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士毕业论文

2024-04-20

本科护士毕业论文(精选8篇)

篇1:本科护士毕业论文

浅谈关于压疮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期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xxxx5年4月至xxxx7年6月发生的以及院外带入的压疮者56例进行分组治疗统计并记录每组痊愈时间结果实验组压疮患者Ⅱ期,Ⅲ期压疮痊愈时间显著提前结果滑石粉对Ⅱ期压疮水泡期疗效好。甲硝唑液、利福平、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对Ⅲ期压疮疗效好。

[关键词]

压疮 护理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而形成的,,因此压疮是长期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在临床上没有特效的药物能使各期的压疮快速愈合,我科属于骨科,由于意外事故引起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不慎跌倒而骨折致使患者被动体位从而发生压疮者难以避免。因此,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对不同期的压疮护理及治疗不断探讨和总结,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xxxx5年4月至xxxx7年6月所发生的及院外带入的不同期压疮患者共56例,其中Ⅰ期压疮20例、Ⅱ期压疮26例、Ⅲ压疮10例、将5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Ⅰ期10例、Ⅱ期16例、Ⅲ期5例,对照组:Ⅰ期10例、Ⅱ期10例、Ⅲ期5例。

2.方法

对Ⅰ期、Ⅱ期、Ⅲ期压疮患者两组同步护理措施保持床单和病员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增进营养摄入。

2.1 实验组护理措施 (1)对Ⅰ期患者采用无菌方纱沾少许红花油局部涂擦,每天2-3次。(2)对Ⅱ期压疮水泡形成,将滑石粉同单层纱布包裹成面积大小不等的小包,高压灭菌后备用。用无菌纱布或棉签蘸5g/L碘伏液(呈饱和状)直接湿敷褥疮创面,5-6次/d。再用备好的灭菌滑石粉小包置于水泡处并使其充分接触,覆盖无菌敷料并包扎好。每天换药一次,水泡吸收后巩固换药1-2次,然后采用暴露疗法,,用碘伏涂擦创面即可。(3)对Ⅲ期压疮: ①用碘伏消毒压疮及周围皮肤②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③用甲硝唑液反复冲洗创面④用利福平粉末配以无菌纱布铺于创面上⑤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以上步骤每天2-3次,始终保持创面干燥。

2.2 对照组护理措施 ①Ⅰ期压疮采用30%-50%乙醇,用掌心局部按摩受压部位。每天2-3次②Ⅱ期压疮对未破裂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涂以消毒剂。③Ⅲ期压疮则根据创面情况按外科换药处理。

3.结果

实验组痊愈天数:Ⅰ期2-3d、Ⅱ期7-10d、Ⅲ期10-20d。对照组痊愈天数: Ⅰ期2-3d、Ⅱ期10-15d、Ⅲ期25-35d。.两组相比较,Ⅰ期压疮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Ⅱ期和Ⅲ期压疮愈合时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4.讨论

压疮按形成过程分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深度溃疡期,根据不同期的压疮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有30%-50%乙醇及红花油按摩,Ⅰ期压疮能增加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使淤血红润处尽快消散。滑石粉具有腻滑感,具有吸附和收敛作用。外用能保护发炎和破损的表面,吸收分泌物,促进结痂。Ⅱ期压疮由于炎性浸润、局部红肿、表面水泡形成,使用滑石粉能有效保护创面,防止感染,避免大量蛋白的丢失,促进水泡吸收和创面愈合。滑石粉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生过敏及中毒的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病人容易接受。甲硝唑具有抗厌氧菌的作用。利福平粉末具有抗炎杀菌和使创面收敛的作用,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具有杀菌和保持创面干燥的作用。以上三种方法合用,可防Ⅲ压疮创面继发感染,从而促使创面及早愈合。

5.小结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并非简单,只有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认识压疮的危险因素,认识其危害性,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结合三种方法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xxxx97:95-96

[2]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xx2:7.

[3]付惠敏.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报.xxxx5.26(8):767

[4]卢爱莲.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xxxx0.15(5):285

篇2:本科护士毕业论文

1.1对象

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20xx级护理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共123名为调查对象,在20xx年7月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及方法

依据调查目的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参照天津市《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执行手册》中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进行设计。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应对输血反应,第二部分为应对化疗药外渗,第三部分为应对针灸刺伤。其中,每部分答对60%者为具备应对该项突发事件的能力。调查前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护生解释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卷均由学生本人独立填写,25min后现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3份,收回有效问卷12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调查表明,本科护生在实习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低,且在应对输血反应、化疗药外渗和针灸刺伤这三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上存在统计学差异。

3讨论

3.1护生初步具备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发生输血反应时,96.75%的护生知道应该立即停止输血,68.29%知道应该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50.41%的护生知道应该将余血送检。但是,所有护生均不知道如何预防输血反应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仅2.44%的护生选择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这说明,尽管输血反应的救护是护理学基础的教学重点,但是护生在实习前仅仅具备了最基本的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而不具备处理相关并发症的能力。同时,护生也不能将心理护理知识运用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也就是说,护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鉴于此,我们建议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使护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促进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以拓宽学生的应急知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加强护生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

3.2护生不具备应对抗肿瘤化学药物外渗的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在化疗药外渗时,护生完全不具备处理能力。尽管她们知道化疗药外渗时应该立即停止输入药物,但只有24.39%的护生知道应保留原针头,连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渗漏的药液或血液以减少渗漏的液体量,而不是直接拔出针头。此外,仅有23.58%的护生知道化疗药外渗后应将患者的肢体抬高以减少药物对肢体的进一步损伤;仅10.57%的护生知道应该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尽管25.20%的护生知道化疗药外渗时应该进行局部封闭或者根据药液性质注入拮抗剂,但他们均没有答出正确药物名称。当前,化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外渗不仅会导致患者局部疼痛和发生炎症反应,还可致局部组织坏死、溃疡,以至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关于应对化疗药外渗的相关知识多散在于内科和外科的各个章节中,且并未涉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因此,专业课教师和临床教学老师应该开展化疗药防护的专题讲座,使护生在实习前就具备应对化疗药外渗、化疗药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以及根据化疗药选择相应解毒剂进行局部治疗的能力。

3.3护生具备应对针灸刺伤的能力

篇3:本科护士毕业论文

关键词:护士,离职,质性研究

护士短缺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一个全球性的问题[1]。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 80后本科护士涌入护理岗位, 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但与此同时, 本科护士的高离职率也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高离职率导致护理队伍不稳定, 浪费护理教育资源、影响护理质量[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有离职经历的80后本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离职前后的真实感受, 从而为护理管理者、教育者及其他在职本科护士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2—4月, 采用目的抽样法, 选取某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本科毕业5年内有离职 (离开单位或离开护理岗位) 经历的护士进行深入访谈。抽样以受访者的资料达到饱和为止[3]。本次访谈共11名, 男2名, 女9名, 年龄24~31岁, 离职前均在三甲医院工作。离职后更换工作单位的有8名, 离开护理岗位的有3名 (见表1) 。纳入标准为: (1)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 (2) 第一学历为本科; (3) 毕业后曾从事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工作; (4) 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5) 愿意参加本项研究者。

标注:1 离开本单位去其他医院;2 离开护理工作岗位, 如自谋职业; 3 考公务员或考研。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4]。

1.2.2 资料收集:

研究者按照与受访者约定的时间、地点 (本研究均为家中或单独的办公室) 进行访谈, 访谈前向受访者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方法, 告知现场笔录、录音的重要性, 承诺用编码代替姓名, 以保护其隐私, 消除顾虑。本研究11名受访者均表示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取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入访谈的方法获取受访者离职前后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访谈内容是有重点的开放式问题, 如: (1) 你对护理专业的看法是怎样的? (2) 促使你离职的最重要因素有哪些? (3) 离职后有何感受?每次访谈大约需要30~50min, 每位受访者进行1~2次, 第2次访谈旨在补充完善第1次访谈中的内容, 对一些不明确的信息进行确认、澄清, 以保证收集资料的全面和准确。访谈过程中注意细心观察受访者细微的表情变化, 访谈内容进行同步录音, 之后由2名研究者分别逐句转录成文字。

1.2.3 资料整理和分析:

采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同步进行。每次访谈结束后及时对访谈录音进行逐字逐句转录, 再将资料组织并转化成可被审查和回顾的较小的分析单位, 继而对资料进行编码和分类, 提取主题和验证主题, 建立主题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2.1 缺乏职业认同感

2.1.1 缺乏职业价值感。

大部分有离职经历的80后本科护士缺乏对护理职业价值认同感。受访者B说, “读了4年本科, 毕业后做的全是很低级的工作, 别人问我大学毕业后干什么, 我都不敢开口, 也不知道说什么”, “可能是那点自尊心在作祟吧” (无奈的笑笑) 。受访者D说, “天天干的都是打针、换液体、换换床单整理病房, 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在医科大学读了4年的书, 觉得不值”。

2.1.2 觉得不被尊重。

处在医院这个环境中, 护士很自然地习惯于拿自己的职业跟医生相对比。相形之下, 多数受访者表示护士在医院不被尊重。受访者J说, “他们 (指医患及家属) 对医生和我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受访者E说, “大多数人认为我们不过是医生们的腿罢了”。

2.1.3 缺乏成就感。

护理工作多是重复性的工作, 在创新方面很难有所突破, 使得受访者认为这项工作缺乏成就感。受访者A说:“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简单机械的工作, 3年, 除了干活快了点, 我没发现自己有什么进步”, 受访者J说, “医生可以因为救了病人的命而自豪, 可我们呐, 就可以因为能不假思索地执行医嘱而骄傲吗? (摇头) ”, 受访者D自我解嘲的笑道:“有时候我们能体会到的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别人没打上的针被我幸运地穿刺成功了”。

2.2 工作压力大

受访对象中无1例外地表示离职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是工作压力过大, 主要包括工作负荷大和心理负担重两个方面。

2.2.1 工作负荷大。

受访对象对护理工作不满的一大原因是工作量大。受访对象G说:“自从换上工作服, 一个班下来就没有机会停下来”, C说:“有时我们就觉得自己像是被上了弦的机器, 在不停地跑, 一个班下来能跑十几公里的路”;F说:“回到家觉得浑身无力, 一个人的时候干脆不吃饭, 直接睡觉”。

2.2.2 心理负担重。

除了工作负荷大, 来自工作和同事关系的心理负担重也是80后本科护士工作的一大特点。受访者E回忆自己的离职前的经历时说, “尽管每项操作我们都要求三查七对, 但内心里, 每个护士都担心会在忙乱中出错, 当安全地上完最后一个班回到家, 我突然感到莫大的轻松, 竟忍不住流下泪来 (沉思) ”;受访者I说:“其实我本来是很喜欢做个护士的, 但可能是太在意了吧, 渐渐不自觉地将这种责任感变成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一上班就有种无形的压力”;受访者H说:“近年来频发的医患纠纷更让我们心头纠结, 觉得干这份工作如履薄冰, 哪晓得哪一天会不小心被砍 (苦笑, 叹气) ”, 多数受访者都表示期望有人能帮助他们摆脱这种压力, 但本科护士还面临另一大心理压力, 正如X所说:“外界对本科护士的期望比较高, 似乎本科生一定要比中专和大专的强很多, 一点做不好都很引来议论”, F也说, “因为学历的原因我们在科里的处境很尴尬, 也从来不敢想找老护士诉苦了”。

2.3 对工作薪酬待遇等不满

2.3.1 自感不公平。

大部分受访者离职前在单位没有编制, 多是合同制护士, 待遇上就与在编护士有一定差距。受访者A说, “都说我们这一代人吃不得苦, 其实我们是看不得那么多的不公平, 看着别人跟我们干一样的活, 却拿着比我们多的钱, 觉得不舒服” (尴尬的笑) , D说, “我们改变不了分配制度, 只有选择离开这个环境”。

2.3.2 与期望差距大。

本科护生在校内多在专科生及以往中专学历的对比下有部分优越感, 对未来的工作也比专科学历的学生有更高的期望。受访者B说:“实习时还觉得自己比专科生有优势, 工作后却发现原来都一样, 机会、待遇都跟学历无关”;受访者H说:“上学时有人告诉我们做护士读了本科, 就是必定做管理、教学甚至出国的, 哪想现在我在临床干了4年了依然是一点提升的机遇都没有”。

2.4 家庭冲突

2/3访谈对象离职前的工作地不在父母或配偶 (或男女朋友) 孩子的居住地, 寻求家庭团圆是他们离职的又一大促进因素。受访者F说:“我是独生子女, 父母渐渐年纪大了, 他们希望我回到他们身边”, 受访者K说:“儿子出生4个月后便一直在老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觉得挺对不起孩子的 (眼圈红) ”;受访者C说:“工作2年后, 大家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跟男朋友不在同一个城市, 我只有选择妥协, 另外谋职了, 反正本科护理文凭, 找个工作也不是非常难”。

2.5 离职的盲目性

11名受访者离职前有10名尝试完全脱离护理岗位, 最后只有2名成功转行, 3名选择了考研或考公务员。谈及离职后的感受, 其中7名受访者表示“离职前并未做好规划”, “未找好离职后的路就草草在原单位辞职”“想完全脱离这个行业又没有其他方面的能力, 结果只好从一家医院跑到另外一家医院”, 其中2名顺利考研的受访者说:“读研只是暂时找到避风港, 对以后的职业生涯依然很迷茫”。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结果显示:本科毕业5年内有离职经历的护士在离职前除了一定的客观因素外, 都有一些与认知相关的心理因素影响他们的抉择, 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需要针对这些心理特征给予有离职倾向的本科护士一定的职业规划方面的引导和相关心理疏导, 有望减少盲目离职的发生率, 留住护士队伍中的高素质人才。而盲目离职可能也与近年来各医院加大对本科生招聘力度, 对护理本科学历者的“求”远超过“供”有关[5]。

3.2 建议

3.2.1 护理管理者。

(1) 及时了解本科护士的内心感受, 给予心理疏导。护理工作工作量繁重、三班倒、职业责任重大、人员紧张、护患关系紧张等特点给护士带来身心的极大压力。本科护士对自身期望高, 渴望专业自主性, 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 但限于目前护理体制的发展现状, 使得他们价值感缺失、迷茫感强烈。护理管理者应在工作中积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多与之沟通, 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 帮助舒缓其工作中的负性情绪。此外, 管理者在使用本科护士时, 应针对其自身特点分派不同的工作, 尽量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家庭冲突, 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个人潜能。 (2) 创造良好环境, 发挥本科护士优势, 满足职业发展需求。本研究显示:未能满足其职业发展需求导致失落感增强、成就感下降是80后本科护士选择离职的原因之一, 这与国外研究结果[6]是一致的。本科护士接受过高等院校正规的本科教育, 理论知识扎实、知识面宽泛、善于接受新事物、勤于思考、科研意识强、英文基础好, 护理管理者应创造发挥本科护士优势的良好环境, 建立适合本科护士的职业培养计划, 满足其职业发展需求。同时, 医院应多组织专业知识讲座, 提供外出培训学习机会, 满足其专业知识需求。

3.2.2 护理教育者。

本研究显示: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带来的心里落差导致的失落感是本科护士离职的促进因素之一。护理教育者在教育期间要注意帮助护生培养合适的职业期望。在强调他们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注意提高英语能力、补充科研知识、涉猎跨学科知识的同时, 引导护生正确的角色自我定位。

3.2.3 毕业5年内本科护士。

尽管是本科学历, 但毕业5年内尤其是3年内因缺乏工作经验, 外出学习机会较少、所学知识达到自己及患者一个合适的满意度, 导致身心压力大、自己也不易在工作中收获成就感。年轻护士工作之初要给自己做好角色定位, 勤于学习、做好临床工作, 积累临床经验的同时, 提高自身软技能[7]服务水平, 并学会适当地向他人寻求帮助, 调适心情。

本科护士高离职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90后本科护士即将大规模进入临床护理岗位, 而改变现有的护理体制需要很长时间, 这就需要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及护士本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在对本科护士高要求的同时给予更多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Lu H, While AE, Barriball KL.Job satisfaction and its relatedfactors:aquestionnaire survey of hospital nurses in mainlandchina (J) .Int J Nurs Stud, 2007, 44 (4) :574-588.

[2]贺棋, 王惠珍, 邓署芳, 等.80后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对离职意愿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8) :134-135.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401-408.

[4]刘明.护理质性研究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11-213.

[5]田君叶, 邓俊, 丁炎明.本科学历护士临床护理实践的内心感受及职业发展需求 (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2) :136-138.

[6]Gibson V.Does nurse turnover mean nurse wastage in intensivecare units (J)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 1994, 10:32-40.

篇4:本科护士毕业论文

【关键词】本科护士;工作嵌入;离职意愿;职业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61-02

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离职现象十分严峻,离职人数逐年增加,某些医院聘用制护士的离职率达10.2%-11.2%[1]。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士离职率增高是医疗卫生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护士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2]。此外,护士高离职率还致使在职护理人员对工作产生不满意、思想不稳定,使更多护理人员产生离职意愿[3];离职的护理人员大部分都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和临床经验,离职后即使以同等量的新护士顶替其在临床上的工作位置,也不能很快发挥其作用,给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4]。

1、资料来源

笔者分别以护士离职意愿、护士工作嵌入为单一主题或关键词;再以护士工作嵌入和离职意愿为主题关键词,从超星读秀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并获得相关文献。

2、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2.1.1 我国对护士短缺危机意识逐渐加深

以护士离职意愿为单一关键词检索出期刊文献467篇,且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由此看出护理人员逐渐认识到护士短缺已达到危机水平。研究人员更加注重自身或周边护士短缺和护士离职问题,积极地从方方面面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2.1.2 我国护士离职意愿模式研究单一、集中

论文涉及的内容范围主要包括离职意愿及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单一地区、医院或科室护士离职现状的研究、已离职护士再就业意向的研究三个方面。

2.1.3 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已基本确定

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护士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及外界环境三大类。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所在单位、与单位签订的合同性质等[5]。

工作环境包括①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②个人目标实现不明确;③职业风险高;④社会地位低;⑤三班制工作;⑥报酬低;⑦缺乏职业成就感;⑧职业要求高;⑨职业危害大;⑩工作缺乏灵活和自由度[6]。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突破传统离职意愿模型

在20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从经济学角度去探索影响员工离职的各种因素,到20世纪50年代盛行,20世纪70年代出现“离职学术圈”。其中,最早的学术圈是传统工作态度离职模型,此模型由March和Simon(1958)提出,以“参与者决定”模型为基础、员工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为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Griffeth和 Hom(2000)等最新的元分析研究成果显示:员工满意度解释实际离职行为的方差变异只有 3.6%。

2.3 存在问题

虽然工作嵌入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离职意愿,并逐渐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但是,我国对工作嵌入的研究不多,大多数都是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因此,应更多的进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嵌入与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进一步验证工作嵌入模型是否在我国情景下,对本土化、特殊人群化上是否对离职意愿仍有较好的预测效用,进一步完善工作嵌入模型。

3 展望

护士离职率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素是保证护士良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影响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护士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及外界环境三大类[7]。既往研究设计多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描述性统计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较少采用纵向研究设计方案以及因子分析法,研究分析不同时期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素的差异、护士离职原因的具体条目及其在解释护士离职原因时的权重;在变量选择上早期多采用与行为心理学相关的中间变量。因此,这些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相关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护理管理者进一步针对我国特殊国情、医院特定文化背景及现有护理人力资源条件,广泛研究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素,有针对性进行分层讨论。

引入工作嵌入模型来研究员工离职意愿问题,其不同于传统离职模型,不仅考虑了工作因素,还考虑了社区,即工作外因素,更加全面的考虑影响员工离职的因素。其次,工作嵌入模型对离职意愿的预测效用已经在国外多数行业。工作嵌入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离职意愿,并逐渐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但是,我国对工作嵌入的研究不多,大多数都是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因此,应更多的进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嵌入与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进一步验证工作嵌入模型是否在我国情景下,对本土化、特殊人群化上是否对离职意愿仍有较好的预测效用,进一步完善工作嵌入模型。

在我国护理行业中,本科护士在护理队伍中属于特殊人群、其在护理队伍中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尚无学者对护理队伍这一中坚力量的离职意愿和对策做出相关研究。引入工作嵌入理论,能够进一步了解本科护士的离职意愿和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在人才培养和管理中提出可行性建议,有助于提高护理本科毕业生在护理队伍中的保有率,使本科护士发挥其科学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等优势,为护理事业快速、高效而又稳步的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林静.长沙市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愿研究[D].中南大学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彭刚艺,刘雪琴.当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政策.中国护理管理,2008,8(9):11-14.

[3]于翠香,刘罗微,许章英等.珠海市离职护士流动趋向及再就业情况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2)2.

[4]祝筠,刘进,张玉曼,刘聪聪,李敏敏,范桂敏.儿科门诊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对离职意愿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5).

[5]乔昌秀,颜琬华,吴伟,张雪艳.不同编制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离职意愿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3(14).

[6]鲁剑萍,孙慧君.医院组织承诺对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05)3.

篇5:护士本科论文

【摘要】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疾病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

【关键词】 中医饮食;护理;应用

中医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用组成部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用方法之一。

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病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1]。

1、饮食调养在健康中的作用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的饮食,使人能获得各方面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和促进病体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有“治病当论药功,养病方可食补,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

因此,饮食护理在中医护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用组成部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用方法之一。

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病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强调了饮食调养在人类养生,确保健康中的作用。

2、在中医治疗与护理中,饮食有着重要的作用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里所说的“毒药”是指治疗性药物,以攻邪治病为主;而谷、果、畜、菜是为食疗性食物,以调养机体为主,即为饮食护理。

药食合用,则“补精益气”。

进一步指出了五谷、五果、五畜的气味属性以及在治病、防病当中的作用。

3、中医饮食护理的基本观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膳。

3.1整体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3.1.1首先是天地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的相统一,因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

所以饮食护理就有了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等原则。

3.1.2其次是指把人体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人体是由肝、心、脾、肺、肾等五脏,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和胆等六腑,皮、脉、肉、筋等五体以及眼、耳、鼻、口、舌、前阴和肛门等诸窍共同组成的。

并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将五脏、六腑及五体等有机联系起来,所以就有了食物对脏腑的“所生”、“所克”、“所制”、“所化”等不同。

3.2辨证施膳分为辨证和施膳两个阶段(1)辨证主要是指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及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内外因)、性质(寒热)、部位(表里、脏腑、经络)及邪正关系(虚实)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某个证型。

(2)施膳主要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膳食宜忌。

(3)“同病异膳”和“异病同膳”之不同。

4、饮食的相宜

海带和芝麻:两者同食可美容、抗衰老,并对血液有净化的功效。

豆腐和韭菜:两者同食对阳痿、早衰、早泄、遗精、妇女阳气不足、大便干燥、癌症患者有一定疗效。

草莓和牛奶:两者同食清凉解渴,增加营养,养心安神。

红枣和核桃:两者同食有补血、益智、抗衰老的功效。

鸡肉和冬瓜:两者同食有清热利尿、清肿轻身的作用。

鸡肉和人参:有填精补髓、活血调经的功效。

5、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5.1“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饮食。

因时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地有东、南、西、北之分;人有胖、瘦、盛、弱之别,所以饮食也应“辨因”施治。

5.1.1因时制宜夏季气候炎热,阳热偏盛,应多食寒凉、滋润属性的食物,如绿豆、苦瓜;冬季气候寒冷,阴寒偏盛,应多食温热属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根据食物的不同属性能使人体顺应气候变化,以维持人体的内外环境相对平衡。

5.1.2因地制宜东南地区气温偏高,湿气重,宜食清淡、渗湿食物;西北地区气温偏低,燥气盛,宜食温热、生津、润燥食物。

5.1.3因人制宜儿童身体娇嫩,宜用性平、易消化食物。

老年人气血、阴阳虚弱,宜进补气助阳或养血滋阴之品。

成年体质壮实的外感风寒患者,可选用发散作用较强的食疗方如姜糖饮、姜糖苏叶饮、葱白粥等;对老年体虚而感风寒者,食疗时宜配补益食品,如人参桂枝粥、木耳粥等。

体质属寒者,宜食热性食物;体质属热者,宜食凉性食物,忌热性食物以及辛辣烟酒等;女子以血为本,饮食应以补阴补血为主,尽量选择多汁多液食物;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海鲜腥发之物。

5.2辨证施膳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饮食调护应按病证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

对于患者的饮食,须根据具体病证加以调配,即辨证配膳。

饮食护理与用药治疗同法,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寒证应忌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宜食温热之品;热证应忌辛辣、醇酒、炙搏等热性食物,宜食凉性之品;阳虚者忌寒凉,宜厚味温补;阴虚者忌温热,宜甘寒滋养。

食量适宜,软硬适宜。

6、讨论

饮食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

张仲景言:“饮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由于饮食本身的复杂特性,必须做到辨证用膳,以促进病人康复。

重视四气五味食物同中药一样有四气五味之理,食物同中药一样对机体功能和疾病有某种调理和治疗作用。

中医饮食的护理,在医疗饮食护理实践中有着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辅助治疗方面意义非常重大[2]。

中医膳食护理完全遵循整体观念,并高度重视协调人体内部、人体与自然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1何滨,李晶.浅谈中医饮食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7,(29).

2陈超.中医饮食护理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1,(22).

浅谈关于压疮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期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xxxx5年4月至xxxx7年6月发生的以及院外带入的压疮者56例进行分组治疗统计并记录每组痊愈时间结果实验组压疮患者Ⅱ期,Ⅲ期压疮痊愈时间显著提前结果滑石粉对Ⅱ期压疮水泡期疗效好。

甲硝唑液、利福平、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对Ⅲ期压疮疗效好。

[关键词] 压疮 护理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而形成的,,因此压疮是长期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

但在临床上没有特效的药物能使各期的压疮快速愈合,我科属于骨科,由于意外事故引起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不慎跌倒而骨折致使患者被动体位从而发生压疮者难以避免。

因此,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对不同期的压疮护理及治疗不断探讨和总结,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xxxx5年4月至xxxx7年6月所发生的及院外带入的不同期压疮患者共56例,其中Ⅰ期压疮20例、Ⅱ期压疮26例、Ⅲ压疮10例、将5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Ⅰ期10例、Ⅱ期16例、Ⅲ期5例,对照组:Ⅰ期10例、Ⅱ期10例、Ⅲ期5例。

2.方法 对Ⅰ期、Ⅱ期、Ⅲ期压疮患者两组同步护理措施保持床单和病员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增进营养摄入。

2.1 实验组护理措施 (1)对Ⅰ期患者采用无菌方纱沾少许红花油局部涂擦,每天2-3次。

(2)对Ⅱ期压疮水泡形成,将滑石粉同单层纱布包裹成面积大小不等的小包,高压灭菌后备用。

用无菌纱布或棉签蘸5g/L碘伏液(呈饱和状)直接湿敷褥疮创面,5-6次/d。

再用备好的灭菌滑石粉小包置于水泡处并使其充分接触,覆盖无菌敷料并包扎好。

每天换药一次,水泡吸收后巩固换药1-2次,然后采用暴露疗法,,用碘伏涂擦创面即可。

(3)对Ⅲ期压疮: ①用碘伏消毒压疮及周围皮肤②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③用甲硝唑液反复冲洗创面④用利福平粉末配以无菌纱布铺于创面上⑤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以上步骤每天2-3次,始终保持创面干燥。

2.2 对照组护理措施 ①Ⅰ期压疮采用30%-50%乙醇,用掌心局部按摩受压部位。

每天2-3次②Ⅱ期压疮对未破裂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

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涂以消毒剂。

③Ⅲ期压疮则根据创面情况按外科换药处理。

3.结果

实验组痊愈天数:Ⅰ期2-3d、Ⅱ期7-10d、Ⅲ期10-20d。

对照组痊愈天数: Ⅰ期2-3d、Ⅱ期10-15d、Ⅲ期25-35d。

.两组相比较,Ⅰ期压疮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Ⅱ期和Ⅲ期压疮愈合时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4.讨论

压疮按形成过程分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深度溃疡期,根据不同期的压疮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有30%-50%乙醇及红花油按摩,Ⅰ期压疮能增加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使淤血红润处尽快消散。

滑石粉具有腻滑感,具有吸附和收敛作用。

外用能保护发炎和破损的表面,吸收分泌物,促进结痂。

Ⅱ期压疮由于炎性浸润、局部红肿、表面水泡形成,使用滑石粉能有效保护创面,防止感染,避免大量蛋白的丢失,促进水泡吸收和创面愈合。

滑石粉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生过敏及中毒的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病人容易接受。

甲硝唑具有抗厌氧菌的作用。

利福平粉末具有抗炎杀菌和使创面收敛的作用,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具有杀菌和保持创面干燥的作用。

以上三种方法合用,可防Ⅲ压疮创面继发感染,从而促使创面及早愈合。

5.小结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并非简单,只有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认识压疮的危险因素,认识其危害性,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结合三种方法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xxxx97:95-96

[2]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xx2:7.

[3]付惠敏.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报.xxxx5.26(8):767

篇6:本科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摘 要】 线损是作为衡量电网公司利益水平的的综合性指标之一,也是考量电网企业设计规划、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水平,本文通过对基层供电所线损管理工作现状的现场稽查及分析,指出了目前海南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根据海南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降低了线损率,进一步提高了海南电网的线损管理水平。

【关键词】 营销稽查 线损 海南电网 改进措施

1 引言

目前节能降耗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经营目标,而电网企业的线损管理则是节能降耗的核心任务之一。

海南电网的相关线损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到位,但是还存在基层供电所管理水平落后、网架结构薄弱等情况,导致线损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在基于对线损管理进行现场稽查的背景下,根据基层供电局的管理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通过落实整改,切实达到降损的目的。

2 海南电网线损管理存在问题

海南电网公司按照南方电网公司线损管理相关规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要求各供电局按照线损四分管理模式执行,强调台区精细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近期对线损管理的稽查过程中,发现依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管理降损开展不细致。

供电局领导层对管理降损工作比较重视,但协调、指挥各部门和供电所开展降损工作不到位。

月度线损分析粗浅,分析内容不够全面、细致,针对性不够,没能对线损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以前存在的问题整改不到位。

(2)抄表质量把关不严。

没有开展抄表质量监督工作,导致抄表员随意变更抄表例日,在营销信息系统中对某供电所112个公变台区抄表例日检查,发现与抄表例日方案时间一致的仅为32个,不一致为80个,差错率为72%,抄表例日变更后会导致当月线损计算不准确,影响线损分析。

还有部分台区用户存在错抄或估抄现象,反映了部分抄表员抄表不到位。

(3)计量管理头重脚轻。

各供电局普遍对专变管理相对规范,但对公变关口和台区计量管理薄弱,漏洞较多,制度执行不力。

1)封印台账管理不规范、现场封印子使用不符合适用范围、封钳审批流程不规范。

2)台区客户失封严重,计量装置‘三个一’的落实、监督、考核不到位。

3)故障表更换和追补电量的管理存在很大露洞,业务流程不规范、追补工单审核不严,造成电量、电费丢失,管理混乱,极易滋生违规违纪行为。

在某供电所故障换表及追补电量业务随机抽样11份,问题样本6份,差错率达54.54%。

4)公变关口计量管理现状较差。

部分关口无表,电流短接等现象,暴露台区关口计量不准确,台区线损统计和考核不真实。

(4)用电检查没有全面开展。

各供电局目前普遍情况为,用电检查人员少且身兼多职,加之对用电检查考核不严,致使基层供电所用电检查计划执行不到位,主要开展重要保供电期间对重要客户的安全检查工作,低压台区用电检查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台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5)无功补偿装设不足,供电卡脖子较多。

各供电局因为计划基建生产等部门协调不到位,普遍存在公变无功补偿装设不足,供电卡脖子情况较多,线路走廊清理不到位等现象。

3 管理与技术降损措施

(1)管理降损。

各供电局应根据相关规定做好台区、供电所、供电局三个层面的线损分析,提高线损分析质量,制定的降损清单要明确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按月检查落实情况,制定统一的供电所线损考核细则,对不完成降损措施的情况必须要坚决给予考核,以免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抄表管理。

严格按照工作职责和要求,强化抄表过程管理,不定期对抄表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发现抄表不到位的情况及时纠正整改,提高抄表到位率,防范经营风险。

同时出台营业差错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抄表工作和提高抄表质量。

抄表员抄表要到位,不得委托他人带抄表,并准确抄表,不得漏抄、估抄、错抄。

供电所核算员、营销管理员应负责对本所抄表上、下装数据进行初审和异常分析工作,如发现抄表下装的数据有差错或电量异常,应及时通知抄表员到现场进行核对。

(3)计量管理。

组织各供电局计量中心、供电所等相关单位学习计量装置封印管理制度,要求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落实封印管理。

封印的台账管理工作量大,各供电局应用营销信息系统中的封印管理模块实现封印计算机管理。

针对故障表更换和追退电量业务,各供电局应尽快完善或出台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处理及电量追退管理制度,分清职责界面,严把故障表表底审核关,规范全局故障表更换和追退电量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堵塞电量流失漏洞。

对所有公变、专变客户的换表均进行审核,客户资产的电表可拆回封存一个月后归还或拍照取证。

(4)用电检查工作。

各供电局要细化用电检查考核,将考核落到实处,推动基层供电所用电检查工作常态开展,充分发挥用电检查堵塞“跑冒滴漏”作用,严格按照用电检查周期定期开展检查工作。

切实按照用电检查规定期限对所有专变客户进行定期检查。

特别要开展低压用户检查,有力打击低压用户窃电行为。

(5)配电管理。

各供电局应及时清理线路走廊,提高供电可靠性,防止电能流失。

对于部分存在阻力的地区,采取灵活多变手段进行清理。

应加强供电所配电痕迹化管理,每天安排专人测试公变负荷三相负荷,及时作出调整,线路巡视消缺做好记录,实现工作闭环管理,提高配电管理水平。

4 结语

本年度按照稽查工作方案对相关供电局进行了线损检查,通过落实上述解决方案,半年后,两个供电所线损率分别下降了2.5%和2.2%,而且线损率保持稳定下降状态,其他供电所根据上述措施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后,线损率都有明显下降的迹象。

线损稽查将着力点放在最基层的供电所,帮助其分析管理线损与技术线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继续加强线损稽查的职能管理,持续建立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台区线损稽查评价考核体系,促进海南电网线损管理向更细、更真、更实的精益化管理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金名.最新电力行业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伏生,李燕雷,汪鸿.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京族民居风格研究【2】

摘 要:京族是广西独有的少数民族,其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兴市以京岛风景区为主的京族三岛上。

篇7:护士毕业实习周记

在急诊科我已实习两周了,在这两周里我对科室也有了一些了解,在科室里我看到了一些事情,有一次上班看到了一位很凶的家属骂护士,一点道理都不讲,还把我们科室的电话砸坏了,但是在病房里的绝大多数家属都很好,只要你对他们很客气,语气和态度很好,她们还会说声谢谢,我想着大概就是人性,有些人难免会有一些冲动对待不同的事情,而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做的不是与病人家属去争执,而是先向他们解释清楚,说服病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当然你对他人好,他人也会对你好,在学校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耐心的对待患者和患者的家属,如今我们现在已经在临床上开始实习了,我们更要真正的去体会患者,热心的为他们服务,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对患者负责任的表现。

篇8:本科护士毕业论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便利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两所 (肿瘤专科、妇幼专科) 和综合医院一所。共发放问卷420份, 回收有效问卷407份, 有效回收率96.9%;专科医院护士198人, 综合医院护士209人, 其中女性401人, 占98.5%, 平均年龄32岁。中专学历129名、大专学历178名、本科学历98名、研究生学历2名, 将两名研究生学历者纳入本科学历中研究, 3种学历分别占31.7%、43.7%、24.6%。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 压力源量表[3]。

该量表由35个条目组成。概括为5个方面: (1) 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 (2) 工作量及时间分配; (3) 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 (4) 病人护理方面问题; (5) 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采用4级评分法, 从未感到记1分, 有时感到记2分, 经常感到记3分, 几乎每天感到记4分, 分数越高, 表明压力越大。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除结构效度外) 。 (2)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NBS) 。该量表依据护士职业倦怠是工作环境、人格特征和对压力源不同的应对方式3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护士职业倦怠主要包括3个部分:情绪疲惫、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在NBS中, 分值越低, 表明倦怠程度越严重。

1.2.2 质量控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 统一调查

方法、集中发放问卷, 发放问卷时向调查对象详细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填写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被调查护士以不记名方式独立完成调查问卷, 现场回收, 收回后对问卷进行筛选、审核、补漏及双人双机录入。

1.3 资料分析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压力源量表、NBS各维度评分视为计量数据,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本科学历护士压力源量表得分情况

本科学历护士压力源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专科学历护士, 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压力源量表总分3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 。

2.2 本科学历护士NBS得分情况

本科学历护士NBS总分、个人应激维度、人际关系维度、自我评价、认为护理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常见躯体症状、影响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产生更换职业的想法方面得分与专科学历护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在把复杂工作视为对个人能力的一种挑战、坚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改变现状、客观面对现实、寻求他人帮助及家庭和社会支持、采取回避的方式、常见精神症状方面比较虽无显著性差异, 但本科学历护士得分较高。值得注意的是, 在认为护理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这一维度的得分上, 随着学历层次的增高, 得分反而降低 (见表2) 。

2.3 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压力及倦怠相关性

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均呈线性正相关, 相关系数r均为正值, P<0.05, 即职业压力越大, 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见表3) 。

3 讨论

3.1 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压力现状分析

工作量大是本科学历护士主要的工作压力源。同时由于本科学历护士受过高等教育, 极为看重再深造及学习, 希望能学以致用, 而且较难融入以专科学历护士为主的工作环境中, 对工作和学习资源有较高要求。笔者认为,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人们对护士的认识还以传统观念为主, 对读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存在怀疑和不理解, 认为护士根本不需要有高学历, 致使本科学历护士的价值得不到社会普遍的认可和肯定。同时, 与专科教育相比, 本科教育耗时多, 而年龄、阅历以及接受的人文环境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及实现等各方面的影响也是造成本科学历护士压力较大的原因之一。

3.2 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 目前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倦怠感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社会因素。包括护理工作的性质[4], 目前国内的护士工作环境 (特别是欠发达地区) , 社会对本科学历护士的认识。二是护士本身。本科学历护士在接受高等教育时, 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较为明确, 期望较高, 对职业规划有自己的见解, 而对护士、护理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想象层面, 对这个职业没有更多实质性的思考, 而工作后,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使得本科学历护士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对应激更敏感, 更易导致躯体症状。同时在繁琐的工作中, 还要考虑带教及科研, 没有太多个人时间, 所以更容易影响到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 久而久之, 本科学历护士较专科学历护士更容易产生更换职业的想法, 从而导致护理人才流失。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 出现表2中存在的显著特点:本科学历护士在“认为护理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的得分比专科学历护士低, 这充分说明本科学历护士在工作中的倦怠程度更严重。骆宏等[5]调查显示, 低工作年限的护士存在高职业倦怠感, 文化程度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 高学历的年轻护士可能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3.3 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压力及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倦怠受工作压力源的影响, 两者呈线性正相关。当前本科学历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 既有来自护士这一特殊职业的压力, 也有来自社会的压力。调查显示[6], 本科学历护士在校时对职业期望过高, 工作后职业发展空间小、社会地位低、医院不重视对本科生的培养和合理使用是影响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7],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护士, 其自我实现的要求往往越强烈[8], 更易对护理职业发展的局限性感到沮丧。因此, 本科学历护士在工作中, 得不到原先理想的自我实现, 导致其在社会、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加之护理工作本身的压力, 以及社会对护士职业的不认可等更容易使其产生职业倦怠。

4 小结

护理管理者应为本科学历护士提供加强心理素质、工作态度方面的培训, 尽量为本科学历护士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鼓励他们寻找正确的压力释放渠道, 提高失败、挫折的承受能力;同时改善其工作环境, 使本科学历护士得到同事的认可, 并融入到护理队伍中。当然, 本科学历护士还应了解目前护理事业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局限性, 不能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远而产生幻灭感, 更不能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失败而产生职业倦怠。此外, 本科学历护士也不能自视过高, 要善于向同事学习, 调整心态, 积极融入工作环境中, 让自己的能力得到社会认可, 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本科学历护士的压力源与职业倦怠情况以及二者的相关性, 了解临床本科学历护士压力及职业倦怠程度。方法 采用压力源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NBS) 对40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 本科学历护士压力源量表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压力源量表总分3方面与专科学历护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 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倦怠在NBS总分、个人应激维度、人际关系维度、自我评价、认为护理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常见躯体症状、影响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产生更换职业的想法方面与专科学历护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本科学历护士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本科学历护士相对专科学历护士更易产生职业压力及倦怠, 且压力越大越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关键词: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相关性

参考文献

[1]腾悦.浅析人文关怀[J].吉林医学, 2009 (30) :324.

[2]吕红, 张平.人文素质培养在特色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8) :2119-2120.

[3]余华.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J].护理研究, 2007, 21 (8) :2090-2093.

[4]李雪芹, 黄芬, 符卓.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 (5) :122-123.

[5]骆宏, 叶志弘, 冯莺.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 :12-14.

[6]袁熹娜, 杨群, 史瑞洁, 等.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分析[J].医学信息, 2011 (1) :306-307.

[7]姜小鹰, 张旋, 胡蓉芳.不同学历护生对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4) :8-9.

上一篇:在棚户区改造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致广大少年儿童的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