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

2024-05-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共6篇)

篇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

A.社会主义荣辱观B.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对于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

3.推动人生自觉活动的力量可能来自于人自身内部或外部的许多方面,但其中最根本最持久的是()

A.人生的素质和品德 B.人生的修养和境界 C.人生的情感和态度 D.人生的理想和信念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是()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从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战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 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爱国主义传统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传统 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传统

6.实践证明: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A.共产党的领导 B.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C.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D.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7.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D.自由主义 8.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饥食渴饮、性欲生殖 D.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9.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是培养和树立()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B.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C.为个人求权利、求享乐的人生目的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 10.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A.正确的人生态度B.较高的自我主体素质和能力

C.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D.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1.某公司的职工在三亚旅游时,主动把吃剩的瓜子壳、果皮等收拾干净,放到垃圾箱里。他们的这种行为是()A.可有可无的B.职业要求的

C.多余的,因有专人打扫D.应该的,是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 12.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职业道德中()A.爱岗敬业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服务群众的要求 D.诚实守信的要求

13.陶行之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A.生物本能B.平等互爱 C.专一排他D.强烈持久

14.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一旦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和原则,则称为()A.道德信念 B.道德理论C.道德品质 D.道德认知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B.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精神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16.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D.社会各阶级普遍的道德要求

17.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的最基本的()

A.思想原则B.道德规范C.理论要求D.科学道理

18.下列关于法制含义的表述,相当于现代西方国家所讲的“法治”的是()A.法律和制度B.法律制度C.法制系统 D.依法办事的原则

19.下列选项中,对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错误的是()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D.允许有少部分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公民

20.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A.传统观念B.个人权威C.道德规范D.法律

21.随着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我们应树立 新的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A.科技安全和文化安全 B.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 C.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D.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治安

22.我国宪法规定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这一原则针对的主体是()

A.人民 B.公民C.选民D.居民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共和制B.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A.单一制B.共和制 C.联邦制D.邦联制 25.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A.罚款 B.罚金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26.甲研制出了一种汽车节油的新方法。对这项发明,甲可以享有()A.版权 B.著作权C.专利权 D.商标权

27.甲在某服装店挑选毛衣,店员向甲推荐了一款。甲试穿后觉得不合适,便脱下来要走,店主却强迫甲买下了这件毛衣。店主的这一行为侵犯了甲的()A.财产安全权 B.损害求偿权 C.维护尊严权 D.选择商品自主权 28.甲从16岁时就有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800元。三年后已有一万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甲自作主张花3000元买了一条金项链。父母知道后很生气,于是甲决定将该项链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甲购买金项链的行为属于()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D.不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活动 29.下列行为中,属于狭义上的“法的适用”的是()A.某法官在家休息时主动为邻居调解纠纷

B.税务机关以涉嫌偷税为由对某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C.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为由批准对某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

D.婚姻登记机关以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由拒绝颁发结婚证书 30.法律又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下列选项中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的是()

A.民法 B.刑法 C.诉讼法D.文物保护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四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是人生的()A.精神负担B.精神动力C.精神支柱D.精神向导

2.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A.以改革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

B.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经验、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和经济全一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 D.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交往愈益频繁、国与国之间联系和互动越来越密切的时代

3.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社会能够脱离个人而存在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可以离开社会

C.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D.个人并不是被动地由社会所决定,而是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4.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B.“慎”是谨慎,“独”是独处,不与人交往 C.“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功夫,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D.“慎独”能避免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人格和两面行为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就是要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A.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B.知荣知耻,树立荣辱意识 C.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

D.分清荣耻,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6.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的基本特征有()A.必须是客观真实的 B.不一定通过法定程序收集 C.必须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 D.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的联系

7.《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须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该规定包含了()A.任意性规范B.委托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D.强行性规范 8.行政行为根据一定的标准可以被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下列选项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A.行政主体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B.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签订行政合同 C.行政主体认可行政相对人特定主体资格

D.行政主体对作出一定成绩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精神鼓励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A.自然人B.法人 C.非法人单位D.国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包括()A.野生生物 B.自然古迹 C.人文遗迹 D.自然保护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D 4.D 5.D 6.A 7.C 8.B9.A10.D11.D 12.A13.C14.A 15.B 16.B 17.B 18.D19.D20.D21.C 22.B23.D24.A 25.A 26.C 27.D28.A29.C 30.D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ABCD3.CD4.ACD5.ABCD6.ACD7AD8.BCD9.ABCD10.ABCD)

篇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

考试题型共有以下几种:

1.单选

共20小题

2.多选

共15小题

3.简答

共4小题

5.论述

共1小题

6.案例分析

共2小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C)

A幻想

B空想

C理想

D信念

2.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称为(B)

A理想

B信念

C信仰

D空想 3. 信念是人的(C)

A认知、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B 认知、态度和意志的统一

C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D 态度、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4.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D)A 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 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 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5.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或D)(我更偏重C)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 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6.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所有的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也可以不要,有些人官也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可见,崇高理想是(D)

A 人们的主观一只和想当然

B 不需要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 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 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7.科学的人生观是(C)

A 自私自利的人生观

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D合理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8.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这说明(C或D)(该题争议很大)

A 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B人可以有受限制地制造

C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 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你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嫩得到实现和表现

9.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交往,前者不能带有种优越感看不起后者,后者也不能带有一种自卑感,感到低人一头。这是人际交往中(A)

A平等原则的要求

B 互助原则的要求 C 功利原则的要求

D谦让原则的要求 10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A)A为人民服务

B 为个人谋福利

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1 我们应当确立的高尚人生目的是(C)

A 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B金钱拜物的人生目的

C 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人生目标

D 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 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B 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C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D 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理解也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D)

A 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 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 C 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D 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14 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B)A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C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不正确的 D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正确的 15 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C)

A 民法法则

B 生活习惯

C 社会公德

D 职业道德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A)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 心理现象

C 经济现象 D 政治现象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D)

A 爱国主义

B 团结友善

C 勤俭自强

D 诚实守信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D)

A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 讲求中庸之道,注重人际和谐

19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C)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A 整体主义

B 个人主义

C 集体主义

D 先公后私 20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D)

A 慎独

B 勤劳勇敢

C 艰苦朴素

D 为人民服务 2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母的是(C)

A 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 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 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C)A 社会舆论

B 传统习惯

C 内心信念

D 评价方式 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的发挥离不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体要(A)

A 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B 为个人作出无条件的牺牲

C 反对任何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

D 束缚个人,限制“个性”的发展 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常是(B)

A 民主政治状况

B 社会道德风尚

C 对外开放程度

D 经济发展速度 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价值取向是(D)

A 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 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 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管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进修时,应该(D)A 学习榜样,积极进取

B 虚心求教,勤于积累

C 闭门造车,坐而论道

D 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B)

A 不适合提倡

B 应当在全社会认真倡导

C 不经提倡人们都能做到

D 只应在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中间提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C)A 个人主义

B 民族主义

C 集体主义

D 合理利己主义 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道德品质中(A)A 文明礼貌的体现

B 正直无私的体现 C 谦虚谨慎的体现

D 敬业好学的体现 30 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改造自我,教育自己,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的道德实践活动,称为(A)

A 道德修养

B 道德构建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认知

31下列选项中,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是(B)

A 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B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 人人为自己,上帝是大家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节约资源和能源。这是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基本范畴中(A)

A 勤劳节俭的体现

B 勇于进取的体现 C 敬业好学的体现

D 诚实守信的体现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C)

A 民法规则

B 生活习惯

C 社会公德

D 职业道德

“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这表明了爱情的(A)

A 纯洁严肃性

B平等互爱性

C 专一排他性

D 强烈持久性 35 道德提倡(D)

A 必须怎样

B 可以怎样

C 不准怎样

D 应当怎样

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方法是(D)

A 立志

B 学习

C 内省

D 实践

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一种(C)

A 忍让

B 软弱

C 教养

D 妥协

爱科学是指(D)

A 人类知识的总汇

B 揭示事情发展的客观规律

C 第一生产力

D 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

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我生命和社会人生的体验、认识、调整和控制,达到的总体的精神状况和修养程度。指的是人生修养的(C)

A 功利

B 层次

C 境界

D 途径

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D)

A 法律

B 道德

C 风俗

D 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 41 社会公德涵盖了(D)之间的关系

A 人与人

B 人与社会

C 人与自然

D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42 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D)A 警告

B 罚款

C 拘留

D 逮捕

集会、游行、示威时,由(A)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 人民警察

B 治安联防员

C 集会、游行、示威者

D 经过的单位

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A)

A 诚实守信

B 办事公道

C 奉献社会

D 服务群众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是(D)

A 爱岗敬业

B 办事公道

C 服务群众

D 奉献社会

下列不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的是(B)

A 性爱

B 情感

C 理想

D 责任

下列社会关系不能构成家庭的是(D)

A 婚姻关系

B 血缘关系

C 收养关系

D 亲戚关系

家庭关系的核心是(C)

A 父子关系

B 兄弟关系

C 夫妻关系

D 婆媳关系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A)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属于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是(A)

A 《劳动法》

B 《民法》

C 《刑法》

D 《婚姻法》 51 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认识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是(D)

A 法官法

B 人民警察法

C 劳动法

D 公务员法

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关系是(B)

A 婆媳关系

B 同事关系

C 夫妻关系

D 父子关系

法律主要表现的是(B)的意志。

A 全民的B 统治阶级的C 政党的D 整个社会的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C)所决定的。

A 意志

B 思想

C 物质生活条件

D 上层建筑

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C)

A 审判机关

B 检察机关

C 各级人民政府

D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是(B)

A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 检察机关

C 监察机关

D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D)A 1982年宪法

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五大 58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B)

A 党中央

B 广大人民群众

C 国务院

D 全国人大

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A)

A宪法和法律

B 社会道德

C 社会习惯

D 风俗和礼仪 60 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

A 统治阶级的意志

B 经济斗争状况

C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 历史传统 61 法存在于(B)

A资本主义社会

B 整个阶级社会

C 整个人类社会

D 原始社会

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C)

A 故意杀人

B 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

C 对最亲密的朋友撒谎

D 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人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D)的产物

A 商品经济

B 农民运动

C 阶级斗争

D 资产阶级革命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A)行使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检察院

行政行为是指国家机关的(D)

A 政治行为

B 内部行为

C 民事行为 D 对其外部行使公共权力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66 不是行政行为的有(C)

A 行政强制措施

B 征税

C 行政机关进行的民事行为

D 制定规章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D)

A 始于10周岁,终于死亡

B 始于16周岁,终于60周岁

C 始于18周岁,终于65周岁

D 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法是(D)

A 奴隶制的法

B 封建制的法

C 资本主义的法

D 社会主义的法

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C)

A 宪法

B 法律

C 行政法规

D 行政规章 70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C)

A 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旧兼从轻原则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甲、乙两人到某鱼塘钓鱼,鱼塘主人丙因常有人来偷鱼而结怨已久。一见甲、乙二人,便拿起一把鱼叉向甲面部刺去,乙见状抓起一块石头向丙扔去,致丙重伤。乙的行为属于(A)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防卫过当

D 故意伤害

72某甲欲杀乙,举刀来到乙门口,信念发生动摇,害怕承担刑事责任,遂放弃了犯罪,但事实上,乙那天根本不在家。甲的行为属于(A)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预备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何时生效实施的(C)

A 2005年8月1日

B 2005年3月1日 C 2006年3月1日

D 2006年8月1日 74 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C)A 10天

B 15天

C 20天

D 25天 7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 公民可以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 B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

C 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名义组织或参加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D 以企业事业组织的名义组织或参加集会、游行、示威,不必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法律的外在影响力通过(D)来建立和维护 A 国家性

B 义务性

C 责任性

D 强制性

根据《中华人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B)

A 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 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 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二、多选 养成优良学风,应在(ABCD)上下功夫。A 勤奋

B 严谨

C 求实

D 创新 当今大学生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ABCD)

A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C 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D 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ABCD)A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理想信念能(ABC)

A 指引人生奋斗的目标

B 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

C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下列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E)

A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B 理想等同于现实,又立即可以实现的 C 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肯定和接受 D 现实总是美好的,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E 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需要经历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有(ABCD)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 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ABCD)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 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在竞争与合作中,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正确态度有(ACE)

A 要会欣赏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

B 一切都是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的实现为转移,完全不考虑他人

C 能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想想别人的难处和利益,理想和宽恕别人

D 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E 要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对于竞争与合作中发生的分歧和误会,不心存怨恨 人生目的在于人生观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ABC)A 人生的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D 用怎样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 10 人生价值的评价应坚持(ABCD)

A 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 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 自我完善与奉献社会相统一

D 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端正人生态度应该(ABCD)

A 应该认真

B 应该务实

C 应该乐观

D 应该进取 当前我存在错误的人生观主要有(ABC)A 拜金主义人生观

B 享乐主义人生观 C 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D 禁欲主义人生观 13 保持心理健康途径和主要方法有(ABCD)A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B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 合理控制情绪

D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人生观对人生的意义表现为(ABCDE)A 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C 决定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性质和水平D 把握人生方向 E 抉择人生道路 中国革命道路传统的基本内容是(ABCDE)A 追求真理的精神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 艰苦奋斗的精神

D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E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16 社会公德的内容有(ABCDE)

A 遵纪守法

B 保护环境

C 文明礼貌

D 爱护公物

E 助人为乐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BCDE)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勤俭自强

D 敬业奉献

E 团结友善 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CD)

A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顾个人利益,只顾集体利益 C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19 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ABD)A 参加志愿服务

B 参与防艾宣传活动

C 做家务

D 做义工 治安管理处罚分为(ABC)

A 警告

B 罚款

C 拘留

D 逮捕 21 治安管理处罚应遵循哪些原则(ABCD)A 适当原则

B 公开、公正原则 C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D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社会公德包括(AB)

A 网络道德

B 环境道德

C 家庭美德

D 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性有(ABC)A 鲜明的职业性

B 明确的规范性

C 调节的有限性

D 调控的纪律性 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ACD)A 干一行,爱一行

B 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C 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D 以辛勤劳动为荣 25《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业务有(ABD)A 完成劳动任务

B 提高职业技能

C 参与民主管理

D 遵守劳动纪律 近年我国确定的就业方针是(ABC)A 劳动者自主就业

B 市场调节就业

C 政府促进就业

D 双向选择就业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ABCD)

A 尊老爱幼

B平等男女

C 勤俭持家

D 邻里团结 社会公德的内容有(ABCDE)

A遵纪守法

B 保护环境

C 文明礼貌

D 爱护公物

E 助人为乐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BCDE)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勤俭自强

D 敬业奉献

E 团结友善 法律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ABC)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A 制定

B 补充

C 废止

D 认可 31 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本质的重要特征是(BCD)

A 法律具有规范性

B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 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D 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法律的历史类型中有(ABCE)

A 奴隶制法

B 资本主义法

C 封建制法

D 宪法

E 社会主义法 33 宪法是(ABCD)

A 国家的根本法

B 人权的根本保障书

C 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的总体方案

D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产物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下面情况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是(CD)

A 遵守宪法和法律

B 获得物资帮助权

C 劳动

D 受教育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ABCD)

A 国家的利益

B 社会的利益

C 集体的利益

D 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E)

A 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 以违反法律并受法律追究为前提

C 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D 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E 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37 行政法的特征有(ABCD)

A 没有统一的法典

B 其内容复杂、广泛 C 法律规范集实体与程序规范

D 内容变动性大

我国对一些特殊的职业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下列哪些属于此范围之内(ABCD)

A 公务员法

B 律师法

C 法官法

D 人民警察法

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是(AB)

A 政治安全

B 国防安全

C 科技安全

D 文化安全

E 生态安全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有(ABC)A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 活动时间的有限性 41 治安管理处罚应遵守哪些原则(ABCD)A 适当原则

B 公开、公正原则 C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D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三、简答题

1.行人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P123有详细答案)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

答: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答: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4.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男女平等。

5.试述法律法规的作用。

答: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6.父母子女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父母对子女间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即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的关心照顾,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父母与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7.试述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

答: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8.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答: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9.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10.“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加粗的是我有印象做过的,下同)

四、论述题

1.结合本人的实际,试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答:(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展自己的能动作用。2.结合本人的实际,谈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因为为人民服务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者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提出社会注意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3.结合本人的实际,谈谈如何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答:要自觉地维护同学之间的和睦团结,自觉地做到在名利面前让一步,在工作和困难面前抢一步,尊重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同时,必须坚守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以原则促和谐,要明确是非标准,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1: 某甲等6人是大学在校生,共同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某日中午,午休的甲听到房中有动静,起身后发现一个人影夺门而出,甲意识到这是小偷,遂边追边打电话叫来其它5名同学,6人在加油站附近将小偷抓住,并对其进行殴打和询问。小偷承认不久前曾在他们的住处偷过两部手机,同意筹款3000元赔偿。经联系,小偷的母亲同意第二天到学校,双方协商破裂,6名学生和小偷的母亲共同向警方报案。请你回答:某甲等人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某甲等人的行为不正确。

(2)某甲等人将入室盗窃的小偷抓住后,没有扭送公安机关,而是擅自将其看管一天一夜,属于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非依法不能剥夺。某甲等人的行为已经构成非法拘禁罪。案例2:

16岁的彭某和她的同学在某中学的组织下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的“快乐老家”节目。参加活动前,学校让每位学生交了25元活动费,学校还规定,如果中了奖由学校统一安排。活动中,彭某成为幸运观众,并摸到了6800元大奖,但学校说按照事先约定,大奖应由学校统一安排。

请你回答:彭某有权拥有奖金吗?学校这样做合法吗?

答:(1)本案中,彭某交了25元活动费,并成为幸运观众自己摸到了6800元的大奖,彭某是该大奖的合法所有权人。学校让其交出该6800元奖金,侵犯了彭某的财产权。

(2)因彭某16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该协议未经过彭某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属无效协议。所以学校所依据的与彭某事先就奖品的归属达成的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案例3:

赵某(女)去某美容院做皮肤护理,护理中,双眼疼痛,美容师给她滴了眼药水,结果疼痛更厉害。赵某当日住院治疗。医院诊断为:左眼角膜上皮损失,两眼皮云片状脱落;为化学剂烧伤。经住院16天,左、右眼视力分别恢复为0.2和0.3.赵某出示其美容前一天的体检表,显示其两眼受伤前视力都是1.5.请你回答:(1)美容院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什么权利?

(2)赵某请求美容院赔偿,她应该依据什么法律?(3)美容院应赔偿赵某的哪些损失? 答:(1)身体权和健康权。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通则》。(3)治疗费,护理费,配眼镜的费用及误工费等。案例4:

甲的丈夫于2004年8月27日因病逝世,甲受此刺激患上精神分裂症。甲的丈夫生前曾于2002年9月24日借给乙5000元钱,之后一直未向乙讨回。甲经过多方治疗,病情有所好转,遂于2006年11月向乙请求返还欠款。乙以此事已过4年,超出诉讼时效为由拒绝返还。双方争执至法院。

请你回答:甲的诉讼时效是否已过?为什么? 答:甲的诉讼时效未过,存在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1)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的发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2)

篇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闭卷考试的弊端

当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标准化的闭卷考试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闭卷考试内容一般直接来源于教材,很多时候就是教师考前给学生划定“复习重点”,知识性记忆内容占较大比例,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如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特点是以课程知识要点为本,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或明确的几条要点,方便教师进行批改,而对概念内涵的正确理解、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分析方法的熟练掌握等似乎并不注重[1]。过多地关于理论、观点的识记,突出对学生死记硬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程度,存在严重的考‘智’不考‘德’的弊端。导致学生对知识不求甚解,考前突击应付现象屡见不鲜,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实际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没有显著效果。有些学校考试内容多年不变,既体现不出社会需求,又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更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查[2]。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的目标与要求

开卷考试是闭卷考试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难以为继的一种变通方式,虽有助于消除闭卷考核方法带来的种种弊端,若执行不当,又会滋生出新的问题。比如,只是把考试形式由闭卷变成开卷,而试卷内容、题型、分值等跟传统闭卷别无二致,试问这样的转变除了减轻学生的备考负担、减少学生作弊处分和不及格率外,还有何意义和长处可言?直接导致很多高校所谓的“开卷改革”直接沦为学生的抄书活动。这种情况更助长学生对平时教学和期末考试的不重视,如一些学生平时不怎么学习听讲,临时抱佛脚却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与平时认真学习听讲的同学相同甚至更好的成绩,不仅带来某种意义上的不公平,更助长不好的学风[3]。因此,开卷考试虽势在必行,但为使其达到预定的效果而不流于形式,考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即通过考试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学习有难度、有压力,而难度和压力主要体现为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观察、勤思考,关注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注重所学内容与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的联系,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改革期望实现的以考促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考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测评要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以下简称《基础》)课程组在2015年秋季学期实施的开卷考试改革中,在试题设计中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减少纯粹知识性内容。

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纯知识性试题分值不宜过高、考察知识点要分散,而且要多考细节。在此轮《基础》课考试改革中,我们在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分配上采取四六开的原则,即客观题40分、主观题60分。其中客观题包含填空题10道(20分)、简答题2道(20分),虽然题目不多,但内容却分散到各个章节的细处。这样,即便是开卷,学生如果不熟悉教材,很难取得高分。目的不仅在于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的掌握,强化学生对基本内容的记忆,更是为了督促学生将理论学习落实到细节,形成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

(二)注重内容与学生学校、社会、家庭生活的对接。

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校园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都可以被提炼为《基础》课考试的优秀素材。通过吸收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发展中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可以把学生思考视角从课本延伸到课外、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国内延伸到国际,帮助学生广泛关注学术发展的前沿问题,主动思索发生在身边、社会、国内乃至国际的热点问题[4]。如此次《基础》课材料分析题我们既选取“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这样的社会热点事件,又选取“十堰市‘五城联创’面临的困境”这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事件,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又能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做到考中有学。

(三)突出思想政治学科思想教育内容。

《基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使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5]。考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形式,试题必须展示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获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提升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升华[6]。因此,此次《基础》课考试中,我们专门设置了思想认识题,如A卷第五题(20分)中要求学生:“认真回顾一下,本课程任课老师曾讲的哪些具体观点或老师的哪些行为表现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你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修养水平有了提高?和上大学之前相比,你在思想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法纪修养、适应性修养等方面各有怎样的提高?目前在修养方面,你还存在哪些不足?在今后修养方面,你有什么样的具体打算?”

(四)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目的不仅是测试学生的成绩,更是检验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理性思维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此次三本《基础》课A卷考试中,我们设置了一道思考题(20分)“焦裕禄、方志敏及某些见义勇为者这些人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自己的生命却没能保住或者说自己的一些利益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何谈人生的自我价值实现呢?因此,他们据此认为,‘人生的社会价值并不是与人生的自我价值统一的,二者是相互矛盾的’。对此观点,请你作出辨析”。这道题目的设计是层层深入的,首先需要学生表达对以上现象的看法,然后依据教材相应的知识点(人生个人价值与人生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对试题观点进行辩证并提供充分理由。此类题型学生在课堂教学和讨论环节中都训练过,具备在短时间内列出分析提纲、提供论证理由的能力,而涉及的核心理论在教材中都有依据,这类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看学生是否真学、是否真懂及是否会用,这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有效考查。

(五)体现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这种考试在问题设计上要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留给学生知识与思维拓展空间。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大限度地挖掘知识潜力。如《基础》课A卷中,我们设计了一道观后感的题目:“选择你曾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观看的一部视频,结合视频资料中的一些具体情节(至少列出3个以上情节),联系自身思想实际,自拟题目,写作一篇观后感。要求:条理清楚,分析到位,具有真情实感,字数500字以上。”这类题目只设评分标准,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见解独到,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给予肯定性评价。

(六)侧重对学生学科内容知识的综合考查。

社会问题是纷繁复杂的,涉及的道德、法律、人生知识较多、较分散,很难从单一角度进行分析和解答,需要学生答题时既能对教材各部分知识点理解到位,又融会贯通,有整体思维。在《基础》考试A卷中,我们引用2015年底火爆一时的“某著名大学导师发文与其硕士研究生公开断绝关系”事件,要求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并说明:“此硕士研究生在网上说“X教授是‘垃圾’、‘庸才’,其作品是‘小儿科’的行为,在法律上属于侵犯公民什么权利的行为?网络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道德要求?公民言论自由有哪些限制?看了这则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对于这道题目,学生如果对涉及的知识点不熟悉,不能综合从多个视角分析材料,或不能很好地联系个人实际,都将影响其卷面成绩。

对学生而言,这种考试不是通过简单的死记硬背就能取得高分的,而必须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虽然与简单的机械性记忆相比,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开卷考试在试题难度上会有所增加,但同时能有效增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如果不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和学习,没有日常理论积累和能力训练,就无法实现知识的理解和有效运用[7]。因此,这种考试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促进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和优良学风养成,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对教师而言,“开卷考试”的出题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否则“开卷”就易流于形式而无实效性可言。需要任课教师命题前进行共同探讨研究,对试题的材料、命题的难度和出题的范围进行反复商酌,力求使题目更加科学、规范,能够真正区分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8]。同时,实施开卷考试,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清基本知识,更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归纳能力;不能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讲解,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关心时事,学会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付耀霞.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4,(11):176-177.

[2]徐冰.“三结合”考试模式初探———浅谈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改革[J].科技创业月刊,2015,(17):84-85.

[3]吴家虎.高校思政课期末成绩考评方式效度比较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4):87-91.

[4]张艳慧,张济林.改革考试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5):23-25.

[5]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

[6]魏春艳.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122-123.

[7]张济琳,夏继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机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0):85-87.

篇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

[关键词]高职特点 法律修养 课程单元目标

高校所使用的“05”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材是教育部对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了有效科学的整合,经中央政治局研究审定,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的一本质量非常高的通用教材。但是,本教程没有进行本、专科学生学习层次的划分。由于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不同,加上高职生与本科生在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使他们在“基础”课程(特别是法律部分)的学习中实效性比较差。在课程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具体实际,对高职特点“基础”课程中的法律教学部分进行课程目标的单元研究意义重大。

一、教学的实际效果与课程总目标要求存在较大落差

1. 教师在教學中的困惑

“基础”中法律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层面多而细,知识点繁而杂,教材中罗列了上100部法律法规,其中较为详细的就有30余部,内容大而全。这也导致了教材中的分级标题多。从法理学到宪法、基本法、诉讼和仲裁以及调解制度等,把法律体系基本囊括在内,重点不突出,详略不当,理论性强。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在十多节课的教学时间内做到面面俱到的话,很多知识点只能蜻蜓点水,结果是理论灌输多,解决实际问题少。教材以理论叙述为主,案例有限,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使学生不易读下去,导致他们对本课程学习丧失了兴趣。如果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精选一些现实生活案例进行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结果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能“戴着镣铐跳舞”。

2.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期望与实际教学结果落差较大

法律所涉及的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具体,所侧重的是对人们行为提出禁止或许可或允许的要求,对人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底线。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培育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拥有健全的用法能力,具备自觉的护法意识,对当代的高职生来说,既必要也非常重要。

学生在现实中对法律问题或现象不懂或困惑的地方比较多,用法律维权的意识很强烈。但他们实际拥有的法律知识不多,一方面痛恨社会上的侵权行为,另一方自己却出现了有意无意的违法行为,出现认识与行为的分裂。他们内心有拥有强大的法律知识去维权或充当社会正义使者的渴望,因此,他们想通过“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学习来获得强大的法律知识来达到目的。可实际结果是自己的期望与教学实际效果出现很大的反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巨大的落差导致了“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二、结合高职生实际,在课程总目标的框架下进行单元目标研究的必要性

1、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我们的目标追求

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学生通过学习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了解法的产生、本质和历史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创制和实施、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方略等方面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以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会全面了解,对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去提高法制观念和树立法制意识等方面的认识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完整的学习,会获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他们的法律素质提高会有一定的帮助。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学习的热情高,但实际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强、法律实践能力不高而变得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部分法律概念有认识,但对于跳出理论范畴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远远不够。如学生对书写民事诉讼状等最起码的法律技能就不具备,这与我们教育目的是相背离的。这样的教学只是形式,没有实效性可言。

2、在总目标框架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法律素质是影响人们行动的选择与实施。开设“基础”课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课程法律部分的总目标是要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国在宪法为指导基本框架下的基本法律原则和主要内容,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在法律意识和控制观念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由于高职生的认知状况和身心发展有自身特点,他们的思想开放,视野开阔,反应敏捷,对社会特别是新闻媒体披露的一些重大的法律事件常常成为他们热议的重点话题,但受年龄小,心理不成熟的局限,他们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时,喜欢就事论事,缺乏动态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很容易导致思想和言论偏激,行为易走极端。以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在课程的总目标框架内,实事求是地去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进行教学,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课程教学能切切实实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理法律知识和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法律技能。

3、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学生法治精神是课程的价值追求

法治精神的培养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高职生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承载着更大的社会期望与责任。自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基本方略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高职生来说,法治精神的培养注定会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成为我们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生活经验表明,一些具有丰富法律知识,甚至精通法律运作方式的专业人士也会贪腐枉法,并设法规避法律的制裁;历史已经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明太祖朱元璋用“剥皮揎草”的酷刑惩贪治腐,然效果甚微,往往是“弃市之尸未移,新犯大辟者即至,然则风俗之未能移易。”对法律的自觉服从依赖于公民的法治精神,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所说“心理学研究已表明,要确保规则得到遵守,信任、公正、可靠、合群这类因素远比强制重要。恰恰是在法律得到信赖而无需强制性制裁的情况下,法律才行之有效;依法治世者就不必带着警察到处出现。”。

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体对法律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公平、正义精神的内化,是对法律的权威性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法治精神的培育是任何建立法治社会的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高职生对法治建设的认可度高,有参与法治建设的强烈要求。他们对社会中存在的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权钱交易等背离法治精神的现象深恶痛绝,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欲望也最为强烈。因此,教师授课时应当将法治精神的培养提升至首。这也是我们课程教学的价值追求。

总之,高职生法治精神的培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用课堂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基础”课程的教学正担有此重任,因此提高“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课程实效性就显得尤为迫切。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加强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深入研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真正得提高,让他们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 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

[2][美]伯尔曼.信仰与秩序—法律与宗教的复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篇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10分)

1、社会主义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执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3、人生观主要是通过、、和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爱护公物、、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二、选择题(20分)

1、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具有:()

A、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B、国家强制力和预测力

C、普遍约束力和制裁力D、国家强制力和禁止力

2、有权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D、立法机关

3、现阶段,()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和谐社会D、建设现代

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司法机关的是()

A、审判机关B、人民政府

C、监察部D、人民代表大会

5、国体决定了一国的国家性质。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体的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王某在本市闹市区有一处当街的商业门面房,袁某多次与其商谈转让事宜。当王某得知即将兴建的人行天桥将遮挡自己的房屋,就将该房转让给袁某。王某的行为违反了()。

A、诚实信用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

C、公序良俗原则D、自愿原则

7、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是满足感官的需求和快乐的是()人生观

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

C、实用主义D、个人主义

8、人生目的是指人()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为什么发展B、为什么活着

C、为什么工作D、为什么努力

D、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正确的9、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

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10、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精神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B、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C、它是时代精神的依托,时代精神则是它的现实体现

D、它的基本内涵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

11、法律主要体现的是()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党D、全社会

1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

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

13、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

A、隶属关系 B、敌对关系C、依存关系D、兄弟关系

14、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A、保护环境 B、维护公共秩序 C、爱护公物D、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15、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能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其重要原因在于()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B、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强大民族

C、民族精神产生于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中D、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三、多项选择题(30分)

1、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

A、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争

B、在无数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从不低头

C、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初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

D、在抗洪斗争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2、关于改革创新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

B、是中国共产党永保蓬勃生机的法宝

C、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D、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B、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阶段性理想

C、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

4、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

6、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于()

A、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B、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D、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7、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A、贯穿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覆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和各个利益群体

B、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

C、既体现了先进性导向,又体现了广泛性要求

D、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善恶、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8、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哪几种形式实现的:()

A、义务性指引B、禁止性指引

C、授权性指引D、强制性指引

9、下列属于国防观念的是()A、国防忧患意识B、国防责任意识

C、国防教育意识D、国防献身意识

10、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B、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C、法反映了所有社会成员的意志

D、法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11、决定宪法居于根本法地位的因素主要是()

A、在内容上,它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在形式上,它有着逻辑严谨的宪法典

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它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D、在效力上,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2、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包括()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B、与时俱进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D、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

1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有()

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把科学的理想与非科学的空想结合起来

1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的重大意义是()

A、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是加强社会意识形态调控的必要手段

B、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C、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D、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15、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需要()

A、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而崇高

B、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等同于一种宗教信仰

C、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众多理论流派中的一个

D、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

四、判断题,正确的划“对”错误的划“错”(10分)

1、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2、社会价值是指个体对他人、集体、社会的意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之相适应。()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经济制度。()

5、要正确地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6、只有经公布的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7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

8、“上访就是犯罪!”这句话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

9、法律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所以不保护其他阶级的人的利益。()

10、王某年满19周岁,因受重大精神刺激,患上精神分裂症,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王某不享有选举权。()

五、简答题(20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2、简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3、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新形象?

4、简述理想信念的作用。

5、浅析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六、案例分析(10分)

2005年11月30日,大学生小陈在父母离婚后向法院起诉,要求父亲为其垫付每年一半的学费和每月300元的生活费。

小陈3年前考取上海外贸学院,每年的学费是6000元。年初,小陈父母协议离婚后,小陈就和母亲共同生活。今年新学年开学后,小陈于11月30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母亲收入较少、依靠母亲难以完全满足其就学所需的生活费及教育费为由,要求其父陈先生按月垫付生活费人民币300元,并每年垫付学费人民币3000元。

篇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

2010年11月23日

转眼间大学的第一学期就要过去了,《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已经结束了。现在已经好十一周了。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这是绪论的第一句话,我现在也是一名大学生是所以我们的责任也在重起来。

刚来到大学是兴奋,到迷茫再到真正的理解大学,现在知道那么多年,我们是被老师哄着上学的。中学的老师说:“你们现在努力,等到考上了就舒服了”以为大学就是很很轻松的,慢慢才知道到了大学身上的担子重了。

世间万物变幻莫测,如今的大学生已不是当年的大学生,不一定毕业出来就是国家的栋梁,驻足观望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否则,漫无目的的乱走一遭,芑不殆误时机,浪费年华?

在思德课上金老师讲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课题是人生规划、爱国、诚信和爱情观。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儒家传统文化里强调“舍生取义”,其意义就是为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的内涵与以往有了质的变化。封建时代执政者强调人们爱国,但本质是维护皇权,人民生活在国中,但国不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的政权,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2010年,中国东部、南部海疆地区颇不安宁,乱象丛生。在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一张面对不断崛起中的中国的巨网正在若隐若现地形成。其中,既有偶然的巧合,也存在某些必然的因果关系。这对中国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如果运作适当,也未必就是坏事。从哲学上讲,坏事从来都可以变成好事,这并不是痴人的空谈。同时,要看到这对中国来说,只是一种成长中的烦恼。在中国成长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力量等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与外部的摩擦也日益增多,外部势力日益感觉到中国的现实威胁,某一国的力量已经无力应对这样一个迅速壮大的巨人,因而,开始出现某些联合的趋势。另外,西方的现实主义实力政治、殖民主义时代抢夺到的现实利益、冷战思维的残留等因素,都使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新兴超级大国的崛起,而尽可能要破坏其崛起的进程,企图扼杀之而后快,维护甚至要扩大自身的利益。能否使坏事变成好事,关键看中国采取何种心态、何种战略判断、何种对策措施。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 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 教权端势力、民 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 形 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V 型线 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

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 等问题; 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V 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 等.我们真的没钱吗?就在美军演戏期间,河北唐山宣布耗资18亿的曹雪芹公园即将动工,这真的是令人惊诧,不由使人想起了清末的慈禧,就在中日海上冲突正紧张的时候不惜耗资数亿白银修建圆明园,导致了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中方惨败。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历史总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重演,这是西方的一句名言。当年日本侵华的时候正是以朝鲜报道为跳板,水陆并进直接攻击清朝腹心。其实日本队中国大陆的侵略野心因该追溯到明朝,真正的交锋时在丰臣秀吉时期,当时日本也是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攻明朝的,当时明朝谁然派出了大量的兵力在朝鲜半岛进行阻击,但是由于明朝后期已经腐败透顶,军队战斗力很弱,在对日作战中屡屡败北。如果当时不是丰臣秀吉病逝而退兵,恐怕历史真的要改写了。

当然了唐山的这个真的是不算什么,湖南不是耗资50亿重建夜郎国吗?但是这个如果和上海的迪士尼公园比又要逊色很多了,那可是数百亿的大投资!但是这些东西能带了什么?的确能增加某地区的收入,但是投资的这些钱什么时候能收回?能增加中国的安全吗?能增强中国的科技能力吗?真的无法想象,我们造航母没钱,搞科研没钱,教育投资还是没钱,但是偏偏在一些无用的东西上再多的钱也不会怜惜。我们现在还没有一艘航母,印度比我们更穷人家都三艘了。我们现在还在用进口的飞机发动机,没钱搞研发。

我们所谓的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的核心处理器也是全部进口的。我真的不明白了,这就是我们的韬光养晦吗?历史的教训还不够吗?阿房宫、圆明园这些都是在历史上绝世的建筑,但是最后呢?我们只能看到废墟,更可笑的是有人竟然要重建圆明园,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再建还会再次被烧掉的,一个只会享受而不思进取的民族怎么可能长久的存在?

现在中国国内的情况我真的不想说了,打开新闻全是那些东西,这比外部的军事包围更加危险。如果信誉没有了,民心也就不在了,看看现在有钱的都把资本向国外转移,有能力的都把子女送到国外,这里面也包括我们的公仆。腐败打了多少年了,可是结果呢?越打严重,包括军队也是如此!

何 为 诚 信 ?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诚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的建立,诚信危机成为当代大学生突出 的问题,且愈演愈烈。从现实生活看,的问题,且愈演愈烈。从现实生活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与诚信言行 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学生在诚信行 为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 品质,关系到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品质,关系到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关 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的意 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大学生的伟大使命 ——以诚为本 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 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 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 处世的根本准则。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大学生朋友之间是建立在 诚信的基础上。诚信的基础上。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诚信是心灵良药。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在爱的情感基础上,爱情在不同的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

人生在世应当与人为善,用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个值得这样对待的人,这是爱,也是爱的责任。在写过的一段话中,我这样对自己要求:做一个懂得爱、珍惜爱、知道如何去爱的人。让我的爱人因我而感到幸福;让我的亲人因我而感到快乐;让我的朋友因为我而开心。

上一篇:商务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语文写作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