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作文300字

2024-05-05

古诗的作文300字(共16篇)

篇1:古诗的作文300字

我最喜欢《明日歌》这首古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幕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首诗告诉我们,今天的事就要今天做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我却有过一回“明日复明日”的事,我来跟你们说说吧。

那天,是星期五,我放学后一回到家,就把书包扔在地上,要出去玩。妈妈问:“你不写作业了?”我高兴的回答:“今天是星期五,明天再做吧。”说完,我走出了家门。

星期六了,早晨妈妈上班去了,我自己在家玩,心想:“作业咋办啊?没事,下午再做吧!”下午了,吃饱了饭,又有点困了,于是又在心里劝自己:“先睡会午觉休息休息。作业还是明天再做吧。”

结果星期天要给爷爷过生日去,这下我着急了:完了,完了,这可怎么办呀?只能下午做吧。下午了,我做起作业的时候,没想到那么多作业,哎呀,只能熬夜加班了。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该做的事一定要提前做完,能今天做完的不要拖到明天。

小朋友们,千万不要“明日复明日”哦!

篇2:古诗的作文300字

老师给我们下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每天早上背几首校园里的古诗。

清晨,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把不会背、背得不熟的古诗抄了下来,然而我一见到古诗就头疼,有许多词句都很难理解,这不,一早上还没背一首呢!“九曲黄河万里沙……”咦?是谁背得这么熟练,扭头一看,哦!原来是“古诗大王”卫鸣凯正在背古诗,见此情景,我心想:何不问问他背古诗的技巧呢?我便上前去:“卫鸣凯,你背得那么熟练,教我点技巧吧?”“看你这样诚恳,就传你几招吧!背古诗要细心品味其中的含义,背之前,要先看看诗意或词意,以便加深对句子的理解。这样再背,就感觉得心应手了。”

篇3:提炼字词,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一、化静为动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炼字”属于古诗词鉴赏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改善传授知识技巧式的静态的教学过程,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将诗词鉴赏课变成一个动态的想象、参与和感知的过程,激发学生对诗词鉴赏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把握和体会诗词中凝练的字词的美。

例如,在古诗词的鉴赏练习中,有一首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诗中“软红光里涌银山”一句用词精妙,其仅用“软”和“涌”二字就将一幅瑰丽的东山雪后放晴图描绘了出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讲授时,我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诗词鉴赏不再只由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琢磨诗人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去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去感知这两字所呈现出的表达效果。我指导学生对“软红光里涌银山”这句诗展开联想与想象,并用自己的话将脑海中的景象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经过讨论以及我的点拨,得出以下结论:“软”是触觉,诗人用来形容红光,是利用了通感的表现手法,将夕阳的红光所带来的温柔温暖的感觉形象地表达了出来;“涌”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山间白雪皑皑,万物都被覆盖,东山有如银涛涌出的壮丽景象。

在鉴赏诗词的炼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灵活的教法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对诗词所鉴赏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赏析,感知精彩字词的妙处。学生对诗句所描绘景象的印象更深刻,对诗句的理解也会更上一层楼。

二、字斟句酌

人们常说,遣词造句时要对其中的词语多多“推敲”,那么“推敲”这个词源于哪里呢?相传,一位僧人在作诗时对使用“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陷入了沉思,以至于偶遇大将军韩愈时都没有行礼。韩愈询问原因后,并没有责怪僧人,而是和他一起斟酌起来,这就是“推敲”的由来。由此可见,古人对诗句中的字词的使用是多么的重视,所以在鉴赏古诗词时,诗词中精妙的字眼也是值得我们反复推敲,细细品味其中深意的。

例如,在学习周邦彦的《苏幕遮》时,其中有一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用来形容池塘中的荷叶随风摆动,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一句却为人所称道,王国维还曾经评价道:“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但是不少学生在学习这句时,只是一扫而过,且仅限于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很少有人能体会到词中语言表达的特殊效果。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这句词,提醒学生这句词中最传神的字就是“一一”和“举”,请学生想象荷叶随风摆动的画面,仔细分析体会“一一”和“举”的妙处。思考词人的用意,词中“一一”形容的是荷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排列景象,风吹来,荷叶一个挨着一个摆动起来;“举”是一个动词,描绘了荷叶的枝干将荷叶向上顶的状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荷叶枝干的挺拔和修长。

仔细斟酌,反复推敲诗词,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使诗词散发出独特魅力,还提升了学生的鉴赏力和审美力。

三、分析比较

古诗词语言凝练,讲究韵律和谐,切合情境,几乎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千锤百炼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用词的妙处,在指导学生对古诗词炼字进行赏析时,教师可以采用替换法。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中有一句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其中,“自”和“空”两字映衬出了祠堂的荒凉,寄寓了诗人感物思人的情怀。诗中“自”和“空”结合诗句分别解释为自然生长和空对,于是我提问:“能否将‘自和‘空替换成‘皆和‘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表示不能,我再追问学生原因,引导学生结合全诗,从诗人的情感出发思考,经过小组讨论,学生表示“自”和“空”展现的是石阶上芳草萋萋,却是自为春色;黄鹂不停鸣叫,整个林间却只有它的歌声,衬托出了诗人无心观赏聆听的落寞心情,如果换成“皆”和“尽”,展现出的是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这样的景色无法衬托出诗人的心境,因此不能替换。

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对诗词语言的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语言运用中有更准确的把握。

总之,古诗词“炼字”是诗词鉴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炼字”的方法和技巧,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感悟古诗词中字词的妙处,体会诗人的巧妙用意和高超的表达技巧,从而提升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力和领悟力。

篇4:古诗的作文300字

欧阳修描写雨后景色的语句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杜甫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陶渊明描写西湖六月优美景色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以景写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以春景来烘托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篇5:古诗的作文300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你看柳树垂下了,它那绿色长发。哇!那叶子是多么细呀!原来是春风剪刀,把它剪成了这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连黄鹂也在树上鸣叫呢,白鹭也飞到空中做游戏了。

夏天,我到奶奶家玩。只见一个牧童,正在牛背上唱歌,我顿时想”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我妈妈公司搞活动,要去玄武湖划船,湖上有大片大片的莲蓬,好美呀!有些小莲蓬已经结出果实了。我想到了一首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夏天真是好玩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真是太美了,秋天的代表就是枫叶了,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总会三三两两的去欣赏枫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可见冬天是多么寒冷呀!山里一只鸟都没有,一个人都没有,冬天唯一盛开的花就是梅花,它的生命力是多么强呀!

篇6:改写古诗的作文300字

经过一天的工作和劳累,白居易傍晚时到奔流不息的长江边散步。秋叶纷纷飘落,飘飘洒洒,躲躲闪闪,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大蝴蝶在空中飞翔。渐渐的,天空的太阳缓缓落下,和江水融入一体,江水顿时变得火红火红的.,美丽极了。晚霞染红了蓝蓝的天空,就像一大片一大片的祥云铺在天边;江水被照的,一半红得像美丽的红绸缎,一半绿的像一块价值连城的大翡翠,连鱼儿们都赞叹不已。白居易沉浸在了这美丽的景象里,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一阵凉袭过来,他才猛然惊醒。月牙儿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没声儿的升起来,紫微微的云层罩着天空,忽然,白居易发现那儿好像有了一种光亮,他信步走过去,发现叶片上有许多亮晶晶的露珠,晶莹的,它怎么发出光呢?原来是像弓的一弯月牙儿发出的光,白居易诗兴大发,急步走回家,挥笔写下诗,身子也来了困意,便倒在床上睡着了。

篇7:古诗赏析,怎一个“讲”字了得

关键词:古诗赏析;技巧;介绍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61-2

看着摆在我们眼前的几张古诗赏析的练习,真让我们纠结。如何让学生通过练习学会赏析古诗,提高鉴赏能力,是我们深感困惑的事情。就现状来说,古诗赏析的难度不逊于分析文言文的难度。文言文经过几年的训练,词语释义、句子翻译在大体看懂文章的情况下,大致有规律可循。有些地方也可经过整合归类,加以推敲答案,也就八九不离十,抑或正确无误了。然而,古诗的赏析对学生就较难运用上述方法来解答,虽我们竭尽全力讲析,并找到一些应对策略,仍收效甚微。看来“讲”还只是一个方面,它虽可以起到指导启发的作用,但那是有局限性和依赖性的,更多的还是要让学生自学、自品、自悟。“讲”代替不了“读”,读能有味,是主动的;讲是接受,是被动的。即使有收益,要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还是要读、要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近来,笔者经过探索和实践,觉得古诗赏析更多的还是多读,多品,在咀嚼中寻找方法。我们将这些规律方法付诸实践,教给学生,效果较为明显。

众所周知,读者对古诗的欣赏要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是有个过程的。因为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由于有语言、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所以它必须有一个解读过程,一如了解,即时代背景、人物阅历、写作风格的了解;二如认知,即对诗中的意象的认识;三如想象,即对诗中情景再现;四如感悟,对诗中“诗眼”和意境的体悟。在此基础上,运用分析诗歌(有很多方法和散文分析相同)的方法,通过自己锤炼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样,我们认为古典诗歌赏析存在的问题就不大了,鉴赏的效率也会提高。以下就过程的四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了解——时代背景、人物阅历

我们在这里说的了解,是指对诗的背景,包括大背景、小背景、作者人生阅历、人生体验和创作风格的了解。以初中三年所学的古诗词来说,了解古诗的背景不难,因为不少诗歌时代背景的介绍可以通过下面的注释来解答。有些虽然没有注,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述而获得。了解创作背景,熟悉人物,或称为“知人论世”,这是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辨析诗意,进入诗境,体会情感。举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的例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对诗人李白,学生大抵知道他的生活经历和诗歌风格,在不知道背景的情况下,对诗的理解障碍也不大,也能从诗中语句感受到诗人那时的心情,但总觉得了解背景后更能体会诗人的心境和他看三峡美景之后的独特感受。因为我们知道,李白在此之前因安史之乱曾入永王李璘幕府,肃宗即位后被流放,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此时他由浔阳出发,沿长江逆流而上,在途中所写,心情比较放松、愉快。倘若了解创作背景(小背景)后,对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轻捷欢快、充满欣喜的心情体会就更深了,朗读的语调语气也大不一样。所以笔者认为,品析古诗首先重要的是背景。

那么古诗在赏析时,没有背景介绍该怎么办呢?我们的做法是:将所学的诗人词人汇总,对常见的诗人大致分类列出:一是按朝代分,二是按内容和风格分,如分为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爱情诗、赠别诗、咏物诗、怀古诗等。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个大概的历史框架和人物概略。倘若无法辨识的就按第二种方法赏析。我们觉得学生诗读多了,也会有所了解。进一步讲,如果了解得更多,读得更多,学生自己理解诗的意境会更加透彻。

二、认知——文化知识、历史故事

这就是第二种方法。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认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意象,一是典故。教学生学会赏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抓诗歌中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的融合。诗人往往以外物作为媒介,达到物我交融。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诗乃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因而,不了解物就较难进入诗的意境,难以体会诗人的感情。从目前学生选择赏析的诗歌的内容看,这些意象都比较具体、可感可知。

在接觸到的古典诗歌中,我们梳理了一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诗歌中常常可以见到的意象,大致有:植物类的梅兰竹菊、树柳松桐,还有桃花、梨花、莲花等;自然界的山川湖泊,日月星辰;动物界的凤鹤马龙之类等等。这些草木鸟兽、金戈铁马的意象,诗人都赋予了时代烙印和个人的情感色彩。倘若我们对这些物象有足够的认知,了解这些诗中意向的特点,如梅的傲骨,兰的脱俗,竹的坚韧,菊的高洁,再充分利用在物前面诗人添加的修饰语,可能会对把握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情感带来很大的方便,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这些意象还需要训练学生耐心细读,用眼去找出,去分析,自觉养成读、找、品的习惯。

其次,对用典的认知。用典是诗人在写诗时经常用的。因为典故用得好,可以在艺术上起到以简叙驭繁、举重若轻的效果,即在较少的语言中表现出丰富的含意,例如教材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但诗歌中的典故也给我们的赏析带来了障碍,这时,作为接受者就应该更多地了解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对其有足够的认知。这同样需要我们去多读、多品来解决。

三、想象——重现情景、进入意境

北大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周先慎曾经说过,想象是“诗歌接受过程中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训练,诗歌赏析更有优势。它可以将诗歌中创造的形象、意象、意境在心中再现,可以让我们更多地接受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情感。我们不妨再看满执中的《明月溪》:“月出溪水清,月落溪水黑,茫茫溪上人,笑与月为客。”这首诗朴实自然,没有阅读难点,但我们必须用想象的方法,让情景再现进入诗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题目顾名思义,溪以明月命名,自然跟明月有关。诗的第一二句没有刻意渲染,而是非常平实地从明月来写溪,给我们描绘了月亮出来的时候,在淡淡的月色下,溪水泛着清冷的光,明冷、清澈;月亮下落了,溪水不再闪亮,似乎一切都黑了,让人容易入境。这种如实地写出月出月落而造成的两种变化的情况,无疑描绘了一种令人陶醉的优美景色。联系一下三四两句中的“茫茫溪上人,笑与月为客。”就可以体会到当时诗人孤身在溪边,与月为伴的孤寂凄清的心境,而“笑”更显得诗人感到欣喜满足,表达了旷达、洒脱、不受尘涤的明净心性。

四、感悟——品析词语、体味情感

钱钟书曾言:“学道学诗,非悟不进。”读诗是需要悟性的,没有悟性很难走进诗的意境。那么我们如何来培养悟性?笔者试着用品析词语来引导培养。用词的精确贴切是诗歌样式的特点。古人有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更让我们熟知的“推敲”的故事最能说明古典诗歌对字词的考究。目前,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赏析中也非常重视字词的品析和欣赏,因为它确实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不可或缺,能帮助我们深切地领悟诗人的独具匠心。翻阅手边的考题,对词的妙用类的题目占有很大的比率。归结起来,大都是赏析动词、形容词。如欧阳修《画眉鸟》首句中“百啭千声随意移”的“移”字(写出了动感,鸟的自由自在的形象),满执中《明月溪》中的“笑”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如能深深体味,诗的意境全出来了,感情基调也能把握了。因而这些都能看出读者对诗的理解把握,以及赏析能力的功底。

篇8:我最喜欢的古诗作文300字

《春晓》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的晚上睡得很香甜,一直睡到了天亮,醒来时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着,回想起昨夜有风雨打落下来的声音,石阶上铺满了被雨水打落下来的缤纷的落花。这首诗表达了孟浩然对春天的热爱。

我也跟孟浩然一样很喜欢春天。春天里,我听见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叫,我看见小燕子从南方欢快的飞回来了。小燕子高兴地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我想:小燕子能不能一直在这里待着,一同和我欣赏美景,看远处的高山,近处的河流和又高又绿的小树。

柳树的柳枝很长很长,小鸟在树上蹦蹦跳跳的,柳树下的花儿有的盛开着,有的已经落了,使我想起了《春晓》的“花落知多少”这句诗。

我也要像孟浩然一样热爱春天,希望春天不要走待的久一点,愿人间永远是美丽的春天。

篇9:古诗作文300字

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教了我《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我有点不太明白,对诗的含义不理解,背诵很困难。于是我就向记忆好的妈妈求助。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很快学会记忆方法不错哦 ,很快就把这首诗背下来了。

现在让我来告诉你诀窍吧!

首先,妈妈告诉我先明白这首诗出自何朝的诗人,在仔细阅读下面的古诗,先了解这首诗的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把诗中的词和字的含义弄明白,只有你真正地理解了全部词意,这样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我觉着妈妈的办法不错,就开始学起来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遇到有些字和词不明白它的含义,我从词典中查找了解到;如“松柏冢累累”中的“冢”是“坟墓”的意思。“兔从狗窦入”的“窦”是“洞”的意思。“雉从梁上飞”中的“雉”是野鸡的意思。——只有理解了诗中每个字词的含义,就能轻松地背诵下来,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我试了试,可好了,不到一分钟我就背颂的滚瓜烂熟。

篇10:古诗作文300字

爸爸妈妈希望我从小就是个小才女,所以我读过许多古诗。

明代大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了解到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我还读过清代大诗人郑燮写的【竹石】让我明白了要像竹子一样正直不阿的道理,我还读过许多古诗,最喜欢的还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剑客】。 我最喜欢【剑客】的第四句’’谁又不平事’’。意思是说,你告诉我,谁遭受了冤屈不平的事,我一定去帮助他。说明了诗人行侠仗义、铲除邪恶的性格,从中我感受到了诗人急于施展才华,想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

其实,我读了这篇文章的体会是:我要快快长大,不说为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事,也不说要创业成才,但是我想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让爸爸妈妈少辛苦一点,多点时间休息,身体健健康康的。

篇11:浅谈小学古诗教学与作文的结合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可见,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现如今,古诗教学,总结起来,就是熟读,理解,再品读,再想象意境。虽然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等。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笔者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但只留于形式,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培养。只有古诗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古诗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

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古诗教学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如《游子吟》,这首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情真意切,千百年来不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可现如今的小学生就无法体会昏暗的油灯,年迈的母亲,细密的针脚。这一切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实在是太遥远了,诗文的字面含义使学生根本无法真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那种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任凭老师怎么讲解他们的理解也只能是书面上的“母爱无私与伟大”。所以,情感朗读也显得“有口无心”。笔者授这首诗时中间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们说出描写老人的词句,全班同学七嘴八舌说出许多有关老人神态,行动,表情等方面的词语,如:满头银发、和颜悦色、鹤发童颜、老泪横流、和蔼可亲、慈祥、青筋突兀、老当益壮、硬朗、饱经风霜、历尽沧桑、风烛残年……老师把他们一一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其中也有老师积累的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教学图,再让他们选用上面的词句对图画进行描述。这是学生们很快在短时间内写出了一段比较贴切的画面说明。许多孩子都跃跃欲试的想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因为他们也觉得“这次再不是不着边际,或词不达意了”。其结果还真不错。正当学生们在得意之时,教师及时提醒大家:這是书上的“母亲”。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母亲,你看见过她们为我们操劳的场景吗?你现在想一想你的母亲这时候肯定是在干什么?或者你曾经看见过你母亲在家为你做什么?教师指名让孩子当场回答。“在工地上干活……”“在温棚里种菜……”“在家做饭……”“在地里干活……“开学那天他为我收拾书包……”。此时此刻,孩子们都有话说。

“好!请大家把你刚才想到的画面或曾经记忆中的画面用最贴切的语言写出来。”有了前面练笔与真切的回忆,同学们又开始为心目中自己的母亲的画面做起了说明。这样一来,学生们对心中母亲和《游子吟》中的“母亲”都有了新的理解与体验。写作场景一片忙碌。再没有抓耳挠腮的,也没有咬着铅笔苦思冥想的。只听见唰唰的钢笔疾书的声音。这种情况之下写出的作文再不会是“假大空”。

再如,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时,我们可先帮助学生分析诗句的大致含义,然后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归”领悟意境。为了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情景。首先,诗人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人烟稀少的山中,天色已晚,面对风雪,远望苍山,路途遥远,这时,他会想些什么?接着,夜更黑了,风更紧了,雪也更大了,天气冷得叫人难受,正在这十分为难的时刻,忽然发现山间有一间穷人住的茅屋,诗人的心情怎样呢?然后,听到犬吠,茅屋里的主人会怎么做?这时主人与诗人会有一段什么样的对话?最后,诗人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想象,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角色,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有了身临其境感受。这时,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写一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记叙文了。

古诗教学不仅可以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相结合,在低年级同样也能与作文教学同时起步,如: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编排了《春天在哪里》,要求把找到的春天画出来,再给大家讲讲你的画,评评谁介绍的好。而在这之前课本中就编排了两首诗:《春晓》《村居》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景象,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古诗教学只有朗读中想象画面而已,可是,当教师让孩子们说说“你的眼前仿佛看到到了什么?”时,孩子们似乎一片茫然。我们变化一下引导方式:“大家学了这两首古诗,都知道他们是描写春天的,现在你把你心中的春天画出来。”很快一幅幅嫩嫩的春意图产生了,紧接着老师再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画,这时孩子们说“因为,我想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小柳树也发芽了,小燕子飞回来了……”这一步古诗教学,无疑是给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作文的起步结合在了一起。

学生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是写出真情作文的基础,有了基础,好作文就有可能生成。由此看来,只要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引导,古诗教学就不只是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领悟意境,还可以和作文紧密结合。只要执教者设计合理,就可以达到教生学生轻松作文的目的。这中教学模式,无疑使古诗这颗文化瑰宝在小学教学中更加光彩夺目。

篇12:古诗作文300字

昨天上课时老师发给我一本《古诗词80篇》。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吟诵起来,书中的古诗词能让我体会到诗人的真实情感。古诗词虽篇幅小,但词汇丰富,情景真实,并且还能给予我生活和做人做事的启发。我特别喜欢《古诗词80篇》!

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非常有感情地表达了孟郊对母亲的那份浓浓的爱意,希望自己也能像母亲爱自己那样爱母亲,回报母亲。每次读到这首诗,我的脑海里便立刻出现妈妈对我的种种关爱,不由自主地又让我想起我做错事使妈妈生气的场景,心中羞愧不已!我心里也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改正不好的习惯,争取用好的成绩回报妈妈对我的关心。

古诗词的篇幅很小,但是意义深刻,这些诗人都是用短短的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和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韵味,从中汲取营养。让古诗词伴着我一起成长吧!

篇13:古诗作文300字

现在我已经学习吟诵有一年多了。我对吟诵的感触不再是那么肤浅,从此我对吟诵的态度更加严肃。是以“中华文明传承人”的眼光看待吟诵。它是我们中国不可流失的传统。我们将以接班人的态度去学习它。

吟诵也可以说是变化多端的。吟《江南》时你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好风景。而吟《示儿》时你又悲伤不已。吟《赠汪伦》时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

吟诵是一项本领。记得刚开始吟诵的第一首诗《咏鹅》我们可是跟着老师学也吟的不好,可现在我可以吟一首陌生的诗,真是熟能生巧啊!

我们是如何学习吟诵的呢?首先我们都买了一本书“吟诵之美”里面有75首诗。都有魏俊梅老师的音频,我们先跟着刘老师一字一腔的学,然后听随音频,看着书上的内容吟,就可以了。

篇14:古诗作文300字

牧童望着远处在家里吃冰块的富小孩,想:“假如我也有这种生活该多好。”为了忘掉这件烦心事,便唱起洪亮的歌声,这歌声太优美,洪亮,让林中正在玩耍的小动物纷纷静下来享受这免费的演唱会。

牧童唱歌太用力,嘴都干了,他就四处找小溪。在一大块草半掩的树林里,发现这里风景优美,抬头可摘到大树叶,低头则有美味的果实,左边是柔软的草地,右边是清澈的溪水,仿如一面透明的镜。牧童两眼发光,把大黄牛拉到这块“皇宫”。大黄牛很喜欢这块地方,没一会就躺在草地上进入梦乡。

牧童继续开着“演唱会”边唱边走。等他来到最前面时,茂密的大树上有着成千上万只知了,他们好像在叫着:“好凉快呀,好凉快呀!”牧童立马闭上嘴,站在树下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渴望得到正悠闲唱歌的知了,一不做二不休,他拿树枝编出一个结实的网,然后一跳用网捉住了几只呆呆的,不知在何处的知了。

篇15:古诗的作文300字

一、改写古诗

改写古诗形式很灵活,可以从原诗出发进行改写,也可以跳出原有的诗歌改写。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的改写,都要依照原诗的文风,依照原诗的结构布局,依照原诗的主题中心。以白居易的《草》为例。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的第一句讲野草长满了整个草原,第二句讲野草生长规律,第三四句讲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先是记叙描写,然后议论抒情。后两句用来赞美一切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点明诗歌主旨。

1.增写。学生在改写时,必须先找到改写的突破口。在这首诗歌中,学生是要以描写野草蓬勃茂盛生长的样子为主呢,还是要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呢?待学生确定某一方面后,便可以有所侧重地进行写作。以前者为例,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描写辽阔的草原、枯黄的草地、野草的长姿,甚至是作者身临其境时的感受,然后议论抒情,按照古诗的布局娓娓道来。

2.改写。还是写野草,歌颂它的生命力,只是换一种情境,换一种场合。比如说,可以先描写门前的几株野草被石头碾断了,然后写忽然有一天又发现它们摇曳在微风中,青翠欲滴,风姿依旧。这样改写,还是吻合诗歌的布局,中心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换汤不换药”。如果再作深层次的加工,我们还可以把野草置身于悬崖峭壁之上,推测它的来历,描写它的现状,然后设置一个野草将近死亡的场景,然后笔锋一转,它又兀然出现,生命力极强。无论是哪一种写法,还是不能离开作者的写作模式以及主旨。这一点在“古诗作文化”中是极为重要的。

二、缩写“自然作文”

小学生写了一定时间的作文之后,通常回游语言啰嗦重复的毛病。可不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写诗来避免或减轻这种毛病呢?现在许多儿童刊物里已经出现了儿童诗人的作品。因此,这可以说明小学生以课本或者自己的文章为对象,把“文”缩成“诗”。经过一定时间的锤炼,会使小学生在心中树立起词语凝练、句子写精的意识,那么,缩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诗歌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口语化、通俗化,适合儿童学习语言初期的要求,诗歌的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又适合儿童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求。因此,学习好古诗对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

三、扩写古诗

把古诗作为写作的对象,限制了儿童选择的范围,解决儿童写作时候的偏题问题。大凡要扩写的古诗,先是由教师向学生讲授其含义,要求学生理解并背诵这首古诗,这使得学生在扩写过程中避免出现对古诗内容不理解的问题。学生知道古诗的意义后,把自己的理解用笔写下来,便成了一篇文章。这不但巩固了学习古诗的效果,而且写出来的文章使他们对古诗的印象大为加深。学生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程转化得到了实现。值得指出的是,扩写与翻译有所不同。擴写是翻译程度上的语言加工,已经是高于“改写型言语表达形态”了。它不仅仅只局限于在教师提供的翻译上加上一两句话或者是一两个词,它可以加上作者的感受,这种感受表达的句子只要能使作文内容连贯,过渡自然就行了。

(作者单位 河南省鲁山县鲁阳第三小学)

篇16:古诗改写作文300字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改写作文300字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改写作文300字 篇1

在夏日里,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一面静静的湖面上,成片茂密的芦苇随风飘荡,湖面上的水泛起阵阵微波。这一片风景秀丽的地方,正在静静的湖面上,一条小船上的杨万里被它们深深地迷住了,正陶醉其中。

正在诗人慢慢地转移视线时,一条小渔船映入眼帘。小渔船上坐着两个一边划船,一边嬉戏的可爱小孩,诗人决定看看他们想干些什么,打算用他们写一首奇丽的小诗,想到这里,诗人观察得更仔细了。

两个小孩玩着玩着,突然一个小孩对另一个小孩讨论了一会儿,把船停了下来,把撑船用的竹竿和船桨收了起来,张开了一把精美的竹制小伞,可现在没下雨,诗人看到这里,疑惑不解地思考起来。

诗人想了一会儿,像是想到了什么,不由的惊叹起来:“这两个小孩真聪明呀!改写舟过安仁。怪不得没有下雨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呀!”

诗人边佩服两个小孩,编写了一首诗: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古诗改写作文300字 篇2

仅仅一夜,大雪覆盖着山峰,天地苍茫,一片白银世界。四周围见不到一只飞鸟的影子,一条条小路,都被积雪笼罩着、覆盖着,小山路上也都没有人的足迹。整个大地都是茫茫白雪,银装素裹,万籁具寂。只有一个穿着蓑衣、戴着雨笠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

十月寒冬,北风呼呼地刮着。风雨交加,雪花这六角的精灵、纷纷扬扬飘洒而来,山川大地,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树上满是一层厚厚的积雪,枝上挂着晶莹的冰柱;河里的水也结成了冰,游鱼潜伏、躲在水底下。简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天籁清寂。群山似银耀眼,村子变白。往日叽叽喳喳的鸟儿声消失了,哪儿有一只鸟儿的踪影。一条条山路白茫茫一片,没有人走过的足迹。啊,天气太冷了,人们或许窝在家里,烤火取暖,所以四周围看不到一点人影儿。

在寒冷的江面上,北风横行肆虐,雪花狂舞。这时,老渔翁独自坐在一只老旧的小船上;他砸开冰口,将鱼杆抛进水中。他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

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老渔翁不惧天寒地冻、风雪狂飞。他也许忘记了这一切,正在忘我地垂钓。他形体清瘦,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高傲,凛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令人钦佩。

古诗改写作文300字 篇3

秋深了,夜静了。寒风“嗖嗖”的刮着,刮进每一座茅屋。

这是一座在茅屋中都极不起眼的小茅屋,它十分破旧、矮小,顺着一丝微弱的灯光,看见孟郊正在读书,母亲正在逢衣。

孟郊穿着寒酸,灯光也十分浑暗,他仍旧津津有味地苦读诗书。母亲看着孟郊,嘴角露出一丝幸福而欣慰的微笑。她拿出针,穿了一次又一次,但母亲依然不知疲倦。在第十八次,终于穿好了。母亲缝了一针又一针,一线又一线,可一不小心把手扎破了,鲜血一滴滴的落在衣服上,显得火红火红。孟郊急忙放下书本,说:“娘,算了,去睡吧。“母亲叹了一口气,说:“老了,老了,不中用了。郊儿明天一早儿就走,也睡吧。”孟郊安顿好母亲,也去睡了。

孟郊清早起来,看见母亲在织着那件衣服,孟郊轻轻地走到母亲身边,看着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和一双冻得发紫的老手,泪不住地流了下来。母亲递给我,转身回房了。孟郊捧着这件珍贵的.衣衫,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孟郊觉得今天的天空格外晴朗,鸟儿的叫声格外动听,因为有一缕温暖的阳光陪伴他到永远,永远!

古诗改写作文300字 篇4

在湖南省东南部,有一个地方叫安仁县。

春天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诗人杨万里乘船去那里游玩。来到安仁,杨万里马上喜欢上这个了地方,这里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这迷人的景色里,杨万里听到小孩的欢声笑语,不禁向四周张望,发现在不远的河面上的一叶渔船上,坐着两个很可爱的小孩,一个穿红肚兜,机灵鬼怪;另一个稍大一点的小孩,穿着短衣短裤,在撑着船儿慢慢地前进。过了一会儿,船儿徐徐地停了下来,大一点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浆,船不动了。杨万里觉得很奇怪,心想:他们在干吗呢?这时,他发现一个小孩撑起了一把伞,但是天气晴朗,并没有雨啊,这让杨万里很纳闷:不知道他们想干啥呢?百思不得其解。杨万里禁不住问他们:“你们张伞在做什么呀?”小孩回答:“我们想省点力气,让风带着船儿向前走,在利用风力呢,风吹了伞,就能带着船儿走啦,嘻嘻!”

上一篇:竣工结算审计报告简洁版下一篇:数学计算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