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树

2024-05-05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树(精选9篇)

篇1: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树

等到知道学习能干什么时,大家也就都会恍然大悟了,因为学习能使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1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世界第一大洲

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一个大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二、地形和河流

1、亚洲地形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3、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4、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的高脚屋长达200米,人们过聚居生活

5、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交通工具是船。

6、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7、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2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1、主要岛屿:北海道岛(纬度最大的岛屿)、本州岛(面积最大的岛屿)、四国岛、九州岛;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2、多火山地震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富士山是一座火山,海拔3776米。

3、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

4、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5、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和现代并存

第二节 东南亚

1、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南洋群岛)。

2、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

3、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分布:中南半岛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4、农业生产: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棕油(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椰子(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最大的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

5、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6、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人种:大多数为黄种人

7、旅游资源:缅甸仰光大金塔、泰国曼谷水上城市、柬埔寨吴哥窟、越南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和婆罗浮屠。

第三节 印度

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印度地形特点: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3、邻国: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孟加拉国、缅甸毗邻,西北巴基斯坦,东南、西南与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4、气候: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6—9月为雨季,西南风,海洋吹向陆地;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东北风,陆地吹向海洋。西南季风很不稳定,导致旱涝灾害频繁。

5、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平原 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

6、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

第四节 俄罗斯

1、世界上面积最大、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欧洲国家。

3、地形: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4、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自西向东: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拿河 东西伯利亚山地

5、气候: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6、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7、重工业发达: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航空航天、食品、纺织等工业。

莫斯科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上2个工业区是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以钢铁和机械工业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产品(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8、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

9、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10、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为主,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11、首都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3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

1、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战争;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

2、中东地处‘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一湾指波斯湾,两洋指印度洋和大西洋,三洲指亚、欧、非洲,五海指阿拉伯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其中的里海是个湖泊。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3、重要的交通要道:土耳其海峡: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红海的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称为“石油海峡”

4、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北美洲。

5、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伊朗。

6、石油输出地区或国家及航线:

往东航线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东亚。往西航线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美国。

航线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美国

7、中东地区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分布不均,多国共用。中东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8、中东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9、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地),被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10、人种和信仰:波斯人――伊朗,伊斯兰教;犹太人――以色列,犹太教;土耳其人——土耳其,伊斯兰教。

第二节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国家和首都: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首都罗马,德国首都柏林,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瑞士首都伯尔尼。

3、气候: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全年温和湿润。

4、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70%,法国和德国也略高于50%。

5、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6、欧洲西部旅游地多,a.挪威的峡湾风光、b.英国的伦敦塔桥和白金汉宫、c.荷兰风车、d.波兰华沙肖邦雕塑e.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和艾菲尔铁塔、f.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场、g.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h.西班牙的斗牛和地中海沿岸的沙滩、i.希腊奥林匹克遗址公园和巴特农神庙等。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热带草原气候广布,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2、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地形以高原为主。

3、世界陆地上最长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4、经济: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5、非洲自然增长率居各大洲首位,人口众多。

第四节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中部,是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特有动物还有考拉、琴鸟和鸭嘴兽,植物有桉树、金合欢等。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三个不同牧羊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比例大,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生产的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目前,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4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1.位置: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濒墨西哥湾。

2.领土组成: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个州(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

3.人口和首都: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以白种人为主,其次是黑种人,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4、属于移民国家。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本土的东侧,大西洋沿岸。

4.地形:平原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b.中部------广阔的平原组成,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c.东部------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b.五大湖--------自西向东为苏比利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美国全境)、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最终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到大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余均为美国与加拿大的分界线。

6.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7.农业地区专业化:a.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专门化。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b.主要农业区:乳畜带(国土的东北地区)、玉米带(国土的中部)、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小麦区(国土中部,在玉米带的南北两侧)、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国土的西部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混合农业区、小麦和林牧业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8.工业:a.特点:工业体系完整,部门齐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它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9.城市:纽约:大西洋沿岸,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首都:华盛顿

第二节 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西洋。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首都:巴西利亚。种族构成复杂:有土著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文明),白种人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一半,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3.地形: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湿热。

6.欧洲---节日,结合了葡萄牙的民歌、游戏和非洲的鼓乐、舞蹈;足球是人们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8.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盛产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10.工业: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

11.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稀少。圣保罗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12.热带雨林的危机: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热带雨林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木材,水果等;另一方面具有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环境应。但是巴西广阔的热带雨林正受到人们的严得破坏。热带雨林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任意砍伐和掠夺式的迁移农业造成的。由于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因此影响了巴西、甚至全球气候,使生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全球生态环境受到破坏。1990年,巴西政府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决心用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热带雨林。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5

极地地区

一、南极地区

1、位置: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周边的海域,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

2、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3、特征:气候特征——裂风、干燥、严寒。人类宝贵的淡水库;暖季11月到次年3月适合考察。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极点:极点是南极点,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5、代表动物:企鹅

6、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乔治王岛的长城站和南极大陆上的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二、北极地区

1、位置: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特征: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3、极点:极点是北极点,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4、代表动物:北极熊 5、考察:建立了黄河站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知识

篇2: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树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黑种人的故乡

1. 地理位置:绝大部分位于_南北回归线_(纬线)线之间,地处_热带_带;位于_撒哈拉__ 沙漠以南,东临_印度洋_洋,西濒_大西_洋。

2. 地形以_高原_为主。

3. 气候:_热带草原_(类型)气候分布最广。茅草屋是非洲典型民居,与气候的关系是:__草原广布、原料丰富、气候干热、逐水草而居__。

4. 独特的文化:击鼓、制作木雕、编织工艺品。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1.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_金刚石_、_黄金_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 热带经济作物的原产地:_咖啡_、_椰枣_、_油棕_。

3. 经济落后的原因:历史上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占领和掠夺,出口_初级农矿产品_,价格_低_,进口_工业制成品_,价格_高_。

4.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1.世界上人口_自然增长率_最高的地区,_旱灾_是这里常见的自然灾害。粮食不足成为本区普遍遇到的问题。

2.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_粮食_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_森林_、开垦_草原_,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_放牧_,导致_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_生态环境_逐步恶化。

3. 解决措施:控制_人口_;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_粮食_产量;保护_生态环境_。

第四节 澳大利亚(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_南回归线_(纬线)线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和南温带;

②海陆位置:东濒_太平洋_洋,西临_印度洋_洋,西北与亚洲隔海相望,南与_南极大陆_大陆遥遥相望。

2. 特有生物:动物_袋鼠_、考拉、_鸸鹋_、琴鸟;植物:_桉树_、金合欢等。

二、“骑在_羊背_上的国家”:世界上放养_绵羊_数量最多和出口_羊毛_最多的国家。

1.澳大利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牧羊带。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和粗放牧羊带。

2.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①西部是宽广平坦,海拔较低的_高原_,中部是_平原__,有丰富的_地下水_,适宜牲畜饮用;②气候_热带草原、热带沙漠_气候为主,气温普遍较高,适宜四季露天放牧。

3.澳大利亚养羊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所产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高。

四、“坐在_矿车 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大。

篇3: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树

地理比较学习就是通过对不同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等进行信息的提取、对照、比较, 对其地理特征、地理分布、地理变化、地理原因、地理规律等进行辨别、分析、归纳、推理, 获取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外部拓展, 从而达到对地理知识的有效学习、巩固、内化和迁移, 有效提升地理学习能力的方法。初中地理新教材中, 几乎每个章节都了呈现了许多比较学习的内容, 据统计, 以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为例, 教材中呈现的运用比较学习的知识点共有106处, 可见, 比较教学法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 比较学习的方法在教学的设计和教学运用中,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是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维度的实现的具体模式。

二、比较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不同需要, 比较教学法从类型的设计和运用, 可按以下五大类型实施。

1. 按比较的范围分为:空间区域的比较、时间尺度的比较。

(1) 空间区域的比较——有大洲与大洲比较、国家与国家比较、地区与地区比较、城市与城市比较等。例如, 日本与英国版图的比较。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别找出两国的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大洋位置) 、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河流) 、自然灾害、资源情况、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 民俗文化等的异同, 进而列表比较, 并归纳出两个发达国家的地区优势, 探究两国历史的发展异同及其地理原因, 探究其值得学习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

(2) 时间尺度的比较——历史上不同时期变化比较、多年间比较、年际间比较、季节间比较、月份间比较、一天内变化比较、昼夜比较等。如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情况, 降水的季节变化、气温的日 (年) 变化等。例如, 印度人口增长比较, 采用时间纵向动态比较, 学生通过每隔10年的数据计算和统计比较, 一是显示印度近50年来人口的增长总量大, 二是揭示印度近50年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快, 每隔10年的人口递增比例快, 三是预示印度未来人口的增长趋势——可能超过中国, 跃居世界第一, 四是暗示学生要懂得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读数、计算、比较、分析、推测、归纳, 学生的知识和综合能力在比较学习中得以自主的实现。

2. 按比较的内容分为:

有位置、面积、地形、地势、河流、气候、生物、资源、景观、人口、文化、民俗、建筑、服饰等方面比较, 可以是以上要素的综合比较, 也可以是单项细化比较, 如气候, 可按气温、降水等比较。

例如, 南亚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性质比较。通过读图, 找出两类季风的名称、方向, 从而区别两类季风的来源、性质, 最后总结南亚冬季和夏季气候的总体特征, 比较探究出其冬夏季风的成因, 进而比较探究比较该地区水旱灾害的成因, 并且可以进一步与中国广东一带季风气候进行比较, 知识的学习和迁移在比较学习的引导中, 层层递进, 达到掌握、理解、运用的高度。

3. 按比较的形式分为:

有图像比较、列表比较、数据比较、动向比较、文字比较等。

(1) 图像比较——地形图、政区图、气候图、地理分布图、流向图、剖面图、景观图、统计图等。例如, 比较不同地区景观图;比较地中海气候和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柱状图和月平均温曲线图比较) 等。

(2) 列表比较——运用表格, 把地理事物的概念、属性、特征或地理数据归类比较。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比较。

(3) 数据比较——通过提取地理数据, 确定量的大小、排序、倍数、水平、比例等。例如, 数据比较。中国与世界的人均GDP比较。通过读图, 提取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均GDP数据;第二, 通过数据的列表比较, 学生算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倍数, 从而推出两类国家发展水平的明显差距, 学生对中国经济水平的定位, 就会认识得十分清楚。

(4) 动向比较——地理事物的输入、输出的方向、大小、时间、周期等方面比较。如中东石油输出路线、数量比较等。

(5) 文字比较——根据地理情境、地理事件等的表述, 进行辨别、比较。

4. 按比较的方向分为:

经向比较、纬向比较、垂向比较、沿指定线比较。

(1) 经向比较:地理事物在沿经线 (南北) 方向上的变化和异同比较。如非洲气候图, 从沿中部沿南北方向, 作一条中轴线, 比较赤道两侧沿线非洲气候的分布特征。

(2) 纬向比较:地理事物在沿纬线 (东西) 方向上的变化和异同比较。如比较亚洲在北纬30度穿过的地区气候有何异同, 为什么?从中央比较中东、印度、中国三大地区的主要气候差异及其成因。再如, 比较从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一线植被的变化情况, 并说明为什么?通过比较, 找出影响各地区不同的主导地理因素, 进而找出地理原因。

(3) 垂向比较:山下到山顶地理现象的变化及其原因。

(4) 沿指定线比较:除上述三种线状方向比较外, 经常会出现沿着某一河流、某一剖面线、某一地理线条等, 展开不同位置的比较。

5. 按比较的综合性分为:

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多维进行综合比较。

根据教学的需要, 比较学习的维度灵活多样, 往往是以上各种类型的综合。特别是地理综合性题目的练习或考察, 大多是以综合性比较呈现。例如:根据日本与英国版图展开的综合比较。

总之, 比较教学法是一个重过程、重方法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中, 既是教材教学的需要, 又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效方法, 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

摘要:地理新课程要求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目标。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地理新教材的结构内容研究, 结合个人教学实践, 就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进行了分析。

篇4: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我于2005年工作至今,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已有10年有余。虽然教学经历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但自己有得有失,感受颇多,期间也在不断地自我总结,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以下是自己就近年来七年级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总结:

一、重视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七年级地理所学的内容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所占的分值大约为40%左右。就所学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地球和地图,其中涵盖了地图的要素、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二是初一上册所介绍的世界地理部分,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居民和世界的气候;三是初一下册的世界主要的大洲、国家和地区。内容看似不多,但其实初一所学的知识是整个初中地理课程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例如:经纬网和气候类型图的识读、时区的划分和计算、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学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许多同学在刚开始接触地理的时候就很容易被这些难点所“打倒”,以至于对地理课的学习产生畏惧感,从而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所以如何攻克这些“拦路虎”, 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把这些枯燥和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把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所学知识。回顾我这些年来的做法,我从一开始就格外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教材,从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出发,引导他们对这些实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例如:初一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列举了很多事例来说明地理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介绍了教材中的事例后,我还举了很多与我们腾冲当地密切相关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分析:腾冲农村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腾冲人比较喜欢吃饵丝,而不是馒头呢?北方人为什么却又比较喜欢吃馒头呢……通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仅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同时也能简化难点,使他们能对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理解得更加透彻。

二、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人地关系之间的一门学科。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在影响和改变着地理环境,同时,我们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由于地理学特殊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学习地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地球,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许多生活知识和技能相对缺乏,对于生活中一些经常用到的技能更是知之甚少。如:对我市的东南西北方向毫无方向感、许多学生出门不会使用地图、在野外不知道如何定向等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这些地理技能的培养,这样做不仅帮助他们学到了地理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实际生活能力。

三、引导学生勤思、好问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强大的动力,初一的孩子对于世界的认识有太多太多的问号,对于他们那些看似无稽之谈的问题,我们老师不应当打压。相反更多的应该是给予鼓励和肯定。都说计划没有变化快,的确如此,很多时候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经常会问一些奇思怪想的问题让我觉得措手不及,尽管有些问题与我们所讲内容关系不大,甚至不相干。但對于他们的这些好奇心我们老师不应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无理”、“可笑”或是老师一时无法回答而置之不理,甚至批评他们是在“无理取闹”。相反,此时我们应当顺应学生的心理,发挥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问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对所提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例如:在初一上册学习世界的人口分布时,我让学生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后,学生不难总结出世界有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西欧和南北美洲东部。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很多学生都能从图中看出这些地区大多地处沿海交通便利的地区。此时,有个男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澳大利亚西部同样临近海洋,但那里却人口稀少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因为涉及到高中知识而回避它。相反,我让学生再看地图,问:澳大利亚被哪一条特殊纬线经过?学生答:南回归线。它的中西部地区地表以什么为主?学生结合世界地形图可得出:沙漠。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讲述:因为澳大利亚中部被南回归线穿过,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所以中西部地区以沙漠为主。尽管中西部靠近海洋,但该地区由于终年高温少雨,因此人口稀少。通过这样的讲述,虽然学生不大理解什么是副高,但他们至少知道了沿海地区并不一定都是人口稠密区。同时为他们更加全面、正确的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落实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当避免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应该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样既发挥了以老师的主导,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现在的学生都是00后,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能力也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强很多,因此,作为“引路者”的老师们不能小看他们的这些能力,而且还要帮助他们把这些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难点我们适当讲解即可,更多的问题可以交给他们去自学探究或是分组讨论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篇5: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节 中东

一、“三洲五海之地”

1.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2.地处联系_亚_、_欧_、_非_三大洲,沟通_太平洋_洋和_印度洋_洋的东西方交通枢纽。掌握三洲、五海、两洋,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的位置,说明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作用)

二.世界的石油宝库

1.世界上_石油_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

2.中东石油集中分布在_波斯湾_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_沙特阿拉伯_、__伊朗__、_伊拉克__、_科威特_、_阿拉伯联合酋长国_。

3.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_东亚_、_欧洲_西部和_北美_洲,是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主要石油输出路线:

三、匮乏的水资源

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主要以__热带沙漠_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

2.该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办法:海水淡化、节水农业、收集雨水。

四、多元的文化

1.中东是_基督_教、_伊斯兰_教、以及_犹太_教的发源地,居民大多信仰_伊斯兰_教。

2.耶路撒冷是_基督_教、_伊斯兰_教、_犹太_教的圣城。

3.中东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欧洲西部

一、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1.欧洲西部指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3.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世界工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4. _服务_业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

5.是世界最_发达_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二、现代化的畜牧业

1.多数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2. 饮食结构深受畜牧业的影响,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

3.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三、繁荣的旅游业

1.世界上旅游业最_发达_的地区

2.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① 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 欧洲的旅游胜地:_英国_白金汉宫,_挪威 峡湾风光,荷兰_风车,波兰华沙肖邦雕像、法国巴黎_卢浮宫_博物馆,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__意大利罗马_古斗兽场,西班牙地中海沿岸_阳光沙滩_,希腊奥林匹克公园。

③统一货币:欧元

篇6: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笔记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1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

6.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来得早。

2.时区:把全球划分成24个 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区时计算原则:东正西负,东加西减

3.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即东经1160经线的地方时

(2)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经线的地方时。

4.日界线:以1800经线为基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曲折。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2)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3)西十二区在日界线东侧(昨天),东十二区在日界线西侧(今天)。

(4)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5)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篇7:七年级下册地理要点知识点

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开采成本低

2.未来发展出路:

沙漠旅游发展水果业节水农业发展牧业

3.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地区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五个重要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绝大部分通过海运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4.中东石油外运的三条主要航线

①航线A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西欧美国

5.航线A经过苏伊士运河到欧洲路途最短,吨位运费最经济,但运河地狭水浅,邮轮吨位不高。

②航线B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6.航线B经好望角到欧洲路途较远,但水道宽阔,可以运行巨型邮轮。

篇8:七年级下册要点精讲

enjoy

◎观察思考

Turn left on Five Avenue and enjoy the city's quiet streets and small parks.在第五街左转并享受安静的城市街道和小公园。

I enjoy listening to light music.我喜欢听轻音乐。

◎归纳拓展

enjoy动词, 意为"喜欢;享受"。

enjoy后接名词或代词, 动词的ing形式, 相当于like (喜欢) , 但enjoy后不能加to do;enjoy oneself, 意为“过得愉快、玩得高兴”, 相当于have a good time。

注:enjoy后只能接表示褒义的词组。

二、重点句型

1.There is a post office in the neighborhood.。

◎典例体验

There is a bottle of coke and some apples on the table.桌上有一瓶可乐和一些苹果。

There are some apples and a bottle of coke on the table.桌上有一些苹果和一瓶可乐。

I have many stamp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我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邮票。

◎归纳拓展

there be“有”, 表示“某处/某时有某人/某物”。结构:There be+某人或某物+表示地点或时间的状语。there be结构中的be动词的形式要遵循就近一致原则, be动词后面的名词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用is;复数时用are。

have也意为“有”, 但其表示“拥有, 占有, 具有”, 即:某人有某物 (sb.have/has sth.) 。主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 与宾语是所属关系。

2.动词不定式结构:to+动词原形。

◎典例体验

Bridge Street is a good place to have fun。

I'm hungry.Please give me something to eat.我饿了, 请给我一些吃的东西。

He asked for a room to live in.他要一个房间住。

The teacher asked him to come on time.老师要他按时来。

She came back to get her English book.她回来拿她的英语书。

To go abroad is his dream.

=It is his dream to go abroad.出国是他的梦想。

Her job is to look after the patients.他的工作是照顾病人。

He can tell you where to get the book.他可以告诉你哪儿能买到这本书。

I want to know when to meet.我想知道什么时候集合。

I don't know how to use commas.我不知道怎么用逗号。

◎归纳拓展

动词不定式的结构:to+动词原形。

动词不定式可用作宾语、定语 (不定式与被修饰词有动宾关系, 若是不及物动词, 介词不能省略) 、宾语补足语 (作宾语补足语不带to的动词有let, make, have, see, watch, hear等) 、状语、主语 (这时可将其用形式主语it来替换) 、表语。

疑问词who, what, which, where, when, how加to do可构成不定式短语, 在句中可用作know、ask、find out、tell、wonder、learn等动词的宾语, 但有时也作主语。

试比较下列三句子:

I don't know what to do.我不知道该做什么。

I don't know how to do it.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I don't know what to do about it.关于这件事, 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三、易混辨异

1.during, in.

◎观察思考

He sleeps during the day.他白天睡觉。

He will go to Hawaii for vacation in summer.夏天他将到夏威夷度假。

◎归纳拓展

两者均可表示一段时间, 有时可互换;相比较而言, during更强调时间的延续, in只是指一般性的某一时间。因此若表示状态或习惯性动作, 多用during。在stay, visit, meal等表示行为要持续一定时间的名词之前, 只能用during。

与季节名词连用, in表泛指, during表特指。

2.in front of, in the front of.

◎观察思考

I feel nervous when I talk in front of many people.在很多人面前讲话时, 我感到紧张。

The teacher is standing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

◎归纳拓展

in front of表示“在......的前面”, 指的是在某物体外面的前面, 即两者是分开的, 其反义词是behind。

in the front of表示“在......的前部”, 指的是在某物体内部的前面, 即两者是包容的, 其反义词是at the back of。

3.house, home, family.

◎观察思考

He lives in the yellow house.他住在这座黄色的房子里。

He is not at home.他不在家。

My family all get up early.我们全家都起得很早。

◎归纳拓展

house意为“房子”, 指居住的建筑物;home意为“家”, 指一个人同家人共同经常居住的地方;family意为“家庭, 家庭成员”。

4.through, past, cross, across, over.

◎观察思考

He got into the room through the back door.他通过后门进入了房间。

She walked past a bank.她路过了一个银行。

Be careful when you cross the street.当你过马路的时候要小心。

The Great Wall is across the north of China.长城穿过中国的北部。

There will be a new bridge over the river.河上将会有一座新桥。

◎归纳拓展

through介词, 意为“从……通过, 穿过”, 主要指从物体内部穿过。

past介词或副词, 意为“经过, 路过”, 指从物体的旁边经过。

across介词, 意为“穿过”, 指从物体的表面上穿过。go/walk/run across=cross, across from在……的对面。

over介词, 意为“越过”, 指越过一段距离。

5.sleeping, asleep, sleepy

◎观察思考

Mr.Li is sleeping, please call him later.李先生正在睡觉, 请稍后再打电话给他。

The children are asleep now.现在孩子们睡着了。

On Friday afternoons, many students are sleepy after a long week of classes.经过长长一周的课程后, 很多学生在星期五下午都是困倦的。

◎归纳拓展

be sleeping表示动作, 意为“正在睡觉”, 表动作, 不确定是否睡着。

be asleep表示状态, 意为“睡着了”。fall asleep入睡。

篇9:七年级地理教学案例

关键词:初一地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30-01

一、案例背景:七年级地理新教材容基础性、实践性、趣味性、统一性于一体。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对于我们地理教师而言,着眼点不应该是给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而应该是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二、案例主题: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中,经线和纬线是地理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又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经线和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划分更是难点中的难点。我先后想到了3种教学方法,并用于教学中,感觉效果较好。

第一、观察地球仪。观察地球仪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但是地球仪有很多的图例和注记,有时会干扰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第二、图表讲解法。用这种方法学习经纬度变化规律比较直观,但是启发学生空间思维将会差一点。

第三、学生实际绘画法。上面两种方法,只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自绘东经图和西经图、东西半球图,对难点有了突破。

三、案例过程:课前布置学生自绘四幅以二十度为间隔的经线图。

(一开学就给学生提出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绘图本,课本中的重点图让学生通过绘图加深记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练习,我们知道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特点和规律,接下来,我们用类似的方法看看地球仪经度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又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环节一:经度的排列

活动安排:

1、按照原来的四人分组,每组一个地球仪,协作完成。2、按老师的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从赤道上经度的排列分布其特点。

教师讲述:与纬度相似,地球仪上的经线也有无数条,为了区分不同的经线,人们也给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经度。同样的道理,经度的起点也是0,那么,0度经线在哪儿?它是一条怎样的特殊经线呢?

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经线的具体位置。

教师归纳总结:0度经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算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这是人为造就的特殊经线,请看教材第6页,阅读材料1.8“格林尼治0度经线”来了解这条特殊的经线。

活动安排: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绘制好的一组20度间隔的经线图,以右面半球的最左的经线为0度起点,向东向西填写经度数。学生填写,教师巡查。四人小组互查。

教师提问:认真观察你填写的经度数,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接问:除了0度和180度处,其余的经度都有两个相同的数值,我们又如何区分呢?学生答。

教师归纳总结:本初子午线向东称为东经,以西称为西经,人们同样利用英文Eest 、West的单词首字母“E”“W”作为代号,分别表示东经度和西经度。请同学们区分我们刚才填写的哪个是东经图哪个是西经图。

教师板图:拓展练习: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习写出下面几个经度。其他同学们在自己绘制的图中绘出。

东经30度、东经90度、东经150度、西经30度、西经90度、西经150度。

在地球仪上找出这六条经线,观察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相对两条经线度数的和是多少?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发现一条很重要的规律性,两条东西经相反,和为180度的经线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

环节二:半球的划分

提问:如果说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成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线最合适?分开的半球分别叫什么半球?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并指名学生进行叙述。要求学生在东经、西经图中描绘出赤道,并填写出南北半球的范围。

过渡:同样,如果要将地球用经线分为两半,又该选择哪条经线圈呢?分开的半球称什么半球?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理解选择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所在的经线圈的原因。

教师总结方法:1、数值法。教师把板图中东半球小于西经20度的范围和西半球大于东经160度的范围用阴影描出。

判定方法: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的范围为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到东经160度的范围为西半球。

2、数轴法。教师板绘,并要求学生同绘,把经度值标在坐标轴上,根据位置确定所在的半球。

上一篇:市政公用工程考试试卷下一篇:仁和乡纸厂小学安全工作督导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