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栽培

2024-05-15

高效栽培(精选6篇)

篇1:高效栽培

西瓜套辣椒高效栽培

近几年,许多瓜农采用西瓜套种辣椒的栽培模式,在不影响西瓜产量的情况下,每亩可多收青椒3500千克左右,效益较为可观.2008年全国露地辣椒行情整体不好,农民种植辣椒积极性大大降低.

作 者:孙中伟 马志伟 李金霞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450002 刊 名:河南科技 英文刊名:HENAN KEJI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S6 关键词: 

篇2:高效栽培

苦瓜嫁接高效栽培技术

苦瓜嫁接栽培可从根本上克服重茬连作障碍,预防枯菱病,可增产20%~60%,而嫁接栽培死亡率仅1%~3%.这一技术也可在西瓜、茄子、黄瓜等作物栽培上应用,为蔬菜特别是瓜类蔬菜的`无公害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 者:叶荣灿 作者单位:江西乐平市蔬菜局,333300刊 名:农村新技术英文刊名:NEW RURAL TECHNOLOGY年,卷(期):“”(21)分类号:S6关键词:

篇3:板蓝根高效栽培

板蓝根是一种深根性植物, 主根长可达50厘米, 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砂壤土地种植, 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黏土地不宜种植板蓝根。播种前深翻土地20~30厘米, 砂土地可稍浅些, 施足基肥 (以农家肥为主) , 然后打碎土块, 耙平作畦, 在北方少雨的地方可做平畦, 在南方应作高畦以利排水, 一般畦宽1.5~2米、高约20厘米。

2. 播种繁殖。

板蓝根栽培可分为春播和夏播, 春播在3~4月, 夏播在5~6月, 方法相同。一般每667平方米的用种量为2千克左右。播种时, 先在畦面上按20~25厘米的行距划出深2厘米左右的浅沟, 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 覆土1厘米左右, 土壤干旱时应适当浇水。温度适宜时, 播后7~10天即可出苗。

3. 肥水管护。

在板蓝根株高7厘米左右时, 按株距6~7厘米定苗。在板蓝根生长前期一般宜干不宜湿, 以促使根部下扎。定苗后,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 适当追施1次人粪尿或化肥。在平原多水地区或在多雨季节, 应挖好沟渠, 以利及时排水, 避免烂根。如伏天遇干旱天气, 可在早、晚浇水, 忌在阳光暴晒时浇水。在其生长后期, 应适当保持土壤湿润, 促进养分吸收。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铵40~50千克、过磷酸钙10~12千克, 混合撒入行间。生长良好的板蓝根可在6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各采收1次叶片。为保证植株根部生长, 每次采叶后应及时追肥浇水。追肥时, 土壤不可过干或过湿, 过干易揭伤块根;过湿则踩后土壤易板结, 影响植株生长。

4. 防除杂草。

(1) 农艺措施防除。根据当地条件, 合理轮作, 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 (2) 人工除草。在板蓝根幼苗期不能中耕, 可用手拔除杂草。定苗的同时应进行中耕除草。对于播前未进行土壤处理或处理效果不理想的田块, 要进行人工除草。 (3) 化学除草。在播种前, 每667平方米用48%氟乐灵乳油80~100毫升, 加水后均匀喷施于土表 (氟乐灵易挥发和光解, 最好是喷药、耙混一次完成, 间隔5天后播种) ;或每667平方米用50%乙草胺乳油80~150毫升, 兑水均匀喷施于土表;或每667平方米用8%高效盖草能25~30毫升, 兑水20~30升均匀喷雾防除杂草。

5.防治病害。

(1) 霜霉病。此病于3~4月始发, 在梅雨季节发病较重, 主要为害叶部。防治方法: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 实行轮作换茬;清洁田园, 处理病残株, 减少病源;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用1∶1∶ (200~300) 的波尔多液, 或40%乙膦铝200~300倍液, 或65%代森锌600倍液喷雾, 每7天喷施1次, 连喷2~3次。 (2) 菌核病。本病于4月始发, 5~6月多雨高温时发病重, 通过土壤传播, 基部叶片首先发病, 然后向上为害茎、茎生叶及果实。防治方法:水旱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雨后及时疏沟排水, 少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 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锌400~600倍液, 每667平方米用量为70~80千克, 隔7~10天喷施1次, 连喷2~3次。 (3) 白锈病。发病初期, 叶面出现黄绿色小斑点, 叶背零星出现隆起的、外表有光泽的白色脓疮状斑点, 病斑直径约2~3毫米, 脓疮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状物质, 即病原菌孢子囊, 最后叶片枯死。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植株残体, 减少越冬菌源;实行轮作;雨后及时通沟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喷洒1∶1∶120的波尔多液, 每隔7天喷1次, 连续喷2~3次。

6. 防治虫害。

(1) 菜粉蝶。其幼虫俗称菜青虫, 多于5月起为害叶片, 尤以6月份为害严重, 可每667平方米用生物农药BT乳剂200~250克, 或50%敌敌畏乳剂1000~15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2) 茄跳甲。茄跳甲成虫可咬食叶片, 幼虫蛀根为害。防治方法:收获后, 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 同时翻耕土地, 消灭部分越冬幼虫, 减少越冬虫源基数;在每年5~6月或8月, 成虫发生数量较多, 可于清晨茄跳甲活动较弱时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90%敌百虫400倍液喷雾, 对茄跳甲的杀灭率可达75%~80%。

7. 采收加工。

篇4:高效栽培

2. 园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酸碱适宜、排灌方便、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建园。同时,园地环境应符合草莓食品安全生产要求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污染,生态条件良好,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生产基地还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3. 土壤优化 草莓施肥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生产的肥料使用准则。定植前需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鸡粪、羊粪等优质农家肥料2000~3000千克,并可加入适量的商品有机肥料或富含磷钾的无机(矿质)肥料。生长发育期可进行水肥一体化土壤追肥或根外追肥。

由于草莓连作可导致病虫害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自毒物质积累、元素平衡被破坏等问题,所以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增施优质有机肥、日光土壤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等技术,采收结束后及时揭膜淋雨,清除草莓植株,轮作其他作物。

4. 高垄栽植 我国传统栽培方法采用平畦栽植,降雨和浇水后畦面易积水,污染茎叶和果实,不利于根系生长,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空气湿度大,很容易引起烂果,导致果实着色不良,品质与产量降低。20世纪80年代末期,笔者在山东烟台率先将传统的平畦栽植改为高垄栽植,并配套覆地膜与滴灌,取得了成功。高垄栽植能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温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根系生长,也便于排水、地膜覆盖和采收等管理。

5.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的作用有: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速效养分,黑色地膜可防除杂草,降低保护地空气湿度,防止浆果触地腐烂,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提早开花结果,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露地栽培和小拱棚半促成栽培,地膜覆盖时间一般在土壤封冻以前,浇足封冻水之后;大棚和日光温室栽培在保护地上棚保温时覆盖地膜。待翌春露地温度适合草莓萌芽展叶时或保护地上棚保温时即破膜提苗。

6. 滴灌指标 草莓栽培特别适合采取垄顶滴灌,土壤水分管理可以土壤水吸力作为参照指标。各生育阶段要求土壤水吸力适宜范围(pF):育苗期1.5~1.7,定植期1.5~2.0,开花坐果期2.0~2.5,果实膨大期2.0~2.2,采收期2.0~2.5。

7. 植株管理 在花蕾分离至一、二级花序开放时,根据限定的留果量疏除后期未开的花蕾。果实发育期及时摘除老叶、病残叶和匍匐茎,并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以防止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抑制匍匐茎发生可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还可抑制高代瘦弱匍匐茎苗的发生。采取选择匍匐茎发生少的品种,适时上棚保温,防止棚内高温,及早人工摘除,使用生长延缓剂或生长抑制剂等措施,都可抑制匍匐茎发生。笔者研究结果表明:于6月中旬对草莓叶面间隔1周喷布2次250毫克/升多效唑,对匍匐茎的发生数量和各代总长度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8. 果实品质 影响草莓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品种、成熟度、光照和温度等。优质的品种、完熟的成熟度、良好的光照、适宜的低温、充足的有机肥、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等,都有利于改善果实品质。草莓自花结实力强,但异花授粉对坐果率、单果重和种子数有所提高、增加。据笔者研究结果,防止草莓畸形果的主要措施有:配置授粉品种,加强花期温度管理,及时疏除无效花蕾,禁止花期用药,在花期放蜂,以及人工辅助授粉。

9. 综合保护 笔者研究认为,草莓的病虫害防治应特别强调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是: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无病毒苗,施足优质基肥,采用高垄栽植,掌握合理密度,进行地膜覆盖,防止高温高湿,切忌发生徒长,搞好园地卫生,日光土壤消毒,以及合理使用农药。笔者在山东的应用结果表明,日光土壤消毒可有效防治草莓黄萎病菌、芽枯病菌及线虫等传染性病害的病原,同时可改良土壤。

10. 采后技术 草莓应随采随销,轻摘轻放,分级采收,安全运输,低温保鲜,从采摘到上市的全过程必须继续保持卫生安全。草莓果实可主要按单果重直接分级分批采收和包装,大、中、小型品种一级果标准分别为≥25克、≥20克、≥15克。接触草莓果实时最好戴上一次性食品用薄膜手套,包装物要求洁净、光滑、牢固、透气、美观、浅而平、无污染、无异味。果实采取低温保鲜,适宜温度为0~4℃,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果树工作站 邮编:264001)

篇5: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 建园 苹果园宜选土层80~100 cm以上而地下水位较低之处.苗木宜秋植.平地乔化稀植园,株行距5~6 m×5~6 m;沙荒丘陵地或半矮化砧中密植园,株行距3~5 m×4~5 m:矮化砧或矩枝型品种密植园,株行距2~3 m×3~4 m.

作 者:王玉玲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昌黎镇农业技术站,066600刊 名:河北果树英文刊名:HEBEI FRUITS年,卷(期):“”(2)分类号:S661.1关键词:

篇6:潍坊市郊大樱桃高效栽培

潍坊市郊大樱桃高效栽培范例

1 基本情况 1985年,潍坊市坊子区张家柳沟村张树兰家种植了800m2大樱桃.露天栽培,每667 m2收入达到7000元,产量达到1000kg.该区立地条件好,土层深厚肥沃,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土壤pH值7.5,有水浇条件.株行距3m×4m,每667 m2种植55株.主栽品种为红灯,约占70%,授粉品种为大紫、雷尼、那翁、滨库、佐藤锦等.砧木采用大青叶,以分株法繁殖砧木.秋季嫁接良种.

作 者:许夕之 马大港 刘娜 王秀荣 于田丽  作者单位:许夕之,马大港,刘娜,王秀荣(潍坊市坊子区林业局・261201)

于田丽(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办事处)

刊 名:烟台果树 英文刊名:YANTAI FRUITS 年,卷(期): ”"(2) 分类号:S6 关键词: 

上一篇:惠普知识管理下一篇: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