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庄镇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2024-04-21

孟庄镇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共9篇)

篇1:孟庄镇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孟庄镇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然按照教体局“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用特色内涵铸辉煌”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根据初中教师的特点,教导处制定了以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更新研修观念,深化研修研究,强化研修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主题:教师专业成长途径――课例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学期工作重心:小课题研究。

二、工作目标

1.立足于自助式校本研修的模式,以“再现课堂、实践反思、互为导师、科研内化和示范辐射”的模式进行。

2.以讲座、研讨、经验交流、阅读等方式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三、工作措施

1.按照校本研修活动的相关要求,建立并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内容包括:

(1)教师听课、评课记录,开课教师的教案、课件、说课文字材料;

(2)教师学习及听课评课后的反思;

(3)学科组对教师的评价内容的证明材料的收集;

(4)教师获各级各类奖励证书复印件(包括优秀教师、教学比赛、论文、指导竞赛等);

(5)教师论文发表、获奖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6)计划、总结,量化表、优秀教案或竞赛辅导教案;

(7)课题研究过程的汇报材料、检查材料等;

(8)后20%学生转化工作的案例、心得经验交流。

(9)指导、帮助其他教师的心得。

2.进一步规范落实校本研修制度

根据教师的需要,教学的实际要求,实现校本培训从提高教师技能向研究教师教育行为的过渡(见校《教师教科研工作量化考核细则》)。

3.开展全员研修培训

(1)加强骨干队伍的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的层次及自身素质,在骨干教师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研讨。凡是有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进行经验总结和学习心得的介绍。

(2)充分发挥骨干辐射作用,组织新秀以上教师系列讲座,开放课堂教学活动,建立骨干教师网络论坛,以实现不同层次骨干教师之间教育教学的互动。继续抓好“师徒结对”,在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的基础上,创设条件,开展活动,召开一次骨干带青年教师帮扶工作展示会,把“师徒结对”骨干教师全面帮带活动扎实地开展起来。

(3)认真抓好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在青年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青年教师要制定读书计划,并上交计划,学校不定期地检查新教师的读书情况,及时考核,培养青年教师的读书习惯。组织青年教师技能大赛。

(4)本学期逢双周开全校教师参加的教学研修活动活动。(具体安排见行历事)本学期向教师推荐的阅读地参考书目:《高效课堂22条》

(5)规范每周一次的备课组工作,严格考勤,有具体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主题内容,有详细的活动记录。

4.严格校本研修管理

(1)校长是校本研修工作的第一负责人,教导处具体负责教师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布置、执行、督查、总结等。

(2)建立校本研修激励机制,评选校本教研先进个人,读书活动先进个人,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让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成为教师生活的一种习惯。

5.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工作

本学期,对已有的两个课题之,一方面我们加强指导工作,规范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监促课题研究过程材料的收集与阶段性成果的总结交流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课题的研究效能,真正把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教学实践过程结合起来,使教学实验过程中有课题研究工作,同时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学实践的过程。

6.加强校本研修的策划工作

校本研修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要进行转变,特别是紧密地围绕教育实践开展工作。

所以,每一位教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总结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教育教学理论,为研修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教师当一回导师。同时在平时的研修过程中,不断转变角度,不但在研修共同体面前是学生,也是导师。

教导处2011-9-6

孟庄一中2011年——2012学年度上学期教研工作安排

篇2:孟庄镇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我们将继续以学生为本,以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为抓手,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工作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一位老师都能从中获益。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

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使教师逐步

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三、问题与思考

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总之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我们将继续以学生为本,以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为抓手,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工作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一位老师都能从中获益。

孟庄中心校

篇3:孟庄镇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对体育教研组“主题式”校本研修的认识

在20世纪60年代, 美英等国兴起“校本教育科研”的活动, 意思是“基于学校的教育研究”。所谓校本研修即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一线教师为主体, 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 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 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1]。

然而, 体育学科相较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 因此, 体育教研组“主题式”校本研修, 应是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日常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将教学实践中师生所遇到的急需解决、难以把握的问题作为主题, 开展有目标、系列化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能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提高日常体育课有效性, 最终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2]。

二、从教学实践中突出问题确定研修主题

我校体育组一直以来都在探索一种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 曾经较多地进行教研组备课、听课、评课和教材研讨活动。然而, 在当今更加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背景下, 我们感到以往的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来说虽有一定的提高, 但难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学科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收效不大。在教研组讨论中, 大家觉得, 进行有明确研修主题的校本研修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它包含有课题的引领, 有“做研究”和“研讨”的过程, 再通过公开课教学进行验证。主题的确定, 应该是教师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通过对“突出问题”研究可以化解大家在教学活动中共同面对的困惑或难题, 通过“疑问—规划—行动—反思—总结”的过程来改进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形成共识后, 我们对主题式校本研修进行了尝试[3]。

三、制订目标明确、规范有序的“研修行动方案”

凡事预则立, 要使研修活动落在实处, 必须先制订详实可行的方案。教研组长首先制订了研修活动安排表。如在“教学重点、难点有效落实的研究和实践”主题活动中, 共安排了六次活动, 其中1次为活动准备, 4次为活动实施, 1次为活动总结。在专家指导下, 将主课题分为3个子课题 (见表) 。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包含有理论学习, 厘清“主题”概念, 逐步破解主题研究中的问题, 又有公开教学为“主题”研修提供了展示、交流、研讨的平台[4,5]。

四、形成“专家引领、人人参与”的动态研修

1.专家引领, 提升研修水平

在研修过程中, 专家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研修主题确定、研修过程中主题聚焦及理论研究引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重点、难点有效落实的研究和实践”主题活动结束后, 专家对教研组主题式校本研修进行了点评, 专家认为, 活动初始感到教师对研究的“主题”概念较模糊, “主题”确定和落实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经过六次研修后, 对“主题”有了清晰的认识, 能够在确定和落实时考虑教材特点、学生学情及学习的不同阶段。尤其是第四次研修活动, 由于大家做了充分准备, 所以对于第3次研修活动中校研讨课上出现问题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 感到研修效果有了初步体现。总的来说, 本学期主题式校本研修已初见成效。

2.人人参与, 提高专业能力

我校体育组在进行“主题式”校本研修时, 选择了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的、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困难最大的“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落实”作为主题, 容易引起教研组教师关注, 又在专家指导下将主课题分为三个子课题, 教研组教师两两合作, 共同研究, 还要担任研修活动主持人。过程中, 教研组教师从不敢发言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甚至有了争论, 在这种人人参与氛围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五、以“论文、案例”等形式呈现研修成果

一线教师常常烦恼的是参加了很多的教学研修活动, 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一线教师工作繁忙, 没有那么多时间参加研修, 或者有些研修内容理论性很强, 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那么, 以校为本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过程既是教学研究, 又是课题研究, 在研修过程中既有理论的学习 (对主题的研究、思考) , 又有实践操作 (上课、观课、评课) , 这种研修方式非常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并且, 校本研修过程就是研究资料积累和研究的分析过程, 在研修活动后期, 教研组成员将研修成果通过论文、案例等形式呈现出来, 在“教学重点、难点”主题活动中共完成“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体育教研组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践研究”相关论文两篇、案例一篇及公开课教学视频一节, 真正巩固了“主题式”校本研修成果。

六、提高主题式校本研修实效的几点思考

“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是体育与健身学科最本质特征[6], 因此,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体育组在进行主题式校本研修时, 按照“实践尝试—理论学习—实践验证”过程进行, 既有理论学习, 又有实践操作, 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研组将研修的主题确定为“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有效落实的研究和实践”, 这一“主题”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热点问题, 是符合当前体育教学改革要求的问题, 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家密切关注的、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中真实问题。在确定主题后, 教研组长要考虑到研修计划必须具有可行性, 制订一个详实的行动方案, 以保证活动实效性。“专家引领”作为校本研修重要组成部分, 教研组很好地借助了专家的作用, 专家在主题确定、研讨过程中主题聚焦、理论研究引导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另外, 主题式校本研修增强了教研组成员的主体意识, 每位教研组成员都是研修的主人, 每人都有一次主讲, 各有角色, 皆有任务, 也就都有收获, 教研组由于有了共同的研讨主题, “同伴互助”也成为一种可能。当然, 及时在区域内进行交流、展示也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体育组研修成果提供了展示平台。因此“, 典型主题”“、明确的行动方案”、“专家引领、人人参与”是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体育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7]。

参考文献

[1]张菁.与校本研修共同成长[J].现代教学, 2012, (3) :31.

[2]冯锁堂.校本研修模式与案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3]安桂清.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J].人民教育, 2010, 21.

[4]孟文砚.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开展体育教研活动[J].中国学校体育, 2005, (5) :59~60.

[5]柴娇.以“行动研究”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 2005, 4:58~59.

[6]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解读[M].少年儿童出版社, 吴长江.

篇4:农村中学校本研修摭谈

一、课题带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程呼唤研究型教师。而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内质和外形兼修的结果,兼修中主要取决教师的内因,要有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能激发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这种研修的形式属于自我研修,研修的成果取决于主观能动性。要想保证校本研修外因也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抓好教育科研,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带动校本研修,在研究中充实自我、提升内力、体验成功、享受快乐。为了发挥课题的带动作用,2009年3月,我校立项了《初中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这一课题,并且召开了开题报告会,说明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实施的过程和保障措施,使教师体会到教育科研是要解决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的,并且回归于教学实践,从而更新教师科研理念,走出传统教学的阴霾。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因此,数学课要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为突破口,唤醒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真正体会到教育科研带来的巨大教学效益。如,课题的第一阶段: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是本课题第一阶段着力解决的问题。在组织教师听课、评课的过程中,教师感悟很多,体会到了数学课的真谛、设问、质疑、释疑是数学课永恒的话题,激发学生有效参与,确保教师、问题、学生和谐共振,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知识升华成能力,能力活化知识。然而,提出问题则是学生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具体体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在未知领域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拓展思维,培养科研品质,学生善问说明有数学思想;会问说明有数学思维;敢问说明很自信。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显然单凭经验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研究,把问题激活,使问题具有人文性的“润泽生命”,才能确保问题的灵动性,触动学生思维。在问题的灵动中,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有了自己的问题,问题才有生机和活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二、同伴互助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重要形式,方式有很多。农村中学师资薄弱,教学条件差,教育理念落后,开展校本研修显得十分困难。我校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两种形式,录像、自评、重建和同域互动方式,通过对自己的上课过程进行录像,审视上课的情况,重新构建再上课,一年来的研修探索,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快,收到了实效。但这种方式只是个体行为,不可能打造好教师的团队。要想使团队得到发展,要有合作意识,因此我校利用同域互动方式加速教师的成长,采取校内同课异构和校际间的同课异构,确保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结合“特岗教师”逐年增多的实际,校内开展了“师徒”结对子,师徒共备一节课,共上一节课,使师徒教育教学思想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取得教学水平的提升。2010年,“特岗教师”王燕和语文教师高明华结成师徒对子,二人教学风格截然不同,王燕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高明华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如《名二子说》这一同课异构中,王燕重视父亲对儿子的规劝又要明哲保身,而高明华重视“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及写法。因此,二人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二人教学风格都发生了变化,弱中求强、强中求特,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为了教师大发展大提高,校内资源毕竟有限,可利用校际间进行同伴互助、同课异构,扩大异构的区域,达到百家争鸣的效果。2009年,平安联片教研课题《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四所合作学校共同研究这一课题,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是《数学课堂中处理好讲和练之间的矛盾》,在联片的交流中,广大教师对于“讲”感悟很多,耐人寻味。精讲不等于少讲;少讲不等于不讲;不讲不等于学生自主,而是教师的讲要“点睛”,学生的练要“活化”,这样的数学课堂才能够有效、深刻,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开阔了教师的思路,真正体现同伴互助、共同发展,这是教师成长最有效的研修方式。

三、搭建反思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经验+反思=成长,因此一个教师要想成长,很大程度取决于自我反思。我们说的反思是教学反思,是认识层面的反思,也是平面的,是教师知识和技能的范畴。结合农村教学实际,学校管理者抓教师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具有强烈的自我反思意识是教师进行反思性研究的必要前提,学校要善用各种教育教学机会,积极向教师传播反思理念。如,在优秀教案评比中,加大教学反思的分值比重,强化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教学反思和有效反思,开展教学反思的专项评比等。针对反思中的问题跟踪检查,确保“思”与“做”一致,“思后做,做前思”,调动了教师反思的积极性。

2. 让教师明确反思的意义。要让教师了解反思是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理念、行为、决策和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及分析的过程,因此在指导教师写教学反思时,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按照对象的接收和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确保对教学反思的评价有的放矢。

3. 帮助教师认清反思的广度和深度。反思的广度是指教师要能够全面地看待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不仅要抓住问题的基本框架,而且不遗漏其中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如我校开展每周都要写一篇教育叙事的工作,主管领导在检查完成情况时,重在一个具体问题引发的感想,体现学科的人文教育,确保传授知识的立体性和鲜活性。反思的深度是指教师能深入到教学内部,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如在抓教师备课的反思中,抓问题的设计反思,提升教师备课的积极性,使其真正体会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杜绝备课和上课两层皮现象,确保备中研,研中备,在备课中进行校本研修。教学反思只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从本体上进行反思,即自我反思,实际就是跳出自己的圈子,批判性地解读自己,反思的内容是自身的素质、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成长历程。要对自己的成长有规划,不能像驴拉磨那样转圈,即使转圈也要螺旋上升。因此,自我反思要有实效性,不同的反思内容要有不同的反思时限。(1)反思的长期性: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它每天都在发展变化,但拿今天和昨天进行比较,几乎不会发生什么差别,如果用三年五载来反思,就会使自己大吃一惊。(2)一日三思: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环节,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艺术圈内的人常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也可以看作是遗憾的艺术,因此每课一思、每天一思、每月一思、思中求进,及时的反思和调适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校本研修是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但要使其真正推进新课程,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转化为学校和教师的自觉行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

篇5:中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以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和20xx年xx市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业绩考核工作为指导,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为着力点,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营造浓厚的校本研修文化,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修,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工作成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核心辐射作用

我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xx名师名校长卓晖老师,xx学科骨干、xx名师邬亚军老师,xx名师庄辉谊老师,还有多位教师入选xx市教师专业发展高端研修班、“名优教师后备人才”首期研修班,三位教师参加xx市青年教师“卓越工程”,另有多位教师成为历届xx市中小学特级教师跨区域带徒的学员,我们将继续打造研究型学科骨干团队,并在校内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断提升研修质量。

(二)加强优秀教研组的引领建设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们制定了《居敬小学优秀教研组考核方案》及《居敬小学教师教研成果考核标准》,经过了3年多的试行、完善,方案日趋科学合理。本学期,我们继续施行该方案,继续将先进个人评优纳入视野,不断加强优秀教研组校本研修先进个人的引领作用,树立研修正能量。加强教研组之间的交流,促教研组整体和谐发展。

(三)加深希沃交互智能平板的运用与开发,初步建立校园资源库

1.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认真指导全校教师参与希沃交互智能平板的培训,要求教师按时参加,认真培训,及时评价,全面细致地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现代化教学水平。

2.基于研修平台,建设学科资源库,共享智慧、相互促进。由各备课组长负责安排每单元的课件资源、学习资料资源等资源的制作、撰写,组内共享,并在期末,将资料上传至各组研修平台的“基础材料”版块。

三、具体措施

1.备课组继续落实每位教师备课组内每学期一节研讨课制度,强化监督查检,提高研讨质量。要求执教老师在上课后一周内组织组内教师进行评课交流,并将评课实录表与上课安排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起上传至研修平台。另外,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反思,组内教师的评课要紧紧围绕所在教研组的研修主题扎实开展。

2.教研组要以解决教学工作的疑难问题、实际问题为目标,结合教研室要求,明确研修主题,落实分层目标。在研修过程中,把各个环节做扎实,尤其是主题生成、互动交流环节,力求体现研修的主体性和研究性。加强教研组重点课题的研究,重视反思与资料积累,形成物化研究成果。

3.本学期校级研修内容为希沃交互智能平板的运用与开发,协同校科研工作坊,共同关注教师在实际操作希沃交互智能平板中遇到的难题,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培训,从而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师的需要,逐步提升我校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

4.深入推进“城乡区域联动”工作,积极承办市级以上教学研讨活动,努力搭建教学研讨平台。本学期,继续与松岙镇校、大堰镇校、莼湖镇校、裘村镇校、尔仪小学等校开展城乡联动活动,与杭州、xx的一些“城”校开展联谊活动,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整体提升校本研修的水平。

篇6:中学语文校本研修计划

计划三:中学语文校本研修计划

研修主题: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研修目的: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轻视的内容。但是,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却表现为盲目的“合作”,盲目的探究,只注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因此,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研修方法:、以年级组为单位,确定一节课授课内容,开展集体备课,重点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设计教学程序,形成说课稿和详细教案,并推荐一名说课、授课。、全体语文教师到多媒体教室集中,听各组代表说课。、公开课展示:各年级代表上课,全校语文教师随堂听课。、总结评课:各备课组确定中心发言人进行主讲,然后每位教师发言评课。然后将好的经验归纳总结。

研修的内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①语文的知识教学目标;②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

③语文情感的陶冶目标。、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理论。①文件法规,文献资料;②语文学科教学原理;③学生心理及其差异性,以及获得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语文课堂教学程式。

①构建思路: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探究是目的。

②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③课堂流程:A、创设情景导标→B、自主质疑→c合作交流→D梳理点拨→E拓展延伸 →F 走进生活。、合作学习的方法:

①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如资料搜集

者、总结发言者、组织者、记录员等;每个成员承当个体责任,彼此相互积极依赖。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

②、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探究价值,讨论的必要。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合作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学生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

③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争辩,学会评价;尊重别人意见,接纳别人意见;强化合作学习的认同感。

④科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合作过程及方法的评价;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对学习的贡献度;关注学生讨论的焦点、深浅度等。注重“学生自评”。

以期效果: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现代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试图通过活动来引发学生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塑造和建构教学活动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了主体性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才可以被激发出来,实践能力才可以表现出来。、减少学生学习中的焦虑,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每个人发展的前提。在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现象也比较严重。在评价时过分地强调成绩的高低,按名次排队,致使有些学生感到压力大、负担过重、焦虑感过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关系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表现形式

之一。而它只有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起来、合作学习、将弥补以前教育中的不足,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和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精神

篇7:中学物理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为了能够在这次培训中有更大的收获,在教育理论、教学研修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如下:

一、积极主动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及时参加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解读专家思想,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二、主动向专家请教

对学习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主动找机会向同行、专家请教,寻求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坊的各项研修活动,积极与同行共同探讨,努力向各位学员学习,我始终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读书实现自我发展

多读书,在网上搜集各位专家推荐的学习内容精心研读,在教学实践中思路会更宽,更具有创新性,有了更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对我们教学实践中分析教材是很有帮助的,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的应用自如。多读书会促进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关注课堂细节。

四、善于反思提升自我

坚持整理笔记,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困惑与同行探讨,寻找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寻找自己的课堂教学与专家所谈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寻找与现代教育理论接轨的方法和途径,将所思所悟及时整理,写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教师培训平台上。不仅要对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反思,还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五、活学活用,且学习且收获

篇8:孟庄镇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理念引领, 创设情境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管理者要注重制定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并付诸实施、不断完善。古人云“学无止境”, 作为教师就更要不断地学习,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中学生。说到教师的学习, 最重要的是使每一位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做到理念更新、观念转变、自主学习、有所规划、敢于走一条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之路。因此, 转变教师的理念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同时应该说, 每所学校的教师队伍中都会有主动提升自我、能够与时俱进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靠整个教师队伍的共同努力, 因此, 我校注重教师队伍成长的环境建设, 在广大教师队伍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 利用双周一次的教职工大会进行理念引领, 带领全校教师学习“衡水中学”、“杜朗口中学”等名校的办学理念和先进事例, 学习国家教委和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集中培训学习“魏书生讲座”、“教师礼仪”等, 从整体上营造学习氛围, 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其次, 制定校本研修工作制度, 用制度来约束和引领教师队伍的学习。我校双周一次周三下午的教研组例会就是以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 形成学习型团队。第三, 经常派教师到省里参加新课程通识培训、“课堂教学观摩”、骨干者培训等活动, 返校后及时召开座谈会, 将听会的最新精神和先进经验, 结合自己的感悟汇报给全校教师, 使中学教师队伍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经常吸收最新的教育信息, 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 行动上有规可循。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已经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做到了理念引领, 情境创设前置的准备工作。

二、校本研修为主, 多种方式并用,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效

教师的成长非一朝一夕所为。作为学校,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 因此, 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培训规划, 其次要从多个角度开展培训。

(一) 中学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 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都是肩负着培养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而这一使命的实现是要靠教师的教学和言传身教, 因此, 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把“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作为强化师德修养的永恒主题,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才能适应时代需要, 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爱岗敬业铸师魂

著名诗人泰戈尔说:“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 随时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的自由。”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 既能体现为人民服务, 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 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 追求人生幸福的最现实可靠的途径。教育是为了人的终身幸福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教师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 才能真正热爱学生, 言传身教, 无私奉献, 为祖国、为民族培育栋梁之才。

我校单周三下午一次教工大会和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 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师德培训,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优秀班主任代表都从不同侧面向教师发出倡议, 教师首先要有事业心, 以“教师是21世纪最可爱的人”为引领, 激励和引领教师“不为名利、甘为人梯、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虽苦尤乐, 实现自身价值, 而不愧对“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荣誉。其次,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即坚持科学发展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由此而产生的正确的育人理念。教书重在“育人”, 这是教育的根本宗旨, 对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各有专长, 还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求知、审美、健体、劳动等,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使他们在强烈的兴趣吸引和求知欲的激励下, 开发潜能, 追求创新。第三, 教师要讲究职业道德, 这是教师的崇高境界,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要求教师先做人, 因为其身正不令则行。

2.无私奉献甘为人梯

教育工作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神圣职业, 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善为师者, 既美其德, 又慎其行”。“春风化雨, 一代师表”正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一定要不图名利、甘为人梯、爱心永驻, 把学生当孩子, 才能用心感化每一位学生, 也才能陪伴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

3.与时俱进, 树立良好形象

教师职业是十分重要的职业, 又是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勇于站到时代前列的职业。中外师德传统中固然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但当代师德建设更需要体现时代精神。因此, 新时代的教师队伍一定要与时俱进, 富有时代精神,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具有振兴中华的信念、宽广开放的见识、民主平等的理念、开拓创新的气魄、终身学习的理念、合作竞争的意识, 只有这样, 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才能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 中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建设

“学高为师”是新时代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因此, 我校采取“分层次、重内容、讲方法”的策略进行培训, 确立了“基于问题、优化资源、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指导思想, 完善校本教师管理体制, 形成了“聚焦问题、立足课堂、优化资源”的三大策略, 收到了良好的研修效果。

1.分层培养, 层层拉动, 形成合力

“三层”即“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

名师为省市级先进教师、学科带头人, 他们已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个人风格, 在社会、家长、学校享有一定声誉, 针对名师队伍的培养, 一是走出校门, 与专家对话;二是校内论坛和培训骨干教师, 在互动中提升自我, 与时俱进, 始终走在全校和地区教师队伍的前列。

骨干教师是学校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能够独立承担和完成一份教学工作任务。对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采取名师引领, 每学期上一至二节公开课、示范课, 主动参与网上学习,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走专业化自主发展之路。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有生力量, 年轻就是希望, 但教学经验不足。因此, 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是学校培养规划和青年教师走自主专业化发展之路两种方式相结合。学校的培养规划中主要采用“师徒结对”“集体备课”、“课题带动”、“同伴互助”的方式, 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成为一名合格的称职教师。

2.关注培训内容, 开阔教师视野

我校非常注重教师队伍培训的内容。主要从新时期教师发展的需要考虑, 结合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代特征, 重点开展了下述内容的培训。

(1) 新课程培训。

实施新课程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转变育人观念, 实现教育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教书贵在育人。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起到指导、帮助、合作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到知识, 提升能力。因此, 重点开展了新课程通识培训、教材培训、外派教师参加骨干者培训等, 有目的地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2) 教师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 持之以恒地重视开展普通话、三笔字、教学简笔画、组织教育活动、教具制作与使用教学技能、课堂英语会话、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把握培训的重难点, 不断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始终把“外塑形象, 内练硬功”作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主旨, 这是教师队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3) 新理论新技术培训。

注重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新的理论和思想, 引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 组织教师学习了解高新技术知识, 不断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 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件制作、e网通的使用等培训活动,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4) 学历教育培训。

学历标志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实力, 因此, 我校采用三种方式完成教师队伍的学历达标问题。一是招聘教师时注重学历过关;二是鼓励在职教师学历未达标者积极参加专业进修, 尽快达到学历要求;三是对学历不能达标者调整工作岗位, 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水平。

(5) “名师”战略培训。

我校提倡教师要努力争当名师, 目标的实现要过“六关”, 即备课关———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最优化;上课关———课堂教学模式新颖、可操作性强, 精讲多练, 讲究实效化;辅导关———辅导及时、到位, 讲求精细化;批改作业———认真及时细致化;考试关———命题难度适宜, 夯实基础, 注重能力, 达到课程化、大众化;指导关———有能力并主动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导师”任务, 认真负责, 指导到位, 达到有效化。

3.校本研修方式多样, 讲求实效

方式要为内容服务, 我校近三年来主要采取了下述培训方式, 用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

(1) 专题讲座, 典型引领。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校主要利用单周一次周三下午的全校教职工大会或双周一次周三下午的教研组例会开展专题讲座, 分别由校级领导、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承担培训任务, 如《教师礼仪》、《魏书生讲座》、“高中新课程标准解读等内容, 通过专题讲座, 实施专家引领策略, 开阔了教师视野, 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2) 制度保障, 共同成长。

我校制定双周三下午是全校各学科教研组例会制度, 校级领导分组负责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保障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重点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新课标;研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并就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重点作好计划和安排。

同时以学年组为单位组建了各学科备课组, 每周至少一次活动, 每次活动由主备人作中心发言并展示教学设计, 组员发表见解, 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教学设计方案, 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成长, 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

(3) 开展优质课大赛, 竞争中求发展。

为调动和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我校计划每年的上半年为教学竞赛活动期, 以教研组为单位, 启动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公开课活动。从每组中评选出一至二名优秀选手作为下半年的优质课大赛参赛选手, 下半年举办校级优质课大赛, 从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在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 为全校教师出一节观摩课或示范课, 引领全校教师有意识地改进课堂教学, 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

(4) 科研引领, 课题带动。

科研兴校, 以研促教是我校的办学方针。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每年平均有20多人次的优秀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同时, 以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 申报参加“十一五”规划课题活动, 其中《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多元化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运用》等11个课题被批准为总局级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等六个课题被批准为牡丹江市市级规划课题。此项活动的开展, 起到了科研引领和课题带动的作用, 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5) 树立课程意识, 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有课程意识, 要善于把学科课程与学科技术进行整合, 并敢于开发校本课程, 对此, 我校于两年前就启动了此项方案, 有相当一批教学骨干参与了此项活动。截至现在, 生物组已开发出《实用菌的培养》等三个专题, 物理组开发出《生活中的力学》, 艺体组开发出《工笔画》等校本课程, 在提高自身课程开发能力的同时, 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资源。

(6) 注重信息化, 强化网络培训。

我校注重利用校园网络, 实行资源交流共享。一是教师网上自主读阅资料、信息为教学服务。二是实施网上论坛, 建立网上博客, 相互交流思想, 交换教学建议等, 开阔了视野, 丰富了教学资源, 收到了同伴互助、合作共赢的效果。

实施校本研修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 也是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有力措施, 校本培训成功地解决了不同学校的差异问题, 尽管校际之间校本培训内容不同, 但校本培训的出发点相同, 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我校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效, 现正向深层次发展。

摘要:以校本研修为载体, 探索中学教师队伍建设,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校本培训制度, 有针对性地选取培训内容, 并采取适当的培训方式, 达到培训的实效化, 有力推进中学教师队伍建设, 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前提下,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9:孟庄镇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中学职初教师校本研修课程内容模块的编制

从职初教师岗位实践和专业提升的需要角度看,基于导师指导的职初教师校本研修课程的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一)“课堂教学的组织”课程模块内容要点

在导师的指导下,职初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课例研修与自主反思等活动,达到以下专业要求。

(1)落实教学计划的制订。依据课程标准,初步把握一学年的教材总体特点、学段教学基本特征以及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能结合上级部门下发的学科课程计划,在备课组长指导下,结合学情,完成“课程纲要”以及学期、单元、课时计划的制订,并以此确定课堂教学的进程依据。(2)科学编制课前的导学问题。能结合学习内容,科学安排与布置课堂预习与导学问题,树立面向全体、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意识。(3)养成提前候课、按时下课的习惯。能够提前适当时间到任教班级,检查和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并与个别学生进行课前交流或学习检查。不把教师的个人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同时有计划地安排教学进程,按时下课,不拖堂。(4)做好教学资源的准备。能够根据教学任务,精心备课,为保证教学正常进行,提前做好教学前的相关实验、资源准备,并自主检查教学设备状态,保证教学的正常需要。(5)帮助学生树立课堂规则意识。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制订课堂学习规则,注意采取“解释、演练、强化、提醒、体验”训练程序,培养课堂学习的规则意识,使其有序参与课堂讨论;注意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间,尊重他人发言,会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经验。能有效控制和化解课堂突发事件。(6)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注意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高效地投入学习活动。(7)着眼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够合理调节与控制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8)根据教学任务选择适合的课型。根据不同课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时间,规范地进行教学示范或实验演示,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效实施学科教学。(9)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会规范编制课时教学目标,陈述发生预期学习的条件,并明确规定学习行为达成的标准或水平;能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对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及时指导与帮助,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或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能机智地引导和调控,保证教学沿着正常轨道展开,避免基础薄弱的学生过早掉队。(10)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有效地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过程设计中,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11)熟练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课堂上能够熟练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会控制各个教学环节或步骤的过渡时间,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评估,并结合合作学习的进展,进行适度的教学过程调整,促进和保证学生实现有效学习。(12)科学安排和实施反馈矫正。能够针对学习目标,恰当运用课堂的矫正与反馈手段,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效果和状态,有效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在教学中注意进行教学调控,对学生实施多样化、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保证教学目标的高水平达成。(13)增加课堂提问的效度。能善于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简洁性、启发性与导学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理解;能把握提问的时机性、层次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注意先提问后叫答学生姓名,提问后要留给学生适度的思考时间,并且能进行恰当的追问。(14)重视教学语言的锤炼。课堂语言应规范、简洁,有启发性、激励性、幽默性,语言的内容能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避免不必要的口头禅(语),不对学生使用侮辱、歧视性语言;注意引导学生规范使用学科语言进行学习和交流。(15)科学布置巩固性的作业。根据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结合学情特点,布置巩固性的作业。作业内容应是所学内容的巩固,作业容量适度,能启发思考,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作业的形式避免单一化,可以采取书面作业或实践性作业;作业的内容应有层次性,可以给学生提供选择;布置的作业教师必须事先做一遍,凡布置的书面作业应及时批改,实践性作业应及时讲评,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必须及时纠正。

(二)“监测试卷的命题”课程模块内容要点

在导师的指导下,职初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课例研修与自主反思等活动,达到如下专业要求。

(1)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评价理念。学习和了解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和探究活动。知道“内容标准”和探究活动中各条目考查水平的具体要求与层次,对学科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把握学科评价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以及笔试内容考查的命题要求。(2)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针对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和探究活动的具体条目,结合教材特点、学情特点,能对课程内容的具体目标进行初步分解,细化对课程内容具体目标的理解和认识。(3)掌握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知道有关命题编制的一般理论,了解评价一份试卷的常用指标,如均分、众数、中位数、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差异系数、标准差与方差、标准分等基础知识。(4)熟悉试卷命制的技术和流程。掌握基于课程标准开展试卷编制的一般过程,会根据命题任务,准确确定考查内容和水平要求,科学编制双向细目表,合理确定考查覆盖度,题型结构与分值,控制试卷总体难度、容量,注意试题语言、字体和图表的学科规范,命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制订科学的评分标准或细则,并能根据网络阅卷的需要编制合乎规格的试卷。(5)初步掌握三维目标达成的评价命题技术。能够结合学科的课程标准,针对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熟悉和掌握三类目标命题的一般特征和试题的呈现形式,科学编制信度高、区分度好的试题。(6)基本把握不同类型试卷的命制要求。能根据学科评价的功能,结合教学任务,命制形成性评价试卷和总结性评价试卷。能根据评价需要,制订表现性评价的方案或评价量表。(7)规范落实学业试卷的评阅。根据试卷评分标准,合理判分。注意在评卷中收集学生典型错误信息,反思教学的得失;同时,能熟悉“网络阅卷”的一般流程,掌握“网络阅卷”的具体方法,并能利用阅卷平台提供的功能,收集数字化的学生错题信息或典型答题案例,并能结合阅卷数据进行书面的诊断分析。(8)实施学业监测后的诊断分析。根据试卷评分标准,能够合理判分,并进行学生学业成绩的判定与统计;能借助一定的质量分析系统或平台的监测数据,进行任教班级学业质量测试后的诊断分析,形成学业质量诊断分析报告,并制订教学改进方案或措施。

(三)“教学课例的研究” 课程模块内容要点

课例研究,是基于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实践改进,直至问题解决的一种研究活动。它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具有基于专题、持续研究、见证效果、形成成果等特点。在导师的指导下,职初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课例研修与自主反思等活动,达到以下专业要求。

(1)认识教学课例研究的实践意义。教学课例研究的目标指向职初教师个体课堂教学技能,着眼教师专业的成长。开展课例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自我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通过同伴互助,帮助教师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同事或同行间建立起牢固的、专业互助的伙伴关系。(2)明确教学课例研究的一般方法。知道课题研究是贴近教师专业实践最为紧密的质性研究方式。其主体研究方法是基于教学中的问题,在行动中研究、行动中学习,一边工作,一边研究。具体可以采取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3)把握教学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教学课例研究以问题为导引,基于教师自身专业提升,具体遵循确定主题、教学设计、课前会议、课堂观察、集体反思、自我完善、总结分享、循环跟进的程序。(4)整合教学课例研究的活动形式。基于主题的教学课例研究的形式应避免单一化,力争研究主题系列化;在一课一议的基础上,可以将研究形式拓展为同题异构、同课一人多轮循环、同课多人多轮循环、基于网络的团队协作教研等多种形式。(5)规范教学课例研究的实施过程。能根据研究任务和专业研修需求确定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切合研修专业需求和同伴认同态度,成立或组建研究团队,合理进行研究的协作分工;能围绕研究的主题,设计课例研究的实施方案,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实践研究。研究中善于建立对话互动的平台和氛围,着眼同伴互助,能够聚焦主题开展对话,梳理和形成促进课堂教学问题改进的措施与基本经验。(6)优化教学课例研究的技术手段。课例研修主要以课堂观察为主,采取集中评课、议课的方式进行。应掌握课堂观察基本方法,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科学制订课堂观察量表,开展课堂教学观察实践。初步熟悉和了解基于信息技术的视频课例录播系统,恰当地运用DV、手机、数码相机等低成本技术工具,能够进行视频教学研究课例的诊断分析与研究。(7)初步掌握教学课例评课议课的方法。在开展教学课例研究实践活动后,能根据课例评课的标准,聚焦主题,展开深入研讨。评课议课应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评课观点的陈述应基于具体、典型的课堂观察证据,不轻易做主观性的价值判断,对于课例实践中任教教师专业优点的评述不吝啬,对于专业不足的阐述要到位,不走极端,做到客观、公正、准确。(8)善于提炼教学课例研究的成果。能够带着目的进行课例观察,畅所欲言地表达;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详实的记录和整理,并基于观察数据,理清课堂教学改进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果文本,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从而保证后续研究更加深入;善于挖掘课例研修的价值,针对课例中典型的共性问题,能转化和上升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学生学法的指导” 课程模块内容要点

在导师的指导下,职初教师应借助教学实践、课例研修与自主反思活动,达到如下专业要求。

(1)把握学科学习规律。应初步把握本学科学习的一般特点和规律;知道学科认识过程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基本阶段。能在学科学习中采取四轮学习方略(也把一节课分为四轮):第一轮——预习,查出障碍;第二轮——听课,破除障碍;第三轮——复习,扫除障碍;第四轮——作业,学会应用。预习是为了对一节课初步感知,听课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复习是为了巩固,作业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能坚持“前移后续”的策略,培养学生“先预习再上课,先复习再作业,先思考再求助”的学习习惯,有效落实四轮学习方略的指导。(2)善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能够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难度、心理压力、疲劳程度等方面进行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归因分析;能指导学生采取放松训练、调节学习难度、多感官协同、排除干扰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3)学会制订学习计划。能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制订计划要保证学习任务实现的可能性,明确哪些学习内容是必须做的,是否应该做的,是否能够做的。同时要明确学习计划落实的具体安排,计划目标要求明确化,可衡量,可达成,符合实际,并且有时间限制。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提高学习整体实效。(4)学会有效听课与笔记。指导学生领会听课的作用,学会选择性地进行笔记。学生不仅要注意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和核心,而且要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选择性地记载关键知识和疑难知识。在每章复习结束时,还要经常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较成功,哪些还存在问题。(5)有效开展学科训练。明确学科练习和训练的功能主要是巩固、反馈与强化,作业训练要精选试题,强调训练的计划性,着重练习的针对性。具体要求做到:一是加强习题选择的典型性,学会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二是加强错题巩固的自觉性,重视测试中错误类型的归类,注意习题解题方法的归纳,注意定期进行错题重做;三是注意习题训练的科学性,抓好基础训练、专题训练、模拟训练,突出训练方式的科学选择,即要科学安排分层训练、循环训练、规范(性)训练以及限时训练,答题要克服犹豫心态,从而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四是加强习题训练的规范性。习题训练要注意规范化,处理好“求快与求准”“会做与得分”“难题与易题”的关系,避免粗心大意和熟题答案的思维定式的影响,避免“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抓稳基础分,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丢”。(6)学会选择教辅资料。资料是复习的补充,要指导学生 “抓纲务本”。抓纲就是要正确认识考纲对学习的指导作用;务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宽知识内容,延伸课后习题。挖掘教材,注意细节。一般一门学科配置1~2本综合性教辅用书即可,坚持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即听懂一题会解一类题,引导学生避免过分依赖资料的习惯性心理,决不能舍本逐末。(7)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对学生加强克服考试综合焦虑症或考试综合恐惧症的心理辅导,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焦虑和压力,合理归因;合理确定学习目标,调整考试动机,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提高对考试环境的适应性,摆正心态,避免怯场;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放松。(8)学会巧用草稿纸。指导学生平时的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为了便于练习做完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9)定期自主诊断。指导学生认真、客观地对学习进行总结与反思,及时弥补,尤其是对薄弱环节加强反思诊断,及时确定查漏补缺的重点学科,保证学科的均衡发展。

二、中学职初教师校本研修课程的实施要求

中学职初教师校本研修课程的实施,应结合学校特点,总体上采取导师负责专业指导,职初教师落实知行结合、自主实践与自觉反思,职初教师所在学校承担过程监控与效果评价的方式。具体说,导师、职初教师、学校应分别落实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

(一)校本研修教师课程实施的导师要求

(1)落实课程实施计划。根据校本研修教师课程实施指南的基本要求,导师针对每一校本课程制订课程实施计划与方案,明确每门校本教师课程评估的基本要求,并要求职初教师了然于心。(2)实施课例研修指导。导师能在安排自身工作的同时,随机观摩和观察职初教师的常态教学情况,有计划地组织职初教师开展主题性、专题性、系列性的课例研修,主动听取职初教师的汇报课,做好课堂观察的记录,能结合课堂诊断情况,给职初教师提出书面的教学改进建议和措施,并明确职初教师落实整改的时间要求。(3)落实课堂教学组织的指导。导师能对职初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组织的理论学习指导,结合自身教学示范,帮助职初教师形成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规范。(4)落实学业评价的专业要求。导师能对职初教师的教学命题评价提出具体技术指导,定期对职初教师的学科命题提出任务性要求,明确具体数量和内容要求,能针对职初教师编制的试卷给予具体的专业指导,并落实书面改进意见,同时能保存好试卷命题改进的过程性资料,作为职初教师档案袋评价的基本证据资料。(5)落实学法指导的建议。导师能给职初教师提供适合学科特点的学法指导建议,并在教学实践中对职初教师学法指导的落实进行督促和检查,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二)校本研修教师课程实施的职初教师要求

(1)虚心听取导师专业意见。能按照校本研修教师课程指南的要求,虚心听从导师的专业指导,规范落实研修的任务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听取导师的专业指导意见,进行课程研修和专业实践。(2)定期开展研修总结。要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专业习惯,定期进行专业研修的反思和总结。针对课程研修中出现的专业问题,能主动思考解决办法,并善于结合导师的指导意见,创造性地进行落实,不盲目从于导师的建议。(3)主动落实课堂研修要求。根据课堂教学组织课程研修的要求,围绕课例进行专业研修,能主动定期观摩和听取导师的常态课,学习导师的课堂专长,并主动开展课例研究教学实践,征求导师或同行的意见。(4)主动落实学业命题研修要求。能根据导师对学业试卷命题的指导意见,主动进行命题实践,同时主动学习有关命题评价的相关理论,充实自我对学业试卷命题的评价理论水平;同时能够根据研修的要求,在研修期间提供规定数量的学业试卷。(5)做好研修材料的积累。能够根据导师要求完成各类专业研修过程资料和评估资料的填写,并做好专业研修过程中各类研修课程过程性资料的积累,能够选择和提交体现专业研修成效的典型性材料。

(三)校本研修教师课程实施的学校要求

上一篇:学前教育考研科目下一篇:轶事偶感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