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三年规划

2024-04-29

教研组三年规划(共8篇)

篇1:教研组三年规划

英语能手工作室三年计划

桥山中学初中英语能手工作室

2015年1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为此,我组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坚持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整体规划,进一步树立“以校为本” “以人为本”的培训思想,以教改为动力,以案(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学习型教研组,造就新型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以《新课程标准》依据,以“减负增效提质”目标,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建立学习型合作型教研组,造就新型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英语能手工作室团队的建设目标是发挥团队成员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融合和协作下,形成本工作室独特而积极的文化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教研团队;实现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深化英语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并完善管理机制,增强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全面加强和提高团队成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学水平的同时,着力促进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以上述总目标为基础,我们将在这三年期间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完善教研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共享资源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使工作室活动体系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研组活动效率与质量,加强室内教师之间的沟通。

2、进一步完善工作室成员的构建,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和专业水平,完成新老交替,使工作室成员搭配合理,形成最佳组织结构,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工作室的整体功能,促进教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3、进一步加强指导与管理,确立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的备课组活动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4、树立科研意识,以英语学科学期课程统整的编写为契机,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5、构建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完善工作室教学资源库,不断完善更新工作室的博客,使之真正成为校内教师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三、基本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教、研、训一体化,重视研究、合作、反思。发挥组织学习功能,把学习作为一种内需。

学习型教研组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拥有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拥有学习共享和互助的心理氛围。因此,工作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学习的功能,使工作室成为学习的组织,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抓好常规教学,发挥指导、激励功能。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应让“备”、“评”、“查”、“赛”、“析”、“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行动研究,实现行为转变。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这种学习和反思很大程度上需要工作室提供的平台。2.完善工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

1)建立工作室常规活动制度;共享资源制度;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

2)细化教研专题,提升校本教研实效

确立合适的教研专题和内容历来是工作室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操作环节。在制定学期研究计划时,可先进行研究专题的征集调查。例如,“科学把握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这一研究专题进行细化:可进一步确定的具体问题有:“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是如何表述的”、“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何联系与区别”等。专题细化之后,还要进行筛选,确定与专题联系紧密的关键问题,制定出研究进度表,确保专题研究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从而克服校本教研浅尝辄止和随意化的弊端。同时,对专题的细化处理,还要围绕“过程和实效”进行剖析,通过研讨,让组员明白:在活动实效方面,研讨课是教学研究的平台,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在过程实施方面,听课不仅要关注教师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听课要带着问题去听,这样的听课才有明确的目标方向。3)重视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活动的重点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研要引导教师在规范教学常规中去构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抓规范施教,落实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设计、批改、评讲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4)深化研讨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个优秀的工作室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集体备课,我们努力深入地钻研教材、处理教材,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整合课程资源,形成教学方案,从而带着思想、思考、思路参加集体备课;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出一条较合理、有创新、可操作的教学思路。在集体备课后,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学情特点、学习感悟及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在教案旁作旁注,可以增删教学环节,更换教学方法,添补教学内容和情节,形成“弹性化”方案,给学生留有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这样的“二次创作”,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同时,我们也强调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这样持之以恒,每位教师的专业知识就会更加扎实,课堂教学也会更加高效。3.积极制定高质量的课题计划,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需要制定一份高质量的课题计划,这三年我们承担了校级课题《学科课程统整》的子课题,即英语学科的课程统整。工作室先就整体安排制定一份校级的课题,然后再让每位组员就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每一备课组负责一个年级,并最好落实到每周,有可能的话落实到每节课中(制定一份课题研究的细目表),争取在三年时间内完成适合桥山中学学生的英语学科课程统整,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本工作室所有成员的教科研能力。

四、现状分析(学科建设、队伍素养、组长素质等方面)

1、人员结构:教师18人

2、优势:

1)本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因此工作充满朝气,有极大的推动力,富于特色。

2)组内老师都在专业方面具有较深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工作责任心强,有多位教师参加了区级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3)工作室成员团队意识强,以形成一定传、帮、带的良好组风,全室的工作正逐步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

五、实施项目

第一年(2015.1~2016.1)

(1)完善学习型教研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工作室常规活动制度;共享资源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为启动学习型工作室建设工作做好准备。(2)研读课标(考纲),把握方向,解读学科学期课程统整,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逐步实施学科学期课程统整,初步实践构建学科“三类课程”体系。

(3)抓好备课组的常规建设。定期集体备课,确定中心发言人,努力做到“四统一”: 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统一进度、齐头并进;统一备课、取长补短;统一练习、高效轻负。

(4)筹建英语能手工作室资源库、课件资源库和试题资源库。第二年(2016.2~2017.1)

(1)课标(考纲)研读与实践心得交流,进行网上或组内交流。(2)实施英语学科学期课程统整,反思调整实践学科“三类课程” 体系。

(3)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工作中途推进,做好“两奖”评选、校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荐选。

(4)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和考评机制,对于相对薄弱的年段和教师专业水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第三年(2017.2~2018.12)

(1)我组承担的“学期课程统整”和“学科德育”课题结题工作,进行组内研讨交流活动。

(2)做好“两奖”评选、校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荐选,培养几位青年教师。

(3)学习型工作室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成效,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教师的转变,形成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在校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质量较高的英语教师队伍,争创优秀工作室

(4)积极探索和实施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英语学科教学质量有一定进步,教师专业获得较大发展。

(5)完成教案资源库、课件资源库和试题资源库的建设。

篇2:教研组三年规划

(2013-2016学年)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为此,我组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坚持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整体规划,进一步树立“以校为本” “以人为本”的培训思想,以教改为动力,以案(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学习型教研组,造就新型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以《新课程标准》依据,以“减负增效提质”目标,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建立学习型合作型教研组,造就新型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英语组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是发挥团队成员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全体教师的融合和协作下,形成本教研组独特而积极的文化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教研团队;实现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深化英语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并完善管理机制,增强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全面加强和提高团队成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学水平的同时,着力促进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上述总目标为基础,我们将在这三年期间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完善教研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共享资源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使教研组活动体系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研组活动效率与质量,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沟通。

2、进一步完善教研组成员的构建,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和专业水平,完成新老交替,使教研组、备课组成员搭配合理,形成最佳组织结构,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研组的整体功能,促进教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3、进一步加强对备课组活动的指导与管理,确立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的备课组活动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4、树立科研意识,以英语学科学期课程统整的编写为契机,提高本组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5、构建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完善英语组教学资源库,不断完善更新教研组的博客,使之真正成为校内教师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三、基本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教、研、训一体化,重视研究、合作、反思。发挥组织学习功能,把学习作为一种内需。

学习型教研组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拥有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拥有学习共享和互助的心理氛围。因此,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学习的功能,使教研组成为学习的组织,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抓好常规教学,发挥指导、激励功能。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应让“备”、“评”、“查”、“赛”、“析”、“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行动研究,实现行为转变。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这种学习和反思很大程度上需要教研组提供的平台。

2.完善教研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

1)建立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共享资源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

2)细化教研专题,提升校本教研实效

确立合适的教研专题和内容历来是教研组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操作环节。在制定学期研究计划时,可先进行研究专题的征集调查。例如,“科学把握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这一研究专题进行细化:可进一步确定的具体问题有:“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是如何表述的”、“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何联系与区别”等。专题细化之后,还要进行筛选,确定与专题联系紧密的关键问题,制定出研究进度表,确保专题研究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从而克服校本教研浅尝辄止和随意化的弊端。同时,对专题的细化处理,还要围绕“过程和实效”进行剖析,通过研讨,让组员明白:在活动实效方面,研讨课是教学研究的平台,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在过程实施方面,听课不仅要关注教师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听课要带着问题去听,这样的听课才有明确的目标方向。3)重视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活动的重点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研要引导教师在规范教学常规中去构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抓规范施教,落实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设计、批改、评讲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4)深化研讨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个优秀的教研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集体备课,我们努力深入地钻研教材、处理教材,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整合课程资源,形成教学方案,从而带着思想、思考、思路参加集体备课;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出一条较合理、有创新、可操作的教学思路。在集体备课后,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学情特点、学习感悟及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在教案旁作旁注,可以增删教学环节,更换教学方法,添补教学内容和情节,形成“弹性化”方案,给学生留有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这样的“二次创作”,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同时,我们也强调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这样持之以恒,每位教师的专业知识就会更加扎实,课堂教学也会更加高效。3.积极制定高质量的课题计划,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需要制定一份高质量的课题计划,这三年我们承担了校级课题《学科课程统整》的子课题,即英语学科的课程统整。教研组先就整体安排制定一份校级的课题,然后再让每位组员就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每一备课组负责一个年级,并最好落实到每周,有可能的话落实到每节课中(制定一份课题研究的细目表),争取在三年时间内完成适合零陵中学学生的英语学科课程统整,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本教研组所有成员的教科研能力。

四、现状分析(学科建设、队伍素养、组长素质等方面)

1、人员结构:教师23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3人;初级职称17人,年龄段具有老、中、青,和职称高、中、初较为合理的结构。)

2、优势:

1)本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因此工作充满朝气,有极大的推动力,富于特色。

2)组内老师都在专业方面具有较深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工作责任心强,有多位教师参加了区级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3)教研组成员团队意识强,以形成一定传、帮、带的良好组风,全组的工作正逐步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并被评为2009校级优秀教研组。

3、存在的问题:

1)第一层次教师年龄偏大,近几年内将全部进入退休年龄,第二梯队的成员还未跟上,教研组经验不足,还未培养出能传承组内特色的领军人物。

2)教学科研能力还待继续提升,尤其是教学和命题能力,对部分教师还很欠缺。

3)原有教研活动的不足包括:教研组工作事务性多而研究性少, 教研功能萎缩;教研组工作活动性多而主题性少, 活动内容空泛;教研组工作分散性多而合作性少, 集体备课淡化;教研组工作褒扬性多而纠正性少, 评价氛围保守。

五、实施项目

第一年(2013.1~2014.1)

(1)完善学习型教研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共享资源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为启动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工作做好准备。

(2)研读课标(考纲),把握方向,解读学科学期课程统整,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逐步实施学科学期课程统整,初步实践构建学科“三类课程”体系。

(3)抓好备课组的常规建设。定期集体备课,确定中心发言人,努力做到“四统一”: 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统一进度、齐头并进;统一备课、取长补短;统一练习、高效轻负。

(4)筹建英语教研组教案资源库、课件资源库和试题资源库。第二年(2014.2~2015.1)

(1)课标(考纲)研读与实践心得交流,进行网上或组内交流。(2)实施英语学科学期课程统整,反思调整实践学科“三类课程” 体系。

(3)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工作中途推进,做好“两奖”评选、校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荐选。

(4)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和考评机制,对于相对薄弱的年段和教师专业水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第三年(2015.2~2016.12)

(1)我组承担的“学期课程统整”和“学科德育”课题结题工作,进行组内研讨交流活动。

(2)做好“两奖”评选、校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荐选,培养几位青年教师。

(3)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成效,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教师的转变,形成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在校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质量较高的英语教师队伍,争创区级优秀教研组。

篇3:教研组三年规划

关键词:正确引导,合理规划,学业,定位,学习

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总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分割.大众化教育毕业生太多了, 遍地都是, 但工作少, 竞争就很激烈.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杂又多, 找工作很不容易, 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的态势.

我校是师范类专科学校, 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学生属三制大专生, 学生进校成绩大约为300~450分, 基础差, 学习方法有待改善.学生现状如此, 而既然来到我校, 我们作为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老师, 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 完成三年的学业.

今年6月份我带的一批毕业生刚刚毕业, 针对这批毕业生的管理和就业情况做简单分析, 以便能总结和改进今后引导学生完成学业的方法.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有660万之多, 创历史新高, 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 需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已超过700万,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系今年毕业生数127人, 在此我只统计毕业后继续升学和考上在编教师的人数如下:专升本16人, 正式教师25人, 共计41人, 约30%的比例, 这个比例远大于以往毕业生, 成绩可喜.后来反思, 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三年来我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努力, 现在我对三年的管理进行简单的回顾.

入学初我们确定学生三年的学业主线是学习———继续维持高考前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 主要从以下几点给学生进行分析:

一、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和想法

学生高考前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是专科学校, 最起码都是二本类本科院校, 最后也是无奈选择, 所以心情是“悲”和“愤”, 这种心情并不是坏事, 最关键是如何调节和安排, 学生应该在“悲”和“愤”中寻找动力, 达到弥补失误实现目标的效果.所以我给学生安排的是“一定实现专升本”“一定考上上岗教师”, 以考研为最终目的.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压力, 有了方向.知道自己学习应该学到什么程度, 避免学生荒废大学三年的时光.

二、分析学生的家庭现状和个人现状

开学初做过统计, 127人中有110人来自农村, 偏远、经济落后的占60%, 家庭贫困.个人情况是年龄大, 不能一味依靠家里, 一心想找个好工作挣钱帮助家里.不管是升本还是就业, 最终都得通过考试.山西近几年除免费师范生直接安排工作外, 其余师范毕业的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成为正式教师,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 笔试仍然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 所以必须好好学习.这个结果很明显, 那就是自己下工夫学习.

三、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和日常管理

作为师范生, 上岗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必须会讲课, 所以我规定从进校开始就有意识学习讲课, 从大二开始, 班内分小组锻炼讲课, 毕业后学生能通过面试, 得益于日常锻炼.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相对宽松, 因为我个人认为作为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应该能合理安排, 但从最后的结果分析, 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所以在这方面学生做得并不好, 在某些程度上或多或少对学习有影响.

这些就是一直贯穿我管理班级和引导学生的思路, 从最后结果来看还是比较适用的, 因为对于师范生来说, 不同于技术类学生, 师范生要想有比较稳定的工作, 就必须通过考试, 而通过考试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大专学生合理规划三年的学业?思考如下:

1. 统筹规划, 多管齐下, 明确学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学业生涯规划, 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细化和具体化.

2. 整体部署, 协同推进, 加强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性.

选定学业目标, 在全面自我分析后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业生涯规划,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由于环境的变化, 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评估与修改, 及时纠正前期规划中不合理的地方.

3. 全面推进, 及时调整, 突出学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 注重学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

为了让学生的未来规划更具方向性和操作性, 要求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针对自我, 要体现层次性, 既要有大学期间的近景规划, 也要有毕业之后的远景规划;要符合大学期间不同的阶段特点, 在充分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妥善安排;要在学业素质、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三方面兼顾考虑, 统筹规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位智者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不能靠自己能力改变命运的人, 是不幸的, 也是可怜的, 因为他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生命就像一张白纸, 等待着我们去描绘, 去谱写.而刚踏入大学的学生正处在茫然的十字路口, 班主任正是引路人, 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划, 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所以班主任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使之踏入社会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能够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样老师也就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

参考文献

[1]杨建坤.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2]郭晓宇, 涂乃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考试周刊, 2008 (17) .

篇4:三年科学规划 成就高效教学

一、课前演讲分享知识——能说会道的小舞台

叶圣陶先生提出,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教师若抓住“说”这一“总枢纽”,就能带动语文教学的全局。课前三分钟演讲,能提高学生说话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能促进阅读、开阔视野、锻炼胆识,破除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舞台,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但若缺乏规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根据初中三年的学情,大体加以规划:

初一:短小故事、热点新闻,兴趣至上。学生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跨越,部分学生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语文水平较低。演讲内容侧重于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主要为小故事、小新闻等。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简明扼要表达的能力。

初二:精短美文、哲理散文,有读有析。学生进入了初中生的角色,语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没有中考的严峻压力,这个阶段是拓展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阶段。演讲内容主要为精短美文、哲理散文,这能培养学生赏析短文的能力。

初三:专题积累、精品论据,服务中考。面临中考,演讲内容需要更直接地为考试服务,便于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增加语文积淀,促进厚积薄发。演讲内容主要为精品论据,如伟人事例、时新社会热点等。素材的积累,能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据,内容丰富。

演讲素材主要来自学生。为让内容更精彩,学生须先广泛阅读,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另外教师也可以推荐内容,还可以通过师生点评,督促演讲保持良好的质量。学生每学期有4次以上的演讲机会,他们在锻炼中胆量大增,话说得更流利了,表演欲望更强了,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他同学也在“听”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在互动交流中,课堂气氛大为活跃。

二、统筹安排阅读训练——零存整取的集训地

语文诸种能力皆以阅读为先,以阅读为基础。离开了阅读,听、说、写便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教学应成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但是阅读能力训练也需有规划:

初一:着手培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推荐学生使用《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每天一到两段,要求翻译,应对10分附加题。

初二:着手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推荐学生使用《新阅读训练营》,两天阅读一篇,要求做好后面的鉴赏题目。

初三: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两相结合。开展综合性的阅读训练,全面提高各方面的阅读能力。

阅读训练时,教师要推荐精品的阅读资料,有序地安排阅读进程,并及时反馈,或利用课前5-8分钟讲评,或发答案让学生自评,或小组互改。在系统地阅读训练中,学生收获能力;在有效地反馈中,学生收获动力。

三、注重摘抄促进写作——丰富积淀的源头水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必需,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础,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积累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做摘抄。规划如下:

初一:摘抄精品美文,名言警句。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针对综合性话题,自己上网搜集,进行主题性的摘抄。要求书写工整,与练字结合,每周两次,每次不少于400字。

初二:摘抄美文与赏析、写作结合。主要摘抄300-400字的美文,要求有主题、有赏析。第一学期赏析为100-200字,第二学期赏析为300字,逐年增加,促进学生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在学生摘抄一段有突出技巧的美文后,要求马上进行仿写。

初三:摘抄专题素材,并与写作结合。如古诗词中关于风、花、雪、月、春、夏、秋、冬等的名句,分领域的专题论据(学校、家庭、自然、科学、政治、文化等),分主题的典型事例(道德、精神、生命、环保等),等等,并写随笔和感悟。

摘抄、赏析与写作的完美结合,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快速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指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开展读书摘抄,能让学生感受读书的无穷乐趣,并提高能力,优化习惯。

四、宏观策划序列提升——突破写作的主阵地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体现学生驾驭字、词、篇、章的能力,体现学生全部的语文知识水平。其他题的分值一般无法与这“天下第一题”的分值相提并论。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如何开展有效训练,让学生爱上写作呢?这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

1.分年级训练文体。初一阶段突破记叙文写作,初二阶段突破散文、说明文写作,初三阶段突破议论文并集中主攻中考专题文章。如此,形成一条训练主线,就能全方位地提高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又能直指中考。

2.分专题训练技巧。在各个阶段中划分小阶段,设定短期目标,训练专题技巧多采用片段作文的形式。如记叙文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以小见大,议论点睛等;议论文分析说理的各种技法,增设亮点的各种技法等。

3.分主题广涉领域。初中三年,写作的领域要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如友情、亲情、自然、道德、文化、思想、科技、经济、娱乐等,促进学生在各个领域的积累、运用和思考。

4.分等级进行讲评。在评改作文时,精心发现优秀的作品,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示范;中等待升格的作品,在课堂上可做升格训练,寻找让作文跳级的办法;有典型问题的文段,让学生引以为戒,并督促学生同题演练。

5.精心选择作文题目。学生训练的大作文题目不能随心所欲,需精心选择。以同题作文的方式,主题式编辑印发满分作文、学生优秀作品、名家美文,以供学生学习借鉴。

五、临帖练字坚持不懈——优化书写的撒手锏

电脑的普及带来了汉字书写的危机。写好规范字,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起码要求,是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优化卷面的必然选择。每人备一本字帖,已成共识。从初一开始,每周要求学生对照字帖约交三份练字作品,可小组自查,或教师检查。每个学期在年级范围内或学校范围内举行两次优秀练字作品展播,激励学生不断改善。

练字需要长时间地坚持,要求学生摘抄与练字结合,既积累素材,又加强书写;每学期每班评选出最优秀的摘抄本,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放在讲台上或放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展览,对学生都是一种莫大的激励。通过练字,学生的书写和卷面都将大为改观。

六、朗读背诵腹有诗书——气质轩昂的奠基石

不论是诗歌、文言文,还是讲读课文,常融入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教师范读、个人朗读与集体朗读结合等形式多样的朗读环节,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使其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本,快乐地学习。

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材料,增强对文字的感受能力;也能帮助学生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除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背诵的篇目外,还可鼓励学生每天背诵一段话,包括名人名言、古诗文、优美语段等,具体内容可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而定。如此长期积累,融会贯通,必能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朗读与背诵,作为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与手段,需贯穿在三年的教学之中,这对学生能说会写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系统论研究表明,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列,其效能就越高。《有效教学新论》中提出:“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高效性原则、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立足语文根本,三年科学规划,有效地建构起一个扎实深厚的语文素养提升体系,并在实践中朝着更有效的方向不断调整,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高效的教学策略,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洞天风光!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出版文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

[2]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李森,张家军,王天平.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邱连学广东省中山市云衢中学528451)

篇5:地理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2013年9月~2016年8月)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依照新课程高中地理课标,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地理教育科研为抓手,全面提升我组教师的地理教育教学品味,使地理组成为充满活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为文峰学校未来三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做好科学的规划。

二、队伍建设

(一)基本情况:

文峰高中地理教研组现有教师10人,基本情况如下:

性别结构:女教师1人,男教师:9人.

年龄结构:30周岁以上3人,其余均为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职称结构: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2人。

(二)教研组特点 : 工作踏实,关系融洽是我们教研组的突出特点。

(三)存在问题:

1、年轻教师比重大,欠缺经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2、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足,要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

3、工作中单打独斗,讲条件的现象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解决。

(四)教研组队伍发展和具体举措:

组风:团结协作、无私敬业、严谨务实。

良好组风既能创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整体提高科教 学水平。因此,要把建设具良好的组风放在教研组工作的首位。

举措:

1、建设良好的组风,教研组组长要率先垂范,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多和组内老师联系交流,关心组内老师的工作、生活,把老师团结以自己的周围,树立自己的威信。

2、告诫组内老师平时工作中注意“多琢磨点事,少琢磨些人”、“多讲奉献,少计得失”、“多多合作,少些单干”,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搞好教学。

3、把博爱、敬业、严谨作为组内教师师德主要标准,每个学年在组内树立一个守师德教师典型。

4、每学期都举办一些组内活动,组织老师利用节假日到野外进行考察,组内聚会等活动,既丰富业余生活,又加强了老师之间的感情联络。

(五)团队建设

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关键,事关学校的长远发展。地理教研组以年轻教师为主,他们充满活力,是学校的希望,但是,他们经验欠缺,需要雕琢。因此,我们打算用三年时间达到以下目标:每位教师能够掌握运用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理解新课程理念;拥有丰富的专业基础基础知识,能全方位把握教材,驾驭课堂,力争使组内一半老师能成为地理学科教学的骨干,一部分教师成为县级和校级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提升全组老师的职称、学历,使高级教师比例有所提升,中级以上职称达80﹪,学历合格率100%。

措施:

1、结对帮扶:坚持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制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力争使青年教师三年达标,五年内完成循环教学并逐渐成为教学骨干。

2、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业务能力:

①要求每位老师定期进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参加新课程培训,跟上世代的步伐。

②督促每一位老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钻研教材,相互交流心得。

③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做20套以上的高考真题试卷,并坚持业务考试制度。

④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拓宽视野。积极参加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

3、听课,评课:每个大循环周至少安排一节组内老师的公开课;抓住机会积极参加同课异构和赛课活动。要求组内老师积极听课、踊跃评课,评课过程中要肯定优点,更要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议课内容,汇编成册。

4、集体备课: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要取长补短,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三、课程教学

1、课程实施(1)必修模块:必修

1、必修

2、必修3 时间安排:高一第一学期——必修1 高一第二学期——必修2 高二第一学期——必修3及世界地理(2)选修课程序列 :

高二第二学期——中国地理、选修5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2、课堂教学

改革才有出路,尤其在我们偏远落后的山区。因此,我们一定要顺应潮流,坚定不移地、大张旗鼓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目前,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是部分老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够,在落实上大打折扣;第二是重形式走过场,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搞好新课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充分认识新课改的必要性。

②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学法,并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③加强教研活动,老师之间交流经验和心得,力争探索出一个适合学科的可行的模式

④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多走出校门,学习兄弟学校,文化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3、教学质量

学业水平测试目标:优秀率稳居霍山第一 高考目标:稳定在霍山县第一、二名。

4、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我校“21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负担。

四、校本教研

创新校本教研,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研究型教师。具体办法如下:

1、坚持集体备课,备课组制定集体备课计划,落实人员,地点,内容时间,认真作好纪录,形成文字材料。

2、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公开课和示范课活动,认真评课,取长补短。

3、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或者是建立组内QQ群,随时发表自己的在教材处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心得体会,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分享,相互促进。

4、搞好课型教学研究,落实分工。高一备课组主攻新授课研究,由张俊侠老师负责。高二备课组主攻试卷平讲课研究,由李业勇老师负责。高三备课组主攻复习课课型研究,由刘建国老师负责。本学期末进行汇报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存档。

5、充分利用“全国课改联盟”等交流平台,争取一切机会让教师走出校门,开拓视野。保持和兄弟学校的联系,同科老师之间经常联系交流。

总之,教研组的建设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站在学校的高度,从学校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以强烈的主人公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促使地理教研组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对此,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责无旁贷。

五、知识管理

1.建立动态且不断完善的课程资源库

除各类讲义、课件等课程资源外,教研组还计划统一编制一些学习材料,并装订成册。

2.梳理公开课、论文,发展学科成长档案库

(1)教研组把从08年以来组内老师所发表的以及获奖的论文都进行了统计、收集和保存。

(2)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发表1篇论文。

(3)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交2篇优质的教学设计。

六、特色建设

地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地理组走向实践,走进生活,深入开展野外考察活动,采集标本,制作教具,创建地理实验室。教研组依据本组特点展开的特色发展计划:

1.给学生提供各种符合高中生地理学习特点的地理学习材料,尤 4 其是适合目前学生水平的地理材料,并有计划地、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其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2.每学年组织一项学科特色的地理活动(地理小报、地理征文、地理知识竞赛、野外考察、天文小组等);

3.结合与学科相关的热点问题或高考信息,每学年针对学生举办1-2次学科专题知识讲座;

4.强化全组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网络素材和典型案例编写一些补充材料,鼓励教师结合乡土地理和身边地理环境的特点,制作并使用各类原创素材,从教学实践中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丰富地理教学的课程资源,并做到资源共享。

篇6:生物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们生物教研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是我们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不足,由于学校班级较多,大家的工作量都很大,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已经消耗了他们的大部分精力,工作中缺乏归纳和总结,虽然都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的学习,对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的不深、不透、当教学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没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变缓慢,另外,对新课程的研究较为薄弱,校本课程的开发还不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还有待完善。

二、发展目标

1、学科教学方面

将学校的各项教学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力争三年后所有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导学式自主合作学习新模式进行教学。

2、教育科研方面

① 积极参与专项课题研究,申报一至两个县级或市级课题,教师完成相关的个人课题。

② 教师间开展互听互评活动,相互竞争,共同提高,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③ 加强常规教研管理,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做到定点、定时、定主题开展,持之以恒。

④ 希望学校能组织教师进行校级或市级、省级的教育教学交流,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初步构建校本特色的生物课程体系 ① 对生物学科各模块进行开发、研究。② 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逐步形成精品课程。③ 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研论文。

4、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常规教研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教研组整体实力,力争通过三年的培养,让组内的所有年青教师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学校教学骨干。

三、基本措施1、2、加强教研组的常规建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任务”。加强备课组活动,开展同课异构,形成有生物学科特色的课程模式,探究新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的教学模式。落实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提倡教师跨年级、跨学科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4、每学年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提高全组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评比,如教案评比、说课评比,课堂教学评比等,增长教师才干,鼓励教师发展个人专长,对骨干教师,争取学校支持,为他们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拓展上升空间,争取让他们早日成为名师,树立品牌。

5、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积极参与学校申报的县市级、省级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争取每人每年都至少有一篇发表或获奖。6、2017年入学的学生将实行“3+3”新高考,所以必须要进行“3+3”走班教学的研究与推进。

四、高中生物学科三年课程规划

高一:第一学期

必修1《分子与细胞》

每班每周两课时

第二学期

必修3《稳态与环境》

每班每周两课时

高二:第一学期

理科班

必修2《遗传与进化》

每班每周3课时

文科班

必修2《遗传与进化》

每班每周2课时

第二学期

理科班

复习学业水平考试测试内容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每班每周3课时

文科班

复习学业水平测试内容

每班每周2课时 高三:第一学期

国庆前复习完必修1

12月前复习完必修2

期末考试前复习完必修3

第二学期

3月8日前复习完选修3

3月10日后进行学科内综合和生物实验

5月初—5月底进行综合训练

6月初回归课本,静悟,迎接高考。

我们生物教研组的全体教师有信心、有能力,力争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使我校生物教学和教研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教研组的整体发展,为五中的发展贡献力量。

生物教研组

2017年2月18日 黄岛五中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黄岛区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和黄岛五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要求全组教师要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深化开展优化教学全过程活动,努力开展教学策略研究,抓好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研,突出课堂管理,加强听课互评活动,确实能从课堂45分钟要效益,落实学校、教务处、备课组的各种工作要求,促进教师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本教研组整体教学效果。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1、加强常规教学,落实集体备课

(1)按照学校要求,认真落实好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上课不迟到,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课。

(2)落实集体备课

以备课组为单位,确定中心发言人,讨论教材内容,授课方式,确定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分析。

2、加强新课标及课改的研究

(1)根据新教材网上培训和集中培训的精神,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落实课改与高考要求结合起来

(3)加强新教材实验探究

(4)结合五中学生实际水平,探究新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5)“3+3”新高考,所以必须要进行“3+3”走班教学的研究与推进。

3、高三备考

(1)按照教学计划,进入第二轮复习。抓主干,重要知识点落实;选题做到典型性、针对性,前瞻性。

(2)专题复习要能够与新科技、新材料,国家政策方向所联系的知识结合起来。

篇7:教研组近三年发展规划

数学是探究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数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有关数学教育理论为指导,激励和帮助全体数学教师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提高数学素养、数学教学和数学教研教改水平,激励和帮助数学教研组提高教学教研的组织管理水平,促进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和大面积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考数学再创辉煌。

二、数学学科建设的主体和主要内容 主体:我校初中部全体数学老师。

主要内容:有关中学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问题探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经验、教师培训、教学评价;中学数学教师风貌展示、成长历程、成果汇报;中学生数学学习经验介绍、数学学习心得体会、数学学用成就汇报等。

三、学科发展目标

在未来三年的发展中,数学教研组将以“数学追求完美,数学改变人生”为教研组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保持数学组温馨、团结、互助、友爱的气氛,努力创建学习型、科研型的教研组。争取三年内做到:

1、数学中考平均成绩进入全市前列、提高学生综合成绩的竞争力;

2、继续保持数学竞赛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3、完善各年级校本教材——导学案及题库;

4、落实集体备课,争取做到每次集体备课后青年教师都能上一堂优质课;

5、科研水平进入校先进行列、论文发表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四、数学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1.教学方面

①加强教学理论学习

在未来三年中,数学组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续加强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而且还要关注数学学习对促进学生基础素质提高的作用,为学生走向社会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教研组将继续组织老师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每学期推选一位教师开设体现新理念的组内公开课或理论讲座,使新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体现到教学工作中。

②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施性。根据教研组内的特点,切实抓好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批改、命题的科学性、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和教学辅导工作。集体备课中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定主题、定主讲人”,不仅统一进度,还要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讨论,讲解方法和思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情况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各年级教学安排也要有侧重点:初一年级立足于学习规范化和双基的训练、运算能力的提高以及习惯的培养;初二年级立足于归纳演绎的训练,以及逻辑能力的提高;初三年级立足于数学思想的渗透,全方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每个老师,一定要做到没有优秀的教案不进课堂。

③搞好课堂教学交流

做好各类公开课和研究课的安排,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评比工作。我们计划每周安排一节公开课,尽量让老、中、青三代教师各上一节课,这样能充分体现各种年龄层次的特点,大家取长补短。

④加强业务素养提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自身必须有良好的素质,因此,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三年内尽量完成初中三年的教学,每年进行中考题的测试;三年内必须参加一次校级以上的公开课;每学期完成一节教学课的多媒体软件课件制作。我们重视研究中考命题的趋势,认真研究中考试题,提高全组教师对命题趋势的认识,以努力提高平时的教学质量。

⑤加强教学资源管理

教学资源是集每位教师教学之长的宝贵财富。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不断从知识海洋吸取新鲜的营养,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因此对于资料的积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求每个年级的试卷必须统一格式打印,题目必须经过挑选、修改,难易程度必须由两位以上老师负责掌握。我们组把各年级的教案、课件、周末作业、周测进行归纳整理,按年级保存,让每位教师随时可以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做到资源共享,发挥资料的最大效用。我们还将按年级为序的题库建设,主要以新教材为主,按层次分A、B、C组,真正落实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基础差的学生能重获自信,基础好的学生也能“吃得饱,吃得好”。

2.科研方面

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每位成员要能长期积极向上,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加强科研意识也是工作的又一重点,我们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学中研,研中学,向书本学,在交流中学,从自己的实践中学,学习重在领悟。

②教中研,研中教,边学习边研究,边教学边研究,重在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③说中研,研中说,说课、评课、点评,通过各种机会,通过不同形式的表达,使教学行为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④写中研,研中写,写教案,写专题论文,通过写,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使经验趋于系统化。

我们计划每位教师每年能完成一篇论文,在三年内在市级以上刊物上最少能发表一篇教学论文。

3.青年教师培养方面

①青蓝工程

培养青年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上能独挡一面,胜任初中各年级的教育与教学工作。新老教师订立师徒合同,老教师负责、无私地帮助新教师;新教师虚心、诚恳地向老教师学习。并且安排同一年级让新教师随堂听课,要求每一星期至少听课1节,并为他们搭建舞台,让一部分积极向上的青年教师崭露头角。

②能力展示工作

一年一度的学校教学开放日是我校青年教师展示自我的最好平台,届时,我们会聚全课组力量,使青年老师得到锻炼和提升,也展示我们课组团结和实力;每年至少推出一位青年教师参加东莞市的教学评比,并争取好成绩。鼓励青年教师寻访名师足迹,了解名师的成长经历、教学理念、教学特色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促进自身的发展。

篇8:教研组三年规划

《规划》指出,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赛模式, 健全比赛制度, 创新办赛机制, 提升赛项质量, 把大赛办成面向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基本覆盖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群, 对接产业需求、反映国家职业教育水平, 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生技能赛事。助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规划》指出, 每年举办的赛项原则上控制在100项以内, 新设项目控制在赛项总数的25%左右。高职在校生数高于10万人、中职在校生数高于20万人的专业大类, 原则上每年均设比赛项目。本规划期内举办的比赛项目总和覆盖中、高职专业目录中80%的专业大类和40%的二级专业。

《规划》明确界定了参赛资格:高职参赛选手应为高等学校在籍高职高专类学生。中职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生。高职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25周岁 (当年) 以下, 中职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21周岁 (当年) 以下。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 一至三年级 (含三年级) 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 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

上一篇:盛宴初二作文700字下一篇:青春寄语 毕业感言