里有趣的画面,可以把小的想象大,也可以把大的想象小,咱们来个奇思妙想大比拼,看看哪组的想法最奇、最妙。

3、汇报交流讨论大与小的想象。

想象把身边的事物变大或变小会产生哪些有趣的情景,并交流。(1)看来,同学们的观察都很仔细。那你想不想也到大人国或者小人国去玩一玩呢?

(2)现在请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到大人国或小人国生活,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那个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奇遇?

(3)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那我们既然能说,能不能把它画下来呢?能,但是,要注意,你想用哪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还是“小人国”?画面的主题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出它的大或者小人国。

三、学法指导

1、根据学生带来的用具,进行启发和引导。

2、启发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还有一定要记住先用铅笔画。

3、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4、讲解画面要求。

要表现出你是再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一定要把大小对比的画清楚。如果你是在大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大)而你自己画的(小),相反,如果你是在小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小)而你自己画的(大)。当然,色彩也要丰富一些。

四、指导学生创作。

五、作品评价。

前前后后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知道可以运用改变物体大小、物体间相互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

2.回忆、观察生活中近大远小的现象,加深对“近大远小”规律的理解。

3.欣赏小朋友的作品,了解“近大远小”规律和物体间相互遮挡的方法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4.能够在绘画中运用“近大远小”和“遮挡”的方法表现物体前后关系。

【教学重点】:

感知前后关系的空间美感,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生活中的前后关系现象,运用自己喜爱的美术语言表现有前后关系的美术作品。【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

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准备学具:

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评价要点:

1、是否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前后现象。

2、能否自信地将画面中由前后关系产生的效果说出来。

【教学过程】:

一、名作欣赏:

(1)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作品《林荫道》。

表现的是一个很平常的山村小路的景象,一条小道曲折地伸向远方,两旁排列着迎风摇曳的树木。从画面中,你发现近大远小的景物了吗?(2)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

画面的主体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远处的人群与前面的三个人形成对比,起到较好的衬托作用。

(3)法国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4)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这幅画中有五十多位学者,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

二、自主学习: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照样子 说位置”的小游戏,好吗?听清要求:请你依照我的说法来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我开始说了,同学们在我的前面,黑板在我的后面。

学生说。例如:XXX同学在我的前面,XXX同学在我的后面。看来,在生活中,我们都能分辨清物体所处的前后位置,找出它们的前后关系。可是,你了解绘画中物体的前后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前前后后》。(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交流课前观看微视频的收获。

同学们在课前观看了微视频《前前后后》,一定有所收获吧?谁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学生可能会从生活中见到的近大远小的景物、物体有近大远小的规律、物体间相互遮挡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等方面谈。

2、知识检测

从刚才的交流中能看出,同学们观看微视频时一定很用心。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不知大家实践起来怎么样,我来试试。

我要画一幅画,(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条大鱼)表现有前有后的鱼,现在画面上已经有了一条大鱼,谁再来接着画?

3、欣赏小朋友的画

我们再来欣赏小朋友的画。这些作品中有你喜欢的吗?谁来说说? 从这些画中,你能找出前前后后吗?

(三)、创新实践: 欣赏了画家的画和小朋友的画,你是不是也想动手画一画呢?今天的作业就是:请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请你想想,你要表现什么内容?以什么为主体?是人物?动物?还是景物?各个形象在画面的什么位置?和同桌说说。谁起来说说你的想法?

听大家说的头头是道,老师已经很期待见到你的作品了。好,行动起来吧。

三、评价小结:

1、小组互评,推荐出优秀作品。

2、集体展示优秀作品。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绘画中可以运用改变物体大小、使物体之间相互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和材料也能很好地表现物体的前前后后。请将各种几何形进行组合排列,使画面形成有前有后的空间关系。

登山游戏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进行仔细地观察。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绘画和游戏创意结合,设计登山游戏棋。

3、通过游戏棋的设计、制作和共同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

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盘。【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

学生:彩泥、彩笔、牙签、卡纸及几幅游戏棋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师出示游戏棋:同学们,喜欢玩游戏棋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游戏棋的种类。导入新课。

学生展示带来的游戏棋棋盘,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幅游戏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幅登山游戏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通过回忆,回答教师问题。

同学们,自己和父母出游时爬过什么山?可分为几个停靠点和终点?

2、通过棋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的组成。

教师小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标、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出示课件)

三、熟悉过程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学生尝试。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a)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初步领悟

b)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结合日常学习、活动中有意义的事件,想象 创作内容及要安排的景物。

c)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

d)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出示课件)

四、指导创作

1、提出要求:(出示课件)

a)路线清晰、构图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图案设计新颖。b)四人为一组合作完成。小组长安排好分工与合作:一人搞装饰,两人设计路线,一人做棋子。

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

1、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选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与众不同的创想。

小组展示作品,交流心得

2、对路线清晰、构图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图案设计新颖的作品提出表扬。

3、玩一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进行登山游戏。

六、拓展延伸

这节课,大家设计制作的棋盘都很棒,既美观又好玩。希望大家在课堂总结后,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用泥或彩泥制作一幅象棋,跟同学或家人玩一玩,大家说,好吗?

黑与白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本课通过欣赏不同手法的黑白画培养学生积极想象,敢于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感受的能力及大胆构思设计的创造力。【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收集黑白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

三、欣赏评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创作表现:

1、用绘画或剪纸等形式表现黑与白的正负形。要求:

(1)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2)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2、学生进行临摹或创作,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处理学生呈现的问题,发现与众不同的作品。

五、评价小结:

1、作品展示与交流:

(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或贴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说说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和喜欢的理由。(3)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说说自己这幅画有何需要改进的地方。(4)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成功之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课堂小结:

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地方有疑问?

六、课后拓展: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创作一幅黑白漫画,注意体现作品的形式美。

快乐的回忆

第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运用游戏表演、绘画等多种方式表现出快乐的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快乐的事情的回忆,交流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回忆和体验,尝试运用画笔表现生活中快乐的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回忆、观察、体验多种多样的快乐生活,增强学生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激发珍惜幸福童年、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回忆,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自己最快乐的一件事情。【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动作、表情对快乐的情节进行描述和表现。【教学准备】 成套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一段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的童年成长图片。

2、同学们也跟图片中的孩子们一样,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很多人的关心下幸福的成长,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有许多的有趣的、快乐的故事,愿不愿意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聊一聊、画一画这些快乐的回忆。(板书课题)

二、交流表演

1.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最快乐的是什么事?

2.同桌互相交流,讲讲自己最快乐的回忆。3.小游戏:演一演、猜一猜

将自己最快乐的回忆用动作、肢体语言表演出来,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事情。

4. 想一想,表演哪个场景、什么动作才能让大家猜到是快乐的事情? 如果用画笔表现,是否需要把整件事情的过程都画下来?

小结:表现一件事情,可以选取最有代表性、最有特点的动作来体现快乐的瞬间。

三、欣赏探究

1.欣赏图片,看一看画家是怎样表现快乐的场景的?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他们在做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1)出示《婴戏图》,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宋代的儿童在做什么快乐的事情?

(2)出示《呼唤》,薛嘉惠画中的儿童在做什么?画面中哪里能体现出他们的快乐?你觉得他们在呼唤什么?

(3)《康乃馨、百合与玫瑰花》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能感受到画中女孩的快乐吗?

2.欣赏学生作品

看一看,这些同学是如何表现他们快乐的回忆的? 想一想,小作者是如何体现自己快乐的心情的?(人物表情、动作、画面色彩等)

四、创作指导

1.构思画面:你准备表现什么样的快乐的回忆?

(1)主要抓住哪个场景进行表现?(2)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是什么样的?(3)运用哪些色彩能表达出快乐的感觉?

2.创作要求: 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运用绘画形式进行表现,突出情节、构图完整、色彩丰富。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引导学生巧妙构思、大胆创作通过对人物动作、表情的描绘、对事件情节的表现,合理运用色彩,回忆并描绘出快乐的场景。

4.展评作品: 展示自己的画,向同学讲述自己快乐的回忆。

快乐的回忆

第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用吹塑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能从中感受特殊的纸版画材作品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鬃刷,质地较薄的纸,及硬卡纸,画笔,小铁夹。

学生准备: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硬卡纸、画笔。【教学过程】

一、创景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展示部分优秀作业,让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回忆,并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二、自主探究:

1、欣赏版画作品。

2、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3、技法学习、教师示范:

(1)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

(2)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创作。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

三、指导学生创作:

1.设计。

2.制版。

3.添加背景。

4.剪、刻、拼、贴。

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

四、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

星空的联想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能够在情境中展开对星空的联想,拓展创作思路。

2、能够在老师引导下从绘画风格与造型特点两个方面,欣赏作品。

3、掌握刮蜡的绘画技法,并运用刮蜡法表现自己对星空的联想。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刮蜡的绘画技法,创作星空联想的作品。【教学难点】:

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的星空联想的作品。【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情景、欣赏、讨论、合作、评价等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油画棒、墨水、刮刀、牙签等 学生:油画棒、墨水、刮刀、牙签、刮蜡纸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你认识这些航天员吗?从这几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载人飞船从一人到多人,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太空遨游,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太空看看?

今天就让我们和这些宇航员一起去美丽的星空看看吧。出示课题。

2、演一演。

学生模拟火箭发射,师同步播放视频,导游解说。

在旅途中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望远镜、星球、星云等)

3、刚才我们看到了宇宙中有这么多的星球,这么多美丽的星云,那宇宙中还会有哪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神秘的星球呢?在这些星球中会住着哪些意想不到的成员,他们发生了些什么故事呢?

现在老师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看哪个小组最富有想象力。

学生联想,讨论。教师点评。

二、欣赏,引发学生联想

1、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星空的向往。我们看一下,古代人们是怎样想像星空的。

出示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画上画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画这些?

2、再来看看现代人是如何想象星空的,课件出示西班牙画家米罗的《星空》,画面上画了什么?(蓝色的地球、一些小星球、眼睛等)给你什么感觉?(多彩、美丽、神秘等)这就是米罗眼中的星空,多彩、美丽、神秘。

对比两幅作品,我们发现,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不同文化对同一片天空有不同的感受和表现方法。

古代,我们不了解宇宙,所以我们想像出了天上的神仙。现在,我们开始慢慢的接触宇宙,了解宇宙。那么未来,你最想在宇宙星空中做什么?

我们说了这么多宇宙里的故事,你想不想把它们画下来?

三、合作探究,学习技法 拿出准备的纸和笔

1、看一看、摸一摸

提问:这个纸和笔平时我们用的有什么不同?(纸很厚,上面是黑色的,笔是牙签,刮刀等)

动手画一画,刮一刮,(学生尝试,教师巡视)你发现了什么?(能刮出漂亮的颜色)有哪些形状?你刮出了什么?(生答)

展示学生尝试结果:有点、有线、有面。师结:点线面是美术星空中的三位小主人,我们所有的绘画表现都离不开他们。那你们是用什么工具刮出来的点线面的?提示:面要用尺子等大面积的工具来刮,点可以用小一点工具,而线我们就可以用牙签、铅笔等来刻画了。

师:刚才同学们所尝试的就是刮蜡画。

谁来说一下,这张纸可能是怎么制作的?可以先讨论一下,生答师结 教师点拨:

(1)学生演示用油画棒涂蜡——实物投影仪展示过程

(2)用油画棒涂蜡之后再用墨水涂色,发现问题:怎么涂不上,盖不住呢?教师推荐介绍小窍门,演示过程:加入肥皂再涂色。

(3)涂完色后是否马上就可以进行刮蜡创作了?(不行,得等颜色干了才行)

(4)小结刮蜡画创作步骤。制作刮蜡画需要几个步骤,我们一起来总结。

刮蜡画步骤:(1)涂蜡(2)上墨(3)晾干(4)刮画

四、欣赏作品,开阔视野

今天我们就尝试用刮蜡的方法来进行创作,在创作之前,我们看一下其他的的小朋友是如何表现刮蜡画的。

先欣赏几幅图片,用语言描述作品特点。

五、引发欲望,自主创作

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大家对刮蜡画的步骤、技巧有了一定的认识,你们想不想创作一幅星空的联想?

在创作之前老师给三点提示。课件出示:

1、大胆地进行奇思妙想

2、注意构图饱满,突出主体物

3、巧妙使用工具,注意卫生

小组之间讨论可以合作,也可以独立创作。

这里有一幅巨大的星空,看看那个小组的同学最先占领这片星空。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1)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采用同伴互助、教师指导的方式解决。(2)及时鼓励肯定做到要求的学生(每位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的都要给与奖励)

七、展示作品,欣赏评析

同学们,浩瀚的星空就在我们面前了,真美啊!

1、谁来介绍介绍自己的作品?

2、同学们,这么多的作品,你最欣赏哪一幅?你觉得这幅画哪里画得好?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用刮蜡画的方法表现美丽的星空,这么漂亮的星空你们高兴吗?(高兴)那让我们唱起来吧,播放歌曲《小星星》。

九、课后拓展:

根据课堂上所掌握技巧,课后自己创作一幅刮蜡画(内容不限)

快乐的国庆节

第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新中国诞生的一些故事,初步了解祖国的一些概况。

【教学重点】:

通过图片、视频及回忆等多种形式,带学生们体会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和谐幸福。

【教学难点】: 在地图上找地名。【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新中国诞生的故事,欢度国庆的新闻等内容。

2、教师准备儿童画框,学生准备画笔。

3、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赛歌会”的节目。

4、布置教室。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2、师:这首歌唱的是什么?那你们知道我国的生日是哪一天?

3、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照片。谁能说说你对这张照片有哪些了解?

4、师生共同参与、交流。5、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像巨人一样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年是2016年10月1日,我们算一算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

6、出示课件:(学生填空)

我国的国庆节是()月()日,今年是国庆()周年。

二、感受新知

1、师:全国各族人民是如何欢度国庆节的?请大家交流收集到的国庆的新闻。(学生介绍时,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演示,有农村舞龙队的表演场面,万人登长城的场面,国庆阅兵式的场景等)

2、师小结:

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各种形式欢度国庆节,除了刚才介绍的这些形式,还有不少人利用国庆长假去游览祖国的壮丽河山吧。请闭上眼睛。

3、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睁开眼睛,就看到祖国美丽的景色,配上音乐及介绍)

三、了解地理

1、小记者上台:

(先自我介绍)听说你们刚才去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天我特意来这里采访你们,请同学们谈谈游览后的感受。

2、播放多媒体课件,小记者请大家认一认:

这是祖国哪个抵挡的美丽景色?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到这些地方?(中间是中国地图轮廓,有各省区界限和长江、黄河。周围有一些图片,与地图上进行对应的连线。)

3、学生进行连线。

4、小记者再请同学找一找。(看谁先找到北京、香港、台湾、长江、黄河及自己所在的省、市)

5、教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

回去后可以让爸爸妈妈买一张中国地图贴在家里的墙上,在上面找一找自己的家乡,了解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快乐的国庆节

第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教学重点】:

组织绘画展评,感受在祖国和平环境下的人民幸福生活。【教学难点】:

指导画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和谐。【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欢度国庆的图片。

2、教师准备儿童画框,学生准备画笔。

3、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赛歌会”的节目。

4、布置教室。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看祖国各地欢庆国庆节的视频剪辑。

2、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欢度国庆图片。

二、展示作品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国庆的许多知识,并与小记者一起欣赏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共同欢度国庆吧!你们瞧,我还特地请小记者来与我们一起欢度国庆呢。

2、小记者进来向大家问好。

3、师介绍活动内容、步骤、方法。

4、学生在教师准备的儿童画框上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及巨大的变化。

5、画好后,请部分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画。说说你最喜欢哪幅作品?有哪些优点值得自己学习?自己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教师与小记者适时进行点评)

6、全体学生把自己的画贴在教室里。

三、歌唱祖国

1、师:我们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祖国的美丽和变化,我们还要用自己的歌声来歌唱伟大的祖国。

2、学生以自由结合的形式进行赛歌会。

3、由小记者在活动即将结束时走到同学当中进行采访:在这次活动中,你有什么体会?为什么感到很快乐?(播放多媒体课件作为背景)

4、全班齐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活动结束。

天然的纹理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学会表现肌理的简单方法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发现日常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纹理,学习用拓印的方法采集纹理,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纹理,感受不同纹理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自由的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美丽纹样,并巧妙的利用纹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创作作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树叶、发泡网、水粉颜料、画笔、梳子、报纸、油画棒、铅笔等。

学生准备:

树叶、画笔、颜料、铅笔、笔管、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带来了一个百宝箱,里面藏着一件特别珍贵的宝贝!谁想第一个知道?谁来摸一摸,猜一猜。(盒子内藏有表面粗糙有纹理的物品)

你能告诉大家,摸在手里有什么感觉吗?(凹凸不平的,粗糙的)你知道是什么吗?它摸上去为什么会这么粗糙?(因为表面有纹理)天然的纹理是大自然创造的一种美也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发现并表现这种美!(板书课题:天然的纹理)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仔细观察,在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样的纹理? 由点形成的美丽纹理──斑驳的墙面、美丽的蝴蝶、大堆的玉米; 是由线条组成的纹理──老树的年轮、清晰的叶脉、奔跑的斑马; 由面组成的纹理──农田、橘瓣、猕猴桃。

我们的身边有什么美丽的纹理吗?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并说一说。

2、我们怎样把这样美丽的纹理表现出来?你有什么好方法?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物体留下的纹理?

3、教师总结并根据学生尝试中出现的问题演示:(1)用油画棒或铅笔覆纸拓印。

(2)用水粉颜料涂于物体表面,将报纸盖其上再印出纹理。

4、创作纹理的方法还有很多。(课件欣赏)

(1)湿染法:用水把纸打湿,滴几滴颜料,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2)刮画法:挤出颜料,用笔稍微铺开,直接拿出梳子刮波浪。(3)吹色法:在吹色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方向性的吹。

三、欣赏范作

1.(吹色法)你觉得这幅作品美吗?美在哪里?

画面构图──画面布局的时候,有的稀疏有的致密,节奏感很强,点线面相结合。

色彩──深色的纸上,用黄色、红色、绿色来表现,很鲜艳,很醒目。提醒作画的时候要注意,用的颜色要与底色区分开,搭配和谐、漂亮。

2.(拓印法)拓印出了哪些材料的纹理?(有树叶、水果包装网、还有我们的小手指)

3.还可以选择哪些材料表现出天然的纹理?用什么方法来表现?

三、指导创作

1.根据你带来的工具材料,选择喜欢的方法,尝试表现天然的纹理。(1)选择纹理清楚、凹凸明显的材料。(2)涂水粉颜色时注意均匀、和水分的掌握

(3)注意纹理的颜色与底色的选择,深浅搭配、鲜艳醒目。(4)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与卫生。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

(1)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你表现了哪些材料的纹理?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评一评,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哪里值得你学习?你还能给其他学生的作品提出建议吗?

五、拓展延伸:

纹理具有特殊的美感,在生活中运用也非常广泛。你觉得这种纹理运用经常出现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欣赏生活中的纹理)

同学们都很好地表达了自己对纹理的理解,生活中的美丽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会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

美丽的花

第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校园里各种植物的枝叶的生长规律、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大小不同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加完整。

3.通过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的生长规律、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教学难点】:

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枝、叶、杈的形态及前后穿插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在美术教室每一组的桌上摆上一盆植物,再准备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展示校园美景图片,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如此美丽?是各色的花朵点缀了校园,使校园变得五彩缤纷。是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能叫出这些花的名字吗?

二、观察引导:

1、仔细观察自己组桌子上的植物,讨论说一说:植物的枝叶是怎样生长的?叶片花瓣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是如何穿插的。

2、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很细弱,有的叶肥厚。

3、引导学生讲述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和花瓣的形状特征。

三、写生示范:

1、讲解:

以讲台上的芦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简单示范构图与如何写笔写生,着重于绘画的先后、各部分的枝叶、花瓣;根据特征进行与加工。画面的背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2、展示范作并点评。

四、指导学生作业:

1、对自己桌子上摆的植物进行写生。

2、指导学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适当融入主观因素使画面更加合理。

五、展示作品:

展示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启发学生用纸和其他材料通过剪、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和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美丽的花

第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花卉图案的设计与变化方法,能够把握花的突出特征,变自然形为艺术形。

2.能够将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创作成装饰花卉,使它更加美丽动人,并用来装饰盘子。

3.通过学习装饰花卉的设计应用,提高概括能力和装饰造型能力。【教学重点】

盘子的装饰设计 【教学难点】

花卉图案的选择运用 【教学准备】

纸盘,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花吧,你一般在什么地方看到花?公园里、街道边、广场上、小区里等。这些花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美化环境、愉悦心情。节日里,情人节送玫瑰,清明节用菊花表达对亲人的哀思,在母亲节,孩子送母亲康乃馨,在婚礼上,百合花最多,代表了百年好合。为什么用花来表达感情?花美丽、漂亮,今天我们就学习利用这些美丽的花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出示课题:美丽的花

二、探究新知

1、了解花的基本构造

出示课件演示,包括:根、茎、叶、花蕾、花萼、花瓣、花蕊 欣赏几种美丽的花,并引导学生来概括其特点。

2、了解花卉图案的变形方法

有夸张法、概括法、添加法、几何法、拟人法等,然后结合几种常见的花,课件演示其多样变化。

3、欣赏几幅适合纹样作品

4、展示生活中花卉装饰的物品

5、欣赏学生作品

6、欣赏教师示范作品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每位同学用花卉图案装饰一个餐盘

2、作业步骤:

(1)先用铅笔轻轻画出花卉外形的骨架线。(2)用彩笔勾线、涂色

学生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大胆取舍;

2.应强调整体,减弱局部,添加细节要慎重; 3.以线、面为主,点为辅;4.注意色彩搭配,如底暗花明底亮花暗。

四、作品展示:

学生先自评,后互评

各种各样的鞋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看、玩、做、想等科学探究中发现鞋的一些奥秘;

2.在活动中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

3.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与人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鞋的历史与文化,学习各种鞋的创意设计与制作。通过课件的展示、境的创设、教师的启发示范,学生体验感悟后解决重点。

【教学难点】:

鞋子的创意及不同材料的选择与利用。通过学生对于设计师创意鞋作品的感悟和教师的课堂示范解决难点。

【教学准备】:

师:教学课件、制作材料、实物范作。

生:剪刀、双面胶、彩纸、彩带及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谜语导入: 稀奇古怪两条船,没有浆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到处走,夜晚横卧在家园。(课件出示图片)——鞋子。大家都见过什么鞋子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双小小的鞋,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穿鞋人的身份等,我们一起到鞋的世界里去看看吧!出示课题《各种各样的鞋》。

二、出示课件,学生在欣赏与讨论中了解鞋的历史。

(1)古代的鞋子:原始人的裹脚皮、商周和西汉的鞋子、明朝和清朝的绣花鞋、魏晋时期的高底鞋和三寸金莲。“原始人的裹脚皮”用树皮做成的,这种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保护脚、比较暖和,注重了鞋子的实用性。“三寸金莲”鞋面上有各种花纹,是传统工艺“刺绣”表现的。

(2)现代时期的鞋子: 现在的鞋子不但实用,还起着“美观”的作用,把我们打扮的更加漂亮。

(3)“少数民族的鞋”随着鞋的发展,我们看到了由实用逐渐发展到既讲究实用又强调美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鞋。

(4)“虎头鞋” 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民间认为虎是百兽之王,能祛邪避灾。孩子穿这种鞋不仅是为了实用好看,更主要的是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护身符,能保护孩子健康成长。漫长的发展中,因时间、地域、气候、民族等等不同,产生了多种不同风格、样式的鞋子,这也体现了人民的聪明、智慧。这一双双花样繁多、色彩艳丽的鞋子,无不充满着美的魅力,在我们穿着舒适的同时,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这节课也要请同学们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来设计你的一双精美而又有特色的鞋。

三、学生自主探究,了解鞋的特色,学习鞋子的制作方法。(1)鞋由哪几部分组成?鞋有哪些典型的特征?(鞋底、鞋面、鞋帮)(大小一样、花纹一样)

(2)可以设计什么样子的鞋?(学生欣赏课件图片)

(3)用什么材料制作鞋?欣赏的图片中制作的鞋子,有“卡纸”“一次性纸杯”“饮料瓶”“泡沫”等。

(4)同学们再来看这两双鞋漂亮吗?你们想知道这两双漂亮的鞋如何制作的吗?(教师演示)

四、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创作的快乐。制作要求:

A、三到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鞋子的制作。分工明确,团队合作。B、提醒学生注意用剪刀的安全和注意教室卫生。

C、制作先完成的同学,准备好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把作品放到展区。D、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交流。

自评:作者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意和实践的体会。互评:欣赏展区作品,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评评。

六、延伸拓展:

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关于鞋的知识,同时还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设计出了这一双双精巧而有创意的鞋子,你们真是太棒了!一双小小的鞋子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文化,给人以太多的启迪,还有许许多多的有关于鞋的知识等着我们去研究,去了解。请大家课下去查资料:说说古时候人们把鞋称作什么?你能说出多少种与鞋有关的词语?

团包纸工

第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纹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纹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纹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构建原理。积极动脑,大胆想象,积极创作。【教学难点】:

主动参与课堂创作,运用团和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纸艺品。【教学准备】:

教师:彩纸边料、团包范作、实物投影等

学生:剪刀、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实物投影仪上放一盘糖,学生回答糖的形状(有圆柱形、长条形、锥形、圆形、正方形)糖吃到肚子里了,但是要把糖果变回来。怎么办?

团包不同的东西,就变回糖果原来的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团包手工。(出示课题)

二、观察感受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是用团包的方法制作的?(包子、饺子、棕子、元宵„„)我也做了一些,你们来看一看[实物投影仪展示]

(1)展示餐巾纸做的“包子”,黏土“饺子”、“春卷”并研究做法。

(2)黏土卷心菜制作:叶子一层层粘上,叶脉是用白色的餐巾纸。

(3)皱纸葡萄制作:先用紫色的皱纹纸团起来,再一个一个粘贴上。

(4)小女孩:头部团包,辫子用线绳一节一节扎起来。

总结:用团包的方法可以做许多东西,还可以在团包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和粘贴。

三、教师示范团包步骤:

老师演示做金鱼:身体里面包的是皱纹纸,鱼眼睛用纸卷起来,尾巴捏几下。

一条可爱的小鱼游过来了,谁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鱼爸爸呢?看,它胖胖的身体是用什么做的?(泡沫球)[出示鱼爸爸] 一家三口还少鱼妈妈,鱼妈妈有一双漂亮的鼓眼睛,是用什么做的?(玻璃球),鱼妈妈比较瘦,它的身体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

上一篇:组织收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观后感下一篇:什么是简约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